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机油集滤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机油集滤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油集滤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用机油集滤器,当车辆处于急加速或者倾斜状态下时,油底壳内的机油会低于油泵的吸油口的局部,出现吸油口吸空的现象,造成发动机润滑系统恶化,机油泵损坏,从而导致发动机及零部件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机油集滤器,可以改善吸油口吸空的现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机油集滤器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包括:油底壳;吸油管,所述吸油管的吸油口伸入所述油底壳;集油罩,所述集油罩设于所述油底壳内,且所述集油罩的下端可与所述油底壳的底壁磁吸,所述集油罩套设于所述吸油管外且使所述吸油口被所述集油罩罩设,所述吸油管相对所述集油罩可倾斜,在所述吸油管与所述油底壳发生倾斜时,所述集油罩可维持铅直状态并与所述油底壳的底壁的抬高区域磁吸,在所述油底壳与所述吸油管回正时,所述集油罩的抬高区域回落并与所述集油罩分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通过在吸油管外套设能够罩住吸油口的集油罩,在发动机倾斜时,通过集油罩与油底壳的磁性吸附,使集油罩内的机油液面形成封定,保证吸油口始终浸没在集油罩内的油液内,不会产生吸空的现象,从而避免造成发动机润滑系统恶化,避免机油泵损坏,保护发动机及零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罩的下端的整周或周向多处可与所述油底壳的底壁磁吸,且所述吸油管相对所述集油罩在整周或周向多个位置可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罩包括罩体和设于所述罩体下端的端部件,所述端部件为配重件、或磁吸件、或磁吸配重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部件为围绕所述罩体整周的环形结构,或者,所述端部件为多个且沿所述罩体的周向间隔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包括弹性伸缩套管,所述端部件设于所述弹性伸缩套管的下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包括上罩段和下罩段,所述上罩段与所述吸油管套接,所述下罩段为所述弹性伸缩套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罩的上端与所述吸油管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所述连接机构约束所述集油罩的极限倾斜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罩包括弹性伸缩套管和设于所述弹性伸缩套管下端的磁吸配重件,所述极限倾斜角度为arctan[(H1-F/K)/R],其中,H1为在回正状态下所述磁吸配重件的下端距离所述油底壳的底壁的铅直距离,F为所述磁吸配重件的磁力,K为所述弹性伸缩套管的弹力系数,R为所述弹性伸缩套管的半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罩的上部具有单向排气口,以允许所述集油罩内的气体单向向外排出。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机油集滤器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机油集滤器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油集滤器100;油底壳1;磁吸区域11;吸油管2;吸油口20;管体21;管口件22;集油罩3;罩体31;上罩段311;下罩段312;弹性伸缩套管310;端部件32;单向排气口33;连接机构4;车体200;车辆1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100。

如图1所示,机油集滤器100包括:油底壳1、吸油管2和集油罩3。

如图1所示,吸油管2的吸油口20伸入油底壳1,集油罩3设于油底壳1内,且集油罩3的下端可与油底壳1的底壁磁吸,集油罩3套设于吸油管2外且使吸油口20被集油罩3罩设,吸油管2相对集油罩3可倾斜,以在吸油管2与油底壳1发生倾斜时,集油罩3可维持铅直状态并与油底壳1的底壁的抬高区域磁吸。在油底壳1与吸油管2回正时,集油罩3的抬高区域回落并与集油罩3分离。

例如,机油集滤器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油底壳1和吸油管2均与车辆1000的车体200是相对静止的,即跟随车体200同步运动。如果车辆1000平稳运行,则油底壳1和吸油管2呈现回正状态,油底壳1和吸油管2均可以铅直设置(例如图1所示),如果车辆1000发生倾斜,则油底壳1和吸油管2跟随车体200呈现倾斜状态(例如图2所示)。铅直方向即平行于重力方向,倾斜则指的是与重力方向呈非零夹角。

