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强化阀门用阀轴高温耐磨性能的复合制造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2:4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强化阀门用阀轴高温耐磨性能的复合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大型高温蝶阀的阀杆材料通常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如316、XM-19等),这类材料虽然可以在高温下使用,但材料无法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高温下的硬度较低,使用过程中容易与配合的衬套等零件发生黏着磨损,零件之间容易发生机械咬合;高温下阀轴表面在蒸汽或烟气中氧化加剧,体积膨胀的氧化物卡在间隙中造成阀门卡涩。为避免衬套与轴之间的卡涩,通常采用阀轴和衬套表面硬化工艺防止咬合,但镀镍、镀铬等工艺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316℃,而离子氮化工艺会显著降低表面的耐蚀和耐氧化性能,较高的工艺温度也会造成零件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化阀门用阀轴高温耐磨性能的复合制造工艺。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强化阀门用阀轴高温耐磨性能的复合制造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阀轴的外表面机加工出堆焊槽,然后将阀轴进行焊前预热处理,最后在阀轴的堆焊槽内堆焊钴基合金或镍基合金,堆焊工艺厚度控制在1.5~2.5mm,堆焊后立即将阀轴进行缓冷处理;

S2、将阀轴进行焊后退火消应热处理,然后进行车加工,保留0.2~0.3mm的磨削余量;

S3、将阀轴磨削加工至最终尺寸,然后利用超声滚压进行表面处理,滚压后阀轴表面经有机溶剂清洗;

S4、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堆焊层表面沉积一层TiN或DLC涂层,厚度2~5μm。

作为优选,形成所述钴基合金的钴基粉末成分如下:C为0.9~1.4wt%、Mn为0.5~0.8wt%、Cr为28~31wt%、Ni为2~2.5wt%、Mo为0.8~1.0wt%、W为8~10wt%、Si为1~1.5wt%和Fe为2~2.5wt%,余量为Co;

或者,形成所述镍基合金的镍基粉末成分如下:C为0.6~1.0wt%、Cr为17~20wt%、Si为3~4wt%、Fe为3~5wt%、B为2.5~4wt%,余量为Ni。

作为优选,所述阀轴为奥氏体不锈钢类阀轴,在其堆焊槽内采用钴基合金或镍基合金进行堆焊;

或者,所述阀轴为马氏体或沉淀硬化类合金阀轴,在其堆焊槽内采用钴基合金进行堆焊。

作为优选,等离子堆焊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100~160A,喷嘴直径3.2/4.0mm,钨极直径3.2mm,送粉量18~30g/min,单层多道焊,搭接率40~50%,保护气流量12~20L/min,在起弧前提前5秒送保护气,灭弧后延时5秒送保护气。

作为优选,堆焊钴基合金的焊前预热温度为300~350℃,保温时间至少为1h,堆焊过程中对阀轴的非堆焊区域进行保温,保证非堆焊区域的阀轴温度为250~300℃;

或者,堆焊镍基合金的焊前预热范围为450~500℃,保温时间至少为1h;堆焊过程中对阀轴的非堆焊区域进行保温,保证非堆焊区域的阀轴温度为400~450℃。

作为优选,缓冷处理的降温幅度控制在50℃/h以下,经过缓冷处理后将阀轴的温度降低至10~30℃。

作为优选,S2步骤中,使用奥氏体不锈钢类阀轴在加工前进行退火消应处理,热处理温度430~480℃,保温时间6~8h,随炉冷却。

作为优选,S3步骤中,磨削加工至Ra0.4μm后,再使用超声滚压表面处理工艺提高表面粗糙度至Ra0.2μm,超声滚压的具体参数:线速度60~80m/min,进刀速度0.25mm/r,工具头与谐振片的工作间隙0.02~0.03mm,压力表压至130~150μm,谐振电压10~12.5V。

作为优选,S4步骤中,使用真空蒸镀工艺在表面处理后的堆焊层表面沉积TiN镀层,镀层硬度2200~2500HV,镀层厚度2~5μm;

或者,S4步骤中,使用真空蒸镀工艺在表面处理后的堆焊层表面沉积DLC镀层,镀层硬度1800~2200HV,镀层厚度1~4μm。

通过本发明的工艺提高了阀轴配合区域的表面硬度,降低了表面摩擦系数,显著改善了蝶阀在高温工况下的卡涩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截面金相组织图。

