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一种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灯具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LED舞台灯是舞台灯具的一种,是把LED灯珠作为光源应用到舞台灯光的一种新型灯具,随着LED技术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LED灯在舞台灯光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LED舞台灯的构成和LED照明用灯具类似,主要配件有外壳、LED灯珠、二次光学镜片、LED驱动电源、DIP 拨码开关、散热装置、外壳、安装支架等。

舞台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进行组装,参照图1,现有舞台灯包括底座101、连接板102、驱动电机103以及支架104,底座101与支架104通过连接板102实现转动连接。连接完成后,底座101提供支撑,驱动电机103驱动支架104转动以调节舞台灯的出光方向,从而实现不同的舞台效果。

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将支架104水平放置于工作平台,再在支架104的底部安装驱动电机103,再将连接板102与驱动电机103通过螺丝固定,安装过程中还需要旋转调节支架104与连接板102以对准螺丝孔,接着调整转动连接板102,使得连接板102正好与底座101的安装槽对齐,再将底座101与连接板102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连接,最后再将整个装置竖直放置,再对支座与连接板102的侧边进行固定连接。

上述步骤在组装舞台灯的零部件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的调整角度实现对齐以便于通过螺丝固定。因此,上述组装步骤较为繁琐,操作不便,极大地降低了舞台灯的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中舞台灯零部件组装步骤繁琐,操作不便,使得舞台灯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包括:底板;

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舞台灯底座,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舞台灯支架;

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辅正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之间,所述辅正机构用于辅正舞台灯连接板,以使得舞台灯连接板能够对准舞台灯底座的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夹持固定舞台灯底座,第二夹持机构夹持固定舞台灯支架,接着只需要启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相互靠近,相互靠近过程中,辅正机构辅正舞台灯连接板,从而使得底座、连接板以及支架均处于正确的组装位置,方便后续的螺丝固定。因此,本申请不需要多次调节连接板的位置,也不需要不断的旋转调节底座和支架的位置,能够有效节约组装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舞台灯零部件的组装效率,且还能有效保证组装质量。

可选的,所述底板开设有移动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和驱动件,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槽内,且所述移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丝杆的轴向方向相同,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板、两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移动板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两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面,两所述第一夹持板用于夹持固定舞台灯底座;

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移动板、两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移动板也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移动板与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内螺纹方向相反,两所述第二夹持板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面,两所述第二夹持板用于夹持固定舞台灯支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能够有效驱动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能够使得舞台灯底座和舞台灯支架能够对齐,以实现高效连接。其中,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位于移动槽内提高了二者移动的稳定性。通过相反的螺纹能够使得二者在丝杆的驱动下有效靠近或者远离。

可选的,所述辅正机构包括推移组件和顶升组件,所述推移组件用于沿垂直于所述移动槽延伸方向移动以抵接推动舞台灯连接板转动至第一位置,所述顶升组件用于上下移动以抵接处于第一位置处的连接板使得舞台灯连接板转动处于第二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舞台灯连接板与舞台灯支架转动连接,因而在固定好舞台灯支架后,连接板可能会相对于舞台灯支架有所转动,进而使得连接板无法有效与舞台灯底座的安装槽对齐。因此,先通过推移组件推动连接板转动至第一位置,再通过顶升组件推动连接板转动至第二位置,而第二位置使得连接板正好能够对齐舞台灯底座,从而方便后续的定位安装。通过两次配合能够有效保障辅正机构精准辅正连接板,从而方便后续的对齐安装。

可选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两根连杆、转动轴以及顶升杆,一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面转动连接,另一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面转动连接,且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顶升杆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顶升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槽的延伸方向,且所述顶升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板与所述第二移动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靠近时,能够带动两根连杆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所在的高度发生变化,进而使得顶升杆能够与连接板抵接,顶升杆继续上移能够带动连接板继续转动至第二位置,从而方便后续的对齐固定。

可选的,所述顶升杆设置为轻质空心杆,所述顶升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为平面用于抵接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升杆设置为轻质空心杆能够减重,从而使得两根连杆能够驱动顶升杆升降。顶升杆的平面能够增大与连接板的接触面积,从而驱动连接板转动至第二位置。

可选的,所述推移组件包括固定柱、推杆、推出件以及复位件,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之间,且还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侧,所述推杆与所述固定柱滑动连接,其中,所述推杆设置有上下两组,且两所述推杆的伸出长度不一致;

所述推出件驱动两所述推杆朝靠近所述第一移动板的方向移动以使得舞台灯连接板处于第一位置;

