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车架打磨工装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一种车架打磨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架打磨工装。

背景技术

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为了提高汽车车架加工的质量,提高车架与其他的汽车配件装配时的适配度,当车架加工完成后需要对车架的外表进行打磨处理,用来去除生产产生的毛刺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为CN113997146A的“电动车车架折角打磨工装”,包括工装台上连接有夹持车架的稳定件;车架折角处设有打磨件,打磨件穿插在车架折角的折弯处,两个打磨件支架之间设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用以带动打磨件转动穿插在车架折角的折弯处,稳定件将待打磨的车架稳定在工装台顶部位置处,调整打磨件处于车架的折角位置处,在推动组件的作用下,同时将打磨件沿着折角处进行转动和前后移动打磨,进而便于同时对车架两侧处的折角处进行打磨处理,便于在稳定车架时同时快速稳定地对车架折角处进行打磨处理,避免打磨过程中引起车架晃动带来的打磨不便。

但现有技术中,车架一般有多个纵梁横梁组成,纵梁位于车架的两外侧,便于直接打磨,而处于中间位置处的车架难以之间对打磨工装进行定位,而打磨时需要对横梁的各个表面接触,导致在打磨横梁时,打磨机的表面无法与横梁之间完美接触贴合,从而影响了打磨横梁时的抛光质量,降低了打磨车架的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打磨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架打磨工装,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顶端上方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两端外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轨,所述定位轨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打磨机主体,所述定位轨侧壁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槽,所述定位轨位于圆槽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壁与所述滑动块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定位轨一侧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定位轨的另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外侧均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旋转盘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柱;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限位齿环和第一转动齿环,所述第一限位齿环与相应位置处的第一夹持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齿环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的侧壁与相应位置处的第二夹持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齿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圆板,所述定位轨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转动圆板的外侧壁并与相应位置处的旋转盘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限位齿环和第二转动齿环,所述第二限位齿环与相应位置处的第一夹持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齿环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侧壁与相应位置处的第二夹持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齿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圆板,所述定位轨与所述第二转动圆板的外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转动圆板的外侧壁并与相应位置处的旋转盘侧壁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侧壁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侧壁均贯穿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挡板。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外侧壁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挡板,所述转动柱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防滑套,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底端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驱动板的底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板的侧壁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动板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轨的两端外侧均设置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与所述连接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侧面与所述滑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四个拐角位置处与所述驱动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底板的底面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转动一侧的转动柱,使转动柱带动旋转盘转动,使一个旋转盘带动螺杆旋转,使螺杆在定位轨的内部进行相对转动,并带动滑动块在定位轨上水平移动,从而调节打磨机主体在定位轨上固定上位置,实现了打磨机主体对车架横梁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处理效果,转动另一侧旋转盘,使旋转盘带动定位轨进行旋转,使定位轨和螺钉一起带动滑动块发生转动,从而使滑动块带动打磨机主体的打磨面角度进行调节,实现了打磨机主体对车架横梁上的不同斜面进行打磨处理的效果。

2、本发明中,通过在车架的两侧设置两个缓冲机构,使第二夹持板受到车架之间的挤压,从而使第二夹持板向第一夹持板处移动,使第二夹持板和第一夹持板之间的缓冲弹簧产生挤压,使两侧的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之间更加贴合,减轻了夹持车架产生损伤的问题。

3、本发明中,通过两个缓冲机构对车架进行固定后,使第二夹持板和第一夹持板之间相互挤压,从而使第二夹持板和第一夹持板相邻侧壁相互靠近,从而使第一夹持板上的第一限位齿环或第二限位齿环,与第二夹持板上的第一转动齿环或第二转动齿环卡定,使第一转动圆板和第二转动圆板保持固定不转动,避免打磨机主体打磨时位置发生改变,提高了对车架打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车架打磨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车架打磨工装的底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车架打磨工装的驱动机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车架打磨工装的驱动机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车架打磨工装的定位机构和两个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车架打磨工装的定位机构侧面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车架打磨工装的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移动机构;11、底板;12、万向轮;13、支撑柱;

