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电焰灶及其控制电路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1:02


一种电焰灶及其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焰灶的控制电路及电焰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新式、智能的生活设备逐渐涌现,其中这些智能生活设备不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且智能的生活设备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节能的效果;其中电焰灶作为一种新式的生活设备,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普及,通过电焰灶能够实现对于食物进行烹饪,以取代传统技术中燃烧天然气等化学燃料进行加热的方式;电焰灶只通过能转换来实现食物烹饪的效果,这不但会减少人们对于化石染料的依赖,而且电焰灶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有毒有害气体,属于完全的清洁燃烧,并且极大地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和转换率;结合以上众多优势,电焰灶将在未来对于人们的家居生活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然而传统技术中的电焰灶中的电能分布不均匀,导致电焰灶释放的热量存在不均衡的现象,降低了加热效率,无法满足用户的烹饪需求;并且由于电焰灶接入的电能无法达到均衡供应的效果,这将导致电焰灶本身将会受到烧蚀的影响,限制电焰灶的适用范围,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焰灶的控制电路及电焰灶,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电焰灶的电能分布不均匀,降低了电焰灶的发热效率,电焰灶发出的热量无法均匀分配,导致电焰灶的烹饪质量不佳,自身的物理安全受到损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焰灶的控制电路,设于电路板的布线层上,所述电焰灶用于对厨具进行加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转换模块,与市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市电输出的交流电能进行转换得到供电电能;

信号输入接口,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输入接口用于接入所述供电电能;

N个分压分流电容,N个所述分压分流电容与所述信号输入接口电性连接,N个所述分压分流电容用于对所述供电电能进行分流处理;以及

N个等离子产生模块,N个所述等离子产生模块的第一端与N个所述分压分流电容一一对应连接,N个所述等离子产生模块的第二端分别支撑所述厨具,每个所述等离子产生模块用于根据对应的分压分流电容输出的电压对空气进行电离,以产生等离子气流;

其中,所述电路板的布线层设置至少一个环状封闭路径,并且每个所述环状封闭路径上设有至少M个所述分压分流电容;

位于同一个环状封闭路径上的所有所述分压分流电容依次呈等间距排列;

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3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3的正整数,并且N≥M。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开关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与所述信号输入接口之间,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出的按键信号进行导通或者关断,并在导通时,将所述供电电能输出至所述信号输入接口。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者椭圆形。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N个所述分压分流电容均位于所述环状封闭路径。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封闭路径为圆形、矩形或者椭圆形。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的布线层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环状封闭路径,并且所有的所述环状封闭路径的中心均重叠。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21的正整数。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封闭路径为圆形;

所述N等于21;

所述电路板的布线层设置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和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其中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的直径;

所述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上设有八个所述分压分流电容;

所述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上设有十二个所述分压分流电容;

所述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和所述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的圆心设有一个所述分压分流电容。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的布线层设有至少一条走线,所述走线与所述信号输入接口连接,每条所述走线用于传输所述供电电能;

其中,所述电路板设有第一布线层和第二布线层;

其中所有的所述走线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布线层;

所有的所述分压分流电容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布线层;

所述电路板存在多个通孔,每个所述分压分流电容通过通孔与对应的所述走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焰灶,包括:

