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汽车热管理系统装置及电动汽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5:49:21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电动汽车的技术开发也日渐成熟。相比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不会排出尾气、造成空气污染。随着电力充电桩的普及,电动车的使用也越来越方便。并且相对于传统能源,电动车的使用成本也相对较低。电动车的整体动力表现和驾驶舒适性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用户对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乘员舱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用户有采暖和制冷的使用需求,汽车空调和采暖需要更好得响应。尤其,冰雪和湿度较大的天气,电动汽车需要及时的清除玻璃上的霜雾,保证用户的驾驶视野;在电池使用方面,受高温和低温环境的影响,需要解决用户安全和汽车能耗问题。既不能让电池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而造成无电量损耗,又不能让电池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以避免发生自然事故影响人身安全;在电机和变电设备使用方面,受大功率电器部件使用高温的影响,电动汽车需要及时对其进行降温,不至于过载造成电器元件损坏。然而,对于电动汽车行业受传统汽车的影响,以及较快的迭代开发,热管理系统方面,并没有系统的集成应用和系统的精准控制。在乘员舱加热和电池保温方面做的不够好,导致用户有电量消耗快或续航里程短的忧虑。更有甚者,电池过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现阶段的电动汽车大都使用分散的电器元器件构成比较复杂的管路走线,集成度低,系统较重,且占用空间大。在整体的温度管理模式上对乘员舱、电池、及变电设备管理并不完善。较多的管路系统和分散的元件提高了汽车的制造成本。有些电动汽车能够实现对电池或电机驱器进行加热和冷却,但是需要多个附加系统对乘员舱或电池进行加热和冷却,这不利于提高用户的驾驶体验,也增加了电动汽车制造成本。还有些电动汽车需要同时加热或者冷却内部的多个设备元器件,无法实现每个部件的单独加热或冷却,但是有的情况下用户可能只是需要部分应用到加热或者冷却,多余能量会被损耗,加热和冷却的应用也会有冲突。这种情况降低了电动汽车的电量或者续航里程,同时给用户不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目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提供无法实现每个部件的单独加热或冷却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装置,用以电动汽车的电器部件及乘员舱的加热和冷却管理。通过高度集成较少的零部件实现对电动汽车的热管理,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的温度控制模式,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电动车的制造费用,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汽车热管理系统装置,包括冷媒回路、冷却液回路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冷媒回路包括电子压缩机、温度压力传感器、电磁控制阀一、电磁控制阀二、气液分离器、电池冷却器、电子膨胀阀、水冷冷凝器和冷媒歧管;所述电池冷却器和水冷冷凝器都包括冷媒通道和冷却液通道;

所述冷媒歧管上设置冷媒流通管道以及所述电子压缩机、温度压力传感器、电磁控制阀一、电磁控制阀二、水冷冷凝器、电子膨胀阀、电池冷却器以及气液分离器的安装接口,所述冷媒歧管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元件的安装接口;所述第一元件包括至第一冷媒通道和第二冷媒通道;各冷媒通道通过其对应的电磁阀控制其冷媒通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电磁控制阀一的第一端口连接电子压缩机的第一端口,其另一端口通过水冷冷凝器的冷媒通道连接电池冷却器的冷媒通道的一端、第一元件的第一冷媒通道一端和第二冷媒通道一端;所述电池冷却器冷媒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二端口连接电子压缩机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元件的第一冷媒通道另一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口;第一元件的第二冷媒通道另一端通过电磁控制阀二与所述电磁控制阀一的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冷却液回路包括膨胀水壶、水冷冷凝器、电池冷却器、电子水路阀一、电子水路阀二、电子水路阀三、电子水泵一、电子水泵二以及冷却液歧管,所述冷却液歧管上设置冷却液流通管道、膨胀水壶、水冷冷凝器、电池冷却器、电子水路阀一、电子水路阀二、电子水路阀三、电子水泵一和电子水泵二的安装接口,所述冷却液歧管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元件、第三元件和第四元件的安装接口;

