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18:07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人们也越来越青睐于高屏占比的电子设备。目前,为实现电子设备的前置拍摄功能,通常需要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进行开孔,而这样的设计也就导致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受到了限制。可见,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因需要在显示屏上开孔实现前置拍摄,造成屏占比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因需要在显示屏上开孔实现前置拍摄,造成屏占比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

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模组可拆卸以在安装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安装状态,所述摄像模组安装于所述容纳槽内;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摄像模组与所述壳体分离;

第一线圈和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磁性件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其中另一个设置于所述摄像模组上,在所述第一线圈通电的情况下,所述壳体和所述摄像模组相互吸引或排斥,以使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安装状态和所述分离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第一线圈与第一磁性件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进而使得壳体和摄像模组相互吸引或排斥,以使摄像模组安装于壳体的容纳槽内或者是与壳体分离。这样,摄像模组也就能够在安装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当需要使用摄像头时,通过摄像模组状态的切换以将摄像头显露在壳体外,实现摄像头的拍摄功能,这样也就无需在显示屏上进行摄像头的开孔,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全面屏设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摄像模组显露于壳体外的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摄像模组处于第一安装状态的局部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摄像模组处于第二安装状态的局部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摄像模组处于分离状态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本申请不做过多举例。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5,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摄像模组20、第一线圈11和第一磁性件21。壳体10上设有容纳槽101,容纳槽101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摄像模组20包括摄像头25,摄像模组20可拆卸以在安装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可切换,在安装状态,摄像模组20安装于容纳槽内,在分离状态,摄像模组20与壳体10分离;第一线圈11和第一磁性件21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壳体10上,另一个设置于摄像模组20上,在第一线圈11通电的情况下,壳体10和摄像模组20相互吸引或排斥,以使摄像模组20在上述安装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地,容纳槽101可以是壳体10内的其他器件围合形成的一个收容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还可以设置有可活动的挡板,挡板能够在摄像模组20收容于壳体10内时封闭开口,进而以更好地对摄像模组20起到防水防尘作用,也能够使得电子设备在外观上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1可以是与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电连接,以通过处理器来控制第一线圈11的通、断电以及电流方向。可选地,第一线圈11还可以是与供电装置电连接,供电装置可以是与处理器连接。当对第一线圈11通电时,第一线圈11产生磁场,而通过改变第一线圈11通电电流的方向,能够使得第一线圈11与第一磁性件21之间存在吸引力或是排斥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线圈11与第一磁性件21之间存在吸引力的情况下,摄像模组20通过第一线圈11对第一磁性件21的吸引作用而收容安装在壳体10内。当第一线圈11与第一磁性件21之间存在排斥力的情况下,摄像模组20通过第一线圈11与第一磁性件21之间的排斥作用而与壳体10分离。这样,摄像模组20也就能够在安装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当需要使用摄像头25时,通过摄像模组20状态的切换以将摄像头25显露在壳体外,实现摄像头25的拍摄功能,这样也就无需在显示屏上进行针对摄像头25的开孔设计,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全面屏设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可选地,第一线圈11和第一磁性件21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容纳槽101的底壁,其中另一个设置于摄像模组20的可伸入容纳槽101且与容纳槽101的底壁相对的一侧,在摄像模组20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一线圈11和第一磁性件21位置对应。