如上所述的控制电路;和

外壳,用于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封装保护。

上述应用于电焰灶的控制电路通过电源转换模块能够兼容接入市电中的交流电能,并对于交流电能进行转换后得到等离子气流,电能转换的效率和精确较高,进而控制电路能够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电力系统中并完成烹饪任务;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包括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并且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共同一路供电电能,通过多个分压分流电容能够实现电流均分的功能,以使每一个等离子产生模块都能够接入额定电能,实现较高的发热效率和发热精度,提高了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的发热均匀性和稳定性,保障了电焰灶的烹饪质量和适用范围;从而本实施例通过对于多个分压分流电容的均匀分布设计,实现发热热量的均衡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焰灶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上布线层的排布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焰灶的控制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3条环状封闭路径在电路板上布线层的排布规则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上布线层的排布规则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上布线层的另一种排布规则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上布线层的另一种排布规则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焰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焰灶的控制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10设于电路板的布线层上,通过电路板的布线层能够集成各种电子元器件,以使控制电路10能够保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并达到了电能转换热能的作用;电焰灶用于对厨具进行加热,以使厨具达到较佳烹饪的效果和烹饪精度,并且电焰灶与厨具相对设置,通过电焰灶能够对于电能进行转换,实现了清洁加热的效果;通过控制电路10能够使得电焰灶产生的多路热量均匀分分布,以提高烹饪质量和加热效率;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上述控制电路10包括:电源转换模块101、信号输入接口102、N个分压分流电容(图1采用C1、C2、C3…表示)以及N个等离子产生模块(图1采用1031、1032、1033…表示)。

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3的正整数。

其中,电源转换模块101与市电连接,电源转换模块101将市电输出的交流电能进行转换得到供电电能。

可选的,市电输出220V交流电能,进而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转换模块101能够使用各种类型的电力系统,以实现对于电能的转换功能。

示例性的,电源转换模块101对于交流电能进行交流转直流处理,进而供电电能属于直流电能,并且对于供电电能的电压/电流进行调节后,电源转换模块101输出的供电电能的电压/电流能够与电焰灶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保持匹配,那么控制电路10能够安全地接入供电电能,以保持自身的安全工作状态;因此本实施例通过电源转换模块101能够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符合电焰灶供电需求的电能,极大地提高了控制电路10的兼容性和实用价值。

信号输入接口102与电源转换模块101连接,信号输入接口102接入供电电能。

其中信号输入接口102能够保障供电电能的传输稳定性和兼容性,避免供电电能在控制电路10的内部出现电能损耗的问题;通过信号输入接口102集中传输供电电能,极大地提高了供电电能的传输效率。

N个分压分流电容的第一端与信号输入接口102电性连接,N个分压分流电容对供电电能进行分流处理。

其中,分压分流电容设置于电路板的布线层,电路板的布线层能够结合多个电子元器件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以达到电能转换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分压分流电容都与信号输入接口102连接,并实现储能功能;具体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的第一端通过信号输入接口102接入同一路供电电能,那么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将对供电电能起到分流的效果,以保障多个分压分流电容都具有安全、稳定的输入电流,防止各个分压分流电容出现过流运行的状态;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都相互独立运行,互不影响,即使控制电路10存在一个分压分流电容出现了故障,那么其它的分压分流电容也依然能够通过信号输入接口102接入供电电能,以保持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提高了控制电路10的工作效率和控制稳定性;因此本实施例利用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对于供电电能进行分流操作,保障了多个分压分流电容接入供电电能的安全性,每一个分压分流电容通过信号输入接口102分别接入额定的电能,以维持较高的充电效率和储能效率。

N个等离子产生模块的第一端与N个分压分流电容一一对应连接,N个等离子产生模块的第二端分别支撑厨具,每个等离子产生模块根据对应的分压分流电容输出的电压对空气进行电离,以产生等离子气流。

可选的,等离子产生模块为离子针,进而通过离子针能够对空气实现快速的电离功能。

可选的,等离子产生模块与对应的分压分流电容实现焊接连接,以保障等离子产生模块与分压分流电容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等离子产生模块与分压分流电容之间保持更加稳固的连接关系,以抵抗外界的机械干扰力。