如图2所示,当油底壳1倾斜时,油底壳1的底壁的局部会抬高,但由于集油罩3仍然维持铅直状态并没有发生倾斜,且集油罩3套设在吸油管2上相对吸油管2的轴向位置不变,从而使得集油罩3的高度位置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这样,油底壳1的底壁由于倾斜而形成的抬高区域,会靠近高度不变集油罩3并与集油罩3发生磁吸,从而可以通过集油罩3与油底壳1的底壁的磁吸,有效地避免集油罩3内灌入空气,当吸油口20吸油时,集油罩3可以利用虹吸原理吸入油底壳1内的机油,维持集油罩3内的液面稳定不降低,进而使得位于集油罩3内的吸油口20始终浸没在油液内,不会出现吸空的问题,保证了机油集滤器100的工作可靠性。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机油集滤器,如图3所示,吸油管A外并没有套设集油罩,在车辆正向爬坡、倒车爬坡、侧向行驶以及急加速急减速时,油底壳B和吸油管A发生倾斜,如图4所示,油底壳B内的机油液面相对吸油管A发生变化,存在吸油口C局部位于油底壳B内的油液面之上,吸油管A吸空的现象,造成发动机润滑系统恶化,机油泵损坏,从而导致发动机及零部件破坏。

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100,通过在吸油管2外套设能够罩住吸油口20的集油罩3,在车辆1000倾斜时、或者说发动机倾斜时,通过集油罩3与油底壳1的磁性吸附,使集油罩3能够利用虹吸原理吸取机油,对集油罩3内的机油液面形成封定,保证吸油口20始终浸没在集油罩3内的油液内,不会产生吸空的现象,从而避免造成发动机润滑系统恶化,避免机油泵损坏,保护发动机及零部件。

为解决上述吸空的问题,相关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机油集滤器结构,其安装在内燃机吸油系统中,用于将来自油底壳的机油中有害杂质滤除后通过吸油管、机油泵进而供给曲轴、连杆和活塞,机油集滤器结构的进油口为具有高度的圆环,且进油口的前端的高度小于进油口的后端的高度,由于进油口的后端的开口较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刹车时的吸空风险。然而,此种结构具有方向性要求,当车辆发生前后左右倾斜状态时,则无法有效地避免进油口的吸空现象,仍然存在造成发动机润滑系统恶化,机油泵损坏,导致发动机及零部件破坏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集油罩3的下端的整周或周向多处可与油底壳1的底壁磁吸,且吸油管2相对集油罩3在整周或周向多个位置可倾斜。例如,作若干不同的轴截面(即过集油罩3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吸油管2的中心轴线在每个轴截面内相对集油罩3的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都可以变化,从而当油底壳1朝向不同方向倾斜时,都基本能够实现集油罩3与油底壳1的磁吸,避免吸油口20的吸空现象,进而可以有效地解决车辆1000在急刹车、或前后左右倾斜等多种情景下的吸空现象,适用场景广泛充分,更加可靠地保证机油泵可以正常工作。

由此,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100,吸油管2相对集油罩3在前后左右各方向上有一定的角度变化空间,从而在发动机发生前后左右倾斜时,集油罩3的下端能吸附在油底壳1的抬高区域,避免集油罩3内灌入空气,保证集油罩3内呈现液封状态,从而保证吸油管2的吸油口20一直维持在液面之下,避免吸空现象。因此,可较为有效地解决车辆1000正向爬坡、倒车爬坡、侧向行驶以及急加速急减速时,由于机油液面随着运动而发生变化,导致机油集滤器100的吸油口20在机油液面之上,形成的吸空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集油罩3可维持铅直状态的方式不限,例如,集油罩3的质量较重,或者设置有配重块,以使集油罩3能够克服集油罩3与吸油管2连接位置的阻力,保证在吸油管2发生倾斜时,集油罩3可以维持铅直状态。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集油罩3可以包括罩体31和设于罩体31下端的配重件。由此,只需对配重件的材质进行合适选择,就可以简单且可靠地利用配重件使集油罩3维持铅直状态,而罩体31的材质不限可以根据形状和可靠性等要求进行选择,使得集油罩3的整体性能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集油罩3与油底壳1的底壁实现磁吸的方式不限。

例如,在油底壳1方面,油底壳1的底壁本身可以为磁吸材质(例如铁或者具有磁粉),或者,油底壳1的底壁本身为非磁吸材质,但在油底壳1的底壁安装磁吸材料件(例如铁片或者磁铁片)等等。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底壳1整体为磁吸材质件。由此,便于加工,且成本较低。例如,油底壳1整体为铁壳等等。

