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饮料包装生产线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8:08


一种饮料包装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包装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饮料包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饮料包装生产过程中,灌装有饮料的饮料瓶子需要打包至包装箱中,完整这一过程的自动包装生产线的工序大体分为进瓶、分瓶、赶瓶、包装瓶体至包装箱。如果能设计出一整条生产线能独立、全自动完成从无序瓶流到打包成箱的整个工序,则是一个非常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饮料包装生产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饮料包装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进瓶机构、分瓶机构、赶瓶机构、纸箱传输机构、压箱机构;其中,

所述进瓶机构包括在进瓶输送带上依次设置的进瓶初步调节组件、进瓶二次调节组件;其中:进瓶初步调节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左、右进瓶前护栏,左、右进瓶中侧护栏,所述左、右进瓶中侧护栏成外宽内窄设置,且宽口靠近相互平行设置的左、右进瓶前护栏,同时所述左、右进瓶中侧护栏的中间设置有进瓶中护栏;初步调节组件形成2个进瓶通道;进瓶二次调节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长分道板、短分道板,且最外侧为长分道板;初步调节组件形成2N个进瓶通道,N≥2;

所述分瓶机构包括左护板、右护板,以及设置在左护板、右护板之间的一个以上的分瓶组件;还包括均设置在左护板、右护板上的运动轨道;其中,所述分瓶组件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对完成进瓶工序后的饮料瓶体的有序瓶流进行分流;每个所述运动轨道包括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每个第二横杆两端固定连接支脚,所述支脚上设置有主凸轮滚子、副凸轮滚子;所述主凸轮运动轨道为一完整闭合的环形或类环形轨道;所述副凸轮运动轨道设置在主凸轮运动轨道的一端弯折部内侧,且为两端开放的弧形轨道,同时开放的两端所在的直线基本与主凸轮运动轨道顶部的水平段保持平行;当运动到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均存在的弯折部时,支脚处于主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副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层,支脚上的主凸轮滚子、副凸轮滚子分别置于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中;当运动到主凸轮运动轨道存在、副凸轮运动轨道不存在的其他部位时,支脚上的主凸轮滚子置于主凸轮运动轨道中,副凸轮滚子悬空;

所述赶瓶机构下方设置有纸箱传输机构,赶瓶机构通过赶瓶杆传输的有序瓶流按照预设规格,将每一箱饮料正好落在纸箱传输机构传输的饮料包装箱上;

所述压箱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压箱装置、上压箱装置;其中,所述下压箱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三条以上的转动速度相同的下方链条,至少一条处于非边缘的下方链条间隔设置包含前链盖、后链盖的链盖组,前链盖、后链盖之间的间距大于饮料包装箱的前后长度,其余下方链条在前链盖、后链盖所处位置分别对应设置前下压组件、后下压组件,且所述其余下方链条下方均设置了类梯形的凸轮轨道;所述前下压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方链条上的底座、横轴、扭簧、支臂;横轴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板;支臂的一端套接在横轴上,另一端设置有行走在凸轮轨道上的凸轮滚子;扭簧套接在压板、支臂之间的横杆上,且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压板、支臂;前下压组件、后下压组件成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下压箱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翻纸杆,相对侧设置有第二翻纸杆;第一翻纸杆、第二翻纸杆的高度均沿下方链条运动方向逐渐增大,且第一翻纸杆沿下方链条运动方向由下压箱装置的一侧逐渐伸向下压箱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翻纸杆沿链条运动方向紧接着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设置在下方链条的上方,且第一导轨的高度沿下方链条运动方向逐渐降低;所述上压箱装置包括一条以上的上方链条,以及设置在上方链条的多个上压箱组件;所述上压箱组件包括前夹持端、后夹持端,还包括设置在前夹持端、后夹持端之间的上压层。

