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透明显示屏的应用场景尚不成熟,应用方向主要在透明橱窗、抬头显示等,应用在透明橱窗上存在透过率提高导致整体亮度降低从而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应用在抬头显示上存在为保证信息量和显示效果所需求的像素密度而导致的透过率不佳从而有存在暗光下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透明显示屏的本质需求是屏后显示图像和屏上显示信息的同时复合,也就是增强现实。但现有的透明显示屏由于技术尚不成熟,存在结构复杂、显示效果不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结构简单且显示效果更佳。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显示数据信号线、显示扫描信号线和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

光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的一侧;及

发光器件,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和所述光传感器上;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及与所述出光面在第一方向上相背的背光面,所述光传感器具有感光面及与所述感光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背的非感光面,所述非感光面靠近所述出光面,所述感光面靠近所述背光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阳极,所述阳极位于所述光传感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光传感器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同层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器位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光传感器被配置为将其感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给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背景图像信号并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显示背景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源信号线、显示数据信号线及至少一条显示扫描信号线;多个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中至少包括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

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感光驱动电路,所述感光驱动电路包括感光扫描信号线和多个感光薄膜晶体管,多个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和第三感光薄膜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显示数据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感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感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三感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连接;

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其中一条所述显示扫描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感光扫描信号线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信号转换组件和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信号转换组件电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组件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信号转换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光传感器感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背景图像信号传输给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接收所述背景图像信号并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显示背景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信号转换组件和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信号转换组件电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组件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信号转换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光传感器感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背景图像信号并传输给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接收所述背景图像信号、使所述背景图像信号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信号叠加,并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显示背景图像和显示图像。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将光传感器集成于显示面板内,结构更简单,且所述光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一侧的光,以显示背景图像,能够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与光传感器感测的背景图像同时复合,以实现真实透明显示,能够有效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堆叠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堆叠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本申请可以在不同实施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100;

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衬底100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200;

光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一侧;

发光器件400,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和所述光传感器上;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101及与所述出光面101在第一方向上相背的背光面102,所述光传感器具有感光面3001及与所述感光面300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背的非感光面3002,所述非感光面3002靠近所述出光面101,所述感光面3001靠近所述背光面102,即所述光传感器的所述感光面3001用于感测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背光面102一侧的环境光。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出光面101的方向。

所述衬底100用于支撑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发光器件400等膜层结构;所述衬底100的材料可以是刚性材料或柔性材料。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器件400发光以显示画面。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200,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0上的第一有源层210、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层210一侧的第一栅极220、位于所述第一栅极220上的第一源极230和第一漏极240,其中,所述第一源极230和所述第一漏极240分别与所述第一有源层210电连接。所述第一有源层210的材料可以是IGZO、LTPS等。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可以是顶栅结构或底栅结构,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也可以是多栅极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所述光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102一侧的光,所述光传感器感测到的光信号最终转换成背景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如图1-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背的出光面101和背光面102,所述出光面101用于显示图像,所述背光面102一侧的环境光自所述衬底100的背光面102入射至所述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感测到光信号,所述光信号经转换形成背景图像信号,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101显示所述背景图像。其中,图1为单面双边绑定金属走线103的显示面板结构,图2为双面单边绑定金属走线103的显示面板结构。

所述发光器件400用于发光以显示画面,所述发光器件400包括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上的阳极410、位于所述阳极410上的有机功能层420、位于所述发光层上的阴极430。其中,所述有机功能层4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等。

本申请的所述显示面板通过将所述光传感器集成在所述显示面板内,利用所述光传感器感测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102一侧的环境光,并将所述光传感器感测到的光信号转换成背景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101,以实现透明显示面板显示真实背景图像,实现增强现实,提高透明显示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阳极410位于所述光传感器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且所述阳极41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光传感器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

在透明显示面板结构中,所述阳极410为非透明结构,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包含非透明金属走线,因此,往往将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设置在所述阳极410的下方,以避免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对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区域产生影响。同理,所述光传感器包含非透明的金属走线,为避免所述光传感器影响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效果,将所述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阳极410的下方,使所述阳极410覆盖所述光传感器。

在本申请中,所述光传感器可以集成在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任意一侧。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所述显示面板结构进一步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衬底100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光传感器,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同层设置;发光器件400,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和所述光传感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感光薄膜晶体管300,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同层设置。

