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露地草莓匍匐茎高效繁育种苗的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0:4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草莓生产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露地草莓匍匐茎高效繁育种苗的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匍匐茎繁殖是草莓生产上普遍采用的繁苗方法,该方法具有繁殖系数高、繁殖方式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利用该方法每株母体可萌发25~30条匍匐茎,每个匍匐茎可发生3~5个子株,每亩全年可繁殖3万株左右的优质匍匐茎苗。生产上,莓农通常将苗床做成1.5m宽,墒高0.2~0.3m的畦,每畦中间按株距1m左右种植母株1行,匍匐茎向母株四周萌发,直至串满畦面。这种传统育苗方式,匍匐茎中不同级别和节位的苗交织混杂,相互间竞争养分和空间,导致种苗株高过高、假茎过细、根系过少,苗的素质参差不齐,加之莓农管理粗放,严重影响移栽后的成活率和大田生产中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中国常用的菜畦主要的有平畦、高畦和垄三种形式,在草莓生产过程中基本也采用这样的方式设置,此外草莓奇数节、偶数节繁殖的方式虽然是常规的方法,但是其分节的方式是建立在畦上操作设置,现有技术中没有在墒内分节操作的方法,此外对于生长出来的匍匐茎,现有技术中没有种苗区设置的分类方式,更没有第某节与相邻墒面第某节相互关联的现有技术记述和研究。关于垄上种植,现有技术仅在垄的顶部种植草莓种苗,经生长后草莓的植株会沿垄两侧进行生长,如此的生产方式不能很好得将分节进行分类,还是混杂管理模式,十分不利于后期果实的增多。

综上现有技术和情况,申请人研发一种露地草莓匍匐茎立体式、分类式、高效化的种苗繁育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露地草莓匍匐茎高效繁育种苗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立体式、分类式、高效化的繁育种苗,通过该方法培育的种苗素质参数高,植株抗性强,草莓产量和品质好。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露地草莓匍匐茎高效繁育种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立体式繁育种苗,具体为,在田间以50~60cm的垄宽,25~30cm的垄沟划定种植区域,按照20~30cm垄高和25~30cm垄面起垄;

将草莓母株以20cm的株距密植在垄中央,匍匐茎向垂直于垄面的两个方向萌发;当匍匐茎沿着垄面向沟底生长,长度达10~15cm时发生第一节位,在节位处将发生二级匍匐茎,及时去除;

当匍匐茎生长至沟底时,即长40~50cm时,产生第二节位,第二节位将生长第一株子苗,即第一种苗区;

当匍匐茎向相邻垄面爬行,当匍匐茎长至55~65cm时产生第三节位,第三节位管理同第一节位;

当匍匐茎长至90~105cm时产生第四节位,将第四节位匍匐茎安放在相邻垄面上生长,即第二种苗区;

让匍匐茎向相邻垄面的沟底爬行,当匍匐茎长105~120cm时产生第五节位,第五节位管理同第一节位;

当匍匐茎长130~160cm时产生第六节位,将第六节位匍匐茎安排在相邻垄面的沟底区域生长,即第三种苗区;

以后生长出的匍匐茎做截断处理。如此可减少植株养分的无为消耗,提高0.5%~1.0%优质苗率。

进一步为,本发明在第三种苗区,与第三种苗区相邻的墒面为另一组母株的第三种苗区,即皆为沟底区域。如此操作最终形成了不同类苗进行了科学分区,避免了混杂的情况,对于同类苗管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事实上在植物生产过程中,对草本植物的植株株体分类十分少见,本发明积极研究,找到了适合草莓植株分类管理的科学依据和办法,对后期果实的生产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包括母株的管理,包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2t,总养分为20-10-10复合肥50~100kg,深翻地下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耙平,按要求做垄后,在3~4月气温在12~25℃时,以株距20cm密植于垄面中央。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包括母株的管理,包括安装单膜双喷设施,即反光膜下安装滴带,膜上安装喷带;移栽成活后每隔10~15天用总养分为30-10-10的高氮复合肥以1%~2%的浓度滴施,并以0.2%的浓度叶面喷施;当空气湿度低于70%时,开启喷带,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叶片生长。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包括母株的管理,包括当叶片达8片以上时,喷施赤霉素20~40毫克/千克1~2次,并及时摘除老叶、花序,促进腋芽萌发,加快匍匐茎抽生。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包括草莓匍匐茎第2节位种苗的管理,具体为:在5月下旬草莓母株匍匐茎在第2节位将产生第一株种苗,将种苗引入第一种苗区,用塑料U型槽及时压蔓,并覆盖少量营养土;

培植土壤按有机肥:细土体积比为1:1混均,每m

当有4~6片功能叶时,喷施多效唑100~200毫克/千克1~2次,并用50%遮阴网遮光,促进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本步骤提高0.5%~1.5%优质苗率。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包括草莓匍匐茎第4节位种苗的管理,具体为:在6月下旬草莓母株匍匐茎将在第4节位产生第二株种苗,将种苗引入第二种苗区,用塑料U型槽及时压蔓,并覆盖少量营养土;

培植土壤按有机肥:细土体积比为2:1混均,每m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包括草莓匍匐茎第6节位种苗的管理,具体为:在7月下旬匍匐茎在第6节位将产生第三株种苗,将种苗引入第三种苗区,用塑料U型槽及时压蔓,并覆盖少量营养土;

