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4:54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LCD)不同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的自发光,需要借助背光源来发光,关于背光源的迭代背光技术大概有以下三代。

第一代背光技术:主要以侧入式背光为主,在该阶段光源为环绕导光板一圈的LED大灯珠,由于要借助导光板将光均匀分散至背光的每个角落,所以该方案光效低,能耗高,均匀性差,亮度低。

第二代背光技术:满天星背光方案,与第一代侧入式背光相比,第二代直下式背光搭配分散均匀的LED灯珠,这使得光的均匀性增加,光效提高。但是,第二代背光仍然是“全亮-常暗式”,这仍然会导致大量无谓的能耗增。

第三代背光技术,为Mini-LED背光技术:与传统侧入式背光以及直下式背光相比,可通过对光源的精准调控,实现局部调光(Local diming)功能,一来显著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而来也可以减少无畏能源消耗,节能省电,这使它具备了与OLED面板一较高下的实力。

目前,现有的迷你背板(Mini-BLU)分区数多种多样,从中小尺寸的手机/平板(pad)到中大尺寸的监护仪/电视机(Mointer/TV),2000-5000分区均有涉及Mini-LED。另外,分区形状也千变万化,比较常见的有正方形,菱形,矩形等。其中,以正方形、菱形的分区形状最多,一般为一区1灯或者一区4灯方案,主要是考虑到横纵方向等间距(Pitch),从而均匀光效。但是,由于LED共用率低,会导致分区内LED密度过大,造成LED浪费,导致背光成本增加。

因此,如何同时兼顾光效均匀和降低LED灯密度提高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以解决显示面板光效不均和LED灯密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以及背光板,所述背光板上设有发光区,所述发光区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子集,每个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包括M组LED灯组,所述M组LED灯组呈正多边形排布,其中,M为所述正多边形的边数,且M为不小于8的偶数;每个发光子集中的相邻两个发光单元共用一条边;其中,每个发光单元和与其相邻的其他发光单元相共用的边为公共边;每个驱动单元与至少一组LED灯组电连接,每组LED灯组至多电连接一个所述驱动单元,并且每条公共边上的每组LED灯组均电连接有一个所述驱动单元。

进一步地,每个发光单元呈正八边形或者正十二边形,从而使得每个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条、至多四条公共边。

进一步地,每个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均与相应四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一发光模组,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发光模组中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中的一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均与相应两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二发光模组,其中,每个所述第二发光模组中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中的两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三发光模组;每个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第三发光模组中的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中相互间隔的四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发光单元至多电连接一个驱动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五个所述发光单元;其中,定义每个所述发光子集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为第一基准单元,其余发光单元为第一环绕单元;其中,四个所述第一环绕单元沿着所述第一基准单元的周向彼此邻接,四个所述第一环绕单元也沿着所述第一基准单元的周向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准单元的相应边相邻接;每个所述第一环绕单元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四发光模组,每个所述第四发光模组中的驱动单元与相应第一环绕单元中的任意的六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子集中的两个第一基准单元共用一个或两个第一环绕单元。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发光单元至多电连接一个驱动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五个所述发光单元;其中,定义每个所述发光子集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为第二基准单元,其余发光单元为第二环绕单元;其中,四个所述第二环绕单元沿着所述第二基准单元的周向彼此邻接,四个所述第二环绕单元也沿着所述第二基准单元的周向分别与所述第二基准单元的相应边相邻接;每个所述第二基准单元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五发光模组,每个所述第五发光模组中的驱动单元与相应的第二基准单元中的八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子集中的两个第二基准单元共用一个或两个第二环绕单元。

