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加工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加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产品零部件组装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热压模具、注塑模具、纸塑模具等模具加工中,各类产品基于其不同的外形结构都是单独匹配模具的,由于不同模具的型腔结构不同,因此大多数的模架也都是针对各模具进行单独调整加工,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对柔性可延展伸缩物料进行延展和贴覆的加工模具,还需要适配模芯中的活动部件,造成整体成本较高,且在更换加工产品时需要将整体拆卸,耗费时间长,影响生产进度。同时,在热压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对模芯等部件进行加热,导致加工时长较长,无法快速实现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模芯的加工系统,且能够对模芯进行预热,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节省加工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加工系统,所述加工系统包括:

加压设备,所述加压设备包括基台和设于所述基台的通用模架,所述通用模架设有加压空间,所述加压空间用于对待加工件加压加工;

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与所述加压设备相邻设置,所述预热装置设有预热槽;及

模芯,所述模芯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加压空间或所述预热槽;

其中,所述加工系统具有预热状态和加工状态,在所述预热状态,所述模芯位于所述预热槽内,以使所述预热装置预热所述模芯;在所述加工状态,所述模芯位于所述加压空间,用于对所述加压空间的所述待加工件加压加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热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加压设备相邻设置;和

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安装壳、加热组件及保温座,所述安装壳设于所述基座,所述安装壳设有安装腔和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开口,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保温座设于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加热组件抵接,所述保温座背向所述加热组件的一侧设有所述预热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座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壳围合形成连通所述预热槽设有避空槽;

且/或,所述保温座邻近所述预热槽还设有定位台,在所述预热状态,所述定位台与所述模芯的外壁抵接限位;

且/或,所述预热装置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于所述预热槽内,所述模芯的外壁设有卡接件,在所述预热状态,所述模芯位于所述预热槽内,以使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卡接件可拆卸配合;

且/或,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加热结构间隔设于所述基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用模架包括:

下模架,所述下模架设于所述基台,所述下模架设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用于供放有待加工件的流通工装放置;和

上模架,所述上模架活动设于所述基台,并与所述下模架相对设置,以配合形成所述加压空间,所述上模架面向所述下模架的一侧设有安装槽;

其中,在所述加工状态,所述模芯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上模架带动所述模芯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架,以使所述模芯对所述待加工件进行加压加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架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活动设于所述基台,并与所述下模架相对设置,以配合形成所述加压空间,所述安装板面向所述下模架的一侧设有所述安装槽;和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活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沿所述安装槽的周缘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板,并与多个所述连接件连接;

其中,在所述加工状态,所述模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多个所述连接件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件包括本体、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本体活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隔设于所述本体背向所述安装槽底壁的一侧,以围合形成限位槽;所述模芯对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避让孔;其中,在所述加工状态,所述模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设于所述避让孔内,以使部分所述模芯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且/或,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对应每一所述连接件设有滑槽,所述连接件滑动设于所述滑槽内;

且/或,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驱动气缸,多个所述驱动气缸间隔设于所述安装板,每一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一所述连接件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架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安装板,用于向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模芯加热;

且/或,所述上模架还包括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包括锁止部和卡接部,所述锁止部和所述卡接部中二者之一设于所述安装槽,二者之另一设于所述模芯,在所述加工状态,所述模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卡接部可拆卸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压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台的加压驱动件,所述加压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模架连接;其中,所述加压驱动件驱动所述上模架带动所述模芯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架;

且/或,所述下模架和所述上模架中二者之一设有第一导向杆,二者之另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内;

且/或,所述基台和所述上模架中二者之一设有第二导向杆,二者之另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芯包括底板和多个滑块,多个所述滑块活动设于所述底板,并可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中心的方向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台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转动孔;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件和转动盘,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转动盘设于所述转动孔,并与所述转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及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柱和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盘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转动盘间隔且相对,并配合形成安装空间,所述通用模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

其中,所述转动件驱动所述转动盘在所述转动孔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架和所述通用模架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压设备包括多个所述通用模架,多个所述通用模架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

且/或,所述模芯包括多个,在所述预热状态,至少一个所述模芯位于所述预热槽内;在所述加工状态,至少一个所述模芯位于所述加压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工系统还包括转移模组,所述转移模组与所述加压设备和所述预热装置相邻设置,所述转移模组用于将所述模芯转移至所述加压空间或所述预热槽;

