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可布线的注塑模具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可布线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布线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相关技术中,一种注塑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外侧伸出有加热管的引线、气缸的引线等各种线路,上述各种线路在上模和下模外侧杂乱排布,当注塑模具内部零件对应的线路发生故障导致零件无法正常运转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需对上述线路进行梳理以辨别出与故障的零件对应的线路后才能开始维修作业,前期的梳理作业需耗费较长时间,降低了维修效率,不利于模具尽快恢复工作,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各种线路在上模和下模外侧杂乱排布,当注塑模具内部零件对应的线路发生故障导致零件无法正常运转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需对上述线路进行梳理以辨别出与故障的零件对应的线路后才能开始维修作业,前期的梳理作业需耗费较长时间,降低了维修效率,不利于模具尽快恢复工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布线的注塑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布线的注塑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布线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还包括若干弹性钢带,所述弹性钢带上设有若干连接柱一和弹性柱一,若干所述连接柱一和所述弹性柱一位于所述弹性钢带的同一侧并沿所述弹性钢带的长度方向呈均匀间隔交错分布,所述弹性柱一远离所述弹性钢带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一,所述卡槽一的槽底内壁上开设有锁定槽一,所述连接柱一远离所述弹性钢带的一端设有凸块一,所述弹性钢带上一体设有延伸带,所述弹性钢带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供所述延伸带穿设,当所述延伸带穿设所述通孔时,所述弹性钢带和所述延伸带拼接形成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引线穿设,所述延伸带上开设有若干穿孔,所述穿孔供所述弹性柱一/连接柱一穿设,所述锁定槽一供所述凸块一卡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弹性钢带套设于引线外侧,然后将延伸带穿设通孔,使得引线位于限位孔内,且限位孔的内壁抵紧引线的外周壁,再将延伸带穿出通孔的部分贴近弹性钢带表面,使得弹性柱一和连接柱一穿设各个穿孔对延伸带进行限位,接着对各个引线进行上述操作,然后将完成操作的引线上的弹性钢带上的凸块一卡入其余引线上的弹性钢带上的锁定槽一内,通过凸块一抵紧锁定槽一的内壁,实现相邻两个引线之间的连接,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对上模和下模外侧的线路进行连接并有序排布,且在注塑模具运转过程中,上述线路也不易打乱,在后续线路发生损坏时,以便于维修人员直观快速的找到出现问题的线路,省去了维修之前的梳理流程,提高了维修效率,有助于注塑模具尽快恢复工作。

可选的,所述延伸带上滑移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滑移方向垂直于所述延伸带的长度方向,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插槽,当所述延伸带穿设所述通孔时,所述插槽供所述弹性钢带卡入。

由于将延伸带伸出通孔的部分贴近弹性钢带时,延伸带发生了弯折变形,因此,延伸带会具有远离弹性钢带的趋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延伸带伸出通孔的部分贴近弹性钢带表面且弹性柱一和连接柱一穿设各个穿孔后,移动限位块,使得弹性钢带卡入插槽内,通过插槽内壁抵接弹性钢带,从而对延伸带伸出通孔的部分进行限位,防止延伸带在其自身弹性的作用下移动远离弹性钢带并抵紧相邻引线上的弹性钢带、导致凸块一易于从相邻引线上的弹性钢带上的锁定槽一内脱离,提高了相邻引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限位块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延伸带上的滑移部、设于所述滑移部上的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滑移部的一侧,所述插槽通过所述滑移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弹性部拼接形成,所述弹性部朝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倾斜靠近所述滑移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钢带卡入插槽内后,通过弹性部抵紧弹性钢带,增大与弹性钢带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减少滑移部发生移动导致弹性钢带脱离插槽的情况。