进一步地,每个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与相应八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六发光模组,其中,每个所述第六发光模组中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中的一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与相应四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七发光模组,其中,每个所述第七发光模组中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中的两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发光单元与相应两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八发光模组;每个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第八发光模组中的每一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中相应的四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个所述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五个所述发光单元;其中,定义每个所述发光子集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为第三基准单元,其余发光单元为第三环绕单元;其中,四个所述第三环绕单元沿着所述第三基准单元的周向彼此邻接,四个所述第三环绕单元也沿着所述第三基准单元的周向分别与所述第三基准单元的相应边相邻接;每个所述第三基准单元的发光单元与相应三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九发光模组,每个第九发光模组中的一个驱动单元与相应的第三基准单元中四组LED灯组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三环绕单元的发光单元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十发光模组,每个所述第十发光模组中的驱动单元与相应的第三环绕单元中的四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子集中的两个第三基准单元共用一个或两个第三环绕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区包括至少一个阵列布置的发光子集,每个所述发光子集包括沿一阵列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从发光列、主发光列以及第二从发光列,所述主发光列包括至少两个沿着该主发光列的队列方向依次邻接的发光单元,所述第一从发光列包括至少两个沿着该第一从发光列的队列方向依次邻接的发光单元,所述第二从发光列包括至少两个沿着该第二从发光列的队列方向依次邻接的发光单元,定义:所述主发光列中的发光单元为主单元,所述第一从发光列中的发光单元为第一从单元,所述第二从发光列中的发光单元为第二从单元,则:每个主单元与相应第一从单元和第二从单元相邻接;每个主单元与相应两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十一发光模组,每个所述第十一发光模组中的驱动单元与相应主单元中的五组LED灯组电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从单元或者所述第二从单元中的一组LED灯组电连接;每个第一从单元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十二发光模组,每个所述第十二发光模组中的驱动单元与相应第一从单元中的六组LED灯组电连接;每个第二从单元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十三发光模组,每个所述第十三发光模组中的驱动单元与相应第一从单元中的六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十四发光模组;每个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第十四发光模组中的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中的八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区包括至少一个阵列布置的发光子集,每个发光子集包括沿一阵列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五个发光单元,其中,相邻两个的发光单元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十五发光模组;其中,每个所述第十五发光模组中的驱动单元与相邻两个的发光单元中的十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发光子集包括两两相邻的五个所述发光单元;其中,定义每个所述发光子集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为第四基准单元,其余发光单元为第四环绕单元;其中,四个所述第四环绕单元沿着所述第四基准单元的周向彼此邻接,四个所述第四环绕单元也沿着所述第四基准单元的周向分别与所述第四基准单元的相应边相邻接;每个所述第四基准单元的发光单元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电连接以构成第十六发光模组,每个第十六发光模组中的一个驱动单元与相应的第四基准单元中十二组LED灯组电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子集中的两个第四基准单元共用一个或两个第四环绕单元。

进一步地,四个呈正八边形的发光单元构成一个子发光区,这四个发光单元之间形成有一公共照射区,位于所述公共照射区中的其中一组LED灯组为弱光灯组,该弱光灯组的亮度小于其他组LED灯组的亮度。

进一步地,每一正八边形的发光单元具有两个弱光灯组。

进一步地,四个呈正十二边形的发光单元构成一个子发光区,这四个发光单元之间形成有一公共照射区,位于所述公共照射区中的其中一组LED灯组为弱光灯组,该弱光灯组不位于所述公共边上,且该弱光灯组的亮度小于其他组LED灯组的亮度。

进一步地,每一正十二边形的发光单元有且仅有一个弱光灯组。

进一步地,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背光板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前文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或者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侧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每个驱动单元与至少一组LED灯组电连接,每组LED灯组至多电连接一个驱动单元,并且每条公共边上的每组LED灯组均电连接有一个驱动单元,以降低驱动单元的数量,同时兼顾显示面板的光效均匀和降低LED灯组密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一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子发光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LED灯组的亮度与距离的位置关系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两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四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六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相邻两个发光子集中的两个第一基准单元共用一个第一环绕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相邻两个发光子集中的两个第一基准单元共用两个个第一环绕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5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5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八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6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6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一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6提供的子发光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7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7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两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8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8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四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c为本申请实施例9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8d为本申请实施例9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四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10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10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六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11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11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八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12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12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十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本申请实施例13提供的发光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13提供的一个驱动单元与十二组LED灯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部件标识如下:

