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模拟弹发射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3:06


一种模拟弹发射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动式发射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规格模拟弹气动式发射的模拟弹发射器。

背景技术

现有救援用发射器利用气压(或液压)能量将载物弹精确发射至目标区域,可以完成灭火弹的发射,也可为目标区域人员实时提供需要的器材、物资,可广泛应用于救生、灭火场合。但是现有救援用发射器发射距离较小,为了进行远距离发射,需在原有发射器的基础上对发射部件及气压能量部件进行适应性的改进,并通过模拟弹来测试发射距离及发射角度。此外,在对模拟弹(抛投弹)进行改进以符合雷达探测和供靶要求后,可对模拟弹的运行轨迹及发射强度进行测试以获取进一步数据。

现有抛投装置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名称为“一种抛投器”、申请号为201820012796.6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及一种抛投器,包括底座、发射筒,发射筒通过发射筒支架铰接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控制发射筒的角度的电动推杆,发射筒支架包括左支板、右支板,左支板、右支板之间设有两个以上的抱箍,各抱箍沿发射筒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抱箍包括左抱紧块、右抱紧块,左抱紧块、右抱紧块均具有用于夹持发射筒的半圆夹槽,发射筒内插装有发射弹,发射弹包括用于装救援绳的绳筒及设置在绳筒外端的弹头,救援绳一端固定在发射筒上、另一端固定在弹头上,绳筒位于发射筒内,发射弹与发射筒之间形成有密封发射腔。抛投器去除了原有的绳槽,设计了绳筒,将救援绳放置在绳筒内。通过改变发射方式,增加了最大抛投距离。

在该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中的底座不便于移动及折叠存放,而且整体结构较低,不便于远距离发射的操作;此外,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发射筒固定结构只是通过由左、右抱紧块组成的抱箍将发射筒固定在发射筒支架上,左、右抱紧块无法调整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发射筒及模拟弹,抱箍一般根据发射筒、模拟弹的尺寸定制而成,通用性较低,无法对不同直径的发射筒、模拟弹进行快速调整。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抛投器的底座无法折叠及不便于移动、抱箍无法针对不同直径的发射筒及模拟弹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座可折叠、抛投装置可根据不同管径的发射筒及模拟弹进行夹持调整的模拟弹发射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弹发射器,包括支撑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装置上的抛投装置及储气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抛投装置的控制器;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框架型结构的支撑底座、分别在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面铰连接的抛投装置支撑架及储气装置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支撑限位机构、在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面固定的支撑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储气装置支撑架上端的储气装置托架,所述支撑限位机构分别固定所述抛投装置支撑架及储气装置支撑架;所述抛投装置包括发射筒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发射筒支架的左右支板内的电磁阀及发射筒紧固机构、固定在所述发射筒紧固机构内且开设有销孔的发射筒、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发射筒及电磁阀的进气接头、固定在所述发射筒的销孔内的定力销固定机构,在所述发射筒支架的左右支板外侧垂直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嵌设在轴承座内;所述发射筒紧固机构沿所述发射筒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发射筒紧固机构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及盖板,所述第一夹板及盖板的一侧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发射筒支架的左右支板的内侧,在所述第一夹,内开设有夹板滑动凹槽,所述第二夹,通过滑轨滑槽机构滑动嵌设在所述夹板滑动凹槽内,在所述夹板滑动凹槽及第二夹板内均开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发射筒的圆弧形夹板夹槽,在盖板上以及连接所述盖板的发射筒支架的支板上均开设有螺纹调整通孔,紧固螺栓连接在所述螺纹调整通孔内并顶紧所述第二夹板;所述储气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储气装置托架内的气瓶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瓶组及电磁阀的气路控制组件;所述轴承座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抛投装置支撑架上端面;在所述抛投装置支撑架上铰连接有角度调节气缸,所述角度调节气缸的活塞杆铰连接在所述发射筒支架的下端面。

