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原木自动生产线

文献发布时间:2024-05-24 17:48:49


一种原木自动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木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进行木材生产时,一般都是将原木切断后经输送线进行输送至各个工位进行表皮去除、切板等操作。而由于原木在生产时,在锯切时是通过多个锯片由上至下进行锯切形成木板,且原木在切开之后由上至下叠放,原木是圆弧表面,木板组为上下两个半圆弧,且上、下以及木板的左右两侧也会残留原木表皮,故在生产时均需要进行清边去除。

因而若是清边时,无法识别下圆弧处的木板组,无法进行定位清边,现有的处理方式为将上下分离木板组以手动分离,同时进行上边皮的分离处理,这样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原木自动生产线,其可以实现原木的锯切、上下分离以及边皮的去除。

本发明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原木自动生产线,包括,

第一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安装于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具有用于沿一输送方向输送木材的输送端面,所述输送端面上设有若干用于抓持木材的抓持件;

锯切组件,所述锯切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两侧并用于对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输送的木材进行锯切;

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衔接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输送末端,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上锯切后的木材;

分离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上方,包括分离座、分离座驱动件、第一夹取机构、上边皮去除机构,所述第一夹取机构安装于所述分离座并用于夹取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上的木材;所述分离座可沿所述机体的高度方向运动,并可沿所述分离方向运动;所述分离座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分离座运动;所述上边皮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分离座的底端并用于去除上边皮;

第三输送组件,所述第三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在所述分离方向间隔分布,并接收所述第一夹取机构夹取的木材;

清边组件,所述清边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以及所述第三输送组件的输送末端并对木材的两侧进行清边动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可以由第一输送组件上的抓持件进行抓持,输送端面上的抓持件可以伸入到木材后,使得木材能够与输送端面保持相对固定,防止输送组件在输送木材过程中与输送端面出现打滑,可以有效防止木材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偏移、滚动等情况,因而木材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进入到锯切组件进行锯切,完成木材上料,因而可以提高木材锯切的加工精度。

此外,通过分离组件便可以实现上下两组木板的分离,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可以分开同时进行上、下两组半圆弧木板组输送至清边组件,在清边组件进行清边,可以针对上、下两组半圆弧木板组设置相同的清边结构同时进行清边动作,提高清边效率。而在上述分离动作进行时,也可以同时进行上表皮的去除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锯切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压料机构以及居中对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锯切组件、边皮导出机构以及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居中对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以及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分离组件的结构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上边皮去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升降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清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0、第一输送组件;11、抓持件;121、定位轮;122、定位板;123、定位驱动件;131、夹持座;132、夹持爪;133、夹持架驱动件;141、引导板;142、导出板;20、压料组件;21、摆臂;22、压料轮;23、第三压料驱动件;30、锯切组件;40、第三输送组件;50、分离组件;51、第一夹取件;52、第二夹取件驱动件;531、刺针;532、脱料板;533、脱料板驱动件;534、刺针驱动件;535、刺针板;61、第一输送段;62、第二输送段;63、翻转组件;631、翻转架;632、木材槽;633、翻转架驱动件;70、废料导出工位;80、升降夹取机构;81、升降架;82、升降架驱动件;83、活动架;84、第二压料件;85、第二夹取件;86、第二压料件驱动件;90、清边组件;91、第四输送组件;92、定位摆动机构;93、送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参阅图1-图1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木自动生产线,包括第一输送组件10、锯切组件30、第二输送组件、分离组件50、第三输送组件40以及清边组件90,具体该生产线上的各个组件可以是以机体为装配基础。

第一输送组件10,第一输送组件10具有用于沿一输送方向输送木材的输送端面,在输送端面上设有若干抓持件11,该抓持件11可以用于抓持木材,以防止原木在放在输送端面后出现移位的情况。木材经第一输送组件10可以输送至锯切组件30,锯切组件30设于第一输送组件10的两侧,锯切组件30可以用于对第一输送组件10输送的木材进行锯切。锯切组件30可以是选用现有技术中以电机带动多个锯片来实现,多个锯片可以在机体的高度方向将原木锯切呈多个木板。