1、驱动单元;2、背光板;3、发光区;30、发光子集;301、发光单元;301a、LED灯组;301b、公共边;4a、第一亮度区;4b、第二亮度区;5、子发光区;50、公共照射区;O、弱光灯组;31、第一基准单元;32、第一环绕单元;41、第二基准单元;42、第二环绕单元;51、第三基准单元;52、第三环绕单元;61、第一从发光列;62、主发光列;63、第二从发光列;71、第四基准单元;72、第四环绕单元;11、第一发光模组;12、第二发光模组;13、第三发光模组;14、第四发光模组;15、第五发光模组;16、第六发光模组;17、第七发光模组;18、第八发光模组;19、第九发光模组;20、第十发光模组;21、第十一发光模组;22、第十二发光模组;23、第十三发光模组;24、第十四发光模组;25、第十五发光模组;26、第十六发光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优选为液晶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模组以及显示模组(图未示),其中,显示模组可以设置在背光模组上,或者背光模组设置在显示模组的侧边,下文以显示模组设置在背光模组上展开说明。由于背光模组的尺寸大于显示模组的尺寸,因此,在显示面板组装的过程中,背光模组上的LED灯组301a不会因其排布方式、驱动方式等而导致显示面板发光不均,这也是为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1以及背光板2,M组LED灯组301a在背光板2上呈正多边形排布,其中,M为所述正多边形的边数,且M为不小于8的偶数。例如,正多边形可以为正八边形、正十边形、正十二边形等。若干组LED灯组301a呈正多边形排布时,这些LED灯组301a可以支持通道数N小于或等于多边形的边数M,且N为1,或者N为2的倍数。具体的,当若干组LED灯组301a呈正八边形排布时,该LED灯组301a可以支持1、2、4、6、8通道的驱动单元1。当若干组LED灯组301a呈正十二边形排布时,该LED灯组301a可以支持1、2、4、6、8、10、12通道的驱动单元1。另外,由于正十边形介于正八边形与正十二边形之间,因此,当若干组LED灯组301a呈正十边形排布时,该LED灯组301a可以支持1、2、4、6、8、10通道的驱动单元1。由此可见,按正多边形排布的发光单元301不仅支持单通道的驱动单元1,还能支持两通道以上的驱动单元1。其中,两通道以上的驱动单元1可以提高单个驱动单元1的驱动能力,在相同尺寸的灯板上可以显著降低驱动单元1的数量。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单元1是通过挖孔的方式安装于背光板2上,而在驱动单元1安装完毕之后,需要贴附一层反射片在背光板2的上表面,并且该反射片需要覆盖驱动单元1,因此,当驱动单元1的数量越少,背光板2需要挖孔的位置也就越少,反射片的贴附难度会明显降低,并且还能降低整个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

下面将对呈正八边形及正十二边形的排布的LED灯组301a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a-图1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1以及背光板2。

驱动单元1的驱动方式包括有源选址驱动(Active Matrix,AM)、无源选址驱动(Passive Matrix,PM)。其中,有源选址驱动又称有源寻址、主动寻址、有源驱动等;无源选址驱动又称无源寻址、被动寻址、无源驱动等。

背光板2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为玻璃基板,也可以PCB基板、BT基板、铝基板。

结合图1b所示,背光板2上设有发光区3,发光区3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子集30,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301。每个发光单元301包括M组LED灯组301a,M组LED灯组301a呈正多边形排布,其中,M为正多边形的边数,且M为不小于8的偶数。本实施例的正多边形的边数M为八,即每个发光单元301由八组LED灯组301a构成,且这八组LED灯组301a呈正八边形排布。其中,每组LED灯组301a位于正八边形的顶点上,该排布方式可以提高LED灯组301a的利用率、减少了LED灯组301a的数量,从而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均匀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根据背光板2的尺寸、形状以及LED灯组301a的数量来选定正八边形的摆放位置,以连接最多LED灯组301a,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亮度。

在下文及整个说明书中,术语“LED灯组301a”应理解为由至少一个LED灯组301a成的灯组,并且当LED灯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时,两两相邻的LED灯之间彼此电连接,这意味着:驱动单元1仅需与一组LED灯组301a中的任意一个LED灯电连接即可实现与该LED灯组301a的所有LED灯的电连接。

结合图1a-图1b所示,每个发光子集30中的相邻两个发光单元301共用一条边。其中,每个发光单元301和与其相邻的其他发光单元301相共用的边为公共边301b。本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单元301呈正八边形,从而使得每个发光单元301具有至少一条、至多四条公共边301b,以提高LED灯组301a的利用率、减少了LED灯组301a的数量,从而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均匀发光。

每个驱动单元1与至少一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每组LED灯组301a至多电连接一个驱动单元1,并且每条公共边301b上的每组LED灯组301a均电连接有一个驱动单元1,以拓宽了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

