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3:22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输电线路是通过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在结构形式上,输电线路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其中,架空输电线路大多由线路塔杆、导线和绝缘子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

由于直接暴露在大气环境中,输电线路会直接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在低温雨雪天气时,输电线路的导线上常常会出现覆冰现象,当导线上的覆冰载荷过重时,容易引起金具损坏、导线断线以及塔杆倒塌等问题,从而造成闪络和烧断导线等电气事故。

为了有效预防应对覆冰灾害,工作人员常常需要对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进行测量和预警,及时采取除冰措施,从而防止电网大面积瘫痪引起的经济损失。常见的输电线路覆冰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模拟导线法,其中,由于直接测量法难度较大、成本高且危险性较强,因此实际测量中常常采用模拟导线法。

模拟导线法是指在线路塔杆上悬挂与输电线路同型号、同材质的模拟导线,通过对模拟导线的覆冰厚度进行测量,进而等同推算出输电线路的覆冰厚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真实输电线路工作电压较高,表面温度往往高于模拟导线表面温度,进而导致测量时模拟导线覆冰厚度的测量结果与真实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误差较大,从而影响工作人员对真实覆冰情况判断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对真实覆冰情况判断的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方法,所述覆冰厚度监测方法包括,

输电线路表面温度获取,实时获取输电线路表面温度;

模拟导线表面温度获取,实时获取所述模拟导线表面温度,其中,所述模拟导线为设置在线路塔杆上长度为L、直径为d的一段导线;

温度调节,根据所述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实时调节所述模拟导线表面温度,使得所述模拟导线表面温度与所述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相一致;

模拟导线覆冰参数获取,实时获取所述模拟导线覆冰后的重量P2以及覆冰密度ρ;以及,

覆冰厚度计算,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覆冰厚度,其中,δ为覆冰厚度,P1为模拟导线未覆冰时的重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线路塔杆上设置长度为L、直径为d的模拟导线,模拟导线与输电线路型号、材质均相同,通过实时获取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和模拟导线表面温度,将模拟导线表面温度调节至始终与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相一致,测量模拟导线未覆冰时的重量P1,待模拟导线表面覆冰后,再实时对覆冰后的模拟导线进行测量,得到模拟导线覆冰后的重量P2以及覆冰密度ρ,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模拟导线表面覆冰厚度δ;通过对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的模拟,减小了测量时模拟导线覆冰厚度与真实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误差,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真实覆冰情况判断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温度调节的具体方法包括,

若所述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大于所述模拟导线表面温度,则对模拟导线进行加热,使得模拟导线表面温度达到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的预设误差范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输电线路正常工作时内部电压较高,表面温度往往高于模拟导线,通过测量输电线路和模拟导线表面温度,当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大于模拟导线表面温度时,对模拟导线进行加热,进而使得模拟导线的表面温度达到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的预设误差范围内,从而减小了模拟导线与真实输电线路表面覆冰情况的误差,提高了覆冰测量时的准确性。

可选的,获取所述覆冰密度ρ的具体方法包括,

将所述模拟导线表面部分覆冰作为采样覆冰取下,获取采样覆冰的重量M和体积V;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采样覆冰的重量M和体积V,结合密度计算公式即可得到覆冰密度ρ。

可选的,所述模拟导线覆冰参数获取之前还包括,

模拟导线高度位置调节,调节模拟导线的高度位置,使得模拟导线移动至与输电线路相同高度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模拟导线移动至与输电线路同一高度位置,使得模拟导线表面的覆冰受外界如风力、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与输电线路相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覆冰测量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覆冰厚度计算之后还包括,

覆冰等级确定,根据所述覆冰厚度,确定覆冰等级;以及,

应急方案获取,根据所述覆冰等级,获取所述覆冰等级对应的应急方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覆冰厚度数据,即可确定覆冰等级,再根据覆冰等级获取对应的应急方案,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按照不同覆冰厚度所对应的覆冰等级,对输电线路做出不同程度的应对措施。