而上述第二输送组件衔接于第一输送组件10的输送末端,这样由锯切组件30锯切之后的木材可以由第一输送组件10继续输送至第二输送组件,经第二输送组件输送至分离组件50处,进行上下木板的分离。

分离组件50设于第二输送组件的上方,分离组件50包括分离座、分离座驱动件、第一夹取机构、上边皮去除机构,将第一夹取机构安装于分离座,且第一夹取机构可以用于夹取木材,上述分离座可沿机体的高度方向运动,并可沿分离方向运动,分离座在沿机体的高度方向运动时,可以带动分离座上的夹取机构上下运动,而分离座在分离方向运动,可以带动分离座上的夹取机构在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40之间的往复运动。第一夹取机构夹取第二输送组件上的位于上方的木板组,再转移至第三输送组件40上,而上边皮驱动机构设于分离座的底端并用于去除上边皮。

在分离座上的第一夹取机构将第二输送组件上输送的锯切后的木板组分离之后,第二输送组件继续输送位于下方的下木板组,而第三输送组件40则可以输送分离的上木板组,将木板组分离并输送至清边组件90,在到达清边组件90处后可以对木材的两侧进行清边动作。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发明的原木自动生产线时,由于在进行木材生产时,主要对原木进行切割,在生产时,可以通过原木仓内的木材可以通过机械手或者传送带直接输出至本申请的第一输送组件10上,由第一输送组件10的输送端面接收后进行输送,这样上料由于木材的表面为圆弧,没有外力限制的话,容易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滚动、偏移等情况。

而本申请中,木材由第一输送组件10的输送端面进行输送,木材在到达第一输送组件10的输送端面后,可以由第一输送组件10上的抓持件11进行抓持,输送端面上的抓持件11可以伸入到木材后,使得木材能够与输送端面保持相对固定,防止输送组件在输送木材过程中与输送端面出现打滑,可以有效防止木材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偏移、滚动等情况,因而木材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进入到锯切组件30进行锯切,完成木材上料,因而可以提高木材锯切的加工精度。

原木在锯切组件30进行锯切之后,锯切形成的木板由上至下堆积,在最上方、最下方以及左右两侧均具有边皮,需要进行去除后再输出进行后期加工生产。

本实施例中以分离方向为机体的宽度方向,也即上述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40在机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分离座驱动件可以带动分离座上下运动,以及沿机体的宽度方向左右运动。

具体在使用时,第二输送组件可以接收由锯切组件30传送过来的木材,锯切后的木材形成为由上至下堆叠木板,由于原木为圆柱形,因而在锯切之后,形成上下两组半圆弧木板组,在后面进行原木表皮的清边处理时,上、下木板组都呈半圆弧,在清边组件90进行定位清边(也即原木的侧边边皮去除),故需要将上、下两组半圆弧木板组分离后进行清边动作,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输送组件接收锯切后的木材之后,分离座驱动件可以带动分离座运动至第二输送组件的上方,此时,分离座上的第一夹取机构可以位于第二输送组件的上方,然后分离座驱动件可以带动分离座向下运动,使第一夹取机构运动至木材的最大直径处,夹取机构便可以夹取最大直径处上方的上木板组,而下木板组便可以留在第二输送组件上继续输送。

此后,分离座驱动件可以带动分离座运动至第三输送组件40的上方,此后,第一夹取机构便可以将夹取的上木板组放置在第三输送组件40上,这样上模板组便可以在第二输送组件上进行输送,如此便可以实现上下两组木板的分离,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40可以分开同时进行上、下两组半圆弧木板组输送至清边组件90,在清边组件90进行清边,可以针对上、下两组半圆弧木板组设置相同的清边结构同时进行清边动作,提高清边效率。