且/或,所述加工系统还包括输送模组,所述输送模组与所述加压设备相邻设置,所述输送模组设有用于输送待加工件的输送通道。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加工系统通过将模芯从加压设备分离,使得模芯单独设置,并在加压设备的基台设置通用模架,使得模芯可拆卸地装设于通用模架的加压空间,如此方便模芯对加压空间的待加工件加压加工,同时实现不同规格的模芯的快速拆装,即在同类型的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通用模架安装在相应的基台以后可以保持稳定,只需要在更换不同规格的产品时更换模芯即可,通用性好,拆装速度更快,节约时间,有利于加快生产节拍;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预热装置,使得预热装置与加压设备相邻设置,并在预热装置设有预热槽,如此方便加工系统具有预热状态和加工状态,使得加工系统在预热状态,将模芯可拆卸地装设于预热槽,从而方便利用预热装置模芯进行加热或预热保温,以方便加压设备进行加压加工时,可随时更换,有效节省了加压设备在进行加压加工前先对模芯进行加热的步骤;加工系统在加工状态下,将模芯可拆卸地装设于通用模架的加压空间,从而对加压空间的待加工件加压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以及加工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加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加压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用模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产品零部件组装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热压模具、注塑模具、纸塑模具等模具加工中,各类产品基于其不同的外形结构都是单独匹配模具的,由于不同模具的型腔结构不同,因此大多数的模架也都是针对各模具进行单独调整加工,造成整体成本较高,且在更换加工产品时需要将整体拆卸,耗费时间长,影响生产进度。

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对柔性可延展伸缩物料进行延展和贴覆的加工模具,还需要适配模芯中的活动部件,造成整体成本较高,且在更换加工产品时需要将整体拆卸,耗费时间长,影响生产进度。以通过热压对柔性可延展伸缩物料进行延展和贴覆的模具结构为例,由于整个加工过程需要对柔性物料进行延展以使得到的成品零件颜色均匀,因此,模芯的结构设计通常包含有能够滑动的滑动块,用于与布料直接接触,而模架需要适配滑动块因而要求良好的精度配合,装配后为紧密配合的整体,通常无法拆分。同时,在热压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对模芯等部件进行加热,导致加工时长较长,无法快速实现加工。

基于上述构思和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加工系统100。可以理解的,该加工系统100可对待加工件5进行热压加工。待加工件5可以是手机壳等产品,在此不做限定。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加工系统100包括加压设备1、预热装置2及模芯3,加压设备1包括基台11和设于基台11的通用模架12,通用模架12设有加压空间121,加压空间121用于对待加工件5加压加工,预热装置2与加压设备1相邻设置,预热装置2设有预热槽2221,模芯3可拆卸地装设于加压空间121或预热槽2221;其中,加工系统100具有预热状态和加工状态,在预热状态,模芯3位于预热槽2221内,以使预热装置2预热模芯3;在加工状态,模芯3位于加压空间121,用于对加压空间121的待加工件5加压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加工系统100可以是加工生产线或加工生产系统。为了方便加工系统100的整体控制,加工系统100还包括控制系统或控制模块或控制电路,例如控制显示装置等结构,通过控制系统或控制模块或控制电路与加压设备1、预热装置2等部件电连接,从而利用控制系统控制加压设备1、预热装置2等部件的工作和运行。

可以理解的,加工系统100的加压设备1和预热装置2也集成于同一生产线或机台上。当然,也可将加压设备1和预热装置2设置为单独结构或部件,如此可方便加工生产,也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对应的组装,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模芯3从加压设备1中独立出来,使得模芯3作为单个部件,从而方便根据不同的待加工件5设置不同的模芯3,如此可对加压设备1对应不同的待加工件5更换不同的模芯3即可,无需单独设置加压设备1,有效节省成本。

可以理解的,加压设备1的基台11用于安装、固定和支撑通用模架12、模芯3等部件,也即基台11为通用模架12、模芯3等部件提供安装基础。在本实施例中,基台11可以是支撑台、机台、安装台、安装壳或箱体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加压设备1的通用模架12可方便对模芯3实现装配,又可以配合模芯3对待加工件5进行热压加工。可以理解的,通用模架12设有加压空间121,加压空间121用于对待加工件5加压加工。

