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热交换元件以及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07:35


热交换元件以及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使两流体在层叠的板材之间通过而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元件以及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在这种热交换元件中使用的两流体的热交换的流动形式,存在两流体相互正交地流动的正交流形式、和两流体相互对置而反向流动的对置流形式。在压力损失相同的条件下,对置流形式的每单位体积的热交换量理论上较大。

对置流型热交换元件一般具有:进行热交换的对置流部、和在流入流出口与对置流部之间将供气流和排气流的方向切换为对置流部中的对置方向的集管部。在专利文献1中,具有与对置流部对应的中央部和与集管部对应的端部,端部具有从流入流出口朝向中央部以等间隔平行的多个流路。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0370609号说明书

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端部具有从流入流出口朝向中央部以等间隔平行的多个流路,因此端部处的气流不成为均匀的流动,压力损失变大,产生气流的停滞区。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抑制集管部处的压力损失,且使气流向对置流部均匀地流入的热交换元件以及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实现目的,在本公开的热交换元件中,由六边形状的第1分隔板与六边形状的第2分隔板交替地层叠而成,在邻接的第1分隔板的表面与第2分隔板的背面之间形成有供空气从第1流入口向第1流出口流动的多个第1流路,并且在邻接的第1分隔板的背面与第2分隔板的表面之间形成有供空气从第2流入口向第2流出口流动的多个第2流路。第1分隔板具备:第1对置流部,配置于由六边形中的对置的边即第1边以及第2边夹住的区域,并具有相对于第1边以及第2边平行地延伸的多个第3流路;第1集管部,配置于由六边形中的配置在第1边以及第2边的一侧的第3边以及第4边和第1对置流部夹住的区域,并具有从第3边以及第4边中的与第1边邻接的边即第3边沿着第4边朝向第1对置流部延伸的多个第1肋;以及第2集管部,配置于由六边形中的配置在第1边以及第2边的另一侧的第5边以及第6边和第1对置流部夹住的区域,并具有从第5边以及第6边中的与第2边邻接的边即第5边沿着第6边朝向第1对置流部延伸的多个第2肋。第2分隔板具备:第2对置流部,配置于由六边形中的对置的边即第7边以及第8边夹住的区域,并具有相对于第7边以及第8边平行地延伸的多个第4流路;第3集管部,配置于由六边形中的配置在第7边以及第8边的一侧的第9边以及第10边和第2对置流部夹住的区域,并具有从第9边以及第10边中的与第8边邻接的边即第10边沿着第9边朝向第2对置流部延伸的多个第3肋;以及第4集管部,配置于由六边形中的配置在第7边以及第8边的另一侧的第11边以及第12边和第2对置流部夹住的区域,并具有从第11边以及第12边中的与第7边邻接的边即第12边沿着第11边朝向第2对置流部延伸的多个第4肋。以第1边与第7边重叠且第3边与第9边重叠的方式,交替地层叠第1分隔板和第2分隔板。将第3边与第9边之间作为第1流入口。将第5边与第11边之间作为第1流出口。将第12边与第6边之间作为第2流入口,将第10边与第4边之间作为第2流出口,通过第1肋、第3流路以及第2肋形成第1流路。通过第4肋、第4流路以及第3肋形成第2流路。第1集管部的多个第1肋中的一个肋即第5肋的延伸方向,比多个第1肋中的比第5肋接近第4边的肋即第6肋的延伸方向,接近第3流路的延伸方向。第2集管部的多个第2肋中的一个肋即第7肋的延伸方向,比多个第2肋中的比第7肋接近第6边的肋即第8肋的延伸方向,接近第3流路的延伸方向。第3集管部的多个第3肋中的一个肋即第9肋的延伸方向,比多个第3肋中的比第9肋接近第9边的肋即第10肋的延伸方向,接近第4流路的延伸方向。第4集管部的多个第4肋中的一个肋即第11肋的延伸方向,比多个第4肋中的比第11肋接近第11边的肋即第12肋的延伸方向,接近第4流路的延伸方向。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集管部处的压力损失,且使气流向对置流部均匀地流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元件的概略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元件的第1分隔板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元件的第2分隔板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元件的第1对置流部以及第2对置流部的层叠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元件的第1集管部的多个第1肋的配置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更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元件的第1集管部的多个第1肋的端部形状等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元件的下游侧肋与第1对置流部的流路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元件的第2集管部的多个第2肋的配置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用于更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元件的第2集管部的多个第2肋的端部形状等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比较例的肋配置下的集管部的风速分布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肋配置下的第1集管部的风速分布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肋配置下的第1集管部的风速分布的图。