优选的,所述定力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抱紧块、第二抱紧块、定力销及堵头,所述第一抱紧块及第二抱紧块均设有用于夹持发射筒的半圆形卡槽,所述第一抱紧块及第二抱紧块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发射筒外圆周,在所述第一抱紧块及第二抱紧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发射筒上的销孔同轴线的定力销连接通孔,所述定力销穿设在所述定力销连接通孔及发射筒的销孔内且所述堵头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定力销的两端。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抱紧块的两侧端面开设有紧固螺纹孔,紧固螺栓依次穿设在所述发射筒的支板、紧固螺纹孔内将所述定力销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发射筒的左右支板内侧。

优选的,所述抛投装置还包括内夹套,所述内夹套包括半圆形的上内夹套及下内夹套,在所述上内夹套及下内夹套上开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发射筒的圆弧形内夹套夹槽,所述上内夹套及下内夹套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且嵌设在所述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内,在所述内夹套上开设有与所述发射筒的销孔同轴线的定力销固定通孔。

优选的,所述抛投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发射筒上。

优选的,在所述发射筒支架上水平固定有数显角度仪、水平仪、激光测距仪。

优选的,所述支撑限位机构包括斜撑杆机构及限位管机构,所述斜撑杆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铰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及抛投装置支撑架上的斜撑杆组件,所述限位管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的限位管及将所述储气装置支撑架与限位管固定在一起的锁扣连接组件。

优选的,该模拟弹发射器还包括增高装置,所述增高装置包括框架型结构的增高底座、在所述增高底座的上端面铰连接的一组增高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增高底座上的增高限位机构、在所述增高底座的下端面及增高支撑架的顶端固定的增高连接板,所述增高限位机构分别固定所述增高支撑架,所述增高连接板与支撑连接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优选的,在平行于所述抛投装置的所述支撑底座、增高底座的两侧面分别水平固定有底座固定杆。

优选的,该模拟弹发射器还包括转轮,在使用所述增高装置时,所述转轮固定在所述增高连接板的下端面,当不使用所述增高装置时,所述转轮固定在所述支撑连接板下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支撑底座上铰连接抛投装置支撑架、储气装置支撑架及支撑限位机构,支撑装置可便于折叠及可快速对抛投装置及储气装置进行支撑;另外,由于角度调节气缸铰连接在抛投装置支撑架上且其活塞杆铰连接在发射筒支的下端面,角度调节气缸可便于对抛投装置进行大范围角度调节,避免因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抛投器由于底座空间有限,导致抛投装置的角度调节也受到限制;此外,发射筒紧固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及盖板,通过紧固螺栓顶紧第二夹板可夹紧不同管径的发射筒,提高了该抛投装置的整体通用性。

2.定力销固定机构设置第一抱紧块、第二抱紧块、定力销、堵头及紧固螺纹孔,实现两种定力销固定机构的结构形式,对发射不同模拟弹时可相应安装不同结构的定力销固定结构,提高了该模拟弹发射器使用时的灵活性。

3.通过设置内夹套,便于对较小尺寸的发射筒进行夹持;通过设置挡板,降低定力销被剪断后飞射伤人的风险。

4.通过设置数显角度仪、水平仪及激光测距仪,可对该抛投装置的角度及标靶的距离进行校准及确定;通过设置斜撑杆机构及限位管机构,便于支撑装置的快速安装及折叠,此外,也可根据发射不同模拟弹时的冲击力选择不同的支撑限位机构。