当所述顶升组件抵接舞台灯连接板后,所述复位件驱动两所述推杆朝远离所述第一移动板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顶升组件抵接舞台灯连接板后,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推杆朝远离所述第一移动板的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出件能够有效驱动推杆从侧边推动连接板,从而使得连接板的转动状态能够处于第一位置,这样能够保证后续顶升杆与连接板接触时,连接板始终处于第一位置,因而能够有效驱动连接板继续转动至第二位置。复位件驱动推杆复位能够减小推杆干扰顶升杆驱动连接板转动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推出件包括推出齿轮与推出齿条,所述固定柱开设有供安装所述推出齿轮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推出齿轮的两侧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侧壁滑动连接,且所述推出齿轮与所述推杆螺纹连接,所述推出齿条与所述第一移动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出齿条设置有齿段和无齿段,所述有齿段设置在所述推出齿条远离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侧,所述推出齿条的所述有齿段与所述推出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孔能够有效限制推出齿条的位移,使得推出齿条只能在推出齿轮的作用下旋转,从而通过螺纹驱动推杆移动,以使得推杆能够有效推动连接板移动至第一位置。

可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复位齿轮与复位齿条,所述固定柱开设有供安装所述复位齿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侧,所述复位齿轮的两侧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滑动连接,且所述复位齿轮与所述推杆螺纹连接,所述复位齿条与所述第二移动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齿条也设置有齿段和无齿段,所述有齿段设置在所述复位齿条靠近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侧,所述复位齿条的所述有齿段与所述复位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安装孔能够有效限制复位齿条的位移,使得复位齿条只能在复位齿轮的作用下旋转,从而通过螺纹驱动推杆反向移动,以使得推杆复位。且推出齿条和复位齿条的有齿段的位置不同,二者互不干扰。推杆推出时,推出齿条的有齿段驱动推杆移动,此时复位齿条的无齿段移动;推杆复位时,推出齿条移动至无齿段,而复位齿条的有齿段驱动推杆反向移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利用齿的位置设置,带动推杆推出和复位。既能保证连接板能够处于第一位置,还能使得推杆不干扰后续运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抵接板,所述复位齿条远离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抵接板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移动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抵接板,所述推动齿条远离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抵接板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能够提高推动齿条和复位齿条移动的稳定性,从而能够驱动推动齿轮和复位齿轮转动,保证推杆移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还包括拧紧机构,所述拧紧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侧,所述拧紧机构用于固定连接舞台灯底座与舞台灯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紧机构能够有效固定舞台灯底座与舞台灯连接板,进一步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不需要多次调节连接板的位置,也不需要不断的旋转调节底座和支架的位置,能够有效节约组装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舞台灯零部件的组装效率,且还能有效保证组装质量;

2.先通过推移组件推动连接板转动至第一位置,再通过顶升组件推动连接板转动至第二位置,而第二位置使得连接板正好能够对齐舞台灯底座,从而方便后续的定位安装;

3.拧紧机构能够有效固定舞台灯底座与舞台灯连接板,进一步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舞台灯部分零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的正视图(不含底板和固定柱)。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同视角方向的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结构示意图(不含底板和固定柱)。

图6是图5中A 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11、移动槽;2、驱动机构;21、丝杆;22、驱动件;3、第一夹持机构;31、第一移动板;32、第一夹持板;4、第二夹持机构;41、第二移动板;42、第二夹持板;5、辅正机构;51、推移组件;511、固定柱;5111、第一安装孔;5112、第二安装孔;512、推杆;513、推出件;5131、推出齿轮;5132、推出齿条;514、复位件;5141、复位齿轮;5142、复位齿条;52、顶升组件;521、连杆;522、转动轴;523、顶升杆;6、拧紧机构;61、拧紧电机;62、拧紧头;63、固定块;7、第一抵接板;8、第二抵接板;101、底座;102、连接板;103、驱动电机;10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附图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 “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

参照图2,一种舞台灯零部件多功能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驱动机构2、第一夹持机构3、第二夹持机构4、辅正机构5以及拧紧机构6。

参照图2和图3,底板1开设有移动槽11。驱动机构2包括丝杆21和驱动件22,丝杆21转动连接于移动槽11内,且移动槽11的延伸方向与丝杆21的轴向方向相同,驱动件22安装于底板1的一侧,驱动件22驱动丝杆21转动。其中,丝杆21与移动槽11壁可以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驱动件22可以选用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夹持机构3包括第一移动板31和两第一夹持板32。第一移动板31与丝杆21螺纹连接,两第一夹持板32连接于第一移动板31的一面,两第一夹持板32用于夹持固定舞台灯底座101。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第一移动板31通过移动块与丝杆21螺纹连接,移动块与移动槽11的大小相匹配,从而提高第一移动板31移动的稳定性。两第一夹持板32可以与第一移动板31固定连接,只需提前按照舞台灯底座101的尺寸设置好两第一夹持板32之间的距离即可。当然,两第一夹持板32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一移动板31滑动连接,从而可以调节两第一夹持板32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两第一夹持板32对不同型号的舞台灯底座101的适配性。