具体的,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301,从图1b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以这对发光单元301为单位进行阵列排布。每个发光单元301与相应四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一发光模组11,其中,每个第一发光模组11中的一个驱动单元1与发光单元301中的一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以拓宽了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使得按正八边形排布的发光单元301可以支持单通道的驱动单元1,并提高单个驱动单元1的驱动能力,在相同尺寸的灯板上可以显著降低驱动单元1的数量。

在下文及整个说明书中,术语“两两相邻”应理解为一个发光单元301与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其他发光单元301相邻设置,这意味着:一个发光单元301具有多少条公共边301b就能够与多少个其他发光单元301相邻设置。

如图1c所示,多个呈正八边形排布发光单元301形成网状背光模组,该网状结构包括多个正八边形和正四边形,正四边形形成在四个紧密排布的正八边形之间,其中,正四边形的四条边是由正八边形的相邻的四条边围成,且正八边形和正四边形的边长相等。定义由正四边形围成的区域为第一亮度区4a,由正八边形围成的区域为第二亮度区4b。若背光板2采用相同规格的LED灯组301a时,由于位于第一亮度区4a的四组LED灯组301a相距的距离较近,位于第二亮度区4b的八组LED灯组301a相距的距离较远,因此第一亮度区4a的光照强度会大于第二亮度区4b的光照强度,导致背光板2上任一位置所散发出的光照强度不一,从而导致显示面板发光不均。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c所示,定义四个呈正八边形的发光单元301构成一个子发光区5,这四个发光单元301之间形成有一公共照射区50(即正四边形),位于公共照射区50中的其中一组LED灯组301a为弱光灯组O,该弱光灯组O的亮度小于其他组LED灯组301a的亮度。结合图1b所示,多个子发光区5阵列排布于背光板2上时,每一子发光区5选定同一位置的LED灯组301a作为弱光灯组O,使得背光板2上任一位置所散发出的光照强度一致,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均匀发光。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正八边形的发光单元30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弱光灯组O。

下面对弱光灯组O的亮度小于其他组LED灯组301a的亮度可以使得显示面板均匀发光的原理展开详细的说明。

如图1d所示,假设正四边形的边长为m,每组LED灯组301a的亮度为L,选取A、B两点,其中A点位于正四边形的中心点,B位于正四边形一边长的1/4处,即B点的长度为1/4m。因此,根据亮度与距离的3次方成反比可知,A点的亮度为

B点的亮度为

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人眼是无法看出对A、B两点的亮度差别,故而,人眼具有容忍度系数,该容忍度系数为

根据容忍度系数的推导,结合图1c所示,假设正四边形和正八边形的边长均为m,选取P、Q两点,其中P点位于第一亮度区4a的中心点,Q点位于第二亮度区4b的中心点。位于第一亮度区4a顶点上的LED灯组301a到P点的距离为c,位于第二亮度区4b顶点上的LED灯组301a到Q点的距离为b,弱光灯组O的亮度为L

P点的亮度为

Q点的亮度为

结合容忍系数r,Lp≤r*L

故而,当L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设置于背光板2上,即光学膜片设置于背光模组与显示模组之间,通过光学膜片的微结构以调节从背光模组所散发出的光源,使得显示面板的光照亮度均匀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1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301,每个发光单元301与相应两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二发光模组12。

如图2a-图2b所示,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301,从图2b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以这对发光单元301为单位进行阵列排布。每个发光单元301与相应两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二发光模组12。其中,每个第二发光模组12中的一个驱动单元1与发光单元301中的两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以拓宽了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使得按正八边形排布的发光单元301可以支持双通道的驱动单元1,并提高单个驱动单元1的驱动能力,在相同尺寸的灯板上可以显著降低驱动单元1的数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1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每个发光单元301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三发光模组13。

如图3a-图3b所示,每个发光单元301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三发光模组13,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301。其中,每个第三发光模组13中的驱动单元1与发光单元301中相互间隔的四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即一个驱动单元1可以实现四通道的驱动,从而拓宽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均匀的光效。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1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子集30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301为第一基准单元31,其余发光单元301为第一环绕单元32,每个第一环绕单元32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四发光模组14。

如图4a-图4b所示,每个所述发光单元301至多电连接一个驱动单元1;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五个发光单元301。其中,每个发光子集30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301为第一基准单元31,其余发光单元301为第一环绕单元32。其中,四个第一环绕单元32沿着第一基准单元31的周向彼此邻接,四个第一环绕单元32也沿着第一基准单元31的周向分别与第一基准单元31的相应边相邻接。

