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袋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贴小纸上胶装置及贴小纸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把手的纸袋通常是通过一张小纸将把手和袋体粘合在一起,在制作该种纸袋时,工序通常是先将把手粘附于袋体表面,再向小纸表面上胶后粘附于袋体的把手处。这就需要贴小纸上胶装置,目前的贴小纸上胶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上胶辊的上胶面远大于小纸面积,导致胶水粘附至小纸以外的区域,需要时不时进行清胶作业;(2)上胶辊和匀胶辊之间的脱离结构比较复杂;(3)上胶辊和匀胶辊的驱动力来源于同一个电机,当需要临停时,目前是需要将上胶辊驱动齿轮与匀胶辊的驱动齿轮脱离啮合,只让匀胶辊持续转动,防止胶变得粘稠甚至固化;(4)上胶辊在向小纸上胶后,由于袋体表面已经粘附了把手,袋体的把手处并不平整,把手边缘不容易被小纸粘住,容易出现贴小纸不牢固的情况,导致把手容易脱落。

鉴于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贴小纸上胶装置及贴小纸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贴小纸上胶装置及贴小纸装置,通过偏心套以及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设置,使呈扇形的上胶辊与匀胶辊容易脱离及贴合,在需要临停时,通过不同电机驱动,此时仅匀胶辊持续转动而实现匀胶,而上胶辊停止转动。

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小纸上胶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小纸装置。

为实现上述第一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小纸上胶装置,包括匀胶辊、上胶辊、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上胶辊为扇形辊;

所述扇形辊设置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偏心套、偏心摆臂和气缸,所述气缸驱动偏心摆臂并通过所述偏心套使所述扇形辊贴合或脱离所述匀胶辊;

所述第一转轴设置第一单向轴承并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单向轴承通过第四齿轮驱动,所述第四齿轮由第一电机驱动;

所述匀胶辊设置第二转轴,所述匀胶辊旁边设置胶槽,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双向轴承并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还设置有第二单向轴承并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转轴设置第三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驱动双向轴承,所述第二齿轮驱动第二单向轴承;

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设置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

优选地,所述扇形辊表面设置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表面设置凹凸结构。

优选地,所述胶槽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通过弧形面与所述匀胶辊接触,所述第二侧壁通过弧形面与所述匀胶辊接触,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通过斜面分别接触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匀胶辊之间具有狭缝。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壁一侧设置侧壁支撑架,所述第三侧壁顶部设置第一丝杆调节机构和第二丝杆调节机构。

优选地,第一弹簧片以折弯状态压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方,第一弹簧片以折弯状态压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方,第二弹簧片和第二弹簧片的顶部均设置于水平支架。

优选地,所述胶槽上方设置液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胶槽上方设置加胶管。

优选地,所述上胶辊侧边还设置有送纸辊,所述送纸辊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送纸部和第二送纸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送纸部表面设置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内设置弹簧及相应设置的弧形块,第二弧形槽内设置弹簧及相应设置的弧形块;

当所述第一送纸部表面的所述弧形块未受到压力时,所述弧形块的表面在弹簧作用下与所述第一送纸部表面处于同一面;

当所述第一送纸部表面的所述弧形块受到压力时,所述弧形块的表面低于所述第一送纸部表面。

为实现上述第二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小纸装置,包括如第一发明创造所述的贴小纸上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效果如下:

(1)橡胶辊为扇形辊,扇形辊的弧形面与小纸的表面积相当,既能够使小纸表面覆满胶水,也不让胶水外溢至其他区域,免除了清胶作业,同时也能避免超出小纸表面的把手部位被涂胶;

(2)通过气缸驱动偏心摆臂,再通过偏心套使上胶辊与匀胶辊实现贴合或脱离,结构简单,离合速度快;