可选的,所述应急方案获取之后还包括,

预警信号发送,当覆冰等级达到预设等级时,发送预警信号至工作人员的用户终端,所述预警信号用于提醒工作人员根据相应覆冰等级对应的应急方案做出响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覆冰等级达到预设等级时,向工作人员的用户终端发送预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根据相应覆冰等级对应的应急方案迅速做出响应,从而便于在严重覆冰灾害发生前达到提醒警示的效果,一定程度地避免了覆冰事故灾害的发生,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系统,所述覆冰厚度监测系统包括,

输电线路表面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输电线路表面温度;

模拟导线表面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模拟导线表面温度,其中,所述模拟导线为设置在线路塔杆上长度为L、直径为d的一段导线;

温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实时调节所述模拟导线表面温度,使得所述模拟导线表面温度与所述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相一致;

模拟导线覆冰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模拟导线覆冰后的重量P2以及覆冰密度ρ;以及,

覆冰厚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覆冰厚度,其中,δ为覆冰厚度,P1为模拟导线未覆冰时的重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线路塔杆上设置长度为L、直径为d的模拟导线,模拟导线与输电线路型号、材质均相同,利用输电线路表面温度获取模块实时获取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利用模拟导线表面温度获取模块实时获取模拟导线表面温度,再通过温度调节模块实时调节模拟导线表面温度,使得模拟导线表面温度与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相一致,待模拟导线表面覆冰后,再利用模拟导线覆冰参数获取模块,实时获取模拟导线覆冰后的重量P2以及覆冰密度ρ,然后利用覆冰厚度计算模块,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模拟导线表面覆冰厚度δ;通过对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的模拟,减小了测量时模拟导线覆冰厚度与真实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误差,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真实覆冰情况判断的准确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装置,所述覆冰厚度监测装置包括模拟导线、横梁、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模拟导线两端的拉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组件以及控制处理器,所述横梁设置在线路塔杆上,所述模拟导线通过两端的拉力传感器与横梁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模拟导线覆冰后的重量,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输电线路表面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模拟导线表面温度,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模拟导线进行加热,所述控制处理器包括如第二方面中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系统,所述拉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组件均与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输电线路表面的温度,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模拟导线表面的温度,再通过加热组件对模拟导线进行加热,进而提高模拟导线表面温度,使得模拟导线与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始终保持一致;然后利用拉力传感器实时测量模拟导线覆冰后的重量,再对表面覆冰密度进行测量,结合模拟导线的长度、直径以及未覆冰时的重量,通过控制处理器对数据进行获取并计算处理,进而得到覆冰厚度;通过对输电线路表面温度进行模拟,减小了测量时模拟导线覆冰厚度与真实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误差,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真实覆冰情况判断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覆冰厚度监测装置还包括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模拟导线的高度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高度调节组件,便于调节模拟导线的高度位置,将模拟导线调节至与输电线路位于同一高度处,从而使得模拟导线表面的覆冰受外界如风力、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与输电线路相同,进一步提高了覆冰测量的准确性;当需要测量覆冰密度时,利用高度调节组件将模拟导线调节至便于进行取样的位置,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将部分覆冰取下作为采样覆冰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的便捷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线路塔杆上设置长度为L、直径为d的模拟导线,模拟导线与输电线路型号、材质均相同,通过实时获取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和模拟导线表面温度,将模拟导线表面温度调节至始终与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相一致,测量模拟导线未覆冰时的重量P1,待模拟导线表面覆冰后,再实时对覆冰后的模拟导线进行测量,得到模拟导线覆冰后的重量P2以及覆冰密度ρ,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模拟导线表面覆冰厚度δ;通过对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的模拟,减小了测量时模拟导线覆冰厚度与真实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误差,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真实覆冰情况判断的准确性;