可选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吸附件,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若干连接柱二和弹性柱二,若干所述连接柱二和若干所述弹性柱二均位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吸附件的一侧并沿所述安装座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呈均匀间隔交错分布,所述弹性柱二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二,所述卡槽二的槽底内壁上开设有锁定槽二,所述连接柱二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有凸块二,所述锁定槽二供所述凸块一卡入,所述锁定槽一供所述凸块二卡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凸块一卡入锁定槽二内且凸块二卡入锁定槽一内,实现引线在安装座上的连接,然后根据引线的长度,通过吸附件将安装座吸附于上模/下模上的对应位置处,从而可对引线进行定位,减少了引线在注塑模具的运转下发生甩动导致弹性刚带和引线之间产生磨损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弹性钢带上设有支撑环套一,所述支撑环套一围绕所述弹性柱一的外周设置并和所述弹性柱一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支撑环套二,所述支撑环套二围绕所述弹性柱二的外周设置并和所述弹性柱二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环套一和支撑环套二,对弹性柱一和弹性柱二进行支撑,在凸块一卡入锁定槽一/锁定槽二内时以及在凸块二卡入锁定槽一内时,表面弹性柱一/弹性柱二发生形变、弯折,以便于凸块一卡入锁定槽一/锁定槽二内以及凸块二卡入锁定槽一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可将弹性钢带套设于引线外侧,然后将延伸带穿设通孔,使得引线位于限位孔内,再对延伸带进行限位,接着对各个引线进行上述操作,然后将完成操作的引线上的弹性钢带上的凸块一卡入其余引线上的弹性钢带上的锁定槽一内,实现相邻两个引线之间的连接,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对上模和下模外侧的线路进行连接并有序排布,也不易在注塑模具运转过程中打乱,以便于维修人员直观快速的找到出现问题的线路,省去了维修之前的梳理流程,提高了维修效率,有助于注塑模具尽快恢复工作;

2.通过设置限位块和插槽,当延伸带伸出通孔的部分贴近弹性钢带表面且弹性柱一和连接柱一穿设各个穿孔后,移动限位块,使得弹性钢带卡入插槽内,从而对延伸带伸出通孔的部分进行限位,防止延伸带在其自身弹性的作用下移动远离弹性钢带,提高了相邻引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可将凸块一卡入锁定槽二内且凸块二卡入锁定槽一内,实现引线在安装座上的连接,然后根据引线的长度,通过吸附件将安装座吸附于上模/下模上的对应位置处,从而可对引线进行定位,减少了引线在注塑模具的运转下发生甩动导致弹性刚带和引线之间产生磨损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注塑模具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局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弹性钢带和安装座的结构。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局部在弹性柱一和支撑环套一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穿孔的结构。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主要展示卡槽一和锁定槽一的结构。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局部的爆炸结构图,主要展示滑轨和滑槽的结构。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局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吸附件的结构。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局部在弹性柱二和支撑环套二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锁定槽二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1、模具本体;2、上模;3、下模;4、弹性钢带;41、通孔;5、安装座;6、连接柱一;7、弹性柱一;71、卡槽一;72、锁定槽一;8、支撑环套一;9、凸块一;10、延伸带;101、穿孔;11、限位孔;12、限位块;121、滑移部;122、连接部;123、弹性部;13、滑轨;14、滑槽;15、插槽;16、吸附件;17、连接柱二;18、弹性柱二;181、卡槽二;182、锁定槽二;19、支撑环套二;20、凸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相关技术中,一种注塑模具,参见图1,包括模具本体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布线的注塑模具。参见图2和图3,可布线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2、下模3、若干弹性钢带4和安装座5,上模2位于下模3的上方。

参见图4和图5,每个弹性钢带4上均固定有若干连接柱一6和弹性柱一7,若干连接柱一6和弹性柱一7均位于弹性钢带4的同一侧并沿弹性钢带4的长度方向呈均匀间隔交错分布,每个弹性柱一7远离弹性钢带4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一71,每个卡槽一71的槽底内壁上均开设有锁定槽一72,锁定槽一7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卡槽一71的横截面面积,每个弹性钢带4上还固定有支撑环套一8,支撑环套一8的数量和位置与弹性柱一7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支撑环套一8均围绕对应弹性柱一7的外周设置并和对应弹性柱一7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柱一7的材质为橡胶。

参见图4和图5,每个连接柱一6远离弹性钢带4的一端均固定有凸块一9,本实施例中,凸块一9呈圆球状,凸块一9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大于卡槽一71的横截面面积,每个弹性钢带4的一端均一体固定有延伸带10,延伸带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弹性钢带4的长度方向,每个延伸带10上均开设有若干穿孔101,若干穿孔101沿延伸带10的长度方向呈均匀间隔分布,穿孔101供弹性柱一7/连接柱一6穿设,锁定槽一72供凸块一9卡入,每个弹性钢带4上还开设有通孔41,通孔41位于连接柱一6和弹性柱一7远离延伸带10的一侧,且通孔41供延伸带10穿设,当延伸带10穿设通孔41时,弹性钢带4和延伸带10拼接形成有限位孔11,限位孔11用于引线穿设,连接柱一6和弹性柱一7均位于限位孔11的外侧,本实施例中,弹性钢带4和延伸带10的材质均为弹簧钢,具有一定的弹性。

