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电磁感应抗冲击继电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6:50


一种电磁感应抗冲击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抗冲击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各种电路中常用的自动开关之一,继电器的种类繁多,电磁继电器就是常用继电器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触头组件就是电磁继电器的基本配件之一,触头组件主要包括动片及与动片导通或断开的静片,由于触头组件的构造设计不合理,当触头组件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时,动片、静片常常会因受到外界的震动而彼此分开,导致继电器使用不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感应抗冲击继电器,借助第一导磁件磁化后的磁性吸力吸引第二导磁件使得动簧片与静端子保持在接触导通状态,进而使得触头组件稳定地保持在所需的状态,避免继电器受到外界的震动而导致动端子、静端子彼此分离脱开,保证继电器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电磁感应抗冲击继电器,包括绝缘盒,设置在绝缘盒内的电磁铁及端子单元,活动设置在绝缘盒内的衔铁单元,端子单元包括动端子及静端子,动端子具有动簧片,电磁铁在磁性力作用下驱动衔铁单元移动,移动的衔铁单元驱动动簧片导通或断开静端子;还包括设置于绝缘盒内的第一导磁件及与第一导磁件配合使用的第二导磁件,第一导磁件设置于动簧片,外界的电流经动簧片使得第一导磁件磁化具有磁性吸力,第一导磁件磁化后的磁性吸力吸引第二导磁件使得动簧片与静端子保持在接触导通状态或保持在分离断开状态。

其中,还包括与绝缘盒卡扣连接的绝缘底盖,绝缘盒具有用于容设电磁铁、衔铁单元、动端子、静端子、动簧片、第一导磁件、第二导磁件的容置盲槽,绝缘底盖用于遮盖容置盲槽的开口;还包括设置于绝缘底盖的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及定位柱,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分别设置于绝缘底盖彼此远离的两端,绝缘底盖设有凸起部,凸起部具有插槽,第一固定脚具有插接入插槽内的插板部,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用于焊接在绝缘底盖所压持的电路板上;定位柱插入电路板的定位孔内,定位柱用于遮挡插槽的开口以防止插板部从插槽内退出。

其中,还包括动触头、静触头,动触头设置于动簧片的一端,静触头设置于静端子的一端,第一导磁件设置于动簧片的中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导通或分离断开,第一导磁件磁化后的磁性吸力吸引第二导磁件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保持在接触导通状态。

其中,动端子还包括导电脚,导电脚、静端子均设置于绝缘盒,动簧片设置于导电脚,第二导磁件设置于绝缘盒,第二导磁件位于动簧片与静端子之间,第一导磁件磁化后的磁性吸力吸引第二导磁件使得第一导磁件、第二导磁件贴设在一起。

其中,第二导磁件具有卡持部、自卡持部弯折而成的平板部、设置于卡持部的卡持凸起,卡持部设置于绝缘盒的卡槽内,卡持凸起用于抵触卡槽的内槽侧面。

其中,第一导磁件呈U型,第一导磁件具有本体部、设置于本体部同一侧的两个限位部,本体部、两个限位部形成用于容设动簧片的让位槽,两个限位部用于抵触第二导磁件的两端。

其中,还包括推片,衔铁单元包括转动设置于绝缘盒的绝缘架,设置于绝缘架的配重块、第一线衔铁、第二衔铁及位于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的永磁铁,永磁铁的两个磁极分别吸住第一衔铁及第二衔铁,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分别为N极、S极,电磁铁的两个轭铁分别伸入衔铁单元两端的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绝缘架具有突出部,配重块设置于突出部,推片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突出部及动簧片,衔铁单元经由突出部驱动推片使得动簧片导通或断开静端子。

其中,推片采用绝缘塑料制成,推片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突出部及动簧片,推片的中部具有凹孔,突出部的自由端设有转动的圆球体,圆球体的外侧面用于抵触凹孔的内孔面。

其中,绝缘盒还包括第一气孔、第二气孔、第三气孔、第四气孔及隔离部,容置盲槽在绝缘盒的底面凹设而成,第一气孔与容置盲槽连通,第一气孔自容置盲槽的内侧面朝绝缘盒的顶面延伸设置,隔离部用于隔离分开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第三气孔用于连通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第三气孔设置在隔离部上,第四气孔与第三气孔连通,第四气孔自绝缘盒的外侧面凹设而成;第三气孔位于第一气孔与容置盲槽的连通处的上方,第三气孔位于第四气孔与第三气孔的连通处的上方,容置盲槽内的空气依次经由第一气孔、第三气孔、第二气孔、第四气孔排出到绝缘盒外。

