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及其应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一种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血管造影是诊断诸类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造影导管作为血管造影的关键设备,在进行血管造影手术时,造影导管在推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实践发现,心脑血管分布是比较复杂的,造影导管本身不具有动力以及方向的选择性,因此在血管交叉处,医生需要在医学影像设备的的辅助下,依靠经验在体外手动调整造影导管或造影导丝的位置,使之到达患处。血管造影手术对医生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医生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来讲,能熟练掌握血管造影手术的医生数量远远少于病患所需,在偏远地区此现象尤为严重;在血管交叉处,医生需要在体外不断调整造影导管的位置使其进入正确的分支,一方面此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的治疗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导管会与血管壁进行摩擦,容易损伤周围的组织,进而造成二次损伤;血管造影过程需要在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下进行,长时间累积起来受到的辐射会对医生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造影导管,能够在体外有效控制造影导管头端的形状的变化,从而能够使造影导管偏转角度、改变方向,更加精确、快速地进入正确的血管分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造影导管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在血管交叉处,可以通过体外近红外光的照射,实现造影导管头端形状的改变,偏转一定的角度,进而更加精确、快速地进入正确的血管分支。

本发明克服了进行血管造影手术时,医生调整造影导管的位置使其进入正确的分支的操作时间较长,或导管与血管壁进行摩擦,容易损伤周围的组织的问题,同时缩短医生在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下进行血管造影的时间,有利于对医生的健康保护。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

所述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座、管体、过渡段和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所述管体一端连接在导管座上,管体内腔与导管座内腔连通,另一端连接过渡段,过渡段的另一端与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连接;

所述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由包括光响应高分子材料、近红外光转换材料在内的原料制备而得。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光响应高分子材料采用自由基聚合或其他聚合方式聚合而成,优选主链为聚丙烯酸酯、聚酰亚胺、聚氨酯、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侧链为偶氮苯及其衍生物、二苯乙烯及其衍生物、螺吡喃及其衍生物、俘精酸酐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主链为聚丙烯酸酯,侧链为偶氮苯及其衍生物和二苯乙烯及其衍生物;

所述近红外光转换材料为上转换发光材料、无机光热转换材料、有机光热转换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光响应高分子材料为聚2-(乙基(4-((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基)氨基)丙烯酸乙酯、聚6-(4-((4-丙氧基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己酯、聚6-(4-(1-氰基-2-苯基乙烯基)苯氧基)丙烯酸己酯中的至少一种;

聚2-(乙基(4-((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基)氨基)丙烯酸乙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

制备方法:

在250mL烧杯中加入2-(乙基(4-((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基)氨基)丙烯酸乙酯(10g)和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20mg)抽真空干燥1h,在氩气保护下加入100mL无水四氢呋喃(THF),然后将反应体系通入高纯氮气20min来除氧、密封。最后在真空密闭条件下将反应体系加热到60℃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无水乙醇沉淀得到固体,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

结构式为:

聚6-(4-((4-丙氧基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己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

制备方法: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单体6-(4-((4-丙氧基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己酯(10g)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氰(AIBN)(20mg)抽真空干燥1h,在氩气保护下加入100mL无水四氢呋喃(THF),然后将反应体系通入高纯氮气20min来除氧、密封。最后在真空密闭条件下将反应体系加热到60℃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无水乙醇沉淀得到固体,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

结构式为:

聚6-(4-(1-氰基-2-苯基乙烯基)苯氧基)丙烯酸己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

制备方法: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单体6-(4-(1-氰基-2-苯基乙烯基)苯氧基)丙烯酸己酯(10g)和热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20mg)抽真空干燥1h,在氩气保护下加入100mL无水四氢呋喃(THF),然后将反应体系通入高纯氮气20min来除氧、密封。最后在真空密闭条件下将反应体系加热到80℃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无水甲醇沉淀得到固体,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

结构式为:

所述上转换发光材料为稀土发光晶体材料、稀土发光非晶态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无机光热转换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纳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有机光热转换材料为共轭聚合物、近红外染料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稀土发光晶体材料为单晶、纳米晶粉末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单晶为YV04、YAG、BaY

