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鱼粉成分的高效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5:04


一种鱼粉成分的高效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粉成分的高效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鱼粉用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其含有动物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且含量丰富、配比合理,在饲料、养殖业行业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鱼粉需要量逐年增加,由于用量大、价格高,有些不法商家在鱼粉中掺入水解羽毛粉、血粉、肉骨粉和皮革粉等低价位的高蛋白质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使鱼粉质量参差不齐,这种现象不但造成资源浪费,也为饲料企业和畜牧业带来经济损失,从而需要对鱼粉的蛋白质进行检测。

鱼粉蛋白质检测分为粗蛋白质检测和真蛋白质检测,由于粗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测定其总氮的含量,无法排除非蛋白质的干扰,进而通常采用真蛋白质检测方法。

通常,鱼粉的真蛋白质检测步骤分为(1)沉淀阶段,即先将试样和蒸馏水放入检测杯中,煮沸后,再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杯体中,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静置,再滤纸过滤,并用热水冲洗沉淀多次;(2)消化阶段,即将沉淀和滤纸放在烘箱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沉淀与滤纸一起放入消化管中,再向消化管中加入浓硫酸、硫酸钾和硫酸铜,之后将消化管放在石墨消解炉进行梯度升温消化;(3)测试阶段,即将冷却后的消化管置于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上进行检测。

但是在上述沉淀阶段多为人工操作,导致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粉成分的高效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沉淀阶段多为人工操作,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鱼粉成分的高效检测系统,包括沉淀模块、消化模块以及测试模块,所述沉淀模块包括沉淀反应仪、多组杯体以及多组流量进液泵,所述沉淀反应仪内上下分隔有沉淀反应室和水室,所述沉淀反应室左部内分别设置有具有缺口的环形导槽以及用于带动杯体在环形导槽内移动的转运机构,沉淀反应室中部内设置用于带动杯体翻转的翻转机构,沉淀反应室右部内设置有与水室连通的倾斜喷嘴,所述环形导槽通过外环与内环围成,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动在沉淀反应室内的多级爪、滑动在多级爪相邻两组爪端并用于放置杯体的杯筒以及设置在沉淀反应室内并驱动多级爪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在缺口内的翻转架、对称滑动在翻转架内并用于夹持杯筒内杯体的夹轮、对称设置在翻转架内并用于夹轮复位的第一弹性件以及设置在翻转架内并用于驱动夹轮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缺口内对称设置有驱动翻转架转动的旋转驱动件,缺口内还对称架设有导向盘,所述导向盘盘面均设置有两组用于导向夹轮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导向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消化模块包括烘箱、石墨消解炉和多组消化管,所述测试模块包括凯氏定氮仪,最顶侧的所述流量进液泵顶部放置有多组溶液瓶。