图13是表示搭载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元件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元件以及热交换型换气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对置流型的热交换元件100的概略结构的外观立体图。热交换元件100形成为六棱柱状。热交换元件100具有多个第1分隔板1和多个第2分隔板2。第1分隔板1与第2分隔板2交替地层叠。第1分隔板1以及第2分隔板2由六边形状的树脂或金属等片材形成。

在图1中,由于第1分隔板1配置于最上层,所以仅示出第1分隔板1的构造,未示出第2分隔板2的构造。关于第1分隔板1的构造以及第2分隔板2的构造,使用图2、图3在后文中说明。如图1所示,在邻接的第1分隔板1的表面与第2分隔板2的背面之间,形成有用实线箭头F1、F2、F3、F4以及F5表示空气的流动的第1流路。在邻接的第1分隔板1的背面与第2分隔板2的表面之间,形成有用虚线箭头G1、G2、G3、G4以及G5表示空气的流动的第2流路。所谓第1分隔板1的表面是指形成有用于形成第1流路的肋(后述)的面,所谓第1分隔板1的背面是指表面的相反面。所谓第2分隔板2的表面是指形成有用于形成第2流路的肋(后述)的面,所谓第2分隔板2的背面是指表面的相反面。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元件100的第1分隔板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与图1相同的方向观察热交换元件100的状态。第1分隔板1具有:作为热交换部的第1对置流部10、第1流入口11、作为将第1流入口11与第1对置流部10相连的部分的第1集管部12、第1流出口13、以及作为将第1流出口13与第1对置流部10相连的部分的第2集管部14。第1分隔板1具有6个边1a、1b、1c、1d、1e、1f。在由第1边1a和第2边1b夹住的区域形成有第1对置流部10。在第1边1a以及第2边1b的一侧例如配置有第3边1c以及第4边1d,在第1边1a以及第2边1b的另一侧例如配置有第5边1e以及第6边1f。在由第3边1c、第4边1d以及第1对置流部10夹住的区域配置有三角形状的第1集管部12。在由第5边1e、第6边1f以及第1对置流部10夹住的区域配置有三角形状的第2集管部14。

在与第2分隔板2层叠时,以仅在与第1流入口11对应的第3边1c的部分以及与第1流出口13对应的第5边1e的部分形成有开口,第1边1a、第2边1b、第4边1d以及第6边1f的各部分则被封闭的方式,形成第1分隔板1的6个边的部分。即,第1边1a、第2边1b、第4边1d以及第6边1f的各部分以被封闭的方式例如形成为立起形状。此外,在图2所示的第1分隔板1中,第1边1a中的与第3边1c邻接的一部分(在图示中,为一半左右)不形成为立起形状以便形成开口。另外,第2边1b中的与第5边1e邻接的一部分(在图示中,为一半左右)也不形成为立起形状以便形成开口。并且,在第1对置流部10中的以第1边1a与第3边1c的交点为角部的角区域,未形成后述的作为热交换部的波型体10a。同样地,在第1对置流部10中的以第2边1b与第5边1e的交点为角部的角区域,也未形成后述的作为热交换部的波型体10a。

