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自调节生物医药用细胞培养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0:51


一种自调节生物医药用细胞培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培养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调节生物医药用细胞培养器。

背景技术

生物医药是研究疫苗、糖类、酯类、蛋白质、酶、多肽、核酸和转基因产品等对生物体,特别是对人体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在生物医学中,细胞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中的贴壁细胞在生长过程必须有可以贴附的支持物表面,细胞依靠自身分泌的或培养基中提供的贴附因子才能在该表面上生长,在对贴壁细胞进行培养是,通常需要采用生物培养器进行。

在进行医药检测或者在对比实验过程中,需要对细胞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培养,减少变量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因此需要在在不同的培养器中注入不同的细胞,并按照相同的对温度、培养基浓度进行调整,调整过程十分不便,而且在对贴壁细胞取出观察时,通常需要将细胞从培养皿内壁刮下,或者采用胰酶对细胞壁进行分解,随后细胞需要进行重新附着,使用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调节生物医药用细胞培养器,以解决培养细胞时变量不便控制、细胞取出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调节生物医药用细胞培养器,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主壳体的底端安装有电机,所述主壳体的底端由内向外分别安装排水管以及进水管,所述主壳体内部的底端开设有注入腔,所述注入腔的顶端连接有注入口,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环绕注入腔开设有多组培养腔,且培养腔的顶端与注入口的顶端接通,所述培养腔的底端开设有回液腔,所述排水管与回液腔接通,所述进水管与注入腔接通;

所述培养模块包括有转板、挂板以及过滤网,所述转板通过转轴与培养模块转动连接,所述转板的内壁连接有多组卡合板,且每组卡合板的内壁皆连接有插板,每组插板的外侧皆开设有纤维培养片;

所述排水管的内壁安装联动包,所述进水管的内部也安装有联动包,每组所述联动包的内部皆连接有同步叶片,每组所述同步叶片连接有联动轴;

所述培养模块的外壁安装有接种机构,且接种机构的一端开设有接种槽,且接种槽贯穿并延伸至培养模块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的对培养模块进行安装或者拆卸,从而方便对培养后的细胞取出进行检测,而且能够精准的控制进入主壳体内的培养液量,保证主壳体内的液体不会过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壳体的顶端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外壁开设有多组与培养模块相匹配的开槽,所述培养模块通过挂板与开槽卡合连接,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有挡灰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盖能够对主壳体内进行密封,减少外界空气对培养模块的干扰,挡灰板,能够避免灰尘落在顶盖上,保证顶盖的整洁,减少对培养模块的污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培养腔与回液腔之间开设有隔板,隔板倾斜设置,且隔板内壁开设有滤板,所述主壳体环绕多组培养腔开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加热模组,所述主壳体的外壁开设有外沿边,所述顶盖通过外沿边与主壳体卡合连接,且挡灰板也通过外沿边与主壳体卡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培养腔内的培养液停留在培养腔内,并通过加热模块能够对培养腔内的温度进行保持调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入腔的内壁安装有单片机,所述注入腔的内壁安装有浓度计,且培养腔的内壁位于培养模块的下方也安装有浓度计,且每组浓度计皆通过导线与单片机接通,所述单片机与外界的控制设备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浓度计能够检测出培养腔内培养液浓度与注入腔内原始培养液浓度的差别,培养腔内的浓度变化较大时,能够通过单片机启动挖掘的控制设备对电机进行控制,从而对培养腔内的培养液进行更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注入腔的内部连接有叶片,所述排水管的顶端延伸至注入腔的内部连接有输液环,且输液环位于叶片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叶片能够均匀的将培养液送入到注入口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板的底端开设有与转板外壁相匹配的卡合机构,且卡合机构为限位卡,所述转板的外壁开设有边板,所述转板通过边板与限位卡卡合连接,所述纤维培养片的长度与每组转板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挂板能够将培养模块固定在顶盖的内壁,方便将培养模块取出,通过限位卡不仅能够将挂板与培养模块连接在一起,还可以对转板进行限位固定,使用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种槽的内部安装有压板,所述接种机构的内部开设有与压板相匹配的空腔,所述压板位于空腔的内部开设哟多组顶杆,且每组顶杆皆贯穿并延伸至接种机构的外侧,所述压板的底端开设有多组密封块,且接种槽的底端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压板通过多组密封块与接种槽卡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种结构能够方便的将细胞植入培养模块内,能够避免在培养模块进入到培养腔内前,细胞落入空的培养模块中,提高了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开设的主壳体、培养模块以及接种机构,通过接种机构能够快速方便的对培养模块内进行接种细胞,且减少了外界对培养模块的污染,提高了使用培养效果,且通过浓度计以及单片机对电机的控制,能够有效的减少流动液体对细胞的繁殖的影响,能够及时的对培养液进行更换,且不会尽量减少对细胞繁殖时的干扰,从而提高细胞繁殖的效率,减少人的控制,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需要对细胞进行检测时,能够方便的将培养模块从主壳体内抽出,并对培养模块进行拆解,将带动细胞的纤维培养片取下,能够方便的对细胞进行取出,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培养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转板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培养模块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培养模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接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接种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接种槽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联动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同步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壳体;101、培养腔;102、注入腔;103、注入口;104、回液腔;105、滤板;106、支撑板;107、外沿边;2、顶盖;3、培养模块;301、转板;302、边板;303、挂板;304、限位卡;305、卡合板;306、过滤网;4、挡灰板;5、单片机;501、浓度计;6、排水管;7、进水管;8、联动包;801、同步叶片;802、联动轴;9、接种机构;901、接种槽;902、压板;903、顶杆;904、空腔;905、密封块;10、插板;1001、纤维培养片;11、电机;12、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自调节生物医药用细胞培养器,如图1至图11所示,包括主壳体1,主壳体1的顶端安装有顶盖2,主壳体1的底端安装有电机11,主壳体1的底端由内向外分别安装排水管6以及进水管7,排水管6与回液腔104接通,进水管7与注入腔102接通,排水管6的内壁安装联动包8,进水管7的内部也安装有联动包8,每组联动包8的内部皆连接有同步叶片801,每组同步叶片801连接有联动轴802,主壳体1内部的底端开设有注入腔102,注入腔102的顶端连接有注入口103,主壳体1的内部环绕注入腔102开设有多组培养腔101,且培养腔101的顶端与注入口103的顶端接通,培养腔101的底端开设有回液腔104,培养腔101与回液腔104之间开设有隔板,隔板倾斜设置,且隔板内壁开设有滤板105,主壳体1环绕多组培养腔101开设有支撑板106,且支撑板106的内部安装有加热模组,主壳体1的外壁开设有外沿边107,顶盖2通过外沿边107与主壳体1卡合连接,且挡灰板4也通过外沿边107与主壳体1卡合连接,主壳体1的顶端连接有顶盖2,顶盖2的外壁开设有多组与培养模块3相匹配的开槽,培养模块3通过挂板303与开槽卡合连接,顶盖2的上方设置有挡灰板4,启动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带动叶片12转动,外界的培养液通过进水管7进入到注入腔102内,随后在叶片12的推动下,培养液通过注入口103进入到多组培养腔101内,最终进入到回液腔104内,且此时,通过进水管7进入的培养液会推动相连联动包8内的同步叶片801转动,通过联动轴802会带动排水管6相连联动包8内的同步叶片801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对主壳体1内的空气进行排出,从而能够方便的对气体进行排出,防止气体残留在主壳体1内,当培养腔101内的培养液注满后;

