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折纸模型及成型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9:12


折纸模型及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纸模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折纸模型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折纸工艺在我国由来已久,深入百姓的生活中,但是,一般来说折纸工艺均是凭借记忆将纸张折出各种造型,但是如果不清楚具体的折叠步骤则会无从下手,另外,现有的折纸模型通常是在一张纸片上弯折成型,对于结构稍复杂的折纸模型,折纸方法难以掌握,尤其是对小朋友,难度较大,目前,市面上已有带折痕线及标有折纸顺序的纸片,但折痕线错综复杂,很难快速判断该如何折纸,即无法使折纸模型快速成型,检索到专利号为CN201611094915.9,专利名称为折纸模型、折纸模型成型方法及制作方法的公开材料,通过分析该公开材料可知,结构比较复杂,采用拉绳的方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拉错后,会造成纸张的损坏,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折纸模型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折纸模型,包括:带有折痕线的纸片,所述折痕线包括:具有向纸片正面翻折趋势的折痕和具有向纸片背面翻折趋势的折痕,所述折痕将所述纸片划分成若干区域,所述纸片的中部位置形成牛身,所述纸片的左端位置包括折痕线F、折痕线G和折痕线H,用于形成牛耳,所述纸片的左端中部位置包括折痕线I、折痕线J和折痕线K,用于形成牛头,所述纸片的右端包括折痕线A、折痕线B和折痕线C,用于形成后牛脚,所述纸片的右端中部位置包括折痕线D和折痕线E,用于形成牛尾。

所述纸片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折痕线L、折痕线M和折痕线N,用于形成腰线,所述腰线将工艺件分为前后两个区域。

所述纸片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前牛角,经过折叠后呈三角结构,支撑工艺件。

所述折痕线A、折痕线B和折痕线C中,折痕线B位置中间位置,向内折叠后与折痕线A重合,折痕线A的外角形成三角支撑。

所述折痕线D和折痕线E向内对折后,重合。

所述折痕线F、折痕线G和折痕线H中,折痕线G在中间,对折后,形成尖端。

所述折痕线I、折痕线J和折痕线K中,折痕线J在中间,折痕线I和折痕线K对折后重合。

折纸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一张带有折痕线的纸张,沿着中间的水平线对折后,打开,形成上下两个区域,然后在单独的区域重复上述操作后,四个角向内折,再打开,四个角内折后,形成折痕线,打开后,将四个角处沿着折痕线向内折,形成了缺角的上下对折的形状;

S2:沿着腰线,将腰线右侧的部分整体折叠到腰线的后面,呈叠压式,右侧部分经过叠压后,在腰线后面形成一条线,再将腰线左侧的部分采用叠压式,叠压方向与腰线右侧的方向相同,然后与腰线后面的一条线重合,右侧叠压宽度小于左侧叠压宽度;

S3:整理腰线左侧叠压后的形状,由于右侧叠压宽度较宽,四个角的位置为缺角,形成了多出的角,双层结构,通过向内折,与四个角的斜线重合;

S4:然后整体从水平位置的中心线对折;

S5:牛尾的折叠,通过依次折痕线D和折痕线E,牛尾形成;

S6:沿着腰线,用手呈V形打开后;

S7:前牛脚的形成,前后两层的下部向内对折后,前牛脚形成;

S8:后牛脚的形成,通过依次折痕线A、折痕线B和折痕线C,向内折,形成后牛脚;

S9:牛头的折叠,通过依次折痕线I、折痕线J和折痕线K,牛头形成;

S10:牛角的折叠,通过依次沿着折痕线F、折痕线G和折痕线H折叠后,牛角形成;

所述纸片为硬纸片。

所述折纸牛模型上涂抹树脂,形成工艺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较硬的纸张,折叠出来的牛,外观具有美观,且显得壮实;通过折叠线,按照步骤,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折叠出折纸模型牛,其他有益效果在具体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折纸模型(牛)的成型前的纸片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通过S1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3是通过S1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4是通过S1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5是通过S1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6是通过S2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7是通过S2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8是通过S3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9是通过S3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10是通过S5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11是通过S6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12是通过S7、S8、S9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13是通过S9步骤后的示意图。

图14是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折纸模型(牛)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折纸模型(牛)的效果图。

