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5:49


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模块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模块行业的发展,出现了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模块与宿主计算机通过通用串行总线进行通讯的技术,从而使宿主计算机可以通过5G模块实现拨号、上网功能。

当前,不同的宿主计算机平台,用户在使用5G模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查阅或记住相关的指导文档或端口配置表,并人为地通过5G模块根据所需的功能配置,将对应的USB网卡设备的端口形态,上报给宿主计算机,宿主计算机在获得端口形态对应的端点资源后,将加载USB串口驱动和网卡驱动这些端点资源,从而完成实现无线上网功能。

然而,目前的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中,需要用户手动查询配置表进行端口形态的上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宿主计算机获取端点资源的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宿主计算机获取端点资源的效率的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

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

根据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系统描述符为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将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初始化配置描述符;

根据端点资源和端口功能创建存储列表,记录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释放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插入第二宿主计算机时,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的第二配置请求;

响应所述第二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上报各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结合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系统描述符所选定的配置识别码;

查询所述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对所述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起请求重新接入信号,获取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三配置请求;

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将所述初始化的所述端点资源发送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一种USB网卡设备的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请求获取模块,用于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

配置识别码获取模块,用于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端点资源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端点资源初始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端点资源配置模块,用于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识别码获取模块,包括:

对应关系上报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第一系统描述符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

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系统描述符为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将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

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

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上述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USB网卡设备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根据USB协议与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查询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对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将初始化完成的端点资源配置给第一宿主计算机。由于USB网卡设备可以获取与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在查询到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时,对该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从而使第一宿主计算机获取到其操作系统所需的端点资源。本申请不需要用户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手动查询配置表进行端口形态的上报,即可使宿主计算机获得其所需的端点资源,有效提高了宿主计算机获取端点资源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端点资源和端口功能创建的存储列表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对第一宿主计算机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初始化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对第二宿主计算机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USB网卡设备102与宿主计算机104进行通信。USB网卡设备包括5G通信模块1022和通用串行总线1024,通用串行总线1024的一端连接于5G通信模块1022上,通用串行总线1024远离5G通信模块102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宿主计算机104上。通用串行总线1024同时连接于5G通信模块1022和宿主计算机104上时,5G通信模块1022可以和宿主计算机104之间实现通信。

USB网卡设备102在接入宿主计算机104时,会根据USB协议和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得与所述宿主计算机104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根据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USB网卡设备102将查询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并仅对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最后再将初始化完成的端点资源发送给宿主计算机104,完成宿主计算机104的端口形态的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

具体地,USB网卡设备插入到第一宿主计算机时,第一宿主计算机可以检测到USB网卡设备的接入信号,并向USB网卡设备发送第一配置请求。其中,第一配置请求是一种电信号,通过发送第一配置请求,第一宿主计算机向USB网卡设备示意请求从中获取相应的端口形态配置。

步骤S204,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其中,USB作为5G模块与宿主计算机(第一宿主计算机和第二宿主计算机本质上都是宿主计算机,二者仅在操作系统上有区别)通讯的重要手段,在通信时,5G模块作为USB网卡设备存在,在USB网卡设备插入宿主计算机后,USB网卡设备会根据USB协议和宿主计算机进行通信,将宿主计算机所需的端点资源配置给宿主计算机,宿主计算机在获得端口形态对应的端点资源后,将加载USB串口驱动和网卡驱动结合这些端点资源,进而实现5G通信功能。其中,高通5G模块提供了USB初始化脚本,用于在宿主计算机开机过程中上报不同的端口形态,如操作系统为windows7的宿主计算机,其对应的mdis端口形态、操作系统为windows8及以上的宿主计算机,对应的为mbim端口形态、操作系统为linux宿主计算机为ecm端口形态。

第一系统描符号英文名为Os_desc,是针对windows操作系统特有的“标签,可称为系统描述符。根据第一系统描述符可以区分win7、win8、win10。

配置识别码以阿拉伯数字的形式存储于USB网卡设备的存储列表中,是与windows操作系统各个版本相匹配的端口形态配置的识别码。根据该识别码可以识别得到唯一对应的端口形态配置,进而获得端口形态配置之下的端点资源。

例如USB网卡设备插入操作系统为windows7的第一宿主计算机时,在与第一宿主计算机进行通信的过程时,会根据存储列表获得与windows7操作系统相匹配的配置识别码“1”。

