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颅骨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颅骨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颅骨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世界每年进行数百万次手术,用于颅骨板的置换。自体和同种异体是颅骨缺损治疗的黄金标准;但由于骨源供给的不足且难以适配成型,迫使其他生物材料被大量用于外科领域用于替代短缺的自体或者异体骨源,其中作钛金属材料、聚醚醚酮(PEEK)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经过机加工、注塑、烧结等方式制成的颅骨缺损假体产品已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当中,但目前现有技术用于颅骨修复产品仍存在以下缺点:

一、金属颅骨植入物难以满足生物力学要求。特别是,植入物周围的应力屏蔽是一个常见问题,这可能发生在金属和骨骼之间的界面处,并导致周围骨质流失。此外,金属基植入物可能会腐蚀周围组织并通过将金属离子释放到宿主体内引起细胞毒性反应。

二、PEEK材料呈现较强疏水性,难以在表界面形成较好的骨组织粘附。目前解决该问题主要方式为表面改性,但表面改性存在改性工艺容易导致基体材料性质发生变化,表面改性涂层等技术与基体的结合性能差,容易脱落导致术后产品长期植入失效的风险。

三、生物陶瓷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和与天然人体骨骼相似的化学特性,而被市场逐渐重视。然而,大面积陶瓷的低机械强度和脆性限制了它们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四、目前的制造方式主要为机加工、注塑等减材方式,存在着原材料规格受限、切削加工导致大量材料浪费、成型样件性质单一、夹治具及模具成本昂贵且周期较长等问题,无法适应复杂曲度的医疗批量制造复杂的定制化产品。

五、现有机加工及注塑产品表面光滑,同样容易造成成骨细胞不易粘附、分化、增殖,缺乏骨组织再生空间,难以实现骨再生及良好的界面整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颅骨植入物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颅骨植入物的制备方法,所制作的颅骨植入物实现患者个性化的精确塑造,能够提高与患者缺损部位周围组织匹配度、完美匹配患者颌面的生理曲度、大小且多孔结构在植入后保证植入物不易发生滑脱、松动,能够实现与周围骨组织紧密的结合的特点。同时,保证支撑易于拆除,不易在零件实体部分造成残留。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颅骨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建立患者三维缺损模型,并进行颅骨修复系统的定制化设计,获得颅骨雏形;

(2)对所述颅骨雏形进行颅骨板界面多孔结构设计,在颅骨和人体接触面部位通过偏置曲面和阵列去除的方法,生成孔隙结构,得到颅骨模型;

(3)针对所述颅骨模型进行3D打印,采用聚醚醚酮或者改性聚醚醚酮材料,打印喷头温度为350℃-500℃,打印腔室热氛围温度为90℃-250℃,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打印:

首先打印用于支撑颅骨植入物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根据所述颅骨模型的摆放角度确定,所述颅骨模型摆放后与打印底板之间的空隙处形成所述支撑柱;

然后,在所述支撑柱的上方打印颅骨植入物,采用填充与颅骨轮廓逐层打印成型的方式,即先打印颅骨轮廓,然后在轮廓之间填充形成实心部分和多孔部分,所述多孔部分为多个阵列孔组合在所述实心部分的外围形成环状;打印过程中通过打印喷头对打印材料挤出后进行回抽动作,所述回抽动作的回抽速度在1500-1800mm/min,回抽时抬起喷嘴0.2-1mm,回抽4-7mm,回抽后再挤出补偿0.2-1mm,滑行距离0.1-1mm;

最后,将打印对象的支撑和毛刺去除,得到内部实心及接骨表界面多孔的颅骨植入物。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采用CT扫描,分层扫描数据层厚应不大于1mm;所述三维缺损模型的建立通过图像阈值分割的算法,设置灰度阈值,将颅骨缺损模型区域分开,并生成由三角面片结构组成的三维数据格式文件。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颅骨修复系统的定制化设计包括,通过对所述患者的缺损部位3D模型数据进行对称镜像处理,将完好区域部分以镜像的方式填充到对应缺损区域,并通过布尔运算、平移、旋转和再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颅骨的边缘及位置匹配。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孔隙结构的孔径范围在200-2000um之间,孔壁的厚度尺寸为300um-800um之间,孔径纵向深度为1-2mm。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改性聚醚醚酮为聚醚醚酮和双相磷酸钙陶瓷的混合物,其中双相磷酸钙陶瓷的质量比例为0-50%,优选为10%-20%;

