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袋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贴小纸装置及纸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把手的纸袋通常是通过一张小纸将把手和袋体粘合在一起,在制作该种纸袋时,需要为自动化成袋装置传递小纸,目的是将小纸上胶并贴在纸袋产品或半成品,目前贴小纸装置存在以下缺陷:结构复杂,导致贴小纸效率低,整体影响了纸袋的成型效率;或者是通过手工贴小纸,导致纸袋成型效率低;小纸上胶后,在小纸表面粘于把手时,因把手部位高于袋体表面,使小纸不能粘合把手的边缘处,导致把手贴不牢固,把手容易脱落。

鉴于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率的贴小纸装置及纸袋成型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贴小纸装置及纸袋成型装置,通过凸轮及离合机构配合,使夹指能及时夹纸或松纸并将小纸传送至准确的上胶及贴纸位置。

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小纸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袋成型装置。

为实现上述第一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小纸装置,包括侧板、贴纸辊及离合组件;

所述贴纸辊包括端板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弧形板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对角设置;

在所述第一端设置第一斜面和第一夹指,所述第一夹指固定于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端板;

在所述第三端设置第二斜面和第二夹指,所述第二夹指固定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端板;

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凸轮、第一离合块、第二离合块、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所述凸轮固定于所述侧板;

所述第一离合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离合块的第一侧设置第一滚轮,所述第一离合块的第二侧设置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穿过所述端板的第一圆孔,所述第一拉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端板;

所述第二离合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离合块的第三侧设置第二滚轮,所述第二离合块的第四侧设置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穿过所述端板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二拉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端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离合块和所述第二离合块均为L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设置若干第一挡圈,所述第二转轴设置若干第二挡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板表面设置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内设置第一弹簧及相应设置的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槽内设置第一弹簧及相应设置的第一弧形块;

当所述第一弧形板表面的小纸未受到压力时,所述第一弧形块的表面在第一弹簧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弧形板表面处于同一面;

当所述第一弧形板表面的小纸受到压力时,所述第一弹簧被压缩使所述第一弧形块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弧形板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弧形板表面设置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三弧形槽和第四弧形槽,所述第三弧形槽内设置第二弹簧及相应设置的第二弧形块,第三弧形槽内设置第二弹簧及相应设置的第二弧形块;

当所述第二弧形板表面的小纸未受到压力时,所述第二弧形块的表面在第二弹簧作用下与所述第二弧形块表面处于同一面;

当所述第二弧形块表面的小纸受到压力时,所述第二弹簧被压缩使所述第二弧形块表面低于所述第二弧形块表面。

优选地,在贴纸辊的侧边设置有出纸辊,所述出纸辊下方设置小纸支撑板,所述出纸辊表面设置若干槽体,在所述出纸辊一侧设置若干拨片,所述拨片插入所述槽体。

优选地,所述拨片设置弧形尖端,小纸被所述拨片自所述出纸辊表面拨掉后进入第一夹指或第二夹指。

优选地,小纸的表面积等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表面积,小纸的表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表面积。

优选地,所述贴纸辊转动地设置于侧板。

为实现上述第二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纸袋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发明创造所述的贴小纸上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效果如下:

(1)所述贴纸辊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设置第一夹指,第二弧形板设置第二夹指;第一张小纸被第一夹指夹住后,贴纸辊通过转动先和上胶辊接触使第一张小纸表面涂胶,此时第二夹指夹住第二张小纸;贴纸辊继续旋转将第一小纸粘贴于纸袋辊,此时,第一夹指打开,贴纸辊继续转动通过第一夹指去夹下一张小纸,以此循环往复,实现夹纸、上胶及贴小纸。

(2)把手的位置对应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位置,在第一弧形板接触纸袋辊时,因把手部位高于袋体表面,使把手对应位置的两个第一弧形块受到额外压力而使第一弹簧被压缩,把手挤占被压缩的空间,使把手被小纸所包裹并被粘合,使把手粘合更牢固,解决了把手易脱落的技术难题。

(3)把手的位置对应第三弧形槽和第四弧形槽位置,在第二弧形板接触纸袋辊时,因把手部位高于袋体表面,使把手对应位置的两个第二弧形块被压受到额外压力而使第二弹簧被压缩,把手挤占被压缩的空间,使把手被小纸所包裹并被粘合,使把手粘合更牢固,解决了把手易脱落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贴小纸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贴小纸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贴小纸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贴小纸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贴小纸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弧形板或第二弧形板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把手与小纸示意图。

其中,1、侧板;2、贴纸辊;21、端板;22、第一弧形板;221、第一端;222、第二端;223、第一斜面;224、第一夹指;225、第一弧形槽;226、第二弧形槽;227、第一弹簧;228、第一弧形块;229、台阶;23、第二弧形板;231、第三端;232、第四端;233、第二斜面;234、第二夹指;235、第三弧形槽;236、第四弧形槽;237、第二弹簧;238、第二弧形块;239、台阶;3、离合组件;31、凸轮;311、圆弧面;312、凸面;3121、起点;3122、终点;32、第一离合块;321、第一侧;322、第一滚轮;323、第二侧;324、第一拉杆;33、第二离合块;331、第三侧;332、第二滚轮;333、第四侧;334、第二拉杆;34、第一拉簧;35、第二拉簧;4、第一转轴;41、第一挡圈;5、第二转轴;51、第二挡圈;6、把手;7、袋体;8、出纸辊;9、纸袋辊;11、小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贴小纸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贴小纸装置,参见图1至图7,包括侧板1、贴纸辊2及离合组件3,贴纸辊2转动地设置于侧板1;

