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动工具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1:00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无刷马达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材料的开孔作业等的钻孔装置,公知有金刚石取芯钻。金刚石取芯钻将在有底圆筒形的旋转体的末端部附着有金刚石颗粒的切削部(金刚石取芯钻头)亦即钻孔用的旋转刀具安装于输出轴,用于混凝土等的钻孔作业。以往的钻孔装置,由于旋转刀具的直径大,为了在对坚硬材料进行钻孔的用途中使用,开设一个孔需要较高的输出和较长的作业时间。以往,公知有固定式的钻孔装置。固定式的钻孔装置使钻孔装置的基座固定于墙壁、地面等作业面。因此,能够承受来自材料的较大的反作用力,并且在较长作业时间中进行稳定的作业。德国发明专利第10064173号说明书记载有将具有金刚石取芯钻头的便携式钻孔装置安装于固定架的结构。然而,为了进行高输出且稳定的钻孔作业,更优选为固定式的钻孔装置。

以往的固定式的钻孔装置具有所谓的有刷马达。例如,为了更加提高马达的耐久性,优选取代有刷马达而具有所谓的无刷马达的固定式的钻孔装置。为了取代有刷马达而具有无刷马达,需要组装适于无刷马达的控制的开关等。

对于日本特开2017-148881号公报记载的具有无刷马达的电动工具而言,作为切换接通断开状态的开关,例如,具有柱塞式开关。通过对柱塞进行按压操作使开关成为接通状态,若停止柱塞的按压操作,则成为返回至柱塞按压操作之前的状态的断开状态。另外,以往的开关在接通断开切换时发送控制用的信号。通过在具有无刷马达的固定式的钻孔装置上组装适于无刷马达的控制的开关,能够抑制新设计开关的生产设备等的成本。然而,为了保持柱塞式开关的接通状态,需要持续对柱塞进行按压操作。因此,在以往的柱塞式开关中,作为接通状态下的作业时间长的固定式的钻孔装置的开关,操作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适于具有无刷马达的电动工具的开关的低成本化,并且还确保开关的操作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特征,电动工具具有:

无刷马达;

开关主体,其通过接通操作成为接通状态,若接通操作解除则成为断开状态;

接通操作部,用于对上述开关主体进行接通操作;以及

接通保持构件,在操作了上述接通操作部时该接通保持构件与上述接通操作部自动地卡合,并保持于操作了上述接通操作部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工具,能够实现适于具有无刷马达的电动工具的开关的低成本化,并且还确保开关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整体右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整体俯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开关的整体立体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开关主体的立体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开关主体的左侧视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下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下壳体的俯视图。

图9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接通按钮的立体图。

图10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接通按钮的俯视图。

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接通按钮的主视图。

图12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断开按钮的立体图。

图13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断开按钮的主视图。

图14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接通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15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接通保持构件的俯视图。

图16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上壳体的立体图。

图17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上壳体的俯视图。

图18是移除了上壳体的开关的整体俯视图,且是表示接通按钮位于按压操作的解除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9是图18的XIX-XIX线截面向视图,且是开关的纵剖视图。

图20是移除了上壳体的开关的整体俯视图,且是表示接通按钮位于按压操作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21是图20的XXI-XXI线截面向视图,且是开关的纵剖视图。

图22是图18的XIX-XIX线截面向视图,且是对断开按钮刚进行了按压操作之后的开关的纵剖视图。

图23是图18的XIX-XIX线截面向视图,且是对断开按钮进行了按压操作之后接通按钮移动至解除位置时的开关的纵剖视图。

图24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开关的整体立体图。

图25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开关为接通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27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开关为接通状态时的左侧视图。

图28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开关为断开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29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开关为断开状态时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23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例如是具有旋转刀具15的所谓的金刚石取芯钻。电动工具1将电池25作为电源。电动工具1具有基座2、支柱3、上下活动部4。基座2能够固定于墙壁、地面等设置面F。支柱3从基座2起向上方延伸。上下活动部4被支柱3支承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上下活动部4上支承有马达10和输出轴13。输出轴13由马达10驱动。安装于输出轴13的旋转刀具15,是在有底圆筒形的旋转体的末端部附着有金刚石颗粒来作为切削部而形成的。旋转刀具15通常使用被称为金刚石取芯钻头的结构。通常,使用者位于旋转刀具15所处的电动工具1的前侧(图1的左侧),对电动工具1进行操作。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以使用者为基准。

[电动工具1]

如图1、图2所示,基座2是金属制且平板形状的台座。在基座2的大致中心部设置有在板厚方向(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孔2a。将锚固螺栓穿过螺栓孔2a而钉在墙壁、地面等设置面F,并利用螺母紧固锚固螺栓,从而将基座2固定于设置面F。螺栓孔2a是前后较长的长孔。因此,基座2能够在前后既定的范围内调整位置。

