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模框自动刷油系统及自动刷油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0:39


模框自动刷油系统及自动刷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框自动刷油系统及自动刷油方法。适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成为一种最为兴盛的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主要有重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抗震能力强、加工性能好、耐高温、隔音性能好、适应性强、环保等诸多优点,成为建筑材料中的新宠。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造流程为:1、原料细磨;2、计量配料;3、搅拌浇注;4、发气膨胀;5、静停切割;6、蒸压养护;7、出釜;8、成品加工;9、包装。其中在搅拌浇注时,需要把配料经过搅拌后均匀置入模框中,在浇注之前需要在模框内壁上均匀涂抹脱模油,以利于加气混凝土砌块脱模。

现有的工艺流程中,脱模油主要是靠人工涂抹,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造成因脱模油涂抹不均匀而无法脱模、砌块损坏的状况,而且脱模油损耗很大,造成了浪费。

专利号为201310181498、1的中国专利“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脱模油自动喷涂装置及其方法”提供了一种喷涂脱模油的装置和方法,然而喷涂方式的脱模油利用率相对不高且易使工作环境中充斥雾状脱模油,将对吸入的工作人员造成身体危害,影响人员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且环保的模框自动刷油系统及自动刷油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框自动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横跨模框输送线路的机架,以及能带动机架沿模框输送线路来回移动的行走机构;

所述机架中部可上下移动的安装有竖直布置的升降臂,升降臂与机架之间设有驱动升降臂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升降臂下端安装有用于为模框内壁刷脱模油的刷油机头;

所述刷油机头具有与模框底面对应的底面刷油件,以及分别与模框左右内侧壁对应的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左、右侧壁刷油件上接有能使左、右侧壁刷油件压紧相应内侧壁的水平伸缩机构;

所述底面刷油件、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上均设有出油孔,并接有与出油孔对应的供油装置;该底面刷油件、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的外侧面上包有刷油布。

所述底面刷油件接于所述升降臂下端,底面刷油件水平且平行模框宽度方向布置,该底面刷油件长度略短于模框底面宽度。

所述底面刷油件上接有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经所述水平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左侧壁刷油件,左侧壁刷油件竖直布置,下端面对应所述底面刷油件下端面;所述右支架经所述水平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右侧壁刷油件,右侧壁刷油件竖直布置,下端面对应底面刷油件下端面。

所述水平伸缩机构具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导向杆,水平导向杆一端连接相应的左侧壁刷油件或右侧壁刷油件,水平导向杆另一端插装于导向套内,该导向套固定于相应的左支架或右支架上;

两水平导向杆之间经连杆相连,连杆与相应的左支架或右支架之间设有与水平导向杆平行的、由电机驱动的丝杆。

所述底面刷油件上的出油孔位于底面刷油件的前后侧面上,均为水平的、布置成虚线状的出油缝。

所述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上出油孔位于相应刷油件的上部和中部位置,均为水平的、布置成虚线状的出油缝。

所述供油装置具有脱模油油箱和分配油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底面刷油件、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背面并于底面刷油件、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上的出油孔连通的出油油箱;

所述脱模油油箱经油泵和供油管连通所述分配油箱,分配油箱经供油管连通各个出油油箱,其中分配油箱内设有能与油泵配合使分配油箱内保持一定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分配油箱内装有能使分配油箱内的脱模油保持一定温度的加热组件。

所述脱模油油箱作为所述机架。

一种所述模框自动刷油系统的自动刷油方法,用于为模框的底面、左、右内侧面和前、后端内侧面涂刷脱模油,其特征在于:

S01、行走机构带动机架、升降臂及刷油机头移动至模框范围内靠近模框前端内侧面位置;

S02、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下降,直至底面刷油件与模框底面接触并受到一定压力后停止;

S03、水平伸缩机构带动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分别向左右两侧伸出,左、右侧壁刷油件直至与相应的左、右内侧面接触并受到一定压力后停止;

S04、行走机构带动机架、升降臂及刷油机头移动至底面刷油件前侧面与模框前端内侧面接触;

S05、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上升,通过底面刷油件前侧面上的刷油布完成模框前端内侧面的刷油作业;

S06、重复步骤S01~S04;

S07、行走机构带动机架、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从模框前端内侧面位置移动至模框后端内侧面位置,且底面刷油件后侧面与模框后端内侧面接触,通过底面刷油件底面的刷油布完成对模框底面的刷油作业,通过左、右侧壁刷油件外侧面的刷油布完成对模框左、右内侧面的刷油作业;