所述电子水路阀一和电子水路阀二是四通阀,所述电子水路阀三是三通阀;所述电子水路阀一分别连接水冷冷凝器冷却液通道的一端、电池冷却器的冷却液通道一端、第二元件的冷却液通道一端和第三元件的冷却液通道一端,电池冷却器的冷却液通道另一端连接电子水泵一的第一端,第三元件的冷却液通道另一端连接电子水泵二的一端;

所述电子水路阀二分别连接电子水路阀三的第一端、电子水泵一的另一端、第二元件的冷却液通道另一端、以及电子水泵二的另一端;

所述电子水路阀三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连接膨胀水壶的第一端和第四元件的一端,所述第四元件的另一端连接膨胀水壶的第二端,所述膨胀水壶的第三端连接水冷冷凝器冷却液通道的另一端;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温度压力传感器、电磁控制阀一、电磁控制阀二、电子水路阀一、电子水路阀二和电子水路阀三以及控制冷媒通道的电子膨胀阀连接,通过输出控制信号实现汽车热管理。

进一步地,通过控制电磁控制阀一以及电池冷却器对应的电子膨胀阀获得冷媒支路a1,所述冷媒支路a1包括冷媒依次经过电磁控制阀一、水冷冷凝器的冷媒通道、电池冷却器的冷媒通道、气液分离器和电子压缩机形成的支路循环,在所述水冷冷凝器和电池冷却器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电池冷却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以及电子压缩机和电磁控制阀一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上都设置温度电压传感器。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元件的接口连接空调箱,通过控制电磁控制阀一、以及空调箱内冷媒通道通对应的电子膨胀阀获得冷媒支路a2,所述冷媒支路a2包括冷媒依次经过电磁控制阀一、水冷冷凝器内的冷媒管道、空调箱中设置的第一冷媒通道、气液分离器和电子压缩机形成的支路循环,在所述水冷冷凝器和空调箱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空调箱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以及电子压缩机和电磁控制阀一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上都设置温度电压传感器。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元件的接口连接空调箱,所述空调箱中设置的第二冷媒通道,所述第二冷媒通道通过电池冷却器前设置的电子膨胀阀控制其打开或关闭,通过电磁控制阀二控制获得冷媒支路b1,所述冷媒支路b1包括冷媒依次经过的电磁控制阀二和电池冷却器前设置的电子膨胀阀,经过空调箱的第二冷媒通道、电池冷却器的冷媒通道、气液分离器再到电子压缩机形成的支路循环,空调箱和电池冷却器的冷媒流通管道之间、电池冷却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以及电子压缩机和电磁控制阀二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上都设置温度电压传感器。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元件的接口连接空调箱,所述空调箱中设置第一冷媒通道和第二冷媒通道,通过控制电磁控制阀二、第一冷媒通道的电子膨胀阀获得冷媒支路b2,冷媒支路b2包括冷媒依次流电磁控制阀二控制,经过空调箱的第二冷媒通道、空调箱的第一冷媒通道、气液分离器再到电子压缩机形成的支路循环,空调箱的第一冷媒通道和第二冷冷通道流通管道之间、空调箱的第一冷媒通道与气液分离器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电子压缩机和电磁控制阀二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上都设置温度电压传感器。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池,控制电子水路阀一、电子水路阀二和以及电子水泵一获得冷却液支路A1,所述冷却液支路A1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路阀二、电子水泵一、电池冷却器的冷却液通道、电子水路阀一以及电池形成的支路循环。

进一步地,通过第四元件的接口连接低热散热器,控制电子水路阀一、电子水路阀二和电子水路阀三以及电子水泵一获得冷却液支路A2,所述冷却液支路A2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路阀二、电子水泵一、电池冷却器的冷却液通道、电子水路阀一、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通道、膨胀水壶、低热散热器和电子水路阀三形成的支路循环。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池,通过第三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机控制器,控制电子水路阀一、电子水路阀二和电子水泵二获得冷却液支路B1,所述冷却液支路B1包括依次连接并形成支路循环的电子水泵二、电机控制器、电子水路阀一、电池和电子水路阀二形成的支路循环。

