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不同复合结构的可变无溶剂复合机及变换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溶剂复合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不同复合结构的可变无溶剂复合机及变换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软包装复合膜有两层基材、三层基材及四层基材复合结构,而目前大多数两层以上结构复合膜生产是采用每次两层基材复合,卸料下机固化后再与第三层基材复合的分次复合工艺,这样的复合生产效率很低;正在兴起使用的三层基材一次性复合机可满足三层基材复合结构一次完成复合工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它也有如下的局限性:第一是三层复合机型无法满足四层基材复合结构一次完成复合工艺;第二是每个三层复合机型的运行模式及其复合工艺是对某些固定类型复合结构设计的,其基材涂胶面布置及走料路径型式固定,无法满足某些特殊结构的特殊涂胶面布置及走料路径要求;第三是运行模式及复合工艺无法变换,不能做到一机适应多种复合结构的不同复合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不同复合结构的可变无溶剂复合机及变换方法,运行模式及其复合工艺可变换,可以适用二层、三层及四层不同类型的基材复合结构的复合生产,达到一机多能多用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不同复合结构的可变无溶剂复合机,包括机架,机架下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设有第一机组、第二机组、第三机组和第四机组;

所述第一机组的右侧下部设有第一放卷单元,所述第一机组的左侧中部设有第一涂布单元,所述第一机组右侧上部设有第一张力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单元处于第一放卷单元和第一涂布单元的路径之间,所述第一涂布单元的上部设有第二张力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机组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布置有收卷单元和第四放卷单元,所述第二机组的左侧上方设有第二复合单元,所述第二机组的右侧上部设有第三张力控制单元,在第二复合单元和收卷单元之间设置有第四张力控制单元;

所述第三机组的右侧下方设有第三放卷单元,所述第三机组的左侧中部设有第二涂布单元,所述第三机组的左侧上方设有第一复合单元,所述第三放卷单元和第二涂布单元之间设有第五张力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涂布单元和第一复合单元之间设有第六张力控制单元;

所述第四机组的右侧中部设有第三涂布单元, 所述第四机组的上部左右两分别设有第七张力控制单元和第八张力控制单元;

在机架上部对应第二机组位置设有垂直放卷部件,所述垂直放卷部件上设有第二放卷单元,所述第二放卷单元和第二复合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九张力控制单元。

作为改进,所述机架上于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之间设有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所述机架上于第二机组和第三机组之间设有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所述机架于第三机组和第四机组之间设有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所述机架上于第四机组和第二机组之间设有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所述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位于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的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机组的第一张力控制单元右侧设有第一路径转换导辊;所述第四机组的第七张力控制单元左侧设有第二路径转换导辊。

作为改进,在复合机控制程序中,设置第二复合单元电机速度为0级主控速度;设置第一涂布单元电机速度、第三涂布单元电机速度、第二放卷电机速度和收卷电机速度均为1级控制速度;设置第一复合单元电机速度、第一放卷电机为2级控制速度;设置第四放卷电机速度、第二涂布电机速度为3级控制速度;设置第三放卷电机速度为4级控制速度;控制关系为:4级跟随3级,3级跟随2级,2级跟随1级,1级跟随0级。

本发明基于不同复合结构的可变无溶剂复合机的变换方法:

(A)当产品为PET/AL/NY/RCPP或者PET/NY/AL/RCPP四层复合结构时,采用运行模式一:当复合结构顺序从外到内依次为PET/AL/NY/RCPP时,PET、AL、NY及RCPP四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第一放卷单元、第二放卷单元、第三放卷单元、第四放卷单元放卷位置,当复合结构顺序从外到内依次为PET/NY/AL/RCPP时,PET、NY、AL及RCPP四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四放卷单元、第三放卷单元、第二放卷单元、第一放卷单元放卷位置,采用第一放卷单元的料带单面和第三放卷单元的料带双面涂胶及两次复合工艺:基材NY在第三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涂布单元进行第一面涂胶,基材RCPP或者PET在第四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与从第二涂布单元导来的NY料带复合,复合后的双层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三涂布单元,对基材NY的第二面涂胶,随后经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基材PET或者RCPP在第一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涂布单元涂胶,涂胶后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基材AL在第二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直接导入第二复合单元,四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完成复合;

