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三通硅酮支架植入与取出的插管钳套装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7:15


一种三通硅酮支架植入与取出的插管钳套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通硅酮支架植入与取出的插管钳套装。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最初只用于解除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随着对呼吸道病理生理功能的深入了解,气管切开术已成为某些疾病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较长时间昏迷病人,下呼吸道分泌物积存,影响肺换气功能,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分泌物可以从气管切口吸出,并可经气管内滴入稀化黏稠分泌物的药物及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肺部并发病。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从切口进入,减少了呼吸道的阻力和死腔,在相同的呼吸潮气量情况下,既可增加有效的气体交换量,又可减少耗氧量,改善呼吸功能。此外,呼吸肌麻痹或其他原因发生呼吸骤停时,施行气管切开,行正压人工呼吸等,因此,临床各科医师都应熟悉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以便及时应用,正确处理,挽救病人生命。

气管切开术在颈部气管插管时针对两种情况,一种是患者遇到突发疾病导致上段气管被痰液等分泌物阻塞导致无法正常呼吸,需要切开气管建立呼吸通道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然后进行吸痰等抢救处理。另一种是患者气管发生病变导致气管狭窄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在进行气管切开在颈部建立呼吸通道后,后续通过粒子支架对病变狭窄气管段扩撑进行治疗。目前常用做法为在气管切开处插入T型三通硅酮支架作为呼吸通道,硅酮支架具有价格便宜、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可长期植入,且不易引起肉芽组织增生等优点。但由于硅酮支架张力较大,植入与取出十分不便,植入过程需要使用插管钳夹持进行逆行推送植入,但现有插管钳在逆行植入过程中,具有以下缺陷:

1、现有插管钳无法对硅酮支架进行全包裹式收缩夹紧,在对硅酮支架进行折叠收缩夹紧时,未被夹持处释放膨胀至正常大小,由于气管切口较小,硅酮支架释放膨胀处在由插管钳夹持植入的过程中,容易与气管切口卡住无法通过,强行通过容易造成气管切口撕裂,对患者安全造成影响。

2、现有插管钳在夹持硅酮支架植入过程中无法一次性完整植入操作,需要不断调整夹持部位逐步推进植入,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对操作医生具有较高的要求,耗费操作医生大量时间与精力。

3、T型硅酮支架在气管切口取出时较难取出,现阶段操作同样通过插管钳逐步夹镊取出,其未夹镊处的释放膨胀处在通过时同样容易造成切口出血,引起患者感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硅酮支架植入与取出的插管钳套装,其通过送入装置内夹紧机构夹紧硅酮支架,再左钳夹、右钳夹闭合,将硅酮支架从颈部外侧的切口伸入至气管中;之后,通过拉出装置的卡套夹紧硅酮支架,利用拉伸机构将硅酮支架套入卡套内,从气管中取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通硅酮支架植入与取出的插管钳套装,其中,包括用于将硅酮支架从颈部外侧的切口伸入至气管中的送入装置和用于将硅酮支架从气管中取出的拉出装置;送入装置包括左钳夹、右钳夹及用于对硅酮支架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左钳夹、右钳夹均与一个夹紧机构连接,左钳夹与右钳夹进行铰接;拉出装置包括筒套、套接在筒套内的卡套及用于将硅酮支架套入卡套内的拉伸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夹紧机构包括前端夹座、前端夹盖及用于将前端夹盖压紧贴合在前端夹座上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将前端夹盖压紧贴合前端夹座上从而使得前端夹盖与前端夹座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夹紧硅酮支架的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前端夹盖上设置有半圆弧凹槽,前端夹座上设置有半圆弧凸柱,分别连接在左钳夹和右钳夹的前端夹盖对齐则使得两个半圆弧凹槽形成一个圆弧凹槽;分别连接在左钳夹和右钳夹的前端夹座对齐则使得两个半圆弧凸柱形成一个圆弧凸柱;硅酮支架的短管可卡入圆弧凸柱内,硅酮支架的长管可嵌入圆弧凹槽内,圆弧凹槽与圆弧凸柱之间的间隙则形成用于夹紧硅酮支架的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压紧组件包括轴接在前端夹座上的拱形压片,拱形压片上设置有转动拨杆。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卡套内圆周分布有若干个卡紧片,卡紧片与卡套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卡紧硅酮支架的间隙,卡紧片的下端的厚度大于其上端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拉伸机构包括螺纹连接的T型套管和T型螺旋拉杆,T型套管的两端分别处于筒套的内外,T型螺旋接杆的两端分别处于筒套的外部和卡套的内部,T型螺旋接杆还与处于卡套内的塞柱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T型套管通过处于筒套的拉板与卡套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左钳夹和右钳夹的后端均设置有可互相啮合连接的夹紧卡齿。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左钳夹通过第一转轴与右钳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拱形压片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前端夹座上。