为了方便加压设备1能够节省加热或预热时间,快速进行热压加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预热装置2,并在预热装置2设有预热槽2221,如此可利用预热装置2的预热槽2221既可以对模芯3提供容纳和放置空间,又可以利用预热装置2对模芯3进行预热,使得加压设备1进行热压加工时,可直接从预热装置2的预热槽2221将预热好的模芯3装配至通用模架12上,从而开始热压加工,有效缩短加压设备1的热压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可选地,预热装置2可以是加热炉、加热板或其他能够提供加热功能和保温功能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的加工系统100通过将模芯3从加压设备1分离,使得模芯3单独设置,并在加压设备1的基台11设置通用模架12,使得模芯3可拆卸地装设于通用模架12的加压空间121,如此方便模芯3对加压空间121的待加工件5加压加工,同时实现不同规格的模芯3的快速拆装,即在同类型的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通用模架12安装在相应的基台11以后可以保持稳定,只需要在更换不同规格的产品时更换模芯3即可,通用性好,拆装速度更快,节约时间,有利于加快生产节拍;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预热装置2,使得预热装置2与加压设备1相邻设置,并在预热装置2设有预热槽2221,如此方便加工系统100具有预热状态和加工状态,使得加工系统100在预热状态,将模芯3可拆卸地装设于预热槽2221,从而方便利用预热装置2对模芯3进行加热或预热保温,以方便加压设备1进行加压加工时,可随时更换,有效节省了加压设备1在进行加压加工前先对模芯3进行加热的步骤;加工系统100在加工状态下,将模芯3可拆卸地装设于通用模架12的加压空间121,从而对加压空间121的待加工件5加压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以及加工的一致性。

在一实施例中,预热装置2包括基座21和加热结构22,其中,基座21与加压设备1相邻设置,加热结构22包括安装壳221、加热组件及保温座222,安装壳221设于基座21,安装壳221设有安装腔和连通安装腔的开口,加热组件设于安装腔内,保温座222设于开口处,并与加热组件抵接,保温座222背向加热组件的一侧设有预热槽222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预热装置2的基座21为加热结构22提供安装基础。可以理解的,基座21可直接设置于加压设备1的基台11上,当然,基座21也可与加压设备1的基台11分离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预热装置2与加压设备1相邻设置。

可以理解的,基座21可以是安装板、安装座、安装台、安装架或安装平面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通过将加热结构22设置为安装壳221、加热组件及保温座222,从而利用安装壳221为加热组件及保温座222等部件安装空间。可选地,安装壳221呈一端开口或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加热组件可选为加热板、加热丝、加热盘、加热片、加热棒或热电偶等结构。通过将保温座222设置于开口处,既可以利用保温座222密封开口,又可以利用保温座222对模芯3提供放置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座222贴合加热组件设置,且保温座222背向加热组件的一侧设有预热槽2221,如此既可以利用预热槽2221对模芯3实现定位放置,又可以利用加热组件通过保温座222为模芯3提供热量,还可以利用保温座222为模芯3实现保温功能。可选地,保温座222设置有保温结构或保温层等结构。

