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套设装置及安装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套设装置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保温套安装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套设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主要用于流体的运输,管道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在管道上安装保温套,一方面可以达到保温的作用,减少管道内的流体与外部环境热交换,提高流体运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保温套可以减少对管道的损伤,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保温套多采用海绵或者绝缘材料制作,制作完成的保温套呈C型或O型,C型保温套直接包覆于管道上,再配合使用胶带等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但C型保温套的端部容易产生缝隙,降低保护管道的作用。O型的保温套直接套设于加工完成的管道上,为了提高O型保温套固定的牢固度,O型保温套内径与管道的外径相互抵接,从而可以更为牢固的固定O型保温套,但这也会导致O型保温套与管道之间存在较大的阻力,当管道长度较短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进行套设,当管道长度较长时,O型保温套与管道之间的阻力也越大,工作人员很难直接套设,降低保温套安装的便捷性。

为此,发明人提供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套设装置及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O型保温套套设于管道上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套设装置及安装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套设装置及安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套设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与管道插接配合的插接座,所述插接座内开设有注气孔,第二支撑板上贯穿开设有夹紧孔,所述夹紧孔上滑移连接有两个夹紧杆,所述夹紧孔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紧杆相互靠近的夹紧压簧,所述固定架上滑移连接有滑移座,所述滑移座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滑移座上设置有夹持环,所述夹持环上设置有多个夹持勾,所述夹持勾插接于保温套内,所述滑移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勾向远离保温套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滑移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移座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线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管道的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设保温套时,将裁剪好的管道放于支撑组件上,使管道的一端抵接于插接座上,并又注气孔向管道内注入气体,在将保温套穿过两个夹紧杆之间,通过两个夹紧杆夹持保温套,从而使保温套的一端封闭,减少气体于保温套的端部排出,使保温套相靠近滑移座移动,同时夹持勾插入保温套内,再配合第一驱动组件,使多个夹持勾向远离保温套移动,从而可以将保温套的一端扩张,配合使用第二驱动组件,带动保温套套设于管道上,此时保温套与管道之间会形成一层气膜,减少保温套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使保温套能够更为顺畅地套设于管道上,提高保温套安装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插接于夹持环上的夹持滑杆,所述夹持滑杆沿所述夹持环径向滑移设置,所述夹持勾固定于夹持滑杆上,所述夹持环上转动连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贯穿所述夹持滑杆设置,所述驱动环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驱动斜槽,所述夹持环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驱动斜槽相互抵接的抵接斜槽,所述滑移座上转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环转动的第一驱动件,转动所述驱动环并带动所述夹持勾向远离保温套移动,所述夹持滑杆上套设有复位压簧,所述复位压簧用于驱动所述夹持勾远离所述夹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带动驱动环转动,并在驱动斜面与去抵接斜面的作用下,从可以使夹持勾能够更为稳定的扩大保温套的一端,并且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保温套扩大后的中心依旧与管道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可以使保温套能够更为顺畅的套设于管道上,提高保温套套设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夹持环两侧设置有连接滑块,所述滑移座两侧开设有调节腰槽,所述调节腰槽长度方向沿靠近所述固定架开设,所述调节腰槽内插接有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与所述连接滑块螺纹配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调节夹持环的高度,从而可以更好地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管道,提高安装结构的通用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滑移槽滑移配合的滑移块;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滑移块一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抵接于所述滑移槽其中一个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与滑移槽滑移配合从而可以使固定架能够滑动得更为稳定,再配合第二驱动件与驱动轮,从而可以使滑移座能够更为顺畅地滑动,提高使用滑移座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滑移槽滑移配合的滑移块;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滑移块一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抵接于所述滑移槽其中一个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与滑移槽滑移配合从而可以使固定架能够滑动得更为稳定,再配合第二驱动件与驱动轮,从而可以使滑移座能够更为顺畅地滑动,提高使用滑移座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转动轮上套设有保护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保护套可以减少对管道表面的磕碰,减少对管道的损伤,提高使用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抵紧滑槽,所述抵紧滑槽沿所述滑移座的滑移方向开设,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抵紧滑槽滑移配合的抵紧滑块,所述抵紧滑槽内设置有用于拉动所述第一支撑板向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的拉伸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拉伸弹簧从而可以使第二支撑板能够更好地抵紧管道,提高管道固定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插接座外径沿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内径逐渐减小的插接座,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管道,提高管道定位的精准度与管道密封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由两个转动板组成,两个所述转动板相互铰接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板上转动连接有锁定板,所述锁定板侧边开设有卡接槽,另一个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的卡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两个相互铰接的转动板组成固定架,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大大降低固定架的长度,提高使用安装结构的便捷性。

