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29:16


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智慧交通是在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充分利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交通科学、系统方法、人工智能、知识挖掘等理论与工具,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动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通过建设实时的动态信息服务体系,深度挖掘交通运输相关数据,形成问题分析模型,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公共决策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交通运输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更环保、更舒适的运行和发展,带动交通运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在城市智慧交通中,为了对交通进行指挥需使用到信息化监测装置,现有的信息化监测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在出行高峰时根据行人数量和行车状况,对红绿灯的时间进行调节,使得道路上极易出现堵车和行人较多的状况,造成道路交通的混乱,从而导致信息化监测装置出现监测交通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不利于对城市交通的指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在出行高峰时间段根据道路上的行车状况和行人数量,合理对红绿灯时间进行调整的优点,解决了信息化监测装置在使用时,因不能在出行高峰时根据行人数量和行车状况,对红绿灯的时间进行调节,使得道路上极易出现堵车和行人较多的状况,造成道路交通的混乱,从而导致信息化监测装置出现监测交通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内腔左侧的前侧和左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定位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支撑立杆表面的顶部套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放梁,所述安放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行车红绿指示灯,所述安放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高清摄像头;

所述行车红绿指示灯的输出端与高清摄像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高清摄像头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计数器、计时器和抓拍模块,所述计数器和计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数据对比模块,所述数据对比模块双向电连接有数据设定模块,所述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微控中心,所述微控中心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扬声器和行人红绿指示灯,所述抓拍模块的输出端与微控中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控中心的输出端分别与行车红绿指示灯和高清摄像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控中心双向信号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双向信号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双向信号连接有远程监控中心,所述远程监控中心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显示大屏和数据储存模块,所述远程监控中心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有声音录入模块和指令调节模块,所述微控中心的输入端电连接有人行道监控探头。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表面的外圈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底部贯穿至底座的底部,所述支撑立杆外圈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板,三角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环的数量为两个,相邻两个连接板相对应的一侧纵向贯穿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定位环的内圈与支撑立杆的表面为紧密配合。

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的内圈与支撑立杆的表面为过盈配合,所述支撑立杆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安放梁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车红绿指示灯包括行车绿指示灯、行车红指示灯和行车黄指示灯,所述微控中心的输出端分别与行车绿指示灯、行车红指示灯和行车黄指示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行车绿指示灯、行车红指示灯和行车黄指示灯的输出端分别与高清摄像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计数器、计时器、扬声器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均安装于控制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数据设定模块为内存卡,所述微控中心为含有CPU芯片的电路板,所述数据设定模块安装在微控中心上,所述微控中心安装于控制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声音录入模块为录音器,所述指令调节模块为计算机键盘。

优选的,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信息化监测装置不在高峰期运行时,微控中心控制行车红绿指示灯、高清摄像头和行人红绿指示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不进行相应调整,行车红绿指示灯对车辆的行走和停止进行控制,高清摄像头对车辆有无违章进行拍照,行人红绿指示灯对车辆的行走和停止进行指挥,此时各类型数据直接通过微控中心进行发送,在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的配合下将信息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并通过数据储存模块进行储存;

2)信息化监测装置在高峰期运行,微控中心控制行车红绿指示灯、高清摄像头和行人红绿指示灯进入调整运行状态,例如:在此间行车绿指示灯和行车黄指示灯开通时,高清摄像头接收到信号,控制计数器和计时器开启,计时器统计此时间段内通过的车辆数量,统计结束后,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信息处理后进入数据对比模块与来自数据设定模块内的数据进行比对发送给微控中心,在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的配合下将信息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最终显示在显示大屏上并进行储存记录,此时远程监控中心通过指令调节模块并结合下一个区间需要行人过马路的数量,对下一个区间的行车绿指示灯时间和行人过马路时间进行合理分配,行车红指示灯车绿指示灯和行车黄指示灯运行时,抓拍模块持续工作,对违章车辆进行抓拍;

3)当监控中心人员通过显示大屏,发现道路交通现场出现车祸或拥堵时,及时开启声音录入模块,在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的配合下将信息发送给微控中心,微控中心控制扬声器开启及时进行远程指挥,方便对交通及时梳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扬声器、计时器、数据处理模块、计数器、数据对比模块、微控中心、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远程监控中心、显示大屏、指令调节模块、数据设定模块、抓拍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声音录入模块和人行道监控探头的配合使用,可在出行高峰时间段根据道路上的行车状况和行人数量,合理的对红绿灯时间进行调整,这样信息化监测装置的使用更加高效,解决了信息化监测装置在使用时,因不能在出行高峰时根据行人数量和行车状况,对红绿灯的时间进行调节,使得道路上极易出现堵车和行人较多的状况,造成道路交通的混乱,从而导致信息化监测装置出现监测交通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值得推广。

2、本发明通过设置定位螺栓,方便对底座进行定位,通过三角板,提高了,支撑立杆与底座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连接螺栓,方便将两个连接板进行连接,提高了定位环与支撑立杆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加强板,提高了支撑立杆与安放梁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系统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行车红绿指示灯系统原理图。

