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40:14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双盒显示器,也称为双层显示器,是由两层显示面板叠加形成的显示器,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优秀的画质,因此,已成为当前屏幕显示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但是,双盒显示器的两层显示面板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从而会影响双盒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位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一显示结构和第二显示结构,第一显示结构位于背光模组和第二显示结构之间;第一显示结构和第二显示结构相对设置;第二显示结构包括第一器件区,第一器件区包括多个第一晶体管;第一显示结构包括第一子区,第一子区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第一器件区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一子区用于显示黑画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第一显示结构中设置用于显示黑画面的第一子区,且沿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方向上,第一子区和第一器件区至少部分交叠。在位于背光模组和第二显示结构之间的第一显示结构中设置第一子区,第一子区用于显示黑画面,即背光模组发出的背光源无法从第一显示结构中第一子区透过,从而背光模组发出的背光源不会透过第一显示结构中第一子区射向第二显示结构相对应的区域。沿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方向上,第一子区和第一器件区至少部分交叠,即可通过第一子区的设置有效减少背光模组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器件区的光线的数量,从而有效减少背光模组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晶体管的光线的数量,有效减少对第二显示结构中第一晶体管的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第二显示结构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第一显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显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显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显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第二显示结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平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位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第一显示结构20和第二显示结构30,第一显示结构20位于背光模组10和第二显示结构30之间,且第一显示结构20和第二显示结构30相对设置。

背光模组10提供的背光源透过第一显示结构20后射向第二显示结构30,即第二显示结构30利用从第一显示结构20透过的背光源显示图像,也就是说,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结构30的作用可以理解为显示图像。而第一显示结构20的作用为可根据第二显示结构30所要显示的图像调节第一显示结构20中各调光区对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的透过率,也就是说第一显示结构20的作用为控制各调光区对背光模组10提供的背光源的透过率,也就是说第一显示结构20的作用为可根据第二显示结构30所要显示的图像进行区域调光。

第二显示结构30包括第一器件区31,第一器件区31包括多个第一晶体管T1。

第一显示结构20包括第一子区21,第一子区2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第一器件区3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一子区21用于显示黑画面。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第一显示结构20中设置用于显示黑画面的第一子区21,且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方向上,第一子区21和第一器件区31至少部分交叠。在位于背光模组10和第二显示结构30之间的第一显示结构20中设置第一子区21,第一子区21用于显示黑画面,即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无法从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子区21透过,从而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不会透过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子区21射向第二显示结构30相对应的区域。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方向上,第一子区21和第一器件区31至少部分交叠,即可通过第一子区21的设置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器件区31的光线的数量,从而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晶体管T1的光线的数量,有效减少对第二显示结构30中第一晶体管T1的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第二显示结构30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第一器件区3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子区2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可进一步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器件区31的光线的数量,从而进一步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晶体管T1的光线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对第二显示结构30中第一晶体管T1的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第二显示结构30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显示结构20和第二显示结构30均为液晶显示面板。第一显示结构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以及位于第一基板201和第二基板20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203。第二显示结构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301和第四基板302、以及位于第三基板301和第四基板302之间的第二液晶层30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显示结构20和第二显示结构30均为液晶显示面板,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显示结构20还可以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同理,第二显示结构30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本发明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制作双盒显示器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对比度,由于OLED显示面板自身具备较高的对比度,而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而言自身对比度较低,因此,双盒显示器主要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组合以提高整体对比度,即第一显示结构20和第二显示结构30均采用液晶显示面板。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排除其他的组合方式,例如,第一显示结构20采用OLED显示面板,第二显示结构30采用液晶显示面板,则可以利用作为第一显示结构20的OLED显示面板大幅提升显示装置整体的对比度,可以获得比两层液晶显示面板组合更高的对比度。此外,第一显示结构20采用OLED显示面板,第二显示结构30采用液晶显示面板等组合方式,同样适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处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1-图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显示结构20包括呈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P1,第一像素P1包括第一子区21;

第二显示结构30包括呈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P2,第二像素P2包括第一晶体管T1;

第一像素P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像素P2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面积。