而在上述分离动作进行时,也可以同时进行上表皮的去除动作,具体的是,由于在锯切之后,在位于最上方的木板组上会残留原木表皮(也即上边皮),故还需要进行上边皮的去除,第一夹取机构在夹取上木板组时,上边皮去除机构位于分离座的底端,可以在第一夹取机构夹取过程中对上边皮进行去除。

进一步地,上边皮去除机构可以安装于分离座的底端,上边皮去除机构包括刺针531、刺针驱动件534、脱料板532以及脱料板驱动件533,在刺针驱动件534可以带动刺针531沿机体的高度方向运动,而脱料板驱动件533可以带动脱料板532沿机体的高度方向运动,也即刺针531以及脱料板532均可以在分离座上相对上下运动,且刺针531可以在向下运动时刺入上边皮,脱离板在向下运动时使上边皮与刺针531分离并掉落至机体的废料导出工位70。

在进行上边皮去除动作时,由于上边皮去除机构设置在分离座上,因而在分离座向下运动时,夹取机构夹取上木板组时,位于分离座上的刺针531可以在刺针驱动件534的带动下运动,刺针531便可以刺入到位于最上方的上边皮内,同时分离座驱动件带动夹取机构夹取的上木板组运动至第三输送组件40之后,位于上边皮下方的木板组可以在夹取机构松开之后放置在第三输送组件40上,而上边皮则在刺针531的作用下保持位于分离座上的状态。

故可以通过分离座驱动件带动分离座继续运动至废料导出工位70的上方,此时,脱料板驱动件533可以带动脱料板532向下运动,脱料板532向下运动后,便可以向下顶住由刺针531刺入固定的上边皮,在脱料板532的持续向下动作时,上边皮便可以与刺针531脱离,上边皮便可以掉落至废料导出工位70,完成上边皮的去除,无需后期再进行人工分离,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地,上述上边皮去除取机构包括刺针板535以及多个刺针531,将刺针板535安装于分离座的底端,且在刺针板535的底端设有多个刺针531,上述刺针驱动件534用于带动刺针板535运动。如此,在进行上边皮的刺入动作时,可以通过刺针驱动件534带动刺针板535向下运动,这样可以同时带动多个刺针531向下运动,多个刺针531可以同时刺入切割后的木材最上方,形成相对较大的刺入面,这样在刺入之后,不容易掉落。

更具体的是,上述脱料板532上设有多个穿孔,将各个刺针531一一对应穿过各个穿孔,并与各个穿孔活动配合。如此,在装配时,刺针板535位于脱料板532的上方,且刺针板535的刺针531可以对应脱料板532的各个穿孔伸出,在进行刺入上边皮动作时,脱料板驱动件533不动作,刺针驱动件534带动刺针板535向下运动,这样多个刺针531可以由下方的脱料板532的穿孔伸出,以穿孔进行导向,减少刺入过程中出现的弯针情况。

而在刺入上边皮之后,进行上边皮的去除动作时,则可以是以脱料板驱动件533带动脱料板532向下运动,与此同时刺针驱动件534带动刺针板535向上运动,这样脱料板532与木材的上边皮抵靠,配合刺针531向上动作,可以实现上边皮与刺针531的快速脱离。

当然,上边皮去除机构也可以选用真空吸盘结构,这样在第一夹取机构夹取上木板组时,真空吸盘可以吸住最上方的上边皮,在第一夹取机构将上木板组放置在第三输送组件40后,真空吸盘吸取上边皮,随着分离座转移至机体的废料导出工位70后,真空吸盘将上边皮放下,上边皮掉落,同样也可以实现上边皮的去除。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夹取机构包括第一夹取件51驱动件以及两个第一夹取件51,将第一夹取件51驱动件以及两个第一夹取件51均安装在分离座,且两个第一夹取件51在分离座上间隔分布,具体两个第一夹取件51可以是间隔分布在机体的宽度方向上,而上述第一夹取件51驱动件用于带动两个第一夹取件51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在这一结构基础上,进行夹取动作时,位于第二输送组件上方的分离座可以在分离座驱动件的带动下向下运动,此时,两个第一夹取件51在第一夹取件51驱动件的作用下,可以相互远离运动,如此,两个第一夹取件51之间便可以形成夹持间隔,在分离座向下运动时,切割后的木材可以伸入到两个第一夹取件51形成的夹持间隔内,然后第一夹取件51驱动件可以带动两个第一夹取件51同时相互靠近,便可以实现木材的夹取。

