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温室温度调控系统及温室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8:24


一种温室温度调控系统及温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业温室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温室温度调控系统及温室。

背景技术

目前,文络型的种植温室已经广泛应用到全国各地,文络型的种植温室的特点是顶部和四面侧墙均为透明的结构。但是,我国幅员辽阔,青藏高原4500米以上的地区四季常冬,南海诸岛终年皆夏,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其余绝大部分四季分明。冬冷夏热的极端条件造成温室内温度处于偏高或偏低的情况,都不利于植株的生长。目前,夏季中传统的温室通过采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虽然可以增加温室内外空气的流通速度,从而进行温室内降温,但是由于夏季温度较高,温室内通风不畅,温度更是高于室外,整体的降温效果不明显。冬季的温度低,只能采用暖气等增加温度,提升温度慢而且浪费能源,使种植成本提高。

此外,传统的温室降温多为人工降温,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室温度调控系统及温室,以解决传统的温室降温多为人工降温,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室温度调控系统,包括:

具有中空结构的温度调整装置,所述温度调整装置作为温室外结构的一部分且能够与外部的阳光相接触;

液体提供装置,与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相连通;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向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提供流动的冷却液体,以冷却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而降低所述温室内的温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室,包括:

上述温室温度调控系统;

所述温室的顶部和各个侧墙分别包括多个温度调整装置和多个玻璃幕墙;温室顶部的各个所述温度调整装置间隔排列,温室各个侧墙处的各个所述温度调整装置间隔排列。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温室温度调控系统,包括温度调整装置、液体提供装置和控制单元。温度调整装置本身是温室外结构的一部分,能够与外部的空气和阳光相接触。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和液体提供装置相连通,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向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提供流动的冷却液体,以冷却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而降低所述温室内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的温室温度调控系统,采用控制单元、冷却液体和液体提供装置的中空结构相配合实现,在降低温室内温度的过程中,自动进行调整,不需要人工介入,调整的方式也较为简单。也是因为调整的方式是自动进行调整,使得能够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二预设值的第一时间,启动对温室的降温,调整的效率较高,调整效果也较高。

与背景技术中的夏季温室采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方式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温室温度调控系统,不会增加温室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也不会增加温室内空气的湿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安装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温室温度调控系统的温室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温室温度调控系统的温度调整装置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温度调整装置1,立板11,间隔框12,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13,进液连接管131,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14,回液连接管141,

原液贮液池21-1,混合液贮液池21-2,制温装置22,制温装置连接线221,原液贮液池出液管23,混合液贮液池进液管24,水泵25,水泵连接线251,

控制单元3,

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连接线41,

温室51,玻璃幕墙52,玻璃铝框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温室温度调控系统,包括:

具有中空结构的温度调整装置1,所述温度调整装置1作为温室外结构的一部分且能够与外部的阳光相接触;

液体提供装置,与所述温度调整装置1的中空结构相连通;

控制单元3,所述控制单元3用于:

在温室51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向所述温度调整装置1的中空结构提供流动的冷却液体,以冷却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而降低所述温室51内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温室温度调控系统,包括温度调整装置、液体提供装置和控制单元。温度调整装置本身是温室外结构的一部分,能够与外部的空气和阳光相接触。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和液体提供装置相连通,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向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提供流动的冷却液体,流动的冷却液体在流动过程中,低温的冷却液体通过物理运动将热量带走,以冷却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而降低所述温室内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的温室温度调控系统,采用控制单元、冷却液体和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相配合实现,在降低温室内的温度的过程中,调整的方式是自动进行调整,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工的介入,调整的方式也较为简单。也是因为调整的方式是自动进行调整,使得能够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二预设值的第一时间,启动对温室的降温,调整的效率较高,调整效果也较高。

与背景技术中的夏季温室采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方式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温室温度调控系统,在夏季不会增加温室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也不会增加温室内空气的湿度。

实施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下降到低温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向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提供流动的加热液体,以加热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而升高所述温室内的温度。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下降到低温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向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提供流动的加热液体,流动的加热液体在流动过程中,高温的加热液体通过物理运动将热量散出,以加热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而升高所述温室内的温度。在升高温室内的温度的过程中,调整的方式是自动进行调整,不需要人工的介入,调整的方式也较为简单。也是因为调整的方式是自动进行调整,使得能够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下降到低温第二预设值的第一时间,启动对温室的升温,调整的效率较高,调整效果也较高。

