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无线充电器外壳注塑装置及注塑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一种无线充电器外壳注塑装置及注塑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器外壳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外壳注塑装置及注塑工艺。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外壳是指无线充电器的外部包装或者外部壳体,通常用于包裹和保护无线充电器内部的电子元件以及无线充电技术所需的线圈和电路,无线充电器外壳的结构较为复杂,又由于注塑技术的局限性和模具结构的限制,无线充电器外壳的外观质量会存在一定的波纹缺陷,影响产品的整体美观度,为了进一步增加产品的耐用性和防滑性等性能,还需要进行包胶等工艺,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很好的模具方案能够精确对无线充电器外壳进行二次包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无线充电器外壳生产效率、精确的进行二次包胶,并且改善无线充电器外壳成型质量的无线充电器外壳注塑装置及注塑工艺。

一种无线充电器外壳注塑装置,包括一次注塑模具和二次注塑模具,

所述一次注塑模具包括第一面板、第一流道固定板、第一定模板和第一下模机构,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流道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流道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定模板连接,所述第一定模板内设有第一定模镶件,所述第一流道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一热流道,所述第一热流道连接有第一温控组件,所述第一热流道的一面设有第一主浇嘴,另一面连接有两个第一注胶针阀,所述第一注胶针阀穿过所述第一定模板和第一定模镶件,所述第一注胶针阀上套设有冷却水套;

所述二次注塑模具包括第二面板、第二流道固定板、第二定模板和第二下模机构,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二流道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流道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定模板连接,所述上模板内设有第二定模镶件,所述第二定模镶件上设有包胶部,所述第二流道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二热流道,所述第二热流道连接有第二温控组件,所述第二热流道的一面设有第二主浇嘴,另一面连接有两个第二注胶针阀,所述第二注胶针阀穿过所述第二定模板,所述第二注胶针阀的端部与所述包胶部相邻。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面板用于安装第一流道固定板,第一热流道安装在第一流道固定板上,注塑材料通过第一热流道上的第一主浇嘴进入第一热流道,这样注塑材料注入的效率更高,通过第一温控组件能够使得第一热流道维持一定的温度,以保证注塑材料在流入两个第一注胶针阀的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第一注胶针阀穿过第一定模板和第一定模镶件注入注塑材料,注塑过程中冷却水套能够对第一注胶针阀进行降温,这样能够确保第一注胶针阀在注塑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待注塑材料充满第一定模镶件和第一下模机构之间的腔体停止注塑,一次注塑形成的无线充电器外壳冷却固化后,一次注塑模具开模将无线充电器外壳取出,冷却水套还能够加速第一注胶针阀的冷却,这样能够有助于无线充电器外壳的脱模,接着放入二次注塑模具,无线充电器外壳夹设在第二下模机构和第二定模镶件之间,用于对无线充电器外壳进行二次包胶的包胶材料通过第二主浇嘴进入第二热流道,通过第二温控组件能够使得第二热流道维持一定的温度,第二注胶针阀的端部与包胶部相邻,从而在脱模时能够保证产品表面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模镶件与所述第一下模机构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水路组件和第二水路组件,所述第二水路组件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和出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冷却水套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水路组件用于对第一定模镶件和第一下模机构之间的腔体进行冷却从而提高一次注塑模具生产的效率,第二水路组件用于对冷却水套提供冷却水循环,冷却水经过进水管进入冷却水套,在冷却水套内充满并通过出水管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第一浇口,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第二浇口,所述第一主浇嘴和第二主浇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所述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上均安装有定位环。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主浇嘴和第二主浇嘴分别穿过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这样外部的注塑机能够直接与第一主浇嘴和第二主浇嘴连接通,并且注塑材料和包胶材料能够直接进入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提高了注塑过程中的流动性和充填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定位环的安装在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的位置,能够确保第一主浇嘴和第二主浇嘴的正确定位和位置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浇嘴与两侧的第一注胶针阀并排分布,所述第一主浇嘴与两个所述第一注胶针阀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二热流道呈V型,两个所述第二注胶针阀分别设于所述第二热流道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注胶针阀到所述第二主浇嘴的行程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主浇嘴与两侧的第一注胶针阀并排分布且距离相等,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实现注塑材料在注射过程中的均匀充填,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外观,第二热流道呈V型,两个第二注胶针阀分别设于第二热流道的两端,且它们到第二主浇嘴的行程相同,这种设计可以帮助优化热流道结构,使得两个第二注胶针阀的端部与包胶部相邻,包胶材料能够从无线充电器外壳的侧部进行包胶成型,使得包胶材料能够更加顺畅地流动,减少包胶材料在产品表面出现粘连、破损或者不能完全剥离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控组件包括两层第一加热管和第一感应器,两个所述第一感应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主浇嘴的两侧并与两个所述第一注胶针阀相对,两层所述第一加热管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一热流道内并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热流道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第二温控组件包括两层第二加热管和第二感应器,两个所述第一感应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注胶针阀相对,两层所述第二加热管沿着所述第二热流道外周绕设。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温控组件和第二温控组件可以实现对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温度的精确控制,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提供热能分别传导给注塑材料和包胶材料,使得注塑材料和包胶材料能够保持适宜的注塑温度,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用于监测温度,并通过反馈机制进行温度的调节和控制,两层第一加热管嵌入安装在第一热流道内并分别靠近第一热流道的顶面和底面,两层第二加热管沿着第二热流道外周绕设,从而可以实现对温度的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模机构包括第一动模板、第一上顶出板、第一下顶出板和第一动模底板,所述第一上顶出板和所述第一动模板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所述第一上顶出板上安装有第一顶推组件,所述第一下顶出板与所述第一上顶出板连接,所述第一动模底板与所述第一下顶出板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一上顶出板和第一动模板之间连接弹性组件,可以提供弹性支撑作用,在第一上顶出板带动第一顶推组件顶出一次注塑模具中的无线充电器外壳时,弹性组件能够吸收和缓解冲击力,第一下顶出板与外部连接,外部能够能够对第一下顶出板提供压力,从而推动第一上顶出板移动,第一动模底板与第一下顶出板连接,有助于保证一次注塑模具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下模机构包括第二动模板、第二上顶出板、第二下顶出板和第二动模底板,所述第二动模板与所述第二上顶出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上顶出板上安装有第二顶推组件,所述第二上顶出板与所述第二下顶出板连接,所述第二下顶出板与所述第二动模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动模板嵌入安装有动模镶件。