例如,在集油罩3方面,集油罩3本身可以为磁吸材质(例如铁或者具有磁粉),或者,集油罩3包括磁吸附件(例如铁或者磁铁)等等。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油罩3包括罩体31和设于罩体31下端的磁吸件(例如铁或者磁铁),采用磁吸件作为磁吸附件,从而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实现集油罩3与油底壳1的底壁的磁吸,对罩体31的结构形状和选材都没有影响,可以灵活设计罩体31的形状和材料,提高集油罩3的整体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集油罩3包括罩体31和设于罩体31下端的磁吸配重件,磁吸配重件集成磁吸件和配重件的功能,例如可以是磁铁或者铁块等等。

由此,只需对磁吸配重件的材质进行合适选择,就可以简单且可靠地利用磁吸配重件使集油罩3维持铅直状态、以及实现与油底壳1的底壁的磁吸,而罩体31的材质不限可以根据形状和可靠性等要求进行选择,使得集油罩3的整体性能更好。而且,由于磁吸配重件集成有磁吸和配重双重功能,可以简化结构、实现结构小型化。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罩体31的下端同时设置配重件和磁吸件,配重件与磁吸件是分别单独的零件。

如上,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集油罩3,如图1所示,集油罩3可以包括罩体31和设于罩体31下端的端部件32,端部件32可以为配重件、或磁吸件、或磁吸配重件。具体地,端部件32(即配重件、或磁吸件、或磁吸配重件)可以为围绕罩体31整周的环形结构,从而便于加工,且当磁吸件或磁吸配重件为环形时,无论倾斜角度如何,都可以较好地实现磁吸效果。或者,端部件32(即配重件、或磁吸件、或磁吸配重件)也可以为多个且沿罩体31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由此,可以降低成本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磁吸件或磁吸配重件为围绕罩体31整周的环形结构时,集油罩3的下端的整周可与油底壳1的底壁磁吸。可以理解的是,当磁吸件或磁吸配重件为多个且沿罩体31的周向间隔开设置时,集油罩3的下端的周向多处可与油底壳1的底壁磁吸。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罩体31可以包括弹性伸缩套管310,端部件32设于弹性伸缩套管310的下端。由此,一方面,在集油罩3与油底壳1的底壁磁吸时,可以利用弹性伸缩套管310实现缓冲,改善集油罩3与油底壳1的底壁之间的冲击,另一方面,在油底壳1由于倾斜比较靠近集油罩3时,就可以利用弹性伸缩套管310的可伸长,使得集油罩3与油底壳1的底壁尽早磁吸,更加可靠地避免出现吸油管2吸空的现象。例如,弹性伸缩套管310可以选用柔性耐腐蚀的橡胶波纹弹簧管等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弹性作用且使用寿命较长。

可选地,如图1所示,罩体31可以包括上罩段311和下罩段312,上罩段311与吸油管2套接,下罩段312为弹性伸缩套管310。由此,在上罩段311加工时,无需选择具有弹性的材料,从而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工上罩段311,并将上罩段311加工为有利于与吸油管2装配且有利于集油的形状,从而保证上罩段311与吸油管2的连接有效性,并且有利于保证集油效果。例如,可以将上罩段311加工为横截面自下向上渐缩的形式等等。

集油罩3的上部具有单向排气口33,以允许集油罩3内的气体单向向外排出,也就是说,集油罩3外的气体不能通过单向排气口33进入集油罩3内,而集油罩3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单向排气口33排出到集油罩3外。具体而言,可能存在气泡等进入集油罩3内部,当车辆1000静止时,可以利用压差将集油罩3内的气体从单向排汽口排出,从而保证后续使用时,集油罩3内部可以充满油液,有效地避免吸油管2吸空现象。

例如在图1所示的可选示例中,单向排气口33可以设置在集油罩3的最高位置,这样,在车辆1000静止时,油底壳1和吸油管2回正,机油可以从集油罩3回到油底壳1内,机油没过单向排气口33,单向排气口33可以排出集油罩3内进入的空气,保持集油罩3内充满机油液体。