所述贴纸辊2包括端板21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板22和第二弧形板23,所述第一弧形板22包括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所述第二弧形板23包括第三端231和第四端232,所述第一端221和所述第三端231对角设置;

在所述第一端221设置第一斜面223和第一夹指224,所述第一夹指224固定于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端板21,第一转轴4设置若干第一挡圈41,第一挡圈41用于限制第一转轴4的轴向移动;

在所述第三端231设置第二斜面233和第二夹指234,所述第二夹指234固定于第二转轴5,所述第二转轴5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端板21,所述第二转轴5设置若干第二挡圈51,第二挡圈51用于限制第二转轴5的轴向移动;

所述离合机构3包括凸轮31、第一离合块32、第二离合块33、第一拉簧34和第二拉簧35,所述凸轮31固定于所述侧板1;

所述第一离合块32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离合块32的第一侧321设置第一滚轮322,所述第一离合块32的第二侧323设置第一拉杆324,所述第一拉杆324穿过所述端板21的第一圆孔211,所述第一拉簧3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拉杆324,所述第一拉簧3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端板21;

所述第二离合块33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5,所述第二离合块33的第三侧331设置第二滚轮332,所述第二离合块33的第四侧333设置第二拉杆334,所述第二拉杆334穿过所述端板21的第二圆孔212,所述第二拉簧3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334,所述第二拉簧3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端板21。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4,贴小纸的具体过程:出纸辊8将贴有小纸11传递至第一夹指224或第二夹指234;第一夹指224或第二夹指234将夹紧状态的小纸转动至上胶辊10处进行上胶;贴纸辊2继续转动,待贴纸辊2将小纸11贴合到纸袋预定位置(纸袋辊9)后,第一夹指224或第二夹指234松开,完成一次贴小纸作业,以此往复循环,高效率地完成贴小纸作业。

第一夹指224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2所示,凸轮31和贴纸辊2同轴地设置于侧板1的一侧,其中凸轮31固定,而贴纸辊2通过转动传递小纸;凸轮31由圆弧面311和凸面312组成,其中凸面312面向所述出纸辊8,凸面312包括起点3121和终点3122;当第一滚轮322接触起点3121时,凸面312顶起第一滚轮322,第一滚轮322使L型的第一离合块32发生摆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使第一夹指224打开,完成释放小纸并将小纸粘贴在纸袋辊9的纸袋上;在第一滚轮322与凸面312接触期间,第一夹指224保持打开姿势,在此期间,出纸辊8的小纸进入第一夹指224和第一斜面223之间时,第一滚轮322运行至终点3122并离开,第一滚轮322离开凸面312后将与凸轮31脱离接触,在第一拉簧34的拉动下,通过第一拉杆324拉动第一离合块32向相反方向摆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4反向转动,使第一夹指224关闭,将小纸夹在第一夹指224和第一斜面223之间,直到完成上胶和贴小纸动作,以此循环反复。

第二夹指234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2所示,凸轮31和贴纸辊2同轴地设置于侧板1的一侧,其中凸轮31固定,而贴纸辊2通过转动传递小纸;凸轮31由圆弧面311和凸面312组成,其中凸面312面向所述出纸辊8,凸面312包括起点3121和终点3122;当第二滚轮332接触起点3121时,凸面312顶起第二滚轮332,第二滚轮332使L型的第二离合块33发生摆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5转动,使第二夹指234打开,完成释放小纸并将小纸粘贴在纸袋辊9的纸袋上;在第二滚轮332与凸面312接触期间,第二夹指234保持打开姿势,在此期间,出纸辊8的小纸进入第二夹指234和第二斜面233之间时,第二滚轮332运行至终点3122并离开,第二滚轮332离开凸面312后将与凸轮31脱离接触,在第二拉簧35的拉动下,通过第二拉杆334拉动第二离合块35向相反方向摆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5反向转动,使第二夹指234关闭,将小纸夹在第二夹指234和第二斜面233之间,直到完成上胶和贴小纸动作,以此循环反复。

为了使把手6的边缘均被小纸11粘合,所述第一弧形板22表面设置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槽225和第二弧形槽226,所述第一弧形槽225内设置第一弹簧227及相应设置的第一弧形块228,第二弧形槽226内设置第一弹簧227及相应设置的第一弧形块228;当所述第一弧形板22表面的小纸未受到压力时(未受到把手6的压力时),所述第一弧形块228的表面在第一弹簧227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弧形板22表面处于同一面;当所述第一弧形板22表面的小纸受到压力时(受到把手6的压力时),所述第一弹簧227被压缩使所述第一弧形块228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弧形板22表面。