在基座2的边缘部设置有多个水平调整螺纹孔2b。水平调整螺纹孔2b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将水平调整螺钉以向下突出的方式安装于水平调整螺纹孔2b,并分别对水平调整螺钉的突出长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使基座2相对于设置面F水平。

支柱3是柱状,且从基座2朝向上方笔直地延伸。在支柱3的后表面设置有棒状的齿条3a。齿条3a沿着支柱3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齿条3a上啮合有后述的小齿轮5c。

如图1、图2所示,上下活动部4具有活动支承部5和马达支承部6。活动支承部5被支承为相对于支柱3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马达支承部6朝向活动支承部5的前方水平地延伸。在活动支承部5的大致中心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地贯通有支柱贯通孔5a。支柱贯通孔5a具有支柱3能够贯通的大小和形状。支柱贯通孔5a设置为上下活动部4能够相对于支柱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活动支承部5的内部,小齿轮5c和小齿轮旋转轴5b被支承为能够一体旋转。小齿轮5c与齿条3a啮合。小齿轮旋转轴5b的两端部分别从活动支承部5的左右侧部向侧方突出。图1、图2中,在小齿轮旋转轴5b的左侧的突出部分安装有T字形的手柄7。手柄7能够换到小齿轮旋转轴5b的右侧的突出部分。

如图2所示,手柄7为T字形,具有轴部7a和臂部7b。臂部7b从轴部7a向径向外侧延伸。通过对手柄7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小齿轮5c旋转,小齿轮5c和齿条3a啮合的啮合位置改变。由此,活动支承部5上下移动。使用者通过把持臂部7b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能够对图1所示的旋转刀具15附加向下方的较大的下压力(钻孔力)。

如图1所示,在马达支承部6的上表面搭载有驱动部8。在侧视时驱动部8具有大致C字形的驱动部壳体9。驱动部壳体9具有底部9a、竖立部9b、顶板部9c。底部9a沿着马达支承部6的上表面水平伸出。竖立部9b从底部9a的后部起向上方垂直延伸。顶板部9c从竖立部9b的上部起向前方水平伸出。在底部9a内装有马达10。马达10为小型且高输出的无刷马达。因此,马达10成为在马达轴向(方向)上实现了小型化的薄型马达,紧凑地容纳于高度方向的空间受限的底部9a。

如图1所示,在竖立部9b中内装有用于进行马达10的动作控制的控制器12。控制器12是将矩形平板形的控制基板内装于矩形底浅的壳体并进行树脂模塑而成的结构。如图1所示,控制器12以使其长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的竖立姿势内装于竖立部9b。通过收容于控制器12的控制基板等,进行与马达10的负载对应的转速控制等动作控制。

如图1所示,在驱动部8的下方设置有从马达支承部6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输出轴13。输出轴13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活动部4的移动方向平行。输出轴13被马达支承部6支承为能够旋转。马达10的输出经由在马达支承部6的内部设置的减速齿轮组(未图示)的啮合等,向输出轴13传递。旋转刀具15相对于输出轴13固定。旋转刀具15具有圆柱形状,并向输出轴13的轴向下方笔直地延伸。旋转刀具15的旋转中心与输出轴13的轴中心对齐。旋转刀具15在下端部具有附着有金刚石颗粒的切削部15a。被实施开孔加工的被加工件W固定于旋转刀具15的下方。利用手柄7的旋转操作将因马达10而旋转的切削部15a按压于被加工件W的上表面,对被加工件W进行开孔加工。

如图1所示,在马达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冷却风扇16。在驱动部壳体9的内部,底部9a、竖立部9b、顶板部9c的内部相互连通。在顶板部9c的前端部设置有多个吸气口9d。在底部9a的前端部设置有多个排气口9e。若马达10起动而冷却风扇16旋转,则经由吸气口9d向驱动部壳体9内导入外部空气。被导入的外部空气如图1中空心箭头所示那样,经由竖立部9b朝向下方流动,其后,经由排气口9e向外部排气。通过冷却风扇16的旋转,产生从驱动部壳体9的上部至下部的马达冷却风的流动。通过图1中空心箭头所示的马达冷却风的流动,冷却马达10和控制器12。

如图1所示,向马达10的电力供给以两个电池25作为电源。两个电池25经由安装面25a分别安装于电池安装部20。两个电池安装部20在马达10的上方且竖立部9b的前表面上下排列设置。电池25以横躺姿势安装于电池安装部20。两个电池安装部20具有相同的结构。电池安装部20使电池25在左右方向(横向)上移动来进行安装、取下的水平配置。将电池25相对于电池安装部20从右方向左方滑动而进行安装。对锁定解除按钮25b进行按压操作,使电池25相对于电池安装部20从左方向右方滑动而取下。

