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通气接口系统、内窥镜以及内窥镜的制造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通气接口系统、内窥镜以及内窥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医疗部件的内部送气的通气接口系统、具有所述通气接口系统的内窥镜、以及具有所述通气接口系统的内窥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内窥镜具备:插入部,其被插入胃、大肠等体内;操作部,其设置于插入部的基端侧;以及通用缆线,其从该操作部的侧部延伸。

在通用缆线的基端侧设置有内窥镜连接器。

内窥镜连接器与光源装置或相机控制单元等外部装置连接。关于内窥镜,其内部构成为具有水密性,以便能够在使用后浸渍于清洗液等中进行清洗消毒。

为了确认水密性,进行向内窥镜的内部进行送气的气密性检查。

在气密性试验中,经由连通内窥镜的内部和外部的通气接口向内窥镜的内部进行送气。

另外,在以往的通气接口具备从内窥镜的内部向外部通气的止回阀。

为了防止在将内窥镜放置在负压下时,例如对内窥镜进行灭菌处理时或者对内窥镜进行空运时,构成弯曲部的外周的弯曲橡胶等软性管膨胀而破裂,而配设有止回阀。

在日本特开2013-46701号公报(日本专利第5659106号)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止回阀单元的通气接口,在装卸盖时,通气阀被压入该止回阀单元。

近年来,在单次使用后被废弃的一次性内窥镜正在普及。

一次性内窥镜在制造后被放入灭菌包中,在密封了灭菌包的状态下进行灭菌处理后出厂。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的通气接口系统具备:通气接口,其配设于医疗部件的外壁,并包括筒状体,该筒状体具有连通所述医疗部件的内部和外部的贯通孔;第一过滤器,其具有不透液性和透气性,所述第一过滤器被具有水密性地固定于所述筒状体的开口;以及盖,其固定于所述筒状体,保护所述第一过滤器。

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具备:插入部,其被插入至被检体;操作部,其配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通用缆线,其与所述操作部连接,包含内窥镜连接器;以及通气接口系统,其配设于所述操作部或所述内窥镜连接器,所述通气接口系统具备:通气接口,其配设于所述操作部的外壁或所述内窥镜连接器的外壁,所述通气接口具有筒状体,所述筒状体具有连通所述操作部的内部和外部或连通所述内窥镜连接器的内部和外部的贯通孔;第一过滤器,其具有不透液性和透气性,所述第一过滤器被具有水密性地固定于所述筒状体的开口;以及盖,其固定于所述筒状体,保护所述第一过滤器。

关于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制造内窥镜,该内窥镜在操作部或通用缆线的内窥镜连接器设置有包括筒状体的通气接口,在所述筒状体的贯通孔的开口具有水密性地固定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具有不透液性和透气性,在所述通气接口安装与送气装置连接的送气连接器,通过经由所述送气连接器向所述内窥镜的内部输送气体来进行气密性检查,从所述通气接口卸下所述送气连接器,将盖固定于所述通气接口。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通气接口系统的通气接口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通气接口系统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通气接口系统的剖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通气接口系统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气密性检查进行说明的图。

图10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通气接口系统的盖的立体图。

图10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通气接口系统的盖的立体图。

图11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通气接口系统的剖视图。

图11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通气接口系统的剖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通气接口系统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通气接口系统的剖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基于实施方式的附图是示意图。

附图的各部分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各个部分的厚度的比率等与现实不同。

在附图的相互之间也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省略一部分构成要素的图示、标号的标注。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9具有通气接口系统1、插入部40、操作部50以及通用缆线60。

插入部40是被插入到被检体中的细长的长条部件。

将前端部41、弯曲部42和挠性管部43连接设置而构成插入部40。

在配设于插入部40的基端侧的操作部50设置有弯曲操作部51、各种开关52等。

在与操作部50连接的通用缆线60的端部设置有作为医疗部件的内窥镜连接器70。

在内窥镜连接器70的外壁设置有通气接口10。

通气接口10包括筒状体11,筒状体11具有连通内窥镜9的内部和外部的贯通孔H10。

通气接口10与盖20一起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通气接口系统1。

即,内窥镜连接器70的内部和操作部50的内部连通。

通气接口10也可以设置于作为医疗部件的操作部50的外壁。

即,内窥镜连接器70的内部和操作部50的内部连通。

通气接口10也可以设置于作为医疗部件的操作部50的外壁。

如图2至图7所示,盖20被固定于通气接口10。

盖20具有连通内表面和外表面的贯通孔H20。

因此,通气接口10即使固定有盖20,也能够确保内部与外部之间的通气。

盖20优选由树脂、例如硅酮树脂、ABS树脂、PVC、橡胶构成。

通气接口10在筒状体11的外表面11S具有作为卡合部件的环状的凸部12。

在盖20的内表面具有与筒状体11的卡合部件即凸部12卡合的环状的凹部R20。

此外,也可以是,筒状体11的卡合部件为凹部,盖20具有与筒状体11的卡合部件卡合的凸部。

另外,也可以是,筒状体11的卡合部件的凹部是螺纹槽,盖20的凸部是与螺纹槽卡合的螺纹。

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状体11的环状的凸部12,在2个部位设置有切口C12。

在盖20的内表面,在与切口C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部P20。

盖20的凸部P20构成为贯插于通气接口10的凸部12的切口C12。

使盖20的凸部P20对准筒状体11的凸部12的切口C12的位置,将盖20盖在筒状体11上,然后使盖20绕筒状体11的中心轴旋转,由此,盖20的凸部P20与定位部P11抵接,盖20被固定于筒状体11。

