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内附除湿机构的滚筒干衣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4:51


一种内附除湿机构的滚筒干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附除湿机构的滚筒干衣机,IPC分类属于D06F58/10和D06F58/24。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内附除湿机构的滚筒干衣机,如热泵式干衣机或冷凝式干衣机,滚筒内腔工作温度偏高,对部分衣物干燥存在损害,有需要改进。

有关术语和公知常识,除本说明书已指明外,可参考国家标准GB/T23118-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滚筒式洗衣干衣机》以及国家行业标准QB/T4685-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干衣机》和QB/T4109-2010《组合式转轮除湿机》、《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上岗就业百分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1版)、《洗衣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超值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年第1版)、《制冷工程技术词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以及机械工业出版社1978—1983年第1版或1997年第2版的《电机工程手册》和《机械工程手册》。还可见专利公布CN205821818U、CN204370204U、CN201190237Y、CN113969495A和CN114775239A等,以及百度百科相关词条等网络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内附除湿机构的滚筒干衣机,其滚筒内腔工作温度相比传统设计可以降低。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附除湿机构的滚筒干衣机,包括:

——用于盛放被干燥衣物的滚筒;

——驱动所述滚筒旋转的机械系统;

——通风系统,其风机驱动空气穿越所述滚筒腔体;

——除湿机构,用于降低所述空气的湿度;

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构为转轮除湿机构,该机构的除湿转轮沿所述滚筒轴线方向设置于干衣机箱体背板与所述滚筒底部之间且靠近所述滚筒底部。

该设计利用转轮除湿输出气温偏低的特点,且该功能机构中体积最大的除湿转轮与干衣机滚筒直径相当,该除湿转轮沿所述滚筒轴线方向设置于干衣机箱体背板与滚筒底部之间且贴近所述滚筒底部,使滚筒内腔工作温度相比传统设计降低的同时,干衣机的整体结构紧凑,使干衣机的外形尺寸较小,且接收所述滚筒排出的湿热气体路径最短,因而简化气路结构和提高运行效率。

其典型设计是:所述除湿转轮与所述滚筒同轴线布置。此为干衣机的整体结构最紧凑和接收所述滚筒排出的湿热气体最畅顺的结构。

所述滚筒干衣机典型设计之一是:

a)沿所述滚筒轴线方向,于干衣机箱体背板与所述滚筒底部之间,自所述滚筒后开口开始,依次排列滤网、冷凝器的加热表面以及除湿转轮的左端面和右端面;

b)除湿转轮沿所述滚筒轴线方向的流通截面分为呈大扇形的吸湿区和呈小扇形的再生区,且各有流道:

——除湿转轮主风机的进风口沿所述滚筒轴线方向贴靠所述吸湿区右端面,出风口通往所述滚筒的腔体;

——再生循环风机的出风穿越电加热器通往所述再生区左端面,再生区右端面的出风穿越所述冷凝器的冷却表面后,返回再生循环风机的进风口。

该干衣机的除湿空气流动为闭环,比较节能。

所述滚筒干衣机典型设计之二是:

a)沿所述滚筒轴线方向,于干衣机箱体背板与所述滚筒底部之间,自所述干衣机箱体背板开始,依次排列滤网、冷凝器的冷却表面、第1电加热器、除湿转轮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以及滚筒左端开口;

b)除湿转轮沿所述滚筒轴线方向的流通截面分为呈大扇形的吸湿区和呈小扇形的再生区,且各有流道:

——于所述干衣机箱体背板开口设置主风机,其进风口通往滚筒右端开口;