步骤S206,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具体地,USB网卡设备中存储有存储列表,存储列表中包括匹配的配置识别码、与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口形态配置,每个端口形态配置包括若干端口功能,以及为实现端口功能所需占用的端点资源。例如在USB网卡设备插入操作系统为windows7的第一宿主计算机,并获取匹配的配置识别码为“1”时,USB网卡设备会在存储列表中查询与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口形态配置,在该端口形态下,对应包括“AT”、“DIAG”、“MODEM”、“ADB”、“NEMA”、“mdis”等端口功能,其中“AT”用于发送和接受AT命令,占用2个端点资源;“DIAG”用于调试时抓取模块内部LOG,占用1个端点资源;“MODEM”用于拨号使用,占用2个端点资源;“ADB”调试使用,占用1个端点资源;“EMA”用于GPS信息上报,占用2个端点资源;“mdis”用于数据业务上网,占用2个端点资源。

根据第一宿主机的操作系统不同,其对应的第一系统描述符也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第一系统描述符,USB网卡设备获取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不相同,USB网卡设备在存储列表中查询得到的对应的端点资源也不相同。例如对于操作系统为windows8的第一宿主计算机,USB网卡设备根据其系统要求,将为其查询得到与匹配的配置识别码为“2”对应的端口形态配置,从而查询到在该端口形态配置下对应的端点资源,例如“AT”、“DIAG”、“MODEM”、“ADB”、“NEMA”、“mdis”等端口功能,其中“AT”用于发送和接受AT命令,占用2个端点资源;“DIAG”用于调试时抓取模块内部LOG,占用1个端点资源;“MODEM”用于拨号使用,占用2个端点资源;“ADB”调试使用,占用1个端点资源;“EMA”用于GPS信息上报,占用2个端点资源;“mbim”用于数据业务上网,占用2个端点资源。

步骤S208,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其中,USB网卡设备在查询获得与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时,根据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将查询获得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口形态配置,根据端口形态配置即可查询获得对应的端点资源。具体地,USB网卡设备在查询到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时,将会仅对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进行初始化,而对其他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不作初始化。即适应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仅根据与该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仅对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从而使之后发送给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端点资源,是符合第一宿主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要求的。

步骤S210,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上述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中,USB网卡设备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根据USB协议与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查询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对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将初始化完成的端点资源配置给第一宿主计算机。由于USB网卡设备可以获取与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在查询到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时,对该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从而使第一宿主计算机获取到其操作系统所需的端点资源。本申请不需要用户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手动查询配置表进行端口形态的上报,即可使宿主计算机获得其所需的端点资源,有效提高了宿主计算机获取端点资源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包括:

步骤S302,响应所述第一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配置描述符是用于描述端口形态配置属性的字符串,对应一个端口形态配置即有唯一对应的配置描述符,因此,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之间也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对于同一个端口形态配置,其对应的配置描述符是唯一的,对应的配置识别码也是唯一的,因此对于同一端口形态配置,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也是唯一对应的。在接收第一配置请求时,USB网卡设备根据USB协议向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配置识别码。

步骤S304,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

具体地,第一宿主计算机在获取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之后,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本身的机制,其本身不能识别所需的配置识别码,而只能由USB网卡设备为其进行选择。因此,在USB网卡设备上传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之后,第一宿主计算机立即向USB网卡设备发送第一系统描述符。

步骤S306,根据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系统描述符为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将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具体地,USB网卡设备中存在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以及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表。当USB网卡设备获得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将根据该第一系统描述符从“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选择对应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选定好匹配的配置识别码之后,将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给第一宿主计算机。

步骤S308,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具体地,第一宿主计算机在获得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之后,又将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USB网卡设备。根据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从“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表”中获取对应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在USB网卡设备选定匹配的配置识别码之后,还需要发送给第一宿主计算机,并且再由第一宿主计算机发回至USB网卡设备,这一重复过程是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自身机制和USB协议限定的,能提高对应端点资源初始化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USB网卡设备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并响应第一配置请求,向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第一宿主计算机在收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时,会向USB网卡设备发送第一系统描述符。USB网卡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系统描述符时,将根据第一系统描述符、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宿主计算机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并根据USB协议将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第一宿主计算机。第一宿主计算机在接收到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后,将发送至USB网卡设备,USB网卡设备将接收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而言,其对应的第一宿主计算机无法自主选择合适的端口形态配置,而只能由USB网卡设备根据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为其选择适合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根据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可以在USB网卡设备的协助下获得合适的端口形态配置。因此,本申请可以使不具备选择端口形态配置的第一宿主计算机也能获得相应的端口形态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还包括:步骤S402,预先初始化配置描述符。