电池25是在具有大体六面体的长方体形状的电池壳体收容有多个电池单元的结构。电池25例如是也用作螺纹紧固工具等其他充电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的通用性高的18V输出的锂离子池。将两个电池25的合计电压36V作为电源,马达10起动。电池25通过从电池安装部20取下并由另外准备的充电器进行充电,从而能够反复作为电源来使用。

如图1、图2所示,在俯视时,两个电池25以不从顶板部9c的侧方伸出的状态安装。另外,两个电池25以相对于底部9a和竖立部9b也不伸出的状态安装。由此,驱动部壳体9(特别是顶板部9c)作为用于防止其他构件与电池25干涉的防护件发挥功能。

如图1、图2所示,在顶板部9c的上表面设置有包括开关类的操作部17。在操作部17设置有开关30、负载状态显示部17a、电池余量显示部17b。开关30使马达10起动或者停止。若对开关30的接通按钮33进行按压操作,则马达10起动,旋转刀具15旋转。在负载状态显示部17a显示有马达10的负载状态。在电池余量显示部17b上显示电池25的余量。也可以在操作部17上配置电池切换开关。对电池切换开关进行按压操作,将使用电池切换为一个(18V)或者两个(36V)。

[开关30]

如图1、图2所示,开关30配置于顶板部9c的上表面的操作部17。在开关30设置有接通按钮(接通操作部)33和断开按钮(断开操作部)34。通过对接通按钮33的按压操作部(第1按压操作部)33a进行按压操作,从而开关30成为接通状态。通过对断开按钮34的按压操作部(第2按压操作部)34a进行按压操作,从而开关30成为断开状态。以使接通按钮33和断开按钮34进行按压操作的方向成为向下的方式将按压操作部33a、34a配置于上侧。接通按钮33和断开按钮34左右横向排列配置,在右侧配置有接通按钮33,在左侧配置有断开按钮34。

如图3、图4所示,开关30具有下壳体32和上壳体36。通过组合下壳体32和上壳体36,从而能够形成箱形空间。开关30在箱形空间中具有开关主体31、接通按钮(ON,下同)33、断开按钮(OFF,下同)34、接通保持构件35。在以下的说明中,开关30的各结构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以图1、图2所示的开关30的配置为基准。

如图5、图6所示,开关主体31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开关主体31以使长度方向成为左右方向且使短边方向成为前后方向的姿势收容于下壳体32的开关主体收容部32a(图7)。开关主体31是所谓的柱塞式开关。开关主体31沿用通常适于用作无刷马达的起动停止用的开关的结构。

开关主体31具有柱塞31a。柱塞31a从开关主体31的上表面起朝向上方延出。柱塞31a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棒材。对于柱塞31a而言,上侧几乎一半从上表面突出,下侧几乎一半进入开关壳体31d内,从而被支承为能够上下位移。柱塞31a的从开关壳体31d的上表面突出的上侧一半被波纹管状的防尘罩覆盖。柱塞31a被弹簧向朝向上方位移的方向施力。通过对柱塞31a进行按压操作并使其向下方位移,从而开关主体31成为接通状态。若停止柱塞31a的按压操作,则通过弹簧作用力使柱塞31a自动向上方位移,开关主体31成为断开状态。

如图5、图6所示,在开关主体31的左侧面设置有一对电源端子31b。通过将电源端子31b与马达10电连接,在开关主体31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马达10被供给电力并起动,在开关主体31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马达10被切断电力并停止。在开关主体31的前表面设置有信号端子31c。经由信号端子31c发送针对与开关主体31的接通断开状态等相关的信息的信号(接通信号)。通过经由信号端子31c将开关主体31与控制器12电连接,从开关主体31向控制器12发送为了控制马达10所需的接通信号。

如图9~图11所示,接通按钮33具有大致长方体的按压操作部33a和一对腿部33b。一对腿部33b从按压操作部33a的前后两端的下部起向下方延伸。按压操作部33a的上表面形成为稍微向下方凹陷的凹面。因此,不易不经意地对按压操作部33a进行按压操作。在腿部33b的前后方向上的外侧面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凹形导轨部33c。通过使后述的凸形导轨部32c进入凹形导轨部33c,从而接通按钮33被支承为能够上下顺畅地位移,并且进行接通按钮33相对于下壳体32的左右方向的定位。凹形导轨部33c在上端面具有倾斜面33g。若从侧方观察倾斜面33g,则倾斜面33g随着从左方朝向右方而向下方倾斜。另一方面,凸形导轨部32c的上端也以相同的朝向倾斜(倾斜面32k,参照图7)。通过使两倾斜面32k、33g的倾斜方向一致,从而接通按钮33在左右方向上以正确的朝向组装于下壳体32。例如,若在组装接通按钮33时错误地左右反向组装接通按钮33,则两倾斜面32k、33g的倾斜方向互为相反,接通按钮33组装不到规定的高度位置。由此,防止接通按钮33以错误的朝向向下壳体32组装。