具体的,第二显示结构30包括呈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P2,从而实现第二显示结构30的显示功能。第二像素P2包括第一晶体管T1,从而第一晶体管T1的性能会影响与其电连接的第二像素P2的发光效果。

第一像素P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像素P2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面积,不仅可以使得第二显示结构30中亮暗差别比较大的区域之间进行细腻平滑的过渡,避免出现明显边界,从而使得显示装置具有更加优异的显示效果,实现高精度且高对比度的显示,还可以有利于减少第一像素P1的设置数量,以降低第一显示结构20的驱动复杂度,降低第一显示结构20的驱动功耗,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功耗,延长显示装置的使用时长。

由于第一像素P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像素P2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面积,从而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会透过第一像素P1射向第二像素P2中的第一晶体管T1,影响第一晶体管T1的性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第一显示结构20中设置用于显示黑画面的第一子区21,且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方向上,第一子区21和第一器件区31至少部分交叠,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无法从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子区21透过,从而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不会透过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子区21射向第二像素P2中的第一晶体管T1,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晶体管T1的光线的数量,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对第二显示结构30中第一晶体管T1的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第二显示结构30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显示结构30还包括数据线D和扫描线G,第二像素P2还包括第二像素电极P21,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扫描线G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与数据线D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与第二像素电极P21电连接,通过扫描线G的信号控制第一晶体管T1导通,从而数据线D的信号可写入第二像素电极P21,第一晶体管T1的性能会影响第二像素电极P21上信号的写入,从而会影响第二像素P2的发光效果。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第一显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参考图1-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显示结构20包括第一黑矩阵22,第一黑矩阵22包括多个第一黑矩阵条221和多个第二黑矩阵条222,第一黑矩阵条22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黑矩阵条222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黑矩阵条221和第二黑矩阵条222连接限定多个第一开口区23,第一开口区23与第一像素P1一一对应,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垂直。

第一子区2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区23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

具体的,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开口区23与第一像素P1一一对应,由于第一像素P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像素P2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面积,从而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可透过第一开口区23射向第二像素P2中第一晶体管T1上,从而在第一开口区23设置第一子区21,从而实现当第二像素P2中的第一晶体管T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开口区23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时,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不会透过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子区21射向第二像素P2中的第一晶体管T1。

继续参考图1-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像素P1包括第一像素电极P10,第一像素电极P10包括位于第一子区21的块状结构P11;

第一晶体管T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块状结构P11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

具体的,第一显示结构20中通过第一像素P1中第一像素电极P10与公共电极形成的电场带动第一液晶层203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实现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可透过第一像素P1射向第二显示结构30。

第一像素电极P10包括位于第一子区21的块状结构P11,块状结构P11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无法转动,从而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无法透过第一子区21射向第二显示结构30中相应的区域,第一晶体管T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块状结构P11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从而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不会透过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子区21射向第二像素P2中的第一晶体管T1,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晶体管T1的光线的数量,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对第二显示结构30中第一晶体管T1的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第二显示结构30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3和图4,第一像素P1包括一个第一子区21,该第一子区21与多个第一器件区31相对应,相应的,第一像素电极P10包括一个块状结构P11,且该块状结构P11的尺寸较大,该块状结构P11与多个第一器件区31相对应,当块状结构P11和第一器件区31的对位发生对位误差时也可实现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晶体管T1的光线的数量。

可选的,图5是图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显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参考图5和图6,第一像素P1可包括多个第一子区21,第一子区21与第一器件区31一一对应,相应的,第一像素电极P10包括多个块状结构P11,该块状结构P11与第一器件区31一一对应,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透过第一开口区23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第二显示结构30的数量。

继续参考图1-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像素电极P10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分支P12;

第一像素电极P12中,块状结构P11连接各电极分支P12。

具体的,一个第一像素电极P10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分支P12,即第一像素电极P10中相邻两个电极分支P12之间形成刻缝,从而各电极分支P12与公共电极形成的电场带动第一液晶层203中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实现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可透过第一像素P1射向第二显示结构30。第一像素电极P12中,块状结构P11连接于各电极分支P12,块状结构P11中不存在刻缝,从而块状结构P11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无法转动,从而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无法透过第一子区21射向第二显示结构30中相应的区域。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显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参考图1-图3和图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显示结构20包括第一遮光条24,第一遮光条24位于第一子区21;