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剪取管道,工作人员将管道裁剪为合适的长度;

S2,管道安装,将管道放于支撑组件上,并使管道的一端插接抵紧于插接座上;

S3,保温套固定,将保温套经过两个夹紧杆之间,并配合加紧压簧将管道的一端封闭,再将保温套向靠近夹持勾移动,夹持勾插接于保温套内;

S4,扩张保温套,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多个夹持勾向远离保温套移动,从而保温套的一端张开;

S5,套设保温套,第二驱动组件带动保温套向靠近管道移动,同时由注气孔向管道注入气体,气体经过保温套并由保温套与管道之间的空隙排出,并于空隙处形成用于减少阻力的气膜;

S6,拆卸管道,当滑移座靠近第一支撑板后,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夹持勾复位,工作人员将套好保温套的管道拿出,完成管道安装保温套的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管道内注入气体,并使气体由保温套与管道之间的空隙排出,形成气膜可以大大减少保温套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使保温套能够更为顺畅地套设于管道上,提高管道套设O型保温套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套设保温套时,将裁剪好的管道放于支撑组件上,使管道的一端抵接于插接座上,并又注气孔向管道内注入气体,在将保温套穿过两个夹紧杆之间,通过两个夹紧杆夹持保温套,从而使保温套的一端封闭,减少气体于保温套的端部排出,使保温套相靠近滑移座移动,同时夹持勾插入保温套内,再配合第一驱动组件,使多个夹持勾向远离保温套移动,从而可以将保温套的一端扩张,配合使用第二驱动组件,带动保温套套设于管道上,此时保温套与管道之间会形成一层气膜,减少保温套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使保温套能够更为顺畅地套设于管道上,提高保温套安装的便捷性;

2.第一驱动件带动驱动环转动,并在驱动斜面与去抵接斜面的作用下,从可以使夹持勾能够更为稳定的扩大保温套的一端,并且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保温套扩大后的中心依旧与管道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可以使保温套能够更为顺畅的套设于管道上,提高保温套套设的稳定性;

3.滑移块与滑移槽滑移配合从而可以使固定架能够滑动的更为稳定,再配合第二驱动件与驱动轮,从而可以使滑移座能够更为顺畅的滑动,提高使用滑移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套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为突出显示支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为突出显示夹持勾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1、第二支撑板;2、注气孔;3、夹持环;4、夹持勾;5、转动轮;6、转动杆;7、转动座;8、插接座;9、第一支撑板;10、固定架;11、锁定板;12、卡接块;13、滑移座;14、抵紧滑槽;15、拉伸弹簧;16、夹紧杆;17、驱动斜槽;18、驱动环;19、抵接斜槽;20、夹持滑杆;21、限位凸条;22、连接滑块;23、第一驱动件;24、滑移槽;25、驱动轮;26、第二驱动件;27、锁定螺栓;28、调节腰槽;29、夹紧孔;30、夹紧压簧;31、复位压簧;32、滑移块;33、转动轴;34、保护套;3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套设装置及安装方法。

参照图1和图2,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套设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固定架10,固定架10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1为矩形板。第一支撑板9靠近第二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有与管道插接配合的插接座8,插接座8呈凸台状,其外径沿靠近第二支撑板1板的方向逐渐减小,插接座8内沿其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注气孔2。第二支撑板1上贯穿开设有夹紧孔29,夹紧孔29为矩形孔,夹紧孔29滑移连接有两个夹紧杆16,夹紧孔29上固定有用于驱动两个夹紧杆16相互靠近的夹紧压簧30,通过两个夹紧杆16相互靠近,从而可以将保温套的一端封死。固定架10上滑移连接有滑移座13,滑移座13滑移连接于第一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1之间,滑移座13上固定有夹持环3,夹持环3上安装有多个夹持勾4,夹持勾4插接于保温套内,滑移座13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夹持勾4向远离保温套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从而可以通过多个夹持勾4将保温套的一端扩张。滑移座13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滑移座13沿第一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1连接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固定架10上固定有用于支撑管道的支撑组件,从而可以使管道放置得更为稳定。

