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29:16


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上通常会设置有插口,另外配备有数据线,将数据线插入插口内,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或是数据的传输。现有技术中的插口通常分为micro usb插口、type-c插口和lightning插口,相应的对应不同形状结构的插头。

但是,无论是哪种插口和插头的连接结构,当插头插入插口内时,如果电子设备或数据线受到较大的拉拔力时,插头和插口之间有可能会发生脱离的情况,此时电子设备有可能跌落到地面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同时,若插头和插口即使没有完全分离,而是产生了松动,导致接触不良,也很容易导致充电的中断或数据传输的中断,均会对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的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

插头,插头由本体、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成,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相对设置并通过转轴与本体连接,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能够以转轴为轴开合,第一导电端子朝向第二导电端子一侧设置有第一电磁铁,第二导电端子朝向第一导电端子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本体上还设置有连接线,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与连接线电连接,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磁极相同;

插口,插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电路板和第二弹片电路板;

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插入插口内,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张开并分别抵顶于第一弹片电路板和第二弹片电路板上。

可选地,第一导电端子上朝向第二导电端子一侧设置有可活动的卡勾,第二导电端子朝向第一导电端子一侧对应卡勾的位置上设置有卡槽,卡勾和卡槽配合使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处于闭合状态。

可选地,卡勾靠近第一电磁铁设置,卡勾上设置有第一磁铁,磁铁与第一电磁铁通电后的磁极相同,卡勾向远离第一电磁铁的方向移动并脱离卡槽。

可选地,卡勾上还设置有弹性件,当第一电磁铁处于未通电状态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对卡勾施加远离本体方向的推力,当第一电磁铁通电后,第一电磁铁和第一磁铁之间的斥力大于弹性件对卡勾的推力,卡勾向本体一侧移动。

可选地,第一弹片电路板和第二弹片电路板由插口外侧向内侧的开度逐渐增大。

可选地,本体上朝向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一导电端子上设置有第一凸轴,第一凸轴设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第二导电端子上设置有第二凸轴,第二凸轴设置于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挡板、第一凸轴、第二挡板、第二凸轴和第三挡板。

可选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有第二磁铁,第一凸轴朝向本体一侧设置有第四磁铁,第二磁铁和第四磁铁相吸附;

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三磁铁,第二凸轴朝向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五磁铁,第三磁铁和第五磁铁相吸附。

可选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

可选地,本体上还设置有连接线,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与连接线电连接;

第一导电端子上嵌设有第一导线,第一导线将第一电磁铁和连接线电连接;

第二导电端子上嵌设有第二导线,第二导线将第二电磁铁和连接线电连接。

第一导电端子背离第二导电端子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金属条,第二导电端子背离第一导电端子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金属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和上述任一的连接组件,电子设备具有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主板,第一弹片电路板和第二弹片电路板与主板电连接,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孔,插口设置于开孔处,插口被配置为用于插接插头。

可选地,外壳内固定设置有插口支架,第一弹片电路板和第二弹片电路板设置于插口支架内,第一弹片电路板上连接有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穿出插口支架与主板电连接,第二弹片电路板上连接有第二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穿出插口支架与主板电连接。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插头和插口在连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松动或分离的情况,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或是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未有任何一种连接组件,能够提高插头和插口之间的连接强度。因此,本发明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发明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通过改变插口内第一弹片电路板和第二弹片电路板的设置角度,同时改变将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为可开合的结构。当需要将插头插入插口时,使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此时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能够相互贴合,体积为最小体积状态,将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插入插口内,并对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使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以转轴为轴转动张开,第一导电端子抵顶在第一弹片电路板上,第二导电端子抵顶在第二弹片电路板上。从而实现插头插入插口内后,对插头和插口之间连接强度的提升,避免了插头容易松动或是脱落等情况的发生。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导电端子的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插头的爆炸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插口的爆炸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插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局部爆炸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插口内未插入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插口内插入插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是图1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插口内插入插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6是图1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插头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连接组件;11、插头;111、本体;1111、第一挡板;1112、第二挡板;1113、第三挡板;1114、第二磁铁;1115、第三磁铁;112、第一导电端子;1121、第一电磁铁;1122、卡勾;11221、第一磁铁;11222、弹性件;1123、第一凸轴;11231、第四磁铁;1124、第一凹槽;1125、第一导线;1126、第一金属条;113、第二导电端子;1131、第二电磁体;1132、卡槽;1133、第二凸轴;11331、第五磁铁;1134、第二凹槽;1135、第二导线;1136、第二金属条;114、转轴;115、连接线;12、插口;121、第一弹片电路板;1211、第一柔性电路板;1212、第一弹片;122、第二弹片电路板;1221、第二柔性电路板;1222、第二弹片;2、电子设备;21、外壳;211、开孔;22、主板;23、插口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第一方面,如图1至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