2.将模拟导线移动至与输电线路同一高度位置,使得模拟导线表面的覆冰受外界如风力、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与输电线路相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覆冰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覆冰厚度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覆冰厚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覆冰厚度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模拟导线;2、横梁;3、拉力传感器;31、卡箍;4、高度调节组件;41、定滑轮;42、牵引绳;43、机座;44、卷绕筒;441、转动轴;45、电机;101、输电线路表面温度获取;102、模拟导线表面温度获取;103、温度调节;104、模拟导线高度位置调节;105、模拟导线覆冰参数获取;106、覆冰厚度计算;107、覆冰等级确定;108、应急方案获取;109、预警信号发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3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方法。

参照图1、图2,覆冰厚度监测方法包括,

输电线路表面温度获取101,实时获取输电线路表面温度;模拟导线表面温度获取102,实时获取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其中,模拟导线为设置在线路塔杆上长度为L、直径为d的一段导线;温度调节103,根据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实时调节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使得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与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相一致;模拟导线覆冰参数获取105,实时获取模拟导线1覆冰后的重量P2以及覆冰密度ρ;覆冰厚度计算106,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覆冰厚度,其中,δ为覆冰厚度,P1为模拟导线1未覆冰时的重量。

作为模拟导线1的一种实施方式,模拟导线1与输电线路的型号、材质均相同,通过对模拟导线1覆冰厚度的测量,即可推测输电线路的真实覆冰情况。

作为温度调节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实时调节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使得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始终保持与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相一致,从而使得模拟导线1在覆冰时,表面温度与输电线路接近,减小了由于温度影响带来的误差。

作为获取覆冰密度ρ的一种实施方式,将模拟导线1表面的部分覆冰作为采样覆冰取下,获取采样覆冰的重量M和体积V;根据密度计算公式

其中,利用采样覆冰的重量M和体积V,结合密度计算公式即可得到覆冰密度ρ。

作为获取采样覆冰体积V的一种实施方式,由于采样覆冰形状不规则,工作人员可利用排水法进行测量,通过将采样覆冰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测量水的溢出量,即可得到采样覆冰的体积V,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作为获取覆冰密度ρ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覆冰密度ρ也可取标准冰密度0.9×10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模拟导线1安装完成后,且模拟导线1表面尚未覆冰前,得到的重量即为模拟导线1未覆冰时的重量P1,待模拟导线1表面覆冰后的某一时刻,得到的重量即为该时刻模拟导线1覆冰后的重量P2;利用P2与P1的差值,即可求得该时刻导线荷重的增量,该增量即为覆冰的重量。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线路塔杆上设置长度为L、直径为d的模拟导线1,模拟导线1与输电线路型号、材质均相同,通过实时获取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和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将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调节至始终与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相一致,测量模拟导线1未覆冰时的重量P1,待模拟导线1表面覆冰后,再实时对覆冰后的模拟导线1进行测量,得到模拟导线1覆冰后的重量P2以及覆冰密度ρ,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模拟导线1表面覆冰厚度δ;通过对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的模拟,减小了测量时模拟导线1覆冰厚度与真实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误差,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真实覆冰情况判断的准确性。

作为温度调节103的一种实施方式,若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大于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则对模拟导线1进行加热,使得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达到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的预设误差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误差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设置。

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输电线路正常工作时内部电压较高,表面温度往往高于模拟导线1,通过测量输电线路和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当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大于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时,对模拟导线1进行加热,进而使得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达到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的预设误差范围内,从而减小了模拟导线1与真实输电线路表面覆冰情况的误差,提高了覆冰测量时的准确性。

作为覆冰厚度监测方法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模拟导线覆冰参数获取105之前还包括,

模拟导线高度位置调节104,调节模拟导线1的高度位置,使得模拟导线1移动至与输电线路相同高度的位置。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模拟导线1移动至与输电线路同一高度位置,使得模拟导线1表面的覆冰受外界如风力、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与输电线路相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覆冰测量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模拟导线高度位置调节104的步骤可以在温度调节103的步骤后执行,也可以在输电线路表面温度获取101的步骤之前执行。

