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Revit的装配式墙体精装设计建模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2:33


一种基于Revit的装配式墙体精装设计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evit的装配式墙体精装设计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装修是一种新型的内装方式。区别于传统在现场作业的装修方式。装配式装修所使用的大部分的部品部件都是在工厂生产,如墙体、地面、天花等,在现场只需进行拼装即可。如整体卫浴、整体厨房等,也属于装配式装修的范围。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装修还处于偏早期的发展阶段,市场渗透率较低,产品体系也未完全成熟。但从趋势上看,资本和政策层面均非常看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装配式装修理论上属于地产科技领域,但从实际的产业链流程来看,科技含量及创新性容易被高估。在行业专家看来,装配式并非是由高科技支撑的产业,其科技含量、技术壁垒并没有那么高。后期市场充分竞争后,目前较为惹眼的概念将迅速被填平;所以,及时拥抱新技术,也是装配式装修企业的一个选择。如设计中BIM的运用,装修方案的VR预览,MR施工检验等。头部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性和技术建立壁垒,才能充分面对市场竞争。

目前行业内应用最广泛的BIM软件为Autodesk Revit,在Revit中进行土建结构模型建模。基于土建模型进行装配式精装设计,使用Revit自带的清单功能完成装配式构件统计。采用Revit自带的Dwg导出功能导出施工图纸。

传统模式的缺点在于,目前还没有针对装配式精装修设计的辅助工具,导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时间创建及修改设计模型。并且无法直接将构件数据导出用于对接生产的清单明细表。采用Revit原有Dwg导出功能导出图纸后还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同时因为人工建模,所以也会带来一定量的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在Revit中进行建模,无需Dwg导出再进行修改,节约设计效率的一种基于Revit的装配式墙体精装设计建模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Revit的装配式墙体精装设计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一布置区块,获取该布置区块的形状区间和长度参数;

2)选择墙面类型,并以龙骨、挂板、排钩这三个结构件组合为一墙面;

3)设置挂板的宽度参数,以挂板的宽度参数进行依次偏移,记录每次偏移所产生的偏移线,每一偏移线位置的对应布置一挂板;

4)判断偏移线位置处于布置区块形状区间的位置,当偏移线处于布置区块的平直区间时,则偏移线所对应的两挂板边沿采用并列邻靠,当偏移线处于布置区块的阳角区间时,则偏移线所对应的两挂板边沿采用倾斜邻靠,当偏移线处于布置区块的阴角区间时,则偏移线所对应的两挂板边沿采用垂直邻靠;

5)进行龙骨的布置,获取挂板的位置数据,当判断两挂板边沿处处于并列且相邻时,则在该两挂板的交接处的后部布置一龙骨,当判断两挂板边沿处处于倾斜且相邻或垂直且相邻时,则在两挂板的后部靠近交接处位置分别布置一龙骨;

6)进行排钩的布置,在每一龙骨上采集每一排钩孔的位置参数,基于排钩孔的数量参数和位置参数对应布置各个排钩;

7)基于龙骨、挂板、排钩的位置参数,在布置区块处组成一墙面结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碰撞检查。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所述的布置区块的形状区间包括有平直区间、阳角区间和阴角区间中的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的墙面类型包括有单面墙和双面墙。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所述的挂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角线和地脚线。

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两相邻的所述挂板之间夹设有分缝条和转角收边条,当判断两相邻的所述挂板之间为并列邻靠或垂直邻靠时,则采用分缝条夹设,当判断两相邻的所述挂板之间为倾斜邻靠时,则采用转角收边条夹设,所述挂板的建模宽度参数与设置的宽度参数具有差值x,该差值x即为分缝条和转角收边条的宽度。

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当选择单面墙类型时,则使龙骨与布置区块呈抵靠设置;当选择双面墙类型时,则使龙骨与布置区块呈重叠设置,并使龙骨的顶部和底部追加安装顶骨和底骨。

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所述的龙骨在布置时,判断挂板的宽度参数,并追加设置一预设值,当挂板的宽度参数大于该预设值,则在该挂板的中间位置追加设置一龙骨。