具体地,在USB网卡设备插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会预先初始化配置描述符,从而使接收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时,及时将被初始化的各配置描述符上报给第一宿主计算机。此时仅初始化各配置描述符,并不对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步骤S404,根据端点资源和端口功能创建存储列表,记录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USB网卡设备的初始化过程中,还会根据第一系统描述符需求的端口形态配置进行规划,生成存储列表。存储列表中包括配置识别码、与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口形态配置、每个端口形态配置包括若干端口功能,以及为实现端口功能所需占用的端点资源。在该存储列表中的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端口功能占用若干端点资源、可以实现特定功能,端口功能是端口形态配置下具体的组成元素,一个端口形态配置可以有多个端口功能。配置描述符是一个端口形态配置所包含的所有端口功能“之和”的概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USB网卡设备预先初始化配置描述符,并根据端点资源和端口功能创建存储列表,记录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在接收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时,方便USB网卡设备根据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在存储列表中进行查找,从而查询到与之成功匹配的端口形态配置以及端口形态配置之下的端点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释放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具体地,USB网卡设备从一台第一宿主计算机拔出后,部分端点资源被占用,直至插入到另一台第一宿主计算机时,USB网卡设备中的检测机制检测到有电压信号(电压在4.4-5.2伏特之间时,USB网卡设备正常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将对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释放。这一过程发生在USB网卡设备预先初始化配置描述符之前。

本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在接入另一台第一宿主计算机之前,通过释放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从而可以使每次接入另一台第一计算机时,不会出现端点资源被占用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一种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步骤S502,在插入第二宿主计算机时,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的第二配置请求。

其中,第二宿主计算机和第一宿主计算机都是宿主计算机,所不同的在于,第一宿主计算机是针对windows操作系统,第二宿主计算机是针对linux操作系统。与第一宿主计算机在获取端口形态配置上体现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宿主计算机需要USB网卡设备为其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再通过USB网卡设备为其获取到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上报,从而使第一宿主计算机获得所需的端点资源;而第二宿主计算机则能够根据其linux操作系统,自主选择器需要的端点资源,不需要依靠USB网卡设备为其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USB网卡设备在插入第二宿主计算机,由于第二宿主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为linux,因此第二宿主计算机可以自主根据配置描述符选定配置识别码,得到选定的配置识别码。

具体地,USB网卡设备在插入第二宿主计算机时,会获取第二宿主计算机的第二配置请求。其中,第二配置请求是一种电信号,第二宿主计算机通过发送第二配置请求,可以向USB网卡设备示意请求从中获取相应的端口形态配置。

步骤S504,响应所述第二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上报各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配置描述符是用于描述端口形态配置属性的字符串,对应一个端口形态配置即有唯一对应的配置描述符,因此,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之间也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对于同一个端口形态配置,其对应的配置描述符是唯一的,对应的配置识别码也是唯一的,因此对于同一端口形态配置,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也是唯一对应的。在接收第二配置请求时,USB网卡设备根据USB协议向第二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配置识别码。

步骤S506,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结合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系统描述符所选定的配置识别码。

具体地,第二宿主计算机在收到USB网卡设备上报的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时,第二宿主计算机会根据linux操作系统的需求和配置描述符的“功能描述”选定其中一个配置识别码,并将该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发送给USB网卡设备。

步骤S508,查询所述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具体地,USB网卡设备在获得选定的配置识别码时,将根据该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在存储列表中寻找到一样的配置识别码,再查询到该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口形态配置,以及该端口形态配置之下的端点资源。

步骤S510,对所述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具体地,USB网卡设备在查询到与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后,将会仅对该选定的配置识别码下属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而对于其他配置识别码及其下属的端点资源不作初始化,从而使第二宿主计算机得到其所需的端口形态配置及下属的端点资源。

步骤S512,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

在本实施例中,在插入第二宿主计算机时,获取第二宿主计算机的第二配置请求,并响应第二配置请求,向第二宿主计算机上报各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在第二宿主计算机遍历完各配置描述符和对应的配置识别码后,选定配置识别码时,获取第二宿主计算机选定的配置识别码。查询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仅对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将初始化完成的端点资源配置给第二宿主计算机。因而操作系统为linux的第二宿主计算机不需要USB网卡设备为其选定配置识别码,而是自主选定配置识别码,从而通过USB网卡设备获取对应的端点资源。相比操作系统为windows的第一宿主计算机,第二宿主计算机根据自主选定配置识别码获取所需端点资源,流程更简化、效率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步骤S602,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