为了方便取放模芯3,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保温座222位于安装腔内,并与安装壳221围合形成连通预热槽2221设有避空槽2222。可选地,避空槽2222环绕预热槽2221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避空槽2222也可以是由保温座222直接凹陷形成,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进一步对模芯3进行限位和定位放置,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座222邻近预热槽2221还设有定位台2223,在预热状态,定位台2223与模芯3的外壁抵接限位。可选地,定位台2223位于预热槽2221的槽口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台2223也可部分位于预热槽2221内,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台2223包括两个,两个定位台2223相对且结构设置,并位于预热槽2221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的,两个定位台2223分别位于避空槽2222内,以将避空槽2222分别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预热装置2还包括锁紧件2224,锁紧件2224设于预热槽2221内,模芯3的外壁设有卡接件31,在预热状态,模芯3位于预热槽2221内,以使锁紧件2224与卡接件31可拆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5和图6所示,通过在预热装置2的保温座222上设置锁紧件2224,并在模芯3设置卡接件31,如此可通过锁紧件2224与卡接件31配合实现模芯3可拆卸地安装于预热槽2221内。可以理解的,锁紧件2224和卡接件31可以是卡扣连接结构、插接配合结构、螺钉连接结构或销钉连接结构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锁紧件2224设置于预热槽2221的侧壁。为了方便模芯3容置于预热槽2221内,锁紧件2224设有导向斜面。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2224面向预热槽2221中心的一侧设有锁紧滚珠,卡接部32为卡接槽,在预热状态,模芯3沿导向斜面进入预热槽2221,且锁紧滚珠沿模芯3的外壁滚动并卡接于卡接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加热结构22包括多个,多个加热结构22间隔设于基座21。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可方便利用预热装置2同时对多个同类规格或不同规格的模芯3进行同时加热或预热,以便加压设备1根据加工需要随时进行更换,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结构2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加工生产需求进行设置。当然,加热结构22的数量也可根据加压设备1上通用模架12的数量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通用模架12包括下模架122和上模架123,下模架122设于基台11,下模架122设有放置台1221,放置台1221用于供放有待加工件5的流通工装6放置,上模架123活动设于基台11,并与下模架122相对设置,以配合形成加压空间121,上模架123面向下模架122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232;其中,在加工状态,模芯3可拆卸地装设于安装槽1232内,上模架123带动模芯3靠近或远离下模架122,以使模芯3对待加工件5进行加压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通用模架12的上模架123可相对于下模架122移动,通过在下模架122设有放置台1221,从而利用放置台1221放置待加工件5。可以理解的,为了方便定位、取放或输送待加工件5,待加工件5通常放置或定位装配于流通工装6上。

需要说明的是,待加工件5可以是手机壳,加压设备1通过通用模架12的上模架123装配模芯3,通过控制上模架123下压或者下模架122上抬以实现模芯3和产品的接触,即实现合模配合,本实施例中通过伺服电机或者其他的驱动机构带动上模架123下压,以与固定的下模架122配合实现合模加工。

以下以通过热压模具将柔性的布料在具有曲面的手机壳上贴覆为例进行相关结构的效果说明。曲面的手机壳和布料对应放置在一起形成组合件,组合件被固定在一流通工装6上,通过与下模架122的定位配合实现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上模架123面向下模架122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232,模芯3可拆卸地装设于安装槽1232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上模架123还包括锁合结构,锁合结构包括锁止部1238和卡接部32,锁止部1238和卡接部32中二者之一设于安装槽1232,二者之另一设于模芯3,在加工状态,模芯3位于安装槽1232内,锁止部1238与卡接部32可拆卸配合。

可以理解的,通过锁止部1238和卡接部32卡接配合,从而实现不同规格的模芯3的快速拆装,即在同类型的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通用模架12安装在相应的基台11以后可以保持稳定,只需要在更换不同规格的产品时更换模芯3即可,即可与位于下模架122上的对应匹配的流通工装6进行产品零件的加工,通用性好,拆装速度更快,节约时间,有利于加快生产节拍,同时,对于部分对温度加工有要求的工况,模架的通用化也有利于保持加工温度的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上模架123包括安装板1231和驱动结构,安装板1231活动设于基台11,并与下模架122相对设置,以配合形成加压空间121,安装板1231面向下模架122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232,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多个连接件1237,多个连接件1237活动设于安装槽1232内,并沿安装槽1232的周缘方向间隔设置,驱动组件设于安装板1231,并与多个连接件1237连接;其中,在加工状态,模芯3位于安装槽1232内,并与多个连接件123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上模架123的安装板1231设置有安装槽1232,安装板1231的安装槽1232内设置有锁止部1238,模芯3设有卡接部32。可以理解的,模芯3的卡接部32与卡接件31可以是相同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结构。例如,当卡接部32与卡接件31相同时,锁止部1238与锁紧件2224相同;当然卡接部32与卡接件31不相同时,锁止部1238与锁紧件2224不相同,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下模架122的安装板1231设置驱动结构,使得驱动结构的多个连接件1237设于安装板1231的下端面,且沿安装板1231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连接件1237朝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滑动,用于连接模芯3的多个滑块34,驱动组件设于上模架123,用以驱使多个连接件1237活动。多个连接件1237以安装板1231作为安装基础,本身能够滑动配合,在模芯3装配后,能够与各滑块34连接,从而在受到驱动组件的驱动时能够带动滑块34在其对应的滑动方向上滑动,实现撑开柔性物料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连接件1237可以分别驱动也可以同时驱动,考虑到多个连接件1237的滑动方向并不相同。可选地,将对应斜向活动连接件1237的驱动与对应正向活动的连接件1237的驱动分开,从而避免多个连接件1237同时外扩或者内缩时会彼此干涉,上述提到的正向活动为横向或者竖向方向。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四个转角位置的连接件1237带动模芯3的四个滑块34斜向朝上模架123的中心活动,然后四个正向位置的连接件1237再带动模芯3剩余的四个滑块34向上模架123的中心活动,进行模芯3的滑块34的内缩避让,与柔性物料接触后,四个正向位置的连接件1237先带动模芯3的四个滑块34外扩,接着四个转角位置的连接件1237再带动模芯3剩余的四个滑块34外扩,实现柔性物料的延展。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每一连接件1237包括本体、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本体活动设于安装槽1232内,并与驱动组件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间隔设于本体背向安装槽1232底壁的一侧,以围合形成限位槽;模芯3对应每一第一连接部设有避让孔35;其中,在加工状态,模芯3位于安装槽1232内,每一第一连接部穿设于避让孔35内,以使部分模芯3限位于限位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制连接件1237的具体形状,可以是设置一个柱状结构直接插设在模芯3的滑块34内。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6所述,模芯3对应每一连接件1237设有避让孔35。连接件1237的本体活动安装至安装板1231的下端面,第一连接部设于本体上且沿上下向延伸,第一连接部用于穿设对应的避让孔35以与模芯3对应的滑块34接触,第二连接部设于本体且与第一连接部间隔,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对应滑块34背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接触。