在上述方案中,外部压力驱动第二下顶出板移动,能够带动第二上顶出板朝第二动模板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顶推组件推出二次注塑后的无线充电器外壳,一次注塑后的无线充电器外壳嵌入在动模镶件中能够精确的定位,保证在二次包胶时不会出现偏差,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注胶针阀的端部设有分支流道,所述动模镶件与所述分支流道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分支流道靠近所述包胶部的一端形成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嵌入在所述第二定模镶件内。

在上述方案中,在第二注胶针阀的端部设置分支流道,第二注胶针阀内的包胶材料通过分支流道进入包胶部对无线充电器外壳进行二次包胶,分支流道的设计可以控制硅胶材料的流动路径和速度,使其更均匀地注入到包胶部,在分支流道靠近包胶部的一端形成的凸起结构一方面是为了从包胶部的一侧注入包胶材料,另一方面是为了匹配无线充电器外壳外观结构需求,凸起结构的嵌入设计使得分支流道与第二定模镶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和可靠。

一种注塑工艺,包括使用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外壳注塑装置,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适合的注塑材料,进行配料和预热处理;

加热和熔化注塑材料,将注塑材料通过第一主浇嘴注入第一热流道,并通过第一注胶针阀注入第一定模镶件和第一动模镶件之间的第一成型腔体;

将冷却水注入冷却水套,通过冷却水套对第一注胶针阀进行冷却;

第一成型腔体内的注塑材料冷却固化后,弹开第一下模机构,通过第一顶推组件推出一次注塑件;