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室底部内设置有加热件,水室右侧设置有隔室,所述隔室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进水管与水室连通,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与倾斜喷嘴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导槽内上下对称设置有弧型架,且环形导槽内设置有位于上侧所述弧型架上方的多组加热电阻环,两组所述弧型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第一齿轮,两组所述弧型架之间还通过第一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轴杆顶端分别穿出弧型架且同轴穿过加热电阻环并设置有磁条,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位于相邻两组第一齿轮之间并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环形导槽内还设置有驱动其中一组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环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杯筒内杯体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内环内侧壁上且横截面为凹型的弧框体、沿内环径向滑动在弧框体内的限位杆、沿内环轴向滑动在内环内的内弧架以及驱动内弧架上下移动的直线驱动件,所述内环侧壁分别开设有与加热电阻环对应的穿孔,所述限位杆一端穿入穿孔内并能穿出穿孔,其另一端穿出弧框体并设置有第一楔形块,限位杆上设置有挡板,限位杆上还套设有位于内环与挡板之间的第二弹性件,所述内环内还设置有多组与其轴线平行的导杆,所述内弧架内侧壁分别设置有多组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与导杆滑动配合的滑孔,内弧架外侧壁设置有多组与第一楔形块配合的第二楔形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级爪爪端均设置有弧块,所述弧块侧壁均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杯筒外侧均对称设置有与弧形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能滑出弧形滑槽,杯筒侧壁还设置有筒侧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架为凹型架体,其内设置横梁部,所述横梁部上对称设置有上下相通的第一滑口,且横梁部侧壁分别设置有与左右相通且贯穿第一滑口的第二滑口,所述第一滑口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侧壁对称设置有穿出第二滑口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块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连接杆一端均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滑块侧壁还开设有与第二滑口垂直的杆槽,所述第一滑口内设置有与杆槽滑动配合的第三滑杆,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三滑杆上,所述夹轮分别通过第二轴杆转动在滑块上,所述第二轴杆底端穿过滑块并穿出第一滑口且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端设置有能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内还对称设置有多组固定杆,所述导向盘上设置有与固定杆固定连接的固定孔,所述导向槽包括外弧段、内弧段以及连通外弧段与内弧段的渐进段,所述外弧段的弧圈直径大于内弧段的弧圈直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反应室中部内还设置有位于翻转机构上方并用于向杯体内添加溶液的注液机构,沉淀反应室右部内分别设置有过滤机构以及用于驱使过滤机构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注液机构包括三组架设在沉淀反应室中的电磁阀和设置在电磁阀下端的引流管,所述电磁阀上端分别通过导管与流量进液泵连接;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滑动在沉淀反应室内的L型架、卡接在L型架上的滤液盒以及转动连接在滤液盒上的压盖,所述L型架上开设有多组卡孔,所述滤液盒底侧设置有多组与卡孔卡接的卡杆,滤液盒上侧等距离开设有多组与其内腔相通的滤口,所述滤口内侧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滤纸的滤纸环槽,所述压盖上开设有多组与滤口对应的盖口,压盖上侧还设置有与盖口对应的锥罩,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在沉淀反应室中的丝杆、设置在沉淀反应仪外并驱动丝杆转动的第四驱动电机以及固定在L型架外侧并与丝杆配合的移动副。