第1对置流部10具有与第1边1a以及第2边1b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流路。形成于第1对置流部10的多个流路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3流路对应。图4是表示第1对置流部10的一个例子的局部剖视图。图4表示将第1边1a以及第2边1b垂直地切断的剖视图。第1对置流部10具有呈波形形状的波型体10a,该波形形状交替地连续形成凹部与凸部而成。关于作为热交换部的第1对置流部10的多个流路,只要形成有与第1边1a以及第2边1b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流路,则不局限于图4的构造,也可以采用其它构造。

如图2所示,在第1集管部12隔开间隔地形成有突出的多个第1肋12a。在第2集管部14隔开间隔地形成有突出的多个第2肋14a。这些第1肋12a以及第2肋14a通过冲压加工、真空成形等而形成。

多个第1肋12a从第3边1c沿着第4边1d朝向第1对置流部10延伸。多个第1肋12a分别呈S字形状。越是接近第4边1d的第1肋12a,长度越长。多个第2肋14a从第5边1e沿着第6边1f朝向第1对置流部10延伸。多个第2肋14a分别呈S字形状。越是接近第6边1f的第2肋14a,长度越长。对于这些第1肋12a、第2肋14a的详细情况,在后文中说明。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元件100的第2分隔板2的立体图。图3示出从与图1相同的方向观察热交换元件100的状态。第2分隔板2具有:作为热交换部的第2对置流部20、第2流入口21、作为将第2流入口21与第2对置流部20相连的部分的第4集管部22、第2流出口23、以及作为将第2流出口23与第2对置流部20相连的部分的第3集管部24。第2分隔板2具有6个边2a、2b、2c、2d、2e、2f。在由第7边2a和第8边2b夹住的区域形成有第2对置流部20。在第7边2a以及第8边2b的一侧例如配置有第9边2c以及第10边2d,在第7边2a以及第8边2b的另一侧例如配置有第11边2e以及第12边2f。在由第9边2c、第10边2d以及第2对置流部20夹住的区域配置有三角形状的第3集管部24。在由第11边2e、第12边2f以及第2对置流部20夹住的区域配置有三角形状的第4集管部22。

在与第1分隔板1层叠时,以仅在与第2流入口21对应的第12边2f的部分以及与第2流出口23对应的第10边2d的部分形成有开口,第7边2a、第8边2b、第9边2c以及第11边2e的各部分则被封闭的方式,形成第2分隔板2的6个边的部分。即,第7边2a、第8边2b、第9边2c以及第11边2e的各部分以被封闭的方式例如形成为立起形状。此外,在图3所示的第2分隔板2中,第7边2a中的与第12边2f邻接的一部分(在图示中,为一半左右)不形成为立起形状以便形成开口。另外,第8边2b中的与第10边2d邻接的一部分(在图示中,为一半左右)也形成为立起形状以便形成开口。并且,在第2对置流部20中的以第7边2a与第12边2f的交点为角部的角区域,未形成后述的作为热交换部的波型体20a。同样地,在第2对置流部20中的以第8边2b与第10边2d的交点为角部的角区域,也未形成后述的作为热交换部的波型体20a。

第2对置流部20具有与第7边2a以及第8边2b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流路。形成于第2对置流部20的多个流路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4流路对应。如图4所示,第2对置流部20具有呈波形形状的波型体20a,该波形形状交替地连续形成凹部和凸部而成。关于作为热交换部的第2对置流部20的多个流路,只要形成有与第7边2a以及第8边2b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流路,则不局限于图4的构造,也可以采用其它构造。

如图3所示,在第3集管部24隔开间隔地形成有突出的多个第3肋24a。在第4集管部22隔开间隔地形成有突出的多个第4肋22a。这些第3肋24a、第4肋22a通过冲压加工、真空成形等而形成。