(B)当产品为PET/AL/CPP或者PET/AL/PE三层复合结构时,采用运行模式二:当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PET/AL/CPP时,PET、AL及CPP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一放卷单元、第二放卷单元、第三放卷单元放卷位置,当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PET/AL/PE时,PET、AL及PE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三放卷单元、第二放卷单元、第一放卷单元放卷位置,采用第一放卷单元的料带和第三放卷单元的料带单面涂胶及一次复合工艺:基材CPP或者PET在第三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三涂布单元涂胶,涂胶后的料带经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基材AL在第二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直接导入第二复合单元,基材PET或者PE在第一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涂布单元涂胶,涂胶后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三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完成复合;

(C)当产品为PET/VMPET/PE或者BOPP/VMPET/CPP三层复合结构时,采用运行模式三:当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PET/VMPET/PE时,PET、VMPET及PE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一放卷单元、第三放卷单元、第四放卷单元放卷位置,当复合结构此外到内依次为BOPP/VMPET/CPP时,BOPP、VMPET及CPP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四放卷单元、第三放卷单元、第一放卷单元或者第一放卷单元、第三放卷单元、第四放卷单元放卷位置,采用第一放卷单元的料带和第三放卷单元的料带单面涂胶及两次复合工艺:基材VMPET在第三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涂布单元涂胶,涂胶后的料带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基材PE 、BOPP或者CPP在第四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与从第二涂布单元导来的料带VMPET复合,复合后的双层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第七张力控制单元和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后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基材PET、BOPP或者CPP在第一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涂布单元涂胶,涂胶后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三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完成复合;

(D)当产品为PET/PVC/PVC三层复合结构时,采用运行模式四: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第四放卷单元、第三放卷单元、第一放卷单元放卷位置,采用第一放卷单元料带PVC单面和第三放卷单元料带PVC双面涂胶及两次复合工艺:基材PVC在第三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涂布单元涂胶,涂胶后的料带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基材PET在第四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与从第二涂布单元导来的料带PVC复合,复合后的两层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三涂布单元,对PVC的第二面涂胶,第二次涂胶后的双层基材经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基材PVC在第一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涂布单元涂胶,涂胶后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三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完成复合;

(E)当产品为拉丝膜/PET/VMPET三层复合结构时,采用运行模式五: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第四放卷单元、第三放卷单元、第一放卷单元放卷位置,采用第三放卷单元料带PET双面涂胶及两次复合工艺:基材PET在第三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涂布单元涂胶,涂胶后的料带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基材VMPET在第四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第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与从第二涂布单元导来的料带PET复合,复合后的两层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三涂布单元,对基材PET的第二面涂胶,第二次涂胶后双层基材经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基材拉丝膜在第一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导入第二复合单元,三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完成复合;

(F)当产品为PET/PE两层复合结构时,采用运行模式六:两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第一放卷单元、第四放卷单元放卷位置,采用第一放卷单元料带PET涂胶及一次复合工艺:基材PET在第一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涂布单元涂胶,涂胶后的料带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基材PE在第四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与从第一涂布单元导来的料带PET复合,二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完成复合;

(G)当产品为PET/VMPET两层复合结构时,采用运行模式七:两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第三放卷单元、第四放卷单元放卷位置,采用第三放卷单元料带PET涂胶及两次复合工艺:基材PET在第三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涂布单元涂胶,涂胶后的料带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基材VMPET在第四放卷单元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与从第一涂布单元导来的基材PET复合,复合后的双层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第七张力控制单元和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后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进行第二次压合,二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完成复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一台机器可变换为七种复合模式,满足七种复合工艺的需求,大大拓展了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和供货范围,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2)一些复合模式达到的复合效果是普通复合机通过多次复合无法达到的,这些复合模式和复合工艺对软包装设计者和生产厂家提供了更多的更广泛的精细选择;