一种鱼粉成分的高效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根据上述所述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方法如下:

S1、将等份的鱼粉分别放入杯体中,并向每组杯体中放入磁石,再将杯体分别放入杯筒内,打开压盖,分别在滤纸环槽上放置一层滤纸,再盖合压盖;

S2、分别在沉淀反应仪的控制面板与每组流量进液泵的控制面板输入反应参数,进行沉淀反应,当出现反应完毕的提示声,连同滤纸与沉淀反应物取出沉淀反应仪;

S3、将沉淀反应物与滤纸置于烘箱中烘干,烘干完毕后,取出沉淀反应物中的磁石;

S4、将S3中的沉淀反应物与滤纸放入消化管中,并向消化管中加入浓硫酸、硫酸钾和硫酸铜,再将消化管放在石墨消解炉进行梯度升温消化,消化完毕,静置冷却;

S5、将S4中冷却后的消化管置于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上进行检测。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沉淀反应仪中环形导槽与转运机构的配合,使得每组杯体能依次转移至注液机构和翻转机构处,实现自动向杯体内注入反应液体,且实现每组杯体向下翻转,在倾斜喷嘴的作用下,以及驱动机构与过滤机构的配合下,依次将每组杯体内的沉淀物倾倒并冲洗至滤纸上,同时实现对沉淀物的洗涤,进而实现自动化沉淀反应,并实现多组沉淀反应同时进行,不仅提高整体鱼粉检测效率,而且减少手动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鱼粉真蛋白质检测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沉淀反应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沉淀反应仪盒盖打开后的俯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沉淀反应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5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沉淀反应仪中环形导槽、转运机构、翻转机构以及过滤机构的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沉淀反应仪中环形导槽、转运机构、翻转机构以及过滤机构的俯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环形导槽俯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环形导槽仰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部分转运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翻转机构俯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翻转机构仰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翻转机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导向盘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过滤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沉淀反应仪;101、水室;102、进水管;103、避让口;104、盒盖;2、流量进液泵;3、倾斜喷嘴;4、外环;5、内环;6、缺口;7、多级爪;8、杯筒;9、第一驱动电机;10、翻转架;11、夹轮;12、第一弹性件;13、第二驱动电机;14、旋转驱动件;15、导向盘;16、溶液瓶;17、加热件;18、水泵;19、弧型架;20、加热电阻环;21、第一齿轮;22、第一轴杆;23、第二齿轮;24、磁条;25、第三驱动电机;26、弧框体;27、限位杆;28、内弧架;29、直线驱动件;30、穿孔;31、第一楔形块;32、挡板;33、第二弹性件;34、导杆;35、凸块;36、第二楔形块;37、弧块;38、弧形滑槽;39、筒侧口;40、横梁部;41、第一滑口;42、第二滑口;43、滑块;44、连接杆;45、连接板;46、第二滑杆;47、杆槽;48、第三滑杆;49、第二轴杆;50、第三齿轮;51、第四齿轮;52、固定杆;53、固定孔;54、外弧段;55、内弧段;56、渐进段;57、电磁阀;58、引流管;59、L型架;60、滤液盒;61、压盖;62、卡孔;63、卡杆;64、滤口;65、滤纸环槽;66、盖口;67、锥罩;68、丝杆;69、移动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鱼粉成分的高效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参照图3-18:包括沉淀模块、消化模块以及测试模块,其中,沉淀模块包括沉淀反应仪1、多组杯体(图未示)以及多组流量进液泵2,沉淀反应仪1内上下分隔有沉淀反应室和水室101,沉淀反应室左部内分别设置有具有缺口6的环形导槽以及用于带动杯体在环形导槽内移动的转运机构,沉淀反应室中部内设置用于带动杯体翻转的翻转机构,沉淀反应室右部内设置有与水室101连通的倾斜喷嘴3,沉淀反应室中部内还设置有位于翻转机构上方并用于向杯体内添加溶液的注液机构,沉淀反应室右部内分别设置有过滤机构以及用于驱使过滤机构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

具体的,消化模块包括烘箱、石墨消解炉和多组消化管,测试模块包括凯氏定氮仪。

水室101右侧设置有隔室,隔室内设置有水泵18,水泵18进水管与水室101连通,水泵18出水端通过水管与倾斜喷嘴3连通,从而通过水泵18,将水室101内的水从倾斜喷嘴3泵出。

为使得从倾斜喷嘴3泵出的水温在70~80℃,则在水室101底部内设置有加热件17,对水室101内的水进行加热保温,同时在水室10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图未示),便于调控水室101内的水温。

环形导槽通过外环4与内环5围成;其中,外环4与内环5均具有豁口,从而使得外环4与内环5所围成的环形导槽具有缺口6。

转运机构包括转动在沉淀反应室内的多级爪7、滑动在多级爪7相邻两组爪端并用于放置杯体的杯筒8以及设置在沉淀反应室内并驱动多级爪7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9;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电机9优选步进电机,杯筒8优选九组,则相邻两组杯筒8与多级爪7轴心夹角为30°,且首尾两组杯筒8与多级爪7轴心夹角为60°,通过设置九组杯筒8,则使得该沉淀反应仪1同时进行九组沉淀反应实验,同时可选其中两组为空白对照实验;其中多级爪7爪端均设置有弧块37,则使得弧块37具有十组,其中一组弧块37的弧长为另外九组弧块37每个弧长的两倍,其外九组弧块37侧壁均设置有远离多级爪7轴心的弧形滑槽38,在每组杯筒8外侧均对称设置有与弧形滑槽38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杆,从而实现杯筒8滑动在多级爪7相邻两组爪端,同时第一滑杆能滑出弧形滑槽38,进而便于后续杯筒8的翻转倾斜;通过外环4与内环5围成的环形导槽对杯筒8的导向与限位,从而使得多级爪7带动杯筒8转动时,杯筒8沿着环形导槽转移,并依次转移至缺口6处。