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所述的龙骨还包括有穿心骨,在确定龙骨位置后,采集其中任一龙骨的穿心孔位置参数,并基于穿心孔的位置参数插入穿心骨。

进一步的,在步骤7)中,当选择单面墙类型时,则在建模时仅在龙骨的单侧布置挂板,当选择双面墙类型时,则在建模时在龙骨的双侧布置挂板。

进一步的,在步骤7)中,所述的布置区块、龙骨和天花挂板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传统模式的缺点做出了创造性的改良,通过提供给UI界面进行用户交互的方式,根据用户提供参数自动计算生成三维模型,通过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构件统计、导出施工图,使得设计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模型精度,减少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单面墙的整体结构布置图;

图2为双面墙的整体结构布置图;

图3为双面墙处于平直区间的结构布置图;

图4为双面墙处于末端区间的结构布置图;

图5为双面墙处于阳角区间和阴角区间的结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参阅图1所示,一种基于Revit的单面墙设计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一布置区块6,获取该布置区块6的形状区间和长度参数,所述的布置区块6的形状区间包括有平直区间、阳角区间和阴角区间;

2)选择墙面类型为单面墙,并以龙骨1、挂板2、排钩3这三个结构件组合为一墙面;

3)设置挂板2的宽度参数,以挂板2的宽度参数进行依次偏移,记录每次偏移所产生的偏移线,每一偏移线位置的对应布置一挂板2,并在挂板2的顶部和底部布置顶角线和地脚线;

4)判断偏移线位置处于布置区块6形状区间的位置,当偏移线处于布置区块6的平直区间时,则偏移线所对应的两挂板2边沿采用并列邻靠,当偏移线处于布置区块6的阳角区间时,则偏移线所对应的两挂板2边沿采用倾斜邻靠,当偏移线处于布置区块6的阴角区间时,则偏移线所对应的两挂板2边沿采用垂直邻靠,两相邻的所述挂板2之间夹设有分缝条4和转角收边条5,当判断两相邻的所述挂板2之间为并列邻靠或垂直邻靠时,则采用分缝条4夹设,当判断两相邻的所述挂板2之间为倾斜邻靠时,则采用转角收边条5夹设,所述挂板2的建模宽度参数与设置的宽度参数具有差值x,该差值x即为分缝条4和转角收边条5的宽度,如步骤3)中设置的挂板2宽度为1.2m,实际挂板2建模宽度参数为1.18m,而差值x则为1.2m-1.18m=0.02m,因此,分缝条4和转角收边条5的宽度即为0.02m;

5)进行龙骨1的布置,获取挂板2的位置数据,当判断两挂板2边沿处处于并列且相邻时,则在该两挂板2的交接处的后部布置一龙骨1,当判断两挂板2边沿处处于倾斜且相邻或垂直且相邻时,则在两挂板2的后部靠近交接处位置分别布置一龙骨1,并使龙骨1与布置区块6呈抵靠设置,另外,在布置时,判断挂板2的宽度参数,并追加设置一预设值,当挂板2的宽度参数大于该预设值,则在该挂板2的中间位置追加设置一龙骨1,且该预设值小于步骤3)中设置的挂板2宽度参数,而挂板2的实际布置宽度会随着偏移线而调整,比如步骤3)中设置挂板2宽度参数为1.2m,预设值为1.1m,而挂板2随着偏移线布置后,末段的挂板2实际宽度参数为0.6m,则不追加布置中间龙骨1,而起始段和中间段的挂板2实际参数大于1.1m,则追加布置中间龙骨1,另外在龙骨1布置完成后,采集其中任一龙骨1的穿心孔位置参数,并基于穿心孔的位置参数沿横向水平方向插入穿心骨进行布置;

6)进行排钩3的布置,在每一龙骨1上采集每一排钩3孔的位置参数,基于排钩3孔的数量参数和位置参数对应布置各个排钩3;