2、驱动机构;21、驱动板;22、气缸;23、支撑板;24、滑轨;25、连接板;26、滑动座;

3、缓冲机构;31、第一夹持板;32、第二夹持板;33、第一圆挡板;34、滑动板;35、定位柱;36、缓冲弹簧;

4、定位机构;41、定位轨;42、螺杆;43、旋转组件;431、第一限位齿环;432、第一转动齿环;433、第一转动座;434、第一转动圆板;

44、移动组件;441、第二限位齿环;442、第二转动齿环;443、第二转动座;444、第二转动圆板;

45、控制组件;451、旋转盘;452、第二圆挡板;453、防滑套;454、转动柱;

5、滑动块;6、打磨机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7所示:一种车架打磨工装,包括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顶端上方设置有定位机构4,定位机构4的两端外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32,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轨41,定位轨4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滑动块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打磨机主体6,定位轨41侧壁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槽,定位轨41位于圆槽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螺杆42,螺杆42的外侧壁与滑动块5之间螺纹连接,使用时,将两个缓冲机构3均与车架的两侧纵梁之间固定,将定位机构4置于需要打磨的车架横梁上方,通过定位轨41限位滑动块5的滑动时的朝向,使滑动块5带动打磨机主体6始终将打磨面与车架的打磨表面之间对齐,通过螺杆42限位滑动块5滑动的位置,便于滑动块5进行水平移动带动打磨机主体6从横梁的一端打磨到横梁的另一端;

定位轨41一侧设置有旋转组件43,定位轨41的另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44,两个第一夹持板31的外侧均设置有控制组件45,控制组件45包括旋转盘451与第一夹持板31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旋转盘45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柱454,通过在定位机构4的两个外侧壁射在控制组件45,通过转动控制组件45控制定位轨41或者螺杆42的转动角度,便于调整打磨机主体6的朝向好水平打磨的位置;

旋转组件43包括第一限位齿环431和第一转动齿环432,第一限位齿环431与相应位置处的第一夹持板31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转动齿环43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座433,第一转动座433的侧壁与相应位置处的第二夹持板32之间固定连接,第一转动齿环43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圆板434,定位轨41的一端贯穿第一转动圆板434的外侧壁并与相应位置处的旋转盘451侧壁固定连接,旋转组件43位于一侧的缓冲机构3内部,其中第一转动齿环432通过第一转动圆板434与定位轨41之间固定连接,当需要调整打磨机主体6的打磨朝向角度时,只需转动对应侧的转动柱454,通过转动柱454带动旋转盘451转动,使旋转盘451带动连接的定位轨41旋转,使定位轨41与第一转动圆板434一起转动,使定位轨41带动滑动块5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实现对打磨机主体6打磨面的调节作用;

移动组件44包括第二限位齿环441和第二转动齿环442,第二限位齿环441与相应位置处的第一夹持板31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转动齿环44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座443,第二转动座443的侧壁与相应位置处的第二夹持板32之间固定连接,第二转动齿环44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圆板444,定位轨41与第二转动圆板444的外侧壁之间转动连接,螺杆42的一端贯穿第二转动圆板444的外侧壁并与相应位置处的旋转盘451侧壁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移动组件44位于另一侧的缓冲机构3内侧,当需要调节滑动块5在定位轨41上的滑动位置时,只需转动另一侧的转动柱454,使此位置处的转动柱454带动旋转盘451转动,使旋转盘451带动螺杆42旋转,从而使螺杆42相对于定位轨41发生转动,从而使螺杆42带动滑动块5螺纹移动,由于滑动块5受到定位轨41的限位,使滑动块5在定位轨41上滑动,从而实现了对打磨机主体6打磨水平位置调节的效果,调节好打磨机主体6的打磨角度和水平位置后,将缓冲机构3分别与车架两侧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第二夹持板32向第一夹持板31一侧移动,从而使第二限位齿环441和第二转动齿环442之间卡定位置,使第二转动齿环442带动第二转动圆板444进行固定,使第二转动圆板444对螺杆42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了螺杆42再次发生滑动;同时第一限位齿环431与第一转动齿环432之间也卡定位置,从而使第一限位齿环431对第一转动齿环432进行固定,避免了第一转动圆板434发生转动,从而使定位轨41的位置保持稳定,避免了定位轨41带动滑动块5偏转角度。