进一步地,通过第三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第四元件的接口连接低热散热器,控制电子水路阀一、电子水路阀二和电子水路阀三以及电子水泵二获得冷却液支路B2,所述冷却液支路B2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泵二、电机控制器、电子水路阀一、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通道、膨胀水壶、低温散热器、电子水路阀三、电子水路阀二形成的支路循环。

进一步地,通过第三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机控制器,控制电子水路阀一、电子水路阀二和电子水路阀三以及电子水泵二获得冷却液支路B3,所述冷却液支路B3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泵二、电机控制器、电子水路阀一、水冷冷凝器、膨胀水壶、电子水路阀三和电子水路阀二形成的支路循环。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池、通过第三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机控制器,控制电子水路阀一、电子水路阀二和电子水路阀三以及电子水泵一和电子水泵二获得冷却液支路C1,所述冷却液支路C1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泵一、电池冷却器的冷却液通道、电子水路阀一、电池、电子水路阀二、电子水泵二、电机控制器、电子水路阀一、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通道、膨胀水壶、电子水路阀三、电子水路阀二形成的支路循环。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池、通过第三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第四元件的接口连接低温散热器,控制电子水路阀一、电子水路阀二和电子水路阀三以及电子水泵一和电子水泵二获得冷却液支路C2,所述冷却液支路C2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泵一、电池冷却器的冷却液通道、电子水路阀一、电池、电子水路阀二、电子水泵二、电机控制器、电子水路阀一、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通道、膨胀水壶、低温散热器、电子水路阀三、电子水路阀二形成的支路循环。

本发明还提供了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采用如以上技术方案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热管理系统装置。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热管理装置包括冷媒支路和水路循环支路,可以经过水冷冷凝器和电池冷却器进行热交换。电磁控制阀一和电磁控制阀二控制冷媒支路的开关。电子水路阀一、电子水路阀二,电子水路阀二,控制水路支路的流量和流向。通过在冷媒歧管和冷却液歧管上设置第一元件~第四元件的接口,

根据需要可以实现连接电池、电机控制器、空调箱、以及低温散热器,利用冷媒支路和冷却液循环支路可以通过组合实现对电池、电机控制器、空调箱、以及低温散热器的温度控制模式,并且上述温度控制模式,还包括其他可能串联和并联的温度控制应用,例如自动驾驶模块、变频装置等其他需要制热和制冷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整体结构后视图;

图3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4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媒歧管结构正视图;

图6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媒歧管结构后视图;

图7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却液歧管结构正视图;

图8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却液歧管结构后视图;

图9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媒支路a1示意图;

图10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媒支路a2示意图;

图11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媒支路b1示意图;

图12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媒支路b2示意图;

图13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却液循环支路A1示意图;

图14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却液循环支路A2示意图;

图15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却液循环支路B1示意图;

图16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却液循环支路B2示意图;

图17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却液循环支路B3示意图;

图18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却液循环支路C1示意图;