(3)最高可一次完成四层基材的复合,满足目前常见最多层软包装复合结构一次复合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不同复合结构的可变无溶剂复合机总体工艺路线图。

图2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一的工艺路线图。

图 3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二的工艺路线图。

图4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三的工艺路线图。

图5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四的工艺路线图。

图6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五的工艺路线图。

图7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六的工艺路线图。

图8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七的工艺路线图。

图9为第二种型式的第二复合单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复合模式和复合工艺可变换的无溶剂复合机,包括机架31,在机架下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着第一机组1、第二机组2、第三机组3和第四机组4。

在第一机组Ⅰ右侧下部设有第一放卷单元5,左侧中部设有第一涂布单元10,第一机组右侧上部设有第一张力控制单元16,第一张力控制单元处于第一放卷单元5和第一涂布单元10单元路径之间,在第一涂布单元10上部设有第二张力控制单元15。

在第二机组2下部左右两侧分别布置有收卷单元6和第四放卷单元7,在第二机组左侧上部设有第二复合单元14,第二机组2右侧上部设有第三张力控制单元17;在第二复合单元14和收卷单元6之间设有第四张力控制单元20。

在第三机组3右侧下部设有第三放卷单元8,左侧中部设有第二涂布单元11,在第三机组3左侧上方设有第一复合单元13,在第三放卷单元8和第二涂布单元11之间设有第五张力控制单元23,在第二涂布单元11和第一复合单元之间设置有第六张力控制单元22。

在第四机组4右侧中部设有第三涂布单元12,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七张力控制单元18和第八张力控制单元19。

在机架上部对应第二机组位置设置有垂直放卷部件,在垂直放卷部件上设有有第二放卷单元9,在第二放卷单元9和第二复合单元14之间设置有第九张力控制单元21。

在机架上第一机组1和第二机组2之间设置有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在机架上第二机组2和第三机组3之间设置有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3;在机架上第三机组3和第四机组4之间设置有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34;在机架上第四机组4和第二机组2之间设置有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35;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位于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的上方。

在第一张力控制单元16中包含第一调整辊组件26,在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中包含第二调整辊组件27,在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35中包含第三调整辊组件28,在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3中包含第四调整辊组件29,在第七张力控制单元18中包含第五调整辊组件30,在第一张力控制单元16右侧设有第一路径转换导辊24,在第七张力控制单元18左侧设有第二路径转换导辊25。

本发明复合机还包含一套电气线路及控制程序:在复合机控制程序中,设置第二复合单元电机速度为0级主控速度;第一涂布单元电机速度、第三涂布单元电机速度、第二放卷电机速度和收卷电机速度均为1级控制速度;第一复合单元电机速度、第一放卷电机为2级控制速度;第四放卷电机速度、第二涂布电机速度为3级控制速度;第三放卷电机速度为4级控制速度;控制关系为4级跟随3级,3级跟随2级,2级跟随1级,1级跟随0级。

同时物理上预留第一复合单元电机速度、第一放卷电机及第四放卷电机速度升级为1级控制速度,第三放卷电机速度为2级控制速度接线。在分频信号控制时预留了断开第一涂布单元电机速度、第二涂布电机速度及第一复合单元电机速度的控制模式。在物理接线和控制模式上设置了第三放卷电机速度可分别接受第四张力控制单元和第七张力控制单元信号控制。在复合机控制触摸上设置上述单元的选用/解除功能。