作为覆冰厚度监测方法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覆冰厚度计算之后106还包括,

覆冰等级确定107,根据覆冰厚度,确定覆冰等级。

其中,作为覆冰等级的一种实施方式,覆冰等级可包括轻微覆冰、预警覆冰以及重度覆冰,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覆冰等级对应的厚度区间进行预先设置,从而便于在得到覆冰厚度后,根据覆冰厚度所在的区间确定对应的覆冰等级。

应急方案获取108,根据覆冰等级,获取覆冰等级对应的应急方案。

其中,工作人员可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预先制定每个覆冰等级对应的应急方案,从而便于在得到覆冰等级后,得到相应的应急方案。

预警信号发送109,当覆冰等级达到预设等级时,发送预警信号至工作人员的用户终端,预警信号用于提醒工作人员根据相应覆冰等级对应的应急方案做出响应。

其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预设等级,当覆冰等级达到预设等级时,发送预警信号至工作人员的用户终端,从而提醒工作人员根据相应覆冰等级对应的应急方案做出响应;作为预设等级的一种实施方式,预设等级设置为预警覆冰,当覆冰等级达到预警覆冰甚至重度覆冰时,即可向工作人员发送预警信号。

另外,工作人员的用户终端可以是计算机终端,例如对应路段监控中心的电脑,也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对应路段负责人的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

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覆冰厚度数据,即可确定覆冰等级,再根据覆冰等级获取对应的应急方案,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按照不同覆冰厚度所对应的覆冰等级,对输电线路做出不同程度的应对措施;当覆冰等级达到预设等级时,向工作人员的用户终端发送预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根据相应覆冰等级对应的应急方案迅速做出响应,从而便于在严重覆冰灾害发生前达到提醒警示的效果,一定程度地避免了覆冰事故灾害的发生,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装置。

参照图2,覆冰厚度监测装置包括模拟导线1、横梁2、分别连接设置在模拟导线1两端的拉力传感器3、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组件、高度调节组件4以及控制处理器,横梁2升降设置在线路塔杆上,横梁2为长方体,模拟导线1通过两端的拉力传感器3与横梁2连接,模拟导线1的长度方向与横梁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拉力传感器3用于实时测量模拟导线1覆冰后的重量,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加热组件用于对模拟导线1进行加热,高度调节组件4用于调节模拟导线1的高度位置,控制处理器包括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系统,拉力传感器3、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组件以及高度调节组件4均与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

其中,作为拉力传感器3的一种实施方式,两个拉力传感器3均焊接在横梁2的底部,两个拉力传感器3远离横梁2的一端均焊接有卡箍31,模拟导线1的两端均通过卡箍31和螺栓的配合固定设置在两个卡箍31内;通过将模拟导线1安装在两个拉力传感器3之间,利用拉力传感器3测得模拟导线1未覆冰时的重量,在模拟导线1表面覆冰后,再利用拉力传感器3对模拟导线1覆冰后的重量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实时发送至控制处理器。

作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温度传感器对输电线路表面温度进行测量,并实时将测量数据发送至控制处理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对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进行测量,并实时将测量数据发送至控制处理器;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可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用单总线技术,内部集成A/D转换电路,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具有体积小、硬件开销低、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以及使用方便的特点;另外,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还可采用热电偶、测温光纤等常见的温度传感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温度传感器对输电线路测量的位置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对模拟导线测量的位置相对应,从而提高了利用模拟导线模拟输电线路表面温度时的准确性。

作为加热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加热组件采用电热丝,将绝缘性好且导热系数高的绝缘材料包裹的电热丝设置在模拟导线1内,通过对电热丝进行供电,利用绝缘材料将热量传递至模拟导线1,对模拟导线1表面进行加热,进而使得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与输电线路表面温度保持一致。

作为高度调节组件4的一种实施方式,高度调节组件4包括两个定滑轮41、牵引绳42、机座43、卷绕筒44以及电机45,两个定滑轮41均焊接在线路塔杆上且二者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两个定滑轮41的安装高度相同且均高于输电线路,机座43放置在线路塔杆底部的地面上,卷绕筒44的内部焊接有转动轴441,转动轴44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座43上,电机45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机座43上,电机4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441的一端连接,牵引绳42的一端熔接在横梁2上,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41后绕设在卷绕筒44上且与卷绕筒44表面熔接;其中,牵引绳42可采用钢丝绳,电机45可采用防水电机。