其中,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0一侧的第二有源层310、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层310一侧的第二栅极320,位于所述第二栅极320远离所述第二有源层310一侧的第二源极330和第二漏极340,所述第二源极330和所述第二漏极340分别与所述第二有源层310电连接。所述第二有源层310的材料可以是硅基材料、量子点材料等,例如a-Si。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可以是顶栅结构或底栅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位于所述衬底100一侧的有源层、位于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衬底100一侧的第一栅极绝缘层201、位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201远离所述有源层一侧的栅极、位于所述栅极远离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201一侧的第一钝化层202、位于所述第一钝化层202远离所述栅极一侧的源漏极层、位于所述源漏极层远离所述第一钝化层202一侧的第一平坦层203、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203远离所述源漏极层一侧的阳极410、位于所述阳极410远离所述第一平坦层203一侧的像素定义层401、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401的开口内的有机功能层420、位于所述有机功能层420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401的阴极430以及位于所述阴极430远离所述有机功能层420一侧的封装层500。其中,所述有源层包括第一有源层210和第二有源层310,所述栅极包括第一栅极220和第二栅极320,所述源漏极层包括第一源极230、第一漏极240、第二源极330和第二漏极340。所述第一有源层210、所述第一栅极220、所述第一源极230和所述第一漏极240构成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所述第二有源层310、所述第二栅极320、所述第二源极330和所述第二漏极340构成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同层设置,即所述第一有源层210与所述第二有源层310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栅极220和所述第二栅极320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源极230、所述第一漏极240、所述第二源极330和所述第二漏极340同层设置,在相同的制程中同时形成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和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的各个膜层,能够简化工艺流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衬底100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光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发光器件400,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和所述光传感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感光薄膜晶体管300,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衬底100、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及所述发光器件400的结构与图3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区别仅在于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的各个膜层的设置位置与图3实施例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有源层310位于所述第一栅极220远离所述第一有源层210的一侧,所述第二栅极320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层310远离所述第一栅极220的一侧,所述第二源极330和所述第二漏极340位于所述第二栅极320远离所述第二有源层310的一侧,所述第二有源层310与所述第二栅极320之间还设有第二栅极绝缘层301,所述第二栅极320与所述第二源极330和所述第二漏极340之间还设有第二钝化层302,且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不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衬底100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光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靠近所述衬底100的一侧;发光器件400,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和所述光传感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感光薄膜晶体管300,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靠近所述衬底10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可以整体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下方或部分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下方。

如图5所示,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整体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下方,即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的所述第二有源层310、所述第二栅极320、所述第二源极330和所述第二漏极340整体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和所述衬底100之间。

如图6所示,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部分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下方,即所述第二有源层310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层210下方,所述第二有源层31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有源层210在所述衬底100上的投影,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可以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共栅极,或单独设置所述第二栅极320,所述第二源极330和所述第二漏极34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源极230和所述第一漏极240的远离所述第一栅极220的一侧,使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包围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该结构的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能够吸收环境光并起到阻隔环境光对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影响,起到遮光层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衬底100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光传感器,位于所述衬底100远离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一侧;发光器件400,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和所述光传感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感光薄膜晶体管300,位于所述衬底100远离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衬底100、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所述发光器件400的结构与图3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300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背光面102,即位于所述衬底100远离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一侧。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有源层310位于所述衬底100远离所述第一有源层210的一侧,所述第二栅极320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层310远离所述衬底100的一侧,所述第二源极330和所述第二漏极340位于所述第二栅极320远离所述第二有源层31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源极330和所述第二漏极340分别与所述第二有源层310电连接,其中,所述衬底100与所述第二有源层310之间还设有层间绝缘层304,所述第二有源层310与所述第二栅极320之间还设有第二栅极绝缘层301,所述第二源极330和所述第二漏极340与所述第二栅极320之间设有第二钝化层302,所述第二源极330和所述第二漏极340远离所述第二钝化层302的一侧设有第二平坦层303。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不同结构与工艺制作流程和电路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当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集成在同层时,工艺流程最为简单,但电路复杂程度相对较大;当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集成在不同层时,电路结构分层制作,难度降低,但工艺流程相对复杂。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可根据实际产品的需求对所述光传感器的集成结构进行选择。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种电路图,以7T1C像素驱动电路为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7T1C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本申请的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中集成了感光驱动电路。本申请的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感光驱动电路。