如图2所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一的复合工艺过程为:当复合结构顺序从外到内依次为PET/AL/NY/RCPP时,PET、AL、NY及RCPP四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一放卷单元5、第二放卷单元9、第三放卷单元8、第四放卷单元7放卷位置,当复合结构顺序为PET/NY/AL/RCPP时,PET、NY、AL及RCPP四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四放卷单元7、第三放卷单元8、第二放卷单元9、第一放卷单元5放卷位置,采用第一放卷单元5料带(PET或者RCPP)单面和第三放卷单元9料带(NY)双面涂胶及两次复合工艺;在复合生产时,机器配制所有功能单元全部参与工作,基材(NY)在第三放卷单元8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涂布单元11进行第一面涂胶,基材(RCPP或者PET)在第四放卷单元7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13与从第二涂布单元11导来的料带(NY)复合,复合后的双层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三涂布单元12,对料带(NY)的第二面涂胶,随后经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基材(PET或者RCPP)在第一放卷单元5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涂布单元10涂胶,涂胶后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基材AL在第二放卷单元第二放卷单元9放卷且其料带被直接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四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14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6完成复合。

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一的走膜路径为:

第一放卷单元5基材经第一张力控制单元16→第一涂布单元10→第二张力控制单元15→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一的第一基材料带路径;

第二放卷单元9基材经第九张力控制单元21→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一的第二基材料带路径;

第三放卷单元8基材经第五张力控制单元23→第二涂布单元11→第六张力控制单元22→第一复合单元13为运行模式一的第三基材料带路径;

第四放卷单元7基材经第三张力控制单元17→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3→第一复合单元13为运行模式一的第四基材料带路径;

第一复合单元13→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34→第七张力控制单元18→第三涂布单元12为运行模式一的第五基材料带路径;

第三涂布单元12→第八张力控制单元19→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35→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一的第六基材料带路径;

第二复合单元14→第四张力控制单元20→收卷单元6为运行模式一的第七基材料带路径。

四层复合结构一般都含有铝箔AL,无论AL在第二层还是第三层,运行模式一都可将AL料卷放置于第二放卷单元9并最短路径进入第二复合单元14。

如图3所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二的复合工艺过程为:当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PET/AL/CPP时,PET、AL及CPP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一放卷单元5、第二放卷单元9、第三放卷单元8放卷位置,当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PET/AL/PE时,PET、AL及PE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三放卷单元8、第二放卷单元9、第一放卷单元5放卷位置,采用第一放卷单元5料带(PET或者PE)和第三放卷单元8料带(CPP或者PET)单面涂胶及一次复合工艺;在复合生产时,第二涂布单元11、第一复合单元13及第四放卷单元不参与工作,基材(CPP或者PET)在第三放卷单元8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三涂布单元12涂胶,涂胶后的料带经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基材(AL)在第二放卷单元第二放卷单元9放卷且其料带被直接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基材(PET或者PE)在第一放卷单元5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涂布单元10涂胶,涂胶后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三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14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6完成复合。

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二的走膜路径为:

第一放卷单元5基材经第一张力控制单元16→第一涂布单元10→第二张力控制单元15→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二的第一基材料带路径;

第二放卷单元9基材经第九张力控制单元21→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二的第二基材料带路径;

第三放卷单元8基材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34→第七张力控制单元18→第三涂布单元12→第八张力控制单元19→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35→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二的第三基材料带路径;