多个第3肋24a从第10边2d沿着第9边2c朝向第2对置流部20延伸。多个第3肋24a分别呈倒S字形状。越是接近第9边2c的第3肋24a,长度越长。多个第4肋22a从第12边2f沿着第11边2e朝向第2对置流部20延伸。多个第4肋22a分别呈倒S字形状。越是接近第11边2e的第4肋22a,长度越长。对于这些第3肋24a、第4肋22a的详细情况,在后文中说明。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元件100中,以第1边1a与第7边2a重叠,并且第3边1c与第9边2c重叠的方式,交替地层叠第1分隔板1和第2分隔板2。更具体而言,进而,第2边1b与第8边2b重叠,第4边1d与第10边2d重叠,第5边1e与第11边2e重叠,第6边1f与第12边2f重叠。

另外,通过重叠第1分隔板1与第2分隔板2,而在第1分隔板1的第3边1c与第2分隔板2的第9边2c之间形成第1流入口11。在第1分隔板1的第5边1e与第2分隔板2的第11边2e之间形成第1流出口13。在第2分隔板2的第12边2f与第1分隔板1的第6边1f之间形成第2流入口21。在第2分隔板2的第10边2d与第1分隔板1的第4边1d之间形成第2流出口23。

另外,通过重叠第1分隔板1与第2分隔板2,而由第1肋12a、第1对置流部10的多个流路、以及第2肋14a,形成图1所示的用箭头F1、F2、F3、F4以及F5表示的第1流路。另外,由第4肋22a、第2对置流部20的多个流路、以及第3肋24a,形成图1所示的用箭头G1、G2、G3、G4以及G5表示的第2流路。

流入至第1流入口11的空气如图1所示的箭头F1、F2、F3、F4以及F5所示,在第1集管部12,流动的方向朝向第1对置流部10变化,通过第1对置流部10,在第2集管部14,流动的方向朝向第1流出口13变化,并从第1流出口13放出。流入至第2流入口21的空气如图1所示的箭头G1、G2、G3、G4以及G5所示,在第4集管部22,流动的方向朝向第2对置流部20变化,通过第2对置流部20,在第3集管部24,流动的方向朝向第2流出口23而变化,并从第2流出口23放出。在第1对置流部10与第2对置流部20重叠的部分,空气以反向对置的方式流动,而进行两流体间的热交换。

另外,以使图1所示的用箭头F1、F2、F3、F4以及F5表示的第1流路与用箭头G1、G2、G3、G4以及G5表示的第2流路以将第1分隔板1的第5边1e与第6边1f的交点和第1分隔板1的第3边1c与第4边1d的交点连接起来的轴为中心轴对称的方式配置:第1流入口11、多个第1肋12a、第1对置流部10的多个流路、多个第2肋14a以及第1流出口13;和第2流出口23、多个第3肋24a、第2对置流部20的多个流路、多个第4肋22a以及第2流入口21。

图5是表示作为流入口侧集管的第1集管部12的多个第1肋12a的配置状态的俯视图。第4集管部22也是同样的配置状态。多个第1肋12a的延伸方向不同,在多个第1肋12a中,远离与第1流入口11邻接的第4边1d的肋的延伸方向比接近第4边1d的肋的延伸方向,接近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即,接近第4边1d的第1肋12a的延伸方向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所成的角度,小于远离第4边1d的第1肋12a的延伸方向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所成的角度。换言之,对于第1集管部12的多个第1肋12a的延伸方向而言,越远离第4边1d,越接近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由此,在第1集管部12中,由多个第1肋12a形成的多个流路的宽度,在第1对置流部10侧比在第1流入口11侧宽。

将图5所示的4个第1肋12a的延伸方向用相对于第4边1d的角度θ1~θ4表示。将最接近第4边1d的第1肋12a的角度设为θ1,将第2接近第4边1d的第1肋12a的角度设为θ2,将第3接近第4边1d的第1肋12a的角度设为θ3,将最远离第4边1d的第1肋12a的角度设为θ4。在多个第1肋12a间,θ1<θ2<θ3<θ4的关系成立。

图6是用于更详细地说明第1集管部12的多个第1肋12a的端部形状等的俯视图。第1肋12a由上游侧肋120、中间部肋121、以及下游侧肋122构成。中间部肋121为直线形状。上游侧肋120为曲线形状,是由一个圆弧形成的单一R形状。多个第1肋12a的各上游侧肋120的单一R形状的半径在所有的第1肋12a间是相同的。