所述用于饮料包装的进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进瓶二次调节组件之后的固定的进瓶三次调节组件;所述固定的进瓶三次调节组件包括(2N+1)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的2N个进瓶通道对瓶体传输轨迹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设置进瓶三次调节组件能够对进瓶通道的宽度进行进一步的微调,使得每个进瓶通道只能通过一个瓶体。在进瓶二次调节组件对进瓶通道的宽度进行调整后,进瓶通道一般也只能允许一个瓶体通过,但是前后瓶体有可能不在一个直线上,会有左右偏移的情况出现,此时,通过进瓶三次调节组件调整后,前后瓶体完全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下一步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述用于饮料包装的进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进瓶二次调节组件之后的可调节的进瓶三次调节组件;所述可调节的进瓶三次调节组件包括(2N+1)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分隔板,还包括支撑板、第一丝杆、第一手轮;其中,支撑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分隔板的左、右端,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板上,第一丝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手轮;第一分隔板的第一顶座套在第一丝杆上,且不同的第一顶座与第一丝杆螺纹齿数比相同或者不同;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的2N个进瓶通道对瓶体传输轨迹进行进一步的调整。通过设置可调节的进瓶三次调节组件,可以方便使用者对第一分隔板的间距进行快速调整,能够快速适应不同大小的瓶体,且各个第一分隔板的调节强度可以通过第一顶座与第一丝杆螺纹不同的齿数比来实现。

所述用于饮料包装的进瓶机构,还包括快速定位组件;所述快速定位组件包括滑杆、锁紧组件、定位杆、定位柱;其中,滑杆设置在长分道板、短分道板的上方,锁紧组件用于带动长分道板或者短分道板在滑杆上移动,且长分道板或者短分道板到达预定位置后,锁紧组件对长分道板或者短分道板进行锁紧固定;定位柱在滑杆滑动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定位柱部分内嵌于第一卡槽,部分突出于第一卡槽外,定位柱在第一卡槽内可自由移动且在预定位置能够自锁,对长分道板或者短分道板进行遮挡而实现定位。通过快速定位组件的定位柱能够将预设位置提前固定,且在长分道板、短分道板之间的间距需要调整时,能够快速进行调整。多个长分道板、短分道板分别通过定位柱进行定位。

所述定位杆为多面柱,每个面均设置在滑杆滑动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定位柱部分内嵌于第一卡槽,部分突出于第一卡槽外,定位柱在第一卡槽内可自由移动且在预定位置能够自锁,对长分道板或者短分道板进行遮挡而实现定位。多面柱可以同时设置多组定位柱(对应多个规格),在长分道板、短分道板之间的间距需要调整到预设规格时,可以直接旋转多面柱,定位更加方便、快捷。

所述用于饮料包装的进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进瓶初步调节组件之前的预分流组件;所述预分流组件包括与进瓶输送带方向成夹角的斜栏杆,以及与进瓶输送带方向平行的直栏杆,斜栏杆的一端与进瓶初步调节组件连接。

所述斜栏杆与进瓶初步调节组件连接的一端为向外弯折的弧形段。向外弯折的弧形能够使得瓶体在向进瓶初步调节组件移动时不容易堵塞。

所述预分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斜栏杆与直栏杆之间的软护板,软护板在远离进瓶初步调节组件的一端套接在固定轴上。软护板与斜栏杆之间形成柔性缓冲区域,防止倒瓶。

所述用于饮料包装的进瓶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进瓶二次调节组件之后的缺瓶报警组件,所述缺瓶报警组件包括设置在每个进瓶通道上方的摆件,以及第一横杆;第一横杆穿过各个摆件一端的圆孔,且摆件可以自由地在第一横杆转动;摆件自然下垂时,摆件最低点低于进瓶通道瓶体的最高点,且此时对设置在第一横杆两端的光电传感器信号传输路径形成遮挡。当每个进瓶通道都有瓶体经过时,所有摆件被拨开,光电传感器信号传输路径畅通;只要有一个进瓶通道发生空瓶情况,那么对应的摆件就会自然下垂,光电传感器信号传输路径受阻,发出缺瓶报警。

所述用于饮料包装的进瓶机构,还包括备用轨道组件,所述备用轨道组件为设置在进瓶初步调节组件侧边的等间距设置的长第一分隔板,长第一分隔板形成的通道数与进瓶二次调节组件形成的轨道数相同。设置备用轨道组件的目的在于:备用轨道组件适用于瓶体已经进行包装成小包装的情形,小包装通过该进瓶机构及后续机构最终包装成大包装。使用的时候,将进瓶初步调节组件挪开或者拆除,将备用轨道组件与进瓶二次调节组件对接,更一步扩大本装置的通用性。

每个所述分瓶组件包括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一个侧面安装有一个以上的链条销子,第二横杆的另一个相对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分瓶指,分瓶指在第二卡槽内可自由移动且位置固定后能自锁;第二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的Y形支脚,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形成Y形支脚的开口,且开口方向背向第二卡槽;所述主凸轮滚子安装在第一支脚远离第二横杆的一面,副凸轮滚子安装在第二支脚靠近第二横杆的这一面。