其中,通过多个等离子产生模能够对于厨具实现机械结构上的平稳支撑,以使厨具相对于电焰灶保持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控制电路10的兼容性和实用价值;并且由于每一个分压分流电容接入供电电能,分压分流电容存储的电能将会不断上升,分压分流电容的电压也会不断升高,那么等离子产生模块包含相应的等离子介质,等离子产生模块在高压的驱动下对于周围的空气进行电离,以产生大量的高温等离子体,进而形成等离子气流,等离子气流具有较高的温度;当等离子气流吹向厨具时,通过等离子气流能够对于厨具进行快速的加热,以达到对于厨具中食物快速烹饪的效果,保障了电焰灶的加热效率和加热稳定性;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分压分流电容进行存储后,并产生高压,以使得与分压分流电容连接的等离子产生模块将电能转换为热量,以实现厨具的清洁燃烧的功能,即避免了烹饪过程中对于空气产生污染,又使得厨具具有较高的烹饪效率,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布线层40上多个分压分流电容的排布示意,请参阅图2,电路板的布线层40设置至少一个环状封闭路径(图2采用201进行表示),并且在每个环状封闭路径上设有至少M个分压分流电容。

位于同一个环状封闭路径上的所有分压分流电容依次呈等间距排列。

N为大于或者等于3的正整数,M为大于或者等于3的正整数,并且N≥M。

其中在电路板的布线层,多个分压分流电容都呈现规则的排布,每一个环状封闭路径上的相邻的两个分压分流电容都呈现等间距环形排布,那么位于同一个环状封闭路径上的分压分流电容实现了均匀设计,相应的,与分压分流电容对应连接的等离子产生模块沿着环状封闭路径也呈现等间距均匀分布,那么,每一个等离子产生模块接入高压产生等离子气流时,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能够产生更加均匀的热量,以实现对于厨具的高效、安全加热功能,提高了电焰灶的发热稳定性和安全性,利用多个均匀分布的分压分流电容可使得对应的等离子产生模块集中产生更加稳定的热量,对于厨具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N个分压分流电容都位于电路板的同一个布线层;进而通过每一个分压分流电容接入供电电能并实现储能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10内部具有更加简化的空间结构设计,以使得控制电路10与电焰灶之间实现更加简化的空间结构设计,给用户带来了更佳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N个分压分流电容的运行参数都相同,进而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对于同一路供电电能进行分流后,可驱动对应的等离子产生模块产生相同的热量,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具有更高的发热均匀性和效率,厨具可实现均匀受热,灵活性较高。

其中,分压分流电容的运行参数包括:容值和耐压值至少任意一项。

示例性的,在N个分压分流电容中,每一个分压分流电容的容值为:10pf~100pf,每一个分压分流电容的耐压值为:20KV-50KV;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每一个分压分流电容实现电能存储功能,控制电路10具有较高的电能转换效率和安全性。

结合图1和图2示出控制电路10的结构示意中,控制电路10通过电源转换模块101能够实现电能转换,以使控制电路10能够兼容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电力系统,以达到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效果;通过多个分压分流电容接入同一路供电电能,以达到供电电能分流的效果,保障了多个分压分流电容的电能接入效率和电能安全性;并且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的布线层按照预设的路径呈现规律性分布,在多个分压分流电容输出的高压驱动下,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能够产生更加均匀的等离子气流,以实现对于厨具的均匀发热效果,提高了电焰灶的发热效率,保障了厨具的烹饪性能,给用户带来了更佳的使用体验;从而本实施例通过对于多个分压分流电容进行均分设计,即实现了对于供电电能的均流效果,又保障等离子产生模块的发热均匀性,避免的等离子气流无法均匀分布,导致热量集中在一个等离子产生模块上很容易烧蚀等离子产生模块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电焰灶的电能和发热热量无法实现均匀分布,降低了烹饪效果,导致电焰灶的物理安全容易受到损害,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1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相比于图1示出控制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3中的控制电路10还包括:开关控制模块301;其中,开关控制模块301连接于电源转换模块101与信号输入接口102之间,开关控制模块301根据用户输出的按键信号进行导通或者关断,并在导通时,将供电电能输出至信号输入接口。

