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盒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折叠条盒一般由皮壳和侧翼拼接而成,其中,皮壳由底板和侧板组成,侧翼由主面、下侧边和耳部组成,现有技术,比如申请号为202111451618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盒侧板双工位自动化组装设备,该专利在将侧翼和皮壳粘贴在一起并组装成型后即完成组装工艺。

但是,该工艺生产的产品中,侧翼的折线部位因为韧性较大,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侧翼与皮壳的粘贴部位开胶、开胶后消费者复压复折折线错位杂糅,盒子的寿命和美观度大打折扣。发明人遂提出一种新的工艺及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工艺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折叠条盒侧翼与皮壳的粘贴部位容易开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侧翼来料以平铺姿态输入;

侧翼来料与呈块状的内模配合成型,使侧翼来料的下侧边贴附在内模的底面,主面贴附在内模的端面,两耳部分别贴附在内模的两侧面,形成立体侧翼;

立体侧翼和内模一起与展开的皮壳组装,使皮壳的底板与立体侧翼的下侧边粘贴,皮壳的两侧板与立体侧翼的两耳部粘贴,形成组合体;

内模从组合体中脱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用压模将组合体压扁后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侧翼来料与呈块状的内模配合成型”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折边台和铲刀,铲刀位于折边台的下方,将侧翼来料放置在折边台上,并使侧翼来料的下侧边飘出折边台的台面;

用内模压着侧翼来料的下侧边的顶面,支撑板顶着侧翼来料的下侧边的底面,携带侧翼来料向下移动,使侧翼来料的主面被折边台阻挡而向内模的端面靠拢;

继续携带侧翼来料向下移动至铲刀所处高度,然后伸出铲刀,将侧翼来料的两耳部分别折弯至贴合到内模的两侧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使支撑板与所述侧翼来料的下侧边分离,以释放侧翼来料的下侧边,然后再用支撑板对侧翼来料的下侧边重新压实。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侧翼和内模一起与展开的皮壳组装”包括以下步骤:

将内模与呈盒状的外模对准,将皮壳的底板粘贴在侧翼的下侧边上;

下压内模至外模中,使皮壳的两侧板贴合到内模的两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侧翼和内模一起与展开的皮壳组装”包括以下步骤:

将皮壳的底板粘贴在侧翼的下侧边上;

从皮壳的两侧伸出刷辊,将皮壳的两侧板粘贴到侧翼的两耳部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立体侧翼和内模一起与展开的皮壳组装”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展开的皮壳的底板上相应侧翼的下侧边的位置处以及皮壳的两侧板上相应侧翼的耳部的位置处涂布胶水。

进一步地,在内模从组合体中脱离时,通过外模吸附固定住皮壳。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上开有脱模孔,所述脱模孔内滑动安装有脱模杆,在内模从组合体中脱离时,所述脱模杆向下伸出将组合体推离所述内模。

本发明还一种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装置,包括:

侧翼成型机构,用于将侧翼来料折弯成型,形成立体侧翼;

组装机构,用于立体侧翼与展开的皮壳组装,形成组合体;

压扁机构,用于将组合体压扁。

进一步地,所述侧翼成型机构包括:

内模,呈块状,用于与侧翼来料配合;

模具驱动件,与内模连接,用于驱动内模上下移动;

支撑板,用于与内模配合夹持住侧翼的下侧边;

支撑板驱动件,与支撑板连接,用于驱动支撑板上下移动;

折边台,用于对侧翼来料的主面进行铲边折弯;

铲刀,位于折边台的下方,用于对侧翼来料的耳部进行铲边折弯;

铲刀驱动件,与铲刀连接,用于驱动铲刀左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组装机构包括:

外模,所述外模包括两活动侧模板和一活动底模板,以及分别与两所述侧模板连接的两侧模板驱动件和与所述底模板连接的底模板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组装机构包括:

两刷棍以及分别与两所述刷棍连接的两刷棍驱动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脱模杆以及与所述脱模杆连接的脱模杆驱动件,所述内模上开有脱模孔,所述脱模杆滑动安装在所述脱模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两刮板以及分别与两所述刮板连接的两刮板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压扁机构包括:

上压板,用于从顶面对皮壳和侧翼进行压合;

