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震动唤醒电路、电子设备、省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1:00


震动唤醒电路、电子设备、省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震动唤醒电路、电子设备、省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是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并由电子技术和软件程序共同发挥作用实现某种功能的设备。对于电子设备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是节能省电,续航时间长。但是,对于某些电子设备来说,尤其是对于一些可移动的电子设备来说,功耗高和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一般而言,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内部,通常集成有一个用于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发生运动的电路模块,该电路模块无论在电子设备处于何种工作模式下时均会持续工作,并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发生运动时向控制电路输出震动信号以提示控制电路执行相应的工作流程,该电路模块也被称为震动唤醒电路。

在现有技术中,震动唤醒电路持续工作的特性使得电子设备消耗了较多的功耗,并且,震动唤醒电路内部用于检测震动的震动传感器在静止时的引脚连接状态的不确性也进一步导致了额外能量的消耗,并降低了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因此,如何使震动唤醒电路在持续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发生运动的同时,还能够节省电子设备的功耗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震动唤醒电路、电子设备、省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功耗高,续航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震动唤醒电路,该震动唤醒电路包括震动传感电路、信号隔离电路和开关电路,其中,

震动传感电路与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相连;

当震动传感电路采集到震动信号时,信号隔离电路将震动信号传递至开关电路,震动信号控制开关电路导通,以使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接收到开关电路输出的震动唤醒信号。

可选的,震动传感电路包括震动传感器,第一上拉电阻和第一限流电阻,其中,震动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接地端相连,震动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上拉电阻与供电电源相连,震动传感器与第一上拉电阻连接的一端还与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可选的,震动传感器为震动开关。

可选的,信号隔离电路包括耦合电容和第二上拉电阻,其中,耦合电容的一端与震动传感电路相连,耦合电容的另一端与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耦合电容与开关电路相连的一端还通过第二上拉电阻与供电电源相连。

可选的,开关电路包括场效应管、第二限流电阻和下拉电阻,其中,场效应管的栅极与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场效应管的源极与供电电源相连,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相连,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还通过下拉电阻与接地端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控制电路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震动唤醒电路,其中,震动唤醒电路与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相连,用于向控制电路输出震动唤醒信号,以使控制电路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发生运动。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无线定位模块,无线定位模块与控制电路相连,用于执行定位操作。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分别与震动唤醒电路、无线定位电路和控制电路相连,用于向震动唤醒电路、无线定位电路和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省电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项所述震动唤醒电路和与震动唤醒电路相连的控制电路中,该方法包括:

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模式时,在第一时段唤醒电子设备;

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二休眠模式。

可选的,所述省电方法还包括: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休眠模式时,在第二时段唤醒电子设备;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重新进入第二休眠模式。

可选的,所述省电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发生运动时,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二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二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一休眠模式。

可选的,电子设备进入第一休眠模式之前处于第三休眠模式;则所述省电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休眠模式下发生运动时,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二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二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一休眠模式。

可选的,所述省电方法还包括: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休眠模式时,在第三时段唤醒电子设备;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三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三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

可选的,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包括:发送和/或接收无线定位信号,并根据无线定位信号执行定位操作;判断预设的震动标识是否为已震动状态,若震动标识为已震动状态,则将震动标识转换为未震动状态;或判断预设的未震动标识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未震动标识小于预设阈值,则对未震动标识进行累加操作。

可选的,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二休眠模式,包括:使能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第二时段或第三时段被唤醒;使能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发生运动时被唤醒;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的,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二工作流程,包括:将震动标识由未震动状态转换为已震动状态;或对未震动标识执行清零操作。

可选的,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一休眠模式,包括:使能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第一时段被唤醒;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的,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一休眠模式,还包括:关闭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

可选的,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三工作流程,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包括:发送和/或接收无线定位信号,并根据无线定位信号执行定位操作;判断震动标识是否为未震动状态,若震动标识为未震动状态,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或判断未震动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若未震动标识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

可选的,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包括:关闭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使能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发生运动时被唤醒;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省电装置,该装置包括:

休眠模式唤醒模块,用于若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模式,则在第一时段唤醒电子设备;