——再生循环风机的出风穿越第2电加热器通往所述再生区右端面,再生区左端面的出风穿越所述冷凝器的冷却表面后,返回再生循环风机的进风口。

该干衣机的除湿空气流动为开环,有利于缩短干衣时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典型设计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传统滚筒干衣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滚筒干衣机结构主视示意图及其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滚筒干衣机转轮除湿机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滚筒干衣机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滚筒干衣机结构主视示意图及其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滚筒干衣机转轮除湿机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滚筒干衣机控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滚筒干衣机是以本申请发明人专利公布CN205821818U所述一种直排式滚筒干衣机传统基本结构为基础,改进而成。该传统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包括机体的外壳12,该机体的外壳12包括箱体前盖4和箱体后盖5。箱体后盖5靠下部位置开设百叶窗51供外部环境空气进入外壳12内腔。外壳12于其一侧面适当位置,如箱体前盖4下方,设机体的进风口13。该进风口13往机体内,朝滚筒3腔体左端面的开口方向,依次设用于阻挡杂物的隔栅1和电加热器2。电加热器2的气流出口通往滚筒3腔体左端面的开口;

——滚筒3旋转支承于外壳12内的支撑结构,离心式叶轮7旋转支承于滚筒3转轴,电动机9轴伸以多楔带轮90经压轮张紧的多楔带传动滚筒3以较低速度旋转,同时经皮带轮91、皮带(图中未示出)和皮带轮31带动离心式叶轮7以较高速度在蜗壳8内旋转。离心式叶轮7轴向的进风口通往滚筒3腔体右端面的开口,蜗壳8周壁流道的出风口通往贯穿箱体后盖5一圆孔固定的机体出风口6。出风口6与蜗壳8可一体化成形。

——电动机9带动滚筒3和离心式叶轮7转动时,在离心式叶轮7旋转导致的负压作用下,机外环境空气依次通过进风口13、隔栅1、电加热器2、滚筒3腔体、离心式叶轮7和蜗壳8,排往机体出风口6。经过隔栅1过滤和电加热器2加热的的清洁热气流掠过在旋转的滚筒3腔体中翻动的衣物32使其干燥,所产生的湿热空气即经机体出风口6被排出机体外。

本发明第1实施例滚筒干衣机对图1所示传统基本结构的改进,主要是其中的离心式叶轮7及其蜗壳8以及对其传动的皮带轮91、皮带和皮带轮31等被拆除,所腾出的空间用于设置转轮除湿机构,具体为:

a)如图2所示,沿滚筒3轴线方向,于干衣机外壳12箱体背板5与滚筒3底部之间,自滚筒3后开口开始,依次排列滤网102、冷凝器104的加热表面以及除湿转轮105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冷凝器104属于由被间隔开的加热表面和冷却表面组成的间壁式热交换器;

b)如图3所示,除湿转轮105沿滚筒3轴线方向的流通截面分为呈大扇形的吸湿区和呈小扇形的再生区,且各有流道:

——除湿转轮105主风机7的进风口沿所述滚筒轴线方向贴靠除湿转轮105吸湿区右端面,出风口通往滚筒3的腔体;

——再生循环风机110的出风穿越电加热器109通往所述再生区左端面,再生区右端面的出风穿越冷凝器104的冷却表面后,返回再生循环风机110的进风口。

c)如图3所示,在主风机7的进风流道设置温控器106,用于检测和控制干衣气流温度;在除湿转轮再生区的气流入口设置温控器108,用于检测和控制再生气流温度;在冷凝器104加热表面的上游设置温湿度传感器103,用于检测和控制干衣状况;收集冷凝器104产生的冷凝水的水箱114,设置水位传感器103,用于检测和控制水箱114的水位;

d)如图4所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干衣机控制器112检测来自温控器106、温控器108、温湿度传感器103和水位传感器103的信号,按照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机9、转轮电动机111、主风机7、再生循环风机110和电加热器109的运行。

按照上述结构,电动机9带动滚筒3转动时,热气流掠过在旋转的滚筒3内腔中翻动的衣物使其干燥,滚筒3内腔排出的湿热气体被主风机7离心式叶轮的进风口于所贴靠的除湿转轮105的吸湿区右端面产生的负压抽吸,依次穿越滤网102、冷凝器104的加热表面以及除湿转轮105吸湿区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因此经冷凝器104的加热表面加热和除湿转轮105的吸湿区除湿后的空气,自主风机7出风口排出,沿外壳12箱体与滚筒3之间的空间或通道以及滚筒3柱身的反转翼的开缝或出气孔,返回滚筒3的腔体内。再生循环风机110的出风依次穿越电加热器109、除湿转轮105的再生区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冷凝器104的冷却表面后,返回再生循环风机110的进风口。