图2为实施例2的截面金相组织图。

图3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3的截面硬度梯度分布图。

图4为实施例3的镀层厚度的球痕法检测结果图。

图5为实施例3的镀层厚度的附着性检测结果图。

图6为实施例1的摩擦系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部分示例性说明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过热蒸汽管道三偏心蝶阀(设计温度593℃)的阀轴采用奥氏体不锈钢XM-19材料,阀轴状态为固溶退火态,该阀轴的高温耐磨性能的复合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阀轴的外表面机加工出堆焊槽,然后将阀轴进行焊前预热处理,最后在阀轴的堆焊槽内堆焊钴基合金,堆焊工艺厚度控制在1.5mm,堆焊后立即将阀轴放入蛭石砂中进行缓冷处理,缓冷处理的降温幅度控制在45℃/h,经过缓冷处理后将阀轴的温度降低至20℃。

S2、将阀轴进行焊后退火消应热处理,热处理温度450℃,保温时间8h,随炉冷却,然后进行车加工,保留0.2~0.3mm的磨削余量;

S3、将阀轴磨削加工至最终尺寸,使表面粗糙度达到Ra0.4μm,然后利用超声滚压进行表面处理,提高表面粗糙度至Ra0.2μm,滚压后阀轴表面经丙酮溶剂清洗;

S4、利用真空蒸镀工艺在堆焊层表面沉积TiN涂层,厚度2μm,显微硬度为2300HV,随炉试样见图1。

其中,S1步骤中的焊前预热处理参数控制在:焊前预热温度为300℃,保温时间为1~1.5h,堆焊过程中对阀轴的非堆焊区域进行保温,保证非堆焊区域的阀轴温度为250℃;

S1步骤中的等离子堆焊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130~140A,摆幅20mm,搭接率50%,喷嘴直径φ3.2mm,堆焊速度30~32mm/min,送粉量22~25g/min,保护气流量12~20L/min,在起弧前提前5秒送保护气,灭弧后延时5秒送保护气;

S1步骤中的形成所述钴基合金的钴基粉末成分如下:C为0.9~1.4wt%、Mn为0.5~0.8wt%、Cr为28~31wt%、Ni为2~2.5wt%、Mo为0.8~1.0wt%、W为8~10wt%、Si为1~1.5wt%和Fe为2~2.5wt%,余量为Co,硬度45~50HRC;

S3步骤中超声滚压表面处理工艺的具体参数:线速度60~80m/min,进刀速度0.25mm/r,工具头与谐振片的工作间隙0.02~0.03mm,压力表压至130~150μm,谐振电压10~12.5V。

实施例2

过热蒸汽管道用直通球阀(设计温度300℃)的阀轴采用马氏体不锈钢F6a材质,该阀轴的高温耐磨性能的复合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阀轴的外表面机加工出堆焊槽,然后将阀轴进行焊前预热处理,最后在阀轴的堆焊槽内堆焊钴基合金,堆焊工艺厚度控制在1.5mm,堆焊后立即将阀轴放入蛭石砂中进行缓冷处理,缓冷处理的降温幅度控制在30℃/h,经过缓冷处理后将阀轴的温度降低至25℃。;

S2、将阀轴进行焊后退火消应热处理,然后进行车加工,保留0.2mm的磨削余量,车加工后经过真空调质处理,即在真空热处理炉中840~880℃气淬,然后在620~660℃回火处理,硬度控制在210~250HBW;

S3、将阀轴磨削加工至最终尺寸,使表面粗糙度达到Ra0.4μm,然后利用超声滚压进行表面处理,提高表面粗糙度至Ra0.2μm,滚压后阀轴表面经丙酮溶剂清洗;

S4、利用真空蒸镀工艺在堆焊层表面沉积DLC涂层,厚度2μm,显微硬度为2200HV,随炉试样见图2。

其中,S1步骤中的焊前预热处理参数控制在:焊前预热温度为300℃,保温时间为1~1.5h,堆焊过程中对阀轴的非堆焊区域进行保温,保证非堆焊区域的阀轴温度为250℃;

S1步骤中的等离子堆焊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110~120A,摆幅15mm,搭接率50%,喷嘴直径φ3.2mm,堆焊速度35~38mm/min,送粉量22~25g/min,保护气流量12~20L/min,在起弧前提前5秒送保护气,灭弧后延时5秒送保护气。

S1步骤中的形成所述钴基合金的钴基粉末成分如下:C为0.9~1.4wt%、Mn为0.5~0.8wt%、Cr为28~31wt%、Ni为2~2.5wt%、Mo为0.8~1.0wt%、W为8~10wt%、Si为1~1.5wt%和Fe为2~2.5wt%,余量为Co,硬度45~50HRC。