具体的,当开关控制模块301根据用户输出的按键信号进行关断时,则将供电电能不输出至信号输入接口102。

本实施例通过开关控制模块301能够改变控制电路10的电能传输状态,以使电焰灶能够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发热,满足用户的烹饪需求;示例性,当开关控制模块301根据用户的按键信号进行导通时,则信号输入接口102与电源转换模块101之间的支路导通,信号输入接口102接入供电电能,并通过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对于供电电能实现分流的效果,保障了多个分压分流电容的电能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当开关控制模块301根据用户的按键信号进行关断时,则信号输入接口102与电源转换模块101之间的支路关断,信号输入接口102无法接入供电电能,等离子产生模块无法产生等离子电流,控制电路10处于停止状态;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开关控制模块301来实现对于电焰灶的发热状态的灵活控制,操作简便,电焰灶对于厨具的加热过程具有更高的可调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路板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者椭圆形。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可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设定为各种形态,以使得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的布线层能够实现更加灵活和稳定的位置排布设计,提高了电焰灶的空间结构灵活性和稳定性,降低了电焰灶的空间占用体积;进而控制电路10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适各个不用的工业环境,以达到对于厨具的最佳烹饪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N个分压分流电容均位于环状封闭路径。

本实施例将所有的分压分流电容均设置在电路板的环状封闭路径,以使得所有的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的布线层都呈现规律性分布,在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对于供电电能进行均流后,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能够以规则的排布形式产生相应的热量,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对于厨具产生的热量具有更高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控制电路10具有更高的适用范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环状封闭路径为圆形、矩形或者椭圆形。

其中,本实施例将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的布线层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规则排布,以使得在分压分流电容的驱动下,对应的等离子产生模块能够产生更加均匀和高效的等离子气流,通过等离子气流能够对于厨具实现更佳的发热效果和均衡性;并且环状封闭路径具有不同的形状,那么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发出的热量能够匹配不同形状的厨具的需求,厨具能够更佳稳固地放置在电焰灶上,以达到良好的烹饪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10具有更高的适用范围和实用价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路板的布线层设置至少两个环状封闭路径,并且所有的环状封闭路径的中心均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当环状封闭路径为圆形时,环状封闭路径的中心为圆心。

需要说明的是,当环状封闭路径为椭圆形时,环状封闭路径的中心为椭圆圆心。

需要说明的是,当环状封闭路径为矩形时,环状封闭路径的中心为矩形对角线的交点。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当电路板的布线层40设有3个环状封闭路径(图4采用2011、2012及2013表示)时,3个环状封闭路径在电路板的布线层上的排布规则,因此本实施例中多个环状封闭路径的中心完全重叠,那个位于环状封闭路径上的分压分流电容也必然呈现规律性分布,通过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对于供电电能进行分流后,以驱动对应的等离子产生模块产生更加均衡的等离子气流,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能够向空间的各个方位发出均匀的热量,以达到最佳的发热效果;并且与分压分流电容相对设置的等离子产生模块沿着多个环状封闭路径呈现规律性的排布规则,以更加稳固地支撑厨具,保障了厨具与电焰灶之间具有更加稳固、安全的位置关系,通过厨具接收的均匀热量能够得到最佳的烹饪效果,给用户带来更佳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N为大于或者等于21的正整数。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分压分流电容数量大于21,那么通过多个分压分流电容能够对于更大功率的供电电能进行分流操作,并驱动等离子产生模块产生更大功率的热量;当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的布线层呈现规律性排布,那么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能够结合产生温度更高的等离子气流,并且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发出的热量更加均匀,对于厨具中的食物达到更大的加热功率,以完全符合用户的各种食物烹饪需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上布线层40的排布规则,其中,环状封闭路径为圆形;N等于21;并且电路板的布线层30存在两个环状封闭路径。

电路板的布线层设置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和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2,其中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的直径大于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的直径;由于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和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这两者的圆心重合,进而通过位于两个圆形轨迹上的分压分流电容具有更加稳定、规律的排布关系。

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的圆心和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的圆心设有一个分压分流电容C21,并且分压分流电容C21与等离子产生模块5042连接。

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上设有八个分压分流电容(图5采用C13、C14、C15、C16、C17以及C18表示),并且沿着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还设有与八个分压分流电容分别连接的八个等离子产生模块(图5采用5034、5035、5036、5037、5038、5039、5040以及5041表示)。