在本发明内,通过送入装置内夹紧机构夹紧硅酮支架,再左钳夹、右钳夹闭合,将硅酮支架从颈部外侧的切口伸入至气管中;之后,通过拉出装置的卡套夹紧硅酮支架,利用拉伸机构将硅酮支架套入卡套内,从气管中取出;本发明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送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端夹盖张开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前端夹盖张开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送入装置夹紧硅酮支架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的送入装置夹紧硅酮支架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的送入装置夹紧硅酮支架伸入气管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的送入装置夹紧硅酮支架伸入气管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的的左钳夹与右钳夹分开硅酮支架的长管露出时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的的左钳夹与右钳夹分开硅酮支架的长管露出时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的硅酮支架在气管张开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拉出装置夹紧硅酮支架的短管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拉出装置套出折叠后的硅酮支架的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卡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拉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送入装置,11-左钳夹,12-右钳夹,13-夹紧机构,131-前端夹座,132-前端夹盖,133-压紧组件,134-圆弧凸柱,135-圆弧凹槽,136-长槽,137-拱形压片,138-转动拨杆,139-第二转轴,14-夹紧卡齿,15-第一转轴,2-拉出装置,21-筒套,22-卡套,23-拉伸机构,24-卡紧片,25-T型套管,26-T型螺旋拉杆,27-塞柱,28-拉板,3-硅酮支架,31-短管,32-长管,4-气管,5-颈部外侧的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三通硅酮支架植入与取出的插管钳套装,包括用于将硅酮支架3从颈部外侧的切口5伸入至气管4中的送入装置1和用于将硅酮支架3从气管4中取出的拉出装置2。

在本发明内,送入装置1包括左钳夹11、右钳夹12及用于对硅酮支架3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13,左钳夹11、右钳夹12均与一个夹紧机构13连接,左钳夹11与右钳夹12进行铰接;进一步,前端夹盖132上设置有半圆弧凹槽,前端夹座131上设置有半圆弧凸柱,分别连接在左钳夹11和右钳夹12的前端夹盖132对齐则使得两个半圆弧凹槽形成一个圆弧凹槽135;分别连接在左钳夹11和右钳夹12的前端夹座131对齐则使得两个半圆弧凸柱形成一个圆弧凸柱135;硅酮支架3的短管31可卡入圆弧凸柱134内,硅酮支架3的长管32可嵌入圆弧凹槽135内,圆弧凹槽135与圆弧凸柱134之间的间隙则形成用于夹紧硅酮支架3的通道。

在本发明内,夹紧机构13包括前端夹座131、前端夹盖132及用于将前端夹盖132压紧贴合在前端夹座131上的压紧组件133;具体地讲,送入装置1主要由左钳夹11与右钳夹12通过第一转轴15铰接,左钳夹11与右钳夹12后端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可以相互啮合的夹紧卡齿14,两边的左钳夹11与右钳夹12分别通过夹紧卡齿14啮合卡紧使左钳夹11与右钳夹12夹紧;左钳夹11与右钳夹12前端区域设计为向下侧弧形折弯的结构,设计为向下侧弧形折弯便于钳夹的前端能够伸入至气管4中。

左钳夹11与右钳夹12的前端分为前端夹座131与前端夹盖132,左钳夹11与右钳夹12前端均为上述设计;前端夹盖132与前端夹座131前端端头位置设置有铰接设计,同侧的前端夹盖132与前端夹座131进行铰接,也就是说左钳夹11与右钳夹12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前端夹座131与其对应铰接的前端夹盖132;当左钳夹11与右钳夹12夹紧时,两组前端夹座131与前端夹盖132会贴紧并齐,两组前端夹盖132在内侧面均设置有剩下贯通的长凹槽,当两组前端夹盖132贴近并齐时,两组前端夹盖132的长凹槽组合成一个长槽136,前端夹盖132内侧面与内弧面交接位置设置有内凹的四分之一的圆弧凹槽,当两组前端夹盖132贴近并齐时,并齐后的前端夹盖132中间位置圆弧凹槽并齐组合成二分之一的圆弧凹槽135,在贴紧并齐的前端夹座131上弧面上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弧凸柱134的设计,且圆弧凸柱134的圆弧弧度大于180度,当并齐的前端夹盖132与前端夹座131合起盖上时,前端夹盖132的圆弧凹槽位置正对应前端夹座131的圆弧凸柱,且圆弧凹槽135与圆弧凸柱134之间有间隙。