下游侧肋122为曲线形状,是由一个圆弧形成的单一R形状。多个第1肋12a的各下游侧肋122的单一R形状的半径在各个第1肋12a中不同。对于多个第1肋12a的各下游侧肋122的半径而言,越远离第4边1d,曲率越大。

另外,在着眼于一个第1肋12a的上游侧肋120和下游侧肋122时,上游侧肋120的曲率设定为比下游侧肋122的曲率大。

这样,第1肋12a的整体形状大致呈包含直线的S字形状,换言之呈将S字纵向伸长而成的形状。上述的第1肋12a的延伸方向由中间部肋121的延伸方向表示。

上游侧肋120的上游侧末端的方向以及下游侧肋122的下游侧末端的方向,相比于中间部肋121的方向,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之间的角度差小。详细而言,上游侧肋120的上游侧末端相对于构成第1流入口11的第3边1c大致正交。

另外,下游侧肋122的下游侧末端的方向成为相对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接近平行的角度。使用图7,对下游侧肋122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关系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下游侧肋122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如图7所示,下游侧肋122的下游侧末端不是延伸至第1对置流部10,而是夹着空隙Δt与第1对置流部10的上游侧端对置。另外,下游侧肋122的单一R形状的假想延长线125与表示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的直线相切。

此外,虽然示出上游侧肋120以及下游侧肋122为单一R的圆弧形状的例子,但也可以为组合具有多个半径R的圆弧而成的曲线形状。另外,虽然示出中间部肋121为直线形状的例子,但只要在整体上为大致直线,则也可以为一些曲线。

接着,使用图8、图9对作为流出口侧集管的第2集管部14的多个第2肋14a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第2集管部14的多个第2肋14a的配置状态的俯视图。第3集管部24也是同样的配置状态。多个第2肋14a的延伸方向不同,在多个第2肋14a中,远离与第1流出口13邻接的第6边1f的肋的延伸方向比接近第6边1f的肋的延伸方向,接近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即,接近第6边1f的第2肋14a的延伸方向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所成的角度小于远离第6边1f的第2肋14a的延伸方向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所成的角度。换言之,对于第2集管部14的多个第2肋14a的延伸方向而言,越远离第6边1f,越接近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由此,在第2集管部14中,由多个第2肋14a形成的多个流路的宽度在第1对置流部10侧比在第1流出口13侧宽。

将图8所示的4个第2肋14a的延伸方向用相对于第6边1f的角度φ1~φ4表示。将最接近第6边1f的第2肋14a的角度设为φ1,将第二接近第6边1f的第2肋14a的角度设为φ2,将第三接近第6边1f的第2肋14a的角度设为φ3,将最远离第6边1f的第2肋14a的角度设为φ4。在多个第2肋14a间,φ1<φ2<φ3<φ4的关系成立。

图9是用于更详细地说明第2集管部14的多个第2肋14a的端部形状等的俯视图。第2肋14a由下游侧肋140、中间部肋141以及上游侧肋142构成。中间部肋141为直线形状。下游侧肋140为曲线形状,是由一个圆弧形成的单一R形状。多个第2肋14a的各下游侧肋140的单一R形状的半径在所有的第2肋14a间是相同的。

上游侧肋142为曲线形状,是由一个圆弧形成的单一R形状。多个第2肋14a的各上游侧肋142的单一R形状的半径在各个第2肋14a中不同。对于多个第2肋14a的各上游侧肋142的半径而言,越远离第6边1f,曲率越大。

另外,在着眼于一个第2肋14a的下游侧肋140和上游侧肋142时,下游侧肋140的曲率设定为比上游侧肋142的曲率大。

这样,第2肋14a的整体形状大致呈包含直线的S字形状,换言之呈将S字纵向伸长而成的形状。上述的第2肋14a的延伸方向由中间部肋141的延伸方向表示。

下游侧肋140的下游侧末端的方向以及上游侧肋142的上游侧末端的方向,相比于中间部肋141的方向,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之间的角度差小。详细而言,下游侧肋140的下游侧末端相对于构成第1流出口13的第5边1e大致正交。