图19示例体现了本申请实施方案提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装置冷却液循环支路C2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电子压缩机;2:水冷冷凝器;3:电池冷却器;4:电子水路阀一;5:电子水路阀二;6:电子水路阀三;7:电子水泵一;8:电子水泵二;9:电磁控制阀一;10:电磁控制阀二;11:电子膨胀阀;12:温度压力传感器一;13:温度压力传感器二;14:温度压力传感器三;15:温度压力传感器四;16:气液分离器,17:膨胀水壶;18:冷媒歧管;19:冷却液歧管;20:电池;21:电机控制器;22:低温散热器;23:空调箱;24:空调箱第一冷媒通道的电子膨胀阀;25:空调箱第二冷媒通道;26:空调箱第一冷媒通道;27:鼓风机;101-电磁控制阀接口;102:电子膨胀阀11接口;103:水冷冷凝器冷媒通道进出口;104:温度压力传感器接口;105:电池冷却器冷媒通道进出口;106:气液分离器进口和出口及安装固定法兰,107:空调箱制冷进出口和制热进出口;108:-三通阀安装螺纹孔;109:电子压缩机进口和出口;110:水冷冷凝器进出水接口;111:电池冷却器进出水接口;112:电机控制器进水接口;113:电机控制器出水接口;114:电池出水接口;115:电池进水接口;116:电子水泵安装孔;117:电子水路阀(四通)安装孔;118:电子水路阀(三通)出水口;119:膨胀水壶安装螺纹孔;120:冷却液歧管安装螺纹孔,121:气液分离器安装固定孔;122:冷却液歧管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已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汽车热管理系统装置,如图1~图7所示,包括:包括冷媒回路、冷却液回路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冷媒回路包括电子压缩机1、温度压力传感器、电磁控制阀一9、电磁控制阀二10、电子膨胀阀11、气液分离器16、电池冷却器3、水冷冷凝器2和冷媒歧管18,所述电子膨胀阀11设置在水冷冷凝器2和电池冷却器3之间的冷媒管路上;

所述冷媒歧管18(如图3、图5、图6所示)上设置冷媒流通管道以及所述电子压缩机1进口和出口109、温度压力传感器接口104、电磁控制阀接口101(用于连接电磁控制阀一9、电磁控制阀二10)、电子膨胀阀接口102(用于连接电子膨胀阀11)、水冷冷凝器冷媒通道进出口103(水冷冷凝器2内部)、电池冷却器冷媒进出口105(电池冷却器3内部)以及气液分离器16的安装接口(图6中气液分类器安装固定孔121),所述冷媒歧管18上还分别第一元件(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元件的接口可连接空调箱23)的安装接口;

所述电池冷却器3包括冷媒通道和冷却液通道,所述第一元件包括第一冷媒通道26和第二冷媒通道25;所述冷媒通道通过其对应电子膨胀阀11和电磁阀一9控制其冷媒通道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电磁控制阀一9的第一端口连接电子压缩机1的第一端口,其另一端口连接水冷冷凝器的冷媒通道的第一端口,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通道的第二端口连接电池冷却器3的冷媒通道的入口、第一元件23的第一冷媒通道26入口和第二冷媒通道出口25;

电池冷却器3的冷媒出口和第一元件(具体实施例中连接空调箱23)的第一冷媒通道的出口都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16的第一端口(气液分离器16进口和出口及安装固定法兰106如图6所示),所述气液分离器16的第二端口连接电子压缩机1的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元件(具体实施例中连接空调箱23)的第二冷媒通道的出口通过电磁控制阀二10与所述电磁控制阀一9的第一端口连接;电池冷却器3的冷却液通道入口连接电子水泵一7的第一端。

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空调箱23中还设置鼓风机27,所述汽车热管理系统装置中鼓风机27的出风口通过导风管路连接其他部件。

所述冷却液回路包括膨胀水壶17、水冷冷凝器2、电子水路阀一4、电子水路阀二5、电子水路阀三6以及冷却液歧管19,所述冷却液歧管19上设置冷却液流通管道、膨胀水壶17、水冷冷凝器2(图7中示出了水冷冷凝器2进出水接口110)、电子水路阀一4、电子水路阀二5、电子水路阀三6、电子水泵一7和电子水泵二8的安装接口(图8示出了电子水泵安装接口117、电子水路阀(四通)安装接孔117、电子水路阀(三通)出水口118),所述冷媒歧管18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元件的接口、所述冷却液歧管19上还分别设置第三元件和第四元件的安装接口。所述电子水路阀一4和电子水路阀二5是四通阀,所述电子水路阀三6是三通阀;所述电子水路阀一4分别连接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通道的一端、电池冷却器3的冷却液出口、第二元件(电池20)和第三元件(电机控制器21)的一端,第三元件(电机控制器21)的另一端连接电子水泵二8的一端。如图7所示,具体实施例中可选地通过第二元件接口连接电池20,通过第三元件接口连接电机控制器21,通过第四元件接口连接低温散热器22。图17中示出了冷却液歧管19上设置电池冷却器进出水接口111,电机控制器进水接口113,和电池出水接口114。

