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桥墩施工装置及桥墩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4:14


一种桥墩施工装置及桥墩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墩施工装置及桥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桥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并由于用地的限制,特别是在道路线路与既有道路或河流交叉时,桥墩是桥梁工程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桥墩的施工方法通常采用现浇法进行施工,通过落地支架施工装置或抱箍施工装置进行施工。但是,现有的抱箍施工装置由于浇筑桥墩的盖梁所需的底模板、分配梁和承重梁均位于盖梁的下方,使得在新建的桥梁具有下穿道路(尤其是从墩柱间下穿的道路)且需要保证通行需求时,盖梁的下方需预留施工时所需的结构高度,从而需要对盖梁下方的净空进行预留抬升,以保证道路上车辆的通行,进而造成高架桥路线的纵面被无意义抬高,且导致墩柱高度增加,提高了桥梁工程的造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桥墩施工装置及桥墩施工方法,以改善现有的桥墩受施工装置的影响导致造价过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桥墩施工装置,包括盖梁成型模具、固定平台、支承平台和升降机构;所述盖梁成型模具用于成型所述盖梁;所述固定平台用于安装于所述墩柱上;所述支承平台具有供所述墩柱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盖梁成型模具安装于所述支承平台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平台与所述支承平台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承平台相对所述墩柱上下移动;其中,所述支承平台的底部开设有顶升槽,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插设于所述顶升槽内,以使所述升降机构支撑于所述支承平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桥墩施工装置设置有固定平台、支承平台和升降机构,固定平台安装于墩柱上,且支承平台可移动地设置于墩柱,通过设置在固定平台上的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支承平台相对墩柱上下移动,从而能够驱动设置在支承平台上的盖梁成型模具相对墩柱上下移动,进而在对桥墩进行施工时能够抬升盖梁成型模具的高度,也就是说,采用这种结构的桥墩施工装置在对桥墩进行施工时能够对盖梁成型模具进行抬升,从而为盖梁成型模具下方预留足够的净空,以保证道路上车辆的通行,且在盖梁成型后能够降低盖梁成型模具的高度,以使成型的盖梁与墩柱进行对接,进而避免了桥梁路线的纵面被无意义抬高,且缩短了墩柱的高度,以避免桥墩的工程造价过高。此外,支承平台的底部开设有供升降机构的输出端插入的顶升槽,以实现支承平台与升降机构之间的连接,使得升降机构能够支撑于支承平台,这种结构能够防止支承平台与升降机构之间出现滑移,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平稳,且便于在桥墩施工结束后对桥墩施工装置进行拆卸和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桥墩的施工成本。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桥墩施工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槽的槽底壁与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顶升槽内设置缓冲垫,以使缓冲垫位于顶升槽的槽底壁和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之间,从而能够防止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与顶升槽的槽底壁进行刚性接触,进而能够保护升降机构的输出端,防止升降机构的输出端出现变形和磨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平台上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支撑于所述盖梁成型模具并连接于所述盖梁成型模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支承平台上的限位挡块对盖梁成型模具进行支撑,并将盖梁成型模具连接于限位挡块,以防止盖梁成型模具在施工的过程中与支承平台出现移位现象,从而提高了桥墩施工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在通过桥墩施工装置对桥墩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梁成型模具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限位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盖梁成型模具连接于限位挡块,以实现盖梁成型模具与限位挡块之间的快速拆卸,从而便于在桥墩施工结束后对盖梁成型模具进行拆卸和重复使用,进而降低了桥墩的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平台包括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所述第一支承板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支承板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支承板与所述第二支承板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共同界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承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支承平台设置为两个部分,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相对布置且可拆卸连接,从而共同形成用于支撑盖梁成型模具的支承平台,结构简单,且便于现场安装和存储运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平台包括抱箍和安装板;所述抱箍用于安装于所述墩柱上;所述安装板具有供所述墩柱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安装板套设于所述墩柱的外侧并连接于所述抱箍,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平台设置有抱箍和安装板,安装板连接于抱箍上,通过抱箍安装并固定在墩柱的外周壁上,以将安装板固定在墩柱上,从而实现了安装板对升降机构的支撑,结构简单,且稳定牢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平台还包括多个加强板;多个所述加强板周向间隔布置于所述抱箍的外周壁,所述加强板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抱箍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抱箍的外周壁上间隔布置多个加强板,且安装板和抱箍均与加强板连接,以提高固定平台的刚度和强度,从而通过加强板将安装板上的荷载传递至抱箍上,进而提高了安装板的承载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驱动件;多个所述驱动件周向间隔布置于所述墩柱的外侧,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固定平台上,所述顶升槽与所述驱动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插设于一个所述顶升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升降机构设置有多个驱动件,通过将多个驱动件周向且间隔布置于墩柱的外侧,以使多个驱动件共同配合支撑支承平台,从而实现了支承平台的多点支撑,采用这种结构的升降机构提高了升降机构的承载能力和支承平台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平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驱动件连接于固定平台上,以实现驱动件与固定平台之间的快速拆卸,从而便于在桥墩施工结束后对驱动件进行拆卸和更换,进而降低了桥墩的施工时间,且降低了桥墩施工装置的后期维护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桥墩施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桥墩施工装置,所述桥墩施工方法包括:

浇筑墩柱;

将所述固定平台安装于所述墩柱上;

将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平台上;

将所述支承平台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并使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插设于所述顶升槽内;

将所述盖梁成型模具安装于所述支承平台上;

通过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支承平台相对所述墩柱移动,以将所述盖梁成型模具升高;

在所述盖梁成型模具内浇筑盖梁;

通过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支承平台相对所述墩柱移动,以使所述盖梁与所述墩柱对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桥墩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桥墩施工装置的升降机构与支承平台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桥墩施工装置的支承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桥墩施工装置的固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墩柱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桥墩施工方法的步骤S800的流程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桥墩施工方法的步骤S820中的套筒与钢筋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100-桥墩施工装置;10-盖梁成型模具;11-承重梁;12-分配梁;13-盖梁模板;20-升降机构;21-驱动件;30-支承平台;31-第一通孔;32-顶升槽;33-第一支承板;34-第二支承板;40-固定平台;41-抱箍;42-安装板;421-第二通孔;422-第一板体;423-第二板体;43-加强板;50-墩柱;60-限位挡块;70-钢筋;80-套筒;81-灌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桥墩施工装置100,其能够改善现有的桥墩收到施工装置的影响需要对桥墩的盖梁下方的净空进行预留抬升,从而造成高架桥路线的纵面被无意义抬高,且导致墩柱高度增加,进而提高了桥梁工程的造价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桥墩施工装置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桥墩包括盖梁和墩柱,盖梁架设于墩柱上。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桥墩施工装置100包括盖梁成型模具10、升降机构20、支承平台30和固定平台40。盖梁成型模具10用于成型盖梁。固定平台40用于安装于墩柱50上。支承平台30具有供墩柱50穿过的第一通孔31,盖梁成型模具10安装于支承平台30上。升降机构20设置于固定平台40与支承平台30之间,升降机构20用于驱动支承平台30相对墩柱50上下移动。其中,支承平台30的底部开设有顶升槽32,升降机构20的输出端插设于顶升槽32内,以使升降机构20支撑于支承平台30。

桥墩施工装置100设置有固定平台40、支承平台30和升降机构20,固定平台40安装于墩柱50上,且支承平台30可移动地设置于墩柱50,通过设置在固定平台40上的升降机构20能够驱动支承平台30相对墩柱50上下移动,从而能够驱动设置在支承平台30上的盖梁成型模具10相对墩柱50上下移动,进而在对桥墩进行施工时能够抬升盖梁成型模具10的高度,也就是说,采用这种结构的桥墩施工装置100在对桥墩进行施工时能够对盖梁成型模具10进行抬升,从而为盖梁成型模具10下方预留足够的净空,以保证道路上车辆的通行,且在盖梁成型后能够降低盖梁成型模具10的高度,以使成型的盖梁与墩柱50进行对接,进而避免了桥梁路线的纵面被无意义抬高,且缩短了墩柱50的高度,以避免桥墩的工程造价过高。此外,支承平台30的底部开设有供升降机构20的输出端插入的顶升槽32,以实现支承平台30与升降机构20之间的连接,使得升降机构20能够支撑于支承平台30,这种结构能够防止支承平台30与升降机构20之间出现滑移,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平稳,且便于在桥墩施工结束后对桥墩施工装置100进行拆卸和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桥墩的施工成本。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桥墩为门式墩,门式墩包括盖梁(图中未示出)和两个墩柱50,两个墩柱50间隔布置,盖梁架设于两个墩柱50上且盖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墩柱50。因此,固定平台40、支承平台30和升降机构20均为两个,两个固定平台40分别安装于一个墩柱50上,每个升降机构20安装于一个固定平台40上,每个支承平台30设置于一个升降机构20上,两个支承平台30共同支撑盖梁成型模具10。