为提高反应效率,在环形导槽内上下对称设置有弧型架19,且环形导槽内设置有位于上侧弧型架19上方的多组加热电阻环20,两组弧型架19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第一齿轮21,两组弧型架19之间还通过第一轴杆22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3,第一轴杆22顶端分别穿出弧型架19且同轴穿过加热电阻环20并设置有磁条24,第二齿轮23分别位于相邻两组第一齿轮21之间并与第一齿轮21啮合,环形导槽内还设置有驱动其中一组第一齿轮21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25;第三驱动电机25带动其中一组第一齿轮21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齿轮21的传动配合,带动每组第二齿轮23的转动,继而实现每组磁条24的转动,进而通过在杯体内放入磁石,使得磁条24的转动带动磁石的旋转,即可实现杯体内的溶液与鱼粉的搅拌混合,提高反应沉淀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加热电阻环20,对每组杯体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反应沉淀效率;进一步,杯筒8底端为镂空的网架,减少杯筒8底端阻隔效果,从而提高磁条24带动磁石转动的效果以及提高加热电阻环20对杯体内溶液的加热效果;

为提高杯体在沉淀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内环5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杯筒8内杯体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内环5内侧壁上且横截面为凹型的弧框体26、沿内环5径向滑动在弧框体26内的限位杆27、沿内环5轴向滑动在内环5内的内弧架28以及驱动内弧架28上下移动的直线驱动件29,内环5侧壁分别开设有与加热电阻环20对应的穿孔30,限位杆27一端穿入穿孔30内并能穿出穿孔30,其另一端穿出弧框体26并设置有第一楔形块31,限位杆27上设置有挡板32,限位杆27上还套设有位于内环5与挡板32之间的第二弹性件33,内弧架28外侧壁设置有多组与第一楔形块31配合的第二楔形块36;杯筒8侧壁对称设置有筒侧口39;本技术方案中,直线驱动件29优选电动杆,且直线驱动件29优选三组,三组直线驱动件29等角度架设在位于内环5内的沉淀反应室内,当直线驱动件29带动内弧架28上升,使得第二楔形块36与第一楔形块31接触配合,从而使得限位杆27远离第二楔形块36一端穿出穿孔30,并通过筒侧口39,穿入杯筒8内,并将杯体顶在杯筒8内,实现杯体固定在杯筒8内,从而提高杯体在杯筒8内的稳定性,避免磁石旋转导致杯体的晃动;当直线驱动件29带动内弧架28下降复位时,通过第二弹性件33,从而使得限位杆27向远离穿孔30方向移动,从而解除对杯体的固定。

其中,在内环5内还设置有多组与其轴线平行的导杆34,内弧架28内侧壁分别设置有多组凸块35,凸块35上设置有与导杆34滑动配合的滑孔,从而通过导杆34,实现对内弧架28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同时为减少限位杆27对杯体的损伤,在限位杆27远离第二楔形块36一端设置有橡胶垫。

翻转机构包括转动在缺口6内的翻转架10、对称滑动在翻转架10内并用于夹持杯筒8内杯体的夹轮11、对称设置在翻转架10内并用于夹轮11复位的第一弹性件12以及设置在翻转架10内并用于驱动夹轮1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3;其中缺口6内对称设置有驱动翻转架10转动的旋转驱动件14,缺口6内还对称架设有导向盘15,导向盘15盘面均设置有两组用于导向夹轮11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导向槽。

具体的,翻转架10为凹型架体,其内设置横梁部40,横梁部40上对称设置有上下相通的第一滑口41,且横梁部40侧壁分别设置有与左右相通且贯穿第一滑口41的第二滑口42,第一滑口41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43,滑块43侧壁对称设置有穿出第二滑口42的连接杆44,连接杆44远离滑块43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板45,连接板45远离连接杆44一端均设置有第二滑杆46,滑块43侧壁还开设有与第二滑口42垂直的杆槽47,第一滑口41内设置有与杆槽47滑动配合的第三滑杆48,第一弹性件12套设在第三滑杆48上,夹轮11分别通过第二轴杆49转动在滑块43上,第二轴杆49底端穿过滑块43并穿出第一滑口41且设置有第三齿轮50,第二驱动电机13输出轴端设置有能与第三齿轮50啮合的第四齿轮51;导向槽包括外弧段54、内弧段55以及连通外弧段54与内弧段55的渐进段56,外弧段54的弧圈直径大于内弧段55的弧圈直径;通过第三滑杆48与杆槽47的滑动配合,实现对滑块43的移动进行导向,通过夹轮11与滑块43的转动连接,从而实现夹轮11与翻转架10内。