5.通过设置增高装置且通过增高连接板与支撑底座连接,一是提高该模拟弹发射器整体的高度以提高发射距离,二是多个增高架可通过增高连接板相互连接以叠加使用,提高整个设备的通用性。通过设置底座固定杆,在发射模拟弹时,便于操作人员用脚或重物进一步固定该模拟弹发射器;通过设置转轮,便于对整体设备进行移动,支撑连接板、增高连接板及转轮上的连接板设置成相同结构,便于标准化的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抛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抛投装置去除挡板及发射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抛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抛投装置去除发射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发射筒紧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定力销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内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发射筒紧固机构及内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定力销固定机构与内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增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装置,11、支撑底座,111、支撑横管,112、支撑纵管,113、支撑梁,114、抛投装置安装板,115、底座固定杆,12、抛投装置支撑架,121、气缸连接杆,13、储气装置支撑架,14、支撑限位机构,141、斜撑杆组件,142、限位管,143、锁扣连接组件,15、支撑连接板,16、储气装置托架,161、加固件,2、抛投装置,21、发射筒支架,22、电磁阀,23、发射筒紧固机构,231、第一夹板,232、第二夹板,233、盖板,234、夹板滑动凹槽,235、夹板夹槽,236、螺纹调整通孔,237、第一螺纹通孔,238、第一螺纹孔,24、发射筒,25、进气接头,26、定力销固定机构,261、第一抱紧块,262、第二抱紧块,263、定力销,264、堵头,265、卡槽,266、定力销连接通孔,267、紧固螺纹孔,27、轴承座,28、内夹套,281、上内夹套,282、下内夹套,283、内夹套夹槽,284、定力销固定通孔,29、挡板,3、储气装置,31、气瓶组,32、气路控制组件,4、控制器,5、角度调节气缸,6、数显角度仪,7、水平仪,8、激光测距仪,9、增高装置,91、增高底座,92、增高支撑架,93、增高限位机构,94、增高连接板,10、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模拟弹发射器可分为基础组件、组合组件及可选配件。基础组件是指单一结构的基础性部件,组合组件是指可在基础组件的基础上根据发射要求的不同进行组合使用的组件,可选配件是指具有单独功能的用于和基础组件、组合组件配合使用的配件。

参见附图1、2、3、4、5、6,基础组件包括支撑装置1、抛投装置2、储气装置3、控制器4、角度调节气缸5及轴承座27,支撑装置1用于对抛投装置2及储气装置3进行固定及支撑,抛投装置2用于固定模拟弹并将其发射出去,储气装置3用于储存高压气体并通过气路将高压气体输送至抛投装置2的发射筒24内,控制器4用于控制抛投装置2的电磁阀22以对模拟弹进行发射、控制角度调节气缸5的活塞伸缩以对抛投装置2进行角度调整,角度调节气缸5及轴承座27用于对抛投装置2进行支撑及角度调整。

参见附图3、4、5、6,抛投装置2包括发射筒支架21、分别固定在发射筒支架21的左右支板内的电磁阀22及发射筒紧固机构23、固定在发射筒紧固机构23内且开设有销孔的发射筒24、两端分别连通发射筒24及电磁阀22的进气接头25。发射筒支架21包括由横杆连接的左右支板,电磁阀22嵌设在电磁阀支架内,电磁阀支架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发射筒支架21的左右支板内侧。在发射筒支架21的左右支板外侧垂直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转动嵌设在轴承座27内,轴承座27的底部为L形结构且开设有连接槽。发射筒紧固机构23沿发射筒支架2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

参见附图7、10,发射筒紧固机构23包括第一夹板231、第二夹板232及盖板233,第一夹板231及盖板233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发射筒支架21的左右支板的内侧,在第一夹板231内开设有夹板滑动凹槽234,在夹板滑动凹槽234内沿第一夹板231的长度方向一体成型设有滑轨。第二夹板232的上下端面开设有与夹板滑动凹槽234内的滑轨相匹配的滑槽,第二夹板232通过滑轨滑槽机构滑动嵌设在夹板滑动凹槽234内。在夹板滑动凹槽234及第二夹板232内均开设有用于夹持发射筒24的相对设置的圆弧形夹板夹槽235,通过滑动第二夹板232可改变由夹板夹槽235所围成的空间的大小,以便固定不同管径的发射筒24。在连接盖板233的发射筒支架21的支板上及盖板233上均开设有同轴线的螺纹调整通孔236,紧固螺栓依次穿过发射筒支架21及盖板233的螺纹调整通孔236并顶紧第二夹板232,以实现第二夹板232及第一夹板231的夹板夹槽235将发射筒24夹紧。

此外,为了增强第一夹板231、盖板233在发射筒24支架21上的连接强度,可在连接盖板233的发射筒支架21的支板、盖板233上分别开设有同轴线的第一螺纹通孔237,在第一夹板231上与盖板233相对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38,在第一夹板231及第二夹板232对发射筒24夹持后,紧固螺栓依次穿过并连接在发射筒支架21的支板、盖板233上的第一螺纹通孔237内以及第一夹板231上的第一螺纹孔238内。

