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城市环保路面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9:13


一种城市环保路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市政路面建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环保路面。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路面被建设,现有路面结构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砖铺砌、碎石路面等,这些路面表面易沉积灰尘污垢等,透水透气性差,耐磨性差,而耐磨性好的路面表面排水性差,当水量大时易在路面积水,造成交通不便。停车场、公共汽车站、加油站、公路服务区、运动场、广场、人行道和机场跑道等铺砌面积较大的场所,要求路面能够高效率地排水,最小化铺砌面在雨水存积时的湿滑情况。

授权公告号为CN209211198U的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城市环保路面,路面排水过程:雨水从透水沥青层流到透水层内,然后流到防水粘结层的上表面,流入排水沟内,经过大碎石和小碎石沿导流块流入到排水管内,经过排水管流入延伸管内,然后向路面两侧排出。

上述城市环保路面存在路面中央容易变形的缺点:一方面因为排水沟内的碎石不能承重,碎石受压后容易破碎,导致路面中央凹陷;另一方面由于透水层底部为斜坡,路面边缘受压后,在斜坡的作用下,透水层和路面的透水沥青层会向路中央聚拢,导致路面中央向上拱起。

鉴于上述城市环保路面的缺点,一些需要承重的场所如公路服务区、停车场、机场跑道等亟需一种既能承重又能高效排水的城市环保路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透水路面不能承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环保路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环保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环保路面,包括透水沥青层、位于透水沥青层下的透水砖和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底部为路床,透水砖位于混凝土基础顶部,所述混凝土基础上表面关于路面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槽底均呈沿路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倾斜状,且槽底最低处位于混凝土基础的边缘,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内均设有若干加强肋,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槽底与加强肋底部之间均具有距离,相邻加强肋与沟槽内壁围成渗水井,渗水井内设有过滤装置,透水砖封盖渗水井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雨水透过透水砖流入渗水井,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从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槽底流向道路两旁的土中,由于渗水井的井口面积可以做得比较小,而且有透水砖封盖,透水砖被压后也会将压力转移至混凝土基础,所以路面承受的重量几乎全部由混凝土基础承担,而混凝土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高,因此该城市环保路面既能承重又能高效排水。

可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直长的框架,框架内铺设滤网,滤网内填充过滤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在渗水井内布置过滤装置,也方便了从渗水井中取出过滤装置更换其中的过滤材料。

可选的,所述混凝土基础底部设有排水槽,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槽底均设有供框架穿至排水槽内的孔洞,孔洞内壁与框架外壁配合,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排水流向第一收集管,排水槽的排水流向第二收集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装置过滤得到的含杂质较多的雨水从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槽底流出,过滤装置过滤得到的含杂质较少的雨水从排水槽流出,两种雨水可以用作不同用途。

可选的,所述第一收集管和第二收集管由同一根C型板分隔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埋设或维护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

可选的,所述过滤材料包括在框架内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大碎石层、小碎石层、细砂层,细砂层外包海绵层,海绵层用于阻止细砂漏出框架,细砂层位于第一沟槽或第二沟槽的槽底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在框架内从上向下流动时,先在大碎石层中过滤掉较大的杂物,再于小碎石层中过滤掉较小的杂物,最后在细砂层中过滤掉微小杂质后流入排水槽并进入第二收集管,而未经过细砂层过滤的雨水则顺着第一沟槽或第二沟槽的槽底流入第一收集管。

可选的,所述框架底部与排水槽的槽底之间具有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框架底部的细砂层泡在排水槽内的积水中,以免细砂层内的微小杂质扩散进入排水槽的积水中。

可选的,所述排水槽内设有支撑板,框架底部压于支撑板上,支撑板侧面固定用于流水的斜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既实现了对框架的架高,又实现了对斜板的布置。

可选的,所述混凝土基础顶部设有圆拱形的凸出体,凸出体被埋于透水沥青层内,凸出体位于相邻两道第一沟槽之间以及相邻两道第二沟槽之间,凸出体用于将雨水引入第一沟槽或第二沟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快速将渗入透水沥青层内的雨水导流入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内,避免路面积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混凝土基础以及混凝土基础上的特殊排水结构,使城市环保路面既能承重又能高效排水;

