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2:42


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它让设计、建造、管理统一在一个平台下工作,是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因为在早期设计阶段就能发现后期真正施工阶段所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来提前处理,为后期活动打下坚固的基础。在后期施工时能作为施工的实际指导,也能作为可行性指导,以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及人员,材料使用的合理配置,从而来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合理运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

进一步地,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包括:获取定位简图,定位简图包括第一建筑模型中梁体的梁中线以及每一梁中线的位置坐标。利用定位简图,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

进一步地,梁配筋参数包括至少一组梁配筋面积,以及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的位置坐标。利用定位简图,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包括:基于定位简图中梁中线的位置坐标,对定位简图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每一梁中线的位置坐标与第二建筑模型中相同的位置坐标对齐。在第二建筑模型确定与每一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并将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梁体。

进一步地,在第二建筑模型确定与每一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并将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梁体包括:确定与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基于梁中线的偏移信息。根据偏移信息,对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的位置坐标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位置坐标。根据调整后的位置坐标,将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梁体。

进一步地,将每一梁体的梁中线的中点的位置坐标作为梁中线的位置坐标。将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对应的梁体的梁中线中点的位置坐标,作为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的位置坐标。

进一步地,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包括:获取第一建筑设计软件基于建筑方案建构的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包括:利用第二建筑设计软件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包括:利用第二建筑设计软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

进一步地,第一建筑设计软件为建筑结构计算软件,第二建筑设计软件为建筑结构建模软件。

进一步地,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之后,包括:基于梁配筋参数,确定每一梁体的钢筋参数。基于钢筋参数,使用标记族对梁配筋图的每一梁体进行标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先构建的建筑方案,建立第一建筑模型。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梁配筋参数。将第一建筑模型和梁配筋参数导出,以利用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生成梁配筋图。

进一步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建筑模型,生成定位简图。将定位简图导出,以利用定位简图和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生成梁配筋图。其中,定位简图包括第一建筑模型中梁体的梁中线以及每一梁中线的位置坐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该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上述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以实现上述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从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的每一步均实现自动操作,因而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有出图速度快,工作量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梁配筋图的标注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30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步骤S32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步骤S322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适用于各个建筑结构建模软件,如Revit软件的Revit Structure软件、Bentley软件、ArchiCAD软件以及CATIA软件等。配筋图是指钢筋混凝土构件各类钢筋数量,规格及其分布的图纸。梁配筋图包括立面图、截面图和钢筋详图。立面图及截面图相互对照,可看出整个构件的钢筋排列情况,钢筋详图则表示单根钢筋的形状及尺寸。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建筑设计软件基于建筑方案建构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梁配筋参数。其中,第一建筑设计软件为建筑结构计算软件,例如可以为盈建科软件或PKPM软件中的一种。

盈建科软件是建筑结构设计常用的计算软件,按照常规的设计流程,设计师会根据初步设计的建筑图纸在盈建科软件中建立三维建筑结构模型并进行结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配筋。PKPM软件是一款建筑设计软件,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能对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分析,并生成一定深度的施工图纸好,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结构设计软件之一。

实际上,第一建筑模型为第一建筑设计软件根据建设设计人员预先设计的建筑方案的建筑图纸,所建立的建筑结构分析模型。结构选型包括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等。根据建筑信息、地震等级等出具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结构形式的选定来实现结构选型。在盈建科软件等建筑设计软件中建立建筑结构分析模型,包括根据结构设计规范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梁、板、柱、墙的设计。

具体地,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结构计算,获取的梁配筋参数包括第一建筑模型中每个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

可选地,考虑到后续操作获取梁配筋参数的便宜性,建立结构计算参数文件,该结构计算参数文件包括梁配筋参数,可以将为结构计算参数文件的文件格式转换成sim格式,sim格式为中建西南院企业级建筑结构数据交换标准(类似国际标准ifc)。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建筑设计软件为盈建科软件,则盈建科软件建立的第一建筑模型的计算结果储存在模型路径下的数据库(.YDB文件)中,程序通过选择盈建科模型找到该路径下的数据库,读取其中的梁配筋参数。