在本发明内,压紧组件133将前端夹盖132压紧贴合前端夹座131上从而使得前端夹盖132与前端夹座131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夹紧硅酮支架33的通道;压紧组件133包括轴接在前端夹座131上的拱形压片137,拱形压片137上设置有转动拨杆138;在前端夹座131后端的左右钳夹上分别设置有两组长圆形的拱形压片137,拱形压片137一侧铰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39,另一侧竖直固定有转动拨杆138,拨动转动拨杆138使得拱形压片137绕着第二转轴139转动,当需要前端夹盖132与前端夹座131合起并且不发生脱离,转动拱形压片137使得拱形压片137伸出并压在前端夹盖132上,将拱形压片137设计为拱形结构是因为采用拱形能够具有向下压动的弹性力,使得下压更紧,当前端夹盖132需要转动张开时,拨动转动拨杆138使得拱形压片137转动脱离前端夹盖132。

在本发明中,拉出装置2包括筒套21、套接在筒套21内的卡套22及用于将硅酮支架3套入卡套22内的拉伸机构23;卡套22内圆周分布有若干个卡紧片24,卡紧片24与卡套22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卡紧硅酮支架3的间隙,卡紧片24的下端的厚度大于其上端的厚度;拉伸机构23包括螺纹连接的T型套管25和T型螺旋拉杆26,T型套管25的两端分别处于筒套21的内外,T型螺旋接杆26的两端分别处于筒套21的外部和卡套22的内部,T型螺旋接杆26还与处于卡套22内的塞柱27连接,T型套管25通过处于筒套21的拉板28与卡套22连接。

具体地讲,拉出装置2最外周是筒套21,筒套21用作导向容器,筒套21上端设置有盖并且两侧设置有伸出沿,便于手动控制,筒套21下端端口带有一定锥度,越到下端端口位置筒套外径越小,此设计便于筒套21插入气管4且开口内部。

筒套21内部套有卡套22,卡套22上端设置有盖,卡套22内部圆周分布有若干个卡紧片24与卡套22上端固定连接,卡紧片24本身具有与其圆周分布大小对应的弧形,卡紧片24内侧面靠下端位置厚度宽于其他区域,同时卡紧片24下端内外两侧均设计为圆弧倒角结构,便于硅酮支架3与塞柱27的进入,卡套22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拉板28。

筒套21内部套有T型套管25,T型套管25的下端与拉板28固定连接,T型套管25内部套有T型螺旋拉杆26,T型螺旋拉杆26穿过卡套22并在下端端头固定连接有塞柱27,T型螺旋拉杆26与T型套管25之间为螺纹连接,T型套管25上端固定有横向的横杆,T型螺旋拉杆26上端延伸出T型套管25,T型螺旋拉杆26上端端头同样固定连接有横向的横杆,当转动T型螺旋拉杆26使得T型螺旋拉杆26与T型套管25发生相对转动时,T型螺旋拉杆26可在T型套管25内部竖直上下移动,当T型螺旋拉杆26带动塞柱向上移动至卡紧片24内部时,因为卡紧片24内侧面靠下端位置厚度宽于其他区域,所以塞柱27可以将卡紧片24顶至向外侧弹性弯曲变形,使得卡紧片24与卡套22之间的间隙减小。

在使用本发明时,分为如下几个状态:

状态1:当需要使用硅酮支架3时,将拨动转动拨杆138使得拱形压片137转动脱离前端夹盖132,使前端夹盖132从前端夹座131上转动打开。

状态2:将硅酮支架3装入前端夹盖132与前端夹座131之间,注意需要将硅酮支架3的长管32朝向前端夹盖132侧,将硅酮支架3的短管31朝向前端夹座131侧,同时需要将短管31弯曲向钳夹后端方向,放置完成后将前端夹盖132转动下压与前端夹座131合起,当合起之后硅酮支架3在前端夹盖132与前端夹座131的挤压下收缩变形至呈圆形卷起收缩,硅酮支架3材质为医用橡胶材质可以任意挤压变形,在挤压变形下硅酮支架3由原来较大的的圆周外径挤压至较小的圆周轮廓,然后转动拱形压片137使得拱形压片137伸出并压在前端夹盖132上。

状态3:左、右钳夹将硅酮支架3夹紧闭合后将钳夹前端从颈部外侧的切口5伸入至气管4中,当左、右钳夹前端伸入至气管4后将颈部将钳夹弯曲使得钳夹前端折弯段与气管4轴向方向一致,且左、右钳夹前端在气管内部朝向的方向为头部的反方向。

状态4:将左钳夹11与右钳夹12缓慢张开,在两边钳夹逐渐张开的过程中,原本组合在一起的前端夹盖132与前端夹座131之间缓慢张开,前端夹座131与前端夹盖132之间也缓慢张开,在张开的过程中,两边前端夹盖132之间的长槽136的宽度也在随之变大,当长槽136的宽度大于圆形卷起的硅酮支架3圆周轮廓外径时,硅酮支架3的长管32部分失去约束会从前端夹盖132的长槽136处弹出,此时因为硅酮支架3的短管31放置于靠近钳夹前端区域的靠后端的位置,张开幅度小于靠前位置未能弹出,此时硅酮支架3的长管32弹出并轴向朝向与气管4轴向朝向一致,此时保持硅酮支架3卡于气管4的切口处,并缓慢的向外拉出左、右钳夹,使硅酮支架3长管置于气管4内部,硅酮支架3的短管31从气管4的切口延伸出。