可以理解的,连接件1237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本体配合形成限位槽,模芯3位于安装槽1232内,每一第一连接部穿设于避让孔35内,以使模芯3的滑块34限位于限位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即该结构中,并未对滑块34本身的结构进行调整,仅在模芯3上设置避让孔35,以供第一连接部插入和活动,第二连接部始终处在模芯3的外部,该连接件1237的横截面类似于U形结构,在模芯3装配由下向上装配的过程中,第一连接部自然地伸入所述避让孔35内,此时第一连接部可以与滑块34间隙配合,也可以是接触配合,在外拉动作时,第一连接部与滑块34朝向上模架123中心的一侧接触,从而带动其滑动,此时第二连接部可以与滑块34存在一定的间隙,在内缩动作时,连接件1237反向活动,此时第二连接部与滑块34的显露于外部的侧面接触,从而推动其缩回,此时第一连接部同样可以与滑块34间隙设置,从而控制滑块34在两个方向的活动。

可以理解的,由于模芯3的滑块34的内缩过程不涉及成型加工,其内缩行程较为宽泛,而滑块34的外扩过程是对柔性物料的延展过程,对于外扩行程的精度要求较高。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还包括对应多个连接件1237设置的多个限位块,各限位块可拆卸安装至安装板1231的下端面,用于在各滑块34活动过程中与其背向上模架123中心的一侧相抵。限位块作为硬限位能够与滑块34相抵,限制其外拉的形成。可以理解的是,当模芯3上本身设置了对滑块34外扩的限位结构时,限位块可以拆除不使用,当然,若限位块的限位行程大于模芯3本身设置的限位行程,此时不会对滑块34的位移造成影响,也可以不拆除。

为了方便连接件1237在安装槽1232内滑动,并为连接件1237滑动提供滑动和导向空间,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安装槽1232的底壁对应每一连接件1237设有滑槽1233,连接件1237滑动设于滑槽1233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驱动气缸1236,多个驱动气缸1236间隔设于安装板1231,每一驱动气缸1236的输出端与一连接件123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驱动气缸1236的座体均连接至上模架123,多个驱动气缸1236的气缸杆对应连接多个连接件1237。将各连接件1237通过多个驱动气缸1236分别驱动。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通过程序控制使得部分驱动气缸1236同步工作,为了提高驱动的配合效果,避免配合晃动,优选设置驱动气缸1236的杆端与连接件1237通过T形杆配合。