2.具有快速将渗入透水沥青层内的雨水导流排出的优点,避免了路面积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城市环保路面的正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城市环保路面的混凝土基础的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城市环保路面隐藏透水沥青层和透水砖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城市环保路面隐藏透水沥青层后的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城市环保路面的过滤装置的正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城市环保路面隐藏一侧C型板后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透水沥青层;2、透水砖;3、混凝土基础;4、路床;5、第一沟槽;6、第二沟槽;7、加强肋;8、渗水井;9、过滤装置;10、框架;11、排水槽;12、孔洞;13、第一收集管;14、第二收集管;15、C型板;16、大碎石层;17、小碎石层;18、细砂层;19、凸出体;20、支撑板;21、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城市环保路面。参照图1,城市环保路面包括建筑于路床4上的混凝土基础3,混凝土基础3呈长方体形状,混凝土基础3的顶部铺设透水沥青层1作为路面。

参照图2,混凝土基础3的顶面上成型有若干道互相平行的第一沟槽5和若干道互相平行的第二沟槽6。第一沟槽5与第二沟槽6关于路面中心线对称,第一沟槽5和第二沟槽6的槽底均呈倾斜状,且均向路面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沟槽5和第二沟槽6的槽底最低处分别位于混凝土基础3边缘,即混凝土基础3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

参照图3,每个第一沟槽5内和每个第二沟槽6内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多根竖直的柱子作为加强肋7,且第一沟槽5和第二沟槽6的槽底与加强肋7底部之间均具有距离,目的是使加强肋7底部不会阻挡槽底上的流水。相邻两根加强肋7与沟槽内壁围成渗水井8,渗水井8内设置过滤装置9。

参照图3和图4,渗水井8的井口封盖透水砖2,一道第一沟槽5或一道第二沟槽6内的一排渗水井8共用一块长方形的透水砖2。

参照图4,混凝土基础3顶部一体成型出圆拱形的凸出体19,凸出体19位于相邻两道第一沟槽5之间以及相邻两道第二沟槽6之间。凸出体19和透水砖2均被埋于透水沥青层1内。路面上的雨水渗入透水沥青层1后顺着凸出体19表面流向透水砖2,然后渗入透水砖2进入渗水井8内。

参照图3和图5,过滤装置9由直长的框架10、滤网及过滤材料构成,滤网铺设于框架10内,过滤材料填充于滤网内。过滤材料包括大碎石层16、小碎石层17,以及外包海绵层的细砂层18,海绵层用于阻止细砂漏出框架10。框架10外壁与渗水井8内壁配合,框架10可以竖直地插入渗水井8,也可以从渗水井8内将框架10竖直地取出。

参照图6,混凝土基础3的底部设有若干道排水槽11,每道第一沟槽5的正下方和每道第二沟槽6的正下方均具有排水槽11。第一沟槽5和第二沟槽6的槽底均具有供框架10穿至排水槽11内的孔洞12,框架10外壁与孔洞12内壁配合。

参照图5和图6,细砂层18位于第一沟槽5或第二沟槽6的槽底下方,大碎石层16和小碎石层17位于第一沟槽5或第二沟槽6的槽底上方,且大碎石层16位于小碎石层17上方。

参照图6,框架10底部与排水槽11的槽底之间具有距离,用以避免框架10底部的细砂层18泡在排水槽11内的积水中,以免细砂层18内的微小杂质扩散进入排水槽11的积水中。

参照图4和图6,混凝土基础3宽度方向的两边土层内各埋设一根C型板15,利用混凝土作为黏合剂将C型板15开口的一侧固定于混凝土基础3的侧面上,使C型板15与混凝土基础3的侧面围成管体,在管体内固定长板隔成第一收集管13和第二收集管14,第一收集管13在上,使第一沟槽5和第二沟槽6的排水流入第一收集管13,排水槽11的排水流入第二收集管14。排水槽11内还放置有支撑板20,框架10底部压于支撑板20上,支撑板20将框架10架高。支撑板20的两侧均固定斜板21,斜板21的最低端伸入第二收集管14内,框架10过滤出的雨水滴落于斜板21上,雨水顺着斜板21流入第二收集管14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城市环保路面的实施原理为:

雨水在框架10内从上向下流动时,先在大碎石层16中过滤掉较大的杂物,再于小碎石层17中过滤掉较小的杂物,最后在细砂层18中过滤掉微小杂质后流入排水槽11并进入第二收集管14,而未经过细砂层18过滤的雨水则顺着第一沟槽5或第二沟槽6的槽底流入第一收集管13。第一收集管13和第二收集管14收集的两种雨水可以用作不同用途。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城市环保路面
  • 一种城市环保路面
技术分类

0612011294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