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电连接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8:24


一种电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插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继电器插座的夹簧与端子螺母结构是采用螺钉、夹簧、端子螺母三者皆为单独的零件,三者在自由状态下锁配的,此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当螺钉锁配的时候,端子螺母会跟着螺钉一起旋转,进而会引起端子螺母挤压底座,容易导致底座被顶伤或挤破;2、当螺钉完全松开后,端子螺母会在振动后脱落原有的位置,需要再次锁配时,螺钉与端子螺母无法对中,导致锁配卡死或螺钉无法锁紧,进而导致无法固定导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避免端子螺母相对夹簧产生移位导致锁配失效、以及避免螺母由于锁配螺钉扭矩过大而导致继电器插座的底座破损的电连接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件,用于继电器插座,包括夹簧和端子螺母,夹簧包括连接部、夹簧端子和接线部,夹簧端子和接线部分别连接于连接部两端,接线部设有一通孔,端子螺母包括基板,基板中间设有一个与接线部的通孔相对应的螺纹孔;

接线部的通孔周围设有若干个冲铆孔,基板上表面连接有与各冲铆孔一一对应的若干个铆接脚;或者,接线部在通孔周围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个铆接脚,基板的螺纹孔周围设有与各铆接脚一一对应的若干个铆接孔;

端子螺母与夹簧的接线部通过相对应的铆接脚与冲铆孔的孔轴过盈配合实现连接。

其中,所述基板为方形片状体基板,基板的其中两个对角的上表面各自连接一个铆接脚,夹簧的连接部上对应两铆接脚位置设有两铆接孔,端子螺母与夹簧的接线部形成对角冲铆连接。将铆接脚设置在基板的对角上,可使方形基板的四个边缘尽量靠近螺纹孔,减小基板的面积的同时不影响获得横截面较大的铆接脚,节省材料,减少成本。

其中,所述两铆接脚与螺纹孔位于同一直线,如此,两个铆接脚受到的扭力相当,结构更稳定,不易损坏。

为了确保铆接脚与基板连接牢固,所述铆接脚为与基板一体成型的实心柱状体。

为了减少基板厚度以减少成本,所述螺纹孔由基板中间冲孔翻边后攻丝制成。

优选的,所述基板厚0.8mm,翻边后攻牙形成的螺纹孔的螺纹数量能满足接线锁配要求。

为了增强夹簧端子的稳定性,避免因继电器引脚的插入而变形,所述夹簧端子包括U形连接座和分别与U形连接座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边缘连接的两个相对的簧片,连接部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的第一端连接接线部,水平段的第二端连接竖直段的下端,竖直段的上端连接U形连接座的中部下边缘。

基于安装考虑,所述竖直段由水平段的第二端侧边缘延伸出的一悬臂进行90°折弯而成,水平段的第二端与U形连接座错开。如此,插座可在U形连接座下方和水平段的第二端下方各设置一个支撑柱,以增强夹簧的稳定性。

为了避免水平段变形,所述水平段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其中,所述连接部、夹簧端子和接线部三者由等厚片状体一体折制成型。这样可以实现同步安装,又能提升导电回路的电气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件具有以下优点:

1、端子螺母与夹簧连接在一起,使端子螺母所受到的扭力通过铆接脚同时传递到夹簧上,同时进一步将力传递出去,进而降低端子螺母挤压继电器底座的力,避免螺母由于锁配接线螺钉扭矩过大而导致底座破损。

2、当螺钉完全松开后,由于端子螺母与夹簧连接一起,故端子螺母不会发生位移,进而避免当接线螺钉再次锁配时,避免接线螺钉与端子螺母不对中引起的锁配不良。

3、端子螺母采用更薄的基材制作成翻边端子螺母,进而降低零件材料成本,同时提高端子螺母的螺牙数量进而提升端子螺母所能承受的扭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电连接件与接线螺钉半锁付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电连接件与接线螺钉完全锁付状态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1、连接部;2、夹簧端子;3、接线部;4、接线螺钉;5、端子螺母;6、铆接脚;7、基板;8、U形连接座;9、水平段;10、竖直段;11、加强筋;12、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揭示一种电连接件,用于继电器插座,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夹簧和端子螺母5,夹簧包括连接部1、夹簧端子2和接线部3,夹簧端子2和接线部3分别位于连接部1的两端,连接部1、夹簧端子2和接线部3三者由等厚片状体一体折制成型(这样可以实现同步安装,又能提升导电回路的电气性能),接线部3设有一个通孔,端子螺母5中间设有一个上下贯穿的螺纹孔,螺纹孔由端子螺母5冲孔翻边后攻丝制成。端子螺母5连接在接线部3下方,具体为,接线部3的通孔周围设有若干个冲铆孔,基板7上表面连接有与各冲铆孔一一对应的若干个铆接脚6(或者,接线部3在通孔周围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个铆接脚6,基板7的螺纹孔周围设有与各铆接脚6一一对应的若干个铆接孔),端子螺母5与夹簧的接线部3通过相对应的铆接脚6与冲铆孔的孔轴过盈配合实现连接,端子螺母5的螺纹孔与接线部3的通孔同轴连通,与电连接件配合使用的接线螺钉4由上至下锁付在螺纹孔中。