为了方便加压设备1顺利完成热压加工,并对模芯3的温度进行控制和保持,在一实施例中,上模架123还包括加热件,加热件设于安装板1231,用于向安装槽1232内的模芯3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架123还包括浮板和隔热板组,浮板能够在横向和纵向偏转,隔热板组设于浮板的下端,安装板1231设于隔热板组的下端,安装板1231上设置有加热件。从而允许浮板安装后具有一定的灵活适配性,可以进行平面内的偏转,保证合模精度。可以理解的,通过加设多个普通螺钉与等高套配合的方式实现浮动偏转的效果,设置上下向的浮动间隙为0.2mm;圆周方向的浮动间隙为1.0mm。结构简单,节省空间。通过限定浮动间隙的尺寸控制浮动程度,实现定准定位。隔热板组的设置起到隔热作用,减少热量流失。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驱动气缸1236通过支架锁紧在浮板的周侧边缘,隔热板组对应中部位置。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制隔热板组中隔热板的具体数量,本实施例中层叠设置了三个隔热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厚度调整设置更多或者更少数量的隔热板。

在一实施例中,加压设备1还包括设于基台11的加压驱动件13,加压驱动件13的输出端与上模架123连接;其中,加压驱动件13驱动上模架123带动模芯3靠近或远离下模架12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通过设置加压驱动件13,从而利用加压驱动件13对通用模架12的上模架123提供驱动力,以方便上模架123带动模芯3靠近或远离下模架122,以实现合模加工。可以理解的,加压驱动件13可选为驱动气缸、电缸或其他能够提供驱动力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实现上模架123带动模芯3与下模架122的合模准确性,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下模架122和上模架123中二者之一设有第一导向杆1222,二者之另一设有第一导向孔1234,第一导向杆1222滑动穿设于第一导向孔1234内。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架122设有多个第一导向杆1222,多个第一导向杆1222环绕放置台1221设置。上模架123的安装板1231设有多个第一导向孔1234,多个第一导向孔1234环绕安装槽1232设置。可选地,第一导向孔1234的数量与第一导向杆1222的数量一致,且第一导向孔1234与第一导向杆1222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滑动导向,安装板1231在第一导向孔1234处设置有导向滑套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对加压驱动件13驱动上模架123移动提供导向性,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基台11和上模架123中二者之一设有第二导向杆1235,二者之另一设有第二导向孔1133,第二导向杆1235滑动穿设于第二导向孔1133内。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架123的安装板1231设有多个第二导向杆1235,基台11的支架11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孔1133。可选地,第二导向孔1133的数量与第二导向杆1235的数量一致,且第二导向孔1133与第二导向杆1235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滑动导向,基台11的支架113在第二导向孔1133处设置有导向滑套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下模架122的放置台1221主要用于流通工装6的安装定位,可以对应在下模架122上设置接近开关、定位销以及螺纹孔,以便于流通工装6的检测和定位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模芯3包括底板33和多个滑块34,多个滑块34活动设于底板33,并可朝靠近或远离底板33中心的方向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模芯3的多个滑块34设于底板33周侧,多个滑块34可朝靠近或远离底板33中心的方向活动。可以理解的,底板33作为安装基础,起到支撑的效果,多个滑块34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彼此远离以拉伸柔性物料,使其延伸至手机壳的内腔壁相适配,多个滑块34可以彼此远离以在合模时避让产品以及在开模时与柔性物料分离以脱模,例如,附图6的实施例中模芯3上设置了8个滑块34,分别对应手机壳的四个转角和四个直边,对应直边的滑块34在横向或者纵向滑动,对应转角的滑块34沿斜向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块34背向底板33中心的一侧设有凹槽;模芯3还包括多个弹簧和多个压块,多个弹簧设于所述多个凹槽内;多个压块固定至底板33的侧表面,且与多个滑块34对应,多个压块用以与多个弹簧抵紧配合。

可以理解的,在自然状态下,由于所述压块的设置,滑块34始终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位置,即处在自然缩回的状态,这样设置有利于在快拆配合时使得不同规格的模芯3的初始状态接近,均处于缩回状态,便于连接件1237的安装适配。应当理解是的,滑块34在初始时形成的避让间隙应当保证第一连接部能够穿设。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滑块34被带动活动,使得所述弹簧被压缩,也能够对滑块34提供一定的压紧力,有利于滑块34和第一连接部的紧密贴合。