S20: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

由于盈建科软件或PKPM软件等建筑结构计算软件出图精度较低,效果不佳,而如revit软件等建筑结构建模软件的出图精度较高,出图效果较好,因此,本实施例方案利用建筑结构计算软件所建立的第一建筑模型,在建筑结构建模软件建立第二建筑模型。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以第一建筑设计软件为盈建科软件,第二建筑设计软件为Revit Structure 2012软件为例进行示例性地说明。在本实施例中,Revit Structure2012软件与盈建科软件的数据接口在Autodesk Revit平台下开发,在Revit Structure2012软件下以插件形式调用,具体地,数据接口为YJK-REVIT转换接口。

通过YJK-REVIT转换接口,Revit Structure 2012软件可以导入第一建筑模型的模型信息,并基于第一建筑模型的模型信息自动创建出符合剪切关系的第二建筑模型。

S30: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

可选地,参阅图2,图2是图1中步骤S30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建筑模型由第一建筑设计软件创建,第二建筑模型是在第二建筑设计软件中创建,将第一建筑设计软件的梁配筋参数导入第二建筑设计软件中位置不能保证一致,因此,本方案通过获取第一建筑设计软件生成的定位简图用于定位,从而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定位简图。其中,定位简图包括第一建筑模型中梁体的梁中线以及每一梁中线的位置坐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简图可以由第一建筑设计软件根据第一建筑模型生成,定位简图绘制出第一建筑模型中所有梁体的梁中线,而每一梁体中线的位置坐标可以由该梁中线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坐标代替,例如,将每一梁体的梁中线的中点的位置坐标作为梁中线的位置坐标。具体地,可以通过第一建筑设计软件和第二建筑设计软件之间的数据接口获取定位简图。例如,若第一建筑设计软件为盈建科软件,第二建筑设计软件为Revit Structure 2012软件,则通过YJK-REVIT转换接口获取定位简图。可以理解,可以根据第一建筑设计软件或第二建筑设计软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数据接口进行定位简图的传输,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S32:利用定位简图,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

可选地,参阅图3,图3是图2中步骤S32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步骤S32包括以下步骤:

S321:基于定位简图中梁中线的位置坐标,对定位简图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每一梁中线的位置坐标与第二建筑模型中相同的位置坐标对齐。

在定位简图导入第二建筑设计软件时,首先在第二建筑模型中确定与每一梁中线的位置坐标相同的位置坐标,再将每一梁中线的位置坐标与,在第二建筑模型中与该位置坐标相同的位置坐标对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确定定位简图在第二建筑模型中的位置。

S322:在第二建筑模型确定与每一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并将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梁体。

可选地,参阅图4,图4是图3中步骤S322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步骤S322包括以下步骤:

S3221:确定与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基于梁中线的偏移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梁配筋面积的位置坐标是相对于第一建筑模型而言的,而第二建筑模型在第二建筑设计软件中的位置,与第一建筑模型在第一建筑设计软件中的位置不相同,若直接将梁配筋面积匹配给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则可能存在梁配筋面积与梁体不对位的问题,即梁配筋面积的放置位置与梁体相隔较远。因此,为了准确将每一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其对应的梁体中,本实施例利用第二建筑模型中的与梁中线对应的梁体,相对于定位简图的梁中线的偏移信息,进而根据该偏移信息对,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的位置坐标进行调整,以使得梁配筋面积的放置位置与梁体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定的预设阈值,进而提高匹配精度。

可以理解,第二建筑设计软件能够自动识别与定位简图中的每一梁中线,在第二建筑模型中与该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可选地,将与该梁中线对应的梁体的梁中线中点的位置坐标作为该梁体的位置坐标,则可以通过梁中线的中点的位置坐标,与该梁中线对应的梁体的梁中线中点的位置坐标,计算得到与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基于梁中线的偏移信息。

S3222:根据偏移信息,对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的位置坐标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位置坐标。

通俗来讲,与梁中线对应的梁体相对于梁中线的如何偏移,则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的位置坐标就如何偏移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对应的梁体的梁中线中点的位置坐标,作为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的位置坐标。

S3223:根据调整后的位置坐标,将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梁体。

具体地,将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设置于第二建筑模型中调整后的位置坐标处。

例如,定位简图中一梁中线的中点坐标为(1,2),与该梁中线对应的梁体的梁中线中点的位置坐标为(2,5),若用偏移向量表示偏移信息,则此时与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基于梁中线的偏移向量为(1,3)。相应地,将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的位置坐标移动(1,3),在本实施例中,若将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对应的梁体梁中线中点的位置坐标,作为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的位置坐标,则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的位置坐标也为(1,2),将该位置坐标移动(1,3),则调整后的梁配筋面积的位置坐标为(2,5)。此时,将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设置于坐标(2,5)处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定位简图,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具体来说,通过确定与梁中线对应的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基于定位简图中的梁中线的偏移信息,对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的位置坐标进行相应的偏移,进而根据偏移后的梁配筋面积的位置坐标,将梁配筋面积匹配给其对应的梁体,保证梁体的梁配筋面积与梁体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定的预设阈值,进而提高匹配精度。