通过二次注塑模具对一次注塑件进行包胶。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注塑材料进行配料和预热处理,可以确保注塑材料的品质和稳定性,将注塑材料通过第一主浇嘴注入第一热流道,再通过第一注胶针阀注入第一成型腔体,冷却水套套设在第一注胶针阀上对第一注胶针阀进行冷却,确保第一注胶针阀在注塑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还能在完成注塑时加速对第一注胶针阀的冷却,提高了一次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第一顶推组件推出一次注塑件后再通过二次注塑模具对一次注塑件进行包胶,增加产品的耐用性和防滑性等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二次注塑模具对一次注塑件进行包胶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适合的包胶材料,进行配料和预热处理;

将一次注塑件放置在第二下模机构中,并对二次注塑模具进行合模;

加热和熔化包胶材料,将包胶材料通过第二主浇嘴注入第二热流道,并通过第二注胶针阀注入第二定模镶件和第二动模镶件之间的第二成型腔体;

当包胶材料在一次注塑件上冷却固化后,弹开第二下模机构,通过第二顶推组件推出二次注塑件。

在上述方案中,包胶材料一般选用硅胶,将一次注塑件放置在第二下模机构中,能够保证一次注塑件进行二次注塑的定位准确,第二注胶针阀的端部设于包胶部的一侧,通过第二注胶针阀注入第二定模镶件和第二动模镶件之间的第二成型腔体,能够减少包胶后的无线充电器外壳上的痕迹,保证二次注塑件的表面质量,准确达到设计要求,当包胶材料在一次注塑件上冷却固化后,弹开第二下模机构,通过第二顶推组件推出二次注塑件,由于第二注胶针阀与无线充电器外壳的接触面很小,能够实现快速脱模。

本发明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外壳注塑装置及注塑工艺具有能够提高无线充电器外壳生产效率、精确的进行二次包胶,并且改善无线充电器外壳成型质量的有益效果。第一面板用于安装第一流道固定板,第一热流道安装在第一流道固定板上,注塑材料通过第一热流道上的第一主浇嘴进入第一热流道,这样注塑材料注入的效率更高,通过第一温控组件能够使得第一热流道维持一定的温度,第一注胶针阀穿过第一定模板和第一定模镶件注入注塑材料,注塑过程中冷却水套能够对第一注胶针阀进行降温,待注塑材料充满第一定模镶件和第一下模机构之间的腔体停止注塑,一次注塑形成的无线充电器外壳冷却固化后,一次注塑模具开模将无线充电器外壳取出,接着放入二次注塑模具,无线充电器外壳夹设在第二下模机构和第二定模镶件之间,用于对无线充电器外壳进行二次包胶的包胶材料通过第二主浇嘴进入第二热流道,通过第二温控组件能够使得第二热流道维持一定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一次注塑模具整体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二次注塑模具整体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第一流道固定板和第一热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第二流道固定板和第二热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第一定模镶件和第一温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第二定模镶件和第二温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第二定模镶件底面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的第一水路组件和第二水路组件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的第二动模镶件和第二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一实施例的第一动模机构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例的第二动模机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一实施例的注塑工艺流程图。

图15为图14中步骤S500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面板;111、第一浇口;12、第一流道固定板;13、第一定模板;14、第一下模机构;141、第一动模板;142、第一上顶出板;143、第一下顶出板;144、第一动模底板;145、弹性组件;146、第一顶推组件;15、第一定模镶件;16、第一热流道;17、第一温控组件;171、第一感应器;172、第一加热管;18、第一主浇嘴;19、第一注胶针阀;21、第二面板;211、第二浇口;22、第二流道固定板;23、第二定模板;24、第二下模机构;241、第二动模板;242、第二上顶出板;243、第二下顶出板;244、第二动模底板;245、动模镶件;25、第二定模镶件;251、包胶部;26、第二热流道;27、第二温控组件;271、第二感应器;272、第二加热管;28、第二主浇嘴;29、第二注胶针阀;291、分支流道;3、冷却水套;4、第一水路组件;5、第二水路组件;6、定位环;7、定位孔;8、凸起结构;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一种无线充电器外壳注塑装置及注塑工艺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外壳注塑装置,包括一次注塑模具和二次注塑模具,