其中,还包括让位孔及位于让位孔内的密封件,第一气孔、第二气孔、第三气孔均贯穿绝缘盒的顶面,密封件设置于绝缘盒,密封件用于密封遮盖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及第三气孔贯穿绝缘盒的顶面的开口;让位孔自绝缘盒的顶面凹设而成,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及第三气孔均贯穿让位孔的底面,让位孔用于容设密封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电磁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外界的电流经动簧片使得第一导磁件磁化具有磁性吸力,第一导磁件磁化后的磁性吸力吸引第二导磁件使得动簧片与静端子保持在接触导通状态,进而使得触头组件稳定地保持在所需的状态,避免继电器受到外界的震动而导致动端子、静端子彼此分离脱开,保证继电器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导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导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绝缘盒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绝缘盒局部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绝缘盒 2—电磁铁 3—衔铁单元

4—动簧片 5—第一导磁件 6—第二导磁件

7—绝缘底盖 8—第一固定脚 9—第二固定脚

11—定位柱 12—凸起部 13—插板部

14—动触头 15—圆锥台 16—圆柱凸起

17—导电脚 18—卡持部 19—平板部

21—卡持凸起 22—本体部 23—限位部

24—推片 25—突出部 26—配重块

27—圆球体 28—第一气孔 29—第二气孔

31—第三气孔 32—第四气孔 33—隔离部

34—密封件 35—倾斜平面 36—弹性件

37—弹性撑臂 38—弹性夹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磁感应抗冲击继电器,包括绝缘盒1,安装设置在绝缘盒1内的电磁铁2及端子单元,活动设置在绝缘盒1内的衔铁单元3,绝缘盒1采用绝缘塑料制成,绝缘盒1大致为中空的长方体状,端子单元包括动端子及静端子,动端子具有动簧片4,电磁铁2在磁性力作用下驱动衔铁单元3移动,移动的衔铁单元3驱动动簧片4导通或断开静端子。

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安装设置中绝缘盒1内的第一导磁件5及与第一导磁件5配合使用的第二导磁件6,第一导磁件5安装设置在动簧片4上,外界的电流经动簧片4使得第一导磁件5磁化具有磁性吸力,第一导磁件5磁化后的磁性吸力吸引第二导磁件6使得动簧片4与静端子保持在接触导通状态或保持在分离断开状态。

在电磁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外界的电流经动簧片4使得第一导磁件5磁化具有磁性吸力,第一导磁件5磁化后的磁性吸力吸引第二导磁件6使得动簧片4与静端子保持在接触导通状态,进而使得触头组件稳定地保持在所需的状态,避免继电器受到外界的震动而导致动端子、静端子彼此分离脱开,保证继电器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电磁继电器还包括与绝缘盒1卡扣连接的绝缘底盖7,绝缘底盖7大致为平板状,绝缘盒1具有用于容设电磁铁2、衔铁单元3、动端子、静端子、动簧片4、第一导磁件5、第二导磁件6的容置盲槽,绝缘底盖7用于遮盖容置盲槽的开口,从而将各个构件封装在容置盲槽内。

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安装设置在绝缘底盖7上的第一固定脚8、第二固定脚9及定位柱11,第一固定脚8、第二固定脚9分别设置在绝缘底盖7上彼此远离的两端,绝缘底盖7设有凸起部12,凸起部12具有插槽,插槽自凸起部12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一固定脚8大致呈L型,第一固定脚8具有插接入插槽内的插板部13,第一固定脚8、第二固定脚9用于焊接在绝缘底盖7所压持的电路板上;定位柱11插入电路板的定位孔内,定位柱11用于遮挡插槽的开口以防止插板部13从插槽内退出,从而防止第一固定脚8从绝缘盖上脱落。

实际使用时,定位柱11对准装入定位孔内,使得电磁继电器与电路板快速准确地安装在一起,直至绝缘底盖7压持在电路板上,然后将两个固定脚焊接在绝缘底盖7所压持的电路板上,使得电磁继电器与电路板稳固连接在一起。优选地,定位柱11具有限位柱及插柱,限位柱的外径大于插柱的外径,限位柱位于容置盲槽内,绝缘底盖7用于挡止抵触限位柱,插柱贯穿绝缘底盖7并用于插入电路板的定位孔内。

端子单元还包括动触头14、静触头,动触头14铆接设置在动簧片4的一端上,静触头铆接设置在静端子的一端上,第一导磁件5安装设置在动簧片4的中部;动触头14与静触头接触导通或分离断开,第一导磁件5磁化后的磁性吸力吸引第二导磁件6使得动触头14与静触头保持在接触导通状态。