如图9~图11所示,在两腿部33b的右侧部上端分别设置有缺口部33d。缺口部33d具有第1面33e和第2面33f。第1面33e是沿着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的竖立面(铅垂面)。第2面33f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且随着从右方朝向左方而向前后方向外侧倾斜的竖立面。第1面33e与第2面33f在缺口部33d处交叉。如图10所示,在俯视时,缺口部33d具有梯形形状。

如图12、图13所示,断开按钮34具有大致长方体的按压操作部34a和一对腿部34b。一对腿部34b从按压操作部34a的前后两端的下部起向下方延伸。在腿部34b的外侧面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凹形导轨部34c。断开按钮34的按压操作部34a比接通按钮33的按压操作部33a大一圈。与接通按钮33相反,按压操作部34a的上表面是逐渐隆起的凸面。因此,断开按钮34的按压操作(断开操作)比接通按钮33的按压操作(接通操作)容易操作。通过使后述的凸形导轨部32e进入凹形导轨部34c,断开按钮34被支承为相对于下壳体32能够上下顺畅地位移,并且进行断开按钮34相对于下壳体32的左右方向的定位。在两腿部34b的右侧部上端设置有倾斜面34d。倾斜面34d随着从右方朝向左方而朝向下方倾斜。在两腿部34b的左侧部上侧设置有弹簧支承部34e。弹簧支承部34e向下方和左方伸出,且下端水平。此外,通过使倾斜面34d与弹簧支承部34e的形状充分不同,从而防止断开按钮34左右颠倒向下壳体32组装的情况。因此,在凹形导轨部34c的上端和凸形导轨部32e的上端没有设置有特别的倾斜面。

如图14、图15所示,接通保持构件35例如是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板状构件(板金产品)。对于接通保持构件35而言,外形为大致矩形且内侧中空,并且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大致线对称的框形状。接通保持构件35的框部35g是上下表面相互平行的平滑面。在框部35g的内侧右端,前后各设置一个伸出部35c。伸出部35c以梯形形状向内方伸出。伸出部35c具有相互交叉的第1面35a和第2面35b。第1面35a是沿着上下方向(板厚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的竖立面。第2面35b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且随着从右方朝向左方而向前后方向外侧倾斜的竖立面。伸出部35c的伸出形状具有与图9所示的接通按钮33的缺口部33d的缺口形状凹凸卡合并纳入该缺口形状的大小和形状。

如图14、图15所示,在接通保持构件35的左右方向上大致中间位置,前后分别各设置一个中间伸出部35f。中间伸出部35f向前后方向内方伸出。在中间伸出部35f的左侧设置有断开按钮接受部35d。断开按钮接受部35d朝向左方伸出,并且朝向下方以L字形弯曲。在中间伸出部35f的右侧设置有棒状的弹簧保持部35e。弹簧保持部35e朝向右方水平地伸出。

如图7、图8所示,下壳体32具有上部开口的箱形形状。下壳体32在前后方向上大致线对称。下壳体32在其中央部具有开关主体收容部32a。在开关主体收容部32a,将图5所示的开关主体31收容为使柱塞31a成为上侧并且使电源端子31b侧成为左侧。在开关主体收容部32a的右部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接通按钮保持部32b。接通按钮33的腿部33b能够进入接通按钮保持部32b。在接通按钮保持部32b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间位置设置有凸形导轨部32c。凸形导轨部32c从下壳体32的内壁起向前后方向内方伸出,并且将上下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延伸。凸形导轨部32c具有与图9所示的接通按钮33的凹形导轨部33c凹凸卡合并纳入该凹形导轨部33c的大小和形状。

如图7、图8所示,在开关主体收容部32a的左部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断开按钮保持部32d。断开按钮34的腿部34b能够进入断开按钮保持部32d。在断开按钮保持部32d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间位置设置有凸形导轨部32e。凸形导轨部32e从下壳体32的内壁起向前后方向内方伸出,并且将上下方向作为长度方向而延伸。凸形导轨部32e具有与图12所示的断开按钮34的凹形导轨部34c凹凸卡合并纳入该凹形导轨部34c部的大小和形状。

如图7、图8所示,在下壳体32的内侧的上部周缘部设置有作为水平的平滑面的接通保持构件滑动面32f。在两个部位的接通按钮保持部32b的左侧设置有弹簧支承部32g。弹簧支承部32g比接通保持构件滑动面32f向上方伸出。在两个部位的断开按钮保持部32d的左侧设置有弹簧收容部32h。弹簧收容部32h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形孔状。在下壳体32的左侧面设置有内外贯通下壳体32的开口部32i。开口部32i成为从收容于开关主体收容部32a的开关主体31(参照图4、图5)的电源端子31b、信号端子31c起延伸的导线等的布线路径。在下壳体32的前后两侧的外侧面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爪部32j。爪部32j的下部比爪部32j的上部向外侧突出。爪部32j在下壳体32的前后的外侧面左右分别各设置两个,共设置四个。