在夹取完成之后,通过分离座驱动件带动分离座运动至第三输送组件40的上方,然后分离座驱动件带动分离座向下运动,使得两个第一夹取件51之间的木材放下至第三输送组件40上,第一夹取件51驱动件带动两个第一夹取件51相互远离,松开木材即可。

进一步地,由于留在第二输送组件上的继续输送的半圆弧的下木板组外径由上至下减少,直接输送至清边结构处进行清边动作时不便于定位,故在分离组件50下方完成夹取动作,因而可以在二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上设置翻转组件63,翻转组件63接收第二输送组件可以继续输送半圆弧的下木板组进行翻转,可以将翻转后的木板组至最大外径位于第二输送组件的输送端面,翻转后的木材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也即跟第三输送组件40上的上木板组保持一致的状态。

具体的是,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段61以及第二输送段62,第一输送段61的输送末端与第二输送段62的起始端之间设有翻转组件63,翻转组件63用于接收第一输送段61输送的木材并将木材翻转至第二输送段62。

进行木材的输送时,锯切后的木材可以由第一输送段61进行接收,在分离动作完成之后,第一输送段61可以继续分离后的下木板组至第一输送段61的输送末端,由翻转组件63进行接收,翻转组件63接收下木板组之后进行翻转,并将翻转后的木板组翻转至第二输送段62,第二输送段62便可以继续输送。而本实施例中以分开两段的第一输送段61和第二输送段62单独进行传送,无需停机进行翻转动作,使得输送作业具有连续性,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翻转组件63包括翻转架631以及翻转架驱动件633,在翻转架631设有木材槽632,具体木材槽632具有出入口,翻转架驱动件633可以带动翻转架631在第一输送段61和第二输送段62之间转动。具体的是,在翻转架631翻转至第一输送段61后,翻转架631的出入口可以与第一输送段61的输送末端衔接,相反,在翻转架631翻转至第二输送段62后,出入口可以与第二输送段62的输送起始端衔接。

如此,进行翻转动作时,翻转架驱动件633可以带动翻转架631翻转至第一输送段61的输送末端,使得翻转架631的木材槽632的出入口对应至第一输送段61的输送末端,木材在第一输送段61的输送作用下经出入口进入到木材槽632内,也即木材可以由木材槽632接收。此后,通过翻转架驱动件633带动翻转架631进行翻转,木材槽632内的木材便可以翻转至第二输送段62,此时木材槽632的出入口与第二输送段62的起始端对应,且伸出于出入口的木材可以位于第二输送段62上,在第二输送段62的输送作用下,木材可以经出入口由木材槽632内输出,由第二输送段62输送至下个工位,此后翻转架631翻转至第一输送段61,进行下一组木材的翻转动作。

进一步地,该原木自动生产线还包括升降夹取组件,包括升降机构以及第二夹取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81以及升降架驱动件82,升降架驱动件82用于带动升降架81沿自身高度方向运动;第二夹取机构包括活动架83、第二夹取件85、第二压料件84以及第二压料件驱动件86,活动架83安装于升降架81上,并可以沿升降架81的高度方向运动;第二夹取件85安装于活动架83的底端,并用于夹取第二输送组件以及第三输送组件40上的木材;第二压料件84安装于活动架83的底端,第二压料件驱动件86用于带动第二压料件84沿活动架83的高度方向运动;第二压料件84用于压紧木材。