休眠模式切换模块,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二休眠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省电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省电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震动唤醒电路、电子设备、省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通过信号隔离电路将采集震动信号的震动传感电路和输出震动唤醒信号的开关电路隔离开来,可以使震动传感电路中的震动传感器的引脚无论处于何种连接状态下,震动唤醒电路都仅会消耗很小的漏电流,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震动传感电路因震动传感器连接状态不确定而造成的额外能量消耗,同时,通过信号传递的方式将震动信号转换为震动唤醒信号并输出至控制电路,可以使信号的输出更加准确和稳定,避免了控制电路因响应错误而造成的功耗浪费,因此,上述震动唤醒电路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震动唤醒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震动唤醒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震动唤醒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省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省电方法的休眠模式转换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省电方法的时序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省电方法的休眠模式转换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省电方法的时序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省电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省电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省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背景技术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是节能省电,续航时间长。但是,对于某些电子设备来说,尤其是对于一些可移动的电子设备来说,功耗高和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从硬件方面来讲,电子设备中的震动唤醒电路由于其持续工作的特性,以及震动传感器引脚状态不确定的因素通常就会导致电子设备消耗掉较多的功耗,从而降低了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震动传感器本身作为一个震动传感电路连接在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上,这样的震动唤醒电路虽然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但是,震动传感器本身的特性却会使得该震动唤醒电路容易消耗掉较多的功耗。例如,以一种常见的开关式震动传感器举例来说,在发生震动时,震动传感器的两个引脚会在连通和断开这两个状态之间快速切换;在静止时,震动传感器的两个引脚会随机的处于连通状态或处于断开状态。如果震动传感器处于静止状态时两个引脚恰好处于连通状态,那么就会消耗掉非常多的功耗。例如,如图1所示,取该电路中的供电电压值Vcc为3.3V,取该电路中的控制电路内部的下拉电阻为40kΩ,那么,当震动传感器处于静止状态下且两个引脚恰好处于连通状态时,震动唤醒电路的功耗将达到3.3V/40kΩ=82.5uA,这将是一个非常高的功耗值。

针对上述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震动唤醒电路,该震动唤醒电路可以与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相连,并通过震动唤醒引脚向控制电路输出震动唤醒信号。具体的,震动唤醒电路可以包括震动传感电路、信号隔离电路和开关电路,其中,震动传感电路与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相连。当震动传感电路采集到震动信号时(即震动传感器感应到电子设备发生运动时),信号隔离电路可以将震动信号传递至开关电路,并将开关电路导通,使得开关电路能够输出震动唤醒信号(震动唤醒信号可以用高低电平信号来表示)并被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所接收。进一步的,当控制电路处于休眠模式下且使能了震动唤醒功能时,控制电路会响应震动唤醒引脚输入的震动唤醒信号,并从休眠模式切换为工作模式;当控制电路处于工作模式下,或控制电路处于休眠模式下但关闭了震动唤醒功能时,控制电路则不会响应震动唤醒引脚输入的震动唤醒信号。但是,无论控制电路处于何种模式下,震动唤醒电路都会将采集到的震动信号转换为震动唤醒信号输出至控制电路中,因此,震动唤醒电路具有持续工作的特性,这也使得降低震动唤醒电路本身的电量消耗成为提高电子设备续航时间的一个关键因素。