随后对培养模块3进行组装,培养模块3包括有转板301、挂板303以及过滤网306,转板301通过转轴与培养模块3转动连接,转板301的内壁连接有多组卡合板305,且每组卡合板305的内壁皆连接有插板10,每组插板10的外侧皆开设有纤维培养片1001,将多组插板10插入到卡合板305内,将多组纤维培养片1001固定在转板301的外侧,且每组纤维培养片1001间隔设置,随后通过轴承转动转板301,使两组转板301互相靠近,使不同转板301上的纤维培养片1001间隔相间的设置,随后将限位卡304卡合在两组转板301外侧的边板302上,并通过限位卡304对转板301进行限位固定,随后将带有培养液以及细胞的接种机构9插入到培养模块3内;

培养模块3的外壁安装有接种机构9,且接种机构9的一端开设有接种槽901,且接种槽901贯穿并延伸至培养模块3的内部,接种槽901的内部安装有压板902,接种机构9的内部开设有与压板902相匹配的空腔904,压板902位于空腔904的内部开设哟多组顶杆903,且每组顶杆903皆贯穿并延伸至接种机构9的外侧,压板902的底端开设有多组密封块905,且接种槽901的底端开设有多组通孔,压板902通过多组密封块905与接种槽901卡合连接,别同培养液放入到不同的接种槽90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培养液挤压压板902,使密封块905与接种槽901底端的开口闭合,防止培养液泄漏,使接种槽901位于多组纤维培养片1001上方,完成对培养模块3的组装;

且在对对培养模块进行组装时,接种机构9底端与支撑板106接触,从而推动顶杆903向上移动,顶杆903推动压板902向上移动,使密封块905与接种槽901底端分离,从而使接种槽901与培养模块3内部接通,流动的培养液穿过接种槽901,推动接种细胞进入到培养模块3内,并分布到多组纤维培养片1001上,完成对培养模块3的接种;