参照图2和图3,第二夹持机构4包括第二移动板41和两第二夹持板42。第二移动板41也与丝杆21螺纹连接,且第二移动板41与第一移动板31的内螺纹方向相反,两第二夹持板42连接于第二移动板41的一面,两第二夹持板42用于夹持固定舞台灯支架104。

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板41与丝杆21的螺纹连接方式与第一移动板31与丝杆21的螺纹连接方式一致,均可以通过移动块进行连接。同时,本实施中,两第二夹持板42与第二移动板4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与两第一夹持板32与第一移动板31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致,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滑动连接。

当需要对舞台灯的底座101和支架104进行安装时,先将连接板102与支架104转动连接,再将舞台灯底座101通过两第一夹持板32固定,舞台灯支架104通过两第二夹持板42固定,接着启动驱动件22,驱动丝杆21转动,丝杆21转动中通过螺纹驱动第一移动板31和第二移动板41相互靠近,从而带动舞台灯底座101与舞台灯支架104相互靠近。组装完成后,先取出安装完成后的舞台灯,再使得驱动件22驱动丝杆21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板31与第二移动板41相互远离。

由于第二移动板41与第一移动板31的内螺纹方向相反,因而丝杆21能够有效驱动第一移动板31和第二移动板41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示例的,丝杆21上的外螺纹方向为顺时针,第一移动板31的内螺纹为顺时针,第二移动板41的内螺纹为逆时针。

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丝杆21左右两端设置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此时,第二移动板41与第一移动板31的内螺纹方向相同。上述方式也能有效通过螺纹驱动第一移动板31与第二移动板41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参照图3和图4,辅正机构5包括推移组件51和顶升组件52,推移组件51用于沿垂直于移动槽11延伸方向移动以抵接推动舞台灯连接板102转动至第一位置,顶升组件52用于上下移动以抵接处于第一位置处的连接板102使得舞台灯连接板102转动处于第二位置。

具体的,第一位置是连接板102处于倾斜转动的状态。以图2为例,图2中连接板102所处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即此位置连接板102倾斜设置,且推移组件51便于推动连接板102的下短边,而不是侧长边),第一位置使得推移组件51能够推动连接板102的下短边以使得连接板102能够在推移组件51作用下继续转动至竖直状态,即连接板102的长边垂直于底板1所在的平面,此位置为连接板102的第二位置。

参照图3和图5,顶升组件52包括两根连杆521、转动轴522以及顶升杆523,一连杆521一端与第一移动板31远离第一夹持板32的一面转动连接,另一连杆521一端与第二移动板41远离第二夹持板42的一面转动连接,且两连杆521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522转动连接,顶升杆523与转动轴522固定连接,顶升杆52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移动槽11的延伸方向(结合图2),且顶升杆523位于第一移动板31与第二移动板41之间。

当第一移动板31和第二移动板41相互靠近时,此时驱动两连杆521转动,从而带动顶升杆523向上移动,顶升杆523能够抵接处于第一位置的连接板102,具体为与连接板102的短边所在的面抵接。接着第一移动板31和第二移动板41继续靠近,顶升杆523继续上升,并推动连接板102继续转动,最终使得连接板102处于第二位置(即竖直状态)。

其中,本实施例中,顶升杆523设置为轻质空心杆,顶升杆523远离底板1的一侧设置为平面用于抵接连接板102。因此,顶升杆52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方形,或者“D”字形或者其它合适的形状。

其中,顶升杆523设置为轻质空心杆能够有效减重,从而使得两根连杆521能够有效驱动顶升杆523升降。顶升杆523的平面能够增大与连接板102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驱动连接板102转动至第二位置。

参照图2和图4,推移组件51包括固定柱511、推杆512、推出件513以及复位件514。固定柱511固定于第一移动板31和第二移动板41之间,且还位于第一移动板31远离第一夹持板32的一侧,推杆512与固定柱511滑动连接,具体通过开孔滑动连接。

推出件513驱动两推杆512朝靠近第一移动板31的方向移动以使得舞台灯连接板102处于第一位置。本实施例中,推杆512设置有上下两组,且两推杆512的伸出长度不一致。上方推杆512的伸出长度大于下方推杆512的伸出长度,从而能够通过抵接有效驱动连接板102倾斜至第一位置。结合图3,两推杆512在高度上位于连接板102转动中心的两侧。由于重力作用,连接板102在初始状态下不会处于完全水平,两推杆512之间的距离能够确保两推杆512始终能够推动抵接连接板102的长边方向,而不是连接板102的短边方向。