实施中,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内的液体开始冷却;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向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提供已经冷却的液体;

其中,所述高温第二预设值高于所述高温第一预设值。

如高温第一预设值为20摄氏度,高温第二预设值为30摄氏度。这样,炎热的夏季,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一预设值20摄氏度时,控制单元已经控制液体提供装置内的液体开始冷却。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继续上升到高温第二预设值30摄氏度时,液体提供装置内的液体已经冷却了一段时间,此时,控制单元控制液体提供装置向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提供已经冷却的液体,实现对温度调整装置的冷却,进而实现了对温室内的温度的降低。

本申请实施例还能给运营商在运营过程中大大地节约了人力、水资源和电力的使用成本、提供便利,整体设计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便于推广。

实施中,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下降到低温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内的液体开始加热;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下降到低温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向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提供已经加热的液体;

其中,所述低温第二预设值低于所述低温第一预设值。

如低温第一预设值为10摄氏度,低温第二预设值为5摄氏度。这样,寒冷的冬季,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下降到低温第一预设值10摄氏度时,控制单元已经控制液体提供装置内的液体开始加热。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继续下降到低温第二预设值5摄氏度时,液体提供装置内的液体已经加热了一段时间,此时,控制单元控制液体提供装置向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提供已经加热的液体,实现对温度调整装置的加热,进而实现了对温室内的温度的升高。通过加热液体和液体提供装置采用物理方式将光照照射到温室内,增加光照强度和温室内的温度,从而四季都使得温室内的植株正常生长。

实施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温度调整装置1包括:

透明的两片立板11;

间隔框12,安装在两个所述立板11的周边,使得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形成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作为液体流通层;

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13,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的一端贯穿间隔框与所述液体流通层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立板;

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14,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的一端贯穿间隔框与所述液体流通层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立板。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13比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14的管径大,以便能在液体流通层储存部分液体,用以增温或降温。

透明的两片立板,使得温度调整装置整体是透明的,这样,阳光能够照射通过温度调整装置,对温室内的植株进行照射,不会影响植株的生长。

具体的,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和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分别设置在所述间隔框的两个相背的框边,且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和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错开设置。

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和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设置在间隔框的两个相背的框边,这样,能够实现液体从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进入,经过两个立板后再从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流出。液体在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内进行了充分的流动。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和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错开设置,避免了从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进入的液体直接从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流出,液体在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内流动时间过短。

具体的,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用于作为温室的侧墙的一部分时,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朝上,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朝下。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13比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14的管径大,以便能在液体流通层储存部分液体,用以增温或降温。

这样,液体在温度调整装置的中空结构内流动一部分动力是由液体的重力提供的。

实施中,如图1所示,所述液体提供装置包括:

存储加热前液体的原液贮液池21-1、存储处理后液体的混合液贮液池21-2和制温装置22;

原液贮液池出液管23,设置在所述原液贮液池侧墙的下部连通所述原液贮液池21-1和制温装置22,使得所述原液贮液池内的液体能够经所述原液贮液池出液管23进入到所述制温装置22中进行加热和冷却;

混合液贮液池进液管24,设置在所述混合液贮液池21-2侧墙的上部连通所述制温装置22和所述混合液贮液池21-2,用于将原液和处理后的液体注入到所述混合液贮液池内。

原液贮液池,存储了大量的液体,因为对整个温室进行温度调整,需要的液体的量很大。制温装置能够对进入的液体进行加热,也能进行冷却。但是制温装置的容积比较小。在制温装置对进入的液体进行加热时,将液体加热到沸腾,沸腾液体由混合液贮液池进液管24进入到混合液贮液池21-2中;原液贮液池的液体由原液贮液池出液管进入到制温装置中,再将制温装置内的液体加热至沸腾注入到混合液贮液池中;依次进行下去,这样,实现了混合液贮液池内是加热后的液体。在制温装置对进入的液体进行冷却时,方法类似。

具体的,所述制温装置采用可以将液体制冷/制热的设备。

具体的,所述制温装置通过制温装置连接线221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实施中,如图1所示,所述液体提供装置还包括:

水泵25和进液连接管131,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且所述水泵通过所述进液连接管131连通所述混合液贮液池和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液管;其中,所述制温装置和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制温装置工作从所述原液贮液池吸取液体进行冷却并将冷却后的液体注入到所述混合液贮液池,进而将所述混合液贮液池内的液体一直处理低温/高温,等待使用;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水泵工作将混合液贮液池已经冷却的液体注入到所述液体流通层,进而将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行冷却;

在对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行冷却后,且在温室内预设位置实际温度下降到高温第三预设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制温装置停止对液体进行冷却且控制水泵停止工作;其中,所述高温第三预设值低于所述高温第二预设值且高于所述高温第一预设值;如在高温第一预设值为20摄氏度,高温第二预设值为30摄氏度的情况下,高温第三预设值为25摄氏度。

其中,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回液管14通过回液连接管141与所述原液贮液池连通,以使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内的液体经所述回液连接管141流回到原液贮液池中,以实现液体的循环使用。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制温装置开始对液体进行冷却;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上升到高温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单元控制水泵工作,对温度调整装置进行冷却。

实施中,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下降到低温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制温装置工作从所述原液贮液池吸取液体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液体注入到所述液体处理后的混合液贮液池,进而将所述混合液贮液池内的液体逐渐加热;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下降到低温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水泵工作将混合液贮液池已经加热的液体注入到所述液体流通层,进而将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行加热。

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下降到低温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制温装置开始对液体进行加热,进而使得混合液贮液池内的液体逐渐加热;在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下降到低温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单元控制水泵工作,对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行加热;

在对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进行加热后,且在温室内预设位置实际温度上升到低温第三预设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制温装置停止对液体进行加热且控制水泵停止工作;其中,所述低温第三预设值低于所述低温第一预设值且高于所述低温第二预设值。如在低温第一预设值为10摄氏度,低温第二预设值为5摄氏度的情况下,低温第三预设值为8摄氏度。

这样,对温度调整装置进行冷却和加热是依靠同一套结构实现的,而且实现了对温室温度控制的自动化。

具体的,如图1所示,水泵25通过水泵连接线251与控制单元连接。

实施中,如图1和图2所示,温室温度调控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4,用于安装在温室的玻璃幕墙处,以获取温室的玻璃幕墙处的实际温度;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4与所述控制单元3通信连接,以将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具体的,温度传感器4通过温度传感器连接线41与控制单元3通信连接,将温室内预设位置的实际温度发送至控制单元。

实施中,所述立板为有机材质的立板;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为多个,分别作为温室顶部的一部分、温室各个侧墙的一部分。

实施中,所述原液贮液池内的液体为水;

在需要对原液贮液池内的水进行冷却的情况下,如夏季,在所述原液贮液池内的水中加入反光色料。

这样,水中的反光色料能够反射部分阳光。

在需要对原液贮液池内的水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即在需要增加透光率的情况下,只用普通的水即可。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温室温度调控系统,适用于文络型的种植温室。文络型的种植温室的特点是顶部和四面侧墙均为透明的结构。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室,包括:

实施例一所述的温室温度调控系统;

所述温室的顶部和各个侧墙分别包括多个温度调整装置和多个玻璃幕墙;温室顶部的各个所述温度调整装置间隔排列,温室各个侧墙处的各个所述温度调整装置间隔排列。

这样,温室作为一个整体,玻璃幕墙的存在使得温室的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同时,能够安装较多的温度调整装置,对温室内温度的调整较为有效。

具体的,如图2所示,温度调整装置1通过玻璃铝框53与玻璃幕墙52进行固定。

具体的,温度传感器4安装在温室的顶部的玻璃幕墙52的内侧。温室内的上空温度比较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解决了温室内夏季温度高、光照强度强的问题;解决了温室内冬季温度低的问题。

(2)解决了夏天玻璃幕墙热量严重积累的问题。

(3)控制单元的设计结构科学合理、实用又安全,同时还能节省资源。

(4)具有双重作用。夏季水流动吸收热量进行温室降温,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冬季水流动散发热量进行温室增温的效果。

(5)可以为植株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增加效益。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高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温度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 一种温室多模型信息融合的温室环境调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586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