第二复合单元14→第四张力控制单元20→收卷单元6为运行模式二的第四基材料带路径。

运行模式二也有两种料卷放置方式,可将易PE拉申变长的PE料卷放置于最短路径的放卷单元。

如图4所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三的复合工艺过程为:当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PET/VMPET/PE时,PET、VMPET及PE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一放卷单元5、第三放卷单元8、第四放卷单元7放卷位置,当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BOPP/VMPET/CPP时,BOPP、VMPET及CPP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四放卷单元7、第三放卷单元8、第一放卷单元5或者第一放卷单元5、第三放卷单元8、第四放卷单元7放卷位置,采用第一放卷单元5料带(PET或者BOPP、CPP)和第三放卷单元8料带(VMPET)单面涂胶及两次复合工艺;在复合生产时,第二放卷单元9及第三涂布单元12不参与工作,基材(VMPET)在第三放卷单元8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涂布单元11涂胶,涂胶后的料带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13,基材(PE或者BOPP、CPP)在第四放卷单元7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13与从第二涂布单元11导来的料带(VMPET)复合,复合后的双层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34、第七张力控制单元18和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35后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基材(PET或者BOPP、CPP)在第一放卷单元5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涂布单元10涂胶,涂胶后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三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14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6完成复合。

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三的走膜路径为:

第一放卷单元5基材经第一张力控制单元16→第一涂布单元10→第二张力控制单元15→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三的第一基材料带路径;

第三放卷单元8基材经第五张力控制单元23→第二涂布单元11→第六张力控制单元22→第一复合单元13为运行模式三的第二基材料带路径;

第四放卷单元7基材经第三张力控制单元17→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3→第一复合单元13为运行模式三的第三基材料带路径;

第一复合单元13→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34→第二路径转换导辊25→第七张力控制单元18→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35→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三的第四基材料带路径;

第二复合单元14→第四张力控制单元20→收卷单元6为运行模式三的第五基材料带路径。

运行模式三也有两种料卷放置方式,可将易PE拉申变长的PE料卷放置于最短路径的放卷单元或不必涂胶的单元。

如图5所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四的复合工艺过程为:当产品为PET/PVC/PVC三层复合结构时,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四放卷单元7、第三放卷单元8、第一放卷单元5放卷位置,采用第一放卷单元5料带(PVC)单面和第三放卷单元8料带(PVC)双面涂胶及两次复合工艺;在复合生产时,第二放卷单元不参与工作,基材(PVC)在第三放卷单元8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涂布单元11涂胶,涂胶后的料带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13,基材(PET)在第四放卷单元7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3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13与从第二涂布单元11导来的料带(PVC)复合,复合后的两层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34被导入第三涂布单元12,对PVC的第二面涂胶,第二次涂胶后的双层基材经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35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基材(PVC)在第一放卷单元5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涂布单元10涂胶,涂胶后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三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14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6完成复合。

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四的走膜路径为:

第一放卷单元5基材经第一张力控制单元16→第一涂布单元10→第二张力控制单元15→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四的第一基材料带路径;

第三放卷单元8基材经第五张力控制单元23→第二涂布单元11→第六张力控制单元22→第一复合单元13为运行模式四的第二基材料带路径;

第四放卷单元7基材经第三张力控制单元17→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3→第一复合单元13为运行模式四的第三基材料带路径;

第一复合单元13→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34→第七张力控制单元18→第三涂布单元12为运行模式四的第四基材料带路径;

第三涂布单元12→第八张力控制单元19→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35→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四的第五基材料带路径;

第二复合单元14→第四张力控制单元20→收卷单元6为运行模式四的第六基材料带路径。

运行模式四的主要功能特点是三层复合结构的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进行两边分别涂胶,加大这两层之间涂胶厚度。

如图6所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五的复合工艺过程为:当产品为拉丝膜/PET/VMPET类三层复合结构时,三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四放卷单元7、第三放卷单元8、第一放卷单元5放卷位置,采用第三放卷单元8料带(PET)双面涂胶及两次复合工艺;在复合生产时,第二放卷单元第二放卷单元9及第一涂布单元10不参与工作,基材(PET)在第三放卷单元8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涂布单元11涂胶,涂胶后的料带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13,基材(VMPET)在第四放卷单元7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3第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13与从第二涂布单元11导来的料带(PET)复合,复合后的两层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34被导入第三涂布单元12,对PET的第二面涂胶,第二次涂胶后双层基材经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35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基材(拉丝膜)在第一放卷单元5放卷且其料带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三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14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6完成复合。