所述稀土发光非晶态材料为陶瓷、玻璃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金属纳米材料优选为CuS、Fe

所述共轭聚合物优选为聚噻吩、聚多巴胺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近红外染料优选为吲哚菁绿。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光响应高分子材料与近红外光转换材料的质量比为1:(0.01~100);优选为1:(0.05~1)。

近红外光转化材料的用量与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所发生形变的大小和速度存在相关性,对于同一种近红外光转化材料,随着其比例的增加,材料的硬度会提升,形变量减小,形变的速度增加,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以上质量比。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导管座为中空结构,有导管座进口和导管座出口,导管座进口与外界相通,管体和导管座通过导管座出口连通,导管座侧面相对的位置有两个垂直于导管座外表面的页片;侧面有页片便于旋转导管座;

所述管体包括管体内层、管体中间编织层和管体外层;

所述过渡段包括过渡段内层和过渡段外层;优选还包括过渡段中间编织层;

管体和过渡段的分层结构赋予造影导管良好的支撑性、扭控性、弹性以及抗弯折能力;

所述管体、过渡段和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的硬度依次降低;

所述管体外层的邵氏硬度为40~70D;

所述过渡段外层的邵氏硬度为25~40D;

所述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的邵氏硬度为5~25D。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导管座采用注射成型制得;

所述管体采用挤出和编织工艺制得;优选先用挤出机挤出管体内管,再用编织式编织机将不锈钢丝交叉编织在管体内管外表面,之后用挤出机挤出管体外管;

所述过渡段内外层均采用挤出工艺制得;

所述过渡段中间编织层采用编织工艺制得,编织式编织机可以将不锈钢丝交叉编织在过渡段内管外表面;

所述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采用注射成型、挤出成型或3D打印工艺制得;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先采用物理掺杂的方式,以光响应高分子为基底,掺杂近红外光转换材料,之后通过注射成型、挤出成型、或者装入3D打印机中3D打印得到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

管体与导管座通过粘接、注塑或焊接方式相连接;

管体、过渡段、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之间焊接,管体、过渡段、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为三段,采取焊接工艺相连。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导管座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或尼龙12制成;和/或,

所述管体内层由聚四氟乙烯(PTFE)、尼龙12或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PEBAX)材料制成;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优选为PEBAX 6333 SA 01、PEBAX 5533 SA 01、PEBAX 4533 SA01、PEBAX MV 1074 SA 01中的至少一种;其中PTFE满足耐高温,耐腐蚀,摩擦系数底,不黏附,无毒害的要求,有利于造影导丝顺畅通过;

所述管体中间编织层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优选由10~30根的不锈钢圆丝或者扁丝制成,编织密度为50~70PPI;不锈钢为医用级不锈钢,优选为SUS304或SUS316(医用级);更优选为扁丝,扁丝可以进一步减少管体壁的厚度,增大内腔,提高输入造影剂的流量,同时提供支撑作用的表面积大,赋予管体优异的刚性和支撑性;

所述管体外层由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PEBAX)、尼龙、热塑性聚氨酯、聚酰亚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热塑性有机硅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优选为PEBAX 7433 SA 01、PEBAX 7233 SA 01、PEBAX 7033SA01、PEBAX 6333 SA 01、PEBAX 5533 SA 01、PEBAX 4533 SA 01、PEBAX MV 1074 SA 01中的至少一种;尼龙优选为尼龙12;

医用级PEBAX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可减轻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损伤,PEBAX材料通过了美国药典USP class VI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证,可用于医疗护理产品,与其他热塑性弹性体,特别是TPU相比,PEBAX材料的流变表现允许更广泛的加工温度,其可以注入到极薄的部件中,壁厚可薄至0.005英寸,并具有准确的尺寸可控性;PEBAX材料稳定的熔体流动使其具有出色加工性能,可实现从导管的柔软段到坚硬段的平滑过渡,满足造影导管不同分段硬度以及弹性的要求。