参见附图1、2、3、5,发射筒24固定在发射筒紧固机构23的第一夹板231及第二夹板232内,由于模拟弹具有不同尺寸及不同结构,发射筒24的尺寸及结构也就随之不同,如下文中的实施例一中(见附图1、3),模拟弹尺寸较大,发射筒24的销孔在发射筒24前端(远离发射筒支架21的一端);实施例二中(见附图2、5),模拟弹尺寸较小,发射筒24的销孔就设置在靠近进气接头25的一端。进气接头25的两端分别连通电磁阀22及发射筒24,在电磁阀22打开后,连接该电磁阀22的高压气瓶将高压气体经由电磁阀22、进气接头25进入发射筒24内,发射筒24内的模拟弹在高压气体的冲击下被发射出去。

参见附图12、13、14,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底座11、抛投装置支撑架12、储气装置支撑架13、支撑限位机构14、支撑连接板15、储气装置托架16。支撑底座11包括两条平行的支撑横管111、分别焊接在两条支撑横管111两端的支撑纵管112、两端焊接在支撑横管112内侧的支撑梁113。抛投装置支撑架12的一端通过铰座及销轴机构铰连接在支撑梁113上端面,抛投装置支撑架12的另一端焊接有抛投装置安装板114,并在抛投装置安装板114上开设有连接通孔,以便于与轴承座27的连接槽连接。储气装置支撑架13的一端通过铰座及销轴机构铰连接在支撑横管111上端面,在储气装置支撑架13的另一端焊接储气装置托架16。在支撑纵管112两端的下端面分别焊接有支撑连接板15,在支撑连接板15上分别开设有定位通孔及连接通孔,在支撑连接板15上可通过螺栓固定转动轮或是增高装置9。

支撑限位机构14固定在支撑底座11上且分别固定抛投装置支撑架12及储气装置支撑架13。支撑限位机构14包括斜撑杆机构及限位管机构,斜撑杆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通过铰座及销轴结构铰连接在支撑纵管112及抛投装置支撑架12上的斜撑杆组件141,限位管机构包括竖直焊接在支撑横管111上端面的限位管142及将储气装置支撑架13与限位管142固定在一起的锁扣连接组件143。为了增强限位管142的结构强度,在限位管142上焊接有加强筋。当抛投装置支撑架12及储气装置支撑架13分别对抛投装置2及储气装置3进行支撑时,斜撑杆组件141将抛投装置支撑架12竖直固定,限位管142及锁扣连接组件143将储气装置支撑架13竖直固定。当然,斜撑杆机构及限位管机构可分别自由组合以固定抛投装置支撑架12及储气装置支撑架13,如支撑限位机构14只包括斜撑杆机构、或只包括限位管142机构、或二者皆有。

在抛投装置支撑架12上焊接有水平方向的气缸连接杆121,在气缸连接杆121上焊接有铰接座,角度调节气缸5的底座铰连接在气缸连接杆121上的铰座上,角度调节气缸5的活塞杆通过铰座及销轴机构铰连接在发射筒支架21下端面的铰座上。

为避免在发射过程中冲击力过大导致整体支架失稳,在平行于抛投装置2的支撑底座11的两侧面分别水平焊接有底座固定杆115,在发射时,操作人员可用脚或重物压紧该底座固定杆115。在抛投装置支撑架12上的斜撑杆组件141上固定有控制器固定架,控制器4安装在该控制器固定架上,便于操作人员对该发射器进行操作。控制器4控制角度调节气缸5的活塞伸缩以对抛投装置2进行角度调整。为了进一步提高储气装置托架16与储气装置支撑架13的连接强度,在储气装置托架16的两侧卡接有加固件161,加固件161可为L形或U形,加固件161与储气装置支撑架13通过锁扣组件连接。

参见附图1、2,储气装置3包括固定在储气装置托架16内的气瓶组31、两端分别连接气瓶组31及电磁阀22的气路控制组件32,气路控制组件32包括连接气瓶组31的接头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接头及电磁阀的连接管(图中未画出)。