考虑到结构配合,压块的尺寸可能做的较小,长时间使用容易松动变形,因此也可以与限位块共同使用,所述压块作为辅助件。

进一步地,安装板1231上设有多个导向槽,多个连接件1237的上端滑动安装至所述多个导向槽内。可选地,导向槽为燕尾槽,能够避免挂置配合不掉落,同时能够提供更好的配合精度。应当理解的是,各滑块34在底板33上本身常用滑槽结构配合进行导向,通常设计滑块34的滑动配合时间隙配合,存在一定的晃动,且考虑到加工误差,不同模芯3加工后落在的公差位置不同,一致性无法满足精度,若设计连接件1237以滑块34的滑动定位作为基础,会造成模芯3较大的负担,且容易存在运动卡滞的问题,同时在一致性的精度无法保证时,存在较大的滑动导向偏差,因此,本发明将连接件1237单独设置滑动导向,使其本身依靠自身的滑动配合保持精度。

本发明不限制锁止部1238和卡接部32的具体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合结构包括锁套、安装筒、多个第一滚珠和顶推件,锁套设于上模架123的安装槽1232的中部,锁套的内壁面形成有朝上设置的卡接环面,安装筒一端用于固定至模芯3的上端面中部,且能够插置于锁套内,安装筒的内壁面开设有连通外部的多个安装孔;多个第一滚珠活动安装于所述多个安装孔内,且至少部分处在安装筒的内腔内;顶推件设于安装筒的内腔内,且能够沿上下向活动,顶推件的端部能够与多个第一滚珠处在安装筒的内腔内的部分接触,以顶推多个第一滚珠部分突出于所述多个安装孔外以与卡接环面抵紧固定;其中,卡接部32包括安装筒、多个第一滚珠和顶推件,所述卡接部包括锁套。

可以理解的,卡接部32设置在模芯3上,锁止部1238设置在上模架123,由于锁套内部形成朝上的卡接环面,因此在卡接环面的上边缘对应的锁套的内径自然地大于卡接环面的下边缘对应的锁套的内径。初始时,多个第一滚珠是松动状态,由于滚珠是球形,即使自然状态下突出于所述安装孔设置,在装配时,受到锁套的挤压,也能够自然后回缩,不会影响装配,将模芯3安装到位后,多个第一滚珠能够对应卡接环面时,顶推件向上活动以顶推多个第一滚珠背向彼此活动,从而分别抵接卡接环面,形成周向的卡接配合,将顶推件固定在该状态即可实现模芯3锁合挂置在上模架123上,多个第一滚珠的圆周设置能够保证良好的挂置力,不会造成模芯3的偏颇,在拆除时,只需要控制顶推件下移即可,即通过驱动顶推件上下活动即可完成快速拆卸,操作简单。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第一滚珠呈球形在所述安装孔内活动,在所述安装孔加工时,会在所述安装孔的侧端边缘预留一定的余量,使得所述安装孔虽然贯通但是留有弧形的挡边,从而防止滚珠掉出于所述安装孔。

应当理解的是,锁套可以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被固定在模芯3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圆柱杆和台阶槽配合的方式实现卡装,也可以用T形槽和T形钩配合的方式实现卡装,本发明对此不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不限制顶推件的具体结构形式,例如,可以是一个杆状结构的端部设置成球面,也可以是杆状结构的端部设置圆环的配合面,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顶推件的快速锁止,模芯3的下端开设有连通安装筒的内腔的过孔;安装筒的内腔具有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所述第二腔段设置所述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一腔段与所述过孔连通且其内壁面设有内螺纹,顶推件包括第二滚珠和螺栓,所述第二滚珠设于所述第二腔段内,所述第二滚珠的下部与多个第一滚珠接触,所述螺栓用于自所述过孔伸入且与所述第一腔段螺纹固定,所述螺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滚珠接触,以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滚珠顶推多个第一滚珠。所述第二滚珠的外径与所述第二腔段适配,且能够被第一滚珠和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之间的台阶限定在固定的空间里,所述第二滚珠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滚珠的外径,操作人员通过手持一个螺丝刀伸入所述过孔内,即可控制所述螺栓的旋转,旋转过程实现对所述第二滚珠的驱动顶推,松开螺丝刀后螺栓自然被锁止限位,操作方式简单,便于快速驱动和锁止。

