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偿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

背景技术

无功补偿控制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核心部件,用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是电力供电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无功补偿控制器通常需要安装在柜体的内部进行使用,对电网质量有很大影响。

中国专利号CN201510328480.9公开了一种智能节电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插头、开关、智能补偿控制模块、至少一个单相插座和至少一个三相插座,所述接线插头的火线L输出端与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补偿控制模块、单相插座和三相插座并联连接后的一端与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补偿控制模块、单相插座和三相插座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线插头的零线N输出端连接。

中国专利号201610855001.3提供了一种串联补偿装置的控制器,属于电容器补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控制器存在的功能较为单一,对于串联补偿装置的控制效率低、保护不全面,导致串联补偿装置的可靠性低、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联补偿装置的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检测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和通讯装置,主控制器与检测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和通讯装置相连,主控制器设置于串联补偿装置的外部,主控制器根据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控制串联补偿装置内部的开关控制电路和通讯装置的运行,通讯装置与控制中心通过通讯连接。

无功补偿控制器通常采用螺栓安装在柜体上,当在拆卸时需要对螺栓进行拆卸,使得安装和拆卸时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进行辅助,导致无功补偿控制器的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包括补偿控制器本体,所述补偿控制器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补偿控制器本体包括外壳和主控板,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锁止板,所述锁止板与连接槽相适配,所述锁止板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连接板,所述外壳的内壁焊接有导柱,所述连接板活动套接在导柱的外部,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壳,所述旋转壳的内壁固定有内齿环,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一端延伸至旋转壳的内部焊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内齿环啮合,所述旋转壳与锁止板之间通过轴铰接有拉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的外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导柱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挡块,所述弹簧位于挡块和连接板之间,所述外框的外壁设置有与锁止板相适配的斜槽。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之间一体成型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微型泵,所述隔板与外壳的一侧内壁之间自然形成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一侧内壁内嵌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微型泵的进口与冷却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固定有空心板,所述空心板靠近主控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孔,所述微型泵的出口与空心板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支撑柱,所述主控板与支撑柱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隔板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导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包括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通讯模块、蜂鸣器和通讯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模块、蜂鸣器和通讯模块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呈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泵和半导体制冷片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呈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与散热翅片相适配的散热风扇,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翅片之间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采用导热硅脂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外壳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活动插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的外壁一体成型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安装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锁止板有外框内部的连接槽进行卡接,并可以通过对旋钮的转动使得锁止板与连接槽分离,使得补偿控制器本体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更加的方便。

(2)本发明通过温度传感器对主控板上周围的温度进行监测,使得温度过高时能够通过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降温,因此实现了补偿控制器本体具有智能降温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微型泵将冷却腔内部的冷空气输送到空心板的内部进行均匀流出,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能够从出水管进行排出,因此实现了补偿控制器本体具有除湿的效果。