S3步骤中超声滚压表面处理工艺的具体参数:线速度60~80m/min,进刀速度0.25mm/r,工具头与谐振片的工作间隙0.02~0.03mm,压力表压至130~150μm,谐振电压10~12.5V。

实施例3

阀轴采用奥氏体不锈钢316材料,阀轴状态为固溶退火态,该阀轴的高温耐磨性能的复合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阀轴的外表面机加工出堆焊槽,然后将阀轴进行焊前预热处理,最后在阀轴的堆焊槽内堆焊镍基合金,堆焊工艺厚度控制在1.5mm,堆焊后立即将阀轴放入蛭石砂中进行缓冷处理,缓冷处理的降温幅度控制在40℃/h,经过缓冷处理后将阀轴的温度降低至25℃;

S2、将阀轴进行焊后退火消应热处理,热处理温度450℃,保温时间8h,随炉冷却,然后进行车加工,保留0.2mm的磨削余量;

S3、将阀轴磨削加工至最终尺寸,使表面粗糙度达到Ra0.4μm,然后利用超声滚压进行表面处理,提高表面粗糙度至Ra0.2μm,滚压后阀轴表面经丙酮溶剂清洗;

S4、利用磁控溅射工艺在堆焊层表面磁控溅射工艺沉积TiN涂层,厚度4.8μm,显微硬度为2400HV。

其中,S1步骤中的焊前预热处理参数控制在:焊前预热温度为450℃,保温时间为1~1.5h,堆焊过程中对阀轴的非堆焊区域进行保温,保证非堆焊区域的阀轴温度为400℃;

S1步骤中的等离子堆焊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130~140A,摆幅20mm,搭接率50%,喷嘴直径φ3.2mm,堆焊速度30~32mm/min,送粉量22~25g/min,保护气流量12~20L/min,在起弧前提前5秒送保护气,灭弧后延时5秒送保护气。

S1步骤中形成所述镍基合金的镍基粉末成分如下:C为0.6~1.0wt%、Cr为17~20wt%、Si为3~4wt%、Fe为3~5wt%、B为2.5~4wt%,余量为Ni,硬度55~60HRC。

S3步骤中超声滚压表面处理工艺的具体参数:线速度60~80m/min,进刀速度0.25mm/r,工具头与谐振片的工作间隙0.02~0.03mm,压力表压至130~150μm,谐振电压10~12.5V。

实施例4

该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用于阀轴长度过长(一般为超过1.2米)难以进行物理气相沉积时的改良方案——阀轴进行堆焊钴基或镍基合金后不进行真空蒸镀,而是在316材质衬套内表面堆焊硬度低于阀轴堆焊层硬度的钴基或镍基合金,经焊后热处理和磨削、滚压后,在衬套内外表面沉积TiN镀层,与阀轴配合使用时达到高温耐磨减摩的效果。

截面硬度梯度分布检测结果:图3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3的试样截面硬度分布结果,从涂层表面开始每0.2mm采集一个数据点,并在堆焊层与母材的融合区域适当加密了采集密度。材料表面PVD镀层的硬度数据采用纳米压痕法测定,堆焊层与母材的硬度按GB/T4341的要求测定。实际测得堆焊硬化层厚度达到1.5mm,钴基堆焊层硬度达到400HV以上,镍基层硬度达到680HV以上,镍基层对表面TiN镀层的硬度有一定的优化作用。

镀层厚度和附着性检测:图4为实施例3的镀层厚度和粘着性检测结果,镀层厚度按GB/T18682的球痕法规定检测,五点平均结果为4.98μm;镀层进行附着性按VDI3198规定检测,经压痕试验后镀层无明显的微裂纹和起皮剥落现象,附着力达到HF1要求。

摩擦系数:图5为实施例1的摩擦系数,试验按球盘摩擦磨损试验进行,摩擦副采用φ6.35mm的氮化硅陶瓷球,载荷80N,摩擦半径12mm,转速300rpm,试验时间为20min。从摩擦系数的变化可知,TiN镀层在试验前270s内对堆焊层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摩擦系数稳定在0.35左右,随着镀层的逐件破裂磨损,陶瓷球与钴基堆焊层的磨损逐渐加剧,摩擦系数开始波动并缓慢升高至0.4以上。可见,本实施例的工艺对减摩耐磨性能有较好的提升作用。

相关技术
  • 强化阀门用阀轴高温耐磨性能的复合制造工艺
  • 一种阀门龙头配件铸造工艺用型壳高温强化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474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