在筒状体11的贯通孔H10的上表面开口具有水密性地固定有具有不透液性和透气性的第一过滤器30。

筒状体11具有沿着贯通孔H10的上表面开口的环状的槽即第一切口T10。

换言之,在筒状体11的端面,在比周缘部分靠中心的位置设置具有凹陷的形状的槽。

圆形的第一过滤器30的外周收容于第一切口T10。并且,第一过滤器30的外周通过具有水密性的第一粘接剂35而固定于筒状体11。

第一粘接剂35例如是环氧树脂或硅酮树脂。

第一过滤器30是以聚酯树脂为母材的厚度为0.1mm的多孔质膜。

第一过滤器30具有IPX7的防水性,且具有基于JIS L 1096格利试验法的格利数为10秒的通气性。

IPX7是基于IEC(国际电气标准会议)标准60529的防水/防尘的保护标准。

格利试验法也在美国的TAPPI标准和ISO5636-5中有规定。

在规定压力差的基础上规定体积的空气(例如100mL)通过规定面积的过滤器的秒数为格利数。

第一过滤器30优选具有IPX7的防水性且格利数为50秒以下。

第一过滤器30只要是满足上述规格的膜,则也可以是以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等相对于水表面张力大的树脂为母材的无纺布、网状膜。另外,第一过滤器30也可以是在满足上述规格的膜上层叠有加强用的膜的层叠膜。

具有IPX7的防水性且格利数为50秒以下的第一过滤器30的孔的内径例如为0.1μm以下。

因此,第一过滤器30还具有防止内窥镜9的内部的异物释放到外部的效果。

此外,如图7所示,盖20优选在内表面具有环状的突起P21,该突起P21被固定为在与通气接口的外表面之间夹着第一过滤器30的端部。

突起P21在对内窥镜9的内部进行排气时,防止第一过滤器30向外侧变形。

如果第一过滤器30通过环状的突起P21而被具有水密性地固定于筒状体11,则不需要第一粘接剂35。

盖20具有保护第一过滤器30并且防止内窥镜9的再次使用的功能。

即,如后所述,盖20以在被从通气接口10卸下时盖20会破损的方式固定于通气接口10。

通过具有IPX7的防水性的第一过滤器30,抑制了水向内窥镜9的内部侵入。

另外,通过具有格利数为50秒以下的通气性的第一过滤器30,即使内窥镜9在清洗处理和输送中存在气压变化,也能够防止内部的软性管等的损伤。

第一过滤器30具有止回阀的功能。

通气接口10不具有止回阀等复杂的机构,因此,制造容易且价格低廉。

因此,通气接口系统1特别适合于在单次使用后被废弃的一次性内窥镜。

另外,封入灭菌包中的一次性内窥镜在空运时等周围的压力会降低。

因此,在具有止回阀构造的通气接口的内窥镜中,内部的异物可能被排出到灭菌包。

与之相对地,具有通气接口系统1的内窥镜9的内部的异物不会被排出到灭菌包中。

<内窥镜的制造方法>

按照图8的流程图,对内窥镜9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10>制造内窥镜

制造内窥镜,该内窥镜在操作部50或通用缆线60的内窥镜连接器70设置有包含筒状体11的通气接口10。

在筒状体11的上表面的贯通孔H10的开口,使用第一粘接剂35以具有水密性的方式设置具有不透液性和透气性的第一过滤器30的外周部。

<步骤S20>安装送气连接器

如图9所示,为了进行气密性试验,在通气接口10安装与泄漏测试器(送气装置)81连接的送气连接器80。

送气连接器80以与盖20相同的方式具有与通气接口10的卡合部件卡合的内表面。

因此,在将送气连接器80覆盖于筒状体11之后,通过使送气连接器80绕筒状体11的中心轴旋转,从而将送气连接器80固定于筒状体11。

<步骤S30>气密性试验

经由送气连接器80向内窥镜9的内部输送气体,由此,进行气密性检查。

例如,将内窥镜9浸渍于水槽中,通过不产生基于所输送的气体的气泡,而能够确认确保了水密性。

<步骤S40>卸下送气连接器

从通气接口10卸下送气连接器80。

<步骤S50>固定盖

在通气接口10固定保护第一过滤器30的盖20。

内窥镜9是在单次使用后被废弃的一次性内窥镜。

但是,即使是一次性内窥镜,也有可能违背制造者的意图,而在使用后进行灭菌处理、气密性检查而进行再次使用。

另外,内窥镜的气密性检查以使用规定的送气装置进行为前提来决定检查方法等。

当使用未设想的送气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时,则不仅可能无法进行准确的检查,还可能导致内窥镜破损。