固定架10由两个转动板组成,两个转动板相互铰接连接,其中一个转动板上转动连接有锁定板11,锁定板11侧壁开设有卡接槽,另一个转动板上固定有与卡接槽卡接配合的卡接块12,卡接块12横截面呈T型。从而可以大幅缩短固定架10的长度,提高使用安装结构的便捷性。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插接于夹持环3上的夹持滑杆20,夹持滑杆20为圆柱杆,夹持滑杆20沿夹持环3径向滑移,夹持勾4固定于夹持滑杆20上,夹持环3上转动连接有驱动环18,驱动环18贯穿夹持滑杆20连接,驱动环18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驱动斜槽17,夹持滑杆20上开设有多个与驱动斜槽17相互抵接的抵接斜槽19,滑移座13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驱动驱动环18转动的第一驱动件23,第一驱动件23为驱动气缸。转动驱动环18并带动夹持勾4向远离保温套移动,夹持滑杆20上套设有复位压簧31,复位压簧31用于驱动夹持勾4远离夹持环3。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夹持勾4能够更为便捷地扩张保温套的一端,并可以自动复位,提高使用多个夹持勾4的便捷性。夹持勾4靠近夹持环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限位凸条21,通过限位凸条21增大夹持勾4表面的摩擦力,使夹持勾4能够更为稳定地夹紧保温套。

夹持环3两侧一体成型有连接滑块22,滑移座13两侧开设有调节腰槽28,调节腰槽28长度方向沿向靠近固定架10方向开设,调节腰槽28内插接有锁定螺栓27,锁定螺栓27与连接滑块22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可以更为便捷地调节夹持勾4的位置,提高夹持勾4固定保温套的便捷性。

固定架10上开设有滑移槽24,滑移座13上固定有与滑移槽24滑移配合的滑移块32。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滑移块32一侧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二驱动件26,第二驱动件26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轮25,驱动轮25抵接于滑移槽24其中一个侧壁,从而可以带动滑移座13移动。

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固定架10上的转动座7,转动座7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转动座7上固定有转动轴33,转动轴33贯穿转动杆6连接,转动轴33上套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6复位的复位弹簧35,滑移座13驱动转动杆6转动,并使滑移座13沿固定架10顺畅移动,从而既可以满足管道的支撑工作,又可以让滑移座13顺畅通过,提高管道固定的稳定性。转动杆6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轮5,转动轮5上套设有保护套34,保护套34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减少对管道表面的损伤,提高使用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固定架10上开设有抵紧滑槽14,抵紧滑槽14沿滑移座13的滑移方向开设,第二支撑板1靠近固定架10的一侧开设有与抵紧滑槽14滑移配合的抵紧滑块,抵紧滑槽14内固定有用于拉动第一支撑板9向靠近第二支撑板1移动的拉伸弹簧15,通过拉伸弹簧15可以使第二支撑板1抵紧管道,从而可以使管道能够更好的插进插接座8上,提高管道使用的稳定性。

一种PPR管外侧保温层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剪取管道,工作人员将管道裁剪为合适的长度;

S2,管道安装,将管道放于支撑组件上,并使管道的一端插接抵紧于插接座8上,根据管道的内径与外径调节管道的位置,并配合使用转动的转动杆6可以更好的支撑不同尺寸的管道,再配合第二支撑板1抵紧管道,推动管道抵紧插接座8;

S3,保温套固定,将保温套经过两个夹紧杆16之间,并配合加紧压簧将管道的一端封闭,再将保温套向靠近夹持勾4移动,夹持勾4插接于保温套内;

S4,扩张保温套,通过第一驱动件23带动驱动环18,从而带动驱动滑杆带动夹持勾4向远离保温套移动,从而保温套的一端张开;

S5,套设保温套,第二驱动组件带动保温套向靠近管道移动,同时由注气孔2向管道注入气体,气体经过保温套并由保温套与管道之间的空隙排出,并于空隙处形成用于减少阻力的气膜;

S6,拆卸管道,当滑移座13靠近第一支撑板9后,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夹持勾4复位,工作人员将套好保温套的管道拿出,完成管道安装保温套的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优势在于:采用这样的设计,保温套向靠近管道移动时,其注入管道内的气体于保温套与管道之间的空隙排出,从而可以使形成的气膜大大减少保温套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保温套安装的便捷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7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