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大容量旋梭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2:07


一种大容量旋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容量旋梭,尤其是一种可提高缝纫或刺绣精度的大容量旋梭。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与相应缝纫机或绣花机默认配合的旋梭为1.0倍线容量的标准旋梭。为了减少缝纫或绣花机底线的换线时间,通常会增旋梭的线容量,以便于安装线容量更大的线轮(梭芯)。如市场上通常会采用1.6倍容量的旋梭。在保证梭架壁厚尺寸的情况下,必然会增加梭架的外径。在缝纫或绣花的过程中,旋转的梭床与梭架相配合勾取面线在梭架上绕圈连结形成线迹时,面线会先被紧贴缠绕在梭架外周相应处,待梭床旋转至一定的旋角位置后,在脱线面配合下,面线才会从梭架相应处脱线,形成线环绕过梭架打结,最终随着面线的回收拉紧与形成线迹。

由于梭架外径增加,在固定旋转角度的情况下,就必然会增加面线在梭架上的绕线量。而现有的绣花机或缝纫机的最适合的面线送线量及面线张力调节参数,是以标准的1.0倍旋梭设置的,因此尺寸增加的梭架在梭床绕圈时增加面线的张力和绕线量容易绷断面线,或/和拉断机针,从而需要停机解决故障;而在梭床勾取面线脱线后,挑线杆收线打结时,预设的收线量,又不足以收线调节绕线时拉长的面线至适当的张力,因此会严重影响到缝纫或绣花的品质。故而现有的大容量旋梭,仅仅应用到缝纫、绣花品质要求低的地方。致使大容量旋梭使用范围完全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旋梭线容量与精度不能兼得的问题,基于现有缝纫设备、绣花设备,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线容量和保持缝纫、刺绣精度的大容量旋梭。

本发明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容量旋梭,包括梭架、与梭架相配合的梭床,所述的梭架上设有与梭床内壁轨槽相配合的导轨,所述的梭架设有安装梭芯的内孔腔,作为改进,所述的梭架的外周至少位于面线在梭架的过线区域设有外径为1.0倍第一圆弧面,梭架的外周还设有与第一圆弧面围成梭架圆周适当的第二弧面,所述的内孔腔的内径为大于1.0倍的适当倍数的增倍内孔腔,所述的内孔腔内设有与内孔腔同心的中心柱;所述的第一圆弧面与导轨外周同心设置,所述的勾尖、导轨外周圆心及内孔腔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勾尖位于导轨外周圆心一侧;内孔腔圆心位于导轨外周圆心另一侧;所述的内孔腔圆心与导轨外周圆心设有0mm-0.6mm的间距;所述的适当的第二弧面、及适当倍数的增倍内孔腔需满足梭架的壁厚0.4mm-1mm及导轨可正常与梭床内壁轨槽相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轨为1.0倍的基准导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弧面为第二圆弧面;所述的第二弧面的圆心、勾尖、导轨外周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第二圆弧面的圆心位于导轨外周圆心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二圆弧面的圆心与导轨外周圆心设有0.2mm-0.5mm的间距。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圆弧面所在的外径为1.0倍,所述的第一圆弧面及勾尖位于导轨外周圆心一侧,第二圆弧面位于导轨外周圆心的另一侧;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的弧线均为半圆,第一圆弧面与第一圆弧面之间设有缝合面;所述的内孔腔圆心与导轨外周圆心设有大于0mm,小于等于0.6mm的间距。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梭架位于勾尖分线过线区域、导轨的相应一侧设有脱线斜面,所述的脱线斜面与梭架外壁面所在母线设有夹角,该夹角为13°-26°。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脱线斜面与梭架外壁面所在母线设有夹角为19°-26°。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弧面与第一圆弧面之间还设有平滑过渡围成梭架圆周的缝合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1.0倍的梭架的外径为25.6 mm -26.8m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孔腔偏离脱线斜面偏心设置于梭架上,所述的内孔腔圆心与导轨外周圆心设有0mm-0.6mm的间距。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孔腔为1.6倍容量的内孔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梭架的外周至少位于面线在梭架的过线区域设有外径为1.0倍第一圆弧面,第一圆弧面与适当的第二弧面围成梭架圆周,第一圆弧面与导轨外周同心设置。因此在缝纫或刺绣时,被驱动旋转的梭床通过轨槽与导轨相配合相对围绕梭架旋转,梭床上的勾线尖勾取的面线,在梭架配合下,勾线尖勾取面线紧贴缠绕于梭架的过线区域处,过线区域的第一圆弧面采用1.0倍的外径,且与导轨外周同心,因此面线在梭架绕线阶段,对面线的需求量,是现有缝纫或绣花设备1.0倍旋梭正常预设的量,从而不会增加对面线的张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勾尖、导轨外周圆心及内孔腔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勾尖位于导轨外周圆心一侧;内孔腔圆心位于导轨外周圆心另一侧,向导轨外周圆心的另一侧平移,使内孔腔圆心与导轨外周圆心设有0mm-0.6mm的间距,从而使内孔腔存在扩容的可能,便于实现设置内孔腔的内径为大于1.0倍的适当倍数的增倍内孔腔,从而安装容纳更大线容量的梭芯,提高梭芯的线容量。