插头11,插头11由本体111、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组成,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相对设置并通过转轴114与本体111连接,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能够以转轴114为轴开合,第一导电端子112朝向第二导电端子113一侧设置有第一电磁铁1121,第二导电端子113朝向第一导电端子112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本体111上还设置有连接线115,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与连接线115电连接,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时,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的磁极相同;其中连接线115为外圈绝缘的导线组,连接线115可以设置于本体111上远离转轴114的一端,或是本体111的侧面。通过连接线115为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供电,同时,连接线115也是作为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的电信号传输线。当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通电时,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之间产生斥力,以转轴114为轴,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远离转轴114的一端逐渐分离。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相贴合定义为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呈闭合状态;将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远离转轴114一端相互远离,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之间具有一定角度的夹角,定义为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呈张开状态。

如第一电磁铁1121通电后产生的磁极为N,那么第二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的磁极也为N,保证能够实现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通电后相斥使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张开即可。

插口12,插口12内设置有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由插口12外侧向内侧的开度逐渐增大;插口12处的宽度应大于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合并时的宽度,便于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插入。而插口12内部的宽度逐渐增大,当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通电时,以转轴114为轴,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远离转轴114的一端逐渐分离,此时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远离转轴114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插口12的开口宽度,即使数据线受到拉扯,也不会轻易从插口12内脱落,大大增加了插口12和插头11之间的连接强度。

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插入插口12内,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张开并分别抵顶于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上。当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呈张开状态时,第一导电端子112抵顶于第一弹片电路板121上,第二导电端子113抵顶于第二弹片电路板122上,实现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将数据传输至连接线115,或连接线115将数据传输至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

通过改变插口12内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的设置角度,同时改变将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设置为可开合的结构。当需要将插头11插入插口12时,使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此时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能够相互贴合,体积为最小体积状态,将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插入插口12内,并对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通电,使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以转轴114为轴转动张开,第一导电端子112抵顶在第一弹片电路板121上,第二导电端子113抵顶在第二弹片电路板122上。从而实现插头11插入插口12内后,对插头11和插口12之间连接强度的提升,避免了插头11容易松动或是脱落等情况的发生。

具体的,第一导电端子112朝向第一弹片电路板121一侧设置有第三弹片,第二导电端子113朝向第二弹片电路板122一侧设置有第四弹片。当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呈闭合状态时,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三弹片电连接,第二弹片电路板122和第四弹片电连接。以插口12是手机的充电口为例,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呈闭合状态插入插口12内,将数据线远离插口12一端插入适配器内。此时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产生相同磁极的磁性,并推动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转换为张开状态,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分别抵顶于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上,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三弹片电连接,第二弹片电路板122和第四弹片电连接,从而可以对手机进行充电。相应的将数据线远离插口12的一端插入其他电子设备2内,可以实现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2之间的连通,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等操作。且插头11和插口12之间连接十分牢固,即使手机或连接线115受到拉力,也不会轻易的造成插头11松动等情况的发生,更不会出现插头11和插口12分离导致手机跌落的情况的发生。既保证了插口12和插头11连接的稳定,也保护了手机不会受到破坏。

可选地,如图1至图17所示,第一导电端子112上朝向第二导电端子113一侧设置有可活动的卡勾1122,第二导电端子113朝向第一导电端子112一侧对应卡勾1122的位置上设置有卡槽1132,卡勾1122和卡槽1132配合使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处于闭合状态。为了便于插头11日常的收纳,以及降低插头11插入插口12内的难度,所以在第一导电端子112朝向第二导电端子113一侧设置卡勾1122,在第二导电端子113朝向第一导电端子112一侧设置有卡槽1132,通过卡勾1122和卡槽1132的配合,实现第一导电端子112与第二导电端子113之间的贴合。