所述副凸轮滚子为两个,所述副凸轮运动轨道为两条,两个副凸轮滚子分别置于两条副凸轮运动轨道中,且相对靠外的副凸轮运动轨道在上方水平段与同一位置的主凸轮运动轨道部分重合,相对靠内的副凸轮运动轨道比相对靠外的副凸轮运动轨道在中间段的弯折曲率大。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两个副凸轮滚子与一个主凸轮滚子的限位作用使得分瓶机构的分瓶指对饮料瓶体的横向支撑力更加连续、线性,尤其是相对靠内的副凸轮运动轨道比相对靠外的副凸轮运动轨道在中间段的弯折曲率大,能够进一步扩大这个优势。

所述相对靠内的副凸轮运动轨道在下方开口沿着轨道内运动方向朝下倾斜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副凸轮滚子进入副凸轮运动轨道。

所述链条销子与电机链条固定连接,一个以上的分瓶组件的第二横杆通过不同位置链条销子与电机链条固定,形成错位。

所述电机链条所形成闭合环下部靠内侧设置有张紧机构。张紧机构能够进一步保证电机链条的张紧,进而进一步加强在分瓶组件在刚进入到饮料瓶体有序瓶流中对饮料瓶体支撑力度。

所述副凸轮滚子为一个,所述副凸轮运动轨道为一条。副凸轮运动轨道只有一条的情况下,与主凸轮运动轨道相互配合,也能基本实现目的:相比较之前,分瓶机构能够在分瓶的整个阶段为饮料瓶体提供更为稳定、有力的支撑。

所述用于饮料包装的分瓶机构,还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所形成的饮料瓶体的列数与完成进瓶工序后的饮料瓶体的列数保持一致。

分瓶机构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完成进瓶工序后的饮料瓶体进入分瓶工序,饮料瓶体置于一个带有间隙的传输带上,传输带带着饮料瓶体以速度V1向前运动,同时传动机构(电机及电机链条)与分瓶组件固定连接(电机链条与第二横杆的链条销子固定),从而带动分瓶组件以速度V2运动,运动方向与饮料瓶体保持一致,分瓶组件与塑料瓶体直接接触的部件(第二横杆第二卡槽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分瓶指)同样以速度V2运动;

当运动到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均存在的弯折部时,支脚处于主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副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层,支脚上的主凸轮滚子、副凸轮滚子分别置于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中;

继续运动,分瓶组件与塑料瓶体直接接触的部件(第二横杆第二卡槽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分瓶指)通过传输带间隙伸到传输带所在平面之上,V1大于V2,由于存在速度差,传输带上的饮料瓶体被分瓶组件与塑料瓶体直接接触的部件(第二横杆第二卡槽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分瓶指)所遮挡,进而完成一次饮料瓶体的有序瓶流的分瓶;

同理,同一个分瓶工位上的传输带,通过不同传动机构(电机及电机链条)与分瓶组件错位固定连接(电机链条与第二横杆的不同位置链条销子固定),实现时间间隔更小的连续分瓶。

所述横轴设置有压板的端部悬空或者固定在相近的下方链条上。横轴设置有压板的端部悬空,另一端部是通过底座与另一条下方链条固定的;当刚性要求较高时,横轴两端都固定再下方链条上,稳定性更好。

所述第一导轨靠近第一翻纸杆的部位向上翘起。向上翘起更有利于纸箱顶部的弯折。

所述第一导轨沿链条运动方向的后半段所在空间还同时设置有第二导轨,且第二导轨处于下方链条的上方。第二导轨的设置进一步纸箱顶部的弯折到位。

所述上压层为多个均匀排列的上压垫。

所述上压垫包括第二顶座、底板,以及设置在第二顶座与底板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第二顶座固定于上方链条,底板直接与饮料包装箱顶部接触。

所述弹性件为中空部件。中空部件采用富钢(POM)材料。

所述用于饮料包装的压箱机构还包括调节上压箱装置高度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手轮、第二丝杆、齿轮、立柱;所述立柱安装于上压箱装置的支撑架的四个转角,每个立柱上设置有与齿轮直接啮合的竖齿条;所述齿轮同时与第二丝杆上设置的横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手轮通过伞齿轮带动第二丝杆运动。设置升降装置来调整上压箱装置高度,能够适用不同高度的饮料包装箱。