(3)上胶辊设置有第一单向轴承,而匀胶辊设置有双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当正常上胶作业时,第一电机驱动第四齿轮并通过第一单向轴承带动上胶辊转动,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并通过双向轴承带动第二转轴和匀胶辊转动,因第二单向轴承存在,此时第二齿轮和第二单向轴承空转;而当需要临停或检修期间,第一电机停止工作,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使第二齿轮反转并通过第二单向轴承驱动第二转轴和匀胶辊转动并匀胶,第三齿轮虽然啮合第四齿轮,但因第一单向轴承此时在反转,使第四齿轮和第一单向轴承空转,从而上胶辊不动,在上胶辊和匀胶辊不脱离啮合的情况下,实现继续匀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上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把手与小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上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上胶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胶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送纸部51剖视示意图。

其中,1、匀胶辊;11、第二转轴;12、第一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2、上胶辊;21、第一转轴;22、偏心套;23、偏心摆臂;24、气缸;3、胶槽;31、第一侧壁;32、第二侧壁;33、第三侧壁;331、侧壁支撑架;332、第一丝杆调节机构;333、第二丝杆调节机构;34、第一弹簧片;35、第二弹簧片;36、水平支架;37、液位传感器;38、加胶管;4、第二电机;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三齿轮;44、第四齿轮;5、送纸辊;51、第一送纸部;511、第一弧形槽;512、第二弧形槽;513、弹簧;514、弧形块;515、台阶;52、第二送纸部;6、把手;7、袋体;8、贴把手辊;9、小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贴小纸上胶装置(以下简称“上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贴小纸上胶装置,参见图1至图6,包括匀胶辊1、上胶辊2、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所述上胶辊1为扇形辊;

所述扇形辊设置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设置偏心套22、偏心摆臂23和气缸24,所述气缸24驱动偏心摆臂23并通过所述偏心套22使所述扇形辊贴合或脱离所述匀胶辊1;所述第一转轴21设置第一单向轴承并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2,所述第一单向轴承通过第四齿轮44驱动,所述第四齿轮44由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所述匀胶辊1设置第二转轴11,所述匀胶辊1旁边设置胶槽3,所述第二转轴11设置双向轴承并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2,还设置有第二单向轴承并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二转轴11设置第三齿轮43和第二齿轮42,所述第三齿轮43和所述第四齿轮44啮合,所述第三齿轮43驱动双向轴承,所述第二齿轮42驱动第二单向轴承;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3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4,所述第二电机4的输出轴设置第一齿轮41,所述第一齿轮4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2。

具体地,在制备具有把手的纸袋时,工序通常是先将把手6粘附于袋体7表面,具体参见图2,再向小纸9表面上胶后粘附于袋体7。为减少涂胶时胶水外溢至小纸以外的区域,将上胶辊2设计为扇形辊,即扇形辊的弧面面积等于或略小于小纸的面积,防止了胶水外溢,实现了免清胶;上胶辊2与匀胶辊1在需要上胶时才贴合,为此,设计了离合机构,参见图1、图4和图5,具体采用气缸24驱动偏心摆臂23并带动偏心套22发生偏转,从而驱动上胶辊2贴合或远离匀胶辊1,离合机构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为了实现在临停时能够继续实现匀胶,参见图3,上胶辊2设置有第一单向轴承,而匀胶辊1设置有双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当正常上胶作业时,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第四齿轮44并通过第一单向轴承带动上胶辊2转动,第四齿轮44啮合第三齿轮43并通过双向轴承带动第二转轴11和匀胶辊1转动,因第二单向轴承存在,此时第二齿轮42和第二单向轴承空转;而当需要临停或检修期间,第一电机停止工作,启动第二电机4,第二电机4通过第一齿轮41啮合第二齿轮42,使第二齿轮42反转并通过第二单向轴承驱动第二转轴11和匀胶辊1转动并匀胶,第三齿轮43虽然啮合第四齿轮44,但因第一单向轴承此时在反转,使第四齿轮44和第一单向轴承空转,从而上胶辊2不动,在上胶辊2和匀胶辊1不脱离啮合的情况下,实现继续匀胶,防止胶水在临停时变稠或固化。

为了使上胶辊2的上较量足够,在所述扇形辊表面设置橡胶层,橡胶层厚度为1mm-2mm,并在所述橡胶层的表面设置凹凸结构,或者提高橡胶层的表面的摩擦系数,以提高扇形辊表面的载胶量。