可选地,如图1至图17所示,卡勾1122靠近第一电磁铁1121设置,卡勾1122上设置有第一磁铁11221,磁铁与第一电磁铁1121通电后的磁极相同,卡勾1122向远离第一电磁铁1121的方向移动并脱离卡槽1132。如第一电磁铁1121通电后产生的磁极为N,那么第一磁铁11221朝向第一电磁铁1121一侧的磁极也为N极。当第一电磁铁1121通电后,由于第一电磁铁1121位置固定,所以第一磁铁11221带动卡勾1122向远离第一电磁铁1121的方向移动,此时卡勾1122能够与卡槽1132脱离,从而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能够实现张开的效果。优选地,卡勾1122朝向远离本体111方向弯折,卡槽1132也朝向远离本体111方向开设,在第一电磁铁1121未通电时,卡勾1122嵌入卡槽1132内,在第一电磁铁1121通电后,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一磁铁11221之间的斥力将卡勾1122推出卡槽1132,从而可以实现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的分离。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插入插口12后,先对第一导弹磁铁通电,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磁铁1114之间的斥力使卡勾1122与卡槽1132分离。再对第二电磁铁通电,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之间的斥力使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分离,插头11处于张开状态。当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张开角度达到最大时,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分别抵顶于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从而实现插头11和插口12的连接。

可选地,如图1至图17所示,卡勾1122上还设置有弹性件11222,当第一电磁铁1121处于未通电状态时,弹性件11222处于压缩状态并对卡勾1122施加远离本体111方向的推力,当第一电磁铁1121通电后,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一磁铁11221之间的斥力大于弹性件11222对卡勾1122的推力,卡勾1122向本体111一侧移动。弹性件11222为具有弹性形变回复能力的结构,以弹簧为例,第一电磁铁1121处于未通电状态时,弹簧对卡勾1122施加远离本体111方向的推力,使卡勾1122时刻位于卡槽1132内。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处于张开状态时,不易收纳,且容易损坏,所以通过设置弹簧保证在插头11未插入插口12内时,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处于闭合状态,同时处于闭合状态的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也更加便于插入插口12内。当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插入插口12内后,对第一电磁体通电,此时第一电磁体和第一磁铁11221之间产生的斥力大于弹簧对卡勾1122的推力,从而使卡勾1122向本体111一侧移动,实现卡勾1122脱离于卡槽1132的效果。再对第二电磁铁通电,从而将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顺利分离。

可选地,如图1至图17所示,本体111上朝向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111、第二挡板1112和第三挡板1113,第一导电端子112上设置有第一凸轴1123,第一凸轴1123设置于第一挡板1111和第二挡板1112之间,第二导电端子113上设置有第二凸轴1133,第二凸轴1133设置于第二挡板1112和第三挡板1113之间,转轴114依次穿过第一挡板1111、第一凸轴1123、第二挡板1112、第二凸轴1133和第三挡板1113。当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内通电后,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生成相反的磁极,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之间的斥力,推动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分离。此时第一导电端子112的第一凸轴1123在第一挡板1111和第二挡板1112之间以转轴114为轴转动,使第一导电端子112远离转轴114一端朝远离第二导电端子113的方向移动。第二导电端子113的第二凸轴1133在第二挡板1112和第三挡板1113之间以转轴114为轴转动,使第二导电端子113远离转轴114一端朝远离第一导电端子112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使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由闭合状态顺利转换为张开状态。

可选地,如图1至图17所示,第一挡板1111和第二挡板1112之间有第二磁铁1114,第一凸轴1123朝向本体111一侧设置有第四磁铁11231,第二磁铁1114和第四磁铁11231相吸附;第二挡板1112和第三挡板1113之间设置有第三磁铁1115,第二凸轴1133朝向本体111一侧设置有第五磁铁11331,第三磁铁1115和第五磁铁11331相吸附。其中,第二磁铁1114和第四磁铁11231相吸附,从而实现对第一凸轴1123位置的限定,第三磁铁1115和第五磁铁11331相吸附,从而实现对第二凸轴1133位置的限定。当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挡板1111、第二挡板1112和第三挡板1113仅能够对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的水平方向进行限位,而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通过被吸附的第一凸轴1123和第二凸轴1133,能够实现竖直方向相对位置的限定,避免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在闭合后晃动。