当顶升组件52抵接舞台灯连接板102后,复位件514驱动两推杆512朝远离第一移动板3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推杆512所处的位置不会干扰连接板102转动至第二位置。

参照图4和图6,推出件513包括推出齿轮5131与推出齿条5132,固定柱511开设有供安装推出齿轮5131的第一安装孔5111,推出齿轮5131的两侧与第一安装孔5111的侧壁滑动连接,且推出齿轮5131与推杆512螺纹连接(图中未示出)。第一安装孔5111的孔壁能够有效限制推出齿轮5131的移动方向,从而使得推出齿轮5131只能转动。推出齿条5132与第一移动板31远离第一夹持板32的一面固定连接,推出齿条5132设置有齿段和无齿段,有齿段设置在推出齿条5132远离第一移动板31的一侧,推出齿条5132的有齿段与推出齿轮5131啮合。

参照图4和图6,复位件514包括复位齿轮5141与复位齿条5142,固定柱511开设有供安装复位齿轮5141的第二安装孔5112,第二安装孔5112位于第一安装孔5111的一侧,复位齿轮5141的两侧与第二安装孔5112的侧壁滑动连接,且复位齿轮5141与推杆512螺纹连接。第二安装孔5112的孔壁能够有效限制复位齿轮5141的移动方向,从而使得推出齿轮5131也只能转动。复位齿条5142与第二移动板41远离第二夹持板42的一面固定连接,复位齿条5142也设置有齿段和无齿段,有齿段设置在复位齿条5142靠近第二移动板41的一侧,复位齿条5142的有齿段与复位齿轮5141啮合。

具体的,当第一移动板31和第二移动板41相互靠近时,第一连接板102上的推出齿条5132的有齿端与推出齿轮5131啮合,因而能够带动推出齿轮5131转动,并通过推出齿轮5131与推杆512之间的螺纹能够驱动两推杆512朝靠近第一移动板31的方向移动,从而抵接推动连接板102处于第一位置。连接板102处于第一位置的同时,两连杆521带动顶升杆523移动至与第一位置的连接板102处的下短边抵接。

第一移动板31和第二移动板41相互继续靠近,此时,推出齿条5132上的无齿段靠近推出齿轮5131,而第二移动板41上的复位齿条5142的有齿段开始与复位齿轮5141啮合,并带动复位齿轮5141转动,进而通过螺纹驱动两推杆512朝远离第一移动板31的方向移动。此过程中,连杆521继续向上推动,最终使得连接板102处于第二位置。

当连接板102处于第二位置后,其与位于两第一夹持板32之间的舞台灯的底座101的安装槽对齐,并进入至安装槽内。

参照图5和图6,第一移动板31远离第一夹持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抵接板7,复位齿条5142远离第二移动板41的一侧与第一抵接板7滑动连接。第二移动板41远离第二夹持板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抵接板8,推动齿条远离第一移动板31的一侧与第二抵接板8滑动连接。具体可以通过在第一抵接板7和第二抵接板8上开槽,使得推动齿条和复位齿条5142穿设于该槽中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抵接板7和第二抵接板8能够为推动齿条和复位齿条5142提供良好的支持力,从而提高其移动的稳定性。

参照图2,为进一步简化舞台灯零部件的组装步骤,本申请还包括拧紧机构6,拧紧机构6位于第一连接板102靠近第一夹持板32的一侧,拧紧机构6用于固定连接舞台灯底座101与舞台灯连接板102。当连接板102位于底座101的安装槽中后,启动拧紧机构6通过螺丝将底座101与连接板102固定连接。

具体的,参照图2和图3,拧紧机构6可以通过设置拧紧电机61和拧紧头62,拧紧电机61驱动拧紧头62转动。其中,第一移动板3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63,拧紧电机61的输出轴与固定块63螺纹连接,拧紧电机61与第一移动板31滑动连接。因而可以实现拧紧电机61启动时,既能驱动拧紧头62旋转,还能驱动拧紧电机61靠近舞台灯底座101,从而完成螺丝的拧紧工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舞台灯的底座101与支架104的安装过程中,先将连接板102转动安装于支架104的一侧,接着将舞台灯底座101安装于第一夹持机构3上,将舞台灯支架104安装于第二夹持机构4上,启动驱动机构2,驱动第一夹持机构3和第二夹持机构4相互靠近。二者靠近过程中,辅正机构5的推移组件51推动连接板102处于第一位置,辅正机构5的顶升组件52推动连接板102处于第二位置,最终使得连接板102与底座101对齐。对齐完成后,启动拧紧机构6,通过螺丝拧紧固定底座101与连接板102,固定完成后取出,驱动机构2驱动第一夹持机构3和第二夹持机构4相互远离。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4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