第一弧形板22实现均匀涂胶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5和图6,在小纸11完成上胶后,因袋体7表面贴合有把手6,那么把手6高于袋体7表面,贴小纸11时,即贴纸辊2和纸袋辊9配合进行贴小纸时,容易出现把手边缘不能被粘合的难题,导致把手粘合不牢,为克服此缺陷,所述第一弧形板22表面设置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槽225和第二弧形槽226,所述第一弧形槽225内设置第一弹簧227及相应设置的第一弧形块228,第二弧形槽226内设置第一弹簧227及相应设置的第一弧形块228,第一弧形块228和第一弧形槽225通过台阶229配合,第一弧形块228和第二弧形槽512通过台阶229配合,正常情况下,未进行贴小纸时,以第一弧形槽225与第一弧形块228的配合为例进行说明,当所述第一弧形板22表面的小纸未受到压力时(未受到把手6的压力时),即和纸袋辊9未接触时,所述第一弧形块228的表面在第一弹簧227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弧形板22表面处于同一面,但把手高于第一弧形板22表面;当所述第一弧形板22表面的小纸受到压力时(受到把手6的压力时),即和纸袋辊9接触时,在所述纸袋辊9表面的把手6的额外压力下,所述第一弹簧227被压缩使所述第一弧形块228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弧形板22表面并被台阶229阻挡,此时,把手6挤占了被压缩的空间并与被小纸7所包裹,使小纸7包裹地粘合于把手6,使把手6边缘也被粘合,使把手6被粘合牢固,不容易脱落;第二弧形槽226与第一弧形块228的配合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使把手6的边缘均被小纸11粘合,所述第二弧形板23表面设置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三弧形槽235和第四弧形槽236,所述第三弧形槽235内设置第二弹簧237及相应设置的第二弧形块238,第四弧形槽236内设置第二弹簧237及相应设置的第二弧形块238;当所述第二弧形板23表面的小纸未受到压力时(未受到把手6的压力时),所述第二弧形块238的表面在第二弹簧237作用下与所述第二弧形板23表面处于同一面;当所述第二弧形板23表面的小纸受到压力时(受到把手6的压力时),所述第二弹簧237被压缩使所述第二弧形块238表面低于所述第二弧形块238表面。

第二弧形板23实现均匀涂胶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5和图6,在小纸11完成上胶后,因袋体7表面贴合有把手6,那么把手6高于袋体7表面,贴小纸11时,即贴纸辊2和纸袋辊9配合进行贴小纸时,容易出现把手边缘不能被粘合的难题,导致把手粘合不牢,为克服此缺陷,所述第二弧形板23表面设置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的第三弧形槽235和第四弧形槽236,所述第三弧形槽235内设置第二弹簧237及相应设置的第二弧形块238,第四弧形槽236内设置第二弹簧237及相应设置的第二弧形块238,第二弧形块238和第三弧形槽235通过台阶229配合,第二弧形块238和第四弧形槽236通过台阶229配合,正常情况下,未进行贴小纸时,以第三弧形槽235与第二弧形块238的配合为例进行说明,当所述第二弧形板23表面的小纸未受到压力时(未受到把手6的压力时),即和纸袋辊9未接触时,所述第二弧形块238的表面在第二弹簧237作用下与所述第二弧形板23表面处于同一面,但把手高于第二弧形板23表面;当所述第二弧形板23表面的小纸受到压力时(受到把手6的压力时),即和纸袋辊9接触时,在所述纸袋辊9表面的把手6的额外压力下,所述第二弹簧237被压缩使所述第二弧形块238表面低于所述第二弧形板23表面并被台阶239阻挡,此时,挤占了被压缩的空间并与被小纸7所包裹,使小纸7包裹地粘合于把手6,使把手6边缘也被粘合,使把手6被粘合牢固,不容易脱落;第四弧形槽236与第二弧形块238的配合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小纸的表面积等于或略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板22的表面积,小纸的表面积等于或略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板23的表面积;另外扇形的上胶辊10的表面积等于或略小于小纸的表面积,以防止将胶水涂至小纸外的区域,避免了清洗胶水。

出纸辊8和贴纸辊2的配合原理如下:参见图2,在贴纸辊2的侧边设置有出纸辊8,所述出纸辊8下方设置小纸支撑板81,所述出纸辊8表面设置若干槽体82,在所述出纸辊8一侧设置若干拨片83,所述拨片83插入所述槽体82;所述拨片83设置弧形尖端831,小纸7被所述拨片83自所述出纸辊8表面拨掉后进入第一夹指224或第二夹指234;参见图2,小纸通过出纸辊8传送至第一夹指224或第二夹指234,小纸支撑板81和拨片83的弧形尖端831形成了第一狭缝,小纸通过第一狭缝进入张开的第一夹指224和第一斜面223形成的第二狭缝,或小纸通过第一狭缝进入张开的第二夹指234和第二斜面233形成的第二狭缝,第一夹指224或第二夹指234关闭后再通过贴纸辊2送至下一工序。

技术分类

061201158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