动触头14的构造与静触头的构造相同,动触头14、静触头均包括铆接柱、设置在铆接柱上的圆锥台15、设置在圆锥台15上的圆柱凸起16,动触头14、静触头为一体式构造,铆接柱、圆柱凸起16分别位于圆锥台15彼此远离的左右两侧上,圆锥台15靠近铆接柱一端的外径大于圆锥台15靠近圆柱凸起16一端的外径,圆锥台15靠近铆接柱一端的外径大于铆接柱的外径,圆锥台15靠近圆柱凸起16一端的外径大于圆柱凸起16的外径。

动簧片4、静端子均设有用于容设铆接柱的铆接孔,动触头14铆接在动簧片4上,静触头铆接在静端子上,圆锥台15靠近铆接柱的一端用于抵触动簧片4或静端子;动触头14的圆柱凸起16、静触头的圆柱凸起16用于接触导通或分离断开。

动端子还包括导电脚17,导电脚17、静端子均固定安装设置在绝缘盒1内,动簧片4固定设置在导电脚17上,第二导磁件6安装设置在绝缘盒1上,第二导磁件6位于动簧片4与静端子之间,第一导磁件5磁化后的磁性吸力吸引第二导磁件6使得第一导磁件5、第二导磁件6贴设在一起。

确保动端子、静端子稳定地保持在接触导通的状态,当外界的电流停止之后,第一导磁件5失去磁性,动簧片4在弹性力作用下带动第一导磁件5与第二导磁件6分开,使得动端子与静端子分离断开,借助第一导磁件5实现对动簧片4的配重,降低继电器受到外界的震动而发生位置移动的几率。

第二导磁件6具有卡持部18、自卡持部18弯折而成的平板部19、设置在卡持部18上的卡持凸起21,优选地,卡持部18、平板部19垂直设置,卡持部18设置在绝缘盒1上的卡槽内,卡持凸起21用于抵触卡槽的内槽侧面。经由卡持凸起21的设置,增大卡持部18与绝缘盒1之间的摩擦力,确保第二导磁件6稳定地安装在绝缘盒1上。经由平板部19的设置,增大第一导磁件5与第二导磁件6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导磁件5可以稳定地吸住第二导磁件6。

卡持凸起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持凸起21分别自卡持部18朝不同的方向凸设而成。借助多个卡持凸起21的构造设计,使得卡持部18、绝缘盒1之间受到不同方向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第二导磁件6稳定地安装在绝缘盒1上。优选地,多个卡持凸起21分别位于卡持部18的上下两侧。当然,卡持部18同一侧的卡持凸起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第一导磁件5呈U型,第一导磁件5具有本体部22、设置在本体部22同一侧上的两个限位部23,两个限位部23分别自本体部22彼此远离的两端弯折而成,优选地,本体部22、限位部23垂直设置,本体部22、两个限位部23形成用于容设动簧片4的让位槽,两个限位部23用于抵触第二导磁件6的两端。

经由第一导磁件5的构造设置,第一导磁件5磁化之后,两个限位部23分别形成N极、S极,当第一导磁件5吸住第二导磁件6之后,磁感线在一个限位部23、第二导磁件6、另一个限位部23、本体部22之间形成循环的闭合路线,确保第一导磁件5与第二导磁件6稳定地吸合在一起。

动簧片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动簧片4贴设在一起,限位部23具有伸入相邻两个动簧片4之间的定位部。借助多个动簧片4的构造设计,一方面增大动簧片4的刚性,另一方面提升动簧片4对第一导磁件5的磁化强度。借助两个动簧片4对定位部的挡止限位,确保第一导磁件5稳定限位在动端子上,避免第一导磁件5与动端子脱离分开而使用不良。

还包括推片24,衔铁单元3包括转动设置在绝缘盒1内的绝缘架,安装设置在绝缘架上的配重块26、第一线衔铁、第二衔铁及位于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的永磁铁,绝缘架采用绝缘塑料制成,永磁铁的两个磁极分别吸住第一衔铁及第二衔铁,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分别为N极、S极,电磁铁2的两个轭铁分别伸入衔铁单元3两端的第一衔铁与第二衔铁之间。

绝缘架具有突出部25,配重块26安装设置在突出部25上,突出部25具有用于容设配重块26的孔体,配重块26与孔体过盈配合,推片2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突出部25上及动簧片4上,衔铁单元3经由突出部25驱动推片24使得动簧片4导通或断开静端子。借助配重块26的重量实现对衔铁单元3的配重,避免衔铁单元3受到意外震动而发生位置改变,保证衔铁单元3使用状态的稳定性。优选地,配重块26采用不锈钢制成。