另外,上游侧肋142的上游侧末端的方向成为相对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接近平行的角度。与图7所示的第1肋12a的下游侧肋122同样,上游侧肋142的上游侧末端不是延伸至第1对置流部10,而是夹着空隙与第1对置流部10的下游侧端对置。另外,上游侧肋142的单一R形状的假想延长线与表示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的直线相切。

虽然示出下游侧肋140以及上游侧肋142为单一R的圆弧形状的例子,但也可以为组合具有多个半径R的圆弧而成的曲线形状。另外,虽然示出中间部肋141为直线形状的例子,但只要在整体上为大致直线,则也可以为一些曲线。

图10是表示比较例的肋配置下的集管部的风速分布的图。在比较例中,表示与第1集管部12对应的部分的风速分布。多个肋50配置为相互平行,各肋50间的流路宽度在肋50的全长上是等间隔的。另外,在比较例中,在各肋50的与上游侧肋对应的部分未形成有圆弧形状。在比较例的情况下,在各肋50产生流动的停滞区43,而成为压力损失的原因之一。

图1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肋配置下的第1集管部12的风速分布的图。在图11中,为了确认肋的角度和末端形状的各自的效果,而不对各第1肋12a的上游侧肋120赋予圆弧形状,并且以上述的θ1<θ2<θ3<θ4的关系成立的方式设定第1肋12a的肋角度。在图11的情况下,流入气流的肋碰撞角度变小,由此仅在最接近第4边1d的第1肋12a产生停滞区44,但在除此以外的第1肋12a中,停滞区消除。另外,通过设为θ1<θ2<θ3<θ4,从而不影响第1对置流部10附近的风速分布,不妨碍热交换效率。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肋配置下的第1集管部12的风速分布的图。在图12中,为了确认肋的角度与末端形状的各自的效果,而将肋角度与比较例同样地在各第1肋12a设为相同,并对各第1肋12a的上游侧肋120赋予圆弧形状。在图12的情况下,在所有的第1肋12a中成为沿着肋的气流,停滞区消除。但是,在远离第4边1d的2个第1肋12a中,与图11中的相同部位的肋周围的分布相比较,在流动中产生停滞区45。这些停滞区45能够通过如图11所示设为θ1<θ2<θ3<θ4的肋角度来消除。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以θ1<θ2<θ3<θ4的关系、或φ1<φ2<φ3<φ4的关系成立的方式形成集管部中的多个肋。由此,在集管部中,由多个肋形成的多个流路的宽度在对置流部侧比在流入口侧宽。因此,能够抑制集管部处的压力损失,使气流向对置流部均匀地流入。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对流入口侧集管的上游侧肋赋予圆弧形状,使上游侧肋的上游侧端与构成流入口的边正交。因此,流入口处的空气流的流入方向与流入口侧集管的上游侧肋的方向一致,抑制流入口处的压力损失。另外,对流出口侧集管的下游侧肋赋予圆弧形状,使下游侧肋的下游侧端与构成流出口的边正交。因此,流出口处的空气流的流出方向与流出口侧集管的下游侧肋的方向一致,抑制流出口处的压力损失。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上游侧肋的延伸方向比中间部肋的延伸方向接近对置流部的流路的延伸方向,下游侧肋的延伸方向比中间部肋的延伸方向接近对置流部的流路的延伸方向。因此,能够抑制集管部处的压力损失。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第1肋12a的下游侧肋122的下游侧端夹着空隙Δt与第1对置流部10的上游侧端对置,第1肋12a的下游侧肋122为圆弧形状,第1肋12a的下游侧肋122的假想延长线125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相切,第2肋14a的上游侧肋142的上游侧端夹着空隙与第1对置流部10的下游侧端对置,第2肋14a的上游侧肋142为圆弧形状,第2肋14a的上游侧肋142的假想延长线与第1对置流部10的流路的延伸方向F3相切。因此,能够抑制从第1肋12a向第1对置流部10的流动以及从第1对置流部10向第2肋14a的流动的压力损失。