所述电子水路阀二5分别连接电子水路阀三6的第一端、电子水泵一7的另一端、第二元件的另一端、以及电子水泵二8的另一端;

所述电子水路阀三6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连接膨胀水壶17的第一端和第四元件(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四元件的接口连接低温散热器)的一端,所述第四元件的另一端连接膨胀水壶17的第二端,所述膨胀水壶17的第三端连接水冷冷凝器2的冷却液通道;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温度压力传感器、电磁控制阀一9、电磁控制阀二10、电子膨胀阀11、电子水路阀一4、电子水路阀二5和电子水路阀三6、以及控制冷媒通道的电子膨胀阀(如空调箱第一冷媒通道的电子膨胀阀24、电池冷却器冷媒通道前面的电子膨胀阀接口102)连接,通过输出控制信号实现汽车热管理,通过控制汽车热管理系统装置中的电磁阀和电子水泵等元件的断开或闭合,可获得多个回路。

可选地,冷媒歧管18上还设置电子水路阀三、膨胀水壶17的安装螺纹孔(见图5、图6中的电子水路阀三安装螺纹孔108和膨胀水壶17安装螺纹孔119)。

冷却液歧管19通过设置在冷媒歧管18上的冷却液歧管安装螺纹孔120和冷却液歧管安装孔122(如图8所示)固定在冷媒歧管18上。

冷媒歧管18集成了电磁控制阀、水冷冷凝器2接口、温度压力传感器、电池冷却器3接口、气液分离器16,集成了电子压缩机进出接口109,并将冷媒流经空调箱23、电池冷却器3的进口和出口集成在了一个位置,便与一次性安装。

冷却液歧管19集成了电子水泵、电子水路阀,水冷冷凝器2接口、电池冷却器3接口并将流经电池20、电机控制器21和空调箱23、低温散热器22的进和出的水口集成在系统的两侧方便组合安装。

针对于上述任一组合控制方案,都可以将冷却液的流通管道设置在冷却液歧管19中,将制冷剂的流通管道设置在冷媒歧管18中。通过将管路集成在歧管上,能使各个部件直接在歧管上流通或设置进出口,而不用再穿插走管路,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简化各种管道走线,避免产生走线干扰。

如图1~图4所示出的热管理集成装置是将冷媒回路和冷却液回路集成设置在一起。热管理系统装置在外观上呈现一个模块化的结构,具有整体结构非常紧凑、无需管路连接,有利与整车的集中布置和模块化管理。

图5、图6示出了将电子压缩机1的安装口集中布置在冷媒歧管18上,并且布置上靠近气液分离器16,缩短了气液分离器16和电子压缩机1之间的通道。并且采用法兰安装的方式,直接用螺栓打紧,简化了装配工艺,同时有利于系统的密封。

图7、图8示出了将三个电子水路换向阀的集中布置在冷却液歧管19上,其中电子水路阀一4和电子水路阀二5是四通的换向阀,相邻通道是可以切换相通的,其中电子水路阀三6是一个三通道的换向阀,相邻通道是可以切换相通的。通过调节电子水路阀的联通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冷却液循环支路,以实现对需要温控的设备元件进行温度控制。同时将两个电子水泵集中布置在冷却液歧管19上,电子水泵一7控制冷却液流向电池20的回路,电子水泵二8控制冷却液流向电机控制器21的回路。