参见附3、8、9、15,组合组件包括定力销固定机构26、内夹套28、挡板29及增高装置9。

模拟弹通过定力销固定机构26内的定力销263固定在发射筒24内。定力销固定机构26的作用是通过定力销263进行憋压,提高模拟弹发射初速度,进而实现远距离的抛投,其原理为:在发射初始阶段,由于定力销263的存在,发射筒24内的气体压力较小时,模拟弹是不能被弹出的,发射筒24内憋压,压力逐渐增大,到临界值时,定力销263会被剪断,模拟弹被高压气体弹出。

定力销固定机构26有两种结构形式,可参见附图8。定力销263固定机构26的第一种结构形式:定力销固定机构26包括第一抱紧块261、第二抱紧块262、定力销263及堵头264,第一抱紧块261及第二抱紧块262为Y形结构且均设有用于夹持发射筒24的半圆形卡槽265,第一抱紧块261及第二抱紧块262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发射筒24外圆周,在第一抱紧块261及第二抱紧块262上开设有与发射筒24上的销孔同轴线的定力销连接通孔266,定力销263穿设在定力销连接通孔266及发射筒24的销孔内且堵头264螺纹连接在定力销263的两端。为了提高两端堵头264与定力销263的连接强度,定力销连接通孔266为沉孔结构,堵头264嵌设在沉孔结构内并与定力销263螺纹连接。本结构形式主要用于发射较大尺寸模拟弹时使用,且其固定在发射筒24的前端(远离发射筒支架21的一端)。

定力销固定机构26的第二种结构形式:在定力销固定机构26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在第二抱紧块262的两侧端面开设紧固螺纹孔267,紧固螺栓依次穿设在发射筒24的支板、紧固螺纹孔267内将定力销固定机构26固定在发射筒24的左右支板内侧。本结构形式主要用于发射较小尺寸模拟弹时使用,其固定在发射筒24的后端(靠近进气接头25的一端)及发射筒24支架21的左右支板内侧。

在抛投装置2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如下文中实施例一(见附图1、3)同时使用定力销固定机构26的两种结构形式,下文中的实施例二(见附图2、5)使用定力销固定机构26的第二种结构形式。为了定力销固定机构26的整体通用性,定力销固定机构26在该模拟弹发射器上可只采用第二种结构形式,这样,即使在下文中的实施例一中也可使用。

参见附图9、10、11,内夹套28的作用是在发射较小尺寸的模拟弹时将其分别嵌设在第一夹板231及第二夹板232内的夹板夹槽235内、第一抱紧块261及第二抱紧块262的卡槽265内,并将发射筒24固定在内夹套28内,以实现对较小尺寸的发射筒24进行固定。内夹套包括半圆形的上内夹套281及下内夹套282,在上内夹套281及下内夹套282上开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发射筒的圆弧形内夹套夹槽283,在内夹套28上开设有与发射筒24的销孔同轴线的定力销固定通孔284。在上内夹套281及下内夹套282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发射筒24外圆周上,如下文中的实施例二(见附图2、5)。

参见附图1、3,挡板29的作用是在发射较大尺寸的模拟弹时,将挡板29套设在发射筒24的外圆周上,避免由于发射时冲击力较大,定力销263在被冲击力剪短后飞出伤人。

参见附图15,增高装置9的作用是当模拟弹发射的距离较远或需调整的角度较大时,支撑装置1的高度已无法满足需要,在支撑装置1下安装增高装置9以满足高度需要。该增高装置9包括框架型结构的增高底座91、在增高底座91的上端面铰连接的一组增高支撑架92、固定在增高底座91上的增高限位机构93、在增高底座91的下端面及增高支撑架92的顶端固定的增高连接板94,增高限位机构93分别固定增高支撑架92,增高连接板94与支撑连接板15通过紧固螺栓连接。该增高装置9的增高底座91的结构与支撑底座11类似,皆为如支撑横管111、支撑纵管112、支撑梁113及底座固定杆115的类似结构,增高限位机构93与支撑限位机构14类似,如包括斜撑杆组件141、限位管142及锁扣连接组件143。增高连接板94的结构与支撑连接板15相同,均包括螺栓连接通孔及定位通孔,以便于与支撑装置1进行连接。同时,在单个增高装置9仍不满足高度需要时,可将多个增高装置9依次通过增高连接板94竖直固定在一起。