在进行夹取动作时,可以通过升降架驱动件82带动升降架81整体向下运动,升降架81上的活动架83以及与活动架83连接的第二夹取机构便可以同步向下运动,对应在第二输送组件以及第三输送组件40的木板,此后第二夹取机构动作,将木材夹起。而在夹取动作时,上述第二压料件84可以第二压料件驱动件86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压紧在木材上,然后第二夹取机构进行夹取动作,可以防止在夹料过程中出现木材不稳定的情况。

然后第二夹取机构可以将木材放置在清边组件90的输送线上,进行叠放,在这一过程中,升降架81可以在升降架驱动件82作用向下运动,将木材堆放至木材上,由于输送线上夹取工位的木材高度和叠放工位的木材高度会有高度差,在升降架81的第二夹取机构进行夹取动作时,第二压料件84是顶在最上方的木材上的,因而在第二夹取机构将木材叠放至木材后,木材的整体叠放工位会加高,因而第二压料件84需要上行,此时,由于是第二压料件84是通过活动架83相对升降架81滑动的,活动架83会在自身重力保持向下滑动的趋势,故木材在叠放后由于第二压料件驱动件86不动作,第二压料件84便可以受最上方的木材上顶,上行一端距离,且上行的位置为叠放后木材产生的高度差,而第二压料件驱动件86不动作,而第二压料件84始终在活动架83的自重作用下保持下行,也即第二压料件84能够根据木材的高度自适应进行位置调整,以相同的压力压紧不同高度的木板,也即在第二夹取机构松开木材后,第二压料件84以相同的压力施加于木材上,木材不会因压力的变化而出现掉料摆动的情况,夹取转移过程稳定。

进一步地,上述活动架83可通过滑动机构可滑动的连接于升降架81上,且活动架83用于在自身重力下向下滑动,具体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滑动机构包括滑块以及滑轨,滑轨连接于升降架81上,且滑轨沿升降架81的高度方向延伸;滑块连接于活动架83上,滑块与滑轨可滑动配合,如此,活动架83便可以通过滑块相对升降架81上的滑轨上下滑动,且在活动架83的重力作用下,滑块可以保持与滑轨向下滑动趋势。且在叠放木材之后,活动架83也可以在最上方木材的上顶作用下以滑块相对滑轨实现向上滑动,从而完成自适应位置调整。

当然,上述滑动机构也可以是导向套以及导向杆的方式来实现,也即在活动架83上设置导向套,对应在升降架81上设置导向杆,然后以导向套滑动套装在导向杆外,便可以实现到活动架83与升降架81的相对滑动。

更具体的是,清边组件90包括第四输送组件91以及清边锯片机构,由于在清边时,是将木板堆叠至一定的高度之后再上述清边锯片机构进行,这样可以提高清边效率。

故上述升降夹取组件的第二夹取件85可以是将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40上的木板组转移至清边组件90的第四输送组件91后,经第二压紧件压紧,使得木板组堆叠高度能够自适应进行调整,且呈稳定的状态进入到清边锯片机构进行清边动作。

进一步地,第四输送组件91的起始端设有对中组件,对中组件包括送料板93、定位摆动机构92以及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分别设于第二输送组件的两侧并形成为定位间隔;送料板93连接于两个限位板之间,送料板93的底端与第二输送组件的输送端面间隔形成推送间隔;定位摆动机构92连接于两个限位板远离送料板93的端部,并用于对定位间隔的木材居中定位。

升降夹取组件的夹取机构将木材转移至第四输送组件91后,由于第一输送组件10输送的木材是由原木切割形成,在切割之后形成上宽下窄的木板,故在木板运输到清边锯片机构处,上宽下窄的木板堆叠时容易造成木板翻倒卡料,因而可以是将木材放置在两个限位板共同形成的定位间隔内,且以送料板93在进行抵靠,可以有效防止木材在叠放之后出现倾倒的情况。