图中:1底座、2控制箱、3连接板、4支撑立杆、5定位套、6支撑架、7安放梁、8高清摄像头、9行车红绿指示灯、91行车绿指示灯、92行车红指示灯、93行车黄指示灯、10扬声器、11加强板、12行人红绿指示灯、13定位环、14计时器、15数据处理模块、16计数器、17数据对比模块、18微控中心、19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20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21远程监控中心、22显示大屏、23指令调节模块、24数据设定模块、25抓拍模块、26数据储存模块、27声音录入模块、28人行道监控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杆4,支撑立杆4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定位环13,定位环13内腔左侧的前侧和左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通过定位环13,方便对控制箱2进行定位,定位环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支撑立杆4表面的顶部套设有定位套5,定位套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放梁7,通过定位套5,方便对安放梁7进行安放,安放梁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行车红绿指示灯9,安放梁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6,支撑架6的顶部安装有高清摄像头8,通过支撑架6,可对高清摄像头8进行安放;

行车红绿指示灯9的输出端与高清摄像头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高清摄像头8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计数器16、计时器14和抓拍模块25,计数器16和计时器14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15,数据处理模块15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数据对比模块17,数据对比模块17双向电连接有数据设定模块24,数据对比模块17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微控中心18,微控中心18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扬声器10和行人红绿指示灯12,抓拍模块25的输出端与微控中心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微控中心18的输出端分别与行车红绿指示灯9和高清摄像头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微控中心18双向信号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19,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19双向信号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20,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20双向信号连接有远程监控中心21,远程监控中心21同时远程监控若干个城市道路,通过上一个道路区间的运行状况,来对下一个区间进行调控,远程监控中心21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显示大屏22和数据储存模块26,远程监控中心21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有声音录入模块27和指令调节模块23,微控中心18的输入端电连接有人行道监控探头28;

底座1顶部表面的外圈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底部贯穿至底座1的底部,支撑立杆4外圈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板,三角板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定位螺栓,方便对底座1进行定位,通过三角板,提高了支撑立杆4与底座1连接的稳定性;

定位环13的数量为两个,相邻两个连接板3相对应的一侧纵向贯穿设置有连接螺栓,定位环13的内圈与支撑立杆4的表面为紧密配合,通过连接螺栓,方便将两个连接板3进行连接,提高了定位环13与支撑立杆4连接的稳定性;

定位套5的内圈与支撑立杆4的表面为过盈配合,支撑立杆4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板11,加强板11的顶部与安放梁7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加强板11,提高了支撑立杆4与安放梁7连接的稳定性;

行车红绿指示灯9包括行车绿指示灯91、行车红指示灯92和行车黄指示灯93,微控中心18的输出端分别与行车绿指示灯91、行车红指示灯92和行车黄指示灯9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行车绿指示灯91、行车红指示灯92和行车黄指示灯93的输出端分别与高清摄像头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计数器16、计时器14、扬声器10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19均安装于控制箱2的内部;

数据设定模块24为内存卡,微控中心18为含有CPU芯片的电路板,数据设定模块24安装在微控中心18上,微控中心18安装于控制箱2的内部;

声音录入模块27为录音器,指令调节模块23为计算机键盘。

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信息化监测装置不在高峰期运行时,微控中心18控制行车红绿指示灯9、高清摄像头8和行人红绿指示灯12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不进行相应调整,行车红绿指示灯9对车辆的行走和停止进行控制,高清摄像头8对车辆有无违章进行拍照,行人红绿指示灯12对车辆的行走和停止进行指挥,此时各类型数据直接通过微控中心18进行发送,在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19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20的配合下将信息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21并通过数据储存模块26进行储存;

2)信息化监测装置在高峰期运行,微控中心18控制行车红绿指示灯9、高清摄像头8和行人红绿指示灯12进入调整运行状态,例如:在此间行车绿指示灯91和行车黄指示灯93开通时,高清摄像头8接收到信号,控制计数器16和计时器14开启,计时器14统计此时间段内通过的车辆数量,统计结束后,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15,数据信息处理后进入数据对比模块17与来自数据设定模块24内的数据进行比对发送给微控中心18,在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19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20的配合下将信息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21,最终显示在显示大屏22上并进行储存记录,此时远程监控中心21通过指令调节模块23并结合下一个区间需要行人过马路的数量,对下一个区间的行车绿指示灯91时间和行人过马路时间进行合理分配,行车红指示灯92车绿指示灯91和行车黄指示灯93运行时,抓拍模块25持续工作,对违章车辆进行抓拍;

3)当监控中心人员通过显示大屏22,发现道路交通现场出现车祸或拥堵时,及时开启声音录入模块27,在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19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20的配合下将信息发送给微控中心18,微控中心18控制扬声器10开启及时进行远程指挥,方便对交通及时梳理,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均为标准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电器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电器设备均与外界安全电源连通,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综上所述:该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扬声器10、计时器14、数据处理模块15、计数器16、数据对比模块17、微控中心18、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一19、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二20、远程监控中心21、显示大屏22、指令调节模块23、数据设定模块24、抓拍模块25、数据储存模块26、声音录入模块27和人行道监控探头28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信息化监测装置在使用时,因不能在出行高峰时根据行人数量和行车状况,对红绿灯的时间进行调节,使得道路上极易出现堵车和行人较多的状况,造成道路交通的混乱,从而导致信息化监测装置出现监测交通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相关技术
  • 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369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