压箱机构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下压箱组件设置在赶瓶机构之后,赶瓶机构下方设置有纸箱传输机构,赶瓶机构传输的有序瓶流按照预设规格,将每一箱饮料正好落在纸箱传输机构传输的饮料包装箱上,由此进入下压箱组件;

下方链条上设置的前链盖、后链盖固定饮料包装箱的位置,带动饮料包装箱向前运动,前下压组件、后下压组件通过凸轮滚子与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直接接触实现饮料包装箱前面、后面的按压动作、松开动作;与此同时,第一翻纸杆、第二翻纸杆的限位作用,分别使得饮料包装箱的较长的侧面、较短的侧面竖立起来,紧接着第一导轨使得饮料包装箱的较长的侧面由竖立状态翻折成接近平面的状态;

最后饮料包装箱进入下压箱组件所在区域,前夹持端、后夹持端对饮料包装箱的前、后面进行夹持,上压层对喷胶后的饮料包装箱顶部进行按压。

所述前下压组件、后下压组件通过凸轮滚子与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直接接触实现饮料包装箱前面、后面的按压动作、松开动作,具体为:

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直接规划了凸轮滚子的运动轨迹,凸轮滚子在类梯形的凸轮轨道上坡区域、水平区域、下坡区域会带动扭簧的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扭簧带动压板完成饮料包装箱前面、后面的按压动作、松开动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饮料包装的全部工序能通过本发明的一条生产线高效快速完成,其中:

本发明的进瓶机构通过瓶初步调节组件、进瓶二次调节组件能够快速高效且精确地将无序瓶流变成有序瓶流,为下一步工序提供有力支撑;进瓶二次调节组件中间隔设置的长分道板、短分道板,一个短分道板及相邻的两个长分道板形成V字结构,以此类推,形成的多个V字结构在面对瓶流时,更容易分流,不容易发生堵塞。

本发明的分瓶机构设置了副凸轮运动轨道与主凸轮运动轨道,在主凸轮运动轨道一端的弯折部,置于副凸轮运动轨道中副凸轮滚子,与置于主凸轮运动轨道中主凸轮滚子相互配合,共同对分瓶组件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同时加强在分瓶组件在刚进入到饮料瓶体有序瓶流中对饮料瓶体支撑力度。

本发明的压箱机构通过下压箱装置、第一翻纸杆、第二翻纸杆、第一导轨、上压箱装置能够高效、低误差地完成饮料包装箱的五个面(除底面)压箱动作,特别地,所述前下压组件的凸轮滚子行走在类梯形的凸轮轨道上,进而通过支臂、扭簧对力的传导完成压板的按压或松开动作,且不影响正常的喷胶动作,整个机构设计合理,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进瓶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进瓶机构的局部放大图,该图主要显示快速定位组件。

图3为本发明所述进瓶机构的局部放大图,该图主要显示缺瓶报警组件。

图4为本发明所述进瓶机构的局部放大图,该图主要显示进瓶三次调节组件。

图5为本发明所述进瓶机构的左视图,以进瓶三次调节组件所在面为正视方向,该图不包含预分流组件。

图6为本发明所述进瓶机构的俯视图,以进瓶三次调节组件所在面为正视方向,该图不包含预分流组件。

图7为图6的简化图,省略基础框架结构、缺瓶报警组件及进瓶三次调节组件。

图8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饮料包装的分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第二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的第一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的第二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的第三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的第四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的第五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的第六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饮料包装的压箱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所述下压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本发明所述上压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侧视图。

图20为本发明所述上压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俯视图。

图21为图20的局部放大图,图20中椭圆圈范围内部分。

图22为图20的局部放大图,图20中椭圆圈范围内部分。

图23为本发明所述上压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俯视视角的立体图。

图24为本发明所述上压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仰视视角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左进瓶前护栏、2-右进瓶前护栏、3-左进瓶中侧护栏、4-右进瓶中侧护栏、5-进瓶中护栏、6-长分道板、7-短分道板、8-第一分隔板、9-支撑板、10-第一丝杆、11-第一手轮、12-第一顶座、13-滑杆、14-锁紧组件、15-定位杆、16-定位柱、17-第一卡槽、18-斜栏杆、19-直栏杆、20-向外弯折的弧形段、21-软护板、22-摆件、23-第一横杆、24-弹簧、25-长第一分隔板。

201-左护板、202-右护板、203-第二横杆、204-链条销子、205-第二卡槽、206-Y形支脚、207-第一支脚、208-第二支脚、209-传输带、2010-第二分隔板、2011-主凸轮运动轨道、2012-主凸轮滚子、2013-第一副凸轮运动轨道、2014-第二副凸轮运动轨道、2015-第一副凸轮滚子、2016-第二副凸轮滚子。