S08、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上升,通过底面刷油件后侧面上的刷油布完成模框后端内侧面的刷油作业;

上述步骤为先刷模框前端内侧面,后刷模框后端内侧面的方式,根据模框沿模框输送线路输送到刷油工位并停止时刷油机头的位置确定先刷模框前端内侧面还是先刷模框后端内侧面,两者步骤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行走机构、升降臂和升降驱动机构组成的升降机构及刷油机头配合实现自动为模框的底面、左、右内侧面和前、后端内侧面涂刷脱模油,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力成本。

本发明中通过刷油布涂刷脱模油,确保模框内各个区域均能均匀的涂刷有脱模油,高效且环保,节省脱模油用量,降低成本。

本发明通过供油装置经出油孔为刷油布供油,使刷油布上均匀的浸润有脱模油,并在本发明在分配油箱内装有加热组件,确保分配油箱内油液的流动性。

本发明中刷油机头由安装于升降臂上的底面刷油件和可左右伸缩的左、右侧壁刷油件,可确保刷油件与模框内侧壁紧密接触,保证刷油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刷油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实施例中底面刷油件的示意图。

图5、图6为实施例中左侧壁刷油件的示意图。

图7、图8为实施例中右侧壁刷油件的示意图。

1、模框;2、脱模油油箱;3、行走电机;4、行走驱动齿轮;5、行走齿条;6、行走轨道;7、分配油箱;8、安装架;9、升降臂;10、底面刷油件;10-1、出油孔Ⅰ;10-2、出油油箱Ⅰ;11、左侧壁刷油件;11-1、出油孔Ⅱ;11-2、出油油箱Ⅱ;12、右侧壁刷油件;12-1、出油孔Ⅲ;12-2、出油油箱Ⅲ;13、左支架;14、右支架;15、水平导向杆;16、连杆;17、丝杆;18、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一种模框自动刷油系统,具有横跨模框输送线路、作为机架的脱模油油箱,以及能带动机架沿模框输送线路来回移动的行走机构。

本例中行走机构具有对称布置于模框输送线路两侧且相互平行的两条行走轨道,行走轨道水平且经安装架安装固定于底面上。机架可沿行走轨道来回移动的架于模框输送线路两侧的行走轨道上,机架与行走轨道之间设有驱动机架移动的行走驱动机构。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行走电机和行走齿条,其中行走电机固定于机架左右两端,行走齿条与行走轨道平行并固定于安装架顶部,行走电机输出端经行走齿条与相应的行走齿条啮合。

本实施例中在机架中部可上下移动的安装有竖直布置的升降臂,升降臂与机架之间设有可带动升降臂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升降臂下端安装有用于为模框底面、左、右内侧面和前、后端内侧面涂刷脱模油的刷油机头。

本例中刷油机头具有与模框底面对应的底面刷油件,以及分别与模框左右内侧壁对应的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

本实施例中底面刷油件接于升降臂下端,该底面刷油件水平且平行模框宽度方向布置。底面刷油件长度略短于模框底面宽度,位于模框内时,底面刷油件左右两端与模框左、右内侧壁之间留有相应左侧壁刷油件或右侧壁刷油件的安装及伸缩空间。

本例中底面刷油件的前、后侧面上均开设有出油孔Ⅰ,出油孔Ⅰ为一条水平的、布置成虚线状的出油缝。底面刷油件背面对应出油孔Ⅰ设有出油油箱Ⅰ,出油油箱Ⅰ与出油孔Ⅰ连通。

本实施例中在底面刷油件上接有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经水平伸缩机构连接左侧壁刷油件,左侧壁刷油件竖直布置,该左侧壁刷油件下端面与底面刷油件下端面齐平;右支架经所述水平伸缩机构连接右侧壁刷油件,右侧壁刷油件竖直布置,该右侧壁刷油件下端面对应底面刷油件下端面。

本例中水平伸缩机构具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导向杆和一根与水平导向杆平行的丝杆,两根水平导向杆上下分布,水平导向杆一端连接相应的左侧壁刷油件或右侧壁刷油件,水平导向杆另一端插装于导向套内,该导向套固定于相应的左支架或右支架上;两水平导向杆之间经连杆相连,连杆与相应的左支架或右支架之间设有丝杆,丝杆一端连接驱动该丝杆转动的电机,电机固定于相应的左支架或右支架上,丝杆的丝套经连接件连接连杆。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丝杆上的丝套沿丝杆移动,从而经连接件、连杆和水平导向杆带动相应的左侧壁刷油件或右侧壁刷油件做左右伸缩移动,且通过该电机壳感受左侧壁刷油件或右侧壁刷油件受到的压力。