根据图5和图7所示,第二夹持板32的侧壁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35,定位柱35的外侧壁均贯穿第一夹持板31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挡板33。定位柱35的外侧壁设置有缓冲弹簧36,缓冲弹簧36的一端与第一夹持板31的侧壁固定连接,缓冲弹簧36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板32的侧壁固定连接。转动柱45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挡板452,转动柱454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防滑套453,第一夹持板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34,使用时,将两个缓冲机构3分别夹持在车架两侧的横梁上,使第二夹持板32受到车架之间的挤压,从而使第二夹持板32向第一夹持板31处移动,使第二夹持板32和第一夹持板31之间的缓冲弹簧36产生挤压,使两侧的第二夹持板32与第一夹持板31之间更加贴合,减轻了夹持车架时第一夹持板31直接的挤压力对车架产生损伤的问题,通过在定位柱35上设置第一圆挡板33,避免了第一夹持板31从定位柱35上产生脱离的问题,通过在转动柱454的外侧壁设置防滑套453,增加了手掌握持转动柱454转动时的摩擦力,便于调节定位轨41和螺杆42之间的转动

根据图1、图3和图4所示,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板21,驱动板21的底端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1,驱动板21的底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22。气缸22的输出端与滑动板34的侧壁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驱动板2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24。滑轨2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座26,滑动座2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需要调节两个缓冲机构3对车架进行夹持固定时,启动驱动板21底端的两个气缸22,使两个气缸22分别对两侧的滑动板34进行水平推动,使滑动板34带动连接板25在驱动板21的上方进行水平移动,使连接板25通过底端的滑动座26在滑轨24上进行滑动,从而使滑动板34带动第一夹持板31紧水平方向的滑动,从而调节两个缓冲机构3之间的距离,便于两个缓冲机构3对车架进行夹持固定,使打磨机主体6对车架打磨时更加稳定。

根据图2和图3所示,连接板25与滑动板34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滑轨24的两端外侧均设置有支撑板23。支撑板23的顶面与连接板25底面固定连接,支撑板23的侧面与滑动板34的侧面固定连接。底板11的顶面四个拐角位置处于驱动板2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底板11的底面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通过在底板11的底端设置四个万向轮12,便于对万向轮12在地面上进行移动,提高了打磨工装使用时的便携性,通过在底板11的底端固定支撑柱13,通过支撑柱13将驱动板21和底板11之间留存一定的间隙,便于在底板11的底端安装气缸22,从而为两个缓冲机构3之间的位置调节提供驱动力。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万向轮12带动底板11滑动,调节底板11移动到车架的下,启动两侧的气缸22,使气缸22带动两个滑动板34向外展开,使两个缓冲机构3分别置于车架的两侧;

转动一侧的转动柱454,转动柱454带动旋转盘451转动,旋转盘451带动定位轨41发生转动,实现了对定位轨41转动角度的调节,从而调节了打磨机主体6打磨面角度,使之与车架的表面对齐打磨;

转动另一侧的转动柱454,通过旋转盘451带动螺杆42转动,使螺杆42相对于定位轨41发生转动,从而使螺杆42带动滑动块5螺纹移动,由于滑动块5受到定位轨41的限位,使滑动块5在定位轨41上滑动,从而调节了打磨机主体6水平打磨横梁的位置;

启动两侧的气缸22向内带动滑动板34移动,使滑动板34带动两个第一夹持板31向内夹持,使第一夹持板31与第二夹持板32发生挤压,从而使第二限位齿环441和第二转动齿环442之间卡定位置,第一限位齿环431与第一转动齿环432之间也卡定位置,使打磨机主体6的位置保持持续稳定,提高了打磨机主体6打磨车架表面的稳定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92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