如图16、图17所示,在俯视时,上壳体36大致具有矩形,成为覆盖图7所示的下壳体32的上侧的开口部的盖状。在上壳体36的上表面的右部,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有大致矩形的接通按钮孔36a。接通按钮孔36a具有能够供图9所示的接通按钮33的按压操作部33a通过的大小和形状。接通按钮孔36a由向上方伸出的肋36b从四周围起。在组装图9所示的接通按钮33且接通按钮33的按压状态解除时,肋36b成为与按压操作部33a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在上壳体36的上表面的左部,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有大致矩形的断开按钮孔36c。断开按钮孔36c具有能够供图12所示的断开按钮34的按压操作部34a通过的大小和形状。

如图16、图17所示,在上壳体36的前后两侧面,向下方延出有钩挂部36d。钩挂部36d在上壳体36的前后两侧面左右分别设置两个,共设置四个。在钩挂部36d的大致中央贯通有大致矩形的钩挂孔36e。钩挂孔36e具有能够在能够与图7所示的下壳体32的爪部32j卡合的位置卡合的大小和形状。

参照图4,对开关主体31、接通按钮33、断开按钮34、接通保持构件35向由下壳体32和上壳体36形成的箱形空间的组装进行说明。开关主体31以使柱塞31a成为上侧并且使电源端子31b侧成为左侧的方式收容于开关主体收容部32a。在接通保持构件滑动面32f上载置接通保持构件35。接通保持构件35能够沿着接通保持构件滑动面32f在左右方向上滑动。使压缩弹簧37分别穿过接通保持构件35的两个部位的弹簧保持部35e,并使压缩弹簧37的右端与下壳体32的弹簧支承部32g抵接。由此,接通保持构件35由压缩弹簧37向左方施力。压缩弹簧38分别插入下壳体32的两个部位的弹簧收容部32h。

接通按钮33以在柱塞31a的上方前后跨开关主体31的右部侧的姿势并且以穿过接通保持构件35的框部35g的框内的方式组装于下壳体32。此时,以使凹形导轨部33c的倾斜面33g的倾斜方向相对于凸形导轨部32c的倾斜面32k成为相同方向的方式确认接通按钮33的左右的朝向而组装。在下壳体32的接通按钮保持部32b中插入腿部33b,使凸形导轨部32c与凹形导轨部33c凹凸卡合。由此,接通按钮33进行相对于下壳体32的左右方向的定位,沿着凸形导轨部32c在上下方向上受引导并移动。

与接通按钮33相同,断开按钮34也以前后跨开关主体31的左部侧的姿势并且以穿过接通保持构件35的框部35g的框内的方式组装于下壳体32。断开按钮34以使弹簧支承部34e成为左侧并使倾斜面34d成为右侧的方式确认其左右的朝向而组装。在下壳体32的断开按钮保持部32d中插入腿部34b,并使凸形导轨部32e与凹形导轨部34c凹凸卡合。由此,断开按钮34进行相对于下壳体32的左右方向的定位,沿着凸形导轨部32c在上下方向上受引导并移动。倾斜面34d位于接通保持构件35的断开按钮接受部35d的大致上方,并能够与断开按钮接受部35d抵接。弹簧支承部34e的下端与收容于弹簧收容部32h的压缩弹簧38的上端抵接。

在组装有开关主体31、接通按钮33、断开按钮34、接通保持构件35的状态下,在下壳体32的上部覆盖上壳体36,在四个部位的钩挂孔36e分别钩挂所对应的爪部32j。由此,将开关主体31、接通按钮33、断开按钮34、接通保持构件35组装在一起。

接下来,基于图18~图23,对开关30的接通操作和断开操作进行说明。如图18、图19所示,在接通按钮33的按压状态解除时,接通按钮33被柱塞31a的弹簧作用力向上方推起来,位于上移动端位置(解除位置)。在接通按钮33位于解除位置的状态下,由压缩弹簧37向左方施力的接通保持构件35的伸出部35c与腿部33b的右侧面抵接。通过弹簧支承部34e的下端与压缩弹簧38的上端抵接,从而断开按钮34被向上方施力。因此,倾斜面34d与接通保持构件35的断开按钮接受部35d没有接触而分离。

如图20、图21所示,若克服柱塞31a的作用力而对接通按钮33的按压操作部33a向下方进行按压操作,则开关主体31成为接通状态。接通保持构件35由压缩弹簧37向左方施力。因此,在通过按压操作部33a的按压操作使缺口部33d成为与接通保持构件35相同的上下位置(按压操作位置)时,伸出部35c进入缺口部33d。此时,接通保持构件35的第1面35a与接通按钮33的第1面33e抵接,接通保持构件35的第2面35b与接通按钮33的第2面33f抵接。由此,缺口部33d与伸出部35c卡合,接通按钮33被保持于按压操作位置。即,被进行了按压操作的接通按钮33没有由于柱塞31a的作用力而向上方移动,开关主体31保持为接通状态。

