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3:33


一种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

背景技术

无损伤针是一种配合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使用的给药输液专用针,待给药结束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将无损伤针拔出,在传统拔针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一手固定住输液港基座,另一只手将无损伤针拔出,由于无损伤针针管在脱离输液港一瞬间会产生一定的后坐力,从而可能导致刺伤医护人员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并且在拔出无损伤针的同时很容易会带出部分药液和体液,造成二次感染,导致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它能防止器械使用后对医护人员和回收人员进行刺伤,而且封闭后有两层遮挡片用于阻挡针头向外刺出,安全性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包括针座;针头,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针座上;所述针座内位于所述针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遮挡片和第二遮挡片,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上下错位布置,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通过第一弹性部连接所述针座,所述第一弹性部驱使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与所述针头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上均设有与所述针头适配的缺口。

可选地,所述针座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或所述第二遮挡片抵接配合的反馈部,在所述针头脱离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时,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或所述第二遮挡片与所述反馈部抵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针座上通过第二弹性部连接有固定翼,所述固定翼连接所述针头。

可选地,所述针座包括底座和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针头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座上,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通过第一弹性部连接所述活动座,所述固定翼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所述活动座,所述底座内上下间隔设置有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槽径小于所述第二活动槽的槽径,所述第一活动槽和所述第二活动槽之间设有第一防脱部,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上背离所述针头的一端连接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抵接配合且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防脱部由所述第二活动槽进入所述第一活动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动槽的上端设有第二防脱部,所述活动座上连接有防脱凸块,当所述防脱凸块和所述延伸部均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槽内时,所述防脱凸块与所述第二防脱部抵接配合,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防脱部抵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脱部上靠近所述第二活动槽的一侧设有引导斜面。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可以防止器械使用后对医护人员和回收人员进行刺伤,而且封闭后有两层遮挡片用于阻挡针头向外刺出,安全性高,同时以最少的零件和成本构建结构来封闭针头,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的结构示意图(释放状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的剖面示意图(释放状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的结构示意图(封闭状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的剖面示意图(封闭状态);

1、针座;2、针头;3、第一遮挡片;4、第二遮挡片;5、第一弹性部;6、反馈部;7、第二弹性部;8、固定翼;9、底座;9a、第一活动槽;9b、第二活动槽;10、活动座;11、第一防脱部;11a、引导斜面;12、延伸部;13、第二防脱部;14、防脱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包括针座1;针头2,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针座1上;所述针座1内位于所述针头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遮挡片3和第二遮挡片4,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上下错位布置,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通过第一弹性部5连接所述针座1,所述第一弹性部5的弹力驱使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向所述针头2方向活动并与所述针头2抵接,当所述针头2向上活动脱离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时,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在所述第一弹性部5的弹力作用下上下叠在一起以封闭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之间的通道,此时所述针头2不能向外伸出。

本防针刺的植入式给药专用针可以防止器械使用后对医护人员和回收人员进行刺伤,而且封闭后有两层遮挡片用于阻挡针头向外刺出,安全性高,同时以最少的零件和成本构建结构来封闭针头,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轻松。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为了保证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与所述针头2抵接时保证所述针头2的方向,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上均设有与所述针头2适配的缺口,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上的缺口组成与所述针头2适配的圆孔。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所述针座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抵接配合的反馈部6,所述反馈部6在所述第一遮挡片3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的上端分别设置,在所述针头2脱离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时,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与所述反馈部6抵接配合,在配合的瞬间发出声响以便于提供医护人员此时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为封闭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为了保证发出的声响足够的大,所述第一遮挡片3、所述第二遮挡片4和所述反馈部6均为塑料。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所述针座1上通过第二弹性部7连接有固定翼8,所述固定翼8连接所述针头2,所述固定翼8带动所述针头2活动,所述第二弹性部7处于拉绳极限时,所述针头2的尖端依旧位于所述针座1内并脱离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通过固定翼8联动,可以使用无压扁的针管,流量更大(否则需要使用压扁的针管作为防脱结构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所述针座1包括底座9和活动座10,所述活动座10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9上,所述针头2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座10上,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通过第一弹性部5连接所述活动座10,所述固定翼8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7连接所述活动座10,所述底座9内上下间隔设置有第一活动槽9a和第二活动槽9b,所述第一活动槽9a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9b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动槽9a的槽径小于所述第二活动槽9b的槽径,所述第一活动槽9a和所述第二活动槽9b之间设有第一防脱部11,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上背离所述针头2的一端连接有延伸部12,所述延伸部12与所述第一活动槽9a和第二活动槽9b抵接配合且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防脱部11由所述第二活动槽9b进入所述第一活动槽9a内,所述延伸部12不能通过所述第一防脱部11由所述第一活动槽9a进入所述第二活动槽9b内,当所述延伸部12位于所述第二活动槽9b内时,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可分别抵接于所述针头2的两侧,当需要封闭所述针头2时,用力向上拉动所述固定翼8,所述固定翼8拉动所述针头2使其脱离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此时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在所述第一弹性部5的弹力下实现预封闭,之后继续用力向上拉动所述固定翼8,所述固定翼8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7向上拉动所述活动座10,所述活动座10拉动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所述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上的延伸部12由所述第二活动槽9b进入所述第一活动槽9a内,此时所述延伸部12与所述第一活动槽9a抵接,以使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实现二次封闭(所述第一活动槽9a的槽径小于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的总体长度),通过单次操作实现对所述针头2的两次封闭,可以有效避免单次封闭失效的风险,且操作方式简单高效。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活动槽9a的上端设有第二防脱部13,所述活动座10上连接有防脱凸块14,所述防脱凸块14与所述第一防脱部11或所述第二防脱部13抵接以达到活动极限,当所述防脱凸块14和所述延伸部12均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槽9a内时,所述防脱凸块14与所述第二防脱部13抵接配合,所述延伸部12与所述第一防脱部11抵接配合,此时所述活动座10在所述底座9内为不可活动状态,所述针头2在所述第二弹性部7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遮挡片3和所述第二遮挡片4抵接也为不可活动状态,各部件在废弃物处理阶段不会因为碰撞而产生噪音,同时也可以防止频繁的碰撞导致解体而使针头外露。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为了便于用力时所述延伸部12通过所述第一防脱部11进入所述第一活动槽9a内,所述第一防脱部11上靠近所述第二活动槽9b的一侧设有引导斜面11a。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338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