相邻的两个发光子集30中的第一基准单元31共用一个或两个第一环绕单元32。

具体的,如图4c所示,相邻的两个发光子集30a、30b中的两个第一基准单元31共用一个第一环绕单元32。

如图4d所示,相邻的两个发光子集30a、30b中的第一基准单元31共用两个第一环绕单元32。

每个第一环绕单元32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四发光模组14,每个第四发光模组14中的驱动单元1与相应第一环绕单元32中的任意的六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即一个驱动单元1可以实现六通道的驱动,从而拓宽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均匀的光效。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1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子集30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301为第二基准单元41,其余发光单元301为第二环绕单元42,每个第二基准单元41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五发光模组15。

如图5a-图5b所示,每个发光单元301至多电连接一个驱动单元1;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五个发光单元301。其中,定义每个发光子集30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301为第二基准单元41,其余发光单元301为第二环绕单元42。其中,四个第二环绕单元42沿着第二基准单元41的周向彼此邻接,四个第二环绕单元42也沿着第二基准单元41的周向分别与第二基准单元41的相应边相邻接。

相邻的两个发光子集30中的两个第二基准单元41共用一个或两个第二环绕单元42。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基准单元41共用一个或两个第二环绕单元42的原理与实施例4第一基准单元31共用一个或两个第一环绕单元32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每个第二基准单元41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五发光模组15,每个第五发光模组15中的驱动单元1与相应的第二基准单元41中的八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即一个驱动单元1可以实现八通道的驱动,从而拓宽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均匀的光效。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1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正多边形的边数M为十二,即每个发光单元301由十二组LED灯组301a构成,且这十二组LED灯组301a呈正十二边形排布。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301,每个发光单元301与相应八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六发光模组16。

如图6a-图6b所示,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301,每个发光单元301与相应八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六发光模组16,其中,每个第六发光模组16中的一个驱动单元1与发光单元301中的一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以拓宽了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使得按正十二边形排布的发光单元301可以支持单通道的驱动单元1,并提高单个驱动单元1的驱动能力,在相同尺寸的灯板上可以显著降低驱动单元1的数量。

如图6c所示,定义四个呈正十二边形的发光单元301构成一个子发光区5,这四个发光单元301之间形成有一公共照射区50(即四角星形),位于公共照射区50中的其中一组LED灯组301a为弱光灯组O,该弱光灯组O不位于公共边301b上,且该弱光灯组O的亮度小于其他组LED灯组301a的亮度。结合图6b所示,多个子发光区5阵列排布于背光板2上时,每一子发光区5选定同一位置的LED灯组301a作为弱光灯组O,使得背光板2上任一位置所散发出的光照强度一致,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均匀发光。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正十二边形的发光单元301有且仅有一个弱光灯组O。

结合图6c所示,选取位于公共照射区50顶点且不位于公共边301b上的四组LED灯组301a,该四组LED灯组301a连线形成一个正四边形,在选取位于正四边形的顶点处的其中一组LED灯组301a作为弱光灯组O。假设正十二边形的边长为x,选取J、K两点,其中J点位于正四边形的中心点,K点位于正十二边形的中心点。位于正四边形顶点上的LED灯组301a到J点的距离为y,位于正十二边形顶点上的LED灯组301a到K点的距离为z,弱光灯组O的亮度为L

J点的亮度为

K点的亮度为

又因为容忍度系数为

L

故而,当L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6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301,每个发光单元301与相应四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七发光模组17。

如图7a-图7b所示,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301;每个发光单元301与相应四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七发光模组17。每个所述第七发光模组17中的一个驱动单元1与发光单元301中的两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以拓宽了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使得按正十二边形排布的发光单元301可以支持双通道的驱动单元1,并提高单个驱动单元1的驱动能力,在相同尺寸的灯板上可以显著降低驱动单元1的数量。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6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单元301均与相应两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八发光模组18。

如图8a-图8b所示,每个发光单元301与相应两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八发光模组18,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301。每个第八发光模组18中的每一驱动单元1与发光单元301中相应的四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即一个驱动单元1可以实现四通道的驱动,从而拓宽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均匀的光效。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6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子集30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301为第三基准单元51,其余发光单元301为第三环绕单元52,每个第三基准单元51的发光单元301与相应三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九发光模组19,每个第三环绕单元52的发光单元301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十发光模组20。