状态5:当硅酮支架3完全放置于气管4指定位置后,将卡位挡圈在气管切口外部套在硅酮支架3的短管31的根部,并且卡位挡圈的外径大于气管切口,将硅酮支架3固定于气管切口位置,同时硅酮支架3的短管31的内部的伸缩管可以伸缩增减需要的长度。

状态6:当硅酮支架3使用结束后,将筒套21下端插入气管的切口5内部,使得硅酮支架3的短管31套入筒套21中,然后控制T型套管25使卡套22在筒套21内部向下移动使得硅酮支架3的短管31的前端套入卡套22内部卡套22内壁与卡紧片24之间的间隙内部,初始状态T型螺旋拉杆26下端控制的塞柱27位于卡套22的下方,硅酮支架3的短管31的前端套入卡套22内部卡套内壁与卡紧片24之间的间隙后,转动T型螺旋拉杆26使得T型螺旋拉杆26带动塞柱27向上移动,并使塞柱27进入至圆周分布卡紧片24中,因为卡紧片24内侧面靠下端位置厚度宽于其他区域,所以塞柱27可以将卡紧片24顶至向外侧弹性弯曲变形,使得卡紧片24与卡套22之间的间隙减小,使得卡紧片24和卡套22对硅酮支架3的短管31夹紧。

状态7:硅酮支架3的短管31前端被卡套与卡紧片24夹紧后一手固定筒套一手向上拉动T型套管25,T型套管25带动卡套22与T型螺旋拉杆26在筒套21内部向上移动,在卡套22拉动的作用下,同时在筒套21导向收紧的作用下,硅酮支架3的长管32的两边逐渐在筒套21端口作用向后折起合拢并逐渐收入筒套21内部,使得在切口无需受到过多外力的情况下将硅酮支架3取出。

本发明的创新技术点及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左、右钳夹前端设计为前端夹座131与前端夹盖132铰接转动的结构使得硅酮支架3能够完全收缩于前夹钳端内部,从而一次性送入气管切口内部,无需常规钳夹一样只能夹住硅酮支架的局部且只能使夹紧处的硅酮支架3收缩并一点点的将硅酮支架3从气管的切口位置塞入气管内部,使得操作更加简便,效率大大提高。

2、前端夹座131上设置有超过180度的圆弧凸柱135,前端夹盖132下弧面设置有圆弧凹槽135,使得当硅酮支架3夹紧在前端夹盖132与前端夹座131时能够按照其端面形状进行圆弧卷起收缩,使得硅酮支架3的截面轮廓外径大大减小,便于在气管切口最小的情况下将硅酮支架3放置进去,进一步减小创口的大小。

3、前端夹盖132后端的的钳夹上铰接设置有拱形压片137,转动拱形压片137至前端夹盖132的上方可以将前端夹盖压紧,拱形压片137上设计为拱形结构是因为采用拱形能够具有向下压动的弹性力,使得下压更紧,保证硅酮支架3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稳定。

4、卡套22内部圆周分布有弧形结构的卡紧片24,卡套22与卡紧片24之间存在有间隙,且间隙略大于硅酮支架3的管壁厚度,卡套22下端与卡紧片24下端有圆倒角设计,同时卡紧片24下端的宽度略大于卡紧片24上端的宽度。

5、T型套管25与卡套22固定连接,T型套管25内部通过螺纹连接套着的T型螺旋拉杆26下端固定连接有塞柱27,使得拉动T型套管25能够带动卡套22上下移动,转动T型螺旋拉杆26能够带动塞柱27上下移动,当塞柱27上移卡在卡紧片24内部时可将卡紧片24推动向外弹性变形,能够卡紧硅酮支架3的短管31的上端。

6、卡套22与T型套管25等相关结构均套于筒套21内部,筒套21下端端口带有一定锥度,越到下端端口位置筒套21外径越小,此设计便于筒套21插入气管4且开口内部,且采用筒套21是因为可以拉动硅酮支架3将硅酮支架3收入至筒套21内部再将筒套21移出气管4,能够将硅酮支架3一次性撤出气管4,避免了直接拉动硅酮支架3的短管31将硅酮支架3硬从气管切口5扯出,容易对气管切口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7、钳夹手柄端两边内侧固定设置有夹紧卡齿14,当钳夹前端夹紧时手柄端的卡进卡齿相互啮合卡紧,能够保持钳夹的夹紧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三通硅酮支架植入与取出的插管钳套装
  • 一种气管插管钳及钳支架
技术分类

0612011316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