任选的,所述打印喷头的孔径规格为0.1-1mm,优选为0.2mm-0.6mm;

任选的,所述打印层厚为0.1-0.3mm,优选为0.15-0.2mm;

任选的,所述打印喷头的挤出倍率为0.8-1。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颅骨模型摆放角度为,所述颅骨模型与所述打印底板的夹角≤45°,控制打印喷头向垂直于所述打印底板,并且以远离所述打印底板≥5mm的距离移动,生成阵列式的所述支撑柱,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长度≥1mm,宽度≥1mm;

任选的,控制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填充率为40%-60%,顶面填充率为80%-100%。

进一步的,所述打印喷头单方向往复打印,使得所述支撑柱的顶面与所述颅骨模型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0.3-0.5mm,从而完成所述支撑柱的打印。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打印所述颅骨植入物,所述实心部分采用60%-100%填充率进行填充,轮廓填充的重叠率在30%-50%,外壳数量为1-3层;

任选的,所述多孔部分成型采用三维多孔阵列设计模型配合填充策略及材料进给控制,填充策略为3D打印材料堆积的路径规划,使材料的堆积路径沿着多孔结构设计的模型运行,材料进给控制为通过齿轮机构对材料进行挤出进给和回抽的精确控制,配合路径规划,精确的将材料堆积到多孔设计的结构上。

进一步的,步骤(3)中,在打印对象的温度为50-150℃时,去除支撑和毛刺,优选为80-120℃。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颅骨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颅骨植入物。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建立患者三维缺损模型,并进行颅骨修复系统的定制化设计,获得颅骨雏形,能够较好地匹配患者颅骨形状,结合聚醚醚酮或者改性聚醚醚酮作为打印材料,植入之后加快骨质交换,提高病患组织愈合速度,解决金属颅骨植入物存在的界面接触骨质流失、金属离子释放导致的毒性反应问题。

再则,本发明对所述颅骨雏形进行颅骨板界面多孔结构设计,在颅骨和人体接触面部位通过偏置曲面和阵列去除的方法,生成孔隙结构,即空心部分,可以为手术后骨长入提供空间,加快骨质交换,提高病患组织愈合速度,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层打印形成实心部分和空心部分相结合,获得优良的纹理结构,可以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粘附、分化及增殖,提高颅骨修复效果。

总之,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颅骨植入物与患者的颅骨缺损部位完美匹配,其表面光滑,且能够与人体组织紧密结合,有利于术后骨再生,从而解决颅骨板置换手术存在的适应性差、术后毒性反应、长期植入失效风险等问题,具有极好的市场运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灰度阈值分割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个性化颅骨板设计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颅骨植入物的实心部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颅骨植入物的多孔部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颅骨植入物的偏置曲面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颅骨植入物中阵列多孔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三角面片数据转换后图形;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颅骨植入物的支撑柱设计和切片预览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颅骨植入物中内部填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心部分进行无回抽空走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孔部分进行无回抽空走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颅骨植入物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未明确说明,“%”均指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

一种颅骨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步骤包括:基于医疗机构的临床需求,通过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重建病患三维缺损模型并进行颅骨修复系统的定制化设计,添加相应的工艺支撑结构,设置优化的熔融挤出沉积工艺参数,将调试好的打印模型数据通过逐层切片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传输到设备上,采用聚醚醚酮(PEEK)和双相磷酸钙(BCP)物理混合填充的丝材进行3D打印,成型后去除支撑和毛刺,最终形成内部实心及接骨表界面多孔的定制化颅骨植入物。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建立患者三维缺损模型,并进行颅骨修复系统的定制化设计,获得颅骨雏形;

(2)对所述颅骨雏形进行颅骨板界面多孔结构设计,在颅骨的和人体接触面部位通过偏置曲面和阵列去除的方法,生成垂直于人体接触面的纵向贯穿的孔隙结构,得到颅骨模型;

(3)针对所述颅骨模型进行3D打印,采用聚醚醚酮或者改性聚醚醚酮,打印喷头温度为350℃-500℃,打印腔室热氛围温度为90℃-250℃,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打印:

首先打印用于支撑颅骨植入物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根据所述颅骨模型的摆放角度确定,所述颅骨模型摆放后与打印底板之间的空隙处形成所述支撑柱,控制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填充率为40%-60%,顶面填充率为80%-100%;