如图8c-图8d所示,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五个发光单元301。每个发光子集30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301为第三基准单元51,其余发光单元301为第三环绕单元52。四个第三环绕单元52沿着第三基准单元51的周向彼此邻接,四个第三环绕单元52也沿着第三基准单元51的周向分别与第三基准单元51的相应边相邻接。

相邻的两个发光子集30中的两个第三基准单元51共用一个或两个第三环绕单元52。该第三基准单元51共用一个或两个第三环绕单元52的原理与实施例4第一基准单元31共用一个或两个第一环绕单元32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每个第三基准单元51的发光单元301与相应三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九发光模组19,每个第九发光模组19中的一个驱动单元1与相应的第三基准单元51中四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每个第三环绕单元52的发光单元301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十发光模组20。每个第十发光模组20中的驱动单元1与相应的第三环绕单元52中的四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也就是说,每一个驱动单元1可以实现四通道的驱动,从而拓宽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均匀的光效。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6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所述发光区3包括至少一个阵列布置的发光子集30,每个所述发光子集30包括沿一阵列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从发光列61、主发光列62以及第二从发光列63。

如图9a-图9b所示,发光区3包括至少一个阵列布置的发光子集30,每个所述发光子集30包括沿一阵列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从发光列61、主发光列62以及第二从发光列63,主发光列62包括至少两个沿着该主发光列62的队列方向依次邻接的发光单元301,第一从发光列61包括至少两个沿着该第一从发光列61的队列方向依次邻接的发光单元301,第二从发光列63包括至少两个沿着该第二从发光列63的队列方向依次邻接的发光单元301。

本实施例中,主发光列62中的发光单元301为主单元,第一从发光列61中的发光单元301为第一从单元,第二从发光列63中的发光单元301为第二从单元,则:每个主单元与相应第一从单元和第二从单元相邻接。

每个主单元与相应两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十一发光模组21,每个第十一发光模组21中的驱动单元1与相应主单元中的五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并与第一从单元或者第二从单元中的一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每个第一从单元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十二发光模组22,每个所述第十二发光模组22中的驱动单元1与相应第一从单元中的六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每个第二从单元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十三发光模组23,每个第十三发光模组23中的驱动单元1与相应第一从单元中的六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因此,本实施例的一个驱动单元1可以实现六通道的驱动,从而拓宽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均匀的光效。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6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单元301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十四发光模组24。

如图10a-图10b所示,每个发光单元301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十四发光模组24,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一对发光单元301。每个第十四发光模组24中的驱动单元1与发光单元301中的八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即一个驱动单元1可以实现八通道的驱动,从而拓宽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均匀的光效。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6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所述发光区3包括至少一个阵列布置的发光子集30,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沿一阵列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五个发光单元301,其中,相邻两个的发光单元301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十五发光模组25。

如图11a-图11b所示,发光区3包括至少一个阵列布置的发光子集30,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沿一阵列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五个发光单元301,其中,相邻两个的发光单元301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十五发光模组25。每个第十五发光模组25中的驱动单元1与相邻两个的发光单元301中的十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即一个驱动单元1可以实现十通道的驱动,从而拓宽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均匀的光效。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6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子集30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301为第四基准单元71,其余发光单元301为第四环绕单元72,每个所述第四基准单元71的发光单元301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十六发光模组26。

如图12a-图12b所示,每个发光子集30包括两两相邻的五个发光单元301,每个发光子集30中的其中一个发光单元301为第四基准单元71,其余发光单元301为第四环绕单元72。四个第四环绕单元72沿着第四基准单元71的周向彼此邻接,四个第四环绕单元72也沿着第四基准单元71的周向分别与第四基准单元71的相应边相邻接。

相邻的两个发光子集30中的两个第四基准单元71共用一个或两个第四环绕单元72。该第四基准单元71共用一个或两个第四环绕单元72的原理与实施例4第一基准单元31共用一个或两个第一环绕单元32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每个第四基准单元71的发光单元301均与相应一个驱动单元1电连接以构成第十六发光模组26,每个第十六发光模组26中的一个驱动单元1与相应的第四基准单元71中十二组LED灯组301a电连接,即一个驱动单元1可以实现十二通道的驱动,从而拓宽背光模组的驱动兼容范围,并且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均匀的光效。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背光模组结构、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 背光模组结构、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分类

0612011469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