可选地,同时参阅图1和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生成梁配筋图之后,本实施例还可以自动调用第二建筑设计软件中的标记族,以对梁配筋图中的梁体进行钢筋标注。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步骤S30之后,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

S40:基于梁配筋参数,确定每一梁体的钢筋参数。

在本步骤中,梁体的钢筋参数可以包括钢筋等级、钢筋直径、钢筋长度、钢筋数量、钢筋排布层数、钢筋间距、钢筋搭接方式、钢筋搭接率、钢筋弯曲半径、钢筋弯钩长度中的任意组合。

S50:基于钢筋参数,使用标记族对梁配筋图的每一梁体进行标注。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平法注写方式对梁体进行标注,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

具体地,先设置好梁体的标记族,标记族中包含穿过的梁体的钢筋参数,然后在梁配筋图中自动放置标记族。

可选地,集中标注位置的设置可以考虑基本的图面避让规则,原位标注的位置可以根据集中标注位置确定,最后生成满足出图标准的梁配筋图。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得最终生成的梁配筋图有效的避免图面混乱、标注互相遮挡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标记族使得梁配筋图图面标注和钢筋参数联动,便于修改。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从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的每一步均实现自动操作,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有出图速度快,工作量小的优点。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预先构建的建筑方案,建立第一建筑模型。

S102: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梁配筋参数。

可选地,第一建筑设计软件基于预先构建的建筑方案建构第一建筑模型,并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梁配筋参数。第一建筑设计软件为建筑结构计算软件,例如可以为盈建科软件或PKPM软件中的一种,具体可参照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S103:将第一建筑模型和梁配筋参数导出,以利用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生成梁配筋图。

可选地,第二建筑设计软件利用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生成梁配筋图,第二建筑设计软件例如可以为建筑结构建模软件,如Revit软件、Bentley软件、ArchiCAD软件以及CATIA软件等。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从根据预先构建的建筑方案,建立第一建筑模型、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梁配筋参数、将第一建筑模型和梁配筋参数导出,以利用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生成梁配筋图,的每一步均实现自动操作,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有出图速度快,工作量小的优点。

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预先构建的建筑方案,建立第一建筑模型。

S202: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梁配筋参数。

S203:根据第一建筑模型,生成定位简图。

S204:将第一建筑模型、梁配筋参数以及定位简图导出,以利用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并根据定位简图和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生成梁配筋图。

其中,定位简图包括第一建筑模型中梁体的梁中线以及每一梁中线的位置坐标。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既可以实现自动生成梁配筋图,速度快,工作量小。并且,通过生成定位简图并将其导出,以利用定位简图和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生成梁配筋图,能够提高梁体以及与该梁体对应的梁配筋参数的匹配精度。

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100可以包括存储器110和处理器120。其中,存储器110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处理器120用于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的步骤。例如,处理器120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处理器12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110用于可执行的指令。存储器11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10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110还可能被分块,并且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存储器110存储的指令可被处理器120执行,以使处理器120能够执行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

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00上存储有程序数据201,程序数据20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的步骤。例如,程序数据20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00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110(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300可以包括存储器310和处理器320。其中,存储器310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处理器320用于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的步骤。例如,处理器320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预先构建的建筑方案,建立第一建筑模型。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梁配筋参数。将第一建筑模型和梁配筋参数导出,以利用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生成梁配筋图。

处理器32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310用于可执行的指令。存储器31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310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310还可能被分块,并且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存储器310存储的指令可被处理器320执行,以使处理器320能够执行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

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0上存储有程序数据401,程序数据40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的步骤。例如,程序数据40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预先构建的建筑方案,建立第一建筑模型。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梁配筋参数。将第一建筑模型和梁配筋参数导出,以利用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生成梁配筋图。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0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110(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从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的每一步均实现自动操作,因而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有出图速度快,工作量小的优点。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一种墙柱配筋图自动生成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29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