压扁驱动件,与上压板连接,用于驱动上压板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在侧翼与皮壳组装之前,预先对侧翼来料进行折弯成型,可以先消除部分侧翼折线的韧性,形成立体侧翼后再与皮壳组装形成组合体,从而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侧翼与皮壳的粘贴部位开胶的问题,提高折叠条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侧翼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侧翼来料与内模配合成型的加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侧翼成型机构的初始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侧翼成型机构的支撑板下降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侧翼成型机构的铲刀伸出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组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组装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翼成型机构、11内模、111脱模孔、12模具驱动件、13支撑板、131限位块、132限位块驱动件、14支撑板驱动件、15折边台、151延伸部、152固定定位块、153活动定位块、154定位块驱动件、16铲刀、17铲刀驱动件、171安装板、172推板、173条形槽、18支架;

2组装机构、21外模、211侧模板、212底模板、213侧模板驱动件、214底模板驱动件;22刷辊、23脱模杆、24刮板;

3压扁机构、31上压板,32压扁驱动件、33压扁平台;

S侧翼来料、S1侧翼来料的主面、S2侧翼来料的下侧边、S3侧翼来料的耳部;

A皮壳、A1皮壳的底板、A2皮壳的侧板;

M组合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

参见图1。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侧翼来料S以平铺姿态输入;

侧翼来料S与呈块状的内模11配合成型,使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贴附在内模11的底面,主面贴附在内模11的端面,两耳部分别贴附在内模11的两侧面,形成立体侧翼;

立体侧翼和内模11一起与展开的皮壳A组装,使皮壳A的底板A1与立体侧翼的下侧边粘贴,皮壳A的两侧板A2与立体侧翼的两耳部粘贴,形成组合体M;

内模11从组合体M中脱离。

本发明在侧翼与皮壳组装之前,预先对侧翼来料进行折弯成型,可以先消除部分侧翼折线的韧性,形成立体侧翼后再与皮壳组装形成组合体,从而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侧翼与皮壳的粘贴部位开胶的问题,提高折叠条盒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2。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侧翼来料S以平铺姿态输入;

侧翼来料S与呈块状的内模11配合成型,使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贴附在内模11的底面,主面贴附在内模11的端面,两耳部分别贴附在内模11的两侧面,形成立体侧翼;

立体侧翼和内模11一起与展开的皮壳A组装,使皮壳A的底板A1与立体侧翼的下侧边粘贴,皮壳A的两侧板A2与立体侧翼的两耳部粘贴,形成组合体M;

内模11从组合体M中脱离;

用压模将组合体压扁后输出。

这样操作,通过最后对组合体的压扁,可以再一次对侧翼进行折弯,从而进一步消除侧翼折线的韧性,更加避免出现侧翼与皮壳的粘贴部位开胶的问题,并且组合体压扁后,以扁平的标准化的姿态向后输出,方便收集和输送,也便于后续工艺过程的输入,适于流水线生产。

参见图3至图1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翼来料S与呈块状的内模11配合成型”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折边台15和铲刀16,铲刀16位于折边台15的下方,将侧翼来料S放置在折边台15上,并使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飘出折边台15的台面;

用内模11压着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的顶面,支撑板13顶着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的底面,携带侧翼来料S向下移动,使侧翼来料S的主面S1被折边台15阻挡而向内模11的端面靠拢;

继续携带侧翼来料S向下移动至折边台15所处高度,然后伸出铲刀16,将侧翼来料S的两耳部分别折弯至贴合到内模11的两侧面。

这种成型方法,仅需一套用于耳部铲边的铲刀,在侧翼来料S的下降过程中,通过折边台的阻挡,将侧翼来料S的主面S1折向内模的端面靠拢,可以精简成型结构,而且通过内模11和支撑板13夹持着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可以精准固定住侧翼来料S,折弯时来料不会跑偏,能够保证成型到位。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使支撑板13与所述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分离,以释放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然后再用支撑板13上升对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重新压实。这样设计,通过二次重新压实,可以提高成型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于折边台15的底部提供延伸部151,在侧翼来料S向下移动至折边台15所处高度的过程中,延伸部151压着侧翼来料S的主面S1紧贴内模11。这样设计,可以防止侧翼来料S的主面S1回弹,提高成型质量和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随铲刀16移动的推板172,在铲刀16将侧翼来料S的耳部S3折弯时,推板172压着侧翼来料S的主面S1紧贴内模11。这样设计,推板172先对侧翼来料S的主面S1压实,能够实现侧翼来料的精准定位,防止折弯耳部时发生倾斜,从而保证耳部折弯精准到位,提高成型质量和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体侧翼和内模11一起与展开的皮壳A组装”包括以下步骤:

将内模11与呈盒状的外模21对准,将皮壳A的底板A1粘贴在侧翼的下5侧边S2上;