本实施例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通过信号传递的方式将震动信号转换为震动唤醒信号并输出至控制电路,可以使信号的输出更加准确和稳定,避免了控制电路因响应错误而造成的功耗浪费,同时,本实施方式通过利用信号隔离电路将采集震动信号的震动传感电路和输出震动唤醒信号的开关电路隔离开来,也可以使震动传感器的两个引脚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时,震动唤醒电路都仅会消耗很小的漏电流,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震动传感电路因震动传感器连接状态不确定而造成的额外能量消耗,因此,上述震动唤醒电路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震动传感电路包括震动传感器,第一上拉电阻R1和第一限流电阻R5,其中,震动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5与接地端相连,震动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上拉电阻R1与供电电源相连,震动传感器与第一上拉电阻R1连接的一端还与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流电阻R5可以防止信号隔离电路在放电时产生的过大电流会损耗震动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电子设备发生运动时,震动传感器会接收到不断变化的振荡信号,这时,震动传感电路也会跟随着输出振荡的电平信号。具体的,当震动传感器未接收到振荡信号时,图3中的A点的电压值会保持恒定;而当震动传感器接收到振荡信号时,图3中的A点的电压值也会发生振荡,通过这种方式,震动传感电路可以将接收到的振荡信号转换为振荡的电压信号,并传递给信号隔离电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上拉电阻R1和第一限流电阻R5还可以使震动传感电路的功耗值限制在非常小的范围内。例如,如图3所示,取该电路中的供电电压值Vcc为3.3V,取该电路中的第一上拉电阻R1为1MΩ,取第一限流电阻R5为10kΩ,那么,当震动传感器处于静止状态下且两个引脚恰好处于连通状态时,该震动唤醒电路的功耗为3.3V/(1MΩ+10kΩ)≈3.3uA;当震动传感器处于静止状态且且两个引脚恰好处于断开状态时,震动传感器无电流流过,震动唤醒电路的功耗为零。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使震动传感器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电流值都将远小于将震动传感器直接连在控制电路上时的电流值,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震动传感器可以为震动开关。具体的,震动开关的结构有许多种,以其中一种震动开关举例来说,该震动开关可以由一个金属空腔和一个金属小球组成,其中,金属小球可以在金属空腔内自由移动,当小球移动到一侧时,震动开关的两个电极导通,当小球移动到另一侧时,震动开关的两个电极不再导通,因此,当震动开关发生运动时,小球会在金属空腔的两侧来回运动,从而产生振荡信号。由于震动开关具有成本低和易于安装的优点,因此可以有效的降低电路的设计难度和制作成本,此外,震动开关相比内部设置有弹性元件的常开或常闭的震动传感器来说,其灵敏度更高。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震动开关也可以由其他元器件来替代。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信号隔离电路包括耦合电容C1和第二上拉电阻R2,其中,耦合电容C1的一端与震动传感电路相连,耦合电容C1的另一端与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耦合电容C1与开关电路相连的一端还通过第二上拉电阻R2与供电电源相连。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震动传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值为恒定的电平信号时,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出端电压会在第三上拉电阻R2的作用下保持高电平;当震动传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值为振荡的电平信号时,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则会在耦合电容的作用下输出振荡的电平信号,通过这种方式,信号隔离电路可以将接收到的电平信号有效的传递至开关电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耦合电容可以起到信号隔离的作用,并且,耦合电容和第二上拉电阻组成的信号隔离电路也不会造成额外的电量消耗,因此,上述信号隔离电路可以有效的降低震动唤醒电路的功耗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开关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第二限流电阻R4和下拉电阻R3,其中,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信号隔离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供电电源相连,场效应管Q1的漏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R4与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相连,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还通过下拉电阻R3与接地端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限流电阻R4可以防止控制电路误将震动唤醒引脚配置为推挽输出低电平的情况下,场效应管Q1恰好导通状态时产生的大电流会损坏场效应管Q1和控制电路的震动唤醒引脚;下拉电阻R3可以防止控制电路误将震动唤醒引脚配置为浮空的情况下,场效应管Q1长时间处于断开状态下产生的累积电荷会损坏场效应管Q1。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震动传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值为恒定的电平信号时,场效应管截止,开关电路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电路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当震动传感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值为振荡的电平信号时,场效应管在导通和截止之间不断切换,开关电路输出振荡的电平信号,当开关电路输出高电平信号时,震动唤醒引脚被拉为高电平,控制电路被唤醒。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场效应管可以起到信号转换的作用,即在震动传感电路未采集到震动信号时,场效应管始终处于截止状态,使开关电路不会额外消耗电量,因此,上述开关电路可以有效的降低震动唤醒电路的功耗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控制电路和震动唤醒电路,其中,震动唤醒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可用于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发生了运动(震动),如果电子设备发生了运动,则震动唤醒电路可以通过产生高低电平的方式向控制电路输出震动唤醒信号,控制电路则可以选择使能震动唤醒功能或关闭震动唤醒功能。当控制电路使能震动唤醒功能时,控制电路会响应震动唤醒信号并执行相应工作流程;当控制电路关闭震动唤醒功能时,控制电路不会响应震动唤醒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震动唤醒电路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发生了运动,以提高电子设备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发生运动的准确性,从而减少电子设备被错误唤醒的次数,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无线定位模块,其中,无线定位模块与控制电路相连,可用于执行定位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定位模块具体可以为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和UWB通信模块等等。通过无线定位模块,电子设备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或与其他定位基站收发无线定位信号,并利用TDOA或TOF等定位解算算法得到电子设备当前的位置信息,此外,无线定位模块也可以与外界其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此完成电子设备的无线定位操作和无线通信操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供电电路,其中,供电电路分别与震动唤醒电路、无线定位电路和控制电路相连,可用于向震动唤醒电路、无线定位电路和控制电路提供供电电源,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电路的设计可以参照常规的供电电路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定位标签,并可应用于无线定位场景中。具体的,在无线定位场景中,无线定位基站可以作为固定的定位锚点,定位标签则可以佩戴于人员、设备或车辆之上,作为可移动的被定位标的。定位标签通过使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震动传感电路,可以有效的降低定位标签的功耗,提高定位标签的续航能力。

在现有技术中,也可以采用软件的方式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例如,电子设备中的控制电路可以采用模式切换的方式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一般来说,电子设备有休眠模式和工作模式两种模式,在工作模式下,电子设备可以执行某些工作流程并实现某些功能,而在休眠模式下,电子设备则会关闭一切不必要的功能以求省电。通常来说,电子设备的休眠模式和工作模式之间可以相互切换,例如,电子设备在一段时间无需工作的时候,可以从工作模式进入到休眠模式,而在电子设备使能了某项唤醒功能并且当前状态符合唤醒条件时,电子设备就会从休眠模式重新进入到工作模式。

在现有的模式切换方式中,电子设备从休眠模式进入到工作模式之后,会一直持续工作,直到长时间无需工作时才再次进入到休眠模式。例如,一种用于定位的电子设备在长时间静止的状态下会处于休眠模式,而在发生移动后会被唤醒并进入到工作模式,此后,电子设备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执行定位流程(即在移动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工作模式),直至再一次进入到长时间静止的状态后才会重新进入到休眠模式。但是,这样的模式切换方式同样会浪费电子设备大量的功耗,并降低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省电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电路中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运行省电方法的控制电路还与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提供的震动唤醒电路相连,该省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模式时,在第一时段唤醒电子设备。

102、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二休眠模式。

其中,第一休眠模式指的是单独使能了定时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第二休眠模式指的是同时使能了震动唤醒功能和定时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第一工作流程指的是与电子设备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以及转换为第二休眠模式所需的操作流程,电子设备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例如可以是定位标签执行定位操作流程等等。在本实施例中,使能定时唤醒功能指的是在休眠模式下,如果一个定时周期结束,则电子设备被唤醒并进入到工作模式;使能震动唤醒功能指的是在休眠模式下,如果电子设备发生运动,则电子设备被唤醒并进入到工作模式。