优选所述螺栓为无头螺栓,从而适应较小的设置空间。考虑到装配强度,优选滚珠为钢珠。

在一实施例中,基台11包括底座111、转动组件112及支架113,底座111设有转动孔1111,转动组件112包括转动件1121和转动盘1122,转动件1121设于底座111,转动盘1122设于转动孔1111,并与转动件1121的输出端连接,支架113包括支撑柱1131和连接于支撑柱1131的支撑板1132,支撑柱1131远离支撑板1132的一端与转动盘1122连接,以使支撑板1132与转动盘1122间隔且相对,并配合形成安装空间114,通用模架12设于安装空间114;其中,转动件1121驱动转动盘1122在转动孔1111转动,以带动支架113和通用模架1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通过在基台11上设置转动组件112及支架113,从而利用底座111为转动组件112及支架113提供安装基础,并方便利用转动组件112的转动件1121驱动转动盘1122在转动孔1111转动,以带动支架113和通用模架12转动,使得安装于转动盘1122和支架113的通用模架12可同步转动,如此可使得加压设备1根据不同的加工步骤和控制步骤进行控制转动,以方便向加压设备1的放置台1221上放置待加工件5和流通工装6,以及装配模芯3。

可以理解的,转动件1121可以是旋转电机,驱动电机或其他能够驱动转动盘1122转动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下模架122固定安装于转动盘1122上,上模架123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杆1235,支架113的支撑板1132开设有第二导向孔1133,如此通过第二导向杆1235滑动穿设于第二导向孔1133内,使得上模架123与支架113的支撑板1132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加压驱动件13安装于支架113的支撑板1132上。可选地,加压驱动件13设于支撑板1132背向加压空间121的一侧,且加压驱动件13的驱动轴贯穿支撑板1132伸入加压空间121,并与上模架123连接,如此加压驱动件13驱动上模架123移动,并靠近或远离下模架122。可以理解的,下模架122上设有第一导向杆1222,上模架123设有第一导向孔1234,第一导向杆1222滑动穿设于第一导向孔1234内,使得上模架123能够沿定向方向远离或靠近下模架122。

可以理解的,第一导向杆1222与第二导向杆1235呈间隔且并行设置,如此可确保上模架123定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盘1122通过支撑柱1131与支撑板1132间隔且相对,以配合形成安装空间114。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加压设备1包括多个通用模架12,多个通用模架12间隔设置与安装空间114。可以理解的,多个通用模架12沿转动盘1122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如此可方便加压设备1同时通过多个通用模架12对待加工件5实现加压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

可以理解的,加工系统100的控制系统可控制加压设备1的转动件1121驱动转动盘1122转动,以使得多个通用模架12能够与不同的工序位置对应,方便上料或装配模芯3等,在此不做限定。加工系统100的控制系统还可控制加压驱动件13驱动上模架123靠近或远离下模架122,以实现合模加工生产,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图5所示,模芯3包括多个,在预热状态,至少一个模芯3位于预热槽2221内;在加工状态,至少一个模芯3位于加压空间121。可以理解的,多个模芯3可以是同一规格的模芯3。当然,多个模芯3也可以是不同规格的模芯3,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方便实现模芯3的拆装和更换,在一实施例中,加工系统100还包括转移模组7,转移模组7与加压设备1和预热装置2相邻设置,转移模组7用于将模芯3转移至加压空间121或预热槽2221。

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可方便利用转移模组7对模芯3进行转移。转移模组7可以是机械手、移动模组或驱动模组等结构。可选地,转移模组7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转移结构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转移模组7可将模芯3从待放位置转移放置于预热装置2的预热槽2221;或,转移模组7可将模芯3从预热装置2的预热槽2221转移至加压设备1的加压空间121,也即装配于上模架123的安装槽1232上;或,转移模组7可将模芯3从加压设备1的加压空间121转移至预热装置2的预热槽2221,也即从上模架123的安装槽1232上拆卸后并转移至预热槽2221;或,转移模组7可将模芯3从加压设备1的加压空间121转移至待放置位置;或,转移模组7可将模芯3从预热装置2的预热槽2221转移至待放置位置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工系统100还包括输送模组4,输送模组4与加压设备1相邻设置,输送模组4设有用于输送待加工件5的输送通道41。可以理解的,输送模组4可以是输送线、输送带或其他能够实现输送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通过在输送模组4上设置输送通道41,从而方便利用输送通道41对待加工件5进行流水线输送等,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输送模组4的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结构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在激光加工前根据光学系统的污染度校正加工条件的激光加工装置
  • 衬底混合模式加工方法、衬底加工系统、集成加工系统、集成加工工具
  • 用于分析激光加工过程的方法、用于分析激光加工过程的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激光加工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48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