A-分瓶段、B-赶瓶段、C-纸板爬坡段、D-纸板翻折段、E-成型喷胶段、F-上压箱段、G-下压箱段、H-装在两侧链条上的赶瓶杆、I-分瓶后成组的瓶流、J-下喷胶位、K-上喷胶位。

301-下方链条、302-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的上坡段、303-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的水平段、304-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的下坡段、305-第一导轨的向上翘起部、306-横轴、307-扭簧、308-支臂、309-压板、3010-凸轮滚子、3011-第一翻纸杆、3012-第二翻纸杆、3013-第一导轨、3014-第二导轨、3015-第二顶座、3016-底板、3017-弹性件、3018-上方链条、3019-第二手轮、3020-第二丝杆、3021-齿轮、3022-立柱、3023-竖齿条、3024-横齿条、3025-伞齿轮、3026-前下压组件、3027-后下压组件、3028-前夹持端、3029-后夹持端、3030-上压层、3031-饮料包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一种饮料包装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进瓶机构、分瓶机构、赶瓶机构、压箱机构;其中,

如图1至7,进瓶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分流组件、进瓶初步调节组件、快速定位组件、进瓶二次调节组件、缺瓶报警组件、可调节的进瓶三次调节组件,以及备用轨道组件;其中:

所述预分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斜栏杆与直栏杆之间的软护板,软护板在远离进瓶初步调节组件的一端套接在固定轴上。软护板与斜栏杆之间形成柔性缓冲区域,防止倒瓶。

所述预分流组件包括与进瓶输送带方向成夹角的斜栏杆,以及与进瓶输送带方向平行的直栏杆,斜栏杆的一端与进瓶初步调节组件连接。

所述斜栏杆与进瓶初步调节组件连接的一端为向外弯折的弧形段。向外弯折的弧形能够使得瓶体在向进瓶初步调节组件移动时不容易堵塞。

所述进瓶初步调节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左、右进瓶前护栏,左、右进瓶中侧护栏,所述左、右进瓶中侧护栏成外宽内窄设置,且宽口靠近相互平行设置的左、右进瓶前护栏,同时所述左、右进瓶中侧护栏的中间设置有进瓶中护栏;初步调节组件形成2个进瓶通道;

所述进瓶二次调节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长分道板、短分道板,且最外侧为长分道板;初步调节组件形成4个进瓶通道。

所述快速定位组件包括滑杆、锁紧组件、定位杆、定位柱;其中,滑杆设置在长分道板、短分道板的上方,锁紧组件用于带动长分道板或者短分道板在滑杆上移动,且长分道板或者短分道板到达预定位置后,锁紧组件对长分道板或者短分道板进行锁紧固定;定位柱在滑杆滑动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定位柱部分内嵌于第一卡槽,部分突出于第一卡槽外,定位柱在第一卡槽内可自由移动且在预定位置能够自锁,对长分道板或者短分道板进行遮挡而实现定位。通过快速定位组件的定位柱能够将预设位置提前固定,且在长分道板、短分道板之间的间距需要调整时,能够快速进行调整。多个长分道板、短分道板分别通过定位柱进行定位。

所述定位杆为六面柱,每个面均设置在滑杆滑动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定位柱部分内嵌于第一卡槽,部分突出于第一卡槽外,定位柱在第一卡槽内可自由移动且在预定位置能够自锁,对长分道板或者短分道板进行遮挡而实现定位。六面柱可以同时设置六组定位柱(对应六个规格),在长分道板、短分道板之间的间距需要调整到预设规格时,可以直接旋转多面柱,定位更加方便、快捷。

所述缺瓶报警组件包括设置在每个进瓶通道上方的摆件,以及第一横杆;第一横杆穿过各个摆件一端的圆孔,且摆件可以自由地在第一横杆转动;摆件自然下垂时,摆件最低点低于进瓶通道瓶体的最高点,且此时对设置在第一横杆两端的光电传感器信号传输路径形成遮挡。当每个进瓶通道都有瓶体经过时,所有摆件被拨开,光电传感器信号传输路径畅通;只要有一个进瓶通道发生空瓶情况,那么对应的摆件就会自然下垂,光电传感器信号传输路径受阻,发出缺瓶报警。