本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13优选减速电机,旋转驱动件14优选旋转气缸,当杯筒8转移至翻转架10内时,此时两组夹轮11分别通过筒侧口39与杯筒8内的杯体侧壁接触,之后通过旋转驱动件14带动翻转架10进行转动,则第二滑杆46分别从外弧段54滑入渐进段56内,两组夹轮11相向靠近,并将杯体夹持在两组夹轮11之间,并随着翻转架10继续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滑杆46滑入内弧段55内,从而使得保持两组夹轮11对杯体的夹持效果;通过夹持杯体,带动杯筒8转动,最终使得杯体倾斜向下,并使得杯体的轴线与倾斜喷嘴3同轴,从而倾斜喷嘴3喷出的水对杯体进行冲洗,将杯体内的沉淀物冲洗出,且使得冲洗后的水对沉淀物进行洗涤;当第二滑杆46滑入内弧段55内后,此时两组第三齿轮50分别与第四齿轮51啮合,从而第二驱动电机13能带动两组夹轮11转动,进而使得杯体围绕其轴线进行旋转,继而倾斜喷嘴3喷出的水可完全将杯体内的沉淀物冲洗出;当冲洗完毕后,再控制旋转驱动件14带动翻转架10反转复位,从而使得第二滑杆46从内弧段55滑动至外弧段54内,并在第一弹性件12的作用下,使得两组夹轮11背向移动,则使得两组夹轮11解除对杯体的夹持效果。

其中,为了减少夹轮11对杯体的损伤,以及提高夹轮11对杯体的摩擦阻力,在夹轮11圆周外侧设置有橡胶轮圈。

注液机构包括三组架设在沉淀反应室中的电磁阀57和设置在电磁阀57下端的引流管58,电磁阀57上端分别通过导管与流量进液泵2连接,最顶侧的流量进液泵2顶部放置有多组溶液瓶16;其中,溶液瓶16包括两组,分别放置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并分别通过导管与其中两组流量进液泵2连接,同时该流量进液泵2通过导管与其中两组的电磁阀57连接,另外一组流量进液泵2分别通过导管与水室101和另一组电磁阀57连通,从而通过控制流量进液泵2与电磁阀57,可准确向杯体内注入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实现自动注液。

过滤机构包括滑动在沉淀反应室内的L型架59、卡接在L型架59上的滤液盒60以及转动连接在滤液盒60上的压盖61,滤液盒60上侧等距离开设有多组与其内腔相通的滤口64,滤口64内侧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滤纸的滤纸环槽65,压盖61上开设有多组与滤口64对应的盖口66。

通过滤纸环槽65,便于将滤纸放置在滤口64上,同时通过压盖61对滤纸的顶压,提高滤纸位于滤口64上的稳定性;当杯体通过翻转机构翻转至倾斜向下时,杯体内的沉淀物以及溶液倾倒至滤口64上的滤纸上,溶液通过滤纸和滤口64。落入滤液盒60内。

其中,L型架59上开设有多组卡孔62,滤液盒60底侧设置有多组与卡孔62卡接的卡杆63,实现滤液盒60卡接在L型架59上,从而便于将滤液盒60取下L型架59,并通过滤液盒60侧壁设置的排液管(如图18,排液管上设置阀门(图未示)),将滤液盒60内的滤液以及洗涤液排出;为了提高压盖61对滤纸的顶压效果,其压盖61与滤液盒60未磁性配合;同时为了便于杯体内的沉淀物以及溶液通过盖口66,在压盖61上侧还设置有与盖口66对应的锥罩67。