然后,在所述支撑柱的上方打印颅骨植入物,采用填充与颅骨轮廓逐层打印成型的方式,即先打印颅骨轮廓,然后在轮廓之间填充形成实心部分和孔隙结构,所述实心部分采用60%-100%填充率进行填充,轮廓与填充的重叠率在30%-50%,外壳数量为1-3层,得到成型物;

最后,对成型物去除支撑和毛刺,得到内部实心及接骨表界面多孔的颅骨植入物。

下面对各步骤进行具体说明:

步骤(1)中,患者的薄层CT扫描影像数据层厚应不大于1mm,优选为0.1-0.5mm,以获得足够的数据用于下一步建立模型。

所述三维缺损模型,通过图像阈值分割的算法,通过设置合适的灰度阈值如图2,将颅骨缺损模型区域分开,并生产具有三角面片结构的三维数据格式。

所述颅骨修复系统的定制化设计,主要通过对病患的缺损部位3D模型数据进行对称处理,将完好区域部分以镜像的方式填充到对应缺损区域并通过布尔运算、平移、旋转、再设计等方式完成定制式产品的边缘及位置匹配,如图3所示。

步骤(2)中,对所述颅骨雏形进行颅骨板界面多孔结构设计,在颅骨板接骨界面处设计适合骨长入的规则多孔结构,具体来说,在颅骨和人体接触面部位通过偏置曲面和阵列去除的方法生成1-2mm纵向深入的贯穿孔隙结构,多孔结构为正方形开孔,孔径范围在200-2000um之间,孔壁的厚度尺寸为300um-800um之间,整体结构如图4~8所示。

步骤(3)中,针对所述颅骨模型进行3D打印,采用聚醚醚酮(PEEK)或者改性聚醚醚酮,优选采用改性聚醚醚酮,采用生物陶瓷双相磷酸钙(BCP)对聚醚醚酮进行改性,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改性材料克服了PEEK材料的生物惰性及生物陶瓷材料的低机械性能和脆性,从而获得了一种具备综合机械及生物性能的材料。优选地,BCP的含量范围可在0%-50%之间,优选含量范围在10%-20%之间,可以得到优异的机械和生物相容性的综合性能。

打印喷头温度为350℃-500℃,打印腔室热氛围温度为20℃-250℃,在上述温度下,喷头及腔室热氛围温度有利于保证打印过程的稳定结晶,提高产品的层间结合性能,防止出现FDM打印方式中常见的因层间结合不良导致的分层现象。

首先打印用于支撑颅骨植入物的支撑柱,所述颅骨模型的支撑设计,支撑在悬垂角≤45°时生成,即颅骨模型与所述打印底板的夹角≤45°。打印喷头进行单方向往复打印,底部填充率40%-60%,颅骨模型与支撑柱的顶面部分偏移距离一般为0.3-0.5mm,支撑柱的顶面密集支撑层为1-3层,支撑柱顶面填充率80%-100%,以保证颅骨修复产品在支撑界面处的完整度和光滑度并且具备较好的可拆除性,如图9所示。

优选地,所述颅骨模型的摆放角度以与底板的投影面积最大为准,向垂直于底板并且以远离底板≥5mm的距离移动,生成长宽为≥1mm的方形支撑柱。

在所述支撑柱的上方打印颅骨植入物,关键打印参数包含打印层厚、喷头温度、腔室氛围温度、打印层厚、填充策略等。例如,所述打印层厚为0.1-0.3mm,熔融挤出喷头的孔径规格为0.2mm、0.4mm、0.6mm。采用0.2mm厚度,0.4mm喷头有利于在保证良好层间结合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打印效率。挤出倍率设置0.8-1。

所述颅骨植入物,主要分为实心部分和多孔部分,其中实心部分对应于颅骨板主体,多孔部分对应于骨结合界面。需要说明的是,实心部分需存在孔结构,这部分孔结构主要是为了进行引流,防止颅骨修补处积液造成植入失效等风险,同时可作为硬膜悬吊穿线用。

颅骨植入物的实心部位采用60%-100%填充率进行填充,以45°/45°的网格形式的填充策略,外壳与填充的重叠率在30%-50%,外壳数量设置为1-3层,在保证整体机械性能的同时可以为3D打印的颅骨植入物提供一定弹性。

颅骨板主体因对表面光洁度及完整性要求较高,可采用填充+多层轮廓成型,以保证外表面的质量,如图10所示。熔融挤出3D打印FDM技术(全称为Fused DepositionModeling,熔融沉积成型)一般通过齿轮对材料进行传动,通过对材料的挤出及回抽动作的控制,实现实心及多孔结构部位的精确成型。