所述摆件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在第一横杆上。设置弹簧的作用时限定摆件之间的距离。限定摆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比如在第一横杆本体上设置凹槽,摆件置于此处;再比如,摆件不直接与第一横杆接触,而是通过基座,摆件可以绕基座做上下轴转动;基座带有卡扣,需要在第一横杆移动时,打开卡扣,到达位置后,扣上卡扣。

所述摆件为弯折件。

所述可调节的进瓶三次调节组件包括5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分隔板,还包括支撑板、第一丝杆、第一手轮;其中,支撑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分隔板的左、右端,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板上,第一丝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手轮;第一分隔板的第一顶座套在第一丝杆上,且不同的第一顶座与第一丝杆螺纹齿数比相同或者不同;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的4个进瓶通道对瓶体传输轨迹进行进一步的调整。通过设置可调节的进瓶三次调节组件,可以方便使用者对第一分隔板的间距进行快速调整,能够快速适应不同大小的瓶体,且各个第一分隔板的调节强度可以通过第一顶座与第一丝杆螺纹不同的齿数比来实现。

所述备用轨道组件为设置在进瓶初步调节组件侧边的等间距设置的长第一分隔板,长第一分隔板形成的通道数与进瓶二次调节组件形成的轨道数相同。设置备用轨道组件的目的在于:备用轨道组件适用于瓶体已经进行包装成小包装的情形,小包装通过该进瓶机构及后续机构最终包装成大包装。使用的时候,将进瓶初步调节组件挪开或者拆除,将备用轨道组件与进瓶二次调节组件对接,更一步扩大本装置的通用性。

如图8至15,分瓶机构包括左护板、右护板,以及设置在左护板、右护板之间的一个以上的分瓶组件;还包括均设置在左护板、右护板上的运动轨道;

其中,所述分瓶组件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对完成进瓶工序后的饮料瓶体的有序瓶流进行分流;

每个所述运动轨道包括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每个第二横杆两端固定连接支脚,所述支脚上设置有主凸轮滚子、副凸轮滚子;

所述主凸轮运动轨道为一完整闭合的环形或类环形轨道;所述副凸轮运动轨道设置在主凸轮运动轨道的一端弯折部内侧,且为两端开放的弧形轨道,同时开放的两端所在的直线基本与主凸轮运动轨道顶部的水平段保持平行;

如图9,每个所述分瓶组件包括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一个侧面安装有一个以上的链条销子,第二横杆的另一个相对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分瓶指,分瓶指在第二卡槽内可自由移动且位置固定后能自锁;第二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的Y形支脚,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形成Y形支脚的开口,且开口方向背向第二卡槽;所述主凸轮滚子安装在第一支脚远离第二横杆的一面,副凸轮滚子安装在第二支脚靠近第二横杆的这一面。

所述分瓶指的形状会根据饮料瓶子的形状会根据瓶子直径的大小和高低变化。

此时完成进瓶工序后的饮料瓶体,在传输带上由左至右运动,右护板的副凸轮运动轨道设置在主凸轮运动轨道的左端弯折部内侧,主凸轮运动轨道的右端弯折部则没有设置副凸轮运动轨道,电机通过电机链条带动第二横杆做顺时针往复运动。左护板的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的设置方式,与右护板的设置方式成镜像。同理,若完成进瓶工序后的饮料瓶体,在传输带上由右至左运动,则副凸轮运动轨道设置在主凸轮运动轨道的右端弯折部内侧,主凸轮运动轨道的左端弯折部则没有必要设置副凸轮运动轨道。

当运动到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均存在的弯折部时,支脚处于主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副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层,支脚上的主凸轮滚子、副凸轮滚子分别置于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中;

当运动到主凸轮运动轨道存在、副凸轮运动轨道不存在的其他部位时,支脚上的主凸轮滚子置于主凸轮运动轨道中,副凸轮滚子悬空。

所述副凸轮滚子为两个,所述副凸轮运动轨道为两条,两个副凸轮滚子分别置于两条副凸轮运动轨道中,且相对靠外的副凸轮运动轨道在上方水平段与同一位置的主凸轮运动轨道部分重合,相对靠内的副凸轮运动轨道比相对靠外的副凸轮运动轨道在中间段的弯折曲率大。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两个副凸轮滚子与一个主凸轮滚子的限位作用使得分瓶机构的分瓶指对饮料瓶体的横向支撑力更加连续、线性,尤其是相对靠内的副凸轮运动轨道比相对靠外的副凸轮运动轨道在中间段的弯折曲率大,能够进一步扩大这个优势。