另外,第1集管部12的多个第1肋12a的下游侧肋122呈半径不同的圆弧形状,且越远离第4边1d,曲率越大,第2集管部14的多个第2肋14a的上游侧肋142呈半径不同的圆弧形状,且越远离第6边1f,曲率越大。因此,从第1肋12a向第1对置流部10的流动变得均匀化,从第1对置流部10向第2肋14a的流动变得均匀化。

然而,在将图1的热交换元件100作为俯视图观察的情况下,在图1的热交换元件100中,在第1分隔板1形成从左下朝向右上的第1流路,在第2分隔板2形成从右下朝向左上的第2流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1分隔板1形成从左上朝向右下的第1流路,在第2分隔板2形成从右上朝向左下的第2流路;也可以在第1分隔板1形成从右下朝向左上的第1流路,在第2分隔板2形成从左下朝向右上的第2流路;也可以在第1分隔板1形成从右上朝向左下的第1流路,在第2分隔板2形成从左上朝向右下的第2流路。

接下来,对具备热交换元件100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200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搭载热交换元件100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200的概念图。

热交换型换气装置200具备供气送风机214、排气送风机215、热交换元件100以及外壳213。

外壳213是收容供气送风机214、排气送风机215以及热交换元件100的箱状的部件。在外壳213的内部设置有供第1空气流207通过的供气风路216、和供第2空气流208通过的排气风路217。第1空气流207是从室外向室内的供气流。第2空气流208是从室内向室外的排气流。在外壳213中的室内侧的侧面设置有供气吹出口220和排气吸入口219。在外壳213中的室外侧的侧面设置有供气吸入口218和排气吹出口221。

供气送风机214配置于供气风路216内。供气送风机214从供气吸入口218向供气风路216取入室外的空气而产生第1空气流207。第1空气流207在供气风路216中流动,并从供气吹出口220朝向室内吹出。供气送风机214产生从室外朝向室内的第1空气流207。

排气送风机215配置于排气风路217内。排气送风机215从排气吸入口219向排气风路217取入室内的空气而产生第2空气流208。第2空气流208在排气风路217中流动,并从排气吹出口221朝向室外吹出。排气送风机215产生从室内朝向室外的第2空气流208。

热交换元件100设置于供气风路216与排气风路217交叉的位置。热交换元件100进行在供气风路216中流动的第1空气流207与在排气风路217中流动的第2空气流208的全热交换。热交换型换气装置200通过在热交换元件100中的全热交换,回收来自室内的排气流的显热和潜热,并将回收的显热和潜热向供气流传递。另外,热交换型换气装置200通过在热交换元件100中的全热交换,回收来自室外的供气流的显热和潜热,并将回收的显热和潜热向排气流传递。热交换型换气装置200能够提高室内的制冷制热效率和除湿加湿效率,减少室内的空气调节中所使用的能量。此外,热交换元件100也可以构成为在排气流与空气流之间仅传递显热。

以上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本公开的内容的一个例子,可以与其他公知技术组合,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省略、变更结构的一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第1分隔板;1a...第1边;1b...第2边;1c...第3边;1d...第4边;1e...第5边;1f...第6边;2...第2分隔板;2a...第7边;2b...第8边;2c...第9边;2d...第10边;2e...第11边;2f...第12边;10...第1对置流部;11...第1流入口;12...第1集管部;12a...第1肋;13...第1流出口;14...第2集管部;14a...第2肋;20...第2对置流部;21...第2流入口;22...第4集管部;22a...第4肋;23...第2流出口;24...第3集管部;24a...第3肋;100...热交换元件;120、142...上游侧肋;121、141...中间部肋;122、140...下游侧肋;200...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580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