如图22所示,接通按钮33被保持于按压操作位置,在开关主体31为接通状态时,对断开按钮34的按压操作部34a向下方进行按压操作。伴随着按压操作部34a的按压操作,倾斜面34d与断开按钮接受部35d抵接,倾斜面34d进一步向下方移动。由此,倾斜面34d与断开按钮接受部35d的抵接部位逐渐向右方位置移动,断开按钮接受部35d被倾斜面34d按压而向右方移动。于是,接通保持构件35向右方移动,将缺口部33d与伸出部35c的卡合解除。由此,如图23所示,接通按钮33由于柱塞31a的作用力而从按压操作位置向上方的解除位置移动。若接通按钮33移动至解除位置,则开关主体31成为断开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开关主体31上连接有信号线并对控制器12发送接通信号,因此,适于作为无刷马达的马达10的控制。另外,通过对接通按钮33的按压操作部33a进行按压操作,从而柱塞31a被进行按压操作(接通操作),开关主体31成为接通状态。即便解除接通按钮33的按压操作部33a的按压操作,也通过接通按钮33的缺口部33d与接通保持构件35的伸出部35c自动地卡合,从而接通按钮33被保持在按压状态的上下位置。因此,维持柱塞31a的接通操作状态,开关主体31保持接通状态。能够将组装于固定式的电动工具1的开关主体31保持为接通状态,由此即便不持续按压接通按钮33,也能够保持长时间接通状态使用电动工具1。于是,作为开关主体31,能够沿用适于无刷马达的控制的柱塞式开关而实现开关30的低成本化。另外,通过使柱塞式开关具有接通位置保持功能从而确保高操作性。这样,作为以无刷马达为驱动源的金刚石取芯钻的起动开关,能够兼顾低成本化和高操作性。

另外,通过接通保持构件35向与接通按钮33的按压操作方向(下方)交叉的左方移动,从而缺口部33d与伸出部35c自动地卡合。由此,特别是能够限制接通按钮33在沿着按压操作方向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由此,由接通保持构件35形成的接通按钮33的保持性能提高。另外,即便在将接通保持构件35设置为上下方向长度较短的板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发挥接通按钮33的保持性能。由此,能够使开关30在上下方向上紧凑。

另外,接通保持构件35由压缩弹簧37向与接通按钮33卡合的左方施力。因此,能够通过压缩弹簧37之类的比较简单并且比较廉价的结构,使伸出部35c自动地与缺口部33d卡合。另外,由于为比较简单的结构,所以能够使开关30特别是接通保持构件35的周围紧凑。

另外,通过对与接通按钮33分开设置的断开按钮34的按压操作部34a进行按压操作,将缺口部33d与伸出部35c的卡合解除,将接通按钮33的在按压操作位置处的位置保持解除。因此,不需要复杂的操作,仅通过按压操作部34a的按压操作便能够解除接通按钮33的在按压操作位置处的位置保持。

另外,接通按钮33和断开按钮34均为能够按压操作的操作部。断开按钮34的按压操作部34a的按压操作方向是与接通按钮33的按压操作部33a的按压操作方向相同的下方向。因此,能够将接通按钮33和断开按钮34在使用者容易进行按压操作的部位横向排列配置。另外,通过横向排列配置,能够使开关30的特别是接通按钮33和断开按钮34的周围紧凑。

另外,断开按钮34的倾斜面34d在同接通保持构件35与接通按钮33卡合的方向(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通过对按压操作部34a进行按压操作,从而倾斜面34d将接通保持构件35的断开按钮接受部35d向右方按压,使接通按钮33的缺口部33d与接通保持构件35的伸出部35c的卡合解除。因此,仅通过对按压操作部34a进行按压操作的比较小的力便能够解除缺口部33d与伸出部35c的卡合。另外,通过倾斜面34d这样的比较简单的结构便能够解除卡合,因此,能够使开关30的特别是断开按钮34的周围紧凑。

另外,在上壳体36的接通按钮孔36a的四周,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肋36b。因此,为了对接通按钮33进行操作,需要使手指等进入由肋36b围起的内侧区域来进行操作。因此,通过肋36b,能够抑制不经意地操作接通按钮33的情况。另外,通过肋36b,可防止其他构件与接通按钮33接触、干涉等,防止不经意的操作。