一次注塑模具包括第一面板1、第一流道固定板12、第一定模板13和第一下模机构14,第一面板1与第一流道固定板12连接,第一流道固定板12与第一定模板13连接,第一定模板13内设有第一定模镶件15,第一流道固定板12上安装有第一热流道16,第一热流道16连接有第一温控组件17,第一热流道16的一面设有第一主浇嘴18,另一面连接有两个第一注胶针阀19,第一注胶针阀19穿过第一定模板13和第一定模镶件15,第一注胶针阀19上套设有冷却水套3;

二次注塑模具包括第二面板21、第二流道固定板22、第二定模板23和第二下模机构24,第二面板21与第二流道固定板22连接,第二流道固定板22与第二定模板23连接,上模板内设有第二定模镶件25,第二定模镶件25上设有包胶部251,第二流道固定板22上安装有第二热流道26,第二热流道26连接有第二温控组件27,第二热流道26的一面设有第二主浇嘴28,另一面连接有两个第二注胶针阀29,第二注胶针阀29穿过第二定模板23,第二注胶针阀29的端部与包胶部251相邻。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用于安装第一流道固定板12,第一热流道16安装在第一流道固定板12上,注塑材料通过第一热流道16上的第一主浇嘴18进入第一热流道16,这样注塑材料注入的效率更高,通过第一温控组件17能够使得第一热流道16维持一定的温度,以保证注塑材料在流入两个第一注胶针阀19的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从而能够保证质量稳定,第一注胶针阀19穿过第一定模板13和第一定模镶件15注入注塑材料,注塑过程中冷却水套3能够对第一注胶针阀19进行降温,这样能够确保第一注胶针阀19在注塑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避免热失控现象的发生,减少无线充电器外壳的外观质量出现波纹等问题的情况,从而提供了注塑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待注塑材料充满第一定模镶件15和第一下模机构14之间的腔体停止注塑,一次注塑形成的无线充电器外壳冷却固化后,一次注塑模具开模将无线充电器外壳取出,冷却水套3还能够加速第一注胶针阀19的冷却,这样能够有助于无线充电器外壳的脱模。

将一次注塑完成的无线充电器外壳放入二次注塑模具,无线充电器外壳夹设在第二下模机构24和第二定模镶件25之间,用于对无线充电器外壳进行二次包胶的包胶材料通过第二主浇嘴28进入第二热流道26,通过第二温控组件27能够使得第二热流道26维持一定的温度,由于包胶一般采用硅胶,硅胶具有较高的附着性可能会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粘连、破损或者不能完全剥离的问题,所以将第二注胶针阀29的端部与包胶部251相邻,从而在脱模时能够保证产品表面的质量。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模镶件15与第一下模机构14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水路组件4和第二水路组件5,第二水路组件5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一端和出水管的一端均与冷却水套3连接。第一水路组件4用于对第一定模镶件15和第一下模机构14之间的腔体进行冷却从而一次注塑模具生产的效率,第二水路组件5用于对冷却水套3提供冷却水循环,冷却水经过进水管进入冷却水套3,在冷却水套3内充满并通过出水管流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上设有第一浇口111,第二面板21上设有第二浇口211,第一主浇嘴18和第二主浇嘴28分别穿过第一浇口111和第二浇口211,第一浇口111和第二浇口211上均安装有定位环6。第一主浇嘴18和第二主浇嘴28分别穿过第一浇口111和第二浇口211,这样外部的注塑机能够直接与第一主浇嘴18和第二主浇嘴28连接通,并且注塑材料和包胶材料能够直接进入第一热流道16和第二热流道26,提高了注塑过程中的流动性和充填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定位环6的安装在第一浇口111和第二浇口211的位置,能够确保第一主浇嘴18和第二主浇嘴28的正确定位和位置稳定。