其中,盖梁成型模具10包括承重梁11、分配梁12、施工平台和盖梁模板13,承重梁11架设于两个支承平台30上,分配梁12铺设于承重梁11上,施工平台安装于分配梁12上,施工平台用于供工人施工,盖梁模板13设置于分配梁12上,盖梁模板13用于浇筑盖梁。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升降机构20包括多个驱动件21。多个驱动件21周向间隔布置于墩柱50的外侧,驱动件21连接于固定平台40上,顶升槽32与驱动件21一一对应,每个驱动件21的输出端插设于一个顶升槽32内。

升降机构20设置有多个驱动件21,通过将多个驱动件21周向且间隔布置于墩柱50的外侧,以使多个驱动件21共同配合支撑支承平台30,从而实现了支承平台30的多点支撑,采用这种结构的升降机构20提高了升降机构20的承载能力和支承平台3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驱动件21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平台40。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驱动件21连接于固定平台40上,以实现驱动件21与固定平台40之间的快速拆卸,从而便于在桥墩施工结束后对驱动件21进行拆卸和更换,进而降低了桥墩的施工时间,且降低了桥墩施工装置100的后期维护成本。

其中,驱动件21通过螺栓螺接于固定平台40,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21也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平台40。

驱动件21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示例性的,驱动件21为四个,同样的,设置于支承平台30上的顶升槽32也为四个,每个驱动件21的输出端插设于一个顶升槽32内。

示例性的,驱动件21为液压缸。当然,驱动件21的结构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21也可以为气缸或电动推杆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顶升槽32的槽底壁与升降机构20的驱动件21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缓冲垫。通过在顶升槽32内设置缓冲垫,以使缓冲垫位于顶升槽32的槽底壁和驱动件21的输出端之间,从而能够防止驱动件21的输出端与顶升槽32的槽底壁进行刚性接触,进而能够保护驱动件21的输出端,防止驱动件21的输出端出现变形和磨损。

示例性的,缓冲垫为橡胶垫。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支承平台30上设置有限位挡块60。限位挡块60支撑于盖梁成型模具10并连接于盖梁成型模具10。通过设置在支承平台30上的限位挡块60对盖梁成型模具10进行支撑,并将盖梁成型模具10连接于限位挡块60,以防止盖梁成型模具10在施工的过程中与支承平台30出现移位现象,从而提高了桥墩施工装置100的稳定性,避免了在通过桥墩施工装置100对桥墩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其中,设置于支承平台30上的限位挡块60为两个,限位挡块60沿承重梁11的宽度方向延伸,两个限位挡块60沿承重梁1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承重梁11架设于两个限位挡块60上并与两个限位挡块60相连。

可选地,盖梁成型模具10可拆卸地连接于限位挡块60。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盖梁成型模具10的承重梁11连接于限位挡块60,以实现盖梁成型模具10与限位挡块60之间的快速拆卸,从而便于在桥墩施工结束后对盖梁成型模具10进行拆卸和重复使用,进而降低了桥墩的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

示例性的,承重梁11通过螺栓螺接于限位挡块60。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承重梁11也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于限位挡块60,比如,承重梁11焊接于限位挡块60,在桥墩施工结束后,通过切割限位挡块60的方式对承重梁11进行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支承平台30包括第一支承板33和第二支承板34。第一支承板33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二支承板34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一支承板33与第二支承板34相对布置且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共同界定第一通孔31,第一支承板3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支承板34。通过将支承平台30设置为两个部分,第一支承板33和第二支承板34,第一支承板33和第二支承板34相对布置且可拆卸连接,从而共同形成用于支撑盖梁成型模具10的支承平台30,结构简单,且便于现场安装和存储运输。