本实施例胶槽3的具体结构如下:参见图1和图3,胶槽3包括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和第三侧壁33,所述第一侧壁31通过弧形面与所述匀胶辊1接触,所述第二侧壁32通过弧形面与所述匀胶辊1接触,所述第三侧壁33的两端通过斜面分别接触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所述第三侧壁33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匀胶辊1之间具有狭缝,狭缝的大小决定了覆盖于匀胶辊1表面的胶层厚度,间接影响上胶辊2表面的胶量;为了调节狭缝的大小,所述第三侧壁33三侧设置侧壁支撑架331,所述第三侧壁33顶部设置第一丝杆调节机构332和第二丝杆调节机构333,旋拧第一丝杆调节机构332和第二丝杆调节机构333,可以调整狭缝的大小,当出现左右上胶量不一致时,可以单侧调整第一丝杆调节机构332或第二丝杆调节机构333,另外,为了防止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3翘起,第一弹簧片34以折弯状态压于所述第一侧壁31上方,第二弹簧片35以折弯状态压于所述第二侧壁32上方,第一弹簧片34和第二弹簧片35的顶部均设置于水平支架36,此设计,在调整狭缝大小时,也就是调整上胶量时,不会出现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3翘起的情况,使其弧形面始终与匀胶辊1接触。

本实施例自动加胶的原理如下:参见图1、图3和图4,所述胶槽3上方设置液位传感器37,当液位传感器37检测到胶水液面过低时,启动胶泵,通过胶槽3上方设置加胶管38进行自动加胶,当加胶后的液面达到阈值时,则停止胶泵,依次循环。

本实施例给小纸上胶的原理如下:参见图6,所述上胶辊2侧边还设置有送纸辊5,所述送纸辊5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送纸部51和第二送纸部52,上胶辊2在第一送纸部51送来的第一张小纸上胶后,送纸辊5继续转动,直至将上胶后的第一张小纸9贴合至袋体7的贴把手位置(图4中所示的贴把手辊8),然后,第一送纸部51去接送新的小纸9,此时,上胶辊2在第二送纸部52送来的第二张小纸上胶9后,送纸辊5继续转动,直至将上胶后的第二张小纸9贴合至袋体7的贴把手位置(图4中所示的贴把手辊8),依次循环往复,实现小纸逐张进行上胶;在上胶时,因袋体7表面贴合有把手,那么把手高于袋体7表面,在粘小纸9时,小纸9和把手6的边缘处的粘合面容易出现粘合不牢的技术缺陷,往往导致把手粘合不牢,为克服此缺陷,以第一送纸部51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第一送纸部51表面设置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槽511和第二弧形槽512,第一弧形槽511和第二弧形槽512分别与把手6的两侧位置对应,当第一送纸部51与贴把手辊8接触贴小纸9时,第一弧形槽511对应把手6的一侧,而第二弧形槽512对应把手6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弧形槽511内设置弹簧513及相应设置的弧形块514,第二弧形槽512内设置弹簧513及相应设置的弧形块514,弧形块514和第一弧形槽511通过台阶515配合,弧形块514和第二弧形槽512通过台阶515配合,正常情况下,即不进行粘小纸9时,以第一弧形槽511与弧形块514的配合为例进行说明,当所述第一送纸部51表面的小纸和所述贴把手辊8未接触时(弧形块514未受到压力时),所述弧形块514的表面在弹簧513作用下与所述第一送纸部51表面处于同一面;当所述第一送纸部51表面的小纸和所述贴把手辊8接触时(弧形块514受到压力时),因把手6的存在,把手6高于袋体7的表面,在所述送纸辊5和贴把手辊8的挤压下,所述弹簧513被压缩使所述弧形块514表面低于所述第一送纸部51表面并被台阶515阻挡,此时,小纸7被压变形,使把手6被小纸7包裹地粘合,即小纸7在变形后再粘合把手6,使把手6和小纸9均粘合于袋体7时更加牢固。

鉴于第二弧形槽512与弧形块514的配合机构及动作原理相同,第二弧形槽512的工作原理不再赘述;鉴于第二送纸部52与第一送纸部51的工作原理相同,第二送纸部52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也不再赘述。

技术分类

06120115799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