具体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显示数据信号线(Date)、多个显示扫描信号线和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电容(Cs)、第一电源信号线ELVSS及第二电源信号线ELVDD。其中,多个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T1、第二显示薄膜晶体管T2、第三显示薄膜晶体管T3、第四显示薄膜晶体管T4、第五显示薄膜晶体管T5、第六显示薄膜晶体管T6和第七显示薄膜晶体管T7;多个所述显示扫描信号线包括第一显示扫描信号线(Scan n)、第二显示扫描信号线(Scan n-1)和第三显示扫描信号线(Scan n-2)。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连接至所述显示数据信号线(Date),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T1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显示薄膜晶体管T2和所述第三显示薄膜晶体管T3,即电连接至节点N1,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显示扫描信号线(Scan n)连接。所述第二显示薄膜晶体管T2的源极连接至第二电源信号线ELVDD,所述第二显示薄膜晶体管T2的漏极连接至节点N1,所述第二显示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显示薄膜晶体管T4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显示薄膜晶体管T3的源极连接至节点N1,所述第三显示薄膜晶体管T3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四显示薄膜晶体管T4的源极,所述第三显示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与所述电容(Cs)的一端连接于节点N4。所述电容(Cs)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电源信号线ELVDD。所述第四显示薄膜晶体管T4的漏极连接至发光器件M的一端。所述发光器件M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源信号线ELVSS。所述第五显示薄膜晶体管T5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显示薄膜晶体管T3和所述第四显示薄膜晶体管T4,即电连接至节点N2,所述第五显示薄膜晶体管T5的漏极与所述电容(Cs)的一端连接于节点N3,所述第五显示薄膜晶体管T5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显示扫描信号线(Scan n-1)。所述第六显示薄膜晶体管T6的漏极连接至节点N3,所述第六显示薄膜晶体管T6的源极极连接至所述第七显示薄膜晶体管T7的漏极,所述第六显示薄膜晶体管T6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显示扫描信号线(Scan n-2)。所述第七显示薄膜晶体管T7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四显示薄膜晶体管T4和所述发光器件M,即电连接至节点N5,所述第七显示薄膜晶体管T7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显示扫描信号线(Scan n-2)连接于节点N6。

所述感光驱动电路包括感光扫描信号线(Scan Trans)和多个感光薄膜晶体管。其中,多个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和第三感光薄膜晶体管T10。

在所述感光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T1的漏极连接于节点N7,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的漏极,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且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显示扫描信号线(Scan n)连接于节点N8。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感光薄膜晶体管T10的漏极,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的栅极与所述感光扫描信号线(Scan Trans)连接。所述第三感光薄膜晶体管T10的源极连接至第一电源信号线ELVSS,所述第三感光薄膜晶体管T10的栅极连接至第一电源信号线ELVSS。

所述感光驱动电路包括感光信号通路,如图8所示,所述感光信号通路包括自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ELVSS,依次经所述第三感光薄膜晶体管T10、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节点N7至节点N1之间的线路。

所述感光信号通路包括一条单独的感光扫描信号线(Scan Trans),所述感光扫描信号线(Scan Trans)与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连接,当不需要显示背景图象时,所述感光扫描信号线(Scan Trans)可以控制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断开,即所述感光信号通路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与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连接、所述第三感光薄膜晶体管T10与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连接,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的栅极与所述感光扫描信号线(Scan Trans)连接。其中,所述感光扫描信号线(ScanTrans)导通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用来产生感光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用来控制感光数据信号的输入,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T9、第三感光薄膜晶体管T10同时打开,保证感光数据信号正常输入,以显示背景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和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T1均与所述第一显示扫描信号线(Scan n)连接,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与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T1形成互补电路且同时被所述第一显示扫描信号线(Scan n)驱动,即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T8与所述第一显示薄膜晶体管T1在同一时间只有其中一个可以打开,因此本申请的显示数据信号和感光数据信号不会互相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不限于7T1C结构,还可以是其他类型驱动电路结构。所述感光驱动电路的晶体管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例举的数量,可以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所述光传感器不限于薄膜晶体管型光传感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结构的光传感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衬底100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光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的一侧;发光器件400,位于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200和所述光传感器上;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101及与所述出光面101在第一方向上相背的背光面102,所述光传感器具有感光面3001及与所述感光面300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背的非感光面3002,所述非感光面3002靠近所述出光面101,所述感光面3001靠近所述背光面102。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集成所述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102一侧的环境光。所述光传感器将感测到的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102的光信号传输给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101显示真实背景图像,以实现透明显示面板的增强现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光传感器被配置为将其感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给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背景图像信号并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101显示背景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器直接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当所述光传感器感测到所述背光面102一侧的环境光信号时,所述光传感器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作为感光数据信号直接输出到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或者所述电信号经过放大或翻转或调制后作为数据信号传输给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例如传输给R像素的TFT的栅极,从而控制R像素的亮度,最终实现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101显示背景图像。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器直接将光信号传输给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以显示背景图像,其要求像素驱动电路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集成度,需要利用放大电路和翻转电路来调节电压,工艺相对复杂。因此,本申请还提出另一种显示装置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和信号转换组件,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信号转换组件电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光传感器感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背景图像信号传输给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接收所述背景图像信号并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101显示背景图像。所述信号转换组件包括MCU、CPU、GPU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完全显示背景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和信号转换组件,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信号转换组件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光传感器感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背景图像信号并传输给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接收所述背景图像信号、使所述背景图像信号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信号叠加,并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101显示背景图像和显示图像。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将光传感器集成于显示面板内,结构更简单,且所述光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一侧的环境光,以显示背景图像,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与光传感器感测的背景图像同时复合,以实现真实透明显示,能够有效提高显示效果。

综上,虽然本申请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市政工程检查井用攀爬装置
  •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检查井防坠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2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