通过控制处理器控制电机45启动,电机45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轴441转动,转动轴441带动卷绕筒44转动,进而使得牵引绳42移动,牵引绳42拉动横梁2,即可带动横梁2以及横梁2上的模拟导线1上下移动,从而便于调节模拟导线1的高度位置。

作为控制处理器的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处理器包括单片机、CPU等处理器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输电线路表面的温度,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模拟导线1表面的温度,再通过加热组件对模拟导线1进行加热,进而提高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使得模拟导线1与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始终保持一致;然后利用拉力传感器3实时测量模拟导线1覆冰后的重量,再对表面覆冰密度进行测量,结合模拟导线1的长度、直径以及未覆冰时的重量,通过控制处理器对数据进行获取并计算处理,进而得到覆冰厚度;通过对输电线路表面温度进行模拟,减小了测量时模拟导线1覆冰厚度与真实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误差,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真实覆冰情况判断的准确性。

通过高度调节组件4将模拟导线1调节至与输电线路位于同一高度处,从而使得模拟导线1表面的覆冰受外界如风力、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与输电线路相同,进一步提高了覆冰测量的准确性;当需要测量覆冰密度时,利用高度调节组件4将模拟导线1调节至便于进行取样的位置,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将部分覆冰取下作为采样覆冰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的便捷性。

参照图2、图3,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系统,覆冰厚度监测系统包括,

输电线路表面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输电线路表面温度。

模拟导线表面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

温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实时调节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使得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与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相一致。

模拟导线覆冰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模拟导线1覆冰后的重量P2以及覆冰密度ρ。

覆冰厚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覆冰厚度,其中,δ为覆冰厚度,P1为模拟导线1未覆冰时的重量。

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输电线路表面温度获取模块实时获取输电线路表面温度,利用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获取模块实时获取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再通过温度调节模块实时调节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使得模拟导线1表面温度与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相一致,待模拟导线1表面覆冰后,再利用模拟导线覆冰参数获取模块,实时获取模拟导线1覆冰后的重量P2以及覆冰密度ρ,然后利用覆冰厚度计算模块,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模拟导线1表面覆冰厚度δ;通过对输电线路表面温度的模拟,减小了测量时模拟导线1覆冰厚度与真实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误差,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真实覆冰情况判断的准确性。

作为覆冰厚度监测系统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覆冰厚度监测系统还包括,

模拟导线高度位置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模拟导线1的高度位置,使得模拟导线1移动至与输电线路相同高度的位置。

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模拟导线高度位置调节模块将模拟导线1移动至与输电线路同一高度位置,使得模拟导线1表面的覆冰受外界如风力、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与输电线路相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覆冰测量的准确性。

作为覆冰厚度监测系统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覆冰厚度监测系统还包括,

覆冰等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覆冰厚度,确定覆冰等级。

应急方案获取模块,根据覆冰等级,获取覆冰等级对应的应急方案。

预警信号发送模块,当覆冰等级达到预设等级时,发送预警信号至工作人员的用户终端,预警信号用于提醒工作人员根据相应覆冰等级对应的应急方案做出响应。

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测量得到的覆冰厚度,利用覆冰等级确定模块确定覆冰厚度所对应的覆冰等级,再根据相应的覆冰等级,利用应急方案获取模块获取对应的应急方案;当覆冰等级达到预设等级时,利用预警信号发送模块发送预警信号至工作人员的用户终端,提醒工作人员根据相应覆冰等级对应的应急方案,对输电线路做出不同程度的应对措施,从而一定程度地避免了覆冰事故灾害的发生,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本申请的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系统能够实现上述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方法的任一种方法,且覆冰厚度监测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方法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相关技术
  •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测量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32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