另外,将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主体31、接通按钮33、断开按钮34、接通保持构件35组装在一起。因此,将开关30组装于电动工具1的作业的作业性提高。另外,例如,能够抑制从电源端子31b、信号端子31c延伸的导线等电材部件与缺口部33d和伸出部35c卡合的卡合部位等活动部分干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即便为不易进行从AC电源的电源供给的作业场所,也能够通过来自作为DC电源的电池25的电源供给而使用电动工具(金刚石取芯钻)1。通过在具有作为无刷马达的马达10的电动工具1组装开关30,从而能够将马达10为接通状态下的作业时间较长的电动工具1保持接通状态而使用。

[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40]

接下来,基于图24~图29,对具有无刷马达的电动工具1的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进行说明。电动工具1的基本结构不需要变更,因此,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24、图25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40与第1实施方式的按压按钮开关不同,是所谓的翘板开关(跷跷板式开关)。开关40具有开关主体41、壳体42、操作开关主体41的按压操作部43、微型开关44。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开关40的各结构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上,取代图1、图2所示的开关30而以将开关40配置于相同的部位的情况作为基准。

如图25所示,开关主体41是所谓的拨动开关。开关主体41在上部具有杆部41a,在下部具有一对电源端子41b。杆部41a大致向上方延伸,并被支承为能够左右摆动。若使杆部41a向右方摆动,则开关主体41成为接通状态。若使杆部41a向左方摆动,则开关主体41成为断开状态。在电源端子41b的大致中央设置有圆形的插通孔41c。经由插通孔41c将电源线连接于电源端子41b,开关主体41与电动工具1的电源电路电连接。由此,若开关主体41被接通操作,则电源电路导通,若开关主体41被断开操作,则电源电路切断。

如图25所示,壳体42具有收容开关主体41的主体收容部42a。通过从主体收容部42a的上部的开口部收容开关主体41,从而成为杆部41a比主体收容部42a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虽附图中没有详细可见,但在主体收容部42a的下表面设置有与一对电源端子41b对应的一对孔。当在主体收容部42a收容开关主体41时,使电源端子41b穿过该孔,向壳体42的下方突出。在突出的电源端子41b连接有电源线。

如图25所示,在壳体42的前后两侧部设置有一对支承部42b。支承部42b比主体收容部42a向上方伸出。在两支承部42b,相互同轴地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圆形的支承孔42c。在壳体42的左侧面前侧设置有一对棒状的微型开关保持部42d。一对微型开关保持部42d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并向前方延出。通过使微型开关保持部42d插入后述的微型开关44的插入孔44f,从而将微型开关44保持于壳体42。在壳体42的左右两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台座部42e。对于台座部42e而言,上表面为水平,并分别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通过使按压操作部43的下表面与右侧或者左侧的台座部42e抵接,来限制按压操作部43的摆动范围。

如图25所示,按压操作部43在上表面右部具有接通操作部43a,在上表面左部具有断开操作部43b,在下表面中央具有保持凹部43e。保持凹部43e是在接通操作部43a与断开操作部43b之间向上方凹陷的凹形状。杆部41a的头部进入保持凹部43e而受到保持。在按压操作部43的前后两侧部,相互地同轴设置有分别向前后外侧突出的大致圆柱状的摆动支轴43c。前后的摆动支轴43c插通于支承部42b的支承孔42c,按压操作部43被壳体42支承为能够以摆动支轴43c为中心而摆动。

在前后的支承部42b的相互的对置面的上部且在各个支承孔42c的上侧设置有倾斜面42f。一边使摆动支轴43c分别与两倾斜面42f滑动接触,一边下压按压操作部43。由此,能够使前后的支承部42b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而容易地将两摆动支轴43c引导至支承孔42c,提高按压操作部43相对于壳体42的组装性。

在断开操作部43b的下方且在按压操作部43的前表面,设置有向前方和下方伸出的板状的微型开关操作部43d。如图27所示,在从左方观察时,微型开关操作部43d具有前侧上部的角部被切除的梯形形状。

如图25、图29所示,在微型开关44的后侧下端设置有支承部44b。支承部44b将板状的延出部44a支承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倾动。延出部44a大致沿着微型开关44的后表面。延出部44a从支承部44b起大致向上方延出。延出部44a在其上端部具有以向后方以圆弧状伸出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44c。在微型开关44的后侧且支承部44b的上方设置有向后方延伸的柱塞44d。与前述的开关主体31的柱塞31a相同,柱塞44d若被按压操作则微型开关44成为接通状态。若停止柱塞44d的按压操作,则柱塞44d由于作用力而向突出侧位移,微型开关44成为断开状态。延出部44a由柱塞44d施力,以向后方(断开位置侧)倾动。若微型开关44成为接通状态,则马达10(参照图1)起动。若微型开关44成为断开状态,则马达10停止。

如图25所示,在微型开关44的前侧,上下排列设置有三个连接端子44e。与图5所示的信号端子31c相同,在微型开关44的接通断开状态的切换时,连接端子44e发送马达10(参照图1)的控制所需的接通信号。在微型开关44设置有上下一对插入孔44f。插入孔44f在左右方向上贯通,并能够插入微型开关保持部42d。