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上设有十二个分压分流电容(图5采用C1、C2、C3、C4、C5、C6、C7、C8、C9、C10、C11以及C12表示),并且沿着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还设有与十二个分压分流电容分别连接的十二个等离子产生模块(图5采用5021、5022、5023、5024、5025、5026、5027、5028、5029、5030、5031、5032以及5033表示)。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二十一个分压分流电容分别对于供电电能进行分流,保障了每一个分压分流电容的电能安全性,以使得每一个等离子产生模块在对应的分压分流电容输出的高压情况下,发出高温的等离子电流,进而达到加热的效果;并且本实施例中的二十一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的布线层呈现规律性排布,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沿着圆形轨迹可稳固地支撑起厨具,实现了对于厨具各个区域的均匀加热效果;提高了电焰灶的发热效率和发热稳定性;避免了对于厨具的局部区域进行集中加热,导致厨具中的食物烹饪效果不佳,甚至会损坏等离子产生模块的物理安全;从而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10具有更高的适用范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上布线层40的另一种排布规则,其中,环状封闭路径为椭圆形;N等于21。

电路板的布线层设置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和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其中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的直径大于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的直径。

在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的椭圆心和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的椭圆心设有一个分压分流电容。

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上设有八个分压分流电容。

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上设有十二个分压分流电容。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实施例与图5的实施例区别之处在于:图5中的两个环状封闭路径都为圆形,图6中的两个环状封闭路径都为椭圆形;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沿着椭圆形进行均匀分布,通过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能够产生更加均匀的热量,以达到厨具的均匀烹饪效果;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分压分流电容设置为椭圆形排布轨迹,以匹配具有椭圆形的厨具,给用户带来更佳的烹饪体验感,兼容性更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上布线层40的另一种排布规则,其中,环状封闭路径为矩形;N等于21。

电路板的布线层设置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和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其中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的直径大于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的直径。

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的中心和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的中心设有一个分压分流电容。

第二个环状封闭路径502上设有八个分压分流电容。

第一个环状封闭路径501上设有十二个分压分流电容。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的实施例与图5中的实施例区别之处在于:图5中的环状封闭路径为圆形,图7中的环状封闭路径为矩形;进而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沿着矩形轨迹进行规律性排布,进而通过多个分压分流电容进行分流后产生高压,以驱动相应的等离子产生模块发出较高的热量,以达到厨具烹饪的效果;因此本实施例利用多个均匀排布的等离子产生模块产生更加均匀、稳定的热量,并且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沿着矩形轨迹进行排布,以匹配具有矩形的厨具,电焰灶对于厨具具有更高烹饪灵活性和稳定性。

结合图5、图6以及图7,本实施例中的分压分流电容不但能够对于供电电能进行分流,以驱动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发出更加均匀的热量,防止了等离子产生模块被烧蚀的问题,并且控制电路10中多个分压分流电容可呈现不同的排列形状,以匹配用户的不用厨具的烹饪需求,兼容性较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路板的布线层设有至少一个走线,走线与信号输入接口102连接,每条走线用于传输供电电能,N个分压分流电容通过走线与信号输入接口102电性连接。

其中电路板的布线层可焊接各种电子元器件,进而通过电路板的布线层上集成的电子元器件实现更加复杂的电路功能;通过在电路板的布线层上设置走线,并且一条或者多条走线共接于信号输入接口102,那么通过走线能够传导相应的供电电能,N个分压分流电容通过走线接入同一路供电电能,因此当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板的布线层任意一条走线连接时,则电子元器件可实时接入走线上的电能,以实现自身的上电操作;本实施例通过电路板上的多条走线传输相应的电能,保障控制电路10的内部电能传输效率和精度,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通过走线接入电能,保持稳定的电路控制状态。