此外,在两个限位板远离送料板93的端部设置木材居中定位机构,可以对定位间隔内的木材进行定位居中,使得上宽下窄的木板在定位间隔内保持稳定的居中状态,这样由第四输送组件91木材的输送时,每一木板都是以居中位置进入到清边组件90内,这样减少清边机的卡料几率。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第四输送组件91上设置推料板,这样第四输送组件91动作时,推料板可以沿第四输送组件91推动最下方的木板,使得最下方的木板能够经送料板93与第四输送组件91之间的输送端面形成的推料间隔进入到清边组件90进行清边动作,当然,上述送料板93与第四输送组件91的输送端面形成的推料间隔高度设置为允许一块板进入的高度,这样每一次第二输送组件的推料板推送时,都是推动一块板进入到清边组件90内。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组件10的起始端设有压料组件20,压料组件20包括第三压料件以及第三压料件驱动件,第三压料件设于输送端面的上方,第三压料件可靠近或者远离输送端面运动,第三压料件用于在靠近输送端面后施压至木材,以使抓持件11伸入木材内;第三压料件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三压料件运动;

第三压料件包括摆臂21以及压料轮22,摆臂21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机体上,摆臂21的另一端设有压料轮22;第三压料件驱动件用于带动摆臂21转动,以使压料轮22靠近或者远离输送端面;压料轮22用于在靠近输送端面后施压至木料。

木材由第一输送组件10的输送端面接收后可以沿输送方向输送至第三压料件的下方,木材输送至第三压料件的下方之后,可以通过第三压料件驱动件带动第三压料件向下靠近输送端面运动,第三压料件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可以施压在木材上,由于输送端面上设置若干抓持件11,在位于输送端面上的木材受力之后,输送端面上的抓持件11可以伸入到木材后,使得木材能够与输送端面保持相对固定,防止第一输送组件10在输送木材过程中与输送端面出现打滑,可以有效防止木材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偏移、滚动等情况,因而木材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进入到锯切组件30进行锯切,完成木材上料,这样后期加工过程稳定,因而可以提高加工精度。

当然,在前一木材被第三压料件压紧与抓持件11相对固定后,第一输送组件10可以继续输送木材至下一个工位,此时,第三压料件驱动件可以带动第三压料件向上运动,远离输送端面,而在后的木材则可继续输送至第三压料件的下方,上述第三压料件驱动件可以再次带动第三压料件向下运动,重复上述压料动作,这样可以使每一由第一输送组件10输送的木材均能与输送端面上的抓持件11相互嵌合,保持稳定的输送状态进行木材的输送以及加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压料件包括摆臂21以及压料轮22,将摆臂21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机体上,上述摆臂21的另一端设有压料轮22,如此,可以通过第三压料件驱动件带动摆臂21转动,在摆臂21摆动过程中摆臂21上连接的压料轮22可以靠近或者远离第一输送组件10的输送端面,在压料轮22靠近输送端面后可以施压至木料。

如此,在进行压料动作时,可以通过第三压料件驱动件带动摆臂21向下转动,摆臂21向下转动时,摆臂21上的压料轮22可以靠近第一输送组件10的输送端面,在压料轮22靠近输送端面过程中,压料轮22可以压紧输送端面上的木材,而压料轮22是以圆弧面与木材的端面接触,而非直线面接触,这样压紧过程中,木材受力更大,更容易将木材压入至输送端面的抓持件11上。

与此同时,摆臂21摆动方向可以是输送方向一致,可以是在输送方向的后方朝前摆动,与木材的行进方向相反,即在压轮朝上至下摆动时可以在木材行进方向提供一阻力,同时又可以在上方施加向下的压力,这样木材与抓持件11的嵌合更加容易,嵌合力度更大。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机体上设有居中定位组件,具体居中定位组件设于输送端面的起始端,将居中定位组件以及压料组件20在输送方向上依次分布。

在木材由原木仓输出之后,由第一输送组件10进行接收输送,在进入第一输送组件10的输送端面后,可能是直接在第一输送组件10的输送端面的边沿或者是以偏斜的状态输送,若是在输送端面的边沿或者偏斜状态进行输送,则在到达压料件之后,压料也是在边沿位置对木材与抓持件11的压紧动作。