例如,请参照图3和图4,第一线圈11设置于容纳槽101的底壁,第一磁性件21设置在摄像模组20的底面,该底面也就是摄像模组20朝向容纳槽101的底壁的一侧;当第一线圈11通正向电流时,第一线圈11与第一磁性件21之间存在吸引力,通过该吸引力使得第一线圈11与第一磁性件21贴合,进而使得摄像模组20的底面与容纳槽101的底壁相贴合,也就使得摄像模组20完全收容在壳体10内;当第一线圈11通反向电流时,第一线圈11与第一磁性件21之间存在排斥力,基于该排斥力使得第一磁性件21会驱动摄像模组20向远离第一线圈11的方向运动,也即向壳体10外运动,也就使得摄像模组20与壳体10分离。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线圈11通正向电流与第一磁性件21相吸引,或第一线圈11通反向电流时与第一磁性件21相排斥仅是举例说明,并非具体限定,后续所涉及的线圈通正向电流或反向电流同样也仅是举例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1和第一磁性件21的数量可以是有多个,例如可以是在容纳槽101的底壁间隔设置多个第一线圈11,在摄像模组20的底面间隔设置多个第一磁性件21,一个第一线圈11与一个第一磁性件21位置对应,这样能够增加摄像模组20与壳体10之间的吸引力或是排斥力,更有利于摄像模组20在壳体10内安装的稳固性,也能够更快速地驱动摄像模组20与壳体10分离。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线圈12和第二磁性件22,第二线圈12和第二磁性件22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壳体10上且位于容纳槽101的一个侧壁上,其中另一个设置于摄像模组20上且位于摄像模组20的一个侧壁上,在第二线圈12通电的情况下,壳体10和摄像模组20相互吸引或排斥,以使摄像模组20在伸入容纳槽101和脱出容纳槽101之间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的通电电流方向可以是相同,或者也可以是相反。例如,当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均通正向电流,第一线圈11与第一磁性件21之间、第二线圈12与第二磁性件22之间均存在吸引力,进而壳体10和摄像模组20相互吸引,使得摄像模组20收容在容纳槽101内;当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均通反向电流,壳体10和摄像模组20相互排斥,则摄像模组20排斥力所驱动而向脱离壳体10的方向运动,进而摄像模组20也就能够在伸入容纳槽101和脱出容纳槽101之间移动。

可选地,在摄像模组20处于安装状态,第二线圈12和第二磁性件22邻近容纳槽101的开口设置,且第二线圈12和第二磁性件22中的一个位于另一个的邻近开口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状态可以是指摄像模组20完全收容于容纳槽101内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二线圈12和第二磁性件22中的一者更靠近开口。

例如,请参照图3至图5,第二线圈12可以是设置于容纳槽101的侧壁靠近开口的位置,第二磁性件22设置在摄像模组20的朝向第二线圈12的侧面上,且第二线圈12相较于第二磁性件22更靠近开口。第一线圈11设置在容纳槽101的槽底,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的通电电流方向可以相反。例如,当第一线圈11通反向电流时,第一线圈11与第一磁性件21之间存在排斥力,也就会推动摄像模组20向开口外运动,而此时第二线圈12可以通正向电流,第二线圈12与第二磁性件22之间存在吸引力,第二线圈12更靠近开口,也就会吸引位于其下方的第二磁性件22向靠近第二线圈12的方向运动,进而在第一线圈11的排斥力以及第二线圈12的吸引力的作用下,摄像模组20会朝向伸出壳体10的方向运动,当摄像模组20运动至第二磁性件22与第二线圈12的位置完全对应时,由于第二线圈12对第二磁性件22产生吸引力,第二磁性件22能够被第二线圈12完全吸住而不再运动,摄像模组20也就被固定而停止运动,而摄像模组20上的设有摄像头25的部分显露在壳体10外,进而也就能够实现摄像头25的拍摄功能。

可以理解地,当摄像头25完成拍摄,可以是向第一线圈11通正向电流,第二线圈12通反向电流,进而第一线圈11与第一磁性件21之间存在吸引力,也就会吸引摄像模组20向壳体10内运动,而此时第二线圈12与第二磁性件22之间存在排斥力,该排斥力也就会进一步推动摄像模组20向壳体10内运动,直至第一磁性件21能够被第一线圈11完全吸住而不再运动,则摄像模组20也就被收容于容纳槽101中。这样,也就通过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电流方向的控制,以驱动摄像模组20在伸入容纳槽101和脱出容纳槽101之间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不需要使用摄像头25时,能够将摄像模组20收容在壳体10内,当需要使用摄像头25时,也就通过改变两个线圈与对应的两个磁性件之间的作用力,来驱动摄像模组20从壳体10内运动至以使摄像头25显露于壳体10外,实现摄像头25的拍摄功能,这样也就无需在显示屏上进行摄像头25的开孔,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全面屏设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当摄像模组20收容在壳体10内时,如图3所示,第二线圈12所处的第二位置高于第二磁性件22在摄像模组20上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二磁性件22与第二线圈12并没有完全对应,例如第二磁性件22与第二线圈12在摄像模组20处于状态下只有部分接触或者不接触。