本发明提供的热管理系统装置通过将所有元件组装到冷却液歧管19和冷媒歧管18上,此布置方式使各个元器件的安装空间更为紧凑,元器件之间的流通管路更短,从而不仅有助于缩小热管理系统的占用空间,还能减少因循环过程而造成的压力和温度损耗,提升热管理系统的制冷和制热效率。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9所示,电池冷却器3设置电池冷却器冷媒进出口105)。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电池20冷却器3,通过控制电磁控制阀一9以及电池冷却器对应的电子膨胀阀11获得冷媒支路a1(如图9所示),所述冷媒支路a1包括依次连接形成支路循环的电磁控制阀一9、水冷冷凝器2内的冷媒通道、电子膨胀阀11、电池冷却器3的冷媒通道、气液分离器16和电子压缩机1,在所述水冷冷凝器2和电池冷却器3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设置温度电压传感器一12、电池冷却器3和气液分离器16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设置温度电压传感器二13、以及电子压缩机1和电磁控制阀一9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上设置温度电压传感器三14。

实施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元件为空调箱23,所述空调箱23内设置第一冷媒通道26和第二冷媒通道25,还设置用于控制第一冷媒打开或关闭的空调箱第一冷媒通道的电子膨胀阀24,(具体实施例中,可在空调箱第一冷媒通道设置蒸发器),通过控制电磁控制阀一9以及空调箱内冷媒通道通对应的电子膨胀阀24获得冷媒支路a2,如图10所示,所述冷媒支路a2包括依次连接形成支路循环的电磁控制阀一9、水冷冷凝器的冷媒管道、空调箱的第一冷媒管道26、气液分离器16和电子压缩机1,在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管道和空调箱23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空调箱23和气液分离器16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以及电子压缩机1和电磁控制阀一9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上都设置温度电压传感器,见图10,如空调箱23和气液分离器16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设置温度压力传感器四15,水冷冷凝器的冷媒管道和空调箱23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设置的温度电压传感器一12,电子压缩机1和电磁控制阀一9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上都设置的电压传感器三14。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元件的接口连接空调箱,所述空调箱23中设置所述空调箱中设置第一冷媒通道26和第二冷媒通道25,所述第一冷媒通道26通过电子膨胀阀24控制其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电磁控制阀二10以及和电池冷却器前设置的电子膨胀阀11获得冷媒支路b1,如图11所示,所述冷媒支路b1包括依次连接形成支路循环的电磁控制阀二10,经过空调箱第二冷媒通道25(可选地第二冷媒通道可设置室内冷凝器)、电池冷却器3、气液分离器16再到电子压缩机1,空调箱23和电池冷却器3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电池冷却器3与气液分离器16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以及电子压缩机1和电磁控制阀一9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上都设置温度电压传感器。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元件的接口连接空调箱23,所述空调箱23中设置第一冷媒通道26和第二冷媒通道25,第一冷媒通道26通过电子膨胀阀控制其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电磁控制阀二10以及第一冷媒通道的电子膨胀阀24获得冷媒支路b2,如图12所示,冷媒支路b2包括依次连接形成支路循环的电磁控制阀二10控制,经过空调箱23第二冷媒通25、空调箱23第一冷媒通26、气液分离器16再到电子压缩机1,空调箱23第一冷媒通道26与空调箱23第二冷媒通道25之间的冷媒管道、电磁控制阀二10与空调箱23第二冷媒通道25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以及电子压缩机1和电磁控制阀二10之间的冷媒流通管道上都设置温度电压传感器。

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池,控制电子水路阀一4、电子水路阀二5以及电子水泵一7获得冷却液支路A1,如图13所示,所述冷却液支路A1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路阀二5、电子水泵一7电池冷却器3的冷却液通道、电子水路阀一4以及电池20形成的支路循环。

实施例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通过第四元件的接口连接低热散热器,控制、电子水路阀一4、电子水路阀二5和电子水路阀三6以及电子水泵一7获得冷却液支路A2,如图14所示,所述冷却液支路A2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路阀二、电子水泵一、电池冷却器的冷却液通道、电子水路阀一、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液通道、膨胀水壶、低热散热器和电子水路阀三形成的支路循环。

实施例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池,通过第三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机控制器,控制电子水路阀二8、电子水路阀二5以及电子水泵一7获得冷却液支路B1,如图15所示,所述冷却液支路B1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泵二8、电机控制器21、电子水路阀一4、电池20和电子水路阀二5形成的支路循环。