需要说明的是,吸油管2的结构不限,例如可以包括管体21和设于管体21下端的管口件22,管口件22的下端形成吸油口20,管口件22可以形成为自上向下渐扩的形式,从而有利于吸油,提高吸油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上文所述的“集油罩3维持铅直状态”当作广义理解,并不是要求集油罩3完全不能晃动,集油罩3也可以在不稳定的外力作用下稍微倾斜,但是随着外力的消失,集油罩3仍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恢复铅直状态。当然,也可以将集油罩3设置为始终完全铅直、不能倾斜的实施例,这里不作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集油罩3的上端与吸油管2通过连接机构4相连,连接机构4约束集油罩3的极限倾斜角度,也就是说,集油罩3只能在极限倾斜角度范围内倾斜波动,倾斜波动的角度不会超过极限倾斜角度。

由此,在油底壳1回正时,集油罩3即使在磁吸的作用下会被油底壳1拉动稍微倾斜,但是倾斜角度也不会超过极限倾斜角度,从而保证集油罩3能够与油底壳1脱离磁吸配合,彼此分开以回到初始分离的状态,例如图1所示,初始状态下,集油罩3间隔开地设于油底壳1的底壁的上方。

此外,通过采用连接集油罩3与吸油管2的连接机构4来限定集油罩3的极限倾斜角度,无需单独设置限定极限倾斜角度的结构件,从而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限制集油罩3的极限倾斜角度。

例如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连接机构4可以为球动连接装置,球动连接装置包括外球体和内球体,外球体套设在内球体外,内球体套设于吸油管2以与吸油管2同步转动,外球体与集油罩3相连,从而可以实现吸油管2相对集油罩3在YZ平面多角度转动。例如,可以在外球体与内球体之间设置限位结构,以约束集油罩3的极限倾斜角度。或者,也可以将外球体设置为质量足够抵抗油底壳1与集油罩3的磁吸作用,以限制集油罩3只能在极限倾斜角度范围内倾斜。

又例如,连接机构4还可以包括限制组件,限制组件可以包括基体和限位件,基体的质量较大活动连接至车架以呈现常铅直的状态,限位件位于基体与集油罩3之间,以限定集油罩3相对基体的转动角度范围,从而可以限定集油罩3的极限倾斜角度。或者,限制组件可以包括基体和执行件,基体的质量较大活动连接至车架以呈现常铅直的状态,执行件设于基体且作用于集油罩3,以限制集油罩3只能在设定的转动角度范围内波动,从而可以限定集油罩3的极限倾斜角度。例如,执行件可以为电磁执行机构等等。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油底壳1的转动以及油底壳1与集油罩3的磁吸作用并不会影响基体的铅直状态。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集油罩3包括弹性伸缩套管310和设于弹性伸缩套管310下端的磁吸配重件,极限倾斜角度为arctan[(H1-F/K)/R],其中,H1为在回正状态下磁吸配重件的下端距离油底壳1的底壁的铅直距离,F为磁吸配重件的磁力,K为弹性伸缩套管310的弹力系数,R为弹性伸缩套管310的半径。由此,集油罩3的设计巧妙,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进行相关设计,利用连接机构4对极限倾斜角度的限制以及弹性伸缩套管310的弹性,使得集油罩3与油底壳1可以可靠分离。

简言之,通过设计,使得集油罩3的倾斜角度B<arctan[(H1-F/K)/R],从而满足集油罩3与油底壳1分离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的倾斜角度A可以满足,当A<arctan[(H1-F/K)/R],则集油罩3与油底壳1无法实现磁吸,而当arctan[(H1-F/K)/R]≤A<arctanH2/R+B时,则集油罩3可以与油底壳1磁吸,其中,H2为弹性伸缩套管310的轴长。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车辆1000,如图5所示,包括根据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100。例如,车辆1000可以包括车体200,机油集滤器100设置在车体200上。由此,可以提高车辆1000的可靠性。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100。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用机油集滤器,当车辆处于急加速或者倾斜状态下时,油底壳内的机油会随着运动或重力作用变化,出现油泵吸油口吸空的现象,造成发动机润滑系统恶化,机油泵损坏,从而导致发动机及零部件破坏。为解决该技术问题,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机油集滤器结构,其安装在内燃机吸油系统中,用于将来自油底壳的机油中有害杂质滤除后通过吸油管、机油泵进而供给曲轴、连杆和活塞,机油集滤器结构的进油口为具有高度的圆环,且进油口的前端的高度小于进油口的后端的高度,由于进油口的后端的开口较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刹车时的吸空风险。然而,此种结构具有方向性要求,当车辆发生前后左右倾斜状态时,则无法有效地避免进油口的吸空现象,仍然存在造成发动机润滑系统恶化,机油泵损坏,导致发动机及零部件破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油集滤器100,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100,可以保证吸油口20始终浸没在集油罩3内的机油液面下,使得吸油口20处一直都有机油存在,避免吸空现象,保证机油泵可以正常工作。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100,在吸油管2外加装了集油罩3,集油罩3包括弹性伸缩套管310(例如耐腐蚀性橡胶波纹弹簧圈)和设于弹性伸缩套管310下端的磁吸配重件(例如带有弱磁性质量块),集油罩3通过软连接(即连接机构4)安装在吸油管2上。