下压内模11至外模21中,使皮壳A的两侧板A2贴合到内模11的两侧壁上。

这种组装方法,不仅能将皮壳和侧翼粘贴起来,而且通过内模和外模的配合,可以同时将展开的皮壳A折叠成型。

0当然,立体侧翼和内模11一起与展开的皮壳A组装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不限于是上述方式,比如,在一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立体侧翼和内模11

一起与展开的皮壳A组装”方法,如图1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将皮壳A的底板A1粘贴在侧翼的下侧边S2上;

从皮壳A的两侧伸出刷辊22,将皮壳A的两侧板A2粘贴到侧翼的两耳部5S3上。

这种组装方法,结构更加简洁,操作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脱模方式,具体为:在内模11从组合体M中脱离时,通过外模21吸附固定住皮壳A。这样设计,防止皮壳和侧翼随着内模被提出,便于组合体脱模。

0在一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脱模方式,如图12所示,具体为:所述内模11上开有脱模孔111,所述脱模孔111内滑动安装有脱模杆23,在内模11从组合体M中脱离时,所述脱模杆23向下伸出将组合体M推离所述内模11。这样设计,也可以实现内模11与组合体M的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内模11为具有吸附孔的模具,该吸附孔外接泵站。以吸5附侧翼的主面、下侧边、耳部紧贴内模1的状态保持一段时间。这样设计,

通过保型工艺可以提高成型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立体侧翼和内模11一起与展开的皮壳A组装”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展开的皮壳A的底板A1上相应侧翼的下侧边S2的位置处以及皮壳A的两侧板A2上相应侧翼的耳部S3的位置处涂布胶水。

参见图1至图13:

本发明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装置,包括:

侧翼成型机构1,用于将侧翼来料S折弯成型,形成立体侧翼;

组装机构2,用于立体侧翼与展开的皮壳A组装,形成组合体;

压扁机构3,用于将组合体压扁。

侧翼成型机构1用于预先对侧翼来料进行折弯成型,先消除部分侧翼折线的韧性,组装机构2用于将立体侧翼后与皮壳组装,压扁机构3用于对组合体的压扁,进一步消除侧翼折线的韧性。本发明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装置,可以将侧翼折线的韧性大大减小,从而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侧翼与皮壳的粘贴部位开胶的问题,提高折叠条盒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翼成型机构1包括:

内模11,呈块状,用于与侧翼来料S配合;

模具驱动件12,与内模11连接,用于驱动内模11上下移动;

支撑板13,用于与内模11配合夹持住侧翼的下侧边;

支撑板驱动件14,与支撑板13连接,用于驱动支撑板13上下移动;

折边台15,用于对侧翼来料S的主面S1进行铲边折弯;

铲刀16,位于折边台15的下方,用于对侧翼来料S的耳部S3进行铲边折弯;

铲刀驱动件17,与铲刀16连接,用于驱动铲刀16左右移动。

使用时,将侧翼来料S放在折边台15上,并使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飘出折边台15的台面;用内模11压着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的顶面,支撑板13压着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的底面,携带侧翼来料S向下移动,使侧翼来料S的主面S1被折边台15阻挡而向内模的端面靠拢;继续携带侧翼来料S向下移动至折边台15所述高度,然后伸出铲刀16,将侧翼来料S的两耳部分别折弯至贴合到内模11的两侧面。

这种侧翼成型机构仅需一套用于耳部铲边的铲刀,在侧翼来料S的下降过程中,通过折边台的阻挡,将侧翼来料S的主面S1折向内模的端面靠拢,可以精简成型结构,而且通过内模11和支撑板13夹持着侧翼来料S的下侧边S2,可以精准固定住侧翼来料S,折弯时来料不会跑偏,能够保证成型到位。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18,所述折边台15固定在所述支架18的顶部,所述支撑板13和所述铲刀16位于所述支架18内,所述支撑板驱动件14竖向安装在所述支架18上,所述铲刀驱动件17横向安装在所述支架18上。这样设计,结构合理,支撑可靠,结构紧凑,安装也较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折边台15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151。这样设计,在侧翼来料S向下移动至折边台15所处高度的过程中,延伸部151压着侧翼来料S的主面S1紧贴内模11,防止侧翼来料S的主面S1回弹,提高成型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铲刀驱动件17上设置有用于在铲刀16将侧翼来料S的耳部S3折弯时,压着侧翼来料S的主面S1紧贴内模11的推板172,所述推板172上开设有用于让位所述延伸部151的条形槽173。这样设计,推板172可以再一次将侧翼来料S的主面S1压实,提高成型效果,而且能够实现侧翼来料的精准定位,从而在后续耳部折弯时,保证耳部的折弯到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铲刀驱动件17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板171,所述安装板17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所述铲刀16。这样设计,铲刀驱动件17同时驱动两个铲刀16对侧翼来料S的两耳部S3同时铲边。所述推板172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71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推板172通过弹簧弹性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71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折边台1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侧翼来料S进行定位的至少一个固定定位块152和/或至少一个活动定位块153。固定定位块152和活动定位块153,可以对侧翼来料S进行定位,提高精准性。