本例中在左侧壁刷油件的上部和中部位置设有出油孔Ⅱ,该出油孔Ⅱ为水平的、布置成虚线状的出油缝。左侧壁刷油件背面对应出油孔Ⅱ设有出油油箱Ⅱ,出油油箱Ⅱ与出油孔Ⅱ连通。

本实施例中在右侧壁刷油件的上部和中部位置设有出油孔Ⅲ,该出油孔Ⅲ为水平的、布置成虚线状的出油缝。右侧壁刷油件背面对应出油孔Ⅲ设有出油油箱Ⅲ,出油油箱Ⅲ与出油孔Ⅲ连通。

本实施例中设有为出油孔Ⅰ、Ⅱ、Ⅲ供油的供油装置,供油装置具有脱模油油箱和分配油箱,脱模油油箱经油泵和供油管连通分配油箱,分配油箱经供油管连通各个出油油箱Ⅰ、Ⅱ、Ⅲ。

本例中分配油箱安装于升降臂上,分配油箱内设有能与油泵配合使分配油箱内保持一定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能使分配油箱内的脱模油保持一定温度的加热组件。

本实施例中在底面刷油件、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的外侧面上均包有刷油布,从出油孔Ⅰ、Ⅱ、Ⅲ溢出的脱模油油液在重力重用下沿着刷油件外侧面浸润包于刷油件外侧面上的刷油布。本例中底面刷油件、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上的刷油布为一整块,避免出现间隙,确保模框内各个角落都能被刷到脱模油。

本实施例中模框自动刷油系统为模框的底面、左、右内侧面和前、后端内侧面涂刷脱模油自动刷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模框沿模框输送线路输送到刷油工位,并停在刷油工位,此时刷油机头位于模框前端位置时,自动刷油方法如下:

S01、行走机构带动机架、升降臂及刷油机头移动至模框范围内靠近模框前端内侧面位置,与前端内侧面保持一定距离;

S02、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下降,直至底面刷油件与模框底面接触并受到一定压力后停止;

S03、水平伸缩机构带动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分别向左右两侧伸出,左、右侧壁刷油件直至与相应的左、右内侧面接触并受到一定压力后停止;

S04、行走机构带动机架、升降臂及刷油机头移动至底面刷油件前侧面与模框前端内侧面接触;

S05、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上升,通过底面刷油件前侧面上的刷油布完成模框前端内侧面的刷油作业;

S06、重复步骤S01~S04;

S07、行走机构带动机架、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从模框前端内侧面位置移动至模框后端内侧面位置,且底面刷油件后侧面与模框后端内侧面接触;

移动过程中通过底面刷油件底面的刷油布完成对模框底面的刷油作业,通过左、右侧壁刷油件外侧面的刷油布完成对模框左、右内侧面的刷油作业;

S08、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上升,通过底面刷油件后侧面上的刷油布完成模框后端内侧面的刷油作业,完成对该模框的刷油作业。

当模框沿模框输送线路输送到刷油工位,并停在刷油工位,此时刷油机头位于模框后端位置时,自动刷油方法如下:

S01、行走机构带动机架、升降臂及刷油机头移动至模框范围内靠近模框后端内侧面位置,与后端内侧面保持一定距离;

S02、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下降,直至底面刷油件与模框底面接触并受到一定压力后停止;

S03、水平伸缩机构带动左侧壁刷油件和右侧壁刷油件分别向左右两侧伸出,左、右侧壁刷油件直至与相应的左、右内侧面接触并受到一定压力后停止;

S04、行走机构带动机架、升降臂及刷油机头移动至底面刷油件后侧面与模框后端内侧面接触;

S05、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上升,通过底面刷油件后侧面上的刷油布完成模框后端内侧面的刷油作业;

S06、重复步骤S01~S04;

S07、行走机构带动机架、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从模框后端内侧面位置移动至模框前端内侧面位置,且底面刷油件前侧面与模框后端前侧面接触;

移动过程中通过底面刷油件底面的刷油布完成对模框底面的刷油作业,通过左、右侧壁刷油件外侧面的刷油布完成对模框左、右内侧面的刷油作业;

S08、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臂及刷油机头上升,通过底面刷油件前侧面上的刷油布完成模框前端内侧面的刷油作业,完成对该模框的刷油作业。

本实施例中对前、后端内侧面的刷油作业顺序均为由下而上,避免由上而下作业时,脱模油从模框边缘溢出。

技术分类

0612011219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