具体的,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模式时,电子设备会在一个定时周期结束后被唤醒,即在预先设定的第一时段被唤醒,电子设备被唤醒后,可以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即执行与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以实现自身功能,在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电子设备会进行模式转换并进入到第二休眠模式,在进入第二休眠模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被定时唤醒,也可以被震动唤醒,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被定时唤醒,则说明电子设备在进入第二休眠模式之后的休眠周期内没有发生运动;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被震动唤醒,则说明电子设备在进入第二休眠模式之后的休眠周期内发生了运动,根据这两种不同的情况,电子设备可以选择在下一次被唤醒时执行不同的工作流程,例如选择再一次执行与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或选择直接进入到其他休眠模式中等等,通过这种方式,电子设备可以在不影响自身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电量。相比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一旦发生运动就立即进入工作模式,并在工作模式下不断执行工作流程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极大的节省电子设备的功耗,且不会影响到电子设备自身功能的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省电方法,通过在第一休眠模式下定时唤醒电子设备,并控制其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可以使电子设备能够实现自身功能,并且,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到第二休眠模式,可以使电子设备在除执行第一工作流程之外的时间一直处于休眠模式中,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在实现自身功能的前提下还可以有效降低自身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控制电路响应震动唤醒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使电子设备不会因响应错误信号而反复执行工作流程,进一步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省电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3、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休眠模式时,在第二时段唤醒电子设备。

104、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重新进入第二休眠模式。

其中,第二休眠模式指的是同时使能了震动唤醒功能和定时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第一工作流程指的是与电子设备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以及转换为第二休眠模式所需的操作流程。具体的,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休眠模式时,既可以被定时唤醒,也可以被震动唤醒,当电子设备被定时唤醒时,电子设备可以在预先设定的第二时段被唤醒,并且在唤醒后可以再次执行第一工作流程,以实现自身功能,在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电子设备可以重新进入到第二休眠模式中等待下一次被唤醒。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二休眠模式下不断被定时唤醒并执行第一工作流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电子设备实现其自身功能的连续性,同时,电子设备在执行第一工作流程之外的时间一直处于休眠模式中,可以进一步节省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省电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5、当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发生运动时,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二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二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一休眠模式。

其中,第二休眠模式指的是同时使能了震动唤醒功能和定时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第一休眠模式指的是单独使能了定时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第二工作流程指的是转换为第一休眠模式所需的操作流程。具体的,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休眠模式时,既可以被定时唤醒,也可以被震动唤醒,当电子设备被震动唤醒时,电子设备可以执行第二工作流程,即执行从第二休眠模式转换为第一休眠模式所需的操作流程,在执行完成第二工作流程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再次进入第一休眠模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震动唤醒的方式从第二休眠模式转换为第一休眠模式,而在此之前,电子设备则可以通过定时唤醒的方式从第一休眠模式转换为第二休眠模式,因此,电子设备的第一休眠模式和第二休眠模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进一步的,第一休眠模式和第二休眠模式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二休眠模式可以被震动唤醒,而第一休眠模式不能被震动唤醒,所以在电子设备发生运动时将第二休眠模式转换为第一休眠模式,可以避免电子设备在运动环境中不断被震动唤醒,而震动模块是非常耗费电量的,所以将震动唤醒的电子设备从第二休眠模式转换为第一休眠模式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例如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携带具有定位功能的电子设备的人行走时,会使得震动模块持续工作,持续执行震动唤醒,这会耗费电子设备的电量,而进入第一休眠模式时,震动使能关闭,从而节约电量。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进入第一休眠模式之前处于第三休眠模式,则上述省电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6、当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休眠模式下发生运动时,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二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二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一休眠模式。

其中,第三休眠模式指的是单独使能了震动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第一休眠模式指的是单独使能了定时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第二工作流程指的是转换为第一休眠模式所需的操作流程。具体的,在第三休眠模式下,电子设备会被震动唤醒,因此,电子设备在第三休眠模式下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一旦发生运动,就会被唤醒并进入第一休眠模式,由于第一休眠模式可以被定时唤醒并执行自身功能所需的第一工作流程,所以第一休眠模式可以是看作是定时工作的准备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电子设备在第三休眠模式下发生运动时,电子设备会从第三休眠模式转换为第一休眠模式,从而使电子设备由静止状态转为定时工作的准备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第三休眠模式的低功耗状态不会影响到电子设备自身功能的实现。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省电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7、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休眠模式时,在第三时段唤醒电子设备,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三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三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