参见图4和图5,每个延伸带10上均滑移连接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包括滑移部121、连接部122和弹性部123,滑移部121滑移连接于延伸带10上,且滑移部121的滑移方向垂直于延伸带10的长度方向,滑移部121靠近延伸带10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滑轨13,延伸带10远离限位孔1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滑轨13的滑槽14,滑槽1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滑移部121的滑移方向,滑轨13沿滑移部121的滑移方向滑移连接于滑槽14内,滑移部121通过滑轨13和滑槽14的配合滑移连接于延伸带10上,本实施例中,滑槽14为燕尾槽,滑轨13为与滑槽14配合的燕尾块。

参见图4和图6,连接部122固定于滑移部121靠近延伸带10的一侧,弹性部123位于延伸带10远离滑移部121的一侧并与连接部122远离滑移部121的端部固定连接,弹性部123朝远离连接部122的方向倾斜靠近滑移部121,且弹性部123和延伸带10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弹性钢带4的厚度,滑移部121、连接部122和弹性部123拼接形成有插槽15,当延伸带10穿设通孔41时,插槽15供弹性钢带4卡入,本实施例中,滑移部121、连接部122和弹性部123呈一体设置,滑移部121、连接部122和弹性部123的材质为弹簧钢。

参见图7和图8,安装座5上固定有吸附件16,本实施例中,吸附件16为吸盘,安装座5上还固定有若干连接柱二17和弹性柱二18,若干连接柱二17和若干弹性柱二18均位于安装座5远离吸附件16的一侧并沿安装座5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呈均匀间隔交错分布,每个弹性柱二18远离安装座5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二181,每个卡槽二181的槽底内壁上均开设有锁定槽二182,锁定槽二18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卡槽二181的横截面面积,安装座5上还固定有支撑环套二19,支撑环套二19的数量和位置与弹性柱二18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支撑环套二19均围绕对应弹性柱二18的外周设置并和对应弹性柱二18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柱二18的材质为橡胶。

参见图8,每个连接柱二17远离安装座5的一端均固定有凸块二20,本实施例中,凸块二20呈圆球状,凸块二20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大于卡槽二181的横截面面积,锁定槽二182供凸块一9卡入,锁定槽一72还供凸块二20卡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布线的注塑模具的实施原理为:

可将弹性钢带4套设于引线外侧,然后将延伸带10和延伸带10上的限位块12穿设通孔41,使得引线位于限位孔11内,且限位孔11的内壁抵紧引线的外周壁,再将延伸带10穿出通孔41的部分贴近弹性钢带4表面,使得弹性柱一7和连接柱一6穿设各个穿孔101对延伸带10进行限位,然后将弹性部123朝远离滑移部121的方向掰动,使得插槽15槽口的宽度大于弹性钢带4的厚度,再移动滑移部121,使得弹性钢带4卡入插槽15内,松开弹性部123,弹性部123复位并抵紧插槽15内的弹性钢带4,接着对各个引线进行上述操作。

然后将完成操作的引线上的弹性钢带4上的凸块一9卡入其余引线上的弹性钢带4上的锁定槽一72内,卡入过程中,凸块一9撑开卡槽一71的内壁进而卡入锁定槽一72内,通过凸块一9抵紧锁定槽一72的内壁,实现相邻两个引线之间的连接,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对上模2和下模3外侧的线路进行连接并有序排布。

再将凸块一9卡入锁定槽二182内且凸块二20卡入锁定槽一72内,实现引线在安装座5上的连接,然后根据引线的长度,通过吸附件16将安装座5吸附于上模2/下模3上的对应位置处,从而可对引线进行定位,上述线路在注塑模具运转过程中也不易打乱,在后续线路发生损坏时,以便于维修人员直观快速的找到出现问题的线路,省去了维修之前的梳理流程,提高了维修效率,有助于注塑模具尽快恢复工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76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