电机11的输出端延伸至注入腔102的内部连接有叶片12,排水管6的顶端延伸至注入腔102的内部连接有输液环,且输液环位于叶片12的下方,再次启动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将注入腔102内的培养液送入到多组培养模块3内,且注入腔102的内壁安装有单片机5,注入腔102的内壁安装有浓度计501,且培养腔101的内壁位于培养模块3的下方也安装有浓度计501,且每组浓度计501皆通过导线与单片机5接通,单片机5与外界的控制设备连接,在细胞繁殖过程至,培养腔101内的培养液浓度下降,培养腔101内壁安装的浓度计501会对培养液浓度进行检测,注入腔102内的安装的另一组浓度计501也会对注入腔102内的培养液进行检测,并输出电信号至单片机5内,单片机5对培养腔101内浓度信号与注入腔102内的浓度信号进行对比,当差值大于设定数值后,单片机5输出信号至外界的控制设备内,再次启动电机11,将外界的培养液通过注入腔102、注入口103送入到多组培养腔101内,培养腔101内低浓度的培养液通过回液腔104与排水管6排出,直至两边浓度保持一致。

请参阅图3与图5,挂板303的底端开设有与转板301外壁相匹配的卡合机构,且卡合机构为限位卡304,转板301的外壁开设有边板302,转板301通过边板302与限位卡304卡合连接,纤维培养片1001的长度与每组转板301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需要培养的细胞进行分类,并根据细胞种类,分别同培养液放入到不同的接种槽90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培养液挤压压板902,使密封块905与接种槽901底端的开口闭合,防止培养液泄漏,随后用镊子将多组插板10插入到卡合板305内,将多组纤维培养片1001固定在转板301的外侧,且每组纤维培养片1001间隔设置,随后通过轴承转动转板301,使两组转板301互相靠近,使不同转板301上的纤维培养片1001间隔相间的设置,随后将限位卡304卡合在两组转板301外侧的边板302上,并通过限位卡304对转板301进行限位固定,随后将带有培养液以及细胞的接种机构9插入到培养模块3内,使接种槽901位于多组纤维培养片1001上方,完成对培养模块3的组装;

随后启动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带动叶片12转动,外界的培养液通过进水管7进入到注入腔102内,随后在叶片12的推动下,培养液通过注入口103进入到多组培养腔101内,最终进入到回液腔104内,且此时,通过进水管7进入的培养液会推动相连联动包8内的同步叶片801转动,通过联动轴802会带动排水管6相连联动包8内的同步叶片801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对主壳体1内的空气进行排出,从而能够方便的对气体进行排出,防止气体残留在主壳体1内,当培养腔101内的培养液注满后,将顶盖2盖在主壳体1上,并将培养模块3按顺序依次插入到顶盖2内,此时培养模块3插入到培养腔101内与培养液接触,底端的开设的过滤网306使培养液能够进入到培养模块3内部,对多组纤维培养片1001进行浸泡,并排出其中的空气,直至挂板303与顶盖2卡合,完成对培养模块3的固定,且此时接种机构9底端与支撑板106接触,从而推动顶杆903向上移动,顶杆903推动压板902向上移动,使密封块905与接种槽901底端分离,从而使接种槽901与培养模块3内部接通,流动的培养液穿过接种槽901,推动接种细胞进入到培养模块3内,并分布到多组纤维培养片1001上,完成对培养模块3的接种,过滤网306能够避免接种的细胞随培养液流出培养模块3内,随后停止电机11,启动支撑板106内的加热模块,维持主壳体1内的温度,对细胞进行培养,通过接种机构9能够快速方便的对培养模块3内进行接种细胞,且减少了外界对培养模块3的污染,提高了使用培养效果;

在对细胞进行培养过程中,细胞不断的繁殖分裂对培养腔101内的养分进行吸收,培养腔101内的培养液浓度不断下降,此时培养腔101内壁安装的浓度计501会对培养液浓度进行检测,注入腔102内的安装的另一组浓度计501也会对注入腔102内的培养液进行检测,并输出电信号至单片机5内,单片机5对培养腔101内浓度信号与注入腔102内的浓度信号进行对比,当差值大于设定数值后,单片机5输出信号至外界的控制设备内,再次启动电机11,将外界的培养液通过注入腔102、注入口103送入到多组培养腔101内,培养腔101内低浓度的培养液通过回液腔104与排水管6排出,当培养腔101内的浓度恢复到与注入腔102内浓度一致时,两组浓度计501对单片机输入的信号相同,此时通过单片机5控制外界设备对电机11进行停止,使培养液能够停留在培养腔101内,减少流动液体对细胞的繁殖的影响,能够及时的对培养液进行更换,且不会尽量减少对细胞繁殖时的干扰,从而提高细胞繁殖的效率,减少人的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当需要对培养好的细胞取出时,将多组培养模块3从培养腔101内抽出,培养腔101内的培养液顺着过滤网306离开培养培养模块3,随后拉动挂板303,使限位卡304与边板302分离,转动一组转板301,使一组转板301打开,将多组带有培养细胞的纤维培养片1001展现在外侧,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培养细胞情况,当需要对细胞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时,将插板10从卡合板305中取下,将带有细胞的纤维培养片1001取下,对细胞进行进一步的检测,随后将培养模块3关闭并通过限位卡304固定,随后再次插入到培养腔101内,进行后续培养,能够方便的对细胞进行取出,提高了使用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相关技术
  • 一种自调节生物医药用细胞培养器
  • 一种生物医药用细胞培养基自动加注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13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