第一晶体管T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遮光条24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

具体的,第一显示结构20包括第一遮光条24,第一遮光条24位于第一子区21,第一遮光条24起到遮光的效果,从而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无法透过第一子区21射向第二显示结构30中相应的区域,第一晶体管T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遮光条24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从而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不会透过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遮光条24射向第二像素P2中的第一晶体管T1,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晶体管T1的光线的数量,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对第二显示结构30中第一晶体管T1的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第二显示结构30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显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参考图1-图3和图8,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遮光条24和第一黑矩阵22同层设置。即第一遮光条24和第一黑矩阵22可采用相同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成,有利于减少生产制程,减小生产成本。

继续参考图1-图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像素P2还包括与第一晶体管T1电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P21,同一个第二像素P2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晶体管T1位于第二像素电极P21的一侧;

一个第一像素P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至少两个第二像素P2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具体的,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一个第一像素P1与至少两个第二像素P2相交叠,由于同一个第二像素P2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晶体管T1位于第二像素电极P21的一侧,从而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一个第一像素P1与至少一个第二像素P2中第一晶体管T1相交叠,从而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会透过第一像素P1射向第二像素P2中的第一晶体管T1,影响第一晶体管T1的性能。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第一显示结构20中设置用于显示黑画面的第一子区21,且沿垂直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方向上,第一子区21和第一器件区31至少部分交叠,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无法从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子区21透过,从而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不会透过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子区21射向第二像素P2中的第一晶体管T1,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晶体管T1的光线的数量,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对第二显示结构30中第一晶体管T1的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第二显示结构30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第二显示结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参考图1-图3和图9,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显示结构30包括第二黑矩阵32,第二黑矩阵32包括多个第三黑矩阵条321和多个第四黑矩阵条322,第三黑矩阵条32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四黑矩阵条322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三黑矩阵条321和第四黑矩阵条322连接限定多个第二开口区33,第二开口区33与第二像素P2一一对应,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垂直。即背光模组10提供的背光源透过第一显示结构20中第一开口区33后射向第二显示结构30,接着背光源可从第二显示结构30的第二开口区33射出,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

第一器件区31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二黑矩阵32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可对外界环境光进行遮挡,避免外界环境光进入第二显示结构30后在第一器件区31中的器件上发生反射,从而避免第一器件区31中的器件可见,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1-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显示结构20包括多个调光区25,一个调光区2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像素P1;

同一个调光区25内第一像素P1内第一像素电极P10的信号相同。

具体的,第一显示结构20包括多个调光区25,第一显示结构20的作用为可根据第二显示结构30所要显示的图像调节第一显示结构20中各调光区25对背光模组10发出的背光源的透过率,也就是说第一显示结构20的作用为控制各调光区25对背光模组10提供的背光源的透过率,也就是说第一显示结构20的作用为可根据第二显示结构30所要显示的图像进行区域调光。其中,第一显示结构20在对根据第二显示结构30所要显示的图像进行区域调光时,相同调光区25内第一像素P1内第一像素电极P10的信号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4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一个调光区25包括一个第一像素P1,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一个调光区25可以包括两个及以上数量的第一像素P1,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第一显示结构中设置用于显示黑画面的第一子区,且沿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方向上,第一子区和第一器件区至少部分交叠。在位于背光模组和第二显示结构之间的第一显示结构中设置第一子区,第一子区用于显示黑画面,即背光模组发出的背光源无法从第一显示结构中第一子区透过,从而背光模组发出的背光源不会透过第一显示结构中第一子区射向第二显示结构相对应的区域。沿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方向上,第一子区和第一器件区至少部分交叠,即可通过第一子区的设置有效减少背光模组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器件区的光线的数量,从而有效减少背光模组发出的背光源中射向第一晶体管的光线的数量,有效减少对第二显示结构中第一晶体管的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第二显示结构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相关技术
  •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光学膜、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偏振膜、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以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显示装置的贴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及发光元件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 显示装置用基板、显示装置用基板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显示装置用基板、显示装置用基板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599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