盖20以在被从通气接口10拆卸时盖20会破损的方式牢固地固定于通气接口10。

例如,由树脂构成的盖20的凸部被压入到通气接口10的凹部,由此,能够卡扣插入,但若要拔出盖20,则凸部会被从盖20撕下。

因此,无法再次将盖20固定于通气接口10。

另外,当盖20的凸部残留于通气接口10时,无法将用于保护第一过滤器30的新的盖以及气密性试验用的送气连接器80固定于通气接口10。

防止了作为一次性内窥镜的内窥镜9违背制造者的意图而被再次使用。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通气接口系统1(内窥镜9)类似,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通气接口系统1A-1D(内窥镜9A-9D)具有相同的效果。

因此,对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3所示,通气接口系统1的盖20在上表面具有贯通孔H20。

因此,当针状的异物插入贯通孔H20,则第一过滤器30可能破损。

与之相对地,图10A所示的通气接口系统1A的盖20A具有多个贯插孔H20A。

但是,贯插孔H20A在外表面的孔与内表面的孔之间存在阶梯差。

因此,当盖20A被安装于通气接口10时,无法从盖20A的外部经由贯插孔H20A来目视确认第一过滤器30。

图10B所示的通气接口系统1B的盖20B在上表面具有1个孔H20B。

盖20B在内表面具有与孔H20B连通的多个孔。

当盖20B被安装于通气接口10时,无法从盖20B的外部经由孔H20B来目视确认第一过滤器30。

通气接口系统1A、1B无法从盖的外部经由贯插孔来目视确认第一过滤器30。

与通气接口系统1相比,通气接口系统1A、1B的第一过滤器30没有破损的危险。

此外,只要是无法从外部经由贯插孔来目视确认第一过滤器30的结构,则盖的贯插孔也可以是形成为斜向或横向的贯通孔。

另外,盖与筒状体的间隙也可以具有贯插孔的功能。

换言之,贯插孔形成为从盖的外部无法与第一过滤器30接触的大小、角度以及位置。

在图11A所示的通气接口系统1C中,盖20与通气接口10通过第二粘接剂32而相固定。

即,在盖20与通气接口10之间的间隙配设有第二粘接剂32。

第二粘接剂32可以与第一粘接剂35相同,也可以不同。

通过第二粘接剂32固定的盖20特别难以在不损坏盖20的情况下从通气接口10卸下。

因此,内窥镜9C不会被再次使用。

在图11B所示的通气接口系统1D中,第二粘接剂32突出到第一过滤器30的表面的一部分。

在通气接口系统1D中,若从通气接口10拆卸盖20,则很薄的第一过滤器30会破损。因此,通气接口系统1D无法再次进行所述的气密性试验。因此,内窥镜9D不可能被再次使用。

<第二实施方式>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通气接口系统1(内窥镜9)类似,第二实施方式的通气接口系统1E(内窥镜9E)具有相同的效果。

因此,对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通气接口系统1E的筒状体11E具有沿着第一切口T10的、比第一切口T10小的环状的槽即第二切口T10A。

通气接口10E还具有外周收容于第二切口T10A且被固定的具有透气性的第二过滤器30A。

第二过滤器30A可以是与第一过滤器30相同的材质,也可以材质不同。

例如,第二过滤器30A只要透气性优异,则也可以是厚度比第一过滤器30厚、具有多个大孔、对较薄的第一过滤器30进行加强的加强部件。

第二过滤器30A具有与第一过滤器30相同的不透液性和透气性,具有所述第二过滤器30A的通气接口系统1E的可靠性比通气接口系统1高。

另一方面,具有作为加强部件的第二过滤器30A的通气接口系统1E防止了第一过滤器30的破损。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窥镜9是在单次使用后被废弃的一次性内窥镜,但本发明的内窥镜也可以是反复使用的再利用方式的内窥镜。

内窥镜9是插入部40具有挠性的软性镜,但本发明的内窥镜也可以是具有硬性的直管作为插入部的硬性镜。

另外,内窥镜9不限于医疗用,也可以是工业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改变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变更等。

相关技术
  • 内窥镜用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内窥镜用光学单元和内窥镜
  • 内窥镜用光源装置、内窥镜以及内窥镜系统
  • 具有与不同的视频数据信号源连接的多个连接接口的内窥镜系统
  • 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
  • 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内窥镜光学构件用粘接剂
  • 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内窥镜光学构件用粘接剂
技术分类

06120116484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