如图26、图27所示,若对接通操作部43a进行按压操作,则开关主体41成为接通状态,微型开关操作部43d向上方位移。作为其结果,弯曲部44c由微型开关操作部43d向前方(接通位置侧)按压,延出部44a克服作用力而对柱塞44d进行按压操作。通过柱塞44d的按压操作,使微型开关44成为接通状态。

如图28、图29所示,若对断开操作部43b进行按压操作,则开关主体41成为断开状态,微型开关操作部43d向下方位移并向下方脱离弯曲部44c。作为其结果,基于微型开关操作部43d的延出部44a的按压操作解除,柱塞44d返回至突出侧(断开位置),微型开关44成为断开状态。这样,开关40能够利用比较廉价的构成要素同时接通断开切换开关主体41和微型开关44,因此,能够兼顾电源的接通断开功能和控制用的接通信号的发送功能。因此,能够将开关40作为具有无刷马达的固定式的金刚石取芯钻的起动开关而采用。

能够对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开关30不局限于应用于固定式的金刚石取芯钻,还能够应用于具有无刷马达的各种电动工具。电动工具1的开关30的配置、姿势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也可以构成为接通按钮33也作为断开按钮发挥功能。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若对接通按钮33进行一次按压操作则开关主体31成为接通状态并保持该状态,若对接通按钮33再进行一次按压操作,则开关主体31的接通状态的保持解除而使开关主体31成为断开状态。

对接通保持构件35施力的弹簧不局限于压缩弹簧37,例如也可以是拉伸弹簧、橡胶等弹性构件。接通保持构件35不局限于金属材料,例如也可以是刚性高的树脂。例示出为了提高断开按钮34的操作性而具有对断开按钮34向上方施力的压缩弹簧38的结构,但例如也可以是不设置压缩弹簧38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断开按钮34的按压操作来解除接通按钮33的按压状态,并且,通过压缩弹簧37对接通保持构件35向左方施力的间接作用,使断开按钮34向上方返回。例示出从四周包围接通按钮33的肋36b,但例如也可以仅在接通按钮33的左右位置设置肋,也可以在接通按钮33四周中三个方向设置肋。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工具(金刚石取芯钻);2…基座;2a…螺栓孔;2b…水平调整螺纹孔;3…支柱;3a…齿条;4…上下活动部;5…活动支承部;5a…支柱贯通孔;5b…小齿轮旋转轴;5c…小齿轮;6…马达支承部;7…手柄;7a…轴部;7b…臂部;8…驱动部;9…驱动部壳体;9a…底部;9b…竖立部;9c…顶板部;9d…吸气口;9e…排气口;10…马达(无刷马达);12…控制器;13…输出轴;15…旋转刀具;15a…切削部;16…冷却风扇;17…操作部;17a…负载状态显示部;17b…电池余量显示部;20…电池安装部;25…电池;25a…安装面;25b…锁定解除按钮;30…开关;31…开关主体;31a…柱塞;31b…电源端子;31c…信号端子;31d…开关壳体;32…下壳体;32a…开关主体收容部;32b…接通按钮保持部;32c…凸形导轨部;32d…断开按钮保持部;32e…凸形导轨部;32f…接通保持构件滑动面;32g…弹簧支承部;32h…弹簧收容部;32i…开口部;32j…爪部;32k…倾斜面;33…接通按钮(接通操作部);33a…按压操作部(第1按压操作部);33b…腿部;33c…凹形导轨部;33d…缺口部;33e…第1面;33f…第2面;33g…倾斜面;34…断开按钮(断开操作部);34a…按压操作部(第2按压操作部);34b…腿部;34c…凹形导轨部;34d…倾斜面;34e…弹簧支承部;35…接通保持构件;35a…第1面;35b…第2面;35c…伸出部;35d…断开按钮接受部;35e…弹簧保持部;35f…中间伸出部;35g…框部;36…上壳体;36a…接通按钮孔;36b…肋;36c…断开按钮孔;36d…钩挂部;36e…钩挂孔;37、38…压缩弹簧;40…开关;41…开关主体;41a…杆部;41b…电源端子;41c…插通孔;42…壳体;42a…主体收容部;42b…支承部;42c…支承孔;42d…微型开关保持部;42e…台座部;42f…倾斜面;43…按压操作部;43a…接通操作部;43b…断开操作部;43c…摆动支轴;43d…微型开关操作部;43e…保持凹部;44…微型开关;44a…延出部;44b…支承部;44c…弯曲部;44d…柱塞;44e…连接端子;44f…插入孔;F…设置面;W…被加工件。

相关技术
  • 电动工具控制装置、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系统及电动工具控制方法
  • 具有设定数据发送功能的电动工具的控制电路、电动工具、控制装置以及电动工具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289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