本发明第2实施例滚筒干衣机对图1所示传统基本结构的改进,同样主要是,其中的离心式叶轮7及其蜗壳8以及对其传动的皮带轮91、皮带和皮带轮31等被拆除,所腾出的空间用于设置转轮除湿机构,具体为:

a)如图5所示,沿滚筒3轴线方向,于干衣机箱体背板5与滚筒3底部之间,自干衣机外壳12箱体背板5开始,依次排列滤网102、冷凝器104的冷却表面、PTC加热器116、除湿转轮105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以及滚筒3左端开口;

b)如图5所示,除湿转轮105沿滚筒3轴线方向的流通截面分为呈大扇形的吸湿区和呈小扇形的再生区,且各有流道:

——于干衣机箱体背板5开口设置主风机7,其进风口经风道通往滚筒3右端前盖4附近设有滤网117的开口;

——再生循环风机110的出风依次穿越电加热器109、除湿转轮105再生区右端面、左端面、冷凝器104的冷却表面后,返回再生循环风机110的进风口;

c)如图6所示,在主风机7的进风流道设置温控器106,用于检测和控制干衣气流温度;在除湿转轮再生区的气流入口设置温控器108,用于检测和控制再生气流温度;在冷凝器104加热表面的上游设置温湿度传感器103,用于检测和控制干衣状况;收集冷凝器104产生的冷凝水的水箱114,设置水位传感器103,用于检测和控制水箱114的水位;

d)如图7所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干衣机控制器112检测来自温控器106、温控器108、温湿度传感器103和水位传感器103的信号,按照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机9、转轮电动机111、主风机7、再生循环风机110和电加热器109的运行。

按照上述结构,主风机7在滚筒3内腔产生的负压驱动环境空气自背板5设置的滤网102进入,依次流经冷凝器104的冷却表面、PTC加热器116、除湿转轮105吸湿区的左端面和右端面,经滚筒3左端开口进入其内腔。电动机9带动滚筒3转动时,经除湿转轮105吸湿区除湿和PTC加热器116加热的干燥热气流掠过在旋转的滚筒3内腔中翻动的衣物使其干燥,所产生的湿热气体被主风机7负压抽吸自背板5后排往环境。再生循环风机110的出风依次穿越电加热器109、除湿转轮105的再生区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冷凝器104的冷却表面后,返回再生循环风机110的进风口。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如下设计修改:

1、第1、2实施例除湿转轮与滚筒均同轴线布置,此为干衣机的整体结构最紧凑和接收所述滚筒排出的湿热气体最畅顺的结构。当除湿转轮直径小于滚筒直径较多时,视内部机构布置的需要,除湿转轮与滚筒也可以同轴向但不同轴线,即轴线平行地布置。

2、第1、2实施例中,滚筒3旋转支承于外壳12内的支撑结构,由电动机9轴伸以多楔带轮经压轮张紧的多楔带传动滚筒3以较低速度旋转。也可以参照专利公布CN113969495A等,由适当的电动机(包括盘式电动机)轴伸同轴线耦合传动滚筒,干衣机的结构可更紧凑。

3、第2实施例中,贯穿箱体后盖5一圆孔固定的风机7,可于所述圆孔沿轴线内移适当距离,可增大微型高速风机的排出风量。

相关技术
  • 一种安防柜用除湿机构
  • 一种用于粮仓检测系统的除湿机构
  • 一种安检仪滚筒与输送带调节机构
  • 一种靠版辊与版滚筒的离合压自动调节机构
  • 一种印刷机的大滚筒升降机构
  • 内筒、滚筒洗衣机以及滚筒干衣机
  • 内筒、滚筒洗衣机以及滚筒干衣机
技术分类

0612011619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