其中,第二休眠模式指的是同时使能了震动唤醒功能和定时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第三休眠模式指的是单独使能了震动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第三工作流程指的是与电子设备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以及转换为第三休眠模式所需的操作流程。具体的,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休眠模式时,既可以被定时唤醒,也可以被震动唤醒,当电子设备被定时唤醒时,电子设备可以在预先设定的第三时段被唤醒,在唤醒后,电子设备可以执行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并进行休眠模式的转换,然后进入静止状态的第三休眠模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未被震动唤醒,说明电子设备已经静止了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进入静止的第三休眠模式,并在第三休眠模式下等待电子设备在发生运动后被再次唤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电子设备在静止状态中频繁的执行工作流程而造成电量消耗,进一步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例如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携带具有定位功能的电子设备的人静止一段时间后,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时,不再执行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从而节省电量。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省电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01-102,以及步骤103-104、步骤105、步骤106、步骤107中的一个步骤或多个步骤的组合,即步骤103-104、步骤105、步骤106、步骤107中的每一个步骤和每几个步骤的组合都可以与步骤101-102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省电方法。例如,步骤101-102,与步骤103-104和步骤105组成的省电方法可以使电子设备在第一休眠模式和第二休眠模式之间不断切换,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被定时唤醒并执行功能所需的操作流程,且在休眠模式下电子设备也不会持续响应震动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子设备的电量消耗。又例如,步骤101-102,与步骤106和步骤107组成的省电方法可以使电子设备在第一休眠模式、第二休眠模式和第三休眠模式之间不断切换,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在静止状态下停止执行一切不必要的工作流程,保持在最低的电量消耗的休眠模式下,一旦电子设备发生运动,电子设备就会执行功能所需的操作流程,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子设备的电量。对于其他组合方式,也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各步骤的组合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选择,本实施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下面通过两个具体的示例来说明省电方法的两种组合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示例仅用于说明省电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并不用于限定各步骤的组合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省电方法可以包括上述步骤101-102以及步骤105-107。参照图6和图7,步骤101-102以及步骤105-107体现在具体的示例中时,其实现过程可以为:在初始状态下,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的第三休眠模式下等待被震动唤醒,当电子设备在静止状态下发生运动时,电子设备被唤醒并执行休眠模式转换流程(执行第二工作流程)后进入准备定时工作的第一休眠模式,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模式下时,电子设备不响应震动信号,但是会在定时周期结束后执行与自身功能相关的操作流程并进行休眠模式转换(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后进入第二休眠模式,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被震动唤醒,则执行休眠模式转换的流程(执行第二工作流程),然后重新进入准备定时工作的第一休眠模式;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被定时唤醒,则执行与自身功能相关的操作流程并进行休眠模式转换(执行第三工作流程)后进入第三休眠模式中,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之后,模式转换方式和工作流程执行方式重新回到初始状态下,并以上述方式不断循环运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省电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01-107。参照图8和图9,上述步骤体现在具体的示例中时,其实现过程可以为:在初始状态下,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的第三休眠模式下等待被震动唤醒,当电子设备在静止状态下发生运动时,电子设备被唤醒并执行休眠模式转换流程(执行第二工作流程)后进入准备定时工作的第一休眠模式,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模式下时,电子设备不响应震动信号,但是会在定时周期结束后执行与自身功能相关的操作流程并进行休眠模式转换(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后进入第二休眠模式,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被震动唤醒,则执行休眠模式转换的流程(执行第二工作流程),然后重新进入准备定时工作的第一休眠模式中;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被定时唤醒且未达到预设静止时长,则执行与自身功能相关的操作流程并进行休眠模式转换(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后重新进入第二休眠模式;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被定时唤醒且达到预设静止时长,则执行与自身功能相关的操作流程并进行休眠模式转换(执行第三工作流程)后进入第三休眠模式中,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之后,模式转换方式和工作流程执行方式重新回到初始状态下,并以上述方式不断循环运行。

在上述两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都可以在第一休眠模式、第二休眠模式和第三休眠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两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休眠模式下时,第一种实施例是在静止一个周期后即进入第三休眠模式,而第二种实施例则是在静止多个周期后进入第三休眠模式,由此可见,两种实施例设定的进入第三休眠模式的周期和时长有所不同。进一步的,两种实施例的相同之处在于:在运动状态下,电子设备的第一休眠模式和第二休眠模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使电子设备可以在运动状态下不断被定时唤醒并执行与自身功能有关的操作流程,在此过程中,如果一个定时周期内发生了运动,那么这个周期内就不再反复响应震动,从而节约电量;在静止一段时间后,电子设备会进入第三休眠模式,在第三休眠模式下,电子设备不再被定时唤醒,从是保持在一种最节能的状态下,直至电子设备再次回到运动状态中,以此不断循环往复。由此可见,上述两种实施例都可以有效的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并极大的延长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上述第二种实施例在静止多个周期后进入第三休眠模式,在节省功耗的同时,可提高自身功能执行时的连续性。此外,将上述两种具体的实施例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执行第一工作流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发送和/或接收无线定位信号,并根据无线定位信号执行定位操作。

202、判断预设的震动标识是否为已震动状态,若震动标识为已震动状态,则将震动标识转换为未震动状态。

203、判断预设的未震动标识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未震动标识小于预设阈值,则对未震动标识进行累加操作。