所述相对靠内的副凸轮运动轨道在下方开口沿着轨道内运动方向朝下倾斜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副凸轮滚子进入副凸轮运动轨道。

所述链条销子与电机链条固定连接,一个以上的分瓶组件的第二横杆通过不同位置链条销子与电机链条固定,形成错位。

所述电机链条所形成闭合环下部靠内侧设置有张紧机构。张紧机构能够进一步保证电机链条的张紧,进而进一步加强在分瓶组件在刚进入到饮料瓶体有序瓶流中对饮料瓶体支撑力度。

所述用于饮料包装的分瓶机构,还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所形成的饮料瓶体的列数与完成进瓶工序后的饮料瓶体的列数保持一致。

分瓶机构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完成进瓶工序后的饮料瓶体进入分瓶工序,饮料瓶体置于一个带有间隙的传输带上,传输带带着饮料瓶体以速度V1向前运动,同时传动机构(电机及电机链条)与分瓶组件固定连接(电机链条与第二横杆的链条销子固定),从而带动分瓶组件以速度V2运动,运动方向与饮料瓶体保持一致,分瓶组件与塑料瓶体直接接触的部件(第二横杆第二卡槽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分瓶指)同样以速度V2运动;

当运动到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均存在的弯折部时,支脚处于主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副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层,支脚上的主凸轮滚子、副凸轮滚子分别置于主凸轮运动轨道、副凸轮运动轨道中;

继续运动,分瓶组件与塑料瓶体直接接触的部件(第二横杆第二卡槽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分瓶指)通过传输带间隙伸到传输带所在平面之上,V1大于V2,由于存在速度差,传输带上的饮料瓶体被分瓶组件与塑料瓶体直接接触的部件(第二横杆第二卡槽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分瓶指)所遮挡,进而完成一次饮料瓶体的有序瓶流的分瓶;

具体地:

如图10,此时主凸轮滚子处于主凸轮运动轨道,第一副凸轮滚子、第二副凸轮滚子将要进入第一副凸轮运动轨道、第二副凸轮运动轨道。

如图11,此时主凸轮滚子仍处于主凸轮运动轨道,第一副凸轮滚子、第二副凸轮滚子刚刚分别进入第一副凸轮运动轨道、第二副凸轮运动轨道,Y形支脚的第二支脚处于主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副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层。

如图12,此时主凸轮滚子、第一副凸轮滚子、第二副凸轮滚子分别继续在主凸轮运动轨道、第一副凸轮运动轨道、第二副凸轮运动轨道运动,Y形支脚的第二支脚仍处于主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副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层,分瓶指开始伸出传输带所在平面之上。

如图13,此时主凸轮滚子继续在主凸轮运动轨道运动,且主凸轮滚子处于主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副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夹层之间的夹层,即Y形支脚的第一支脚处于主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副凸轮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层,第一副凸轮滚子、第二副凸轮滚子已经离开第一副凸轮运动轨道、第二副凸轮运动轨道,分瓶指已经完全伸出传输带所在平面之上。

如图14,此时分瓶指遮挡住饮料瓶体继续向前运动,主凸轮滚子继续在主凸轮运动轨道运动;第一副凸轮滚子、第二副凸轮滚子已经离开第一副凸轮运动轨道、第二副凸轮运动轨道,处于悬空状态。

如图15,此时完成一次饮料瓶体分瓶动作,分瓶指在另一端没有设置副凸轮运动轨道的弯折部向下顺时针转动,主凸轮滚子继续在主凸轮运动轨道运动;第一副凸轮滚子、第二副凸轮滚子已经离开第一副凸轮运动轨道、第二副凸轮运动轨道,处于悬空状态。

同理,同一个分瓶工位上的传输带,通过不同传动机构(电机及电机链条)与分瓶组件错位固定连接(电机链条与第二横杆的不同位置链条销子固定),实现时间间隔更小的连续分瓶。

如图16-24,压箱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压箱装置、上压箱装置、调节上压箱装置高度的升降装置;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手轮、第二丝杆、齿轮、立柱;所述立柱安装于上压箱装置的支撑架的四个转角,每个立柱上设置有与齿轮直接啮合的竖齿条;所述齿轮同时与第二丝杆上设置的横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手轮通过伞齿轮带动第二丝杆运动。设置升降装置来调整上压箱装置高度,能够适用不同高度的饮料包装箱。上压箱装置两侧分别安装一个第二手轮,一个第二手轮通过伞齿轮同时带动两个前后第二丝杆,前后第二丝杆分别带动各自的横齿条前后运动,进而带动与横齿条啮合的齿轮在立柱上的竖齿条上下行走,四个齿轮均如此动作,进而达到整个上压箱装置的四个角同时升降的目的,完成上压箱装置的高度调节;