当车辆1000出现加速、或爬坡、或侧倾等情况时,集油罩3在磁吸配重件的重力和弱磁性作用下,局部吸附油底壳1的抬高区域,压缩弹性伸缩套管310,避免空气进入集油罩3,使得集油罩3利用虹吸原理从集油罩3的其它侧(即未与油底壳1磁吸的位置)吸油。

由此,在机油集滤器100处于工作状态下,吸油管2通过吸油口20吸入机油,由于集油罩3与油底壳1的抬高区域磁吸形成局部密封,从而有效地避免集油罩3内灌入空气,使得集油罩3可以利用虹吸原理从油底壳1内吸入机油,进而保证集油罩3内的液位不降,而集油罩3外的液位下降,有效地避免吸油口20的吸空现象。

其中,集油罩3的下端的整周可与油底壳1的底壁磁吸,且吸油管2相对集油罩3在整周可倾斜,即作若干不同的轴截面(即过集油罩3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吸油管2的中心轴线在每个轴截面内相对集油罩3的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都可以变化,从而无论油底壳1的倾斜方向如何,都基本能够与集油罩3形成磁吸,避免吸油口20的吸空现象,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车辆1000在急刹车、前后左右倾斜等多种情景下的吸空现象,适用场景广泛充分,更加可靠地保证机油泵可以正常工作。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油集滤器100,集油罩3通过连接机构4(例如球动连接装置)安装在吸油管2上,球动连接装置可以保证吸油管2相对集油罩3在前后左右各方向上有一定的角度变化空间,从而在发动机发生前后左右倾斜时,利用自由状态的磁吸配重件随坡度或者运动的变化而保持铅直不变,能吸附在油底壳1的抬高区域,避免集油罩3内灌入空气,保证集油罩3内呈现液封状态,从而保证吸油管2的吸油口20一直维持在液面之下,避免吸空现象。因此,可解决车辆1000正向爬坡、倒车爬坡、侧向行驶以及急加速急减速时,由于机油液面随着运动而发生变化,导致机油集滤器100的吸油口20在机油液面之上,形成的吸空现象。

此外,弹性伸缩套管310(例如耐腐蚀性橡胶波纹弹簧圈)保证磁吸配重件在吸附油底壳1时不会产生噪声或者振动撞击等,由倾斜状态回到水平状态时,利用重力运作、球动连接装置的限位角度以及弹性伸缩套管310的弹性,使得磁吸配重件与油底壳1脱开,机油集滤器100可以回位。其中,球动连接装置限制集油罩3的倾斜角度小于arctan[(H1-F/K)/R],保证车辆1000回到水平状态时,即油底壳1和吸油管2从倾斜状态到恢复铅直状态的过程中,弹性伸缩套管310被拉长,当拉力大于磁性吸附力时,磁吸配重件与油底壳1可以脱开。

另外,集油罩3上设有单向排气口33,单向排气口33使得集油罩3内的气体可以单向向外排出,而集油罩3外的气体不会通过单向排气口33进入集油罩3内。单向排气口33可以设置在集油罩3的至高点处,在车辆1000静止状态,集油罩3内的机油可以回到油底壳1,没过排气口,排除集油罩3内进入的空气,保持集油罩3内充满机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1000的类型不限,且车辆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纳米碳颗粒-多孔骨架复合材料、其金属锂复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多孔碳骨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其金属锂复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一种Pd纳米颗粒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低温和常温储氢应用
  • 空心多孔碳球负载纳米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储氢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分类

0612011651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