步骤S604,响应所述第一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步骤S606,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

步骤S608,根据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系统描述符为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将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步骤S610,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步骤S612,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步骤S614,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其中,USB网卡设备仅对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具体地,USB网卡设备中的5G模块在向第一宿主计算机一次性上报对应的端点资源时,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很难一次性将第一宿主计算机所需的端点资源上报给第一宿主计算机。为了保证USB网卡设备中5G模块能成功上报第一宿主计算机所需的端点资源,根据USB协议,可以通过二次上报的方式增加上报端点资源的成功率。即USB网卡设备在确定对第一宿主计算机所需的端点资源完成初始化之后,需要将会重新向第一宿主计算机发起接入请求。具体地,还包括:

步骤S616,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起请求重新接入信号。

步骤S618,获取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三配置请求。

步骤S620,响应所述第三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步骤S622,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

步骤S624,根据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系统描述符为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将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步骤S626,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步骤S628,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步骤S630,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具体地,USB网卡设备仅对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步骤S632,将所述初始化的所述端点资源发送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在本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根据USB协议与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查询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仅对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将初始化完成的端点资源配置给第一宿主计算机。由于USB网卡设备可以获取与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在查询到该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时,仅对该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从而使第一宿主计算机获取到其操作系统所需的端点资源。本申请不需要用户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手动查询配置表进行端口形态的上报,即可使宿主计算机获得其所需的端点资源,有效提高了宿主计算机获取端点资源的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涉及的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实施例涉及的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USB网卡设备的配置装置,包括:配置请求获取模块702、配置识别码获取模块704、端点资源查询模块706和端点资源初始化模块708、端点资源配置模块710,其中:

配置请求获取模块702,用于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

配置识别码获取模块704,用于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端点资源查询模块706,用于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端点资源初始化模块708,用于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端点资源配置模块710,用于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识别码获取模块,包括:

对应关系上报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第一系统描述符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

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系统描述符为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将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匹配的配置识别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的配置装置,还包括:

配置描述符初始化模块,用于预先初始化配置描述符;

对应关系记录模块,用于根据端点资源和端口功能创建存储列表,记录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的配置装置,还包括:

端点资源释放模块,用于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释放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的配置装置,包括:配置请求获取模块、对应关系上报模块、选定的配置识别码获取模块,其中:

配置请求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插入第二宿主计算机时,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的第二配置请求;

对应关系上报模块,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二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上报各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选定的配置识别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结合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系统描述符所选定的配置识别码;

端点资源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所述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端点资源初始化模块,用于对所述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端点资源配置模块,用于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USB网卡设备的配置装置,还包括:

配置请求获取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起请求重新接入信号,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三配置请求;

对应关系上报模块,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三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第一系统描述符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

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系统描述符为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将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匹配的配置识别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端点资源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端点资源初始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端点资源配置模块,用于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关于USB网卡设备的配置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USB网卡设备的配置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

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响应所述第一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

根据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系统描述符为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将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预先初始化配置描述符;

根据端点资源和端口功能创建存储列表,记录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释放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插入第二宿主计算机时,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的第二配置请求;

响应所述第二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上报各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结合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系统描述符所选定的配置识别码;

查询所述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对所述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的第二配置请求;

响应所述第二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上报各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遍历完各配置描述符和对应的配置识别码后,选定配置识别码时,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选定的配置识别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起请求重新接入信号,获取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三配置请求;

响应所述第三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

根据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系统描述符为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将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将所述初始化的所述端点资源发送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获取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配置请求;

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响应所述第一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上报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

根据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第一系统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系统描述符为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选择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将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发送至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接收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送的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预先初始化配置描述符;

根据端点资源和端口功能创建存储列表,记录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入第一宿主计算机时,释放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插入第二宿主计算机时,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的第二配置请求;

响应所述第二配置请求,向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上报各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

获取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结合所述配置描述符和配置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系统描述符所选定的配置识别码;

查询所述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对所述选定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将初始化完成的所述端点资源配置给所述第二宿主计算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向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发起请求重新接入信号,获取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三配置请求;

根据USB协议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通信,获取与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的第一系统描述符匹配的配置识别码;

查询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

对所述匹配的配置识别码对应的端点资源进行初始化;

将所述初始化的所述端点资源发送给所述第一宿主计算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USB网卡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一种智能网卡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2986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