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五的走膜路径为:

第一放卷单元5基材经第一张力控制单元16→第一路径转换导辊24→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五的第一基材料带路径;

第三放卷单元8基材经第五张力控制单元23→第二涂布单元11→第六张力控制单元22→第一复合单元13为运行模式五的第二基材料带路径;

第四放卷单元7基材经第三张力控制单元17→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3→第一复合单元13为运行模式五的第三基材料带路径;

第一复合单元13→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34→第七张力控制单元18→第三涂布单元12为运行模式五的第四基材料带路径;

第三涂布单元12→第八张力控制单元19→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35→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五的第五基材料带路径;

第二复合单元14→第四张力控制单元20→收卷单元6为运行模式五的第六基材料带路径。

运行模式五的主要功能特点是满足那些第一层基材(表层)和第三层基材(内层)都不宜涂胶的三层复合结构的生产。

如图7所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六的复合工艺过程为:当产品为PET/PE类两层复合结构时,两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一放卷单元5和第四放卷单元7放卷位置,采用第一放卷单元5料带(PET)涂胶及一次复合工艺;在复合生产时,第二放卷单元9、第三放卷单元8、及第二涂布单元11及第三涂布单元12不参与工作,基材(PET)在第一放卷单元5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涂布单元10涂胶,涂胶后的料带经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基材(PE)在第四放卷单元7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与从第一涂布单元10导来的料带(PET)复合,二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14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6完成复合。

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六的走膜路径为:

第一放卷单元5基材经第一张力控制单元16→第一涂布单元10→第二张力控制单元15→第一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2→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六的第一基材料带路径;

第四放卷单元7基材经第三张力控制单元17→第三调整辊组件28→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六的第二基材料带路径;

第二复合单元14→第四张力控制单元T4→收卷单元6为运行模式六的第三基材料带路径。

运行模式六为最常见的普通无溶剂复合机的功能模式。

如图8所示,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七的复合工艺过程为:当产品为PET/VMPET类两层复合结构时,两层基材料卷被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第三放卷单元8和第四放卷单元7放卷位置,采用第三放卷单元8料带(PET)涂胶及两次复合工艺;在复合生产时,第一放卷单元5、第二放卷单元9、及第一涂布单元10及第三涂布单元12不参与工作,基材(PET)在第三放卷单元8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二涂布单元11涂胶,涂胶后的料带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13,基材(VMPET)在第四放卷单元7放卷且其料带被导入第一复合单元13与从第二涂布单元11导来的基材(PET)复合,复合后的双层料带经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34、第二中间路径导辊25和第七张力控制单元后被导入第二复合单元14进行第二次压合,二层基材在第二复合单元14被压合在一起进入收卷单元6完成复合。

可变无溶剂复合机运行模式七的走膜路径为:

第三放卷单元8基材经第五张力控制单元23→第二涂布单元11→第六张力控制单元22→第一复合单元13为运行模式七的第一基材料带路径;

第四放卷单元7基材经第三张力控制单元17→第二放卷基材的导辊组33→第一复合单元13为运行模式七的第二基材料带路径;

第一复合单元13→第一中间路径导辊组34→第二路径转换导辊25→第七张力控制单元18→第二中间路径导辊组35→第二复合单元14为运行模式七的第三基材料带路径;

第二复合单元14→第四张力控制单元20→收卷单元6为运行模式七的第四基材料带路径。

运行模式七相对于模式六对基材进行了第二次压合。

发明人需要说明的事项:

1 软包装复合结构有很多种,以上每一个运行模式选取了一个或两个典型的结构进行叙述,但并不限于只能做这种产品。

2第二复合单元也可以按图9所示的方案进行制作。图中有两套复合单元(14-1,14-2)顺序排列,并在中间加设第十张力控制单元。采用这种方案,可以对基材变换基准两次压合。

技术分类

06120114710102