具体实施中,可在折边台15的顶部设置用于驱动活动定位块153的定位块驱动件154,比如直线电机等直线驱动模组,不仅能够驱动限位块抵靠侧翼来料而进行定位,还可以往复驱动对侧翼来料进行拍打整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13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对侧翼来料S进行限位的限位块13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块131在所述支撑板13上滑动的限位块驱动件132。这样设计,限位块131可以对侧翼来料进行定位,限位块驱动件132可以选用直线电机等直线驱动模组,不仅能够驱动限位块抵靠侧翼来料而进行定位,而且可以往复驱动对侧翼来料进行拍打整理。

图中例示,折边台15的顶部设置两个固定定位块152和一个活动定位块153,与限位块131配合分别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侧翼来料S进行限位,这样设计,能够保证在加工时,实现侧翼来料的精准定位。活动定位块153和限位块131通过相应驱动件,可以从不同方向对侧翼来料进行拍打整理,进一步提高定位准确性。

具体实施中,如图3所示,对称布置两套侧翼成型机构使用,两套机构共用一个内模,可同时成型两个侧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组装机构2包括:

外模21,所述外模21包括两活动侧模板211和一活动底模板212,以及分别与两所述侧模板211连接的两侧模板驱动件213和与所述底模板212连接的底模板驱动件214。在内模11压入外模21后,两侧模板驱动件213驱动两活动侧模板211向内移动,将皮壳A的两侧板A2贴合到内模11的两侧壁上;待形成组合体,内模11从组合体中脱离后,底模板驱动件214驱动活动底模板212向上移动,将组合体从外模中顶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组装机构2还包括横向驱动件22,模具驱动件12与横向驱动件22连接。模具驱动件12和横向驱动件22配合,用于驱动内模11与外模21对准,并将内模11下压至外模21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组装机构2还包括支撑架23,所述外模21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3上。所述支撑架23的顶部位于外模21的两侧固定有用于放置展开的皮壳A的放置板231,所述放置板231上安装有固定限位块232和活动限位块23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限位块233的限位块驱动件234。

当然,组装机构的结构可以多种多样,不限于是上述组成,比如,在一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组装机构,如图11所示,包括:

两刷棍22以及分别与两所述刷棍22连接的两刷棍驱动件。

这种组装机构,两刷棍驱动件驱动两刷棍22滚过皮壳A的两侧板A2,从而将皮壳A的两侧板A2贴合到内模11的两侧壁上与侧翼的两耳部S3粘贴。

具体实施中,两刷棍22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在前一种组装机构中,替代他的两活动侧模板211。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脱模机构,如图12所示,所述脱模机构包括脱模杆23以及与所述脱模杆23连接的脱模杆驱动件,所述内模11上开有脱模孔111,所述脱模杆23滑动安装在所述脱模孔111内。组合体M成型后,脱模杆驱动件驱动脱模杆23向下伸出,从而将组合体M推离内模11,实现内模11与组合体M的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脱模机构,如图13所示,所述脱模机构包括两刮板24以及分别与两所述刮板24连接的两刮板驱动件。组合体M成型后,将两刮板24分别勾住皮壳A的两侧壁,然后刮板驱动件驱动刮板向下移动,从而将组合体M扒离内模1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扁机构3包括:

上压板31,用于从顶面对皮壳A和侧翼进行压合;

压扁驱动件32,与上压板31连接,用于驱动上压板31上下移动。

加工时,将组合体放置在上压板31的下方,然后压扁驱动件32带动上压板31向下移动,对组合体进行压扁,之后压扁驱动件32再带动上压板31向上移动复位。

立体侧翼S和皮壳A组装形成组合体M后,由于皮壳A存在韧性,皮壳A的两侧板A2仍会向外张开一定角度,并带着侧翼S向内收缩,此时进行压扁,不会对组合体M造成破坏,能够直接将皮壳A和侧翼S压扁。

具体实施中,所述压扁机构3还包括压扁平台33,位于上压板31的下方,用于放置组合体M。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侧翼与皮壳组装成型装置还包括机架4,所述侧翼成型机构1、组装机构2和压扁机构3均安装在机架4上。

上述各驱动件可分别选用气缸、油缸、直线电机、直线滑台模组等驱动模组,本发明不做特别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84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