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增加梭架内空腔的容量,在缝纫绣花时,面线形成线迹前缠绕于梭架相应处,所需的面线量为标准的正常面线量,及正常张力的面线释放、回收,从而不会影响缝纫或绣花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发明旋梭梭架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旋梭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旋梭正常使用时的角度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梭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是图7的B-B向剖视图。

图9是图7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旋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10,本实施案例一种大容量旋梭,包括梭架1、与梭架1相配合的梭床6,所述的梭架1上设有与梭床6内壁轨槽61相配合的1.0倍的标准导轨2,所述的梭架1设有安装梭芯的内孔腔3。

所述的梭架1的外周至少位于导轨2起始端面线在梭架的过线区域设有外径为1.0倍第一圆弧面4、梭架的外周还设有与第一圆弧面4围成梭架1圆周的适当的第二弧面5。面线在梭架的过线区域即面线在被梭床6的勾线尖62勾线后随梭床6相对于梭架1旋转至脱线角度前,而在紧贴梭架1上被面线缠绕的区域。

所述的内孔腔3的内径为大于1.0倍的适当倍数的增倍内孔腔3,所述的内孔腔3内设有与内孔腔3同心的中心柱32,中心柱32及内孔腔3主要用于安装梭芯;所述的第一圆弧面4与导轨2外周同心设置,所述的勾尖22、导轨2外周圆心及内孔腔3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勾尖22位于导轨2外周圆心一侧;内孔腔3圆心位于导轨2外周圆心另一侧;所述的内孔腔3圆心与导轨2外周圆心设有0mm-0.6mm的间距。由于梭架1上位于导轨外周圆心的勾尖22所在侧,通常设有脱线面,为了避免增倍扩容的内孔腔3与脱线面相互干扰(内孔腔需打穿脱线面),因此将内孔腔3的圆心设置于导轨外周圆心的另一侧,从而将内孔腔3偏心偏向远离脱线面侧设置0mm-0.6mm,使内孔腔3能正常扩容,因此需要选取适当的第二弧面5。适当的第二弧面5、及适当倍数的增倍内孔腔3需满足梭架1的壁厚0.4mm-1mm及导轨2可正常与梭床6内壁轨槽61相配合。