推片24采用绝缘塑料制成,推片2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突出部25上及动簧片4上,推片24的中部具有凹孔,突出部25的自由端设有转动的圆球体27,圆球体27的外侧面用于抵触凹孔的内孔面。优选地,轭铁卡扣连接有弹性件36,本实施例中,轭铁具有贯穿轭铁的穿孔,弹性件36具有弹性撑臂37及两个弹性夹臂38,两个弹性夹臂38用于夹住轭铁,弹性夹臂38具有伸入穿孔内的倒翅片,倒翅片抵触穿孔的内侧面以防止弹性件36从轭铁上脱落。弹性撑臂37发生弹性变形并用于抵触在推片24上,借助弹性撑臂37的弹性变形使得圆球体27始终抵触在推片24的凹孔的内孔面上。

借助转动的圆球体27的设置,当电磁铁2驱动衔铁单元3转动时,绝缘架带动突出部25相对绝缘盒1转动,转动的绝缘架带动圆球体27转动,借助圆球体27的外球面与凹坑的内孔面的抵触,使得衔铁单元3驱动推片24带动动簧片4移动,进而使得动簧片4带动动触头14接触或断开静触头。借助圆球体27的设置,将推片24与绝缘架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降低摩擦噪音,减少两者滑动摩擦产生的磨屑,保证电磁继电器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绝缘盒1还包括第一气孔28、第二气孔29、第三气孔31、第四气孔32及隔离部33,容置盲槽在绝缘盒1的底面凹设而成,第一气孔28与容置盲槽连通,第一气孔28自容置盲槽的内侧面朝绝缘盒1的顶面延伸设置,隔离部33用于隔离分开第一气孔28与第二气孔29,即隔离部33位于第一气孔28与第二气孔29之间。优选地,第一气孔28、第二气孔29平行设置,第一气孔28与第三气孔31垂直设置。

第三气孔31用于连通第一气孔28与第二气孔29,第三气孔31设置在隔离部33上,第三气孔31沿隔离部33的厚度方向贯穿隔离部33,第四气孔32与第三气孔31连通,第四气孔32自绝缘盒1的外侧面凹设而成。

第三气孔31位于第一气孔28与容置盲槽的连通处的上方,第三气孔31位于第四气孔32与第三气孔31的连通处的上方,容置盲槽内的空气依次经由第一气孔28、第三气孔31、第二气孔29、第四气孔32排出到绝缘盒1外。

实际使用时,电磁继电器的各个零部件(如电磁铁2等)装入到容置盲槽内,在电磁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电磁铁2发热使得容置盲槽内的空气温度升高之后,容置盲槽内的空气依次经由第一气孔28、第三气孔31、第二气孔29、第四气孔32排出到绝缘盒1外,实现电磁继电器的自动排气。当外界的水进入第四气孔32内时,借助隔离部33对水的挡止抵触,避免水进入容置盲槽内污染电磁继电器的各个零部件,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还包括让位孔及位于让位孔内的密封件34,第一气孔28、第二气孔29、第三气孔31均贯穿绝缘盒1的顶面,密封件34设置在绝缘盒1上,密封件34用于密封遮盖第一气孔28、第二气孔29及第三气孔31贯穿绝缘盒1的顶面的开口;让位孔自绝缘盒1的顶面凹设而成,第一气孔28、第二气孔29及第三气孔31均贯穿让位孔的底面,让位孔用于容设密封件34。实际制造时,利用让位孔的内孔侧面挡止限位密封件34,确保密封件34快速准确地安装在绝缘盒1上的所需位置,同时避免密封件34相对绝缘盒1发生移动而使用不良。

经由第一气孔28、第二气孔29、第三气孔31贯穿绝缘盒1的顶面的设置,在绝缘盒1的实际制造过程中,借助抽芯插片的设置,便于注塑模具注塑成型出第一气孔28、第二气孔29、第三气孔31,提升绝缘盒1的制造效率及制造良率。借助密封件34密封住第一气孔28、第二气孔29、第三气孔31贯穿绝缘盒1的顶面的开口,避免外界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一气孔28、第二气孔29、第三气孔31贯穿绝缘盒1的顶面的开口进入容置盲槽内,提升绝缘盒1的防水性能。

根据实际需要,密封件34可以为圆形平板,密封件34与外侧面挡止抵触让位孔的内侧面,密封件34与让位孔之间为过盈配合。密封件34采用胶水固化制成。实际制造时,将胶水添加到让位孔内,待胶水固化之后,胶水即可形成位于让位孔内的密封件34。当然,可以借助加热设备加热让位孔内的胶水使得胶水快速固化形成密封件34。

第四气孔32靠近绝缘盒1的底面一侧的内侧面为倾斜平面35,倾斜平面35与绝缘盒1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外界的水进入第四气孔32内后在重力作用下沿倾斜平面35排出。借助倾斜平面35的设置,使得进入第四气孔32内的水可以自动排出,进一步提升绝缘盒1的防水效果。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相关技术
  • 一种电磁感应抗冲击继电器
  • 一种安全驱动单元主备同驱继电器防电磁感应的处理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807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