图中:1、牛身;2、前牛脚;3、后牛脚;31、折痕线A;32、折痕线B; 33、折痕线C;4、牛尾;41、折痕线D;42、折痕线E;5、牛耳;51、折痕线 F;52、折痕线G;53、折痕线H;6、牛头;61、折痕线I;62、折痕线J;63、折痕线K;7、腰线;71、折痕线L;72、折痕线M;73、折痕线N。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如“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图15所示,折纸模型,包括:带有折痕线的纸片,纸片优选具有一定硬度的纸片,所述折痕线包括:具有向纸片正面翻折趋势的折痕和具有向纸片背面翻折趋势的折痕,所述折痕将所述纸片划分成若干区域,在纸片上标注的有折痕,通过制作方法,按照标注的折痕进行操作,所述纸片的中部位置形成牛身1,折纸的中部位置,用于形成牛身1,所述纸片的左端位置包括折痕线F51、折痕线G52和折痕线H53,此处的左端为左部分,也即是一张纸平铺在桌面上,纸张为矩形或者正方形,上下边线保持水平,在左部处的折痕线,用于形成牛角5和牛头6,具体的,经过折叠后,有双层结构,中间的对折处用于形成牛头6,两侧的用于形成牛角5,所述纸片的左端中部位置包括折痕线I61、折痕线J62和折痕线K63,用于形成牛头6,所述纸片的右端包括折痕线A31、折痕线B32和折痕线C33,用于形成后牛脚3,此处的右端为右部分,相对于中部的牛身1来说的,右部分也是双层结构,外层的用于形成的后牛角5,内层的用于形成牛尾4,所述纸片的右端中部位置包括折痕线D41和折痕线E42,用于形成牛尾4。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15所示,所述纸片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折痕线L71、折痕线M72 和折痕线N,用于形成腰线7,所述腰线7将工艺件分为前后两个区域,经过中间腰线7右侧和左侧的折纸叠压式处理,形成折痕线L71、折痕线M72和折痕线 N,折痕线L71为腰线7,叠压后,用于形成牛身1。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15所示,所述纸片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前牛角5,经过折叠后呈三角结构,支撑工艺件,此处的工艺件为折叠牛,在本实施例中,中间位置的前牛脚2是折叠后,突出的部分,形成了两个牛脚。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15所示,所述折痕线A31、折痕线B32和折痕线C33中,折痕线B32位置中间位置,向内折叠后与折痕线A31重合,折痕线A31的外角形成三角支撑,本实施例中,用于形成后牛脚3,通过依次沿着折痕线A31、折痕线 B32和折痕线C33折叠后,角处突出。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15所示,所述折痕线D41和折痕线E42向内对折后,重合,此处用于形成牛尾4,通过沿着折痕线D41和折痕线E42折叠后,然后在将朝向上面的角斜向下对折,形成牛尾4。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15所示,所述折痕线F51、折痕线G52和折痕线H53中,折痕线G52在中间,对折后,形成尖端,此处用于形成牛角5,沿着折痕线F51、折痕线G52和折痕线H53依次折叠后,形成牛角5。

实施例6

如图1和图15所示,所述折痕线I61、折痕线J62和折痕线K63中,折痕线J62在中间,折痕线I61和折痕线K63对折后重合,此处用于形成牛头6,沿着折痕线I61、折痕线J62和折痕线K63依次折叠后,然后中间位置斜向下对折,牛头6形成。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折纸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一张带有折痕线的纸张,如图1所示,沿着中间的水平线对折后,打开,形成上下两个区域,如图2所示,然后在单独的区域重复上述操作后,四个角向内折,再打开,四个角内折后,形成折痕线,如图3所示,此处的折痕线为纸张上带有的,打开后,将四个角处沿着折痕线向内折,形成了缺角的上下对折的形状,如图4所示;

S2:如图5所示,沿着腰线7,图中的B和A点重合,将腰线7右侧的部分整体折叠到腰线7的后面,呈叠压式,右侧部分经过叠压后,如图6所示,在腰线7后面形成一条线,再将腰线7左侧的部分采用叠压式,如图7所示,叠压方向与腰线7右侧的方向相同,然后与腰线7后面的一条线重合,如图8所示,右侧叠压宽度小于左侧叠压宽度;

S3:整理腰线7左侧叠压后的形状,由于右侧叠压宽度较宽,四个角的位置为缺角,形成了多出的角,双层结构,通过向内折,与四个角的斜线重合,如图9所示,图中A1和B1相等;

S4:然后整体从水平位置的中心线对折;

S5:牛尾4的折叠,通过依次折痕线D41和折痕线E42,牛尾4形成,如图10所示,图中b点斜向下对折,形成牛尾4,如图12所示。

S6:沿着腰线7,用手呈V形打开后,如图11所示,图中x和y代表外层和内层,向内折弯后,再用人工用手V形打开,是将上述步骤中的S2中,右侧的叠压式的下部打开,这样打开后,更加像牛。

S7:前牛脚2的形成,前后两层的下部向内对折后,前牛脚2形成,如图12所示,牛身1的下部向内对折后,前牛脚2折叠的部分向外突显出来,形成前牛脚2。

S8:如图10所示,后牛脚3的形成,通过依次折痕线A31、折痕线B32和折痕线C33,向内折,形成后牛脚3,将外侧的纸张向内卷着折叠,叠压式的方式,角的位置突出来形成后牛脚3,图10中,a点的折痕线和c点的折痕线重合后,a点向外突出。

S9:如图13所示,牛头6的折叠,通过依次折痕线I61、折痕线J62和折痕线K63,牛头6形成,内层的纸张,折叠后,形成牛头6。

S10:如图14所示,牛角5的折叠,通过依次沿着折痕线F51、折痕线G52 和折痕线H53折叠后,牛角5形成。

实施例8

所述纸片为硬纸片,为了更加使折叠牛显现的壮实,将折叠牛的纸张优选选为硬纸张。

实施例9

如图16所示,为折叠牛的效果图,所述折纸牛模型上涂抹树脂,形成工艺品,经过本折叠纸模型和制作方法,在折叠好的牛模型上面涂抹树脂,硬化后,用于制作工艺品摆件。

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非限制,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对结构做进一步变换,而所有这些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折纸模型、折纸模型成型方法及制作方法
  • 折纸模型及成型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12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