其中,第一工作流程指的是与电子设备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以及转换为第二休眠模式所需的操作流程,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休眠模式定时唤醒后转换为第二休眠模式,以及从第二休眠模式定时唤醒后重新进入第二休眠模式都需要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与其他电子设备或与其他定位基站收发无线定位信号的方式进行定位通信,然后利用TDOA或TOF等定位解算算法或直接通过接收其他设备发送定位信息等方式得到电子设备当前的位置信息,以此完成电子设备的定位操作流程。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与电子设备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为定位操作流程,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与电子设备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也可以是其他操作流程,本实施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在完成定位操作流程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执行第二休眠模式的模式转换操作流程。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步骤202或步骤203的方法进行模式转换,其中,步骤202的方法是判断预设的震动标识是否为“已震动状态”,如果震动标识为“已震动状态”,则说明电子设备在当前休眠周期已经震动过,且当前休眠周期已经结束,所以此时可以将“已震动状态”转换为“未震动状态”,以使电子设备可以在下一个休眠周期重新通过震动标识标记当前休眠周期内是否震动过。步骤203的方法是判断预设的未震动标识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未震动标识小于预设阈值,则说明电子设备当前未震动时长(静止时长)没有达到规定时长,电子设备不必进入到最低功耗的第三休眠模式中,所述此时可以对未震动标识进行累加操作,以标记电子设备当前静止的周期数。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2和步骤203可以折一选择,两种方法的区别是,在步骤202中,震动标识只能在一个休眠周期内标记电子设备是否震动过,而在步骤203中,未震动标识可以在多个休眠周期内连续标记电子设备是否震动过,两种方法应用的场景有所不同,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或者切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工作流程中将震动标识设置为未震动状态或对未震动标识执行累加操作,可以标记电子设备当前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时长,从而便于后续根据静止时长判断是否要继续执行定时操作以实现自身功能,还是进入较长时间的静止休眠状态以节省功耗。其中,采用步骤202的方法标记静止时长可以使电子设备在静止一个周期后即进入到静止休眠状态,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采用步骤203的方法标记静止时长则可以使电子设备在静止多个周期后进入到静止休眠状态,从而在节省电子设备功耗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电子设备功能执行的连续性。此外,通过在第一工作流程中收发无线定位信号以及执行定位操作,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定位功能。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执行第二工作流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1、将震动标识由未震动状态转换为已震动状态。

302、对未震动标识执行清零操作。

其中,第二工作流程指的是转换为第一休眠模式所需的操作流程,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二休眠模式震动唤醒后转换为第一休眠模式,以及从第三休眠模式震动唤醒后转换为第一休眠模式都需要执行第二工作流程。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步骤301或步骤302的方法进行模式转换,其中,步骤301的方法是将震动标识由“未震动状态”转换为“已震动状态”,以标记电子设备在当前休眠周期中发生过移动;步骤302的方法是对未震动标识执行清零操作,以将电子设备当前未震动时长(静止时长)进行归零,从而使电子设备可以重新利用未震动标识进行计时。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1和步骤302可以折一选择,两种方法的区别是,在步骤301中,震动标识只能在一个休眠周期内标记电子设备是否震动过,而在步骤203中,未震动标识可以在多个休眠周期内连续标记电子设备是否震动过,两种方法应用的场景有所不同,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或者切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被震动唤醒的第二工作流程中将震动标识设置为已震动状态,或对未震动标识执行清零操作,可以标记电子设备发生运动的时刻,从而便于电子设备计算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长。其中,采用步骤202和步骤301的方法计算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长,可以使电子设备在静止一个周期后即进入到静止休眠状态,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采用步骤203和步骤302的方法计算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长,可以使电子设备在静止多个周期后进入到静止休眠状态,从而在节省电子设备功耗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电子设备功能执行的连续性。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执行第三工作流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发送和/或接收无线定位信号,并根据无线定位信号执行定位操作。

402、判断震动标识是否为未震动状态,若震动标识为未震动状态,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

403、判断未震动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若未震动标识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

其中,第三工作流程指的是与电子设备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以及转换为第三休眠模式所需的操作流程,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二休眠模式定时唤醒后转换为第三休眠模式需要执行第三工作流程。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与其他电子设备或与其他定位基站收发无线定位信号的方式进行定位通信,然后利用TDOA或TOF等定位解算算法或直接通过接收其他设备发送定位信息等方式得到电子设备当前的位置信息,以此完成电子设备的定位操作流程。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与电子设备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为定位操作流程,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与电子设备自身功能需求相关的操作流程也可以是其他操作流程,本实施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在完成定位操作流程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执行第三休眠模式的模式转换操作流程。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步骤402或步骤403的方法进行模式转换,其中,步骤402的方法是判断预设的震动标识是否为“未震动状态”,如果震动标识为“未震动状态”,则说明电子设备在当前休眠周期内没有发生过移动,且当前休眠周期已经结束,所以可以认为电子设备已经静止了一定时长,此时可以控制电子设备进入最低功耗的第三休眠模式。步骤403的方法是判断预设的未震动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如果未震动标识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说明电子设备当前未震动时长(静止时长)已经达到了规定时长,此时可以控制电子设备进入最低功耗的第三休眠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2和步骤403可以折一选择,两种方法的区别是,在步骤402中,震动标识只能通过一个休眠周期的时长判断电子设备的静止时长,而在步骤403中,未震动标识可以通过多个休眠周期的时长判断电子设备的静止时长,两种方法应用的场景有所不同,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或者切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三工作流程中判断震动标识是否为震动状态,或判断未震动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可以使电子设备确认静止时长是否到达预定时长,如果达到预定时长,则进入最低功耗的静止休眠状态,以降低功耗。其中,采用步骤202、步骤301和步骤402的方法确认静止时长是否到达预定时长,可以使电子设备在静止一个周期后即进入到静止休眠状态,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采用步骤203、步骤302和步骤403的方法确认静止时长是否到达预定时长,可以使电子设备在静止多个周期后进入到静止休眠状态,从而在节省电子设备功耗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电子设备功能执行的连续性。同时,通过收发无线定位信号并执行定位操作,可以使电子设备在进入静止休眠状态之前可以确认当前所处的位置。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入第一休眠模式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01、使能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第一时段被唤醒;