(4)本发明通过蜂鸣器能够对温度过高时发出警报,并通过通讯模块发送给工作人员的手机终端,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对应急情况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实施例提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实施例提供的内齿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实施例提供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流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补偿控制器本体、2外框、3主控板、4支撑柱、5斜槽、6连接槽、7锁止板、8旋钮、9旋转壳、10连接板、11导柱、12挡块、13弹簧、14空心板、15出气孔、16隔板、17冷却腔、18半导体制冷片、19散热翅片、20导热层、21出水管、22散热风扇、23微型泵、24通孔、25控制模块、26温度传感器、27通讯模块、28蜂鸣器、29限位条、30限位槽、31拉板、32安装板、33安装孔、34固定架、35内齿环、36主动齿轮、37外壳、38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包括补偿控制器本体1,补偿控制器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外框2,外框2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槽6,补偿控制器本体1包括外壳37和主控板3,外壳37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锁止板7,锁止板7与连接槽6相适配,锁止板7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连接板10,外壳37的内壁焊接有导柱11,连接板10活动套接在导柱11的外部,外壳37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架34,固定架34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壳9,旋转壳9的内壁固定有内齿环35,外壳37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旋钮8,旋钮8的一端延伸至旋转壳9的内部焊接有主动齿轮36,主动齿轮36与内齿环35啮合,旋转壳9与锁止板7之间通过轴铰接有拉板3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包括补偿控制器本体1,补偿控制器本体1为现有技术的电网用的无功补偿控制器,补偿控制器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外框2,外框2安装在柜体上进行使用,外框2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槽6,补偿控制器本体1包括外壳37和主控板3,主控板3为电路板,外壳37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锁止板7,锁止板7的一端为楔形,锁止板7与连接槽6相适配,连接槽6也具有两个,使得锁止板7插接在连接槽6的内部时,实现外壳37与外框2的固定,锁止板7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连接板10,外壳37的内壁焊接有导柱11,连接板10活动套接在导柱11的外部,使得连接板10在导柱11的外部进行滑动时,实现对锁止板7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外壳37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架34,固定架34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壳9,旋转壳9为圆形,旋转壳9能够进行转动,旋转壳9的内壁固定有内齿环35,内齿环35的内壁具有齿,外壳37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旋钮8,旋钮8的一端延伸至旋转壳9的内部焊接有主动齿轮36,主动齿轮36与内齿环35啮合,当旋钮8转动时能够带动主动齿轮36进行转动,使得主动齿轮36带动内齿环35和旋转壳9进行转动,旋转壳9与锁止板7之间通过轴铰接有拉板31,当旋转壳9转动时带动拉板31进行运动,实现拉板31带动锁止板7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的多功能补偿控制器,本发明通过弹簧13的弹力使得锁止板7有外框2内部的连接槽6进行卡接,并可以通过对旋钮8的转动使得锁止板7与连接槽6分离,使得补偿控制器本体1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更加的方便。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柱11的外部套接有弹簧13,导柱1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挡块12,利用弹簧13对连接板10提供弹力,使得锁止板7能够保持与连接槽6的插接状态,弹簧13位于挡块12和连接板10之间,利用挡块12防止弹簧13与导柱11发生脱离,外框2的外壁设置有与锁止板7相适配的斜槽5,利用斜槽5对锁止板7插接在连接槽6内部时提供导向的作用,实现外壳37与外框2的固定更加的顺利,外框2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30,外壳37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限位条29,限位条29活动插接在限位槽30的内部,利用限位条29活动插接在限位槽30的内部,使得补偿控制器本体1与外框2安装时能够准确的进行对位,外框2的外壁一体成型有安装板32,安装板3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安装孔33,通过安装孔33方便将外框2与柜体进行安装,当需要将补偿控制器本体1与外框2安装时,将外框2安装在机柜柜门上,使得螺栓穿过安装孔33与柜门进行螺纹连接, 然后将补偿控制器本体1插接在外框2的内部,使得限位条29与限位槽30进行插接,并使得锁止板7通过弹簧13的弹力与外框2内部的连接槽6进行配合,即可方便的将补偿控制器本体1与外框2进行固定,当需要对补偿控制器本体1进行拆卸时,对旋钮8进行转动,使得旋钮8带动主动齿轮36进行转动,使得主动齿轮36带动内齿环35和旋转壳9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旋转壳9带动拉板31进行运动,使得拉板31对锁止板7进行拉动,进而使得连接板10对弹簧13进行压缩,使得锁止板7与外框2的连接槽6进行分离,即可将外壳37从外框2的内部进行取出。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外壳37的两侧内壁之间一体成型有隔板16,隔板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微型泵23,隔板16与外壳37的一侧内壁之间自然形成有冷却腔17,冷却腔17的一侧内壁内嵌有半导体制冷片18,半导体制冷片18的冷侧位于冷却腔17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18的热侧位于外壳37的外部,微型泵23的进口与冷却腔17相连通,使得微型泵23能够将冷却腔17内部的空气输送到隔板16远离半导体制冷片18的一侧,外壳37的一侧内壁固定有空心板14,空心板14的内部中空,空心板14靠近主控板3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孔15,出气孔15便于空气流出,微型泵23的出口与空心板14通过管道连接,外壳37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支撑柱4,主控板3与支撑柱4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柱4对主控板3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微型泵23将冷却腔17内部的冷空气输送到空心板14的内部进行均匀流出,使得半导体制冷片18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能够从出水管21进行排出,因此实现了补偿控制器本体1具有除湿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隔板16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通孔24,通孔24的设置使得主控板3处的空气能够从通孔24处进入冷却腔17进行冷却,隔板16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导流板38,利用导流板38使得主控板3处的空气进入冷却腔17后能够通过气流循环与半导体制冷片18充分接触。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主控板3包括控制模块25、温度传感器26、通讯模块27、蜂鸣器28和通讯模块27,温度传感器26、通讯模块27、蜂鸣器28和通讯模块27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25呈电性连接,微型泵23和半导体制冷片18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25呈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26对主控板3上周围的温度进行监测,使得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26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25,通过控制模块25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8进行工作,使得冷却腔17内部的空气降温,当温度持续升高时,控制模块25控制蜂鸣器28发出警报,并通过通讯模块27发送给工作人员的手机终端,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对应急情况进行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片18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翅片19,外壳3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与散热翅片19相适配的散热风扇22,利用散热风扇22工作时能够对散热翅片19进行吹风,进而使得散热翅片19进行高效的散热,外壳37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出水管21,利用出水管21使得半导体制冷片18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排出外壳37。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片18和散热翅片19之间设置有导热层20,导热层20采用导热硅脂材质制成,利用导热硅脂材质制成使得半导体制冷片18上的热量能够快速的传递到散热翅片19上。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补充控制器本体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外框2安装在机柜柜门上,使得螺栓穿过安装孔33与柜门进行螺纹连接, 然后将补偿控制器本体1插接在外框2的内部,使得限位条29与限位槽30进行插接,并使得锁止板7通过弹簧13的弹力与外框2内部的连接槽6进行配合,即可方便的将补偿控制器本体1与外框2进行固定;通过温度传感器26对外壳37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当检测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26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25,使得控制模块25控制微型泵23和半导体制冷片18进行工作,使得半导体制冷片18对冷却腔17内部的温度进行降温,微型泵23工作时将冷却腔17内部的冷空气输送到空心板14的内部,使得冷空气从空心板14的出气孔15对主控板3进行吹出,使得主控板3得到降温,主控板3周围的空气通过通孔24进入冷却腔17的内部,使得空气进行冷却,进而使得主控板3周围的温度能够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在半导体制冷片18制冷时,半导体制冷片18的发热一侧的热量通过导热层20传递给散热翅片19,使得散热风扇22工作时能够对散热翅片19进行吹风,进而使得散热翅片19进行高效的散热;当需要对补偿控制器本体1进行拆卸时,对旋钮8进行转动,使得旋钮8带动主动齿轮36进行转动,使得主动齿轮36带动内齿环35和旋转壳9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旋转壳9带动拉板31进行运动,使得拉板31对锁止板7进行拉动,进而使得连接板10对弹簧13进行压缩,使得锁止板7与外框2的连接槽6进行分离,即可将外壳37从外框2的内部进行取出。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分类

06120115638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