培植土壤按有机肥:基质:细土体积比为2:1:1混均,每m

当有4~6片功能叶时,用50%遮阴网遮光,促进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提高1.0%~2.5%优质苗率。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包括种苗生产,包括选择章姬、红颜、丰香等匍匐茎较发达的浅休眠草莓品种。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包括种苗生产,包括草莓苗的素质标准:采用裸根苗或穴盘扦插苗;苗根系发达,白根多壮,叶柄粗短,茎粗0.8~1.2cm,有4~6片功能叶,无病虫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将草莓生产由畦上种植改为墒内种植,如此方式形成了立体的种植效果,改善了平面种植时分节混杂的现状,减少了中间竞争,为更好的草莓繁育打下了基础;2)本发明对母株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在肥料、膜喷、湿度控制和叶片-肥料联控方面进行优化;3)本发明在第2节位种苗、第4节位种苗、第6节位种苗三个特殊时期和区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细化,并研究出该阶段专有的、权重更大的技术方案;4)本发明对适合本发明操作模式的草莓品种进行了深入研究,优选出好用的草莓品种,并对该草莓种苗提出了素质标准要求。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非常适合在草莓繁殖企业或农户中进行推广,事实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已经在部分实验区域和农户家庭中进行了推广,效果十分显著,为农户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为解决种苗生产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法如下:

选择章姬、红颜、丰香等匍匐茎较发达的浅休眠草莓品种。

草莓苗的素质标准:采用裸根苗或穴盘扦插苗。苗根系发达,白根多壮,叶柄粗短,茎粗0.8~1.2cm,有4~6片功能叶,无病虫害。

实施例2

为解决大田生产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法如下:

实施露地草莓种苗增加密度、减少株匍匐茎萌发量、立体式繁育种苗技术。

以50~60cm的墒宽,25~30cm的沟面划定种植区域,按照20~30cm墒高和25~30cm墒面起垄。将母株以20cm的株距密植在墒侧面中央,匍匐茎向垂直于墒面的两个方向萌发5~10条。当匍匐茎沿着墒面向沟底生长,长度达10~15cm时发生第一节位,在节位处将发生二级匍匐茎,应及时去除;当匍匐茎生长至沟底时,即长40~50cm时,产生第二节位,第二节位将生长第一株子苗,即第一种苗区。当匍匐茎向相邻墒面爬行,当匍匐茎长至55~65cm时产生第三节位,第三节位管理同第一节位;当匍匐茎长至90~105cm时产生第四节位,将第四节位匍匐茎安放在相邻墒面上生长,即第二种苗区。让匍匐茎向相邻墒面的沟底爬行,当匍匐茎长105~120cm时产生第五节位,第五节位管理同第一节位;当匍匐茎长130~160cm时产生第六节位,将第六节位匍匐茎安排在相邻墒面的沟底区域生长,即第三种苗区。以后生长出的匍匐茎做截断处理。相邻区域连接另一组母株的第六节位匍匐茎育苗区。

实施露地草莓种苗分类式、高效化培育。

实施例3

母株的管理。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2t,总养分为20-10-10复合肥50~100kg,深翻地下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耙平,按要求做墒后,在3~4月(气温在12~25℃时)以株距20cm密植于墒中央。安装单膜双喷设施,即反光膜下安装滴带,膜上安装喷带。移栽成活后每隔10~15天用总养分为30-10-10的高氮复合肥以1%~2%的浓度滴施,并以0.2%的浓度叶面喷施。当空气湿度低于70%时,开启喷带,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叶片生长。当叶片达8片以上时,喷施赤霉素20~40毫克/千克1~2次,并及时摘除老叶、花序,促进腋芽萌发,加快匍匐茎抽生,同时加强防治病虫害。

草莓匍匐茎第1、3、5、7奇数节位的管理。因草莓匍匐茎奇数节只产生二级匍匐茎分枝,不发生不定根,不形成种苗,故应及时去除奇数节分枝,减少养分消耗,或施用芽敌、抑芽丹等抑芽剂控制其生长;当匍匐茎长至第7节位时,因及时截断,阻止无效苗的发生。

实施例4

草莓匍匐茎第2节位种苗的管理。在5月下旬草莓母株匍匐茎在第2节位将产生第一株种苗,将种苗引入第一种苗区,用塑料U型槽及时压蔓,并覆盖少量营养土。培植土壤按有机肥:细土体积比为1:1混均,每m

实施例5

草莓匍匐茎第4节位种苗的管理。在6月下旬草莓母株匍匐茎将在第4节位产生第二株种苗,将种苗引入第二种苗区,用塑料U型槽及时压蔓,并覆盖少量营养土。培植土壤按有机肥:细土体积比为2:1混均,每m

实施例6

草莓匍匐茎第6节位种苗的管理。在7月下旬匍匐茎在第6节位将产生第三株种苗,将种苗引入第三种苗区,用塑料U型槽及时压蔓,并覆盖少量营养土。培植土壤按有机肥:基质:细土体积比为2:1:1混均,每m

其他管理与常规技术一致。

对比试验:

试验分为组1、组2、对照组,各试验组种植品种均为章姬,分别采用传统露地匍匐茎育苗、匍匐茎扦插穴盘育苗、露地匍匐茎高效繁苗。统计苗素质和用工情况,结果如表3所示:

表1

从表1可知:本发明种植方法苗素质好、成本低、效益显著,优于传统露地育苗和穴盘扦插育苗方法。优质苗的百分率增加到80%以上,对后期优质果实的繁育也会极大的促进,且由于本发明有对种苗的分类设置,在后期产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分区区域,将果实划分为I、II、III三个等级,在销售时提高草莓的经济价值。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具体实施例(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能穷举,本发明所记载的保护范围以本发明的记载范围和其他技术要点范围为准),方案中公知的具体内容或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相关技术
  • 一种露地草莓匍匐茎高效繁育种苗的方法
  • 一种脱毒草莓种苗的繁育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07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