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在沉淀反应室中的丝杆68、设置在沉淀反应仪1外并驱动丝杆68转动的第四驱动电机以及固定在L型架59外侧并与丝杆68配合的移动副69;本技术方案第四驱动电机优选伺服电机,从而第四驱动电机驱动丝杆68转动,并通过移动副69与丝杆68的配合,实现带动L型架59前后移动,继而使得每组滤口64上的滤纸移动至与翻转机构对应的位置,实现自动收集每组沉淀反应物。

为避免对L型架59前后移动造成阻碍,在沉淀反应仪1前后侧壁均开设有避让口103,为减少外界粉尘落入沉淀反应仪1内,在沉淀反应仪1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两组盒盖104,同时为了便于向水室101内添加水,在沉淀反应仪1上还设置有与水室101相通的进水管102,其进水管102上设置有阀门(图未示)。

进行沉淀反应操作时,将等份的鱼粉分别放入杯体中,再将此时放入每组杯体中,再将杯体分别放入杯筒8内,再分别将滤纸放置在滤纸环槽65上,并盖合压盖61,之后启动反应,则沉淀反应仪1控制转运机构,使得杯体依次转动至注液机构处(即翻转机构处),并控制注液机构依次向杯体内注入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之后控制转运机构,使得每组杯体分别位于加热电阻环20上方,并控制第三驱动电机25启动,使得磁条24分别转动,使得磁石在杯体内旋转并进行搅拌混合,同时控制直线驱动件29,带动内弧架28上移,使得每组限位杆27顶住杯体,避免杯体晃动;当沉淀反应时间结束后,沉淀反应仪1再控制转运机构,使得杯体再次依次转动至翻转机构处,并控制翻转机构带动每组杯体倾斜向下翻转,使得沉淀物倾倒至滤纸上,且控制水室101内的水从倾斜喷嘴3喷出,对杯体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水顺着杯体流入至滤纸上,不仅将杯体内残留的沉淀物冲洗出,而且对滤纸上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同时每当转运机构带动杯体转动至翻转机构处,控制驱动机构带动滤液盒60移动一组距离,使得不同组的杯体中的沉淀物落在不同的滤纸上,避免造成多组沉淀反应物之间的交叉混杂;当将每组杯体中的沉淀物分别倾倒至滤纸上后,则沉淀反应仪1发出踢提示声,提示整个沉淀反应结束。

通过沉淀反应仪1中环形导槽与转运机构的配合,使得每组杯体能依次转移至注液机构和翻转机构处,实现自动向杯体内注入反应液体,且实现每组杯体向下翻转,在倾斜喷嘴3的作用下,以及驱动机构与过滤机构的配合下,依次将每组杯体内的沉淀物倾倒并冲洗至滤纸上,同时实现对沉淀物的洗涤,进而实现自动化沉淀反应,并实现多组沉淀反应同时进行,不仅提高整体鱼粉检测效率,而且减少手动操作。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鱼粉成分的高效检测方法,检测方法根据上述的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如下:

S1、将等份的鱼粉分别放入杯体中,并向每组杯体中放入磁石,再将杯体分别放入杯筒8内,打开压盖61,分别在滤纸环槽65上放置一层滤纸,再盖合压盖61;

S2、分别在沉淀反应仪1的控制面板与每组流量进液泵2的控制面板输入反应参数,进行沉淀反应,当出现反应完毕的提示声,连同滤纸与沉淀反应物取出沉淀反应仪1;

S3、将沉淀反应物与滤纸置于烘箱中烘干,烘干完毕后,取出沉淀反应物中的磁石;

S4、将S3中的沉淀反应物与滤纸放入消化管中,并向消化管中加入浓硫酸、硫酸钾和硫酸铜,再将消化管放在石墨消解炉进行梯度升温消化,消化完毕,静置冷却;

S5、将S4中冷却后的消化管置于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上进行检测。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379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