示例性的,第一支承板33和第二支承板34通过螺栓螺接的方式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承板33和第二支承板34也可以通过卡接或扣接等方式相互连接。

其中,四个顶升槽32中的两个顶升槽32设置于第一支承板33上,四个顶升槽32中的另外两个顶升槽32设置于第二支承板34上。两个限位挡块60中的一个限位挡块60设置于第一支承板33上,两个限位挡块60中的另外一个限位挡块60设置于第二支承板34上。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固定平台40包括抱箍41和安装板42。抱箍41用于安装于墩柱50上。安装板42具有供墩柱50穿过的第二通孔421,安装板42套设于墩柱50的外侧并连接于抱箍41,升降机构20设置于安装板42上。通过抱箍41安装并固定在墩柱50的外周壁上,以将安装板42固定在墩柱50上,从而实现了安装板42对升降机构20的支撑,结构简单,且稳定牢靠。

其中,抱箍41通过螺栓螺接的方式固定在墩柱50的外周壁上,抱箍41的具体结构可参见相关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安装板42包括第一板体422和第二板体423,第一板体422和第二板体423均固定连接于抱箍41上。第一板体422和第二板体423均为半圆形结构,第一板体422和第二板体423共同围合形成供墩柱50穿过的第二通孔421,四个驱动件21中的两个驱动件21安装于第一板体422上,四个驱动件21中的另外两个驱动件21安装于第二板体423上。

可选地,如图4所示,固定平台40还包括多个加强板43。多个加强板43周向间隔布置于抱箍41的外周壁,加强板43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固定连接于抱箍41的外周壁上,第二连接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42的底部。

通过在抱箍41的外周壁上间隔布置多个加强板43,且安装板42和抱箍41均与加强板43连接,以提高固定平台40的刚度和强度,从而通过加强板43将安装板42上的荷载传递至抱箍41上,进而提高了安装板42的承载能力。

示例性的,加强板43的第一连接端焊接于抱箍41的外周壁,加强板43的第二连接端焊接于安装板42的底部。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桥墩施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桥墩施工装置100,如图5所示,桥墩施工方法包括:

S100:浇筑墩柱50;

S200:将固定平台40安装于墩柱50上;

S300:将升降机构20安装于固定平台40上;

S400:将支承平台30设置于升降机构20上并使升降机构20的输出端插设于顶升槽32内;

S500:将盖梁成型模具10安装于支承平台30上;

S600:通过升降机构20驱动支承平台30相对墩柱50移动,以将盖梁成型模具10升高;

S700:在盖梁成型模具10内浇筑盖梁;

S800:通过升降机构20驱动支承平台30相对墩柱50移动,以使盖梁与墩柱50对接。

其中,S100:浇筑墩柱50,通常采用现场浇筑的方法制造墩柱50,并在墩柱50的顶部预埋对接盖梁的多个钢筋70(如图1所示)。S700:在盖梁成型模具10内浇筑盖梁,通常采用在盖梁成型模具10内现场浇筑的方法制造盖梁,并在盖梁对接墩柱50的位置预埋多个套筒80,套筒80与钢筋70一一对应,每个套筒80用于供一个钢筋70插入。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S800:通过升降机构20驱动支承平台30相对墩柱50移动,以使盖梁与墩柱50对接包括:

S810:通过升降机构20驱动盖梁成型模具10下降;

S820:将预埋于墩柱50顶部的钢筋70插设于预埋于盖梁内的套筒80内(如图7所示);

S830:在套筒80内灌注浆料;

S840:依次拆除盖梁成型模具10、支承平台30、升降机构20和固定平台40。

其中,如图7所示,套筒80的周壁上开设有用于灌注浆料的灌注口81,通过灌注口81便于对套筒80内灌注浆料,以将套筒80和钢筋70浇筑为一个整体。

示例性的,灌注口81为两个,两个灌注口81沿套筒80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示例性的,浆料为环氧砂浆。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桥墩施工装置及桥墩施工方法
  • 一种盖梁结构、桥墩及桥墩施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9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