参见附图4、6、12,可选配件包括转轮10、数显角度仪6、水平仪7及激光测距仪8。

在转轮10的固定机构上焊接有转轮连接板,转轮连接板的结构与支撑连接板15、增高连接板94相同,以便于将转轮10安装在支撑连接板15或增高连接板94上。在使用增高装置9时,转轮10固定在增高连接板94的下端面,当不使用增高装置9时,转轮10固定在支撑连接板15下端面。

数显角度仪6水平卡设在发射筒支架21的上端面上,在抛投装置2进行发射角度调整时,数显角度仪6可直观的显示角度值。水平仪7水平卡设在发射筒支架21的支板上,用于对抛投装置2水平方向的角度校准。激光测距仪8水平卡设在发射筒支架21的支板上,用于对发射标靶进行距离测算。

在该模拟弹发射器的基础组件及可选配件安装完毕后,根据模拟弹及相应的发射筒24的尺寸不同,可选用不同的组合组件进行组合安装,如实施例一中发射较大尺寸的模拟弹的结构以及实施例二中发射较小尺寸的模拟弹的结构。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3,将发射筒支架21、电磁阀22、发射筒紧固机构23、与模拟弹相匹配的发射筒24(发射筒24远离发射筒支架21的一端开设销孔)、进气接头25、轴承座27、数显角度仪6、水平仪7、激光测距仪8、储气装置3、支撑装置1、控制器4、增高装置9进行组装后,紧固螺栓连接在螺纹调整通孔236内并顶紧第二夹板232,从而将发射筒24固定。将挡板29套设在发射筒24的销孔的内侧,将模拟弹穿设在发射筒24内并将模拟弹的销孔与发射筒24的销孔重合,在发射筒24的销孔内固定定力销固定机构26的第一种结构形式,在靠近进气接头25的发射筒24的一端固定定力销固定机构26的第二种形式(由于此实施例发射筒24的销孔在前端,所以此时固定定力销固定机构26的第二种形式中不需连接定力销263,此时只需将第一抱紧块261及第二抱紧块262夹紧发射筒24且将第二抱紧块262的两端固定在发射筒支架21的左右支板上即可)。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2、5,将发射筒支架21、电磁阀22、发射筒紧固机构23、与模拟弹相匹配的发射筒24(发射筒24靠近进气接头25的一端开设销孔)、进气接头25、轴承座27、数显角度仪6、水平仪7、激光测距仪8、气瓶组31、支撑装置1、控制器4、增高装置9进行组装后,在发射筒24外圆周上间隔固定内夹套28,各内夹套28的间隔距离与各发射筒紧固机构23之间的距离相同,将发射筒24上的内夹套28分别嵌设在发射筒紧固机构23内的第一夹板231及第二夹板232的夹板夹槽235中,紧固螺栓连接在螺纹调整通孔236内并顶紧第二夹板232,从而将发射筒24固定。将模拟弹穿设在发射筒24内并将模拟弹的销孔与发射筒24的销孔重合,在发射筒24的销孔内固定定力销263固定机构26的第二种结构形式(由于此实施例发射筒24的销孔在后端,此时需将第一抱紧块261及第二抱紧块262夹紧发射筒24且将第二抱紧块262的两端固定在发射筒支架21的左右支板上,将定力销263穿设在发射筒24及模拟弹的销孔内且在定力销263的两端固定上堵头264即可。此实施例中,不需定力销固定机构26的第一种结构形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该模拟弹发射器在使用时,首先将模拟弹穿设在发射筒24内,并通过定力销263紧固机构将模拟弹固定在发射筒24内,在激光测距仪8、数显角度仪6、水平仪7的参考下对抛投装置2的角度进行调整后,打开气路控制组件32使气瓶组31连通电磁阀22,按压控制器4的发射按钮以进行发射,此时电磁阀22打开,气瓶内的高压气体通过电磁阀22、进气接头25进入发射筒24内,由于定力销263的存在,发射筒24内的气体压力较小时,模拟弹是不能被弹出的,发射筒24内憋压,压力逐渐增大,到临界值时,定力销263会被剪断,模拟弹被高压气体弹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
  • 一种模拟弹发射器
  • 一种用于发射模拟训练弹的筒式弹射发射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839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