所述的第二弧面5与第一圆弧面4之间还可以设有平滑过渡围成梭架1圆周的缝合面,缝合面可以是平滑的弧面或平面。

作为另一种方案,为了进一步减小对梭架1的更改,可直接使用现有设备的标准梭床。

第二弧面5可以是不影响到导轨2的使用和能保证梭架1壁厚的非规则的弧面,如具有多段不同半径的圆弧组成、椭圆或其他非规则弧面。实施案例中为了便于生产制造,第二弧面5为第二圆弧面;所述的第二弧面5的圆心、勾尖22、导轨2外周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第二圆弧面的圆心位于导轨2外周圆心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二圆弧面的圆心与导轨2外周圆心设有0.2mm-0.5mm的间距,从而以确保内孔腔3的增倍扩容量和梭架的壁厚。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第二圆弧面所在的外径为1.0倍,所述的第一圆弧面4及勾尖22位于导轨2外周圆心一侧,第二圆弧面位于导轨2外周圆心的另一侧,第一圆弧面4、第二圆弧面的弧线均为半圆,第一圆弧面4与第一圆弧面4之间设有缝合面8;所述的内孔腔3圆心与导轨2外周圆心设有大于0mm,小于等于0.6mm的间距。缝合面8优选为平滑缝合第一、二圆弧面的缝合面8。

所述的梭架1位于勾尖22分线过线区域、导轨2的相应一侧设有脱线斜面7,脱线斜面7可构成较好的脱线面,脱线更容易,所述的脱线斜面7与梭架1外壁面所在母线设有夹角,该夹角为13°-26°。所述的脱线斜面7与梭架1外壁面所在母线设有夹角为19°-26°。参见图4、8该夹角优选为19°。

所述的内孔腔3偏离脱线斜面7偏心设置于梭架1上,所述的内孔腔3圆心与导轨2外周圆心设有0mm-0.6mm的间距。

通常1.0倍的梭架1的外径为25.6 mm -26.8mm。附图1-10中,同为1.0倍的第二圆弧面的圆心向远离勾尖22的另一侧偏移0.3mm。内孔腔3以为1.6倍容量的内孔腔3为例。1.0倍的第一圆弧面的外径为φ26,则1.6倍容量的内孔腔3的圆心向远离勾尖22的另一侧偏心设置0.5mm,1.6倍容量的内孔腔3的内径为φ24.6mm-24.8mm,通常可选用φ24.6mm或24.8mm,此时梭架1壁厚最薄处为0.5mm或0.4mm,完全满足需要。

为了便于表述,实施案例中将导轨2外周的圆心记作第一圆心21,内孔腔3的圆心记作第二圆心31,第二弧面5的圆心记作第三圆心51。参见图5-8所示的角度,导轨2的勾尖22设置于第一圆心21的左侧,第二圆心31在勾尖22与第一圆心21的连线上向右侧偏移0.5mm,从而使内孔腔3偏心0.5mm设置于梭架1上,第三圆心51在勾尖22与第一圆心21的连线上向右侧偏移0.3mm。在保证梭架1壁厚在0.4mm-1mm满足使用的基础上,确保内孔腔3有足够的扩容量,且不会干扰到位于第一圆心21左侧的脱线斜面7,内孔腔3偏离脱线斜面7偏心设置于梭架1上。

参见图6所示,梭架1上谁有1.6倍容量的内孔腔。缝纫或刺绣形成线迹的过程中,梭床6相对围绕大于1.0倍的增倍内孔腔3旋转,机针带动面线9至与旋梭配合的适当位置,被梭床6上的勾线尖62勾取线环,梭床带动勾线尖62围绕梭架1旋转准备让线环绕过梭架1形成线迹,在形成线迹的初始阶段,梭床6旋转至脱线旋角前,在勾尖22的配合下,面线被缠绕在梭架1的1.0倍外径第一圆弧面4上相应处,由于第一圆弧面4与导轨外周同心,所以绕线过程中,面线过线量等同于1.0倍标准旋梭的的过线量,待梭床6继续旋转至可脱线的角度,在脱线面的配合下,线环将在梭架1上脱线绕过梭架1,此时已经面线被逐渐回收打结,因此第二弧面5的大小不会影响到面线的张力。

技术分类

0612011593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