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云母片的加工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30:50


一种云母片的加工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云母片的加工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传统的云母片在加工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加工的模具在加工不同大小的云母片时更换不便且不能适应不同大小的云母片的模芯,带来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母片的加工模具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云母片的加工模具,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固定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滑动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快装组件;

所述快装组件包括固定在外界固定件上的外固定框架和转动设置在外部的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移动基体,每个移动基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滑块,所述外固定框架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内驱动缸,外固定框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块,每个内驱动缸的运动端上对应设置有活动夹块;

每个所述移动基体的上表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不同的下模芯,每个移动基体的底部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限定孔,所述驱动转盘和移动基体的底部表面上共同开设有一个圆弧导槽,所述驱动转盘的底部并且位于外部固定件上固定设置有下驱动缸,所述下驱动缸的顶部驱动端上设置有下升降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升降台包括下升降台主体,所述下升降台主体的上表面四角处开设有内孔,每个所述内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内升降定位件,所述下升降台主体的上表面中间段上固定设置有圆弧导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基体底部上的限定孔与下升降台主体上的内升降定位件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升降台主体上的圆弧导块与圆弧导槽之间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转盘和移动基体底部的开设的圆弧导槽为同一圆弧槽,并且规格大小相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支架的顶部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上液压缸,所述上液压缸的运动端与上模座之间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上模芯,所述上模座的一侧通过导柱与下模座滑动相连。

一种云母片的加工模具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对应的云母片放置在对应的下模芯上,此时主体支架上的上液压缸启动,带动上模座下压,上模座上的上模芯跟随上模座一起运作,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接触成型;

步骤S2:成型后上模芯在上液压缸的作用下与下模芯之间相脱离,拿取出成型产品,根据不同产品成型件的大小,通过外部的转动件带动驱动转盘进行转动,驱动转盘上的不同移动基体跟随驱动转盘进行转动,放置在移动基体上的不同下模芯进行转动,转动到下模座的位置后,下驱动缸将下升降台顶起,下驱动缸上的圆弧导块和内升降定位件将下模芯底部进行定位,随后下升降台主体与下模芯之间相定位;

步骤S3:内驱动缸上的活动夹块将下模芯进行固定定位,下模芯与上模芯之间成型不同的产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成型后上模芯在上液压缸的作用下与下模芯之间相脱离,拿取出成型产品,根据不同产品成型件的大小,通过外部的转动件带动驱动转盘进行转动,驱动转盘上的不同移动基体跟随驱动转盘进行转动,放置在移动基体上的不同下模芯进行转动,转动到下模座的位置后,下驱动缸将下升降台顶起,下驱动缸上的圆弧导块和内升降定位件将下模芯底部进行定位,随后下升降台主体与下模芯之间相定位,解决了加工的模具在加工不同大小的云母片时更换不便且不能适应不同大小的云母片的模芯,带来一定的不便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将内驱动缸上的活动夹块将下模芯进行固定定位,下模芯与上模芯之间成型不同的产品件,可以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模芯快换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下模芯快换组件下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升降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液压缸;2、主体支架;3、上模座;4、导柱;5、下模座;6、上模芯;7、下模芯快换组件;71、驱动转盘;72、导向滑块;73、移动基体;74、外固定框架;75、内驱动缸;76、固定块;77、活动夹块;78、下模芯;79、圆弧导槽;710、限定孔;711、下升降台;7111、下升降台主体;7112、圆弧导块;7113、内孔;7114、内升降定位件;712、下驱动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云母片的加工模具,包括主体支架2,所述主体支架2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下模座5,所述下模座5上固定设置有导柱4,导柱4提供导向结构,所述导柱4上滑动设置有上模座3,上模座3形成完整的结构作用,所述下模座5上设置有快装组件,快装组件可以方便将不同产品件需要的下模芯78进行更换;

所述快装组件包括下模芯快换组件7,下模芯快换组件7包括固定在外界固定件上的外固定框架74和转动设置在外部的驱动转盘71,驱动转盘71可以进行转动,所述驱动转盘71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移动基体73,每个移动基体73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滑块72,导向滑块72进行导向作用,所述外固定框架74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内驱动缸75,内驱动缸75对活动夹块77进行驱动移动,外固定框架74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块76,每个内驱动缸75的运动端上对应设置有活动夹块77,活动夹块77对应在外固定框架74内设置有多个,方便将下模芯78进行夹持固定;

每个所述移动基体73的上表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不同的下模芯78,每个移动基体73的底部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限定孔710,限定孔710起到辅助固定作用的,所述驱动转盘71和移动基体73的底部表面上共同开设有一个圆弧导槽79,圆弧导槽79起到环形导向作用,确保驱动转盘71进行环向精确定位,所述驱动转盘71的底部并且位于外部固定件上固定设置有下驱动缸712,所述下驱动缸712的顶部驱动端上设置有下升降台711,下驱动缸712将移动基体73进行顶起。

所述下升降台711包括下升降台主体7111,所述下升降台主体7111的上表面四角处开设有内孔7113,每个所述内孔7113的内部均设置有内升降定位件7114,所述下升降台主体7111的上表面中间段上固定设置有圆弧导块7112,其整体是与下模芯78之间相对应的,方便两者之间结合组装,所述移动基体73底部上的限定孔710与下升降台主体7111上的内升降定位件7114的位置相对应,方便精确定位,所述下升降台主体7111上的圆弧导块7112与圆弧导槽79之间相适配,所述驱动转盘71和移动基体73底部的开设的圆弧导槽79为同一圆弧槽,并且规格大小相等。

所述主体支架2的顶部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上液压缸1,上液压缸1进行升降收缩作用,所述上液压缸1的运动端与上模座3之间相连,方便上液压缸1与上模座3之间的动力传输,述上模座3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上模芯6,所述上模座3的一侧通过导柱4与下模座5滑动相连。

一种云母片的加工模具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对应的云母片放置在对应的下模芯78上,此时主体支架2上的上液压缸1启动,带动上模座3下压,上模座3上的上模芯6跟随上模座3一起运作,上模芯6和下模芯78之间接触成型;

步骤S2:成型后上模芯6在上液压缸1的作用下与下模芯78之间相脱离,拿取出成型产品,根据不同产品成型件的大小,通过外部的转动件带动驱动转盘71进行转动,驱动转盘71上的不同移动基体73跟随驱动转盘71进行转动,放置在移动基体73上的不同下模芯78进行转动,转动到下模座5的位置后,下驱动缸712将下升降台711顶起,下驱动缸712上的圆弧导块7112和内升降定位件7114将下模芯78底部进行定位,随后下升降台主体7111与下模芯78之间相定位;

步骤S3:内驱动缸75上的活动夹块77将下模芯78进行固定定位,下模芯78与上模芯6之间成型不同的产品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云母片的加工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组合式洗扫车降噪吸口和加工模具及加工模具的使用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70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