如图3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浇嘴18与两侧的第一注胶针阀19并排分布,第一主浇嘴18与两个第一注胶针阀19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二热流道26呈V型,两个第二注胶针阀29分别设于第二热流道26的两端,两个第二注胶针阀29到第二主浇嘴28的行程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主浇嘴18与两侧的第一注胶针阀19并排分布且距离相等,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实现注塑材料在注射过程中的均匀充填,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外观,第二热流道26呈V型,两个第二注胶针阀29分别设于第二热流道26的两端,且它们到第二主浇嘴28的行程相同,这种设计可以帮助优化热流道结构,使得两个第二注胶针阀29的端部与包胶部251相邻,包胶材料能够从无线充电器外壳的侧部进行包胶成型,使得包胶材料能够更加顺畅地流动,减少包胶材料在产品表面出现粘连、破损或者不能完全剥离的问题。

同时,将第二热流道26设计为V型结构,使得第一主浇嘴18到两个第二注胶针阀29的行程最小化,占用空间小,还能够提高注塑的效率,两个第二注针胶阀到第二主浇嘴28的行程相同,这样的设计能够确保在注塑过程中材料的驱动力保持稳定一致,从而有利于二次注塑后的无线充电器外壳尺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温控组件17包括两层第一加热管172和第一感应器171,两个第一感应器171分别设于第一主浇嘴18的两侧并与两个第一注胶针阀19相对,两层第一加热管172嵌入安装在第一热流道16内并分别靠近第一热流道16的顶面和底面;第二温控组件27包括两层第二加热管272和第二感应器271,两个第一感应器171分别与两个第二注胶针阀29相对,两层第二加热管272沿着第二热流道26外周绕设。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温控组件17和第二温控组件27可以实现对第一热流道16和第二热流道26温度的精确控制,第一加热管172和第二加热管272提供热能分别传导给注塑材料和包胶材料,使得注塑材料和包胶材料能够保持适宜的注塑温度,第一感应器171和第二感应器271用于监测温度,并通过反馈机制进行温度的调节和控制,这有助于确保注塑过程中注塑材料的熔融和流动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两层第一加热管172嵌入安装在第一热流道16内并分别靠近第一热流道16的顶面和底面,两层第二加热管272沿着第二热流道26外周绕设,从而可以实现对温度的均匀分布。

如图1和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下模机构14包括第一动模板141、第一上顶出板142、第一下顶出板143和第一动模底板144,第一上顶出板142和第一动模板141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145,第一上顶出板142上安装有第一顶推组件146,第一下顶出板143与第一上顶出板142连接,第一动模底板144与第一下顶出板143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上顶出板142和第一动模板141之间连接弹性组件145,可以提供弹性支撑作用,在第一上顶出板142带动第一顶推组件146顶出一次注塑模具中的无线充电器外壳时,弹性组件145能够吸收和缓解冲击力,第一下顶出板143与外部连接,外部能够能够对第一下顶出板143提供压力,从而推动第一上顶出板142移动,第一动模底板144与第一下顶出板143连接,有助于保证一次注塑模具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如图2和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下模机构24包括第二动模板241、第二上顶出板242、第二下顶出板243和第二动模底板244,第二动模板241与第二上顶出板242活动连接,第二上顶出板242上安装有第二顶推组件,第二上顶出板242与第二下顶出板243连接,第二下顶出板243与第二动模底板244连接,第二动模板241嵌入安装有动模镶件245。外部压力驱动第二下顶出板243移动,能够带动第二上顶出板242朝第二动模板241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顶推组件推出二次注塑后的无线充电器外壳,一次注塑后的无线充电器外壳嵌入在动模镶件245中能够精确的定位,保证在二次包胶时不会出现偏差,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如图10、图12和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注胶针阀29的端部设有分支流道291,动模镶件245与分支流道291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孔7,分支流道291靠近包胶部251的一端形成有凸起结构8,凸起结构8嵌入在第二定模镶件25内。在第二注胶针阀29的端部设置分支流道291,第二注胶针阀29内的包胶材料通过分支流道291进入包胶部251对无线充电器外壳进行二次包胶,分支流道291的设计可以控制硅胶材料的流动路径和速度,使其更均匀地注入到包胶部251,在分支流道291靠近包胶部251的一端形成的凸起结构8一方面是为了从包胶部251的一侧注入包胶材料,另一方面是为了匹配无线充电器外壳外观结构需求,凸起结构8的嵌入设计使得分支流道291与第二定模镶件25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和可靠。