所述过渡段内层由聚四氟乙烯(PTFE)、尼龙12或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PEBAX)材料制成;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优选为PEBAX MV 1074 SA 01、PEBAX 4033 SA 01、PEBAX3533 SA 01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过渡段外层由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PEBAX)、尼龙、热塑性聚氨酯、聚酰亚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热塑性有机硅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优选为PEBAX 4533 SA 01、PEBAX MV 1074 SA 01、PEBAX4033 SA 01、PEBAX 3533 SA 01中的至少一种;尼龙优选为尼龙12;

所述过渡段中间编织层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优选由10~30根的不锈钢圆丝或扁丝制成,编织密度(PPI)为70~100PPI;不锈钢为医用级不锈钢,优选为SUS304或SUS316(医用级);优选不锈钢圆丝,提供支撑作用的表面积小,赋予过渡段优异的柔顺性和弹性。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管体外层和所述过渡段外层还掺杂X射线显影添加剂;

X射线显影添加剂为钨、Bi

X射线显影添加剂占管体外层材料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30%;

X射线显影添加剂占过渡段外层材料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30%;

掺杂方法为物理掺杂,先将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等原料和X射线显影添加剂等掺杂材料按照上述比例通过高速分散器混合,再通过挤出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熔融挤出造粒,造粒后的复合材料再经挤出或注射成型,制得管体外层或过渡段外层;加工过程时在外层材料中掺杂钨、Bi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在心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座、管体、过渡段和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在体外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可以产生宏观形变,从而实现造影导管头端形状的改变,偏转一定的角度,进而更加精确、快速地进入正确的血管分支。与热致形变、磁致形变相比,热致形变中,高流速液体中热累计并不可靠,多余的热会引起细胞的死亡和组织的破坏,而磁致形变中,磁场会影响其他植入器械的正常工作运转,作其用区域是“场”,较难实现精确定位,本发明利于光致形变,光是生物环境中固有的,表现温和且产生的刺激是非破坏性的,其作用区域是“点”,便于精确以及动态的控制。

本发明的分段式结构保证管体有一定的硬度,提供优异的推进性能,过渡段有一定柔韧性和弹性恢复能力,在进入相应血管分支时不会出现弯折的情况,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具有一定的柔顺性,避免在推进过程损伤周围的组织;本发明优选所用的医用级PEBAX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可减轻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损伤;PEBAX材料稳定的熔体流动使其具有出色加工性能,可实现从导管的柔软段到坚硬段的平滑过渡,满足造影导管不同分段硬度以及弹性的要求;编织层采用的不锈钢编制网能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扭控性能;内层优选采用PTFE材料,满足耐高温,耐腐蚀,摩擦系数底,不黏附,无毒害的要求。

本发明克服了进行血管造影手术时,医生体外手动调整造影导管的位置使其进入正确的分支的操作时间较长,或导管与血管壁进行摩擦,容易损伤周围的组织的问题,同时缩短医生在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下进行血管造影的时间,有利于对医生的健康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结构示意图;

1导管座、2管体、3过渡段、4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

图2为A-A'管体剖面示意图;

5管体外层、6管体中间编织层、7管体内层;

图3为B-B'过渡层剖面示意图一;

8过渡段外层、9过渡段内层;

图4为B-B'过渡层剖面示意图二;

10过渡段外层,11过渡段中间编织层,12过渡段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为常规市购原料;

6-(4-((4-丙氧基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己酯购自SYNTHONChemicals GmbH&Co.KG公司;

6-(4-(1-氰基-2-苯基乙烯基)苯氧基)丙烯酸己酯购自上海纳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乙基(4-((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基)氨基)丙烯酸乙酯、偶氮二异丁氰、过氧化二苯甲酰、无水四氢呋喃、无水乙醇、无水甲醇购自Sigma-Aldrich公司;

稀土掺杂的氟化物材料NaYF

纳米Fe

吲哚菁绿购自康迪斯化工有限公司;

PEBAX4533、PEBAX5533、PEBAX4033、PEBAX3533、尼龙12的生产厂家为法国阿科玛公司;

TPU的生产厂家为德国巴斯夫公司。

测试方法:

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的头端的光照形变能力:在25℃干燥的空气环境中进行测试,在波长为808nm近红外光源照射下,测试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偏转20°所需的时间;测试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持续照射1h的偏转角度。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座1、管体2,过渡段3和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4,管体2一端连接在导管座1上,管体内腔与导管座球形内腔密封相连通,另一端连接过渡段3,过渡段3的另一端与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4连接;

如图2所示,管体2包括管体外层5,管体中间编织层6和管体内层7;

如图3所示,为过渡段3的一种结构,包括过渡段外层8和过渡段内层9;

如图4所示,为过渡段3的另一种结构,包括过渡段外层10,过渡段中间编织层11和过渡段内层12。

实施例1

聚2-(乙基(4-((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基)氨基)丙烯酸乙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

制备方法:

在250mL烧杯中加入2-(乙基(4-((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基)氨基)丙烯酸乙酯(10g)和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20mg)抽真空干燥1h,在氩气保护下加入100mL无水四氢呋喃(THF),然后将反应体系通入高纯氮气20min来除氧、密封。最后在真空密闭条件下将反应体系加热到60℃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无水乙醇沉淀得到固体,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

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座、管体、过渡段和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管体一端连接在导管座上,管体内腔与导管座内腔密封相连通,另一端连接过渡段,过渡段的另一端与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连接;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由聚2-(乙基(4-((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基)氨基)丙烯酸乙酯、NaYF

导管座为中空结构,前后开孔,导管座侧面有两个垂直于导管座外表面的页片,导管座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材料采用注射成型制得;管体包括管体内层、管体中间编织层和管体外层,管体内层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管体中间编织层由16根316不锈钢扁丝制成,编织密度为60PPI,管体外层由PEBAX 5533 SA 01和Bi

过渡段包括过渡段内层和过渡段外层,过渡段内层由聚四氟乙烯制成,过渡段外层由PEBAX MV 1074 SA 01和Bi

管体、过渡段和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的硬度依次降低,管体外层的硬度为50D,过渡段外层的硬度为40D,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的硬度为5D。

管体与导管座焊接;管体、过渡段、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之间焊接。

测试环境为25℃干燥的空气环境,在波长为808nm的近红外光源照射下,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朝光源一侧发生弯曲运动,17分钟发生20°的偏转,持续照射1h,最大偏转角度为55°。

实施例2

聚6-(4-((4-丙氧基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己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

制备方法: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单体6-(4-((4-丙氧基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己酯(10g)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氰(AIBN)(20mg)抽真空干燥1h,在氩气保护下加入100mL无水四氢呋喃(THF),然后将反应体系通入高纯氮气20min来除氧、密封。最后在真空密闭条件下将反应体系加热到60℃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无水乙醇沉淀得到固体,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由聚6-(4-((4-丙氧基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己酯、NaYF

除以上区别外,实施例2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在体外25℃干燥的空气环境中进行测试,在波长为808nm的近红外光源照射下,发现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朝光源一侧发生弯曲运动,5分钟发生20°的偏转,持续照射1h,最大偏转角度为36°。

实施例3

聚6-(4-(1-氰基-2-苯基乙烯基)苯氧基)丙烯酸己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

制备方法: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单体6-(4-(1-氰基-2-苯基乙烯基)苯氧基)丙烯酸己酯(10g)和热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20mg)抽真空干燥1h,在氩气保护下加入100mL无水四氢呋喃(THF),然后将反应体系通入高纯氮气20min来除氧、密封。最后在真空密闭条件下将反应体系加热到80℃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无水甲醇沉淀得到固体,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由聚6-(4-(1-氰基-2-苯基乙烯基)苯氧基)丙烯酸己酯、NaYF4:Yb/Tm以质量比为1:0.5混合后通过3D打印工艺制得,管体编织层由10根304不锈钢扁丝制成,编织密度为70PPI;管体外层由PEBAX MV 1074 SA 01和Bi

除以上区别外,实施例3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在体外25℃干燥的空气环境中进行测试,在波长为808nm的近红外光源照射下,发现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朝光源一侧发生弯曲运动,8分钟发生20°的偏转,持续照射1h,最大偏转角度为48°。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近红外光转换材料采用纳米Fe