可选地,摄像模组20状态的切换还可以是包括第一线圈11或第二线圈12断电的情况。例如,请参照图3,当第一线圈11通正向电流、第二线圈12断电时,第一线圈11对第一磁性件21产生吸引力、第二线圈12与第二磁性件22之间无作用力,摄像模组20因第一线圈11对第一磁性件21的吸引而被固定收容在壳体10内。或者,在图3中,也可以是第二线圈12通反向电流,由于第二线圈12设置在靠近开口位置,且第二线圈12的设置位置高于第二磁性件22,第二线圈12对第二磁性件22产生排斥力,也就会阻止摄像模组20向开口处运动,进而以更好地将摄像模组20固定在壳体10内。

请参照图4,例如当第一线圈11断电时,第二线圈12通正向电流,第二线圈12对第二磁性件22产生吸引力,该吸引力也就进一步吸引摄像模组20向开口外运动并直至第二线圈12将第二磁性件22吸住而固定,摄像模组20也就被固定。或者,当第一线圈11通反向电流时,第一线圈11对第一磁性件21产生排斥力,也就会推动摄像模组20向开口外运动,而第二线圈12通正向电流,第二线圈12对第二磁性件22产生吸引力,该吸引力也就进一步吸引摄像模组20向开口外运动,并当摄像模组20运动至第二磁性件22完全与第二线圈12对应时,第二磁性件22被第二线圈12吸住而固定,此时摄像模组20也就被固定住,而摄像头25已显露于壳体10外,从而能够实现拍摄功能。

进一步地,当拍摄完成,不再需要使用摄像头25时,可以对第一线圈11通正向电流、第二线圈12断电,进而第一线圈11对第一磁性件21产生吸引力,以吸引摄像模组20向靠近第一线圈11的方向运动而收容于壳体10内,如图3所示,摄像模组20处于安装状态。可选地,也可以是通过用户将摄像模组20推动至壳体10中,并通过第一线圈11对第一磁性件21的吸引力而将摄像模组20固定于壳体10内。

可选地,在第一线圈11及第二线圈12均断电的情况下,摄像模组20能够完全与壳体10分离。第一线圈11及第二通电均断电时,也就不会对第一磁性件21和第二磁性件22产生作用力,此时摄像模组20与壳体10之间也就不存在作用力,用户能够将摄像模组20从壳体10中取出,以使得摄像模组20与壳体10完全分离。如图5所示,壳体10的容纳槽101中也就不存在摄像模组20,进而用户能够更为方便地移动摄像模组20,以进行拍摄。例如用户可以一只手握持摄像模组20实现取景,另一只手握持电子设备实现拍摄操作;或者,还可以是一个用户握持摄像模组20实现取景,另一个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来实现拍摄操作。这样,也就使得用户能够更为方便地将摄像模组20移动至想要取景的景象处,而无需移动整个电子设备,在拍摄操作上更为灵活、便捷,提高了用户的拍摄体验。

请参照图3和图4,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线圈13和第三磁性件23,第三线圈13和第三磁性件23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壳体10上且位于容纳槽101的一个侧壁上,其中另一个设置于摄像模组20上且位于摄像模组20的一个侧壁上,第三线圈13和第二线圈12分布于容纳槽101的不同侧壁,且第三线圈13和第三磁性件23邻近容纳槽101的底壁设置。可选地,第三线圈13设置于容纳槽101的侧壁,第三磁性件23设置于摄像模组20的侧壁上,第三线圈13和第二线圈12可以是分别位于容纳槽10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第三磁性件23和第二磁性件22也相应地设置在摄像模组20的两个侧面上。进而,第一线圈11、第二线圈12和第三线圈13也就分别分布在容纳槽101的底壁及两个侧壁,也就能对摄像模组20的不同侧面产生吸引力或是排斥力,从不同的方位对摄像模组20产生力的作用,以更稳固地将摄像模组20收容在容纳槽101内,或是更迅速地驱动摄像模组20向壳体10外运动以与壳体10分离。