7)基于龙骨1、挂板2、排钩3的位置参数,在布置区块6处组成一墙面结构的三维模型,其中,龙骨1与布置区块6紧靠,挂板2与龙骨1紧靠,排钩3固定在挂板2上方对应龙骨1的排钩3孔位置,龙骨1的底部设置的底骨、挂板2底部设置的地脚线、布置区块6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而龙骨1的高度、布置区块6的高度、挂板2的高度,则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或采用默认参数设置,并进行碰撞检查。

实施例2

参阅图2-5所示,一种基于Revit的双面墙设计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一布置区块6,获取该布置区块6的形状区间和长度参数,所述的布置区块6的形状区间包括有平直区间、阳角区间和阴角区间;

2)选择墙面类型为双面墙,并以龙骨1、挂板2、排钩3这三个结构件组合为双墙面;

3)设置挂板2的宽度参数,以挂板2的宽度参数进行依次偏移,记录每次偏移所产生的偏移线,每一偏移线位置的对应布置一挂板2,并在挂板2的顶部和底部布置顶角线和地脚线;

4)判断偏移线位置处于布置区块6形状区间的位置,当偏移线处于布置区块6的平直区间时,则偏移线所对应的两挂板2边沿采用并列邻靠,当偏移线处于布置区块6的阳角区间时,则偏移线所对应的两挂板2边沿采用倾斜邻靠,当偏移线处于布置区块6的阴角区间时,则偏移线所对应的两挂板2边沿采用垂直邻靠,两相邻的所述挂板2之间夹设有分缝条4和转角收边条5,当判断两相邻的所述挂板2之间为并列邻靠或垂直邻靠时,则采用分缝条4夹设,当判断两相邻的所述挂板2之间为倾斜邻靠时,则采用转角收边条5夹设,所述挂板2的建模宽度参数与设置的宽度参数具有差值x,该差值x即为分缝条4和转角收边条5的宽度,如步骤3)中设置的挂板2宽度为1.2m,实际挂板2建模宽度参数为1.18m,而差值x则为1.2m-1.18m=0.02m,因此,分缝条4和转角收边条5的宽度即为0.02m;

5)进行龙骨1的布置,获取挂板2的位置数据,当判断两挂板2边沿处处于并列且相邻时,则在该两挂板2的交接处的后部布置一龙骨1,当判断两挂板2边沿处处于倾斜且相邻或垂直且相邻时,则在两挂板2的后部靠近交接处位置分别布置一龙骨1,并使龙骨1与布置区块6呈抵靠设置,另外,在布置时,判断挂板2的宽度参数,并追加设置一预设值,当挂板2的宽度参数大于该预设值,则在该挂板2的中间位置追加设置一龙骨1,且该预设值小于步骤3)中设置的挂板2宽度参数,而挂板2的实际布置宽度会随着偏移线而调整,比如步骤3)中设置挂板2宽度参数为1.2m,预设值为1.1m,而挂板2随着偏移线布置后,末段的挂板2实际宽度参数为0.6m,则不追加布置中间龙骨1,而起始段和中间段的挂板2实际参数大于1.1m,则追加布置中间龙骨1,另外在龙骨1布置完成后,采集其中任一龙骨1的穿心孔位置参数,并基于穿心孔的位置参数沿横向水平方向插入穿心骨进行布置;

6)进行排钩3的布置,在每一龙骨1上采集每一排钩3孔的位置参数,基于排钩3孔的数量参数和位置参数对应布置各个排钩3;

7)基于龙骨1、挂板2、排钩3的位置参数,在布置区块6处组成一墙面结构的三维模型,其中,龙骨1与布置区块6重合,挂板2与龙骨1紧靠,排钩3固定在挂板2上方对应龙骨1的排钩3孔位置,龙骨1的底部设置的底骨、挂板2底部设置的地脚线、布置区块6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而龙骨1的高度、挂板2的高度,则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或采用默认参数设置,并进行碰撞检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传统模式的缺点做出了创造性的改良,通过提供给UI界面进行用户交互的方式,根据用户提供参数自动计算生成三维模型,通过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构件统计、导出施工图,使得设计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模型精度,减少工作量。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发明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Revit的装配式墙体精装设计建模方法
  • 一种基于Revit的装配式天花精装设计建模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08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