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护角模具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40


一种护角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角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指的是一种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其中,对于箱体的生产,一般采用模具进行生产,为了保护箱体的边角,一般会在箱体的边角设置外凸的护角,以便于对箱体的边角起到保护的作用。

传统对于箱体上的护角制作中,通常采用一体成型或者分体制造的两种方式,一体成型的方法是将模具的腔体空间增大,使制造出来的箱体厚度增加,再通过二次加工将箱体的厚度磨薄,使箱体的边角形成外凸的护角,该种方式制作护角的方式,容易使得箱体的护角制作起来更加繁琐,增加制造的时间,降低了制造效率;分体制造的方式是将箱体与护角分别进行生产制造,而分开生产就需要额外制造护角的模具,这就导致制造护角的成本增加,且后期还需要人工进行装配,增加的制造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护角模具,主要解决传统箱体的护角制造方式较为麻烦,且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护角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护角脱模结构,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凸模,所述下模对应凸模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凹模,所述凹模的槽底四角分别设置有内凹的护角腔,所述凹模对应护角腔上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护角脱模结构的脱模槽,所述脱模槽的内凹深度大于护角腔的深度;

所述护角脱模结构包括间隔安装于上模上的护角脱模体,所述凸模、凹模、护角腔和护角脱模体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护角脱模体与脱模槽相匹配,所述护角脱模体的内边缘凸出于护角腔的边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护角脱模体朝向上模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上模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分别由连接杆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护角脱模体上设置有卡块,所述下模对应护角脱模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下模上,使所述旋转体设置于护角脱模体与上模之间,另一端设置有与卡块向匹配的卡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体朝向卡槽的一端设置有远离下模外凸的把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护角脱模体的内边缘与凹模的侧边边缘呈连续平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下模对应导向杆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与导向槽相匹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优点或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在对箱体与护角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护角脱模结构,上模上设置有凸模,下模对应凸模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凹模,凹模的槽底四角分别设置有内凹的护角腔,凹模对应护角腔上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护角脱模结构的脱模槽,脱模槽的内凹深度大于护角腔的深度;护角脱模结构包括间隔安装于上模上的护角脱模体,凸模、凹模、护角腔和护角脱模体之间形成模腔,护角脱模体与脱模槽相匹配,护角脱模体的内边缘凸出于护角腔的边缘,因此,可向凸模、凹模、护角腔和护角脱模体之间形成的模腔注入塑性材料,使塑性材料在凸模、凹模和护角脱模体之间形成箱体,在护角腔处形成箱体的护角,并在护角脱模结构的设置下,当需要脱模时,上模和护角脱模结构同时与下模分开后,便可使得脱模槽露出,便可将成型的箱体和护角一同脱模,从而使得箱体和护角能够一体成型,同时还能避免对箱体上护角的二次加工,降低了护角分体制造的成本,使得护角制造更加方便,提高了护角的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护角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护角模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上模和护角脱模结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下模和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护角脱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模;

11、凸模;12、导向杆;

2、下模;

21、凹模;22、护角腔;23、脱模槽;24、导向槽;

3、护角脱模结构;

31、护角脱模体;32、底座;33、第一连接块;34、第二连接块;35、第三连接块;36、连接杆;37、卡块;

4、连接架;

41、旋转体;42、卡槽;43、把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需要注意,本发明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发明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参见图1、图2、图3、图5和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角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护角脱模结构3,上模1上设置有凸模11,下模2对应凸模11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凹模21,凹模21的槽底四角分别设置有内凹的护角腔22,凹模21对应护角腔22上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护角脱模结构3的脱模槽23,脱模槽23的内凹深度大于护角腔22的深度;

护角脱模结构3包括间隔安装于上模1上的护角脱模体31,凸模11、凹模21、护角腔22和护角脱模体31之间形成模腔,护角脱模体31与脱模槽23相匹配,护角脱模体31的内边缘凸出于护角腔22的边缘。

采用上述的结构,在对箱体与护角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护角脱模结构3,上模1上设置有凸模11,下模2对应凸模11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凹模21,凹模21的槽底四角分别设置有内凹的护角腔22,凹模21对应护角腔22上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护角脱模结构3的脱模槽23,脱模槽23的内凹深度大于护角腔22的深度;护角脱模结构3包括间隔安装于上模1上的护角脱模体31,凸模11、凹模21、护角腔22和护角脱模体31之间形成模腔,护角脱模体31与脱模槽23相匹配,护角脱模体31的内边缘凸出于护角腔22的边缘,因此,可向凸模11、凹模21、护角腔22和护角脱模体31之间形成的模腔注入塑性材料,使塑性材料在凸模11、凹模21和护角脱模体31之间形成箱体,在护角腔22处形成箱体的护角,并在护角脱模结构3的设置下,当需要脱模时,上模1和护角脱模结构3同时与下模2分开后,便可使得脱模槽23露出,便可将成型的箱体和护角一同脱模,从而使得箱体和护角能够一体成型,同时还能避免对箱体上护角的二次加工,降低了护角分体制造的成本,使得护角制造更加方便,提高了护角的制造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5。护角脱模体31朝向上模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32,底座32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3,第一连接块3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上模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块34和第三连接块35,第一连接块33、第二连接块34和第三连接块35分别由连接杆36连接。具体的,连接杆36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块34、第一连接块33和第三连接块35。在实际运用中,通过连接杆36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连接块33、第二连接块34和第三连接块35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将护角脱模体31安装于上模1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图4、图5和图6。护角脱模体31上设置有卡块37,下模2对应护角脱模体3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架4,连接架4包括旋转体41,旋转体4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下模2上,使旋转体41设置于护角脱模体31与上模1之间,另一端设置有与卡块37向匹配的卡槽42。具体的,卡块37可以设置在底座32上。在实际运用中,通过连接架4的设置下,由旋转体41的卡槽42与卡块37的配合下,能够在制造箱体和护角时,提高护角脱模体31与下模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箱体和护角成型时,护角脱模体31脱离脱模槽23,而影响到护角的成型质量;当需要脱模时,通过旋转体41与下模2的转动连接下,转动旋转体41,使旋转体41上的卡槽42完全脱离卡块37,并使旋转体41脱离护角脱模体31与上模1之间的间隙,便可使得护角脱模体31与上模1能够同时脱离下模2的凹模21。

旋转体41朝向卡槽42的一端设置有远离下模2外凸的把体43。在实际运用中,把体43的设置下,能够便于旋转体41的受力,以便于旋转旋转体41。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护角脱模体31的内边缘与凹模21的侧边边缘呈连续平面。在实际运用中,护角脱模体31的内边缘与凹模21的侧边边缘呈连续平面的设置下,能够使得箱体的外表面与拐角位置能够形成连续顺畅的平面。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和图4。上模1上设置有导向杆12,下模2对应导向杆12的位置设置有内凹的导向槽24,导向杆12与导向槽24相匹配。在实际运用中,导向杆12与导向槽24的配合下,能够引导上模1和下模2开模和合模时的移动方向,以便于上模1的凸模11能够准确嵌入凹模21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87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