故在到达压料组件20之前,需要先对木材进行居中定位,该居中定位机构可以引导输送端面边沿到达输送端面的中部,木材在输送端面的起始端时可以是以居中对位机构进行木材的居中,以及引导偏斜的木材摆正,这样居中摆正后的木材再由输送端面继续输送至压料组件20的压料件下方,进行压紧。

如此,在压料件在压紧之后,木材可以在摆正状态下位于输送端面的中部,然后压料件向下压紧,与输送端面上的抓持件11相互嵌合,这样由第一输送组件10输送的木材可以在居中摆正状态下到达后续工位进行加工,提高后期各个工序的加工精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居中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定位轮121机构,将两个定位轮121机构分别设置于输送端面的起始端两侧。具体的是,定位轮121机构包括定位板122以及定位轮121,将定位板122安装于机体上,定位轮121可转动的安装于定位板122上。

在这一结构基础上,进行木材的居中定位时,由第一输送组件10接收的木材可以到达两个定位板122之间,木材可以由两侧的定位轮121引导进入,且在两侧的定位轮121作用下进行摆正居中,从而实现居中定位。

此外,以定位轮121进度居中定位,定位轮121可以与木材的表面滚动配合,也可以引导木材的顺畅输送,在定位过程的同时也可输送,减少卡死的情况。

进一步地,上述居中对位机构还包括定位驱动件123,定位驱动件123可以带动两个定位板12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如此,两个定位板122之间的间隔可以由定位驱动件123进行调整,而木材是由两个定位板122上的定位轮121形成的定位间隔输送定位的,而输送的木材的外径有大有小,故通过设置定位驱动件123,在木材的外径较大时,可以通过定位驱动件123带动两个定位板122相互远离,这样两个定位板122的定位轮121形成的定位间隔相对较大,适用于外径较大的木材定位居中。而在木材的外径较小时,则可以通过定位驱动件123带动两个定位板122相互靠近,这样两个定位板122的定位轮121形成的定位间隔相对较小,适用于外径较小的木材定位居中。

也即,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定位驱动件123带动两个定位板122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对两侧的定位轮121之间的定位间隔大小调整,适用于不同外径的木材居中定位输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送组件10包括输送链条、链轮以及链轮驱动件,将输送链条绕设于链轮,具体的是,在机体的两侧设置链轮,输送链条的两端可以绕设在两端的链轮外,这样输送链条在两个链轮之间的水平传动段可以形成为输送端面,在进行输送时,可以通过电机带动链轮转动,链轮转动可以带动输送链条进行传动,木材可以由输送链条形成的输送端面上进行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在输送链条上设有若干尖齿,若干尖齿可以在输送链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这样在木材放置于输送链条之后,尖齿可以位于木材的下方,在木材输送至压料件下方时,压料件向下运动施压于木材上,木材便可以压紧尖齿,尖齿便可以嵌合至木材内部,使得木材能够相对输送链条固定,在这一结构基础上,尖齿形成为上述的抓持件11。

当然,上述输送组件可以选用为输送皮带,输送皮带上可以设置刀片结构,刀片也可以在压料件的作用下插入木材内,或者是同时设置顶针结构扎入木材内,均可以形成上述抓持件11结构。

当然,上述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40以及第四输送组件91均可以选用为输送皮带或者输送链条等输送结构来实现。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组件10的输送末端还设有夹持机构,具体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架、夹持件以及夹持架驱动件133,将夹持架安装于机体上,且夹持架可以沿输送方向相对机体滑动;夹持架驱动件133用于带动夹持架沿输送方向运动;夹持架的两侧均设有夹持件,两个夹持件间隔形成夹持间隔;夹持间隔用于接收锯切组件30输出的木材,夹持间隔用于接收锯切组件30输出的木材。