所述下压箱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三条以上的转动速度相同的下方链条,至少一条处于非边缘的下方链条间隔设置包含前链盖、后链盖的链盖组,前链盖、后链盖之间的间距大于饮料包装箱的前后长度,其余下方链条在前链盖、后链盖所处位置分别对应设置前下压组件、后下压组件,且所述其余下方链条下方均设置了类梯形的凸轮轨道;所述前下压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方链条上的底座、横轴、扭簧、支臂;横轴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板;支臂的一端套接在横轴上,另一端设置有行走在凸轮轨道上的凸轮滚子;扭簧套接在压板、支臂之间的横杆上,且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压板、支臂;前下压组件、后下压组件成镜像对称设置;

所述下压箱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翻纸杆,相对侧设置有第二翻纸杆;第一翻纸杆、第二翻纸杆的高度均沿下方链条运动方向逐渐增大,且第一翻纸杆沿下方链条运动方向由下压箱装置的一侧逐渐伸向下压箱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翻纸杆沿链条运动方向紧接着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设置在下方链条的上方,且第一导轨的高度沿下方链条运动方向逐渐降低;

所述上压箱装置包括一条以上的上方链条,以及设置在上方链条的多个上压箱组件;所述上压箱组件包括前夹持端、后夹持端,还包括设置在前夹持端、后夹持端之间的上压层。

所述横轴设置有压板的端部悬空或者固定在相近的下方链条上。横轴设置有压板的端部悬空,另一端部是通过底座与另一条下方链条固定的;当刚性要求较高时,横轴两端都固定再下方链条上,稳定性更好。

所述第一导轨靠近第一翻纸杆的部位向上翘起。向上翘起更有利于纸箱顶部的弯折。

所述第一导轨沿链条运动方向的后半段所在空间还同时设置有第二导轨,且第二导轨处于下方链条的上方。第二导轨的设置进一步纸箱顶部的弯折到位。

所述上压层为多个均匀排列的上压垫。

所述上压垫包括第二顶座、底板,以及设置在第二顶座与底板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第二顶座固定于上方链条,底板直接与饮料包装箱顶部接触。

所述弹性件为中空部件。中空部件采用富钢(POM)材料。

压箱机构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压箱组件设置在赶瓶机构之后,赶瓶机构下方设置有纸箱传输机构,赶瓶机构传输的有序瓶流按照预设规格,将每一箱饮料正好落在纸箱传输机构传输的饮料包装箱上,由此进入下压箱组件;

下方链条上设置的前链盖、后链盖固定饮料包装箱的位置,带动饮料包装箱向前运动,前下压组件、后下压组件通过凸轮滚子与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直接接触实现饮料包装箱前面、后面的按压动作、松开动作;与此同时,第一翻纸杆、第二翻纸杆的限位作用,分别使得饮料包装箱的较长的侧面、较短的侧面竖立起来,紧接着第一导轨使得饮料包装箱的较长的侧面由竖立状态翻折成接近平面的状态;

最后饮料包装箱进入下压箱组件所在区域,前夹持端、后夹持端对饮料包装箱的前、后面进行夹持,上压层对喷胶后的饮料包装箱顶部进行按压。

所述前下压组件、后下压组件通过凸轮滚子与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直接接触实现饮料包装箱前面、后面的按压动作、松开动作,具体为:

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直接规划了凸轮滚子的运动轨迹,凸轮滚子在类梯形的凸轮轨道上坡区域、水平区域、下坡区域会带动扭簧的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扭簧带动压板完成饮料包装箱前面、后面的按压动作、松开动作。

同一个下方链条下方均设置了多个类梯形的凸轮轨道,并满足:

当前下压组件凸轮滚子处于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的上坡段时,压板向后对饮料包装箱执行按压动作。

当前下压组件凸轮滚子处于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的下坡段时,压板向前松开。

当后下压组件凸轮滚子处于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的上坡段时,压板向后松开。

当后下压组件凸轮滚子处于类梯形的凸轮轨道的下坡段时,压板向前对饮料包装箱执行按压动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饮料包装生产线
  • 一种啤酒、饮料包装生产线中的玻璃瓶柔性挡瓶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81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