颅骨植入物多孔结构打印需进行漏料控制如图11和图12所示,对挤出丝材进行阶段性回抽,即回抽速度在1500-1800mm/min,回抽时抬起喷嘴0.2-1mm,回抽4-7mm,回抽后再挤出补偿0.2-1mm,滑行距离0.1-1mm。回抽可以避免打印过程中材料在多孔结构过渡位置移动时的溢料及拉丝的情况,保证多孔结构在XY方向上多孔结构的通透性。

最后,对成型物去支撑及毛刺,打印完成后可在样品50-150℃左右将样品从设备底板上去除,优选100℃左右进行拆除,容易整体剥离且较少残留,残留的部分毛刺可通过刀具进行逐一去除,最终形成产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步骤如下:

通过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建立患者三维缺损模型,并进行颅骨修复系统的定制化设计,获得颅骨雏形;对所述颅骨雏形进行颅骨板界面多孔结构设计,在颅骨的和人体接触面部位通过偏置曲面和阵列去除的方法,生成垂直于人体接触面的纵向贯穿的孔隙结构,得到颅骨模型,颅骨植入物长:94mm,宽:88mm。颅骨植入物接骨处周围的侧面存在多孔,方形多孔结构长宽:0.6mm,孔壁厚0.6mm,矩阵排列分布,深度:2mm。

以所设计的颅骨植入物模型进行打印,聚醚醚酮和双相磷酸钙陶瓷(含量20wt%)的混合物作为打印材料其中,打印喷头直径选用0.4mm,挤出倍率:0.9,打印温度485℃,氛围温度230℃,层高0.2mm。颅骨植入物包括实心部分和多孔部分,其中实心部分进行无回抽空走,多孔部分进行回抽动作,所述回抽动作的回抽速度在1500mm/min,回抽时抬起喷嘴0.5mm,回抽5mm,回抽后再挤出补偿0.5mm,滑行距离0.5mm。

先打印支撑柱,沿着颅骨植入物的底部外轮廓做出实体支撑,支撑最小高度处为5mm。支撑柱长宽设置2mm,悬垂角度小于45°时自动生成,水平偏移0.5mm,支撑底部填充率40%;顶面密集支撑层3层,填充率80%。

然后打印颅骨植入物,颅骨植入物实心部分填充率90%,填充角度为45°/45°,外壳与填充的重叠率在30%,外壳数量设置为1层。

打印完毕后,在温度降低到100℃时,将零件和支撑从底板进行去除并同时将支撑从零件上移除,获得表面光滑的颅骨植入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步骤如下:

通过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建立患者三维缺损模型,并进行颅骨修复系统的定制化设计,获得颅骨雏形;对所述颅骨雏形进行颅骨板界面多孔结构设计,在颅骨的和人体接触面部位通过偏置曲面和阵列去除的方法,生成垂直于人体接触面的纵向贯穿的孔隙结构,得到颅骨模型,颅骨植入物长:94mm,宽:88mm。颅骨植入物接骨处周围的侧面存在多孔,方形多孔结构长宽:0.6mm,孔壁厚0.6mm,矩阵排列分布,深度:2mm。

以所设计的颅骨植入物模型进行打印,聚醚醚酮和双相磷酸钙陶瓷(含量10wt%)的混合物作为打印材料其中,打印喷头直径选用0.2mm,挤出倍率:0.9,打印温度380℃,氛围温度120℃,层高0.2mm。颅骨植入物包括实心部分和多孔部分,其中实心部分进行无回抽空走,多孔部分进行回抽动作,所述回抽动作的回抽速度在1700mm/min,回抽时抬起喷嘴0.2mm,回抽4mm,回抽后再挤出补偿0.2mm,滑行距离0.2mm。

先打印支撑柱,沿着颅骨植入物的底部外轮廓做出实体支撑,支撑最小高度处为5mm。支撑柱长宽设置1.5mm,悬垂角度小于45°时自动生成,水平偏移0.5mm,支撑底部填充率40%;顶面密集支撑层3层,填充率80%。

然后打印颅骨植入物,颅骨植入物实心部分填充率60%,填充角度为45°/45°,外壳与填充的重叠率在30%,外壳数量设置为1层。

打印完毕后,在温度降低到100℃时,将零件和支撑从底板进行去除并同时将支撑从零件上移除,获得表面光滑的颅骨植入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步骤如下:

通过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建立患者三维缺损模型,并进行颅骨修复系统的定制化设计,获得颅骨雏形;对所述颅骨雏形进行颅骨板界面多孔结构设计,在颅骨的和人体接触面部位通过偏置曲面和阵列去除的方法,生成垂直于人体接触面的纵向贯穿的孔隙结构,得到颅骨模型,颅骨植入物长:94mm,宽:88mm。颅骨植入物接骨处周围的侧面存在多孔,方形多孔结构长宽:0.6mm,孔壁厚0.6mm,矩阵排列分布,深度:2mm。

以所设计的颅骨植入物模型进行打印,聚醚醚酮和双相磷酸钙陶瓷(含量20wt%)的混合物作为打印材料其中,打印喷头直径选用1mm,挤出倍率:0.9,打印温度410℃,氛围温度150℃,层高0.2mm。颅骨植入物包括实心部分和多孔部分,其中实心部分进行无回抽空走,多孔部分进行回抽动作,所述回抽动作的回抽速度在1800mm/min,回抽时抬起喷嘴1mm,回抽6mm,回抽后再挤出补偿1mm,滑行距离0.8mm。

先打印支撑柱,沿着颅骨植入物的底部外轮廓做出实体支撑,支撑最小高度处为5mm。支撑柱长宽设置3mm,悬垂角度小于45°时自动生成,水平偏移0.5mm,支撑底部填充率50%;顶面密集支撑层3层,填充率90%。

然后打印颅骨植入物,颅骨植入物实心部分填充率100%,填充角度为45°/45°,外壳与填充的重叠率在50%,外壳数量设置为1层。

打印完毕后,在温度降低到100℃时,将零件和支撑从底板进行去除并同时将支撑从零件上移除,获得表面光滑的颅骨植入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步骤如下:

通过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建立患者三维缺损模型,并进行颅骨修复系统的定制化设计,获得颅骨雏形;对所述颅骨雏形进行颅骨板界面多孔结构设计,在颅骨的和人体接触面部位通过偏置曲面和阵列去除的方法,生成垂直于人体接触面的纵向贯穿的孔隙结构,得到颅骨模型,颅骨植入物长:94mm,宽:88mm。颅骨植入物接骨处周围的侧面存在多孔,方形多孔结构长宽:0.6mm,孔壁厚0.6mm,矩阵排列分布,深度:2mm。

以所设计的颅骨植入物模型进行打印,聚醚醚酮和双相磷酸钙陶瓷(含量20wt%)的混合物作为打印材料其中,打印喷头直径选用0.5mm,挤出倍率:0.9,打印温度450℃,氛围温度90℃,层高0.2mm。颅骨植入物包括实心部分和多孔部分,其中实心部分进行无回抽空走,多孔部分进行回抽动作,所述回抽动作的回抽速度在1600mm/min,回抽时抬起喷嘴0.8mm,回抽4mm,回抽后再挤出补偿0.4mm,滑行距离0.4mm。

先打印支撑柱,沿着颅骨植入物的底部外轮廓做出实体支撑,支撑最小高度处为5mm。支撑柱长宽设置2mm,悬垂角度小于45°时自动生成,水平偏移0.5mm,支撑底部填充率60%;顶面密集支撑层3层,填充率100%。

然后打印颅骨植入物,颅骨植入物实心部分填充率90%,填充角度为45°/45°,外壳与填充的重叠率在40%,外壳数量设置为1层。

打印完毕后,在温度降低到100℃时,将零件和支撑从底板进行去除并同时将支撑从零件上移除,获得表面光滑的颅骨植入物。

对比例1

本实施例参照实施例2,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将3D打印设备腔室内部氛围温度由230℃调整氛围温度为<80℃后,3D打印产品颜色呈现深色且透亮状态,此状态PEEK材料处于非结晶态,最终产品强度远弱于结晶态产品。产品打印过程出现明显的分层及翘曲变形的情况,随着3D打印过程的进行,产品翘曲变形会越来越严重,直至打印过程无法继续进行。

对比例2

本实施例参照实施例2,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将多孔部分进行回抽动作,回抽动作的回抽速度在1500mm/min,回抽5mm,变更为多孔部分不进行回抽动作或执行回抽,但回抽动作的回抽速度在小于1000mm/min,回抽1mm,因在多孔结构的起始末端,材料的进给量(挤出&回抽)与进给速度(挤出&回抽)与打印速率不匹配,导致材料在起始末端出现明显溢出,多孔部位的开孔空间堵塞、毛刺等现象,多孔结构的连通性受到影响。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分类

0612011563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