其中,电路板设有第一布线层和第二布线层。

其中所有的走线设于电路板的第一布线层。

所有的分压分流电容设于电路板的第二布线层。

电路板存在多个通孔,每个分压分流电容通过通孔与对应的走线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将分压分流电容和走线分别设置在电路板的不同布线层,以达到电路板中布线面积的最优化利用,进一步简化了电焰灶的空间体积,以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环境中;并且本实施例通过通孔实现分压分流电容与走线之间的电性连接,进而多个分压分流电容接入同一路供电电能,以达到分流的效果,控制电路10的内部具有更高的电能传输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分压分流电容接入的电能以形成高压,驱动等离子产生模块对于周围的空气产生电离效果,有利于提升控制电路10对于供电电能的转换效率和转换精度;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分压分流电容在电路板具有更加合理和简化的布线结构,即充分利用了电路板上布线层的使用面积,缩小了电路板上集成的电子元器件的空间体积;又保障了供电电能的传输和转换安全性,通过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了产生均匀的热量,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提高了电焰灶的适用范围。

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焰灶80的结构示意,请参阅图8,电焰灶80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电路10和外壳801,外壳801对控制电路10进行封装保护;可选的,外壳801为金属外壳和塑料外壳;通过外壳801能够防止外界的干扰力对于控制电路10的物理安全造成损坏,比如通过外壳801能够对于控制电路10进行防水溅或者防潮等保护,进而控制电路10能够保持更高的电能安全性,以产生大量的等离子气流;电焰灶80可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烹饪环境中,并保持自身的物理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的烹饪安全性。

结合图1~图7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10通过对于电能进行转换以得到热量,并实现对于厨具的高效加热效果,消除了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污染问题;而且本实施例通过将控制电路10内部的多个分压分流电容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均匀排布,多个分压分流电容接入同一路供电电能以实现分流的效果,保障了电焰灶80自身的电能安全性;并且通过多个等离子产生模块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均匀设计,以使得电焰灶80发出的热量更加均匀,通过电焰灶80能够对于厨具达到更加均匀的加热效果,厨具接收到等离子气流,以提升食物的烹饪质量,给用户带来更佳的使用体验,实用价值更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电焰灶的电能无法实现分流的效果,降低了自身的电能安全性,并且传统的电焰灶发热不均匀,导致烹饪的质量不佳,难以普遍适用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电焰灶的控制电路10即提高了电能转换的安全性和效果,又能够发出更加均匀的热量,提升烹饪质量,这将对于本领域电焰灶的普及和推广起到积极的意义,产生重要的实际生产价值。

在本文对各种器件、电路、装置、系统和/或方法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阐述了很多特定的细节以提供对如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和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总结构、功能、制造和使用的彻底理解。然而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实施方式可在没有这样的特定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在其它实例中,详细描述了公知的操作、部件和元件,以免使在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难以理解。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本文和所示的实施方式是非限制性例子,且因此可认识到,在本文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可以是代表性的且并不一定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各种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一个实施方式”或“实施方式”等的引用意为关于实施方式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因此,短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或“在实施方式中”等在整个说明书中的适当地方的出现并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方式。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因此,关于一个实施方式示出或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全部或部分地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进行组合,而没有假定这样的组合不是不合逻辑的或无功能的限制。任何方向参考(例如,加上、减去、上部、下部、向上、向下、左边、右边、向左、向右、顶部、底部、在…之上、在…之下、垂直、水平、顺时针和逆时针)用于识别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公开内容,且并不产生限制,特别是关于实施方式的位置、定向或使用。

虽然上面以某个详细程度描述了某些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做出很多变更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连接参考(例如,附接、耦合、连接等)应被广泛地解释,并可包括在元件的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和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连接参考并不一定暗示两个元件直接连接/耦合且彼此处于固定关系中。“例如”在整个说明书中的使用应被广泛地解释并用于提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例子,且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例子。意图是包含在上述描述中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事务应被解释为仅仅是例证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做出在细节或结构上的变化而不偏离本公开。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电焰灶及其控制电路
  • 一种等离子体电焰灶电极安装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232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