现有技术中,相分离的端子螺母5和夹簧进行锁配时,扭力较大的时候会导致夹簧拉断,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端子螺母5与夹簧连接在一体的结构可将夹簧承受的力通过夹簧和端子螺母5的冲铆点转移一部分至夹簧上,再通过夹簧传递至继电器插座的底座上,避免夹簧被拉断。

请参阅图1,端子螺母5包括方形片状基板7、对基板7中间由上至下进行冲压形成的翻边孔、连接在基板7上表面的若干个铆接脚6,对翻边孔进行攻丝形成上述的螺纹孔。铆接脚6与端子螺母5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焊接、一体成型等,甚至可以在端子螺母5上设置通孔,铆接脚6与端子螺母5通过孔轴过盈配合进行连接,还可以对端子螺母5进行冲压形成铆接脚6。由于铆接脚6体积小,若为单独的零件,铆接脚6与端子螺母5的组装将难以实现,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铆接脚6为与端子螺母5一体成型的实心柱状体,连接更牢固,没有脱开风险,还能简化组装步骤。

铆接脚6的数量可设为1个、2个、3个、4个或者更多。铆接脚6可设置在螺纹孔周围的任意位置,优选设置在方形基板7的拐角处,如此可使方形基板7的四个边缘尽量靠近螺纹孔,减小基板7的面积,以节省材料,减少成本。本实施例中,如图1,在端子螺母5的方形基板7的其中两个对角各设置一个铆接脚6,端子螺母5与夹簧的接线部3形成对角冲铆连接,如此,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不仅能将扭力较好地传递至夹簧上,铆接脚6的数量也较少,制作成本更低。当然,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将端子螺母5的三个角或四个角皆与接线部3冲铆连接。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端子螺母5的两铆接脚6与螺纹孔位于同一直线,如此,两个铆接脚6受到的扭力相当,结构更稳定,不易损坏。

请参阅图2和图3,接线部3上对应每个铆接脚6位置设有一个冲铆孔,端子螺母5与接线部3的冲铆连接通过相对应的铆接脚6与冲铆孔的孔轴过盈配合来实现。端子螺母5的螺纹孔与接线部3的通孔同轴配合,接线螺钉4的螺接部能自上而下旋入端子螺母5的翻边螺纹孔中。当接线螺钉4锁配端子螺母5时,由于端子螺母5与夹簧冲铆在一起,则端子螺母5所受到的扭力通过各铆接脚6同时传递到夹簧上,同时进一步将力传递出去,进而降低端子螺母5对底座的挤压力。

端子螺母5的螺纹孔为冲孔翻边后攻丝而成,因此,端子螺母5可以采用厚度更薄的片材制作,进而降低零件材料成本,翻边还能同时提高端子螺母5的螺牙数量进而提升端子螺母5所能承受的扭矩,本实施例的端子螺母5采用厚度不大于0.8mm的基板即可满足需求。

此外,当接线螺钉4完全松开后,由于端子螺母5与夹簧冲铆在一起,故端子螺母5不会发生位移,进而避免再次锁配时接线螺钉4与端子螺母5不对中引起的锁配不良。

请参阅图1,夹簧端子2包括U形连接座8和分别与U形连接座8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边缘连接的两个相对的簧片12。连接部1包括水平段9和竖直段10,水平段9的第一端连接接线部3、第二端连接竖直段10的下端,竖直段10的上端连接U形连接座8的中部下边缘,比起现有技术将连接部1连接在U形连接座8的任一侧壁的下边缘,连接部1连接在U形连接座8的中部下边缘能对夹簧端子2进行更好的支撑,使夹簧端子2结构更稳固,不易因继电器引脚的多次插拔而变形。

竖直段10由水平段9的第二端侧边缘延伸出的一悬臂进行90°折弯而成,水平段9的第二端与U形连接座8错开,如此,可在继电器插座的底座上设置U形连接座8支撑柱和辅助支撑柱,U形连接座8抵靠在U形连接座8支撑柱上表面,水平段9的第二段抵靠在辅助支撑柱的上表面,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件的夹簧能获得双重支撑,能够避免继电器的引脚插入夹簧端子2时对其施加压力使其下沉,进一步提高了夹簧端子2安装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继电器的引脚与夹簧端子2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此外,水平段9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11,避免水平段9变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的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86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