502、关闭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

503、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第一休眠模式指的是单独使能了定时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具体的,在进入第一休眠模式之前可以首先使能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可以被定时唤醒,然后关闭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不会被震动唤醒,最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设置完成后,电子设备即进入到了第一休眠模式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进入第一休眠模式之前使能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可以使电子设备处于被定时唤醒的准备工作状态中,从而使电子设备可以在设定的时间下执行工作流程,而在不执行工作流程时则处于休眠状态,以降低功耗。通过关闭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可以使电子设备在处于被定时唤醒的准备工作状态中时,不必一直响应震动唤醒信号,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入第二休眠模式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01、使能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第二时段或第三时段被唤醒;

602、使能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发生运动时被唤醒;

603、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第二休眠模式指的是同时使能了震动唤醒功能和定时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具体的,在进入第二休眠模式之前可以首先使能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可以被定时唤醒,然后使能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可以被震动唤醒,最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设置完成后,电子设备即进入到了第二休眠模式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进入第二休眠模式之前使能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和震动唤醒功能,可以使电子设备随时处于被定时唤醒和震动唤醒的准备状态中,从而使电子设备既可以在设定的时间下执行相关的工作流程,又可以随时响应震动唤醒信号以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下,同时,还可以在不执行工作流程时处于休眠状态中,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耗。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入第三休眠模式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701、关闭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

702、使能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发生运动时被唤醒;

703、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第三休眠模式指的是单独使能了震动唤醒功能的休眠模式,具体的,在进入第二休眠模式之前可以首先关闭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不会被定时唤醒,然后使能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可以被震动唤醒,最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设置完成后,电子设备即进入到了第三休眠模式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进入第三休眠模式时关闭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可以使电子设备在处于静止状态时不必执行定时工作流程,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耗,同时,通过使能震动唤醒功能,可以使电子设备在发生运动时被唤醒,保证了电子设备自身功能的实现。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01-107中各个步骤的组合还可以与步骤201-203、步骤301-302、步骤401-403、步骤501-503、步骤601-603以及步骤701-703组合称为更具体的省电方法。其中,步骤202、301和402形成一套模式转换的方案,即形成一套“震动标识”对应的模式转换方案;步骤203、303和403形成另一套模式转换的方案,即形成一套“未震动标识”对应的模式转换方案,下面通过两个具体的示例来说明省电方法的两种组合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示例仅用于说明省电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并不用于限定各步骤的组合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省电方法可以包括上述步骤101-102、步骤105-107、步骤201-202、步骤301、步骤401-402、步骤501-503、步骤601-603以及步骤701-703。参照图10,上述各步骤的实现过程可以为:在初始状态下,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休眠模式下等待被震动唤醒,发生震动后,电子设备被唤醒,在判断出唤醒源是震动唤醒后,电子设备将震动标识设置为“已震动状态”并进入到第一休眠模式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模式下时,电子设备不响应震动信号,但是会在定时周期结束后被定时唤醒,在判断出唤醒源是定时唤醒后电子设备会执行定位流程,然后判断震动标识是否为“已震动状态”,如果震动标识为“已震动状态”,则将“已震动状态”转换为“未震动状态”后进入到第二休眠模式中,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被震动唤醒,则将震动标识重新设置为“已震动状态”,并进入到第一休眠模式中等待被定时唤醒;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被定时唤醒,则再次执行定位流程并判断震动标识是否为“未震动状态”,如果震动标识为“未震动状态”,则进入到第三休眠模式中,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之后,模式转换方式和工作流程执行方式重新回到初始状态下,并以上述方式不断循环运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省电方法可以包括上述步骤101-107、步骤201和203、步骤303、步骤401和403、步骤501-503、步骤601-603以及步骤701-703。参照图11,上述步骤的实现过程可以为:在初始状态下,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休眠模式下等待被震动唤醒,发生震动后,电子设备被唤醒,在判断出唤醒源是震动唤醒后,电子设备将未震动标识清零并进入到第一休眠模式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模式下时,电子设备不响应震动信号,但是会在定时周期结束后被定时唤醒,在判断出唤醒源是定时唤醒后电子设备会执行定位流程,然后判断未震动标识的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未震动标识的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对未震动标识执行累加操作后进入到第二休眠模式中,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被震动唤醒,则再次将未震动标识清零,并进入到第一休眠模式中等待被定时唤醒;如果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被定时唤醒,则执行定位流程并判断未震动标识的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未震动标识的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对未震动标识执行累加操作后进入到第二休眠模式中;如果未震动标识的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进入到第三休眠模式中,在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之后,模式转换方式和工作流程执行方式重新回到初始状态下,并以上述方式不断循环运行。