具体的,凸起结构8嵌入在第二定模镶件25的凹槽9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从凸起结构8的位置将包胶材料注入至包胶部251,包胶材料冷却固化后,无线充电器外壳与第二注胶针阀29的分支流道291接触面只有凸起结构8的一个端面,方便对无线充电器外壳进行脱模。

如图1至图14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一种注塑工艺,包括使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无线充电器外壳注塑装置,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00,选择适合的注塑材料,进行配料和预热处理;

S200,加热和熔化注塑材料,将注塑材料通过第一主浇嘴18注入第一热流道16,并通过第一注胶针阀19注入第一定模镶件15和第一动模镶件245之间的第一成型腔体;

S300,将冷却水注入冷却水套3,通过冷却水套3对第一注胶针阀19进行冷却;

S400,第一成型腔体内的注塑材料冷却固化后,弹开第一下模机构14,通过第一顶推组件146推出一次注塑件;

S500,通过二次注塑模具对一次注塑件进行包胶。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注塑材料进行配料和预热处理,可以确保注塑材料的品质和稳定性,将注塑材料通过第一主浇嘴18注入第一热流道16,再通过第一注胶针阀19注入第一成型腔体,冷却水套3套设在第一注胶针阀19上对第一注胶针阀19进行冷却,确保第一注胶针阀19在注塑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还能在完成注塑时加速对第一注胶针阀19的冷却,提高了一次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第一顶推组件146推出一次注塑件后再通过二次注塑模具对一次注塑件进行包胶,增加产品的耐用性和防滑性等性能。

如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二次注塑模具对一次注塑件进行包胶包括如下步骤:

S510,选择适合的包胶材料,进行配料和预热处理;

S520,将一次注塑件放置在第二下模机构24中,并对二次注塑模具进行合模;

S530,加热和熔化包胶材料,将包胶材料通过第二主浇嘴28注入第二热流道26,并通过第二注胶针阀29注入第二定模镶件25和第二动模镶件245之间的第二成型腔体;

S540,当包胶材料在一次注塑件上冷却固化后,弹开第二下模机构24,通过第二顶推组件推出二次注塑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包胶材料一般选用硅胶,将一次注塑件放置在第二下模机构24中,能够保证一次注塑件进行二次注塑的定位准确,第二注胶针阀29的端部设于包胶部251的一侧,通过第二注胶针阀29注入第二定模镶件25和第二动模镶件245之间的第二成型腔体,能够减少包胶后的无线充电器外壳上的痕迹,保证二次注塑件的表面质量,准确达到设计要求,当包胶材料在一次注塑件上冷却固化后,弹开第二下模机构24,通过第二顶推组件推出二次注塑件,由于第二注胶针阀29与无线充电器外壳的接触面很小,能够实现快速脱模。

本发明一种无线充电器外壳注塑装置及注塑工艺工作原理及过程,注塑材料通过第一热流道16上的第一主浇嘴18进入第一热流道16,第一温控组件17能够使得第一热流道16维持一定的温度,以保证注塑材料在流入两个第一注胶针阀19的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第一注胶针阀19穿过第一定模板13和第一定模镶件15注入注塑材料,注塑过程中冷却水套3能够对第一注胶针阀19进行降温,这样能够确保第一注胶针阀19在注塑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第一成型腔体内的注塑材料冷却固化后,弹开第一下模机构14,通过第一顶推组件146推出一次注塑件,将一次注塑完成的无线充电器外壳放入二次注塑模具,无线充电器外壳夹设在第二下模机构24和第二定模镶件25之间,用于对无线充电器外壳进行二次包胶的包胶材料通过第二主浇嘴28进入第二热流道26,当注塑完成后的包胶材料在一次注塑件上冷却固化后,弹开第二下模机构24,通过第二顶推组件推出二次注塑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 “上”、“下”、“前”、“后”、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对本发明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7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