具体地,为了避免第一磁铁11221和第二磁铁1114影响第一凸轴1123和第二凸轴1133的转动,所以,可以在第一挡板1111和第二挡板1112之间开设第三凹槽,在第二挡板1112和第三挡板1113之间开设第四凹槽,将第一磁铁11221和第二磁铁1114分别设置于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内。

可选地,如图1至图17所示,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124和第二凹槽1134,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于第一凹槽1124和第二凹槽1134内。为了进一步降低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合并后的厚度,从而减小插口12开孔211宽度,所以,将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分别设置于第一凹槽1124和第二凹槽1134内,使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合并后能够尽量贴合。

可选地,如图1至图17所示,第一导电端子112上嵌设有第一导线1125,第一导线1125将第一电磁铁1121和连接线115电连接;第二导电端子113上嵌设有第二导线1135,第二导线1135将第二电磁铁和连接线115电连接。连接线115通过第一导线1125和第二导线1135实现对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内供电的效果。其中,为了使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能够顺利分离,所以,需要先对第一导线1125供电使第一电磁铁1121内通电,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一磁铁11221之间产生的斥力,使卡勾1122从卡槽1132内脱离。再对第二电磁铁内通电,使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之间产生斥力,利用斥力使第一导电端子112和第二导电端子113分离。

可选地,第一导电端子112背离第二导电端子11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金属条1126,第二导电端子113背离第一导电端子11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金属条1136。第一弹片1212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1222电路板122相对的一侧上均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弹片1212和第二弹片1222,第一金属条1126和第二金属条1136分别与第一弹片1212和第二弹片1222位置对应,或第一金属条1126和第二金属条1136分别与第二弹片1222和第一弹片1212位置对应。以第一金属条1126和第二金属条1136分别与第一弹片1212和第二弹片1222位置对应为例,当插头11插入插口12的过程中,第一金属条1126挤压第一弹片1212,第二金属条1136挤压第二弹片1222,直至插头11完全插入插口12内。对插头11通电后,第一金属条1126与第一弹片1212导通,第二金属条1136与第二弹片1222导通,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2充电或是与外部数据的互联互通。其中,第一金属条1126和第二金属条1136的可以镜像设置,第一弹片1212和第二弹片1222也相应的镜像设置,从而实现插头11能够盲插的效果。

第二方面,如图1至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电子设备2组件包括电子设备2和上述任一的连接组件1,电子设备2具有外壳21,外壳21内设置有主板22,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与主板22电连接,外壳2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孔211,插口12设置于开孔211处,插口12被配置为用于插接插头11。开孔211通常开设于电子设备2外壳21的侧壁上,将插口12设置在开孔211处,将插头11插入插口12内,即可实现电子设备2与外部的互联。如对电子设备2充电,或是与其他电子设备2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等。由于连接组件1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所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即使通过拉动连接线115将电子设备2提起,也不会导致插头11与插口12的分离,更不会出现由于插头11与插口12的分离导致的电子设备2跌落等情况的发生。进一步加强了对电子设备2的保护,同时由于插头11能够稳定的与插口12连接,所以在通过连接组件1对电子设备2内数据进行传输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断联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提高了传输过程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1至图17所示,外壳21内固定设置有插口支架23,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设置于插口支架23内,第一弹片电路板121上连接有第一柔性电路板1211,第一柔性电路板1211穿出插口支架23与主板22电连接,第二弹片电路板122上连接有第二柔性电路板1221,第二柔性电路板1221穿出插口支架23与主板22电连接。通过插口支架23实现将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收纳固定的效果,同时,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21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221,实现第一弹片电路板121和第二弹片电路板122与主板22之间的互联。进而,实现通过连接组件1对电子设备2进行充电,或与其他电子设备2实现互联等效果。

其中图13为插头11插入插口12内后,未对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通电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插头11插入插口12内后,未对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通电时的剖视图;图15为插头11插入插口12内后,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通电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插头11插入插口12内后,第一电磁铁1121和第二电磁铁通电后的剖视图。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相关技术
  • 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具有带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的公连接器组件和母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设备、公连接器组件、母连接器组件以及用于组装连接器设备的方法
  • 电连接组件、电子设备及电连接组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68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