除以上区别外,实施例4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环境为25℃干燥的空气环境,在波长为808nm的近红外光源照射下,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朝光源一侧发生弯曲运动,21分钟发生20°的偏转,持续照射1h,最大偏转角度为51°。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近红外光转换材料采用吲哚菁绿,过渡段采用三层结构,即内层、中间编织层和外层;内层采用尼龙12;过渡段中间编织层采用16根316不锈钢扁丝,编织密度为70PPI;外层采用TPU,过渡段外层的硬度为40D;

除以上区别外,实施例5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在体外25℃干燥的空气环境中进行测试,在波长为808nm的近红外光源照射下,发现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朝光源一侧发生弯曲运动,25分钟发生20°的偏转,持续照射1h,最大偏转角度为49°。

对比例1

中国发明专利CN108295357A,发明名称为“造影导管”。

对比例1在造影导管在内腔两侧上设置设置牵引线,一端与中间部连接,另一端从尾部伸出,牵拉第一牵引线时,中间部带动头部向一侧弯曲,当牵拉第二牵引线时,中间部带动头部向另一侧弯曲,通过紧、松牵引线来达到控制导管头端的移动,到达病变部位。

对比例2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554709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新型血管导管”。

对比例2在造影导管侧壁上开设一孔腔,该孔腔沿侧壁一直延伸,牵引线放置其间,造影导管头端向孔腔一侧倾斜,牵引线顶端与向孔腔一侧倾斜的造影导管头端连接,在造影导管尾部的侧壁连接旋钮,牵引线末端经孔腔与旋钮连接。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造影导管更加快速、精确地进入血管,控制造影导管端头是用设置牵引线来解决的,如对比例1~2,而这种采用牵引线的方式存在很多缺陷,一是牵引线在小口径血管腔内很难有大的作为。二是部件太多,牵引线、旋钮等,在小口径血管腔内也难以适用;且部件越多,操作越复杂,很难适用于血管造影手术中。

与对比例1~2设置牵引线牵拉的机械原理完全不同,实施例1~5采用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是基于化学机理,操作更简单,操控更灵敏。

测试了实施例1~5的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在远红外光下照射下的变形能力以及持续照射1h的最大偏转角,实施例1~5的具有光致可控形变的头端在波长为808nm的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可以产生宏观形变,发生20°的偏转需要的时间为5~25分钟,持续照射1h,最大偏转角度为36~55°。目前在造影手术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造影导丝牵引造影导管到血管分支处,然后手动调整导丝、导管位置进入正确分支,实际上只要导管头端在血管分支处偏转较小的角度就非常有利于整个过程的实现,但导丝牵引的操控难度是很大的,而实施例1~5均可在较短的近红外光照射下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来偏转不同的角度进入响应血管分支,大大降低医生在体外调整端头角度难度,缩短了手术的时间。

实施例1~5的分段式结构保证导管主体有一定的硬度,提供优异的推进性能,过渡段有一定柔韧性和弹性恢复能力,在进入相应血管分支时不会出现弯折的情况,软头段具有一定的柔顺性,避免在推进过程损伤周围的组织;本发明优选所用的医用级PEBAX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可减轻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损伤;PEBAX材料稳定的熔体流动使其具有出色加工性能,可实现从导管的柔软段到坚硬段的平滑过渡,满足造影导管不同分段硬度以及弹性的要求;编织层采用的不锈钢编制网能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扭控性能;内层优选采用PTFE材料,满足耐高温,耐腐蚀,摩擦系数底,不黏附,无毒害的要求。

实施例1~5克服了进行血管造影手术时,医生调整造影导管的位置使其进入正确的分支的操作时间较长,或导管与血管壁进行摩擦,容易损伤周围的组织的问题,同时医生无需在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下进行血管造影,利于对医生的健康保护,是一种可简单、快速、精确控制头端方向且具有优异性能的造影导管。

相关技术
  • 一种具有靶向光热治疗和可控释药的多重作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一种桐油基光响应单体、其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光致形变聚合物的应用
  • 一种桐油基光响应单体、其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光致形变聚合物的应用
技术分类

0612011648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