在上述两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都可以在第一休眠模式、第二休眠模式和第三休眠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两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休眠模式下时,第一种实施例是在静止一个周期后即进入第三休眠模式,而第二种实施例则是在静止多个周期后进入第三休眠模式,由此可见,两种实施例设定的进入第三休眠模式的周期和时长有所不同。进一步的,两种实施例的相同之处在于:在运动状态下,电子设备的第一休眠模式和第二休眠模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使电子设备可以在运动状态下不断被定时唤醒并执行定位流程,在此过程中,如果一个定时周期内发生了运动,那么这个周期内就不再反复响应震动,从而节约电量;在静止一段时间后,电子设备会进入第三休眠模式,在第三休眠模式下,电子设备不再被定时唤醒,从是保持在一种最节能的状态下,直至电子设备再次回到运动状态中,以此不断循环往复。由此可见,上述两种实施例都可以有效的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并极大的延长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此外,将上述两种具体的实施例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省电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定位场景的定位标签中。具体的,在无线定位场景中,无线定位基站可以作为固定的定位锚点,定位标签则可以佩戴于人员、设备或车辆之上,作为可移动的被定位标的。在很多无线定位场景中,被定位的人员、设备或车辆会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例如,人员定位系统中,人员下班后会将定位标签取下并离开无线定位场景,又例如,无线定位场景中的设备会在某个地方长时间静止。当定位标签处于静止状态时,不必再实时更新自身的位置坐标,而只需要更新进入静止状态前的最后一次定位的位置即可判断标签当前所处的位置,此后,定位标签便可以进入到休眠状态中。在此场景中,本实施例所述的省电方法不但可以使定位标签在长时间静止的情况下进入休眠模式,还可以使定位标签在运动过程中也能够在几种休眠模式下不断循环切换,从而使定位标签始终保持在一种低功耗的工作状态下,因此,本实施例所述的省电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定位标签的功耗,提高定位标签的续航能力。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提出的省电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提出的震动唤醒电路进行结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进一步的,作为图5至图11所示方法的具体实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省电装置,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休眠模式唤醒模块31和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

休眠模式唤醒模块31,可用于若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模式,则在第一时段唤醒电子设备;

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可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二休眠模式。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休眠模式唤醒模块31,还可用于若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休眠模式,则在第二时段唤醒电子设备;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还可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重新进入第二休眠模式。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还可用于若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二休眠模式下发生运动,则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二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二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一休眠模式。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电子设备进入第一休眠模式之前处于第三休眠模式,则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还可用于若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休眠模式下发生运动,则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二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二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一休眠模式。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休眠模式唤醒模块31,还可用于若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休眠模式,则在第三时段唤醒电子设备;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还可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三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三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具体可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无线定位信号,并根据无线定位信号执行定位操作;判断预设的震动标识是否为已震动状态,若震动标识为已震动状态,则将震动标识转换为未震动状态;或判断预设的未震动标识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未震动标识小于预设阈值,则对未震动标识进行累加操作。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具体可用于使能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第二时段或第三时段被唤醒;使能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发生运动时被唤醒;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具体可用于将震动标识由未震动状态转换为已震动状态;或对未震动标识执行清零操作。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具体可用于使能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第一时段被唤醒;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具体可用于关闭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具体可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无线定位信号,并根据无线定位信号执行定位操作;判断震动标识是否为未震动状态,若震动标识为未震动状态,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或判断未震动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若未震动标识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三休眠模式。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休眠模式切换模块32,具体可用于关闭电子设备的定时唤醒功能;使能电子设备的震动唤醒功能,以使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发生运动时被唤醒;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省电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它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5至图11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如图5至图11所示方法,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如图5至图11所示的省电方法。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待识别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基于上述如图5至图11所示的方法,以及图12所示的省电装置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省电的实体设备,具体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或者其它网络设备等,该实体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如图5至图11所示的方法。

可选的,该实体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网络接口、摄像头、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等,可选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USB接口、读卡器接口等。网络接口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省电的实体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该实体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操作系统是管理上述实体设备硬件和待识别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信息处理程序以及其它待识别软件和/或程序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存储介质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与信息处理实体设备中其它硬件和软件之间通信。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模式时,在第一时段唤醒电子设备,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并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二休眠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通过在第一休眠模式下定时唤醒电子设备,并控制其执行第一工作流程,可以使电子设备能够实现自身功能,并且,在电子设备执行完成第一工作流程之后,控制电子设备进入到第二休眠模式,可以使电子设备在除执行第一工作流程之外的时间一直处于休眠模式中,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在实现自身功能的前提下还可以有效降低自身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申请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震动唤醒电路、电子设备、省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唤醒方法、唤醒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289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