夹持架可以在夹持架驱动件133的作用下运动至锯切组件30的出料位置,木材可以经输送机构输送至锯切组件30,在锯切组件30对木材进行锯片动作之后,输送机构在锯片之后的木材输出,此时,夹持架位于锯切组件30出料位置,因而木材锯切之后可以直接进入由两个夹持件形成的夹持间隔内,而两侧的夹持件可以在锯切后木材的两侧进行夹紧,同时由于夹持架可以在夹持锯切后的木材之后沿输送方向相对机体滑动,也即锯切后的木材可以由两侧的夹持件保持夹紧的状态输出。

由于木材在锯片之后形成木片结构,因为若是仅依靠输送机构的输送力,木片输送过程中有锯片摩擦,因输送接触面积小摩擦力不足,因而木片容易出现飞料或者退料的情况,故本申请中以木材在锯片完成之后直接进入到两个夹持件形成的夹持间隔内,以夹紧状态配合输送机构的输送力进行输出,防止木材在锯片动作完成之后输出导致的退料、飞料等情况。

更具体的是,上述夹持件包括夹持座131以及多个夹持爪132,将夹持座131安装于夹持架上,而多个夹持爪132在夹持座13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分布。由于木材在锯切时,是由上至下锯切形成多个堆叠的木片结构,若是直接采用整块的夹持座131结构进行夹持动作,则可由上至下对接的木片结构容易因为夹持座131夹持作用力不对应每个木片,而出现移位的情况。故可以在同一夹持座131上设置由上至下的多个夹持爪132,各个夹持爪132由上至下一一对应每个木片夹紧,夹持爪132的数量可以根据厚度设置,刚好一层夹持爪132夹聚层木板,所以适应了不同直径及形状的木头,也能每一层死死抱紧,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木材锯切之后输出导致的飞料情况。

更具体的是,在夹持座131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夹持爪132交错分布,也即高度方向相邻两个夹持爪132可以在输送方向上有一定的错位,这样同一夹持件由上至下在输送方向上具有错开的夹持爪132,能够在木片的不同位置进行夹持,这样夹持面更大,抱紧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组件10的输送末端还设有边皮导出组件,边皮导出组件包括引导板141以及导出板142,引导板141安装于机体上且沿输送方向延伸;引导板141设于输送端面上方并与输送端面之间间隔形成导出间隔;导出板142设于输送组件的末端并位于引导板141下方,导出板142用于接收导出间隔导出的木材边皮并向下导出。

原木在由第一输送组件10输送至锯切组件30进行锯切之后,由于锯切组件30的多个锯片是由上至下将原木切割形成多个木片,位于最下方的木片上具有原木边皮,这样锯切之后木材底部的边皮可以沿输送端面继续行进,在输送至引导板141位置时,木材底部的边皮可以进入引导板141与输送端面之间形成的导出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引导板141与输送端面之间形成的导出间隔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允许下边皮过的厚度,也即引导板141会引导最底端的木片传送至下个工位,而下边皮经引导板141下方与输送端面之间的导出间隔传送至导出板142,经导出板142导出向下,这样,可以在边皮导出组件的引导板141实现分离,而导出板142导出边皮实现废料的导出,无需后期进行人工分离边皮废料。同时输送端面持续输送,位于输送方向在前的木材可以推动输送方向在后的木材,也可以将木材推动至引导板141位置进行边皮废料与木片的导出以及输出。

具体的是,上述导出板142在输送方向上可以由上至下逐渐倾斜,由于导出板142衔接在导出间隔,这样导出间隔导出的边皮废料可以在到达导出板142后,经导出板142的倾方向向下导出。

在其他情况下,上述导出板142也可以选用弯曲的圆弧板,这样圆弧板形成的圆弧面也可以在接收边皮之后提供一向下的引导力,引导边皮向下导出。此外,上述导出板142的倾斜方向可以是输送方向上由上至下逐渐朝后倾斜,也即顺着木材由前至后输送过程中将边皮逐渐导出。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无拉手原木柜门及其原木柜
  • 一种原木钻孔支撑机构及原木钻孔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6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