实施例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第四元件的接口连接低热散热器,控制电子水路阀一4、电子水路阀二5和电子水路阀三6以及电子水泵二8获得冷却液支路B2,如图16所示,所述冷却液支路B2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泵二8、电机控制器21、电子水路阀一4、水冷冷凝器2的冷却液管道、膨胀水壶17、低温散热器22、电子水路阀三6、电子水路阀二5形成的支路循环。

实施例1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机控制器,控制膨胀水壶17、电子水路阀一4、电子水路阀二5和电子水路阀三6以及电子水泵二8获得冷却液支路B3,如图17所示,所述冷却液支路B3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泵二8、电机控制器21、电子水路阀一4、水冷冷凝器2的冷却液管道、膨胀水壶17、电子水路阀三6和电子水路阀二5。

实施例1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通过第二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池、通过第三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机控制器,控制电子水路阀一4、电子水路阀二5和电子水路阀三6以及电子水泵一7、电子水泵8、获得冷却液支路C1,如图18所示,所述冷却液支路C1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泵一7、电池冷却器3、电子水路阀一4、电池20、电子水路阀二5、电子水泵二8、电机控制器21、电子水路阀一4、水冷冷凝器2的冷却液通道、膨胀水壶17、电子水路阀三6、电子水路阀二5形成的循环支路。

实施例1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通过第二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池、通过第三元件的接口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第四元件的接口连接低温散热器,控制电子水路阀一4、电子水路阀二5和电子水路阀三6以及电子水泵一7、电子水泵二8获得冷却液支路C2,如图19所示,所述冷却液支路C2包括冷却液经过电子水泵一7、电池冷却器3的冷却液股管道、电子水路阀一4、电池20、电子水路阀二5、电子水泵二8、电机控制器21、电子水路阀一4、水冷冷凝器2的冷却液股管道、膨胀水壶17、低温散热器22、电子水路阀三6、电子水路阀二5形成的循环支路。

实施例13: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采用如以上技术方案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热管理系统装置。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热管理系统装置能够分别形成乘员舱的制冷回路、乘员舱的采暖回路、电池的冷却回路、电池的加热回路和电机驱器的冷却环路。这种热管理系统装置能对乘员舱、电池和电机驱器中的任一或多个元件进行制冷或制热,可以快速有效的控制电动汽车中的各个部件的温度,以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需求。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案中,冷媒支路和冷却液循环支路可以通过组合实现不同的温度控。例如,春夏季如果环境温度处于高温状态,电池和电机驱动器有强制冷却的需求,系统给处于高温的电池和处于工作状态的电机驱动器进行降温。冷媒支路a1和冷却液循环支路A1、B2进行组合控制。冷媒支路a1通过电池冷却器3给A1水路降温,从而实现对电池降温的控制。系统通过低温散热器将冷却液循环支路B2降温。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对电池和电机控制器冷却的控制;秋冬季节如果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电池有加热的需求,尤其是在动力输出优先和充电过程中。冷媒支路a1和冷却液循环支路C1进行组合控制。冷媒支路a1通过水冷冷凝器2给冷却液循环支路C1(冷却液经电池冷却器3降温过)进行加热,电机驱动器也会给冷却液循环支路C1提供部分热量。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实现电池的加热控制;夏季节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时,乘员舱内有制冷需求,电池有冷却需求。冷媒支路a1、a2和冷却液循环支路A1、B3进行组合控制。冷媒支路a2通过蒸发器给乘员舱制冷,冷媒支路a1通过电池冷却器3降低。冷却液循环支路A1的冷却液温度给电池冷却,冷却液循环支路B3可以通过水冷冷凝器2带走冷媒中的部分热量,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乘员舱制冷和电池冷却;通过上述冷媒支路和冷却液循环支路可以实现对乘员舱、电池、电机驱动等多个设备元件的温度控制,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不限于以上所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58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