可选地,第三线圈13和第二线圈12分布于容纳槽10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且在摄像模组20处于安装状态下,第三线圈13和第三磁性件23中的一个位于另一个的邻近开口的一侧。请参照图3,摄像模组20在收容于容纳槽101内时,第三磁性件23相较于第三线圈13更靠近容纳槽101的开口,也就是说,第三线圈13和第三磁性件23的位置并没有完全对应,这样的设置,也就能够在第三线圈13与第三磁性件23之间存在排斥力时,该排斥力也就会使得第三磁性件23向远离第三线圈13的方向运动,进而也就驱动摄像模组20向壳体10外的方向运动。可选地,第三线圈13可以是通反向电流时,与第三磁性件23之间相互排斥。

请参照图3至图5,第二磁性件22的延伸方向及第三磁性件23的延伸方向均与摄像模组20的运动方向平行。在摄像模组20处于安装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件22的靠近开口的一端与第二线圈12的远离开口的一端位置对应,第三磁性件23的靠近开口的一端与第三线圈13的靠近开口的一端更靠近;请参照图4,在摄像模组20运动至处于摄像头25显露于开口外的情况下,第三磁性件23的远离开口的一端与第三线圈13的靠近开口的一端位置对应或者说更为靠近。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11与第三线圈13的通电电流方向相同,例如第一线圈11通正向电流时,第三线圈13也通正向电流,第一线圈11通反向电流时,第三线圈13也通反向电流,而第二线圈12与第一线圈11的通电电流方向相反,或者是处于不同的通断电状态。

如图3所示,第二线圈12的设置位置高于第二磁性件22在摄像模组20上的设置位置,在摄像模组20安装于壳体10内时,第二磁性件22与第二线圈12并非完全对应,第二磁性件22只有靠近开口的一端与第二线圈12相接触,可选地,当第二线圈12通反向电流时,第二线圈12与第二磁性件22之间产生排斥力,该排斥力也就会阻止摄像模组20向壳体10外运动,此时第一线圈11及第三线圈13通正向电流,也就会分别对第一磁性件21及第三磁性件23产生吸引力,能够更好地吸住摄像模组20,以使得摄像模组20更稳固地被固定于壳体10内。进而,通过对这三个线圈电流的控制,能够更好地将摄像模组20收容在壳体10内。

如图4所示,可选地,当第一线圈11及第三线圈13通反向电流,第一线圈11与第一磁性件21之间、第三线圈13与第三磁性件23之间均产生排斥力,也就会推动摄像模组20向壳体10外运动,而此时第二线圈12可以是通正向电流,第二线圈12与第二磁性件22之间产生吸引力,也就会吸引摄像模组20向壳体10外运动直至第二磁性件22完全被第二线圈12吸住,进而以将摄像模组20固定住,使得摄像头25显露于壳体10外实现拍摄,而摄像模组20此时仍然部分收容并固定在壳体10内,确保摄像模组20拍摄时的稳固性。

可选地,当摄像模组20处于如图4所示的状态时,若用户轻微拉动摄像模组20,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线圈11、第二线圈12及第三线圈13均断电,则摄像模组20与壳体10之间不存在磁场力的作用,用户能够较为容易地将摄像模组20取出,如图5所示,摄像模组20也就与壳体10分离,用户能够手持摄像模组20实现更灵活的取景和拍摄。

可选地,壳体10内还设有处理器及传感器15,第一线圈11可以是与传感器15电连接,传感器15用于检测摄像模组20所处的状态。可选地,第一线圈11、第二线圈12、第三线圈13及传感器15可以是均与处理器电连接。例如,传感器15为位置检测传感器15,传感器15可以是设置在开口处,以检测摄像模组20是否显露于壳体10外。当传感器15检测到摄像模组20未显露于壳体10外,也即摄像模组20完全收容在容纳槽101内处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安装状态时,则可以是向处理器发送第一信号,处理器控制第一线圈11及第三线圈13通正向电流、第二线圈12断电,进而以将摄像模组20吸住固定在壳体10内,确保摄像模组20的稳固性;当传感器15检测到摄像模组20与壳体10分离,也即摄像模组20完全位于壳体10之外,则可以是向处理器发送第二信号,处理器控制第一线圈11、第三线圈13和第二线圈12断电,以更好地节省电子设备的能耗;当传感器15检测到摄像模组20从开口外向壳体10内运动时,则可以是向处理器发送第三信号,处理器控制第一线圈11及第三线圈13通反向电流、第二线圈12通正向电流,以将摄像模组20通过第二线圈12与第二磁性件22之间的吸引力而固定住,此时摄像模组20处于如图4所示的第二安装状态;当传感器15再次检测到摄像模组20全部收容在壳体10内,也即未显露于壳体10外时,则向处理器发送第一信号,处理器控制第一线圈11及第三线圈13通正向电流、第二线圈12通反向电流,进而以将摄像模组20吸住固定在壳体10内,摄像模组20再次处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安装状态。这样,也就通过传感器15来检测摄像模组20的位置,进而以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线圈的控制,确保摄像模组20在不同的状态之间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20包括远离开口101的第一侧面201,在摄像模组20处于如图4所示的安装状态的情况下,传感器15位于第一侧面201的延伸平面上。可以理解地,第一侧面201为摄像模组20的底面,当摄像模组20运动至处于第二状态时,摄像模组20的底面位于传感器15的感应线上,进而也就能够通过传感器15是否感应到摄像模组20的底面来判断摄像模组20的运动趋势及状态。

可选地,摄像模组20还包括第一传输模块24,壳体10内还设有第二传输模块14,在摄像模组20处于如图4所示的第二安装状态的情况下,第一传输模块24与第二传输模块14对应设置且用于实现数据传输。其中,第一传输模块24和第二传输模块14可以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传输模块,当第一传输模块24与第二传输模块14对应设置时,能够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摄像模组20处于第一状态,也即摄像模组20收容于壳体10内时,第一传输模块24与第二传输模块14不接触,而当摄像模组20运动至处于如图4所示的第二安装状态时,摄像模组20通过第二线圈12与第二磁性件22之间的吸引力而固定,且第一传输模块24与第二传输模块14贴合,进而能够为摄像模组20提供数据传输路径,使得摄像模组20能够通过第一传输模块24与第二传输模块14实现与电子设备处理器、存储器等模块或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摄像头25能够实现拍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20还设有传输接口26,壳体10内还设有第三传输模块16,如图3所示,在摄像模组20处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安装状态的情况下,第三传输模块16通过传输接口26与摄像模组20连接,第三传输模块16用于向摄像模组20充电和/或传输数据。可选地,传输接口26可以是设置在摄像模组20的底部,第三传输模块16对应设置在壳体10形成的容纳槽101的槽底,当摄像模组20收容于壳体10内时,第三传输模块16能够伸入传输接口26中,以实现与摄像模组20的有线连接,进而电子设备通过第三传输模块16向摄像模组20充电和/或传输数据。

可选地,摄像模组20可以是设置有可充电电池,进而当摄像模组20与壳体10分离时,可以通过可充电电池实现供电,确保摄像模组20的正常使用;而当摄像模组20收容在壳体10内时,则可以通过第三传输模块16向摄像模组20的可充电电池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摄像模组20收容在壳体10内处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安装状态时,通过第三传输模块16实现与电子设备内处理器等器件的数据传输;当摄像模组20运动至处于如图4所示的第二安装状态时,通过第一传输模块24和第二传输模块14实现数据传输,以保障摄像模组20的正常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模组20上的摄像头25可以是只包括前置摄像头,也可以是包括前置摄像头及后置摄像头,或者还可以是包括可旋转的摄像头,能够实现前置拍摄和后置拍摄及其他角度的拍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相关技术
  • 电子设备、外部电子设备及包括电子设备和外部电子设备的系统
  • 电